CN208566274U - 一种高光效的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光效的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66274U
CN208566274U CN201821121884.6U CN201821121884U CN208566274U CN 208566274 U CN208566274 U CN 208566274U CN 201821121884 U CN201821121884 U CN 201821121884U CN 208566274 U CN208566274 U CN 208566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bright enhancement
backlight module
enhancement film
iro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218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三妹
姚志图
罗增昌
刘启玉
彭环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WEIZH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WEIZH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WEIZH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WEIZH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218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66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66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66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光效的背光模组,属于液晶显示器零部件技术领域,解决了提高背光模组出光光效的技术问题,技术要点为:包括铁框(1)、反光膜(2)、胶片(3)、下层散光膜(4)、增光膜(5)、胶壳(6)和侧入式光源(7),所述侧入式光源(7)设置在铁框(1)内的一个侧面上,所述反光膜(2)、胶片(3)、下层散光膜(4)、增光膜(5)和胶壳(6)依次设置在铁框(1)上;所述胶壳(6)上设置有一体式的环形缓冲胶垫(61),所述胶片(3)的外侧面粘有反光铝膜(31)。本实用新型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

Description

一种高光效的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种高光效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显示器已经是一种常见产品,通常利用显示屏不仅可以显示信息带来视觉享受,也可以作为操控界面来使用,比传统的按钮操控具有更好的体验感,因而显示器在汽车领域得到广泛的使用。汽车领域通常使用的是小型、超薄显示器,侧入式背光的液晶显示器便是首选。随着日益突出节能环保需求,必须尽可能的提高车载显示器能效,背光模组是显示器中占比较大的耗电部件,也必须尽可能的做到节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光效的背光模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光效的背光模组,包括铁框、反光膜、胶片、下层散光膜、增光膜、胶壳和侧入式光源,所述侧入式光源设置在铁框内的一个侧面上,所述反光膜、胶片、下层散光膜、增光膜和胶壳依次设置在铁框上;所述胶壳上设置有一体式的环形缓冲胶垫,所述胶片的外侧面粘有反光铝膜。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散光膜和增光膜的背面均与胶片粘接,所述增光膜正面与胶壳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增光膜包括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所述上增光膜设置在下增光膜上,所述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背面均与胶片粘接,所述上增光膜正面与胶壳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散光膜上设置有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与胶片接触的开口,所述下增光膜设置有上增光膜与胶片接触的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均为棱镜片,且棱镜角度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胶片上远离侧入式光源的侧面和与侧入式光源相邻的一个侧边设置有反光铝膜;所述反光膜设置有侧边,所述反光膜通过侧边粘接在胶片上。
进一步地,所述侧入式光源通过导热胶粘接在铁框上,所述侧入式光源的引出端从铁框背面引出,并且通过黑白单面胶固定在铁框背面。
进一步地,所述铁框的内角设置有垫块。
进一步地,所述胶壳正面四周设置有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胶壳与铁框卡接。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胶片侧面贴反光铝膜,反光铝膜在背光模组工作时,可以将照射到胶片边缘的光线反射回胶片内部继续利用,不仅可避免背光模组工作时侧边亮度太强影响整体光效,还实现了节省能源,提高能效;缓冲胶垫采用一体式结构,使得LCD模组的安装面更加平整,有利于LCD模组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高光效的背光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铁框,2-反光膜,21-侧边,3-胶片,4-下层散光膜,5-增光膜,51-下增光膜,52-上增光膜,6-胶壳,61-缓冲胶垫,62-凸起,7-侧入式光源,71-导热胶,72-引出端,73-黑白单面胶,8-第一胶条,9-第二胶条。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阅图1,一种高光效的背光模组,包括铁框1、反光膜2、胶片3、下层散光膜4、增光膜5、胶壳6和侧入式光源7,铁框1和胶壳6固定在一起,从而将反光膜2、胶片3、下层散光膜4和增光膜5固定在铁框1上。所述侧入式光源7设置在铁框1内的一个侧面上。所述反光膜2、胶片3、下层散光膜4、增光膜5和胶壳6依次设置在铁框1上。
参阅图1,为了增加亮度,可以设置两张增光膜5,包括下增光膜51和上增光膜52,所述上增光膜52设置在下增光膜51上,下增光膜51和上增光膜52均可采用棱镜片,且棱镜角度相互垂直。
参阅图1,反光膜2设置有侧边21,通常可以按图1中的方式设置一个即可,所述反光膜2通过侧边21粘接在胶片3上。胶片3除了一个侧面与反光膜2粘接外,另有一个侧面与侧入式光源7对应,胶片3还有两个侧面贴反光铝膜31,反光铝膜31在背光模组工作时,可以将照射到胶片3边缘的光线反射回胶片3内部继续利用,不用像一般的有色胶膜一样将照射到胶片3边缘的光线吸收来避免模组边缘亮度太强,从而不仅可避免背光模组工作时侧边亮度太强影响整体光效,还实现了节省能源,提高能效。
参阅图1,所述下层散光膜4、下增光膜51和上增光膜52背面均与胶片3粘接,所述下层散光膜4上设置有下增光膜51和上增光膜52与胶片3接触的开口,所述下增光膜51设置有上增光膜52与胶片3接触的开口,从而可以通过一张胶条9将下层散光膜4、下增光膜51和上增光膜52一次性连接,组装更方便。上述反光膜2、胶片3、下层散光膜4、下增光膜51和上增光膜52形成的整体结构可以通过铁框1上的安装限位结构安装在铁框1上,为了避免晃动,所述铁框1的侧入式光源对立面的内角设置有垫块11,垫块11为软质材料,有一定的伸缩量,可以将上述整体结构在铁框1内卡紧。最后在上增光膜52上方将胶壳6与铁框1固定连接,螺接、卡接均可,最好采用卡接方式,卡接的方式组装效率高。所述胶壳6的背面设置有第一胶条8,组装时上增光膜52正面与胶壳6之间还通过第一胶条8粘接,从而上增光膜52固定的更加可靠。
参阅图1,所述侧入式光源7通过导热胶71粘接在铁框1上,所述侧入式光源7的引出端72从铁框1背面引出,并且通过黑白单面胶73固定在铁框1背面来保护引出端72。
参阅图1,所述胶壳6上设置有凹台,凹台粘贴有一体式的环形缓冲胶垫61用于后续LCD模组的安装,避免LCD模组受到磕碰损坏。采用一体式的环形缓冲胶垫61,使得LCD模组的安装面更加平整,有利于LCD模组的安装。胶壳6正面四周还设置凸起62,进一步从四周保护LCD模组避免其滑出跌落,凸起62还可以用于与显示器前壳配合来安装前壳。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工作时,侧入式光源7通电发出光线,光线从胶片3进入胶片3的内部;经过胶片3的导向和后侧的反光膜2反射,光线照射到模组的正面;再经过下层散光膜4分散均匀、下增光膜51和上增光膜52来增加到达模组正前方的光线以增加模组亮度,最终实现有侧入式光源7发出的点光源变为面光源形成一个背光模组。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光效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铁框(1)、反光膜(2)、胶片(3)、下层散光膜(4)、增光膜(5)、胶壳(6)和侧入式光源(7),所述侧入式光源(7)设置在铁框(1)内的一个侧面上,所述反光膜(2)、胶片(3)、下层散光膜(4)、增光膜(5)和胶壳(6)依次设置在铁框(1)上;所述胶壳(6)上设置有一体式的环形缓冲胶垫(61),所述胶片(3)的外侧面粘有反光铝膜(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效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散光膜(4)和增光膜(5)的背面均与胶片(3)粘接,所述增光膜(5)正面与胶壳(6)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光效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光膜(5)包括下增光膜(51)和上增光膜(52),所述上增光膜(52)设置在下增光膜(51)上,所述下增光膜(51)和上增光膜(52)背面均与胶片(3)粘接,所述上增光膜(52)正面与胶壳(6)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光效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散光膜(4)上设置有下增光膜(51)和上增光膜(52)与胶片(3)接触的开口,所述下增光膜(51)设置有上增光膜(52)与胶片(3)接触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光效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增光膜(51)和上增光膜(52)均为棱镜片,且棱镜角度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效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片(3)上远离侧入式光源(7)的侧面和与侧入式光源(7)相邻的一个侧边设置有反光铝膜(31);所述反光膜(2)设置有侧边(21),所述反光膜(2)通过侧边(21)粘接在胶片(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效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入式光源(7)通过导热胶(71)粘接在铁框(1)上,所述侧入式光源(7)的引出端(72)从铁框(1)背面引出,并且通过黑白单面胶(73)固定在铁框(1)背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效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框(1)的内角设置有垫块(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效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壳(6)正面四周设置有凸起(62)。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高光效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壳(6)与铁框(1)卡接。
CN201821121884.6U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高光效的背光模组 Active CN208566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21884.6U CN208566274U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高光效的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21884.6U CN208566274U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高光效的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66274U true CN208566274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93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21884.6U Active CN208566274U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高光效的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662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28379B (zh) 一种超薄直下式背光平板液晶显示模组
CN202720414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其液晶电视
CN206209231U (zh) 用于液晶屏的框架结构和显示装置
CN208566274U (zh) 一种高光效的背光模组
CN208569255U (zh) 一种倒装设置的侧入式背光源模组
CN208569257U (zh) 一种侧入式背光源模组
CN208953834U (zh) 一种可以简化安装结构的背光源
CN208847864U (zh) 一种车载导光板模组、车载背光模组及lcd显示屏
CN214011638U (zh) 一种hud透明电路贴膜显示器
CN204883121U (zh) 一种全贴合lcd模组
CN204989698U (zh) 一种新型液晶面板
CN209149018U (zh) 一种小型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09342960U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208170287U (zh) 车灯发光结构及车灯灯具
CN215729188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8569254U (zh) 一种可以增强散热性能的背光模组
CN208999721U (zh) 一种异形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源模组
CN104819440B (zh) 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
CN210274158U (zh) 一种手机背光源胶铁一体结构
CN213843705U (zh) 一种车载分体屏一体化显示装置
CN209433156U (zh) 一种背光模组用灯罩及背光模组
CN210109525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9149016U (zh) 一种双发光区的防水背光模组
CN209606744U (zh)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
CN209543020U (zh) 一种具有辅助发光区的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