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54428U - 搅拌棒及搅拌磨机 - Google Patents

搅拌棒及搅拌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54428U
CN208554428U CN201821036395.0U CN201821036395U CN208554428U CN 208554428 U CN208554428 U CN 208554428U CN 201821036395 U CN201821036395 U CN 201821036395U CN 208554428 U CN208554428 U CN 208554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nding
group
knife
stirring rod
agi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363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九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shuangbanna Haiba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Xishuangbanna Hai Bang Mining Technology Consulting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shuangbanna Hai Bang Mining Technology Consulting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shuangbanna Hai Bang Mining Technology Consulting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363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54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54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544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棒及搅拌磨机,属于搅拌磨机技术领域。搅拌棒,应用于立式搅拌磨机,研磨组件套设于搅拌轴的外部且与搅拌轴可传动的连接,研磨组件包括第一研磨组、第二研磨组和第三研磨组,第一研磨组、第二研磨组及第三研磨组沿搅拌轴的轴向间隔设置,第一研磨组、第二研磨组及第三研磨组沿搅拌棒的周向旋转对称,第一研磨组包括第一研磨刀,第二研磨组包括第二研磨刀,第三研磨组包括第三研磨刀,第二研磨刀设置有研磨腔,研磨腔的开口方向与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同。该搅拌棒,结构设计合理,具有不同的磨刀,实现物料的粉碎和研磨,提高了搅拌研磨的效果,使用寿命高。该搅拌磨机,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使用者的生产需求。

Description

搅拌棒及搅拌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磨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搅拌棒及搅拌磨机。
背景技术
搅拌磨机是利用搅拌装置使研磨介质运动而产生冲击、剪切、研磨作用,从而粉碎物料的设备。
目前,搅拌磨机的搅拌器在多个行业均有大量应用。但现有的搅拌磨机的搅拌器的搅拌单元(如搅拌棒)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磨损、寿命太短,导致搅拌器的维护次数较多、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搅拌棒,结构设计合理,具有不同的磨刀,实现物料的粉碎和研磨,提高了搅拌研磨的效果,使用寿命高,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磨机,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使用者的生产需求。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搅拌棒,应用于立式搅拌磨机,包括搅拌轴和研磨组件,所述研磨组件套设于所述搅拌轴的外部且与所述搅拌轴可传动的连接,所述研磨组件包括第一研磨组、第二研磨组和第三研磨组,所述第一研磨组、所述第二研磨组及所述第三研磨组沿所述搅拌轴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研磨组、所述第二研磨组及所述第三研磨组沿所述搅拌棒的周向旋转对称,所述第一研磨组包括第一研磨刀,所述第二研磨组包括第二研磨刀,所述第三研磨组包括第三研磨刀,所述第二研磨刀设置有研磨腔,所述研磨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研磨组与所述第二研磨组在所述搅拌轴的轴向的投影的夹角为60°,所述第二研磨组与所述第三研磨组在所述搅拌轴的轴向的投影的夹角为60°。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研磨组件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套设于所述搅拌轴的外部,所述第一研磨组、所述第二研磨组及所述第三研磨组分别与所述连接套可拆卸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研磨刀包括第一刀刃,所述第一刀刃位于所述第一研磨刀的一侧;
所述第二研磨刀包括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所述第一刀体与所述第二刀体围成所述研磨腔,所述研磨腔内设置有多个研磨球;
所述第三研磨刀包括第二刀刃,所述第二刀刃位于所述第三研磨刀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研磨刀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研磨腔内且与所述第一刀体和所述第二刀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第二研磨刀与所述连接套通过所述连接座可拆卸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刀体与所述第二刀体呈V字形设置,所述研磨腔呈V字形。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研磨腔的倾斜角度为22-30°。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研磨刀、所述第二研磨刀及所述第三研磨刀的表面具有厚度为20-30mm的马氏体层。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轴的表面设置有沿所述搅拌轴的轴向延伸的键槽,所述研磨组件与所述搅拌轴通过位于所述键槽内的平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搅拌磨机,包括机体和多个上述搅拌棒,所述搅拌棒与所述机体可转动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搅拌棒,结构设计合理,具有不同的磨刀,实现物料的粉碎和研磨,提高了搅拌研磨的效果,使用寿命高。
该搅拌磨机,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使用者的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搅拌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研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第二研磨刀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连接套与搅拌轴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图1的第二研磨刀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搅拌棒;1-搅拌轴;2-研磨组件;21-第一研磨组;211-第一研磨刀;22-第二研磨组;221-第二研磨刀;222-研磨腔;223-研磨球;224-第一刀体;225-第二刀体;226-连接轴;227-连接座;23-第三研磨组;231-第三研磨刀;24-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搅拌棒100,包括搅拌轴1和研磨组件2,应用于立式搅拌磨机。
如图1-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研磨组件2套设于搅拌轴1的外部,并且与搅拌轴1可传动的连接,研磨组件2能够跟随搅拌轴1的转动而作用于物料,实现物料的破碎及研磨;研磨组件2包括第一研磨组21、第二研磨组22及第三研磨组23,第一研磨组21、第二研磨组22及第三研磨组23沿搅拌棒100的周向旋转对称,并且沿搅拌棒100的轴向间隔交替设置,第一研磨组21和第三研磨组23为板状研磨刀,第二研磨组22的第二研磨刀221设置有研磨腔222,使得矿石得到缓冲,避免直接接触应力集中导致第二研磨刀221被磨损;研磨腔222内设置研磨球223,使得矿石进入研磨腔222内被研磨球223研磨,进一步避免第二研磨刀221的磨损;第二研磨刀221与第一研磨刀211、第三研磨刀231交错设置,避免了应力集中,提高了矿石的研磨效果,减少了研磨刀的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
下面对该搅拌棒100的各个部件的具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研磨组件2套设于搅拌轴1的外部,并且研磨组件2与搅拌轴1可传动的连接。搅拌轴1用于与驱动电机连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轴1转动,从而实现研磨组件2的转动,使得研磨组件2能够作用于物料(这里指代矿石,也可以为其他物料)。
研磨组件2与搅拌轴1的连接形式可以为多种,为了便于研磨组件2的拆卸,在搅拌轴1的表面设置有沿搅拌轴1的轴向延伸的键槽(图中未标出),研磨组件2与搅拌轴1通过位于键槽内的平键(图中未标出)连接。键连接的设置,使得研磨组件2与搅拌轴1可传动的连接,而且便于研磨组件2与搅拌轴1的装配与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搅拌轴1的长度,研磨组件2包括第一研磨组21、第二研磨组22和第三研磨组23,第一研磨组21、第二研磨组22及第三研磨组23沿搅拌轴1的轴向间隔交替设置,同时,第一研磨组21、第二研磨组22及第三研磨组23沿搅拌棒100的周向旋转对称。第一研磨组21包括第一研磨刀211,第二研磨组22包括第二研磨刀221,第三研磨组23包括第三研磨刀231;(同一个第一研磨组21中)第一研磨刀211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研磨刀211沿搅拌轴1的径向对称设置于搅拌轴1的两侧,第二研磨刀221及第三研磨刀231与第一研磨刀211的设置方式相同。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研磨组21、第二研磨组22及第三研磨组23均为多组,三种研磨组沿搅拌轴1的轴向间隔、交替分布。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研磨组21与第二研磨组22在搅拌棒100的轴向的投影的夹角为60°,第二研磨组22与第三研磨组23在搅拌棒100的轴向的投影的夹角为60°;相当于,在搅拌棒100的轴向的投影平面上,第一研磨组21的投影与第二研磨组22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60°,同理,第二研磨组22的投影与第三研磨组23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60°,从而第三研磨组23的投影与第一研磨组21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6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研磨刀211和第三研磨刀231为板状刀具,第一研磨刀211包括第一刀刃(图中未标出),第一刀刃位于第一研磨刀211的朝向搅拌轴1的转动方向的一侧,相当于,第一研磨刀211跟随搅拌轴1转动时,第一刀刃迎向矿石,将矿石打碎;第三研磨刀231包括第二刀刃(图中未标出),第二刀刃位于第三研磨刀231的朝向搅拌轴1的转动方向的一侧,与第一刀刃的设置方式相同。第一研磨刀211和第三研磨刀231可以参照现有的研磨刀具。第二研磨刀221设置有研磨腔222,研磨腔222的开口方向与搅拌轴1的转动方向相同。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二研磨刀221包括第一刀体224和第二刀体225,第一刀体224与第二刀体225围成研磨腔222,研磨腔222内设置有多个研磨球223。当第二研磨刀221跟随搅拌棒100转动时,研磨球223能够减少物料与第二研磨刀221的直接接触几率,从而减少第二研磨刀221的磨损,延长第二研磨刀221的使用寿命。同时,研磨腔222的设置,部分物料容纳于研磨腔222内,其余物料分散至第二研磨刀221与第一研磨刀211之间(或第二研磨刀221与第三研磨刀231之间),减少物料作用于第一研磨刀211和第三研磨刀231的应力集中,分散物料,提高物料的研磨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研磨球223与第二研磨刀221转动连接,研磨球223为陶瓷珠,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研磨球223也可以为其他材料。
在研磨过程中,研磨组件2不断与矿石接触,第二研磨刀221设置的研磨腔222使矿石得到缓冲,避免直接接触应力集中导致研磨组件2被磨损,研磨腔222内的多个研磨球223能够减少物料与第二研磨刀221的直接接触几率,从而减少第二研磨刀221的磨损,同时减少第一研磨刀211和第三研磨刀231的应力集中,延长研磨组件2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刀体224与第二刀体225一体成型,第一刀体224与第二刀体225呈V字形设置,研磨腔222呈V字形。相当于,第一刀体224与第二刀体225连接且两者之间具有夹角,围成的研磨腔222相应呈V字形。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刀体224与第二刀体225的连接形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焊接等,只要两者固定连接并呈V字形即可。
V字形研磨腔222的设置,有利于研磨时矿石沿研磨腔222的内壁导向至研磨腔222的底部被研磨球223研磨,进一步避免第二研磨刀221的磨损。
在本实施例中,研磨腔222的倾斜角度为22-30°。发明人的多次试验发现,第一刀体224与第二刀体225之间的夹角为22-30°时,第二研磨刀221的使用寿命更长,耐磨性能比研磨腔222的其他角度耐磨性能更佳,同时,物料的研磨效果更佳。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研磨腔222的倾斜角度也可以为22°、26°、30°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研磨组件2还包括连接套24,连接套24套设于搅拌轴1的外部,第一研磨组21、第二研磨组22及第三研磨组23分别与连接套24可拆卸的连接,便于维修与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研磨刀221还包括连接轴226,连接轴226的一端伸入研磨腔222内,并且与第一刀体224和第二刀体225固定连接,连接轴226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座227,第二研磨刀221与连接套24通过连接座227可拆卸的连接。连接座227的设置,既提高了连接轴226与连接套24的连接强度,还便于第二研磨刀221的拆卸与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研磨刀211、第二研磨刀221及第三研磨刀231的表面具有厚度为20-30mm的马氏体层。马氏体不但具有很高的强度而且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同时,还具有低的脆性转变温度,其缺口敏感性和过载敏感性都较低。马氏体层能够增强研磨组件2的强度和韧性,增加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第一研磨刀211、第二研磨刀221及第三研磨刀231交错、间隔设置,第二研磨刀221设置有研磨腔222;在使用研磨组件2研磨过程中,研磨组件2不断与矿石接触,矿石经研磨腔222的侧壁导向底部,减少矿石与第二研磨刀221的直接接触几率,同时,减少第一研磨刀211和第三研磨刀231的应力集中,提高研磨效果,延长研磨组件2的使用寿命。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搅拌磨机,包括机体和多个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搅拌磨。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搅拌棒100沿机体的周向分布,相互配合,提高物料的研磨效果;搅拌棒100与机体可转动的连接,通过安装于机体上的驱动电机带动搅拌棒100转动,从而实现物料的研磨。该搅拌磨机,应用上述的搅拌棒100,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使用者的生产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搅拌棒,应用于立式搅拌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轴和研磨组件,所述研磨组件套设于所述搅拌轴的外部且与所述搅拌轴可传动的连接,所述研磨组件包括第一研磨组、第二研磨组和第三研磨组,所述第一研磨组、所述第二研磨组及所述第三研磨组沿所述搅拌轴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研磨组、所述第二研磨组及所述第三研磨组沿所述搅拌棒的周向旋转对称,所述第一研磨组包括第一研磨刀,所述第二研磨组包括第二研磨刀,所述第三研磨组包括第三研磨刀,所述第二研磨刀设置有研磨腔,所述研磨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搅拌轴的转动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研磨组与所述第二研磨组在所述搅拌轴的轴向的投影的夹角为60°,所述第二研磨组与所述第三研磨组在所述搅拌轴的轴向的投影的夹角为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组件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套设于所述搅拌轴的外部,所述第一研磨组、所述第二研磨组及所述第三研磨组分别与所述连接套可拆卸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研磨刀包括第一刀刃,所述第一刀刃位于所述第一研磨刀的一侧;
所述第二研磨刀包括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所述第一刀体与所述第二刀体围成所述研磨腔,所述研磨腔内设置有多个研磨球;
所述第三研磨刀包括第二刀刃,所述第二刀刃位于所述第三研磨刀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研磨刀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研磨腔内且与所述第一刀体和所述第二刀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第二研磨刀与所述连接套通过所述连接座可拆卸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体与所述第二刀体呈V字形设置,所述研磨腔呈V字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腔的倾斜角度为22-3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研磨刀、所述第二研磨刀及所述第三研磨刀的表面具有厚度为20-30mm的马氏体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的表面设置有沿所述搅拌轴的轴向延伸的键槽,所述研磨组件与所述搅拌轴通过位于所述键槽内的平键连接。
10.一种搅拌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和多个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搅拌棒,所述搅拌棒与所述机体可转动的连接。
CN201821036395.0U 2018-07-02 2018-07-02 搅拌棒及搅拌磨机 Active CN208554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6395.0U CN208554428U (zh) 2018-07-02 2018-07-02 搅拌棒及搅拌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6395.0U CN208554428U (zh) 2018-07-02 2018-07-02 搅拌棒及搅拌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54428U true CN208554428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90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36395.0U Active CN208554428U (zh) 2018-07-02 2018-07-02 搅拌棒及搅拌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5442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9512A (zh) * 2019-08-29 2021-03-05 耐驰精细研磨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搅拌机球磨器的搅拌轴
WO2022021762A1 (zh) * 2020-07-30 2022-02-03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研磨刀、研磨组件及料理机
CN114052536A (zh) * 2020-07-30 2022-02-18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研磨刀、刀具组件及料理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9512A (zh) * 2019-08-29 2021-03-05 耐驰精细研磨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搅拌机球磨器的搅拌轴
CN112439512B (zh) * 2019-08-29 2022-03-08 耐驰精细研磨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搅拌机球磨器的搅拌轴
WO2022021762A1 (zh) * 2020-07-30 2022-02-03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研磨刀、研磨组件及料理机
CN114052536A (zh) * 2020-07-30 2022-02-18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研磨刀、刀具组件及料理机
CN114052535A (zh) * 2020-07-30 2022-02-18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研磨刀、研磨组件及料理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54428U (zh) 搅拌棒及搅拌磨机
CN103586115A (zh) 一种搅拌粉碎一体化装置
CN103464250B (zh) 一种涂料分散研磨机
CN206642622U (zh) 一种安全环保型真石漆试验用小型搅拌分散机
CN106964431A (zh) 球磨罐及含有该球磨罐的行星式球磨机
CN207478726U (zh) 一种高效粉碎装置
CN208004064U (zh) 一种研磨筒体积可调节的卧式砂磨机
KR101092414B1 (ko) 분쇄 분산 장치
CN207989377U (zh) 一种泵用切割装置
CN208427175U (zh) 一种研磨刀具及研磨机
CN207669004U (zh) 磁力钝化研磨机
CN203235524U (zh) 超细卧式搅拌磨机搅拌器
CN202199385U (zh) 一种湿法球磨机
CN104888908A (zh) 一种超细电镀材料研磨粉碎器
CN209450378U (zh) 搅拌组件及料理机
CN209005850U (zh) 一种带有过滤功能的粉碎机
CN210159687U (zh) 双转子立轴冲击式破碎机
CN209155747U (zh) 一种研磨搅拌装置
CN208912225U (zh) 一种用于搅拌磨机的砂磨装置
CN208427141U (zh) 一种七轴搅拌磨机
CN208179157U (zh) 一种新型石材圆桌打磨器
CN218339872U (zh) 一种实验室篮式研磨机
CN205465649U (zh) 一种高效型双重研磨系统
CN213434799U (zh) 立式磨矿机搅拌器
CN205032262U (zh) 一种用于高岭土改性强化的高剪切分散乳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66100 north side of Jinghong Golden Beach Plaza, Xishuangbanna D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Yunnan Province (linjiangyuan community)

Patentee after: Xishuangbanna Haiba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666100 north side of Jinghong Golden Beach Plaza, Xishuangbanna D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Yunnan Province (linjiangyuan community)

Patentee before: XISHUANGBANNA HAIBANG MINING INDUSTRY TECHNOLOGY CONSULTATION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