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49727U - 一种新型浮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浮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49727U
CN208549727U CN201821221393.9U CN201821221393U CN208549727U CN 208549727 U CN208549727 U CN 208549727U CN 201821221393 U CN201821221393 U CN 201821221393U CN 208549727 U CN208549727 U CN 2085497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oy
drift
control chip
miniature control
gyro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2139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大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22139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497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497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497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浮漂,包括漂身,以及分别连接于漂身两端的漂脚及漂尾,漂尾上设置有颜色交替分布的漂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身内安装有自动感应装置并配套有电池,该自动感应装置由陀螺仪传感器,与陀螺仪传感器连接的微型控制芯片,以及与微型控制芯片连接的发光体构成。本实用新型利用陀螺仪传感器感知鱼咬钩时所引起的浮漂异常动作,并将信号传递给微型控制芯片,通过微型控制芯片控制发光体发光,从而提醒钓鱼者有鱼咬钩并及时起钩,在此过程中,钓鱼者无须紧盯浮漂,只需注意浮漂的发光体是否出现灯光闪动即可,既降低了眼睛的疲劳度,又大大提高了钓鱼的命中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浮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具,具体为一种在有鱼咬钩时能自动感应并提醒钓鱼者的新型智能浮漂。
背景技术
浮漂是钓鱼时所需的必备工具之一。在钓鱼的过程中,钓鱼者一般只能根据浮漂漂尾的上下波动情况来判断鱼咬鱼钩上饵料的情况,浮漂在钓鱼的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在的浮漂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漂身以及设置于漂身两端的漂尾与漂脚,其漂脚连于鱼线上,其漂尾在钓鱼时露于水面以上,漂尾上涂有交替的两种不同醒目颜色,在钓鱼时,如果有鱼咬钩,则漂尾会产生上下浮动或左右摆动等异常动作。此种普通浮漂纯粹靠钓鱼者目不转睛的盯着浮漂漂尾的动作来判断是否有鱼咬钩,如此就造成钓鱼者由于长时间紧盯漂尾而导致眼睛容易疲劳、发花,甚至产生头晕目眩感,同时,如果浮漂扔出去较远或是漂尾上醒目的交替颜色陈旧变淡,就会导致钓鱼者在钓鱼时根本看不清漂尾,无法把握有鱼咬钩时起钩的最佳时间,导致咬钩的鱼跑掉而减少鱼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有鱼咬钩时能自动感应并提醒钓鱼者的一种新型智能浮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浮漂,包括漂身,以及分别连接于漂身两端的漂脚及漂尾,漂尾上设置有颜色交替分布的漂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身内安装有自动感应装置并配套有电池,该自动感应装置由电池、陀螺仪传感器、微型控制芯片、发光体构成。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光体设置于漂身外壁。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光体设置于漂尾内部。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漂身为中空的腔体,所述自动感应装置的陀螺仪传感器与微型控制芯片,及配套的电池安装于漂身的中空腔体内。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漂身还设置有能感知光线强度的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与微型控制芯片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漂身为上、下两截式,上下两截通过螺纹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感应装置还配备有无线终端,该无线终端通过无线信号与自动感应装置无线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陀螺仪传感器的姿态、频率及强度的分析,可感知鱼咬钩时所引起的浮漂异常动作,微型控制芯片控制发光体发光闪烁,从而提醒钓鱼者有鱼咬钩并及时起钩;在此过程中,钓鱼者无须紧盯浮漂,只需注意浮漂的发光体是否出现灯光闪动即可,既降低了眼睛的疲劳度,又大大提高了钓鱼的命中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漂身,2-漂脚,3-漂尾,4-电池,5-陀螺仪,6-微型控制芯片,7-发光体,8-螺纹连接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新型浮漂,包括漂身1,以及分别连接于漂身两端的漂脚2及漂尾3,漂尾上设置有颜色交替分布的漂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身内安装有自动感应装置并配套有电池4(因为各元件的耗电量极小,因此,电池采用微型纽扣式电池或是其他微型电池均可),该自动感应装置由陀螺仪传感器5,与陀螺仪传感器连接的微型控制芯片6,以及与微型控制芯片连接的发光体7构成。漂身为中空的腔体,自动感应装置的陀螺仪传感器与微型控制芯片,及配套的电池安装于漂身的中空腔体内;自动感应装置还配备有无线终端,该无线终端安装于手机等外部设备上,并通过无线信号与自动感应装置无线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其核心部件为陀螺仪传感器:陀螺仪是用高速回转体的动量矩敏感壳体相对惯性空间绕正交于自转轴的一个或二个轴的角运动检测装置,陀螺仪具有定轴性与进动性两大特性,当陀螺仪的转子高速旋转时,如果有外力作用于陀螺仪,陀螺仪环轴的状态能发生相应变化。将这一原理应用在本浮漂中,当有鱼咬钩并通过鱼线牵动浮漂时,浮漂的状态发生改变,上下浮动或左右摆动,陀螺仪传感器感知此变化,微型控制芯片通过分析陀螺仪传感器的这些变化情况,再控制发光体发出闪烁的亮光,提醒钓鱼者有鱼咬钩并及时起钩。
因为鱼在咬钩时,其最明显、最主要的动作就是浮漂的上下移动,因此,能有效跟踪到浮漂的上下移动动作即可实现对鱼咬钩的适时情况监测,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浮漂可采用比较简单的二自由度的光纤陀螺仪:光纤陀螺仪具有结构紧凑,灵敏度高,工作可靠等等优点;或者也可采用集成式的振动陀螺仪:集成式的振动陀螺仪具有更高的集成度,体积更小,也是现代陀螺仪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本实用新型最佳的选择是采用现在智能手机里所安装的最普通常见型的微型bosch型手机陀螺仪及其配套的微型控制芯片:bosch型手机陀螺仪的成本在10元钱左右,不会因此而导致本实用新型浮漂的制造成本过高,同时,手机陀螺仪的体积极小、芯片高度集成,完全可以放置于漂身体积稍大一些的浮漂漂身内部。
微型控制芯片(微芯片)采用普通的、市面上常见常用且体积较小的可采集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处理的集成微型控制芯片即可。
在具体制作时,可将发光体设置于漂身外壁,或将发光体设置在漂尾内部(附图中所示的发光体设置于漂尾内部)。同时,漂身还设置有能感知光线强度的微型光电传感器比如智恒用ISL400E/ISL700系列,光电传感器的感应元件设置于漂身外壁(可通过针孔安装),光电传感器的其他各元件安装于漂身的中空腔体内,并通过数据线与微型控制芯片连接,当处于阳光较好、易于观察普通浮漂的明朗天气时,光电传感器感知光线强度,并自动关闭自动感应装置的电源,发光体不发光,当天气阴暗或夜钓时,光电传感器打开自动感应装置的电源,有鱼咬钩时,发光体发出闪动的亮光。漂身为上、下两截式、中空, 电池、陀螺仪、微型控制芯片等电子元件均安装在漂身的中空腔内,漂身的上下两截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处如附图中6所示),可随时拆卸,以便于更换或维修腔体内的各电子元件,同时,漂身采用上下两截式的设计,方便更换漂身或漂脚;漂身上下两截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橡胶圈,可有效为安装于漂身中空腔内的各电子元件防水。
为了合理安装所述的各电子元件,本实用新型建议采用漂身较粗的浮漂,浮身壳体采用硬质壳体,各电子元件如附图中所示呈一字形排列安装于漂身的中空腔体内,且漂身上下两截的连接处应作好防水处理,以免水浸入漂身内部而导致各电子元件的电路短路。
本实用新型浮漂的发光体则采用现有的夜光浮漂发光体,将发光体与微型控制芯片连接,并通过微型控制芯片控制发光体电源的通断即可。
在钓鱼时采用本浮漂,钓鱼者无须紧盯浮漂,只需注意浮漂的发光体是否出现灯光闪动即可,既降低了眼睛的疲劳度,又大大提高了钓鱼的命中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新型浮漂,包括漂身,以及分别连接于漂身两端的漂脚及漂尾,漂尾上设置有颜色交替分布的漂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身内安装有自动感应装置并配套有电池,该自动感应装置由陀螺仪传感器,与陀螺仪传感器连接的微型控制芯片,以及与微型控制芯片连接的发光体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体设置于漂身外壁或漂尾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身为中空的腔体,所述自动感应装置的陀螺仪传感器与微型控制芯片,及配套的电池安装于漂身的中空腔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新型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身还设置有能感知光线强度的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与微型控制芯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新型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身为上、下两截式,上下两截通过螺纹连接,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密封橡胶圈。
CN201821221393.9U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新型浮漂 Active CN2085497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21393.9U CN208549727U (zh)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新型浮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21393.9U CN208549727U (zh)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新型浮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49727U true CN208549727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48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21393.9U Active CN208549727U (zh)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新型浮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497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7451A (zh) * 2019-03-18 2019-05-17 北京天使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远程垂钓的浮漂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7451A (zh) * 2019-03-18 2019-05-17 北京天使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远程垂钓的浮漂
CN109757451B (zh) * 2019-03-18 2023-12-15 北京天使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远程垂钓的浮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44468B1 (ko) 낚시찌의 어신감지 무선전송 장치
KR101159025B1 (ko) 어신감지용 전자찌
CN103238573B (zh) 全天候多功能智能电子灯式渔漂
KR101046962B1 (ko) 조도 반응형 낚시 찌
CN208549727U (zh) 一种新型浮漂
KR20170004014U (ko) 편의성을 향상시킨 led 발광 낚시찌 전자케미
CA2278058C (en) Fishing bobber with variable illumination
KR102424849B1 (ko) 전자발광 낚시찌 및 그의 챔질 제공 시스템
CN203327782U (zh) 闪光报警电子浮漂
CN212232770U (zh) 一种带导流槽硬尾重力感应变光电子浮漂
KR101268970B1 (ko) 태양광 표시등 및 수평 조절구조를 갖는 원형 부구
CN202680283U (zh) 全天候多功能智能电子灯式渔漂
CN105475247B (zh) 一种传光鱼漂及发光鱼漂
KR20230058864A (ko) 민물낚시용 전자찌 및 상기 전자찌를 제어하는 전자찌 제어 리모콘
CN107105635A (zh) 钓鱼用发光浮标
CN207721007U (zh) 一种led发光鱼漂
CN204965012U (zh) 一种多功能求生伞绳手表
KR20190031917A (ko) 다단 어신감지 표시가 가능한 발광낚시장치
CN202761937U (zh) 带紧急呼救功能的手电筒
CN212414409U (zh) 带导流槽硬尾重力感应变光加粗锥形醒目电子浮漂
CN207411290U (zh) 一种全方位摄像浮漂
JP2002171883A (ja) 運動センサ付発光釣り具
KR20160074112A (ko) 다목적 낚시전자찌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7012396U (zh) 一种半水发光鱼漂
CN205040473U (zh) 智能电子发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