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63320U - 一种可实现锚杆对拉的双向垫块及其应用的桩锚支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实现锚杆对拉的双向垫块及其应用的桩锚支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63320U
CN208563320U CN201820796751.2U CN201820796751U CN208563320U CN 208563320 U CN208563320 U CN 208563320U CN 201820796751 U CN201820796751 U CN 201820796751U CN 208563320 U CN208563320 U CN 208563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block
strand wires
steel strand
hole
anch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9675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穆海旺
任贵生
肖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EO-ENGINEER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EO-ENGINEER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EO-ENGINEERING Co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EO-ENGINEERING Co
Priority to CN20182079675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63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63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633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实现锚杆对拉的双向垫块,包括垫块本体,垫块本体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在第一侧面上开设有通往第二侧面的供钢绞线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二侧面上开设有通往第一侧面的供钢绞线穿过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交叉设置但互不相通。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桩锚支护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坑周边的护坡桩,相邻两个基坑之间贯穿设有钢绞线,且护坡桩两侧均设有钢绞线,钢绞线一端通过工字钢和锚具固定,另一端穿入垫块本体并从用于拉紧固定钢绞线的锚具中穿出;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连接有锚具。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代替部分反力梁对钢绞线进行连接固定,实现锚杆对拉的同时可以更加节省材料,增大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可实现锚杆对拉的双向垫块及其应用的桩锚支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锚杆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锚杆对拉的双向垫块及其应用的桩锚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对一个建筑物的基坑进行施工时,如果需要开挖的基础深度很深,基坑周边的土容易坍塌。为了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就必须对基坑进行支护。目前通常采用桩锚支护装置来对基坑进行支护。
目前常用的一种桩锚支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基坑周边的护坡桩1和用于连接相邻两个基坑的锚索,锚索由钢绞线2制作而成。结合图2,钢绞线2通过工字钢3进行固定,工字钢3组成反力梁,然后将钢绞线2的一端通过锚具4固定在反力梁上。其工作原理是:在开挖前沿基坑周边打一圈竖直的护坡桩1,用护坡桩1来阻挡土的坍塌。为防止开挖时护坡桩1倒塌,用水平方向的钢绞线3来拉住护坡桩1。然后通过锚具4将钢绞线2与护坡桩1固定,防止护坡桩1倾倒,进而防止基坑周边的土坍塌。这种通过将工字钢3组成反力梁,然后将钢绞线2的一端固定在反力梁上,进而保证土层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但是采用工字钢3为锚固材料的施工方法比较浪费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锚杆对拉的双向垫块及其应用的桩锚支护装置,其优点是可以代替部分反力梁对钢绞线进行连接固定,实现锚杆对拉的同时可以更加节省材料,增大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实现锚杆对拉的双向垫块,包括垫块本体,垫块本体由上端面、下端面和处于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四个侧面形成,其中相互远离的两个侧面分别为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在第一侧面上开设有通往第二侧面的供钢绞线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二侧面上开设有通往第一侧面的供钢绞线穿过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交叉设置但互不相通;
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供钢绞线穿入的一端分别为第一入口端和第二入口端,另一端供钢绞线穿出的一端为第一出口端和第二出口端;
第一入口端处于第一侧面靠近下端面一端,第一出口端处于第二侧面靠近上端面一端;
第二入口端处于第二侧面靠近下端面一端,第二出口端处于第一侧面靠近上端面一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钢绞线从第一侧面上的第一入口端穿入,从第二侧面上第一出口端穿出,将护坡桩另一侧的钢绞线从第二侧面上的第二入口端穿入,从第一侧面上第二出口端穿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沿其轴线方向逐渐增大,且所述第一入口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出口端的直径,第二入口端的直径大于第二出口端的直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工作人员将钢绞线穿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时候更为方便。
一种桩锚支护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坑周边的护坡桩,该桩锚支护装置还包括贯穿设置在相邻两个基坑之间的钢绞线以及所述的垫块本体,所述护坡桩两侧均设有所述钢绞线,所述钢绞线一端通过工字钢和锚具固定,另一端穿入所述垫块本体并从用于拉紧固定钢绞线的锚具中穿出;
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连接有所述锚具,所述垫块本体与所述护坡桩之间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垫块本体固定在护坡桩上,并完成锚杆孔洞的前期施工。将钢绞线插入相邻两个基坑内的护坡桩进行注浆施工,然后将钢绞线一端通过工字钢和锚具进行固定,另一端穿过垫块本体,然后安装锚具,并且将从垫块本体穿出的钢绞线从锚具内穿出,然后通过锚具对两侧钢绞线同时进行张拉施工。钢绞线其中一端通过垫块本体代替工字钢,节省材料,达到节省预算,增大经济效益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垫块本体呈棱台状,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为斜面,且上端面的表面积大于下端面的表面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此时,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连接的锚具向着远离护坡桩的方向凸起,使得从锚具穿出的钢绞线与护坡桩之间的距离更大,进而使得工作人员在拉紧钢绞线的时候更为方便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沿其轴线方向的截面为弧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如此设置使得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穿出的钢绞线与护坡桩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大,使得工作人员在拉紧钢绞线的时候更为方便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垫块本体远离护坡桩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工作人员将垫块本体与护坡桩固定的时候更为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垫块的设置,代替了工字钢的材料浪费,实现锚杆对拉的同时可有效的降低成本造价,提高经济效益;
2、垫块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造方便;
3、操作简单,利于施工,可大幅提高施工速度;
4、易于批量生产,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体现护坡桩与工字钢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中体现护坡桩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体现桩锚支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体现护坡桩与钢绞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垫块本体与锚具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垫块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体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中体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中体现第一入口端和第二入口端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0是本实施例中体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1、护坡桩;2、钢绞线;3、工字钢;4、锚具;5、垫块本体;51、上端面;52、第一侧面;53、第二侧面;54、下端面;55、第一通孔;551、第一入口端;552、第一出口端;56、第二通孔;561、第二入口端;562、第二出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桩锚支护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设置在基坑周边的护坡桩1和用于连接相邻两个基坑的锚索以及固定连接在护坡桩1上的垫块本体5,锚索由钢绞线2制作而成。钢绞线2穿过相邻两个基坑之间的土壤,钢绞线2一端处于其中一个基坑内并且通过工字钢3与锚具4固定,另一端穿过相邻基坑内的护坡桩1并通过垫块本体5和锚具4配合拉紧固定(结合图4和图5)。
使用时,在开挖前沿基坑周边打一圈竖直的护坡桩1,然后将钢绞线2穿过相邻两个基坑之间的土壤,其中一端通过工字钢3与锚具4固定,另一端通过双向垫块本体5和锚具4配合拉紧固定。在护坡桩1两侧分别穿过有钢绞线2。护坡桩1阻挡基坑之间土的坍塌,而且通过钢绞线2将护坡桩1拉紧保证土层有更好的稳定性,当护坡桩1受到土的作用有要倾倒的趋势时,通过锚具4将钢绞线2拉紧,进而将护坡桩1拉住,防止坍塌。其中一侧通过垫块本体5代替工字钢3,节省材料,有效降低成本造价,达到节省预算,增大经济效益的目的。
如图6和图7所示,垫块本体5是由上端面51、下端面54和处于上端面51和下端面54之间的四个侧面形成,其中相互远离的两个侧面分别为第一侧面52和第二侧面53。结合图8,在第一侧面52上开设有通往第二侧面53的供钢绞线2穿过的第一通孔55,第二侧面53上开设有通往第一侧面52的供钢绞线2穿过的第二通孔56,第一通孔55和第二通孔56交叉设置但互不相通(结合图10)。结合图9,第一通孔55和第二通孔56供钢绞线2穿入的一端分别为第一入口端551和第二入口端561,另一端供钢绞线2穿出的一端分别为第一出口端552和第二出口端562。第一入口端551处于第一侧面52靠近下端面54一端,第一出口端552处于第二侧面53靠近上端面51一端。第二入口端561处于第二侧面53靠近下端面54一端,第二出口端562处于第一侧面52靠近上端面51一端。
如图5所示,使用时,将垫块本体5固定在护坡桩1上,并完成锚杆孔洞的前期施工。结合图10,将护坡桩1一侧的钢绞线2从第一侧面52上的第一入口端551穿入,从第二侧面53上第一出口端552穿出,将护坡桩1另一侧的钢绞线2从第二侧面53上的第二入口端561穿入,从第一侧面52上第二出口端562穿出。垫块本体5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造方便,易于批量生产。
如图5所示,在垫块本体5的第一侧面52和第二侧面53上均安装有锚具4,且锚具4与垫块本体5的接触面积均小于第一侧面52和第二侧面53的表面积,使得护坡桩1两侧的钢绞线2可以从垫块本体5穿入,然后从锚具4内穿出,使得锚具4可以将钢绞线2进行拉紧。使用时安装锚具4,并且将从第一出口端552和第二出口端562穿出的钢绞线2分别从锚具4内穿出。然后对两侧钢绞线2同时进行张拉施工,钢绞线2张拉过程中要注意同时张拉的速度,不要有速度差别,避免受力不均导致张拉不均匀,影响钢绞线2的完成情况,然后继续固定锚具4完成张拉,完成锚杆对拉。通过垫块本体5对钢绞线2进行固定,操作简单,利于施工,可提高施工速度。
垫块本体5可以设置成棱台状,也可以设置成矩形。当将垫块本体5设置成棱台状垫块本体5时,此时,第一侧面52和第二侧面53均为斜面,且上端面51的表面积大于下端面54的表面积。此时,与第一侧面52和第二侧面53连接的锚具4向着远离护坡桩1的方向凸起,使得从锚具4穿出的钢绞线2与护坡桩1之间的距离更大,进而使得工作人员在拉紧钢绞线2的时候更为方便省力。
结合图9,第一通孔55和第二通孔56沿其轴线方向的截面为弧形。如此设置使得从第一通孔55和第二通孔56穿出的钢绞线2与护坡桩1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大,使得工作人员在拉紧钢绞线2的时候更为方便省力。
进一步地,第一通孔55和第二通孔56的直径沿其轴线方向逐渐增大,且第一入口端551大于第一出口端552的直径,第二入口端561的直径大于第二出口端562的直径。如此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将钢绞线2穿入第一通孔55和第二通孔56的时候更为方便。
垫块本体5远离护坡桩1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图中未画出)。使得工作人员将垫块本体5与护坡桩1固定的时候更为方便。
本实施例所提及的桩锚支护装置不仅可以用于支护相邻两个基坑,防止两个基坑之间的土坍塌。有时候同一个基坑因为形状不规则,使得基坑向内凸起形成土堆,此时该桩锚支护装置也可以应用在这种情况下。
工作过程:将垫块本体5固定在护坡桩1上,并完成锚杆孔洞的前期施工。将钢绞线2插入相邻两个基坑内的护坡桩1进行注浆施工,然后将钢绞线2一端通过工字钢3和锚具4进行固定,另一端穿过垫块本体5,然后安装锚具4,并且将从垫块本体5穿出的钢绞线2从锚具4内穿出,然后通过锚具4对两侧钢绞线2同时进行张拉施工。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6)

1.一种可实现锚杆对拉的双向垫块,其特征是:包括垫块本体(5),垫块本体(5)由上端面(51)、下端面(54)和处于上端面(51)与下端面(54)之间的四个侧面形成,其中相互远离的两个侧面分别为第一侧面(52)和第二侧面(53),在第一侧面(52)上开设有通往第二侧面(53)的供钢绞线(2)穿过的第一通孔(55),第二侧面(53)上开设有通往第一侧面(52)的供钢绞线(2)穿过的第二通孔(56),第一通孔(55)和第二通孔(56)交叉设置但互不相通;
所述第一通孔(55)和所述第二通孔(56)供钢绞线(2)穿入的一端分别为第一入口端(551)和第二入口端(561),另一端供钢绞线(2)穿出的一端分别为第一出口端(552)和第二出口端(562);
第一入口端(551)处于第一侧面(52)靠近下端面(54)一端,第一出口端(552)处于第二侧面(53)靠近上端面(51)一端;
第二入口端(561)处于第二侧面(53)靠近下端面(54)一端,第二出口端(562)处于第一侧面(52)靠近上端面(51)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锚杆对拉的双向垫块,其特征是:所述垫块本体(5)呈棱台状,第一侧面(52)和第二侧面(53)均为斜面,且上端面(51)的表面积大于下端面(54)的表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锚杆对拉的双向垫块,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通孔(55)和所述第二通孔(56)的直径沿其轴线方向逐渐增大,且所述第一入口端(55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出口端(552)的直径,第二入口端(561)的直径大于第二出口端(562)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锚杆对拉的双向垫块,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通孔(55)和第二通孔(56)沿其轴线方向的截面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锚杆对拉的双向垫块,其特征是:所述垫块本体(5)远离护坡桩(1)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6.一种桩锚支护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坑周边的护坡桩(1),其特征是:该桩锚支护装置还包括贯穿设置在相邻两个基坑之间的钢绞线(2)以及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可实现锚杆对拉的双向垫块,所述护坡桩(1)两侧均设有所述钢绞线(2),所述钢绞线(2)一端通过工字钢(3)和锚具(4)固定,另一端穿入所述垫块本体 (5)并从用于拉紧固定钢绞线(2)的锚具(4)中穿出;
所述第一侧面(52)和第二侧面(53)均连接有所述锚具(4),所述垫块本体(5)与所述护坡桩(1)之间固定连接。
CN201820796751.2U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可实现锚杆对拉的双向垫块及其应用的桩锚支护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63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6751.2U CN208563320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可实现锚杆对拉的双向垫块及其应用的桩锚支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6751.2U CN208563320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可实现锚杆对拉的双向垫块及其应用的桩锚支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63320U true CN208563320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82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9675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63320U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可实现锚杆对拉的双向垫块及其应用的桩锚支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6332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6435A (zh) * 2020-05-20 2020-09-08 北京城建华夏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对拉锚杆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3863321A (zh) * 2021-10-28 2021-12-31 华北理工大学 地连墙-锚撑支护结构和地连墙-锚撑支护结构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6435A (zh) * 2020-05-20 2020-09-08 北京城建华夏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对拉锚杆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3863321A (zh) * 2021-10-28 2021-12-31 华北理工大学 地连墙-锚撑支护结构和地连墙-锚撑支护结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63320U (zh) 一种可实现锚杆对拉的双向垫块及其应用的桩锚支护装置
CN204530720U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CN202323962U (zh) 疏排管桩与土钉墙复合支护结构
CN205742224U (zh) 基于排桩与锚索的深基坑支护施工结构
CN102102526A (zh) 一种煤矿巷道支护方法及其使用的工作面切眼锚网梯加单体支护装置
CN109268027A (zh) 一种巷道顶角曲面围岩强化控制方法
CN110777802A (zh) 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826657A (zh) 一种用于软岩隧道掌子面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9441503A (zh) 一种窄煤柱沿空煤巷矿压逆增控制的支护方法
CN205152983U (zh) 地下空间施工的地层预加固处理结构
CN205742223U (zh) 深基坑支护施工用预应力锚索
CN107725073B (zh) 一种基于简易栈桥的隧道施工方法
CN204040041U (zh) 一种设有竖向锚杆的前密后疏双排桩支护体系
CN211547712U (zh) 一种多次劈裂注浆锚索结构
CN208586606U (zh) 一种人工挖孔桩护壁装置
CN105178355A (zh) 地下空间施工的地层预加固处理方法
CN213114670U (zh) 一种组装式矿山生态修复用格构梁
CN201982123U (zh) 一种煤矿巷道工作面切眼锚网梯加单体支护装置
CN202755360U (zh) 一种锚固件前置的加劲桩
CN205154205U (zh) 用于山体隧道开挖的竖向预加固处理结构
CN205688443U (zh) 适用于水泥土插芯组合桩的芯桩导向装置
CN207485447U (zh) 一种大型软岩地下洞室群围岩支护装置
CN203654709U (zh) 边坡脚手架连墙件
CN209179041U (zh) 一种钢筋笼吊装防变形装置
CN205154180U (zh) 山体隧道施工水平向预加固处理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Beijing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ssociation

Assignor: BEIJING GEO-ENGINEERING Co.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990000087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kind of bidirectional cushion block which can realize bolt pulling and its applied pile anchor supporting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02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