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44119U - 一种高压控制电路以及高压控制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控制电路以及高压控制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544119U CN208544119U CN201821004072.3U CN201821004072U CN208544119U CN 208544119 U CN208544119 U CN 208544119U CN 201821004072 U CN201821004072 U CN 201821004072U CN 208544119 U CN208544119 U CN 2085441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 interface
- switch
- connect
- battery c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控制电路,包括BMS主控、至少一路充电回路以及至少一路放电回路;所述充电回路包括充电正极接口、充电负极接口、充电正极开关和/或充电负极开关、电池箱正极接口以及电池箱负极接口;所述放电回路包括电池箱正极接口、电池箱负极接口、放电正极接口、放电负极接口、放电负极开关和/或放电正极开关;所述充电正极开关的一端与所述充电正极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箱正极接口连接;所述充电负极开关的一端与所述充电负极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箱负极接口连接;所述放电负极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箱负极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放电负极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高压控制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控制电路以及高压控制箱。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由于传统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得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应用尤为突出。其中,高压箱为动力电池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其主要功能包括:提供安全可靠地充电、放电电气回路;实时监测电池电压、放电电压、充电电压、充电电流、放电电流、电池以及电气回路运行温度;根据需要及时而准确地控制各个电气回路的断开或接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高压控制电路。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控制电路,包括BMS主控、至少一路充电回路以及至少一路放电回路;所述充电回路包括充电正极接口、充电负极接口、充电正极开关和/或充电负极开关、电池箱正极接口以及电池箱负极接口;所述放电回路包括电池箱正极接口、电池箱负极接口、放电正极接口、放电负极接口、放电负极开关和/或放电正极开关;所述充电正极开关的一端与所述充电正极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箱正极接口连接,和/或,所述充电负极开关的一端与所述充电负极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箱负极接口连接;所述放电负极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箱负极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放电负极接口连接,和/或,所述放电正极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箱正极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放电正极接口连接;所述BMS主控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组的充电电压、放电电压、充电电流、放电电流以及温度控制所述充电正极开关和/或所述放电开关,以及,所述放电负极开关和/或所述放电正极开关的通断。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控制电路还包括维修开关;所述维修开关包括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充电正极接口以及所述放电正极接口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电池箱正极接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充电回路以及第二充电回路;所述第一充电回路包括第一充电正极接口、第一充电负极接口、第一充电正极开关、第一充电负极开关、电池箱正极接口以及电池箱负极接口;所述第二充电回路包括第二充电正极接口、第二充电负极接口、第二充电正极开关、第二充电负极开关、电池箱正极接口以及电池箱负极接口;
所述第一充电正极接口与所述第一充电正极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充电正极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维修开关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维修开关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电池箱正极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充电负极接口与所述第一充电负极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充电负极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箱负极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充电正极接口与所述第二充电正极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充电正极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维修开关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维修开关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电池箱正极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充电负极接口与所述第二充电负极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充电负极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箱负极接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BMS采用科列技术生产的BMU06-I-12V-400V这一主控管理模块;所述BMS主控包括第一子模块、第二子模块、第三子模块以及第四子模块;所述第一充电正极开关、第一充电负极开关、第二充电正极开关、第二充电负极开关以及放电开关均为高压继电器;所述第一充电正极开关、第一充电负极开关、第二充电正极开关、第二充电负极开关以及放电开关均包括第一辅助线圈端口、第二辅助线圈端口、第一控制端口、第二控制端口、第一接地端口以及第二接地端口;
所述第一充电正极开关的第一辅助线圈端口与所述第一充电正极接口连接,第二辅助线圈端口与所述维修开关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一控制端口与所述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的引脚36连接,第二控制端口与所述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的引脚14连接,第一接地端口和第二接地端口接地;所述第一充电负极开关的第一辅助线圈端口与所述电池箱负极接口连接,第二辅助线圈端口与所述第一充电负极接口连接,第一控制端口与所述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的引脚34连接,第二控制端口与所述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的引脚12连接,第一接地端口与第二接地端口接地;
所述第二充电正极开关的第一辅助线圈端口与所述第二充电正极接口连接,第二辅助线圈端口与所述维修开关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一控制端口与所述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的引脚35连接,第二控制端口与所述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的引脚13连接,第一接地端口与第二接地端口接地;所述第二充电负极开关的第一辅助线圈端口与所述电池箱负极接口连接,第二辅助线圈端口与所述充电负极接口连接,第一控制端口与所述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的引脚33连接,第二控制端口与所述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的引脚11连接,第一接地端口与第二接地端口接地;
所述放电负极开关的第一辅助线圈端口与所述放电负极接口连接,第二辅助线圈端口与所述电池箱负极接口连接,第二控制端口与所述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的引脚10连接,第一接地端口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控制电路还包括分流器;所述分流器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箱负极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充电负极接口、第二充电负极接口以及放电负极接口连接;所述分流器的一个电压输出端与所述BMS主控的第四子模块的引脚3连接,另一个电压输出端与所述BMS主控的第四子模块的引脚9以及引脚10连接;所述BMS主控通过采集所述分流器两端的电压,根据电阻分压的原理检测所述电池箱的充电电流以及放电电流。
进一步地,所述BMS主控的第一子模块的引脚7与内部通讯模块的高电平CAN接口连接;所述BMS主控的第一子模块的引脚23与内部通讯模块的低电平CAN接口连接;所述BMS主控的第二子模块的引脚14以及引脚6分别与温度反馈模块的第一路温度传感器的正接口以及负接口连接;所述BMS主控的第二子模块的引脚13以及引脚5分别与温度反馈模块的第二路温度传感器的正接口以及负接口连接;所述BMS主控的第二子模块的引脚12以及引脚4分别与温度反馈模块的第三路温度传感器的正接口以及负接口连接;所述BMS主控的第二子模块的引脚11以及引脚3分别与温度反馈模块的第四路温度传感器的正接口以及负接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熔断器、第二熔断器以及第三熔断器;所述第一熔断器串联在所述第一充电回路中;所述第二熔断器串联在所述第二充电回路中;所述第三熔断器串联在所述放电回路中。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高压控制箱。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控制箱,采用上述的高压控制电路;所述高压控制箱包括箱体,从左到右设置在所述箱体前板上的通信接口、放电正极接口、放电负极接口、电池箱负极接口、电池箱正极接口、维修开关的第一接口、维修开关的第二接口、第一充电正极接口、第一充电负极接口、第二充电正极接口、第二充电负极接口,
设置在箱体内部左后侧的BMS主控,设置在箱体内部左前侧的第三熔断器,设置在箱体内部左侧中部、第三熔断器右上侧的放电负极开关,设置在箱体内部左前侧、放电负极开关右下侧的分流器,设置在箱体内部右侧中部的第一充电负极开关,设置在箱体内部右侧、第一充电负极开关右侧的第二充电负极开关,设置在箱体内部右侧、第二充电负极开关右后侧的第一充电正极开关,设置在箱体内部右侧、第一充电正极开关右侧的第二充电正极开关,设置在箱体内部右前侧、第一充电正极开关前侧的第一熔断器,设置在箱体右前侧、第二充电正极开关前侧的第二熔断器;
所述第三熔断器与所述放电正极接口位置对应;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放电负极接口以及所述分流器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充电正极开关与所述第一熔断器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熔断器与所述第一充电正极接口以及所述第一充电负极接口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充电正极开关与所述第二熔断器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熔断器与所述第二充电正极接口以及所述第二充电负极接口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控制箱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右前侧、第二熔断器右侧的温控开关,设置在所述箱体左侧板上的进风口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右侧板上的风扇;所述温控开关用于根据所述箱体内部的温度闭合或断开,控制所述风扇的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控制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下侧四个顶角处的安装脚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控制电路通过充电回路给电池箱充电,通过放电回路使电池箱放电,通过BMS主控检测电池箱的充电电压、放电电压、充电电流、放电电流以及温度,进而控制充电回路和放电回路的通断。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维修开关在需要对高压控制箱进行维修时,切断充电回路和放电回路,保护维修人员的安全。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BMS主控采用科列技术生产的BMU06-I-12V-400V这一主控管理模块,电路简单,方便控制。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采用分流器检测电池箱的充电电流以及放电电流。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BMS主控通过内部通讯模块与电池箱的BMS从控连接,检测电池箱的充电电压和放电电压;本实用新型BMS主控通过与温度反馈模块连接,检测电池箱的温度。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熔断器在第一充电回路的充电电流超过其允许值时熔断,降低大电流损坏第一充电回路的风险;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熔断器在第二充电回路的充电电流超过其允许值时熔断,降低大电流损坏第二充电回路的风险;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三熔断器在放电回路的放电电流超过其允许值时熔断,降低大电流损坏放电回路的风险;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控制箱布局合理。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控制箱通过在箱体左侧面上设置进风口,右侧面上设置风扇,便于给高压控制箱降温。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控制箱通过在箱体底侧的四个顶角处分别设置安装脚垫,便于将高压控制箱安装在整车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压控制电路的电气连接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BMS主控、整车电源模块、低压充电模块、充电温度反馈模块以及内部通讯模块的引脚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高压控制箱的整体装配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高压控制箱卸掉顶板后的整体装配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高压控制箱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风扇与温控开关的电气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高压控制电路包括BMS主控、第一充电正极接口CHR+1、第一充电负极接口CHR-1、第二充电正极接口CHR+2、第二充电负极接口CHR-2、电池箱正极接口BAT+、电池箱负极接口BAT-、放电正极接口DSCHR+、放电负极接口DSCHR-、第一充电正极开关K11、第一充电负极开关K12、第二充电正极开关K21、第二充电负极开关K22、维修开关K4放电负极开关K3、维修开关K4、第一熔断器FU1、第二熔断器FU2、第三熔断器FU3以及分流器FL。
在本实施例中,BMS主控采用科列技术生产的BMU06-I-12V-400V这一主控管理模块。BMU06-I-12V-400V这一主控管理模块包括第一子模块J1、第二子模块J2、第三子模块J3以及第四子模块J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充电正极开关K11、第一充电负极开关K12、第二充电正极开关K21、第二充电负极开关K22以及放电负极开关K3均为高压继电器。第一充电正极开关K11、第一充电负极开关K12、第二充电正极开关K21、第二充电负极开关K22以及放电负极开关K3均包括第一辅助线圈端口A1、第二辅助线圈端口A2、第一控制端口B1、第二控制端口2、第一接地端口1以及第二接地端口B2。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充电正极接口CHR+1的一端与第一熔断器FU1的一端连接。第一熔断器FU1的另一端与第一充电正极开关K11的第一辅助线圈端口A1连接。第一充电正极开关K11的第二辅助线圈端口A2与维修开关K4的第一接口K41连接,第一控制端口B1与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J3的引脚36连接,第二控制端口2与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J3的引脚14连接,第一接地端口1以及第二接地端口B2接地。维修开关K4的第二接口K42与电池箱正极接口连接BAT+连接。电池箱正极接口BAT+接电池箱正极。第一充电负极接口CHR-1的一端接充电机的负极,另一端与第一充电负极开关K12的第二辅助线圈端口A2连接。第一充电负极开关K12的第一辅助线圈端口A1与分流器FL的一端连接,第一控制端口B1与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J3的引脚34连接,第二控制端口2与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J3的引脚12连接,第一接地端口1以及第二接地端口B2接地。分流器FL的另一端与电池箱负极接口BAT-连接。电池箱负极接口BAT-接电池箱负极。在本实施例中,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J3的引脚36与引脚14输出控制信号给第一充电正极开关K11,用于控制第一充电正极开关K11闭合或断开;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J3的引脚34与引脚12输出控制信号给第一充电负极开关K12,用于控制第一充电负极开关K12闭合或断开;当第一充电正极开关K11与第一充电负极开关K12均闭合时,第一充电正极接口CHR+1、第一充电负极接口CHR-1、第一熔断器FU1、第一充电正极开关K11、第一充电负极开关K12、电池箱正极接口BAT+以及电池箱负极接口BAT-组成第一充电回路,充电机通过第一充电回路给电池箱充电。
当充电机通过第一充电回路给电池箱充电的电流大于第一熔断器FU1允许通过的值时,第一熔断器FU1熔断,充电机停止给电池箱充电,降低大电流损坏器件的风险。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充电正极接口CHR+2与第二熔断器FU2的一端连接。第二熔断器FU2的另一端与第二充电正极开关K21的第一辅助线圈端口A1连接。第二充电正极开关K21的第二辅助线圈端口A2与维修开关K4的第一接口K41连接,第一控制端口B1与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J3的引脚35连接,第二控制端口2与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J3的引脚13连接,第一接地端口1以及第二接地端口B2接地。维修开关K4的第二接口K42与电池箱正极接口BAT+连接。电池箱正极接口BAT+接电池箱正极。第二充电负极接口CHR-2的一端接充电机的负极,另一端与第二充电负极开关K22的第二辅助线圈端口A2连接。第二充电负极开关K22的第一辅助线圈端口A1与分流器FL的一端连接,第一控制端口B1与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J3的引脚33连接,第二控制端口2与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J3的引脚11连接,第一接地端口1以及第二接地端口B2接地。分流器FL的另一端接电池箱负极接口BAT-。
在本实施例中,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J3的引脚35与引脚13输出控制信号给第二充电正极开关K21,用于控制第二充电正极开关K21闭合或断开;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J3的引脚33与引脚11输出控制信号给第二充电负极开关K22,用于控制第二充电负极开关K22闭合或断开;当第二充电正极开关K21与第二充电负极开关K22均闭合时,第二充电正极接口CHR+2、第二充电负极接口CHR-2、第二熔断器FU2、第二充电正极开关K21、第二充电负极开关K22、电池箱正极接口BAT+以及电池箱负极接口BAT-组成第二充电回路,充电机通过第二充电回路给电池箱充电。
当充电机通过第二充电回路给电池箱充电的电流大于第二熔断器FU2允许通过的值时,第二熔断器FU2熔断,充电机停止给电池箱充电,降低大电流损坏器件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机通过第一充电回路和第二充电回路给电池箱充电,在其中一个充电回路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另一个充电回路给电池箱充电,更加可靠。与此同时,充电机通过两个充电回路给电池箱充电,提高充电速度。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放电正极接口DSCHR+与第三熔断器FU3的一端连接,第三熔断器FU3的另一端与维修开关K4的第一接口K41连接。维修开关K41的第二接口K41与电池箱正极接口BAT+连接。电池箱正极接口BAT+接电池箱正极。放电负极接口DSCHR-的一端与放电负极开关K3的第一辅助线圈端口A1连接。放电负极开关K3的第二辅助线圈端口A2与分流器FL的一端连接,第二控制端口2与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J3的引脚10连接,第一接地端口1接地。分流器FL的另一端与电池箱负极接口BAT-连接。电池箱负极接口BAT-接电池箱正极。
在本实施例中,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J3的引脚10输出控制信号给放电负极开关K3,用于控制放电负极开关K3闭合或断开;当放电负极开关K3闭合时,电池箱正极接口BAT+、电池箱负极接口BAT-、第三熔断器FU3、放电负极开关K3、放电正极接口DSCHR+以及放电负极接口DSCHR-组成放电回路,充电机通过放电回路放电。
当电池箱通过放电回路放电的电流大于第三熔断器FU3允许通过的值时,第三熔断器FU3熔断,电池箱停止放电,降低大电流损坏器件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维修开关K4用于通过断开第一接口K41和第二接口K42连接,断开第一充电回路、第二充电回路或放电回路,保护维修人员的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分流器FL的一个电压输出端与BMS主控的第四子模块J4的引脚3连接,另一个电压输出端与BMS主控的第四子模块J4的引脚9以及引脚10连接。BMS主控通过第四子模块J4的引脚9以及引脚10采集分流器FL两端的电压,根据电阻分压的原理得到通过分流器FL两端的电流。
维修开关K4维修开关K4维修开关K4如图2,3所示,BMS主控的第一子模块J1的引脚15接整车电源模块P1-N的引脚A,即钥匙电源档位ON。BMS主控的第一子模块J1的引脚13接整车电源模块P1-N的引脚B,即第一路高电平CAN接口CAN1H。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J3的引脚18、引脚28,第一子模块J1的引脚32,内部通讯模块P3-A的引脚A以及温控开关KT的一端接整车电源模块P1-N的引脚C(如图6所示),即常电E001,温控开关KT的另一端接风扇。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J3的引脚32、引脚31、引脚30、引脚29、引脚27接整车电源模块P1-N的引脚D,即常电E001。BMS主控的第一子模块J1的引脚29接整车电源P1-N的引脚E,即第一路低电平CAN接口CAN1L。整车电源P1-N的引脚F、G接地GND。整车电源P1-N的引脚H接屏蔽地GND。
在本实施例中,BMS主控通过第一子模块J1的引脚13以及引脚29与整车电源模块的CAN接口连接,与整车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高压控制箱内部温度过高时,温控开关KT闭合,整车电源模块P1-N的引脚C,即常电端E001与风扇连接,驱动风扇旋转,给高压控制箱降温。
如图2,3所示,BMS主控的第一子模块J1的引脚10接低压充电模块P2-B的引脚A,即第二路高电平CANCAN接口CAN2H。BMS主控的第一子模块J1的引脚26接低压充电模块P2-B的引脚B,即第二路低电平CAN接口CAN2L。BMS主控的第一子模块J1的引脚5接低压充电模块P2-B的引脚C,即低压辅助电源的正极A+。低压充电模块P2-B的引脚D,即低压辅助电源的负极接地GND。BMS主控的第一子模块J1的引脚4接低压充电模块P2-B的引脚E,即充电连接确认信号CC2-1。BMS主控的第一子模块J1的引脚21接低压充电模块P2-B的引脚F,即充电连接确认信号CC2-2。低压充电模块P2-B的引脚G接屏蔽地GND。BMS主控第三子模块J3的引脚9接低压充电模块P2-B的引脚H,即整车控制器的钥匙信号HCU-Key。
如图2,3所示,内部通讯模块P3-A的引脚A接BMS主控的电源正极BMU+以及整车电源模块P1-N的引脚C,即常电E001。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J3的引脚1接内部通讯模块P3-A的引脚B,即BMS主控的电源负极BMU-。BMS主控的第一子模块J1的引脚7接内部通讯模块P3-A的引脚C,即第三路高电平CAN接口CAN3H。BMS主控的第一子模块J1的引脚23接内部通讯模块P3-A的引脚D,即第三路低电平CAN接口CAN3L。内部通讯模块P3-A的引脚E接屏蔽地GND。
在本实施例中,BMS主控通过第一子模块J1的引脚7以及引脚23与电池箱的BMS从控进行通信,采集电池箱的充电电压以及放电电压。
如图2,3所示,BMS主控的第二子模块J2的引脚14接充电温度反馈模块P4-C的引脚A,即第一路温度传感器的正接口RT1+。BMS主控的第二子模块J2的引脚6接充电温度反馈模块P4-C的引脚B,即第一路温度传感器的负接口RT1-。BMS主控的第二子模块J2的引脚13接充电温度反馈模块P4-C的引脚C,即第二路温度传感器的正接口RT2+。BMS主控的第二子模块J2的引脚5接充电温度反馈模块P4-C的引脚D,即第二路温度传感器的负接口RT2-。BMS主控的第二子模块J2的引脚12接充电温度反馈模块P4-C的引脚E,即第三路温度传感电路的正接口RT3+。BMS主控的第二子模块J2的引脚4接充电温度反馈模块P4-C的引脚F,即第三路温度传感电路的负接口RT3-。BMS主控的第二子模块J2的引脚11接充电温度反馈模块P4-C的引脚G即第四路温度传感电路的正接口RT4+。BMS主控的第二子模块J2的引脚3接充电温度反馈模块P4-C的引脚H,即第四路温度传感电路的负接口RT4-。
在本实施例中,BMS主控通过第二子模块J2的引脚14、引脚6、引脚13、引脚5、引脚12、引脚4、引脚11、引脚3与充电温度反馈模块P4-C进行通信,采集电池箱的温度。
如图2所示,BMS主控第一子模块J1的引脚6、引脚9、引脚12、引脚16,第四子模块J4的引脚7接地GND。
如图4所示,一种高压控制箱包括箱体,从左到右设置在箱体前板上的通信接口COM、放电正极接口DSCHR+、放电负极接口DSCHR-、电池箱负极接口BAT-、电池箱正极接口BAT+、维修开关K4的第一接口K41、维修开关K4的第二接口K42、第一充电正极接口CHR+1、第一充电负极接口CHR-1、第二充电正极接口CHR+2、第二充电负极接口CHR-2,设置在箱体内部左后侧的BMS主控,设置在箱体内部左前侧的第三熔断器FU3,设置在箱体内部左侧中部、第三熔断器FU3右上侧的放电负极开关K3,设置在箱体内部左前侧、放电负极开关K3右下侧的分流器FL,设置在箱体内部右侧中部的第一充电负极开关K12,设置在箱体内部右侧、第一充电负极开关K12右侧的第二充电负极开关K22,设置在箱体内部右侧、第二充电负极开关K22右后侧的第一充电正极开关K11,设置在箱体内部右侧、第一充电正极开关K11右侧的第二充电正极开关K21,设置在箱体内部右前侧、第一充电正极开关K11前侧的第一熔断器FU1,设置在箱体右前侧、第二充电正极开关K21前侧的第二熔断器FU2,设置在箱体右前侧、第二熔断器FU2右侧的温控开关KT。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熔断器FU3与放电正极接口DSCHR+位置对应;第三开关K3与放电负极接口DSCHR-以及分流器FL的位置对应;第一充电正极开关K11与第一熔断器FU1的位置对应;第一熔断器FU1与第一充电正极接口CHR+1以及第一充电负极接口CHR-1的位置对应;第二充电正极开关K21与第二熔断器FU2的位置对应;第二熔断器与第二充电正极接口CHR+2以及第二充电负极接口CHR-2位置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高压控制箱内部的器件布局合理;高压控制箱箱体前板上的接口具有防呆功能,防止接错接口。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接口COM的数量是四个,设置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高压控制箱内的BMS主控通过通信接口COM与电池箱内的BMS从控进行通信,得到充电电压、放电电压以及电池箱的温度。
如图3,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箱体左侧板上设置有进风口,右侧板上设置有风扇,用于在高压控制箱箱体内部温度过高时给高压控制箱降温;温控开关KT在电池箱内部温度过高时闭合,进而整车电源P1-N的引脚C(即常电E001)与风扇连接,驱动风扇转动,给高压控制箱内部散热。
在本实施例中,高压控制箱箱体底侧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安装脚垫,便于将高压控制箱安装在整车上。
在本实施例中,高压电池箱内部采用厚大的铜排进行电连接,方便连接及安装,防止接触不良,保证大电流以及降低温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BMS主控、至少一路充电回路以及至少一路放电回路;所述充电回路包括充电正极接口、充电负极接口、充电正极开关和/或充电负极开关、电池箱正极接口以及电池箱负极接口;所述放电回路包括电池箱正极接口、电池箱负极接口、放电正极接口、放电负极接口、放电负极开关和/或放电正极开关;所述充电正极开关的一端与所述充电正极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箱正极接口连接,和/或,所述充电负极开关的一端与所述充电负极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箱负极接口连接;所述放电负极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箱负极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放电负极接口连接,和/或,所述放电正极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箱正极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放电正极接口连接;所述BMS主控用于根据电池组的充电电压、放电电压、充电电流、放电电流以及温度控制所述充电正极开关和/或所述充电负极开关,以及,所述放电负极开关和/或所述放电正极开关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维修开关;所述维修开关包括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充电正极接口以及所述放电正极接口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电池箱正极接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充电回路以及第二充电回路;所述第一充电回路包括第一充电正极接口、第一充电负极接口、第一充电正极开关、第一充电负极开关、电池箱正极接口以及电池箱负极接口;所述第二充电回路包括第二充电正极接口、第二充电负极接口、第二充电正极开关、第二充电负极开关、电池箱正极接口以及电池箱负极接口;
所述第一充电正极接口与所述第一充电正极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充电正极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维修开关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维修开关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电池箱正极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充电负极接口与所述第一充电负极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充电负极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箱负极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充电正极接口与所述第二充电正极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充电正极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维修开关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维修开关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电池箱正极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充电负极接口与所述第二充电负极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充电负极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箱负极接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MS采用科列技术生产的BMU06-I-12V-400V这一主控管理模块;所述BMS主控包括第一子模块、第二子模块、第三子模块以及第四子模块;所述第一充电正极开关、第一充电负极开关、第二充电正极开关、第二充电负极开关以及放电开关均为高压继电器;所述第一充电正极开关、第一充电负极开关、第二充电正极开关、第二充电负极开关以及放电开关均包括第一辅助线圈端口、第二辅助线圈端口、第一控制端口、第二控制端口、第一接地端口以及第二接地端口;
所述第一充电正极开关的第一辅助线圈端口与所述第一充电正极接口连接,第二辅助线圈端口与所述维修开关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一控制端口与所述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的引脚36连接,第二控制端口与所述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的引脚14连接,第一接地端口和第二接地端口接地;所述第一充电负极开关的第一辅助线圈端口与所述电池箱负极接口连接,第二辅助线圈端口与所述第一充电负极接口连接,第一控制端口与所述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的引脚34连接,第二控制端口与所述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的引脚12连接,第一接地端口与第二接地端口接地;
所述第二充电正极开关的第一辅助线圈端口与所述第二充电正极接口连接,第二辅助线圈端口与所述维修开关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一控制端口与所述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的引脚35连接,第二控制端口与所述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的引脚13连接,第一接地端口与第二接地端口接地;所述第二充电负极开关的第一辅助线圈端口与所述电池箱负极接口连接,第二辅助线圈端口与所述充电负极接口连接,第一控制端口与所述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的引脚33连接,第二控制端口与所述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的引脚11连接,第一接地端口与第二接地端口接地;
所述放电负极开关的第一辅助线圈端口与所述放电负极接口连接,第二辅助线圈端口与所述电池箱负极接口连接,第二控制端口与所述BMS主控的第三子模块的引脚10连接,第一接地端口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器;所述分流器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箱负极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充电负极接口、第二充电负极接口以及放电负极接口连接;所述分流器的一个电压输出端与所述BMS主控的第四子模块的引脚3连接,另一个电压输出端与所述BMS主控的第四子模块的引脚9以及引脚10连接;所述BMS主控通过采集所述分流器两端的电压,根据电阻分压的原理检测所述电池箱的充电电流以及放电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MS主控的第一子模块的引脚7与内部通讯模块的高电平CAN接口连接;所述BMS主控的第一子模块的引脚23与内部通讯模块的低电平CAN接口连接;所述BMS主控的第二子模块的引脚14以及引脚6分别与温度反馈模块的第一路温度传感器的正接口以及负接口连接;所述BMS主控的第二子模块的引脚13以及引脚5分别与温度反馈模块的第二路温度传感器的正接口以及负接口连接;所述BMS主控的第二子模块的引脚12以及引脚4分别与温度反馈模块的第三路温度传感器的正接口以及负接口连接;所述BMS主控的第二子模块的引脚11以及引脚3分别与温度反馈模块的第四路温度传感器的正接口以及负接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熔断器、第二熔断器以及第三熔断器;所述第一熔断器串联在所述第一充电回路中;所述第二熔断器串联在所述第二充电回路中;所述第三熔断器串联在所述放电回路中。
8.一种高压控制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控制电路;所述高压控制电路采用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控制电路;所述高压控制箱包括箱体,从左到右设置在所述箱体前板上的通信接口、放电正极接口、放电负极接口、电池箱负极接口、电池箱正极接口、维修开关的第一接口、维修开关的第二接口、第一充电正极接口、第一充电负极接口、第二充电正极接口、第二充电负极接口,设置在箱体内部左后侧的BMS主控,设置在箱体内部左前侧的第三熔断器,设置在箱体内部左侧中部、第三熔断器右上侧的放电负极开关,设置在箱体内部左前侧、放电负极开关右下侧的分流器,设置在箱体内部右侧中部的第一充电负极开关,设置在箱体内部右侧、第一充电负极开关右侧的第二充电负极开关,设置在箱体内部右侧、第二充电负极开关右后侧的第一充电正极开关,设置在箱体内部右侧、第一充电正极开关右侧的第二充电正极开关,设置在箱体内部右前侧、第一充电正极开关前侧的第一熔断器,设置在箱体右前侧、第二充电正极开关前侧的第二熔断器;
所述第三熔断器与所述放电正极接口位置对应;所述放电负极开关与所述放电负极接口以及所述分流器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充电正极开关与所述第一熔断器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熔断器与所述第一充电正极接口以及所述第一充电负极接口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充电正极开关与所述第二熔断器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熔断器与所述第二充电正极接口以及所述第二充电负极接口位置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控制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右前侧、第二熔断器右侧的温控开关,设置在所述箱体左侧板上的进风口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右侧板上的风扇;所述温控开关用于根据所述箱体内部的温度闭合或断开,控制所述风扇的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控制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下侧四个顶角处的安装脚垫。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004072.3U CN208544119U (zh) | 2018-06-27 | 2018-06-27 | 一种高压控制电路以及高压控制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004072.3U CN208544119U (zh) | 2018-06-27 | 2018-06-27 | 一种高压控制电路以及高压控制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544119U true CN208544119U (zh) | 2019-02-26 |
Family
ID=65423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004072.3U Active CN208544119U (zh) | 2018-06-27 | 2018-06-27 | 一种高压控制电路以及高压控制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54411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91263A (zh) * | 2018-06-27 | 2018-11-27 | 珠海银隆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高压控制电路以及高压控制箱 |
-
2018
- 2018-06-27 CN CN201821004072.3U patent/CN20854411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91263A (zh) * | 2018-06-27 | 2018-11-27 | 珠海银隆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高压控制电路以及高压控制箱 |
CN108891263B (zh) * | 2018-06-27 | 2024-06-14 | 珠海银隆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高压控制电路以及高压控制箱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306847U (zh) | 纯电动货车高压配电箱 | |
CN105449790B (zh) | 一种智能电池组及控制方法 | |
CN104539029B (zh) |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模式三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
CN106740128B (zh) |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配电盒 | |
CN209305363U (zh) | 一种预充电阻保护系统 | |
CN206436837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配电系统 | |
CN206516730U (zh) | 智能动力电池装置及动力电池监控系统 | |
CN106129457B (zh) | 叉车用锂离子电池组 | |
CN207488848U (zh) | 一种带充电枪温度监控模块的直流充电机 | |
CN205985274U (zh) | 一种电动车电池加热装置 | |
CN109398271A (zh) | 三合一配电装置及三合一配电系统 | |
CN208198145U (zh) | 动力电池包的bdu和动力电池包以及电动车辆 | |
CN108891262A (zh) | 一种高压控制电路以及高压控制箱 | |
CN211844151U (zh) | 一种集成化bdu总成及车辆 | |
CN209719492U (zh) | 三合一配电装置及三合一配电系统 | |
CN208544119U (zh) | 一种高压控制电路以及高压控制箱 | |
CN204118766U (zh) | 用于服务机器人的磷酸铁锂电池电源管理装置 | |
CN103378588B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电器盒 | |
CN109962487A (zh) | 一种储能电池组高压控制电路及控制箱 | |
CN104882947A (zh) |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模式一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
CN205149731U (zh) | 一种通用性强的高压配电盒 | |
CN208469567U (zh) | 一种高压控制电路以及高压控制箱 | |
CN206060100U (zh) | 高压配电盒 | |
CN210272587U (zh) | 一种集成型电池系统的电池切断单元 | |
CN110086215A (zh) | 一种bms主控模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