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46961U - 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46961U
CN208546961U CN201820820178.4U CN201820820178U CN208546961U CN 208546961 U CN208546961 U CN 208546961U CN 201820820178 U CN201820820178 U CN 201820820178U CN 208546961 U CN208546961 U CN 208546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valve
pipe
pipelin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201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性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ESC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ESC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ESCO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ESCO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46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469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11/00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s being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boilers or condensers
    • F01K11/02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s being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boilers or condensers the engines being turb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7/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air or vapours by liquid as separating agent
    • B01D47/06Spray 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77Liquid phase processes
    • B01D53/78Liquid phase processes with gas-liquid cont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77Liquid phase processes
    • B01D53/79Injecting react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7/00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by varying flow
    • F01D17/10Final actuators
    • F01D17/12Final actuators arranged in stator parts
    • F01D17/14Final actuators arranged in stator parts varying effectiv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nozzles or guide conduits
    • F01D17/141Final actuators arranged in stator parts varying effectiv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nozzles or guide conduits by means of shiftable members or valves obturating part of the flow path
    • F01D17/145Final actuators arranged in stator parts varying effectiv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nozzles or guide conduits by means of shiftable members or valves obturating part of the flow path by means of valves, e.g. for steam turb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9/00Plants characterised by condensers arranged or modifi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engines
    • F01K9/003Plants characterised by condensers arranged or modifi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engines condenser coolin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GHOT 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POSITIVE-DISPLACEMENT ENGINE PLANTS; USE OF WASTE HEAT OF COMBUSTION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G5/00Profiting from waste heat of combustion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G5/02Profiting from waste heat of exhaust ga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6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 [CCPP], or combined cycle gas turbine [CCG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系统,包括:锅炉;发电部,通过由锅炉生产的蒸汽来发电;脱氮设备,被提供有来自锅炉的排气并且通过向排气喷射还原剂而对排气进行脱氮;脱硫设备,被连接到脱氮设备并且对由脱氮设备提供的排气进行脱硫后朝向烟囱提供排气;冷凝器,被设置在发电部与锅炉之间并且基于流体将由发电部提供的蒸汽转换为水并提供给锅炉;热水供给部,通过基于流经冷凝器的流体对热水罐内部的热水进行加热而向智能农场提供热水;第一换热器,被设置在热水罐内部;和第二换热器,被设置为在脱氮设备与脱硫设备之间与脱硫设备相邻,并且第二换热器与第一换热器连接,通过从排气中回收废热而基于废热进一步加热热水罐中的热水。

Description

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系统,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够向智能农场供给废热的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以煤炭或石油为基础启动诸多的火力发电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强化对环境污染的规制,能量利用效率高的复合火力发电系统的研究开发及普及正在急速增加。
关于这种复合火力发电系统的现有技术已被韩国授权专利第10-1303811号 (应用废热的复合火力发电系统,2013年08月29日)公开。上述授权专利的特征在于能够通过回收利用废热而提高发电效率的复合火力发电系统。
另外,近年来将发电系统的废热利用到智能农场的废热应用技术正在增加。但是,从发电系统的冷却水中排出的废热虽然总热量较多但有可能会降低排出温度。由此,为了将废热应用到周边的智能农场,需要利用热泵等将废热再加热之后供给。特别是,在热水移送距离较远的情况下,因冷却损失而需要利用其他资源来进行附加加热。因此,在废热的应用方案方面存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电系统,其通过提高废热的应用性而不需要用于智能农场的附加加热的同时,容易进行发电设备的运行。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发电系统包括:锅炉;发电部,其通过由所述锅炉生产的蒸汽来发电;脱氮设备,其被提供有来自所述锅炉的排气并且通过向所述排气喷射还原剂而对所述排气进行脱氮;脱硫设备,其被连接到所述脱氮设备并且对由所述脱氮设备提供的所述排气进行脱硫后朝向烟囱提供所述排气;冷凝器,其被设置在所述发电部与所述锅炉之间并且基于流体将由所述发电部提供的蒸汽转换为水并提供给所述锅炉;热水供给部,其通过基于流经所述冷凝器的流体对热水罐内部的热水进行加热,而向智能农场提供所述热水;第一换热器,其被设置在所述热水罐内部;以及第二换热器,其被设置为在所述脱氮设备与所述脱硫设备之间与所述脱硫设备相邻,并且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通过从所述排气中回收废热而基于所述废热进一步加热所述热水罐中的热水。
所述发电系统可还包括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及所述第二换热器共用制冷剂循环路径并且对从所述烟囱向大气排出的所述排气进行加热。
所述发电系统可还包括:氧化剂供给设备,其用于朝向从所述脱硫设备向所述烟囱输送的所述排气供给氧化剂;以及冷凝设备,其在所述烟囱的内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下侧并且朝向供给有所述氧化剂的所述排气供给冷凝水。
所述发电系统可还包括:空气预热器,其被设置在所述脱氮设备与所述脱硫设备之间并且通过从所述排气中回收废热而对供给到所述锅炉的空气进行加热;以及第三换热器,其被设置在供给到所述空气预热器的所述空气的输送路径上,并且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及所述第二换热器共用制冷剂循环路径,所述第三换热器基于由所述第二换热器回收的废热对供给到所述空气预热器的所述空气进行加热。
所述发电系统可还包括:第一管道,其用于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入口端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口端;第二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入口端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第三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入口端;第四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口端;第一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及所述第三管道的连接部位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的所述第一管道上;第二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及所述第四管道的连接部位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的所述第二管道上;第三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上;以及第四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四管道上。
所述发电系统能够通过同时打开所述第一阀至所述第四阀而使所述第一换热器至所述第三换热器共用所述废热,并且同时对所述热水和所述空气进行加热。
所述发电系统能够通过关闭所述第一阀及所述第二阀并打开所述第三阀及所述第四阀而使所述第二换热器及所述第三换热器共用所述废热,并且对所述空气进行加热。
所述第二换热器能够朝向所述空气供给高温废热,并且朝向所述热水供给低温废热。
所述发电系统可还包括:第一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入口端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中端;第二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后端;第三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前端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入口端;第四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二管道;第一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第二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及所述第四管道的连接部位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的所述第二管道上;第三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上;以及第四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四管道上。
所述发电系统可还包括:给水加热器,其被设置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锅炉之间并且对由所述冷凝器提供的水进行加热后供给到所述锅炉;以及第三换热器,其被设置在从所述冷凝器向所述给水加热器供给的所述水的输送路径上,并且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及所述第二换热器共用制冷剂循环路径,所述第三换热器基于由所述第二换热器回收的废热对供给到所述给水加热器的所述水进行加热。
所述发电系统可还包括:第一管道,其用于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入口端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口端;第二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入口端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第三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入口端;第四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口端;第一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及所述第三管道的连接部位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的所述第一管道上;第二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及所述第四管道的连接部位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的所述第二管道上;第三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上;以及第四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四管道上。
所述发电系统能够通过同时打开所述第一阀至所述第四阀而使所述第一换热器至所述第三换热器共用所述废热并且同时对所述热水和所述水进行加热。
所述发电系统能够通过关闭所述第一阀及所述第二阀并打开所述第三阀及所述第四阀而使所述第二换热器及所述第三换热器共用所述废热,并且对所述水进行加热。
所述第二换热器能够朝向所述水供给高温废热,并且朝向所述热水供给低温废热。
所述发电系统可还包括:第一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入口端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中端;第二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后端;第三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前端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入口端;第四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二管道;第一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第二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及所述第四管道的连接部位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的所述第二管道上;第三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上;以及第四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四管道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发电系统具有如下的效果:通过提高废热应用而不需要用于智能农场的附加加热,并且缩减能量浪费的同时,还容易进行智能农场和发电设备的运行。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并不限定于上述所提及的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从下述的记载中明确理解本实用新型没有提及到的其他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发电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发电系统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发电系统的结构图。
图4是表示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发电系统的结构图。
图5是表示第五实施例所涉及的发电系统的结构图。
图6是表示第六实施例所涉及的发电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于以下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以以彼此不同的多种方式实现,本实施例仅仅使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全面,并且为了给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告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提供的。附图中的要素形状等中可具有为了进一步明确说明而夸张表现的部分,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的要素是指相同的要素。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发电系统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发电系统1000包括锅炉100、发电部200、废热回收部300、热水供给部400、智能农场500、环境设备600及烟囱700。
首先,在锅炉100的内部形成有燃烧空间,在该燃烧空间中设置有燃烧器。锅炉100可以向燃烧器供给燃料并向燃烧空间流入空气。由此,锅炉100利用燃烧空间的热能来产生蒸汽。此时,供给到锅炉100的燃料可以是如煤粉或重油等的化石燃料。
例如,当作为化石燃料使用煤粉时,因燃烧器被设置为煤粉燃烧器而向燃烧空间喷射空气和煤粉。由此,扩散到燃烧空间的煤粉以悬浮状态实现空间燃烧。此时,煤粉燃烧器可以是应用低NOx(氮氧化物)燃烧法的低NOx燃烧器。但是,这只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可以以多种方式变更燃烧器的种类。
另外,发电部200包括涡轮机210和发电机220。通过由锅炉100提供的蒸汽来驱动涡轮机210。并且,发电机220通过涡轮机210的动力来发电。
废热回收部300被设置在涡轮机210与锅炉100之间,并且将从涡轮机210 排出的蒸汽恢复为水。废热回收部300可包括:冷凝器310,用于将蒸汽转换为水;以及给水加热器320,通过将由冷凝器310提供的水进行加热而供给到锅炉 100中。
在此,冷凝器310由密闭的容器构成,并且通过从外部供给的冷却水来夺取蒸汽的蒸发热。冷凝器310使蒸汽还原为水的同时,将压力降低至大气压以下。冷凝器310可由使蒸汽和冷却水直接接触的混合冷凝器或通过绝热面而使蒸汽和冷却水进行换热的表面冷凝器等构成。并且,给水加热器320可由低压给水加热器321和高压给水加热器322形成。但是,给水加热器320的种类及个数并不受限。
另外,热水供给部400被设置在废热回收部300与智能农场500之间并向智能农场500供给热水。热水供给部400包括热泵换热器HE0、热泵410、热水罐420及第一换热器HE1。
在此,向热泵换热器HE0提供经过冷凝器310的冷却水。由此,连接到热泵换热器HE0的热泵410对热泵换热器HE0中的水进行加热后送入到热水罐 420内。并且,热水罐420的加热的热水可被提供到智能农场500中。
另外,环境设备600可包括脱氮设备610、第一空气预热器620、电气集尘器630及脱硫设备640。此时,环境设备600被连接到锅炉100,并且形成经由烟冲700向大气中排出去除污染物后的排气的路径。
首先,脱氮设备610被设置在锅炉100与第一空气预热器620之间并且由锅炉100供给排气。此时,可以向脱氮设备610传递经由设置于锅炉100内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装置或NOX燃烧器进行一次脱氮后的排气。由此,脱氮设备610对来自锅炉100的排气进行二次脱氮。
在此,脱氮设备610可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装置。由此,脱氮设备610可通过向排气中喷射氨或尿素等还原剂而从催化方面将氮氧化物转换为非污染物水和氮。但是,脱氮设备610通过将现有的两层催化层增设至3~4层而将脱氮效率提高至98%。并且,脱氮设备610 可通过进一步设置用于喷射还原剂的喷嘴而向排气中均匀地扩散还原剂。
并且,第一空气预热器620被设置在脱氮设备610与电气集尘器630之间。第一空气预热器620回收由脱氮设备610提供的排气中的废热。并且,通过事先加热流入到燃烧空间的空气,能够提高锅炉100的燃烧效率。
此外,电气集尘器630被设置在第一空气预热器620与脱硫设备640之间,并且从由第一空气预热器620提供的排气中收集粉尘。在此,电气集尘器630 可由利用静电分离作用的集尘装置形成。由此,排气中的粉尘因阴极的金属线而带电。并且,带电后的粉尘可被吸附到板型或管型的阳极表面上。这种电气集尘器630适合大规模排气处理,并且能够通过进一步设置袋式过滤器而以混合法方式提高集尘效率。但是,这只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集尘器的种类并不受限。
并且,脱硫设备640被设置在电气集尘器630与烟囱700之间,并且能够去除排气中的硫氧化物。例如,在由锅炉100排出的排气中,因化石燃料中的硫分燃料而可包含大量的硫氧化物。
由此,在脱硫设备640的内部可设置有用于提高气/液接触的旋风分离器,以增加脱硫效率。此外,就脱硫设备640而言,与现有相比实现了设备的大型化,并且能够通过进一步设置多个石膏浆喷射喷嘴等而将脱硫效率维持在98%以上。此外,在脱硫设备640的内部上部可设置有水分去除器(Mist Eliminator),该水分去除器用于防止设备内部的石膏浆(Slurry)向外部流出。由此,在脱硫设备640中,通过与石灰石之间的反应而中和排气中的二氧化硫并转换为石膏。此时,能够在工业上再生利用石膏,并且通过烟囱700向大气中排出脱硫后的排气。
另外,在电气集尘器630与脱硫设备640之间设置有第二换热器HE2。此时,第二换热器HE2被设置为与脱硫设备640相邻。通过被设置在热水罐420 内的第一换热器HE1和第一管道P1及第二管道P2来连接第二换热器HE2。在此,第二换热器HE2使排气的温度转换为适合脱硫的温度。并且,第二换热器 HE2可通过第一换热器HE1来加热热水罐内部的水。
例如,由电气集尘器630排出的排气的温度为约140至170度。并且,使脱硫设备640中的脱硫反应最佳化的排气温度为约50至60度。由此,第二换热器HE2适当地改变提供至脱硫设备640排气的温度,并且通过第二换热器HE2 与第一换热器HE1的连接,必要时能够提供向智能农场500提供的高温热水。
作为一例,需要向智能农场500提供高温热水,以在较低的大气温度环境下进行取暖。并且,为了在较高的大气温度环境下进行用于维持适当温度的降温,需要提供低温的温排水。由此,能够通过同时或选择性地操作热泵换热器 HE0和第一换热器HE1及第二换热器HE2而控制向智能农场500提供的水的温度。例如,在阻断第一换热器HE1与第二换热器HE2之间的换热的情况下,能够供给30度以下的低温的温排水。并且,在进行第一换热器HE1与第二换热器 HE2之间的换热的情况下,能够提供高温热水。
如此,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发电系统1000不仅能够以由锅炉100产生的废热为基础进行智能农场500的热水供给,而且能够根据大气环境改变向智能农场500提供的水的温度,以容易进行能量节约及智能农场500的温度控制。
另外,下面参照附图对另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发电系统2000进行详细说明。但是,对上述结构要素省略详细说明,并且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发电系统的结构图。
如图2所示,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发电系统2000可包括排气处理部800。例如,在脱硫设备640的后端未加热排气的情况下,降低经由烟囱700排出的排气的温度。因此,由于污染物的扩散距离减小而向烟囱700的周边集中排出污染物。由此,有可能会产生局部污染物超过该环境基准值的问题。因此,在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发电系统1000中,通过改善脱氮设备610及脱硫设备640 的性能而减小排气的污染物浓度。
但是,在第二实施例中,能够通过进一步应用排气处理部800而减少污染物的排出。这种排气处理部800包括氧化剂供给设备810、冷凝设备820及第三换热器HE3。
首先,通过在脱硫设备640与烟囱700之间设置氧化剂供给设备810,向从脱硫设备640朝向烟囱700提供的排气供给氧化剂。此时,氧化剂可由臭氧及过氧化氢等形成,能够使暴露到氧化剂的排气中的污染物氧化之后提供到烟囱 700。
并且,冷凝设备820被设置于烟囱700,并且向烟囱700内部喷射冷凝水后使烟囱700下侧的冷凝水排出到烟囱700外部。在此,冷凝设备820可以向排气中喷射烟囱700内产生的冷凝水。这种冷凝设备820向与排气的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喷射冷缩水。
由此,当然进一步去除排气中的水分及微尘,而且通过降低排气的温度而使氧化后的污染物溶解于水。此时,可以在烟囱700的下侧对以包含污染物的状态捕集到的冷缩水进行废水处理,或者通过水处理将该冷缩水作为工业用水再利用或作为包含肥料的农业用水供给到智能农场500中。
另外,第三换热器HE3可以在烟囱700内部被设置在冷凝设备820的上部。在此,第三换热器HE3共用第一换热器HE1和第二换热器HE2的热水循环路径。例如,第一换热器HE1和第二换热器HE2维持通过第一管道P1及第二管道P2连接的状态。并且,第三换热器HE3的入口端与第一管道P1连接,第三换热器HE3的出口端与第二管道P2连接。由此,经由冷凝设备820朝向烟囱 700上部的排气被第三换热器HE3加热,并且能够抑制白烟雾现象的产生。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图示了第三换热器HE3被设置于烟囱700的情况。但是,这只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可根据烟囱700的内部情况在烟囱800的外侧设置第三换热器HE3。
图3是表示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发电系统的结构图。
如图3所示,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发电系统3000可包括第二空气预热器,该第二空气预热器能够事先预热供给到第一空气预热器620的空气。
此时,第二空气预热器可由第三换热器HE3形成。第三换热器HE3共用第一换热器HE1及第二换热器HE2的热水循环路径,能够事先预热待供给到第一空气预热器620的空气。例如,第一换热器HE1及第二换热器HE2维持通过第一管道P1及第二管道P2连接的状态。并且,第三换热器HE3的入口端与第三管道P3连接,第三换热器HE3的出口端与第四管道P4连接。在此,第三管道 P3为与第一管道P1连接的状态,第四管道P4为与第二管道P2连接的状态。
并且,在多个管道上可设置有用于阻断热水输送路径的多个阀。例如,在第一管道P1及第三管道P3的连接部位与第一换热器HE1之间的第一管道P1 上设置有第一阀V1。在第二管道P2及第四管道P4的连接部位与第一换热器 HE1之间的第二管道P2上设置有第二阀V2。并且在第三管道P3上设置有第三阀V3,在第四管道P4上设置有第四阀V4。
由此,在第一至第四阀V1~V4均打开的状态下,第一至第三换热器HE1~ HE3共用热水循环路径,并且能够同时加热热水罐420内部的水和供给到第一空气预热器620的空气。此外,在高温度的大气环境下,无需向智能农场500 提供高温热水。由此,能够通过关闭第一阀V1及第二阀V2并且打开第三阀V3 及第四阀V4,从而使废热集中到空气加热中。由此,能够使供给到第一空气预热器620的空气快速达到设定温度。
图4是表示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发电系统的结构图。
如图4所示,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发电系统4000可以向第三换热器HE3 传递从电气集尘器630向脱硫设备640传递的排气的高温废热,并且向热水罐 420传递低温废热。
在此,在第二换热器HE2上可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第三开口。第一开口被设置于第二换热器HE2的前端,第二开口被设置于第二换热器HE2的中央,第三开口被设置于第二换热器HE2的后端。并且,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通过第一管道P1及第二管道P2与第一换热器HE1连接。并且,第一开口通过第三管道P3与第三换热器HE3的入口端连接,第三换热器HE3的出口端通过第四管道P4与第二管道P2连接。由此,可以朝向供给到第一空气预热器620 的空气传递从电气集尘器630向脱硫设备传递的排气的高温废热,并且朝向热水罐420传递低温废热。
此外,在多个管道上可设置有用于阻断热水输送路径的多个阀。例如,在第一管道P1上设置有第一阀V1。在第二管道P2及第四管道P4的连接部位与第一换热器HE1之间的第二管道P2上设置有第二阀V2。并且,在第三管道P3 上设置有第三阀V3,在第四管道P4上设置有第四阀V4。
由此,在第一至第四阀V1~V4均打开的状态下,第一至第三换热器HE1~HE3共用热水循环路径,并且向热水罐420传递低温废热。并且,可以向供给到第一空气预热器620的空气传递高温废热。此外,在高温度的大气环境下,无需向智能农场500提供高温热水。由此,能够通过关闭第一阀V1及第二阀 V2,并且打开第三阀V3及第四阀V4,使废热集中到空气加热中。由此,能够使供给到第一空气预热器620的空气快速达到设定温度。
如此,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发电系统3000及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发电系统 4000可以基于排气的废热事先加热供给到第一空气预热器620的空气。由此,能够大幅改善随着硫酸铵的产生而有可能会在第一空气预热器620中产生的堵塞现象。
此外,在热元件的热端层(Hot End Layer)区间与中间层(Intermediate Layer)区间之间产生硫酸铵。由此,如果供给到锅炉100的空气的温度大幅上升,则在热元件的中间层区间与冷端层(Cold End Layer)区间之间产生硫酸铵。因此,具有能够改善第一空气预热器620的堵塞现象的优点。
图5是表示第五实施例所涉及的发电系统的结构图。
如图5所示,第五实施例所涉及的发电系统5000可包括给水预热器,该给水预热器能够事先预热从冷凝器310向给水加热器320供给的水。
给水预热器可由第三换热器HE3形成,第三换热器HE3被设置在冷凝器 310与给水加热器320之间。第三换热器HE3共用第一换热器HE1及第二换热器HE2的热水循环路径,并且能够事先预热供给到给水预热器320的水。例如,第一换热器HE1及第二换热器HE2维持通过第一管道P1及第二管道P2连接的状态。并且,第三换热器HE3的入口端与连接到第一管道P1的第三管道P3连接,第三换热器HE3的出口端与连接到第二管道P2的第四管道P4连接。
并且,在多个管道上可设置有用于阻断热水输送路径的多个阀。例如,在第一管道P1及第三管道P3的连接部位与第一换热器HE1之间的第一管道P1 上设置有第一阀V1,在第二管道P2及第四管道P4的连接部位与第一换热器 HE1之间的第二管道P2上设置有第二阀V2。并且,在第三管道P3上设置有第三阀V3,在第四管道P4上设置有第四阀V4。
由此,在第一至第四阀V1~V4均打开的状态下,第一至第三换热器HE1~HE3共用热水循环路径,并且能够同时加热供给到给水加热器320的水和热水罐420中的水。此外,在高温度的大气环境下,无需向智能农场500提供高温热水。由此,能够通过关闭第一阀V1及第二阀V2,并且打开第三阀V3及第四阀V4,使废热集中到第三换热器HE3中。由此,能够使供给到给水加热器320 的水快速达到设定温度。
图6是表示第六实施例所涉及的发电系统的结构图。
如图6所示,第六实施例所涉及的发电系统6000可以朝向第三换热器HE3 传递从电气集尘器630向脱硫设备640传递的排气的高温废热,并且朝向热水罐420传递低温废热。
在此,在第二换热器HE2中可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第三开口。第一开口被设置于第二换热器HE2的前端,第二开口被设置于第二换热器HE2的中央,第三开口被设置于第二换热器HE2的后端。
在此,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通过第一管道P1及第二管道P2与第一换热器 HE1连接。并且,第一开口通过第三管道P3与第三换热器HE3的入口端连接,第三换热器HE3的出口端通过第四管道P4与第二管道P2连接。由此,可以朝向供给到给水加热器320的水传递从电气集尘器630向脱硫设备640传递的排气的高温废热,并且朝向热水罐420传递低温废热。
此外,在多个管道上可设置有用于阻断热水输送路径的多个阀。例如,在第一管道P1上设置有第一阀V1,在第二管道及第四管道P4的连接部位与第一换热器HE1之间的第二管道P2上设置有第二阀V2。并且,在第三管道P3上设置有第三阀V3,在第四管道P4上设置有第四阀V4。
由此,在第一至第四阀V1~V4均打开的状态下,第一至第三换热器HE1~ HE3共用热水循环路径,可以向热水罐420传递低温废热,并且向第三换热器 HE3传递高温废热。此外,在高温度的大气环境下,无需向智能农场500提供高温热水,关闭第一阀V1及第二阀V2,打开第三阀V3及第四阀V4。由此,能够通过使废热集中到第三换热器HE3,从而使供给到给水加热器320的水快速达到设定温度。
就前述说明并附图中图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而言,不应解释为其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事项来限定,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以多种方式改良及变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因此,只要这种改良及变更对本领域技术人眼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则这种改良及变更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000、2000、3000、4000、5000、6000:发电系统
100:锅炉
200:发电部
300:废热回收部
400:热水供给部
500:智能农场
600:环境设备
700:烟囱
800:排气处理部。

Claims (15)

1.一种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炉;
发电部,其通过由所述锅炉生产的蒸汽来发电;
脱氮设备,其被提供有来自所述锅炉的排气并且通过向所述排气喷射还原剂而对所述排气进行脱氮;
脱硫设备,其被连接到所述脱氮设备并且对由所述脱氮设备提供的所述排气进行脱硫后朝向烟囱提供所述排气;
冷凝器,其被设置在所述发电部与所述锅炉之间并且基于流体将由所述发电部提供的蒸汽转换为水并提供给所述锅炉;
热水供给部,其通过基于流经所述冷凝器的流体对热水罐内部的热水进行加热,而向智能农场提供所述热水;
第一换热器,其被设置在所述热水罐内部;以及
第二换热器,其被设置为在所述脱氮设备与所述脱硫设备之间与所述脱硫设备相邻,并且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通过从所述排气中回收废热而基于所述废热进一步加热所述热水罐中的热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及所述第二换热器共用制冷剂循环路径并且对从所述烟囱向大气排出的所述排气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氧化剂供给设备,其用于朝向从所述脱硫设备向所述烟囱输送的所述排气供给氧化剂;以及
冷凝设备,其在所述烟囱的内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下侧并且朝向供给有所述氧化剂的所述排气供给冷凝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空气预热器,其被设置在所述脱氮设备与所述脱硫设备之间并且通过从所述排气中回收废热而对供给到所述锅炉的空气进行加热;以及
第三换热器,其被设置在供给到所述空气预热器的所述空气的输送路径上,并且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及所述第二换热器共用制冷剂循环路径,所述第三换热器基于由所述第二换热器回收的废热对供给到所述空气预热器的所述空气进行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管道,其用于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入口端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口端;
第二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入口端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
第三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入口端;
第四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口端;
第一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及所述第三管道的连接部位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的所述第一管道上;
第二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及所述第四管道的连接部位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的所述第二管道上;
第三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上;以及
第四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四管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通过同时打开所述第一阀至所述第四阀而使所述第一换热器至所述第三换热器共用所述废热,并且同时对所述热水和所述空气进行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通过关闭所述第一阀及所述第二阀并打开所述第三阀及所述第四阀而使所述第二换热器及所述第三换热器共用所述废热,并且对所述空气进行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换热器朝向所述空气供给高温废热并且朝向所述热水供给低温废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入口端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中端;
第二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后端;
第三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前端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入口端;
第四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二管道;
第一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
第二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及所述第四管道的连接部位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的所述第二管道上;
第三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上;以及
第四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四管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给水加热器,其被设置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锅炉之间并且对由所述冷凝器提供的水进行加热后供给到所述锅炉;以及
第三换热器,其被设置在从所述冷凝器向所述给水加热器供给的所述水的输送路径上,并且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及所述第二换热器共用制冷剂循环路径,所述第三换热器基于由所述第二换热器回收的废热对供给到所述给水加热器的所述水进行加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管道,其用于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入口端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口端;
第二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入口端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
第三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入口端;
第四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口端;
第一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及所述第三管道的连接部位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的所述第一管道上;
第二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及所述第四管道的连接部位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的所述第二管道上;
第三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上;以及
第四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四管道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通过同时打开所述第一阀至所述第四阀而使所述第一换热器至所述第三换热器共用所述废热并且同时对所述热水和所述水进行加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通过关闭所述第一阀及所述第二阀并打开所述第三阀及所述第四阀而使所述第二换热器及所述第三换热器共用所述废热并且对所述水进行加热。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换热器朝向所述水供给高温废热并且朝向所述热水供给低温废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入口端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中端;
第二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后端;
第三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前端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入口端;
第四管道,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二管道;
第一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
第二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及所述第四管道的连接部位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的所述第二管道上;
第三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上;以及
第四阀,其被设置在所述第四管道上。
CN201820820178.4U 2018-04-18 2018-05-30 发电系统 Active CN20854696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45221 2018-04-18
KR1020180045221A KR101918663B1 (ko) 2018-04-18 2018-04-18 발전시스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46961U true CN208546961U (zh) 2019-02-26

Family

ID=64328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20178.4U Active CN208546961U (zh) 2018-04-18 2018-05-30 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918663B1 (zh)
CN (1) CN20854696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77738B1 (ko) * 2018-11-05 2020-02-17 주식회사 지스코 발전시스템
KR102041520B1 (ko) * 2019-05-31 2019-11-06 주식회사 신명엔텍 질소산화물 및 황산화물의 통합 처리 시스템
KR102241826B1 (ko) * 2019-08-08 2021-04-19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미세먼지 저감을 위한 황산화물 및 질소산화물 전구물질 입자화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2347414B1 (ko) * 2019-12-13 2022-01-06 고등기술연구원연구조합 배열회수용 히트펌프가 적용된 난방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212000B1 (ko) * 2020-04-28 2021-02-03 이도훈 스마트팜에 적용되는 발전시스템
KR102635844B1 (ko) 2021-12-01 2024-02-13 주식회사 지스코 탈질설비의 필터 성능시험 장치
KR20230082360A (ko) 2021-12-01 2023-06-08 주식회사 지스코 탈질설비의 필터재생 장치
KR102490211B1 (ko) 2022-02-09 2023-01-18 홍성호 탈질설비의 필터재생 장치 및 방법
KR102531024B1 (ko) 2022-02-24 2023-05-10 홍성호 탈질설비의 필터 처리 방법
KR102635513B1 (ko) 2023-08-21 2024-02-13 주식회사 지스코 집진탈질설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환경시스템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73687B2 (ja) 2011-02-28 2015-09-02 三菱日立パワー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海水排煙脱硫システムおよび発電システム
KR101482654B1 (ko) 2014-08-07 2015-01-16 주식회사 지스코 배기가스의 처리장치 및 폐열회수 시스템
KR101705835B1 (ko) 2016-11-23 2017-02-10 주식회사 탑에너지솔루션 배기가스에 포함된 응축수 분리 회수 시스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918663B1 (ko) 2018-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46961U (zh) 发电系统
CN108176221B (zh) 烧结烟气升温脱硝设备及烧结烟气升温脱硝方法
CN105536484B (zh) 一种基于烟气冷凝的污染物预处理塔
CN103785289A (zh) 处理富含二氧化碳的烟道气的方法和烟道气处理系统
CN101928014B (zh) 一种用于锅炉烟气脱硝的尿素制氨工艺及其系统
CN102734787A (zh) 顺流式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110141927B (zh) 一种基于余热利用的高炉冲渣蒸汽消白系统及方法
CN208025546U (zh) 一种用于湿烟气除白的热虹吸换热器
US5878675A (en) Flue gas desulfurizer, boiler equipment and thermal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equipment
CN104089430A (zh) 一种回收含湿气流余热的喷淋式开式吸收式热泵系统
US11712658B2 (en)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a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using same
CN109731472B (zh) 节能锅炉烟气净化系统及方法
CN110404380A (zh) 一种烧结烟气脱硫脱硝、烟气消白综合系统及方法
CN207769554U (zh) 烧结烟气升温脱硝设备及烧结烟气升温脱硝系统
CN103223294A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对燃煤锅炉污染物进行脱除的方法及系统
CN102309920A (zh) 一种脱除FCC烟气中NOx和SOx的方法
CN109210831A (zh) 矿井回风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KR102077738B1 (ko) 발전시스템
CN208952464U (zh) 矿井回风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11425877A (zh) 一种燃煤电站余热和水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11135698A (zh) 一种烧结烟气脱硫、消白、脱硝综合治理系统及工艺
CN207527606U (zh) 一种高温焚烧法处理丙烯腈废水的系统
CN216281475U (zh) 一种湿法脱硫尾气的热回收再利用系统
CN215233310U (zh) 一种氟材料含氟废液焚烧后烟气脱硝系统
CN216136956U (zh)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