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58667U - 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58667U
CN208558667U CN201821051622.7U CN201821051622U CN208558667U CN 208558667 U CN208558667 U CN 208558667U CN 201821051622 U CN201821051622 U CN 201821051622U CN 208558667 U CN208558667 U CN 2085586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axis
axis driving
driving mechanism
conveyer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5162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泽江
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Yuandun Sens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Univers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Univers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Suzhou Univers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82105162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586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586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586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包括机架、工作面板、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和Z轴机构,所述工作面板水平安装于机架上,所述Y轴驱动机构可活动地安装于X轴驱动机构上,所述X轴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一X轴驱动轮,此X轴驱动轮通过皮带与一X轴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X轴从动轮一端与第一传送轮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分别通过一后轮座安装固定,所述后轮座相对的两面分别开有条形孔,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安装孔,一螺钉分别自垂直于转轴的方向嵌入后轮座并与转轴的安装孔螺接。本实用新型使得金属线保持竖直状态与触控膜的基材接触,保证对触控膜加工的精度和品质。

Description

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属于触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未来的可穿戴设备、智能窗户、智能家居等产品,对触摸面板的需求朝着大尺寸、低价化、可弯曲的方向发展,然而传统ITO薄膜较脆,不宜用于可弯曲应用,在柔性基材上的导电性及透光率等本质问题也不易克服。银纳米线导电薄膜因其柔软性、低成本、低电阻、透光率高的优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纳米触控膜是一种封装纳米导线为主的感应薄膜,集精准感应定位、柔性、高透明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用于10英寸以上触控屏的精准触控定位,还应用于精准互动投影及安防定位。目前,市场上还不存在能够独立完整规模性生产纳米触控膜的设备,其生产还处于小试规模阶段,其设备器械多为实验性精密设备,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其次,由于设备的局限性,操作工序更复杂,流水线生产不易,浪费人力物力,成品率不易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该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使得金属线保持竖直状态与触控膜的基材接触,保证对触控膜加工的精度和品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包括机架、工作面板、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和Z轴机构,所述工作面板水平安装于机架上,所述X轴驱动机构安装于机架上,所述Y轴驱动机构可活动地安装于X轴驱动机构上,所述Z轴机构通过一安装板与Y轴驱动机构活动连接,所述Z轴机构上活动安装有一打印喷头;
所述打印喷头具有一中央通孔,一针管嵌入打印喷头的中央通孔内并与打印喷头紧密连接,所述针管的下端伸出打印喷头下表面,此针管中央开有供金属线穿过的通孔。
所述X轴驱动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一传送轮、第一支撑轮、第二传送轮、第二支撑轮和X轴电机,所述X轴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一X轴驱动轮,此X轴驱动轮通过皮带与一X轴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X轴从动轮一端与第一传送轮连接,此X轴从动轮的另一端通过一同步轴与第二传送轮连接,所述第一传送轮与第一支撑轮通过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送轮、第二支撑轮通过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传送轮和第二传送轮分别通过一前轮座安装固定,所述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分别通过一后轮座安装固定,所述后轮座相对的两面分别开有条形孔,一转轴穿过第一支撑轮或第二支撑轮中心,且转轴的两端分别嵌入后轮座的条形孔内,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安装孔,一螺钉分别自垂直于转轴的方向嵌入后轮座并与转轴的安装孔螺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平行设置并分别位于机架两侧。
2. 上述方案中,所述X轴从动轮直径与第一传送轮直径的比值为1:2~5。
3.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各自的上层传送带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X轴活动块,所述Y轴驱动机构横跨于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方,且Y轴驱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上的X轴活动块固定连接。
4. 上述方案中,所述Z轴机构进一步包括基板、活动板、电机、和用于安装打印喷头的安装座,所述活动板可活动的安装于基板上,所述电机与基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动子部与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与活动板安装固定。
5.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机为直线电机。
6.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板上方设置有一料筒座,此料筒座上安装有一用于储存金属线的料筒。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其实现了触控膜加工中将金属导线铺设于基材上这一工序的自动化操作,且加工精度高、产品品质好、良率高同时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其次,所述打印喷头具有一中央通孔,一针管嵌入打印喷头的中央通孔内并与打印喷头紧密连接,所述针管的下端伸出打印喷头下表面,此针管中央开有供金属线穿过的通孔,针管的设置,使得加工用的金属线先穿过针管再逐步打印至待加工的触控膜基材上,为纳米级的金属线提供限位,使得金属线保持竖直状态与触控膜的基材接触,保证对触控膜加工的精度和品质。
2、本实用新型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其所述X轴驱动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一传送轮、第一支撑轮、第二传送轮、第二支撑轮和X轴电机,所述X轴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一X轴驱动轮,此X轴驱动轮通过皮带与一X轴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X轴从动轮一端与第一传送轮连接,此X轴从动轮的另一端通过一同步轴与第二传送轮连接,所述第一传送轮与第一支撑轮通过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送轮、第二支撑轮通过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同步轴的设置,首先可以使得一个电机同时驱动两个传送带运动,其次可以保证两个传送带运动的同步性,从而保证Y轴驱动机构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X轴方向的正交,保证打印喷头运动轨迹的精度。
3、本实用新型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其所述第一传送轮和第二传送轮分别通过一前轮座安装固定,所述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分别通过一后轮座安装固定,所述后轮座相对的两面分别开有条形孔,一转轴穿过第一支撑轮或第二支撑轮中心,且转轴的两端分别嵌入后轮座的条形孔内,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安装孔,一螺钉分别自垂直于转轴的方向嵌入后轮座并与转轴的安装孔螺接,条形孔的设置,提供了可调节的空间,可以实时对支撑轮的方向进行调节,保证支撑轮与传送轮始终保持平行,从而避免支撑轮与传送轮之间的传送带偏移而与侧面接触磨损,既损伤皮带,又会产生杂质粉末,影响产品质量;其次,其所述X轴从动轮直径与第一传送轮直径的比值为1:2~5,用小轮驱动大轮,稳定性好,且精度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中X轴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机架;2、工作面板;3、X轴驱动机构;301、第一传送轮;302、第二传送轮;303、X轴电机;304、X轴驱动轮;305、X轴从动轮;307、同步轴;308、第一支撑轮;309、第二支撑轮;310、第一传送带;311、第二传送带;312、X轴活动块;319、前轮座;320、后轮座;321、条形孔;322、转轴;323、安装孔;324、螺钉;4、Y轴驱动机构;5、Z轴机构;501、基板;502、活动板;503、电机;504、Y安装座;6、安装板;8、打印喷头;801、中央通孔;802、针管;10、料筒座;11、金属线;12、料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包括机架1、工作面板2、X轴驱动机构3、Y轴驱动机构4和Z轴机构5,所述工作面板2水平安装于机架1上,所述X轴驱动机构3安装于机架1上,所述Y轴驱动机构4可活动地安装于X轴驱动机构3上,所述Z轴机构5通过一安装板6与Y轴驱动机构4活动连接,所述Z轴机构5上活动安装有一打印喷头8;
所述打印喷头8具有一中央通孔801,一针管802嵌入打印喷头8的中央通孔801内并与打印喷头8紧密连接,所述针管802的下端伸出打印喷头8下表面,此针管802中央开有供金属线11穿过的通孔。
所述X轴驱动机构3进一步包括第一传送轮301、第一支撑轮308、第二传送轮302、第二支撑轮309和X轴电机303,所述X轴电机30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一X轴驱动轮304,此X轴驱动轮304通过皮带与一X轴从动轮305传动连接,所述X轴从动轮305一端与第一传送轮301连接,此X轴从动轮305的另一端通过一同步轴307与第二传送轮302连接,所述第一传送轮301与第一支撑轮308通过第一传送带310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送轮302、第二支撑轮309通过第二传送带311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传送轮301和第二传送轮302分别通过一前轮座319安装固定,所述第一支撑轮308和第二支撑轮309分别通过一后轮座320安装固定,所述后轮座320相对的两面分别开有条形孔321,一转轴322穿过第一支撑轮308或第二支撑轮309中心,且转轴322的两端分别嵌入后轮座320的条形孔321内,所述转轴322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安装孔323,一螺钉324分别自垂直于转轴322的方向嵌入后轮座320并与转轴322的安装孔323螺接。
上述第一传送带310和第二传送带311平行设置并分别位于机架1两侧;上述X轴从动轮305直径与第一传送轮301直径的比值为1:3;上述第一传送带310和第二传送带311各自的上层传送带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X轴活动块312,上述Y轴驱动机构4横跨于第一传送带310和第二传送带311上方,且Y轴驱动机构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送带310、第二传送带311上的X轴活动块312固定连接。
实施例2:一种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包括机架1、工作面板2、X轴驱动机构3、Y轴驱动机构4和Z轴机构5,所述工作面板2水平安装于机架1上,所述X轴驱动机构3安装于机架1上,所述Y轴驱动机构4可活动地安装于X轴驱动机构3上,所述Z轴机构5通过一安装板6与Y轴驱动机构4活动连接,所述Z轴机构5上活动安装有一打印喷头8;
所述打印喷头8具有一中央通孔801,一针管802嵌入打印喷头8的中央通孔801内并与打印喷头8紧密连接,所述针管802的下端伸出打印喷头8下表面,此针管802中央开有供金属线11穿过的通孔。
所述X轴驱动机构3进一步包括第一传送轮301、第一支撑轮308、第二传送轮302、第二支撑轮309和X轴电机303,所述X轴电机30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一X轴驱动轮304,此X轴驱动轮304通过皮带与一X轴从动轮305传动连接,所述X轴从动轮305一端与第一传送轮301连接,此X轴从动轮305的另一端通过一同步轴307与第二传送轮302连接,所述第一传送轮301与第一支撑轮308通过第一传送带310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送轮302、第二支撑轮309通过第二传送带311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传送轮301和第二传送轮302分别通过一前轮座319安装固定,所述第一支撑轮308和第二支撑轮309分别通过一后轮座320安装固定,所述后轮座320相对的两面分别开有条形孔321,一转轴322穿过第一支撑轮308或第二支撑轮309中心,且转轴322的两端分别嵌入后轮座320的条形孔321内,所述转轴322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安装孔323,一螺钉324分别自垂直于转轴322的方向嵌入后轮座320并与转轴322的安装孔323螺接。
上述Z轴机构5进一步包括基板501、活动板502、电机503、和用于安装打印喷头8的安装座504,上述活动板502可活动的安装于基板501上,上述电机503与基板501固定连接,上述电机503的动子部与活动板502固定连接,上述安装座504与活动板502安装固定;上述电机503为直线电机;上述基板501上方设置有一料筒座10,此料筒座10上安装有一用于储存金属线11的料筒12。
采用上述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其实现了触控膜加工中将金属导线铺设于基材上这一工序的自动化操作,且加工精度高、产品品质好、良率高同时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其次,其针管的设置,使得加工用的金属线先穿过针管再逐步打印至待加工的触控膜基材上,为纳米级的金属线提供限位,使得金属线保持竖直状态与触控膜的基材接触,保证对触控膜加工的精度和品质;再次,其同步轴的设置,首先可以使得一个电机同时驱动两个传送带运动,其次可以保证两个传送带运动的同步性,从而保证Y轴驱动机构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X轴方向的正交,保证打印喷头运动轨迹的精度;再次,其条形孔的设置,提供了可调节的空间,可以实时对支撑轮的方向进行调节,保证支撑轮与传送轮始终保持平行,从而避免支撑轮与传送轮之间的传送带偏移而与侧面接触磨损,既损伤皮带,又会产生杂质粉末,影响产品质量;再次,其用小轮驱动大轮,稳定性好,且精度高。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工作面板(2)、X轴驱动机构(3)、Y轴驱动机构(4)和Z轴机构(5),所述工作面板(2)水平安装于机架(1)上,所述X轴驱动机构(3)安装于机架(1)上,所述Y轴驱动机构(4)可活动地安装于X轴驱动机构(3)上,所述Z轴机构(5)通过一安装板(6)与Y轴驱动机构(4)活动连接,所述Z轴机构(5)上活动安装有一打印喷头(8);
所述打印喷头(8)具有一中央通孔(801),一针管(802)嵌入打印喷头(8)的中央通孔(801)内并与打印喷头(8)紧密连接,所述针管(802)的下端伸出打印喷头(8)下表面,此针管(802)中央开有供金属线(11)穿过的通孔;
所述X轴驱动机构(3)进一步包括第一传送轮(301)、第一支撑轮(308)、第二传送轮(302)、第二支撑轮(309)和X轴电机(303),所述X轴电机(30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一X轴驱动轮(304),此X轴驱动轮(304)通过皮带与一X轴从动轮(305)传动连接,所述X轴从动轮(305)一端与第一传送轮(301)连接,此X轴从动轮(305)的另一端通过一同步轴(307)与第二传送轮(302)连接,所述第一传送轮(301)与第一支撑轮(308)通过第一传送带(310)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送轮(302)、第二支撑轮(309)通过第二传送带(311)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传送轮(301)和第二传送轮(302)分别通过一前轮座(319)安装固定,所述第一支撑轮(308)和第二支撑轮(309)分别通过一后轮座(320)安装固定,所述后轮座(320)相对的两面分别开有条形孔(321),一转轴(322)穿过第一支撑轮(308)或第二支撑轮(309)中心,且转轴(322)的两端分别嵌入后轮座(320)的条形孔(321)内,所述转轴(322)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安装孔(323),一螺钉(324)分别自垂直于转轴(322)的方向嵌入后轮座(320)并与转轴(322)的安装孔(323)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310)和第二传送带(311)平行设置并分别位于机架(1)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从动轮(305)直径与第一传送轮(301)直径的比值为1: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310)和第二传送带(311)各自的上层传送带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X轴活动块(312),所述Y轴驱动机构(4)横跨于第一传送带(310)和第二传送带(311)上方,且Y轴驱动机构(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送带(310)、第二传送带(311)上的X轴活动块(31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机构(5)进一步包括基板(501)、活动板(502)、电机(503)、和用于安装打印喷头(8)的安装座(504),所述活动板(502)可活动的安装于基板(501)上,所述电机(503)与基板(50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503)的动子部与活动板(502)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504)与活动板(502)安装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03)为直线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501)上方设置有一料筒座(10),此料筒座(10)上安装有一用于储存金属线(11)的料筒(12)。
CN201821051622.7U 2018-07-04 2018-07-04 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 Active CN2085586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51622.7U CN208558667U (zh) 2018-07-04 2018-07-04 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51622.7U CN208558667U (zh) 2018-07-04 2018-07-04 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58667U true CN208558667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90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51622.7U Active CN208558667U (zh) 2018-07-04 2018-07-04 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586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77834A (zh) 基于有机玻璃板的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
CN208558667U (zh) 纳米触控膜的生产装置
Jeong et al. Roll-to-roll processed silver nanowire/silicon dioxide microsphere composite for high-accuracy flexible touch sensing application
CN208558668U (zh) 触控膜加工用自动打印装置
CN208434193U (zh) 用于触控膜金属线的打印装置
CN1994839B (zh) 静电吸附装置
CN208567817U (zh) 触控膜加工用测试装置
CN208434192U (zh) 用于纳米触控膜的加工设备
CN209095399U (zh) 电子元件用定位装置
CN208432975U (zh) 触控膜加工装置
CN203720825U (zh) 基于有机玻璃板的单片式电容触摸屏
CN209937940U (zh) 触控膜用自动加工装置
CN209937939U (zh) 用于触控膜加工的覆膜装置
CN209492300U (zh) 用于纳米触控膜的三轴打印装置
CN208971862U (zh) 一种定位效果好的pcb板刻蚀装置
CN209647306U (zh)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折弯装置
CN209095570U (zh) 一种绘画机械臂
CN107154311A (zh) 一种有序二氧化锰纳米线薄膜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06132105U (zh) 一种用于无人化设备的定位检测机构
CN207174905U (zh) 一种产品吸附装置及使用其的转载机构
CN209939771U (zh) 触控膜加工用自动传输机构
CN210064170U (zh) 触控膜用自动打印装置
CN206188902U (zh) 一种电化学沉积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连续生产的装置
CN215679324U (zh) 一种高精度高灵敏度的大型触摸屏
CN209939633U (zh) 触控膜加工用自动传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0

Address after: Room 101, 1st Floor, Zone B, Building 3, Yaohai C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1 Baogong Avenue, Yaohai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12

Patentee after: Hefei Yuandun Senso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C22 building, bio nano Park, 218 Xing Hu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UC NANO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