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41844U - 撇渣装置 - Google Patents

撇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41844U
CN208541844U CN201820881529.2U CN201820881529U CN208541844U CN 208541844 U CN208541844 U CN 208541844U CN 201820881529 U CN201820881529 U CN 201820881529U CN 208541844 U CN208541844 U CN 2085418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kimmer device
skimming
skimming pipe
bear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8152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超
王增伟
蔡文雄
袁莉
周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oulianzhuyuan No1 Sewage Treatment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oulianzhuyuan No1 Sewage Treatment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oulianzhuyuan No1 Sewage Treatment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oulianzhuyuan No1 Sewage Treatment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8152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418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41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418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撇渣装置,包括撇渣管和用于控制撇渣管转动的电动执行机构,撇渣管与电动执行机构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撇渣管为管状结构,管状结构上设有收集漂浮物的槽口;撇渣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配套使用的轴承和轴承座,轴承座与沉淀池池壁固定连接;撇渣管上还设有一排渣出口。本实用新型的撇渣装置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能够提高沉淀池出水质量,对污水处理设备平稳、可靠运行具有较大帮助。

Description

撇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平流式沉淀池表面漂浮物的撇渣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设备中,通常在生物处理构筑物后设有沉淀池,用于将污泥与水分离。沉淀池一般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其中,平流式沉淀池中的污水沿着水平方向流动,污水中的固体沉淀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池底,浮渣、泡沫以及部分上浮的污泥颗粒漂浮在沉淀池的表面。
沉淀池表面的漂浮物主要使用撇渣装置收集、处理,然而由于撇渣装置长期处于气液交界位置运行,在潮湿复杂的环境中容易被腐蚀,其中,转动部件还可能出现卡滞、抱死等情况;又由于漂浮物易在撇渣装置腔体内部粘结、堆积而造成堵塞,影响撇渣装置的正常运行,进而降低沉淀池出水质量和撇渣装置的使用寿命。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当面临撇渣装置卡滞、抱死等情况时,通常采用人工清理的方式清洗撇渣装置内部,其效率较低、清理效果欠佳,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升泥水分离效果、耐腐蚀、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工作效率高且能够保证污水处理设备有效运行的撇渣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构成:
撇渣管和用于控制撇渣管转动的电动执行机构,撇渣管与电动执行机构通过传动机构连接;
撇渣管为管状结构,管状结构上设有收集漂浮物的槽口;
撇渣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配套使用的轴承和轴承座,轴承座与沉淀池池壁固定连接;
撇渣管上还设有一排渣出口。
所述撇渣管两端所设置的配套使用的轴承和轴承座,在电动执行机构的驱动作用下带动撇渣管旋转,使得撇渣管由槽口下沿高出液面转变为槽口单侧淹没于水面以下,从而将漂浮物收集于撇渣管腔体内,并从排渣出口排出。配套使用的轴承和轴承座能够实现灵活转动,实现平稳、可靠、无噪声旋转。
撇渣装置包括用于冲洗撇渣管内壁的冲洗机构,冲洗机构包括设置于撇渣管上方的冲洗管,冲洗管上设有多个喷头。撇渣管上方设置有冲洗管,相较于人工清理而言降低了清洗成本,并提高了操作时的安全性。
其中,喷头朝向撇渣管设置,因此喷头所喷出的液体能够冲刷撇渣管,防止漂浮物粘结、堆积在撇渣管上,进而降低了转动部件卡滞、抱死等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撇渣装置的使用寿命。
喷头朝向排渣出口方向倾斜设置,因此喷头所喷出的液体能够直接冲洗到撇渣管内部,从而将粘结、堆积在撇渣管内部的漂浮物冲入排渣出口,进一步提高了沉淀池出水质量和撇渣装置的使用寿命。
喷头与槽口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设置有多个槽口能够收集较多的漂浮物,槽口与喷头一一对应能够提高冲洗效率,保持撇渣管内部畅通。
冲洗管上还设置有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控制冲洗管的出水能够提高撇渣装置的自动化水平。相较于喷头不间断喷水而言,更加节能环保。
轴承座通过轴承座底板与沉淀池池壁固定连接。
轴承座上设置有压盖,所设置的压盖能够防止处于潮湿环境下的轴承和轴承座被腐蚀,从而延长了撇渣装置的使用寿命。
轴承座与压盖之间还设置有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能够实现轴承旋转时撇渣装置的动态密封,提高了撇渣装置的可靠性。
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蜗杆轴向剖面的齿能够形成一条连续的螺旋线,而且蜗杆传动时至少可以保证2个齿与蜗轮的齿相互啮合。相较于齿轮传动的点接触方式,蜗轮蜗杆传动的线接触方式重合度较大,因此传动更平稳、更可靠。
轴承采用四氟乙烯材质制成。相较于现有技术所采用的金属材质,四氟乙烯为非金属材质,耐腐蚀,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撇渣装置卡滞、抱死等情况的发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提升泥水分离效果、耐腐蚀、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工作效率高且能够保证污水处理设备有效运行等;
在电动执行机构的驱动作用下,转动撇渣管可将漂浮物收集于撇渣管腔体内,并从排渣出口排出,配合使用的轴承和轴承座能够保证污水处理设备的可靠运行;
本实用新型中的冲洗机构能够清洗撇渣管,防止漂浮物粘结、堆积在撇渣管上,进而降低了转动部件卡滞、抱死等情况的发生率,提高了沉淀池出水质量和撇渣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撇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撇渣装置轴承与轴承座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撇渣装置轴承与轴承座部分的局部放大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撇渣管,2-轴承,3-螺钉,4-轴承座底板,5-轴承座,6-压盖,7-O型密封圈,8-冲洗管,9-喷头,10-电磁阀,11-电动执行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撇渣装置,包括:
撇渣管1和用于控制撇渣管1转动的电动执行机构11,撇渣管1与电动执行机构11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其中,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以提供更平稳、更可靠的传动。
撇渣管1为管状结构,管状结构上设有收集漂浮物的槽口,优选地,撇渣管1采用圆管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撇渣管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配套使用的轴承2和轴承座5,轴承座5与沉淀池池壁固定连接,以实现平稳、可靠、无噪声地旋转。轴承2采用非金属的四氟乙烯材质制成,起防腐润滑和实现平稳转动的作用,能够降低撇渣装置的故障率。
轴承座5可以通过轴承座底板4与沉淀池池壁固定连接。其中,轴承座底板4和沉淀池池壁之间通过螺钉3固定连接。
撇渣管1上还设有一排渣出口。
轴承座5上设置有压盖6,所设置的压盖6能够防止处于潮湿环境下的轴承2和轴承座5被腐蚀,从而延长了撇渣装置的使用寿命。
轴承座5与压盖6之间还设置有O型密封圈7,O型密封圈7能够实现轴承2旋转时撇渣装置的动态密封,提高了撇渣装置的可靠性。
在实际使用时,参见图1所示,撇渣管1槽口初始方向向上,槽口下沿高出液面。通过操作启动电动执行机构11,将撇渣管1面向沉淀池表面漂浮物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使得撇渣管1槽口单侧淹没于水面以下。漂浮物流入撇渣管1腔体内,自排渣出口排出。待漂浮物排出后,再次启动电动执行机构11,反向旋转撇渣管1,使其回复到初始位置,槽口下沿高出液面,停止排渣。
为了防止撇渣装置在潮湿复杂的环境下被腐蚀,延长其使用寿命,轴承座5、轴承座底板4以及压盖6均采用耐腐蚀的材质制成。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撇渣装置。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撇渣装置还包括用于冲洗撇渣管1内壁的冲洗机构,通过冲洗机构清洗撇渣装置,防止漂浮物堵塞撇渣管1内部,从而提高了沉淀池的出水质量和撇渣装置的使用寿命。
冲洗机构包括设置于撇渣管1上方的冲洗管8,冲洗管8上设有多个喷头9。撇渣管1上方设置有冲洗管8,相较于人工清理而言降低了清洗成本,并提高了操作时的安全性。其中,冲洗管8的用水可以取自回用水或再生水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喷头9朝向撇渣管1设置,因此喷头9所喷出的液体能够冲刷撇渣管1,防止漂浮物粘结、堆积在撇渣管1内,进而降低了转动部件卡滞、抱死等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撇渣装置的使用寿命。
喷头9朝向排渣出口方向倾斜设置,因此喷头9所喷出的液体能够直接冲洗到撇渣管1内部,从而将粘结、堆积在撇渣管1内部的漂浮物冲入排渣出口,进一步提高了沉淀池出水质量和撇渣装置的使用寿命。
喷头9与槽口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设置有多个槽口能够收集较多的漂浮物,槽口与喷头9一一对应能够提高冲洗效率,保持撇渣管1内部畅通。为了便于加工,槽口可以沿撇渣管1轴向方向等距设置。
冲洗管8上还设置有电磁阀10。通过电磁阀10控制冲洗管8的出水能够提高撇渣装置的自动化水平。另外,电磁阀10、电动执行机构11与自控系统连接,自控系统根据撇渣管1槽口方向和漂浮物粘结程度对喷头9的出水参数进行调整,实现实时监控及调整,形成闭环控制,使冲洗效果达到最佳。
在实际使用时,参见图1所示,撇渣管1槽口初始方向向上,槽口下沿高出液面。通过操作启动电动执行机构11,将撇渣管1面向沉淀池表面漂浮物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使得撇渣管1槽口单侧淹没于水面以下,漂浮物流入撇渣管1腔体内,自排渣出口排出。待漂浮物排出后,再次启动电动执行机构11,反向旋转撇渣管1,使得撇渣管1回复到初始位置,槽口下沿高出液面,停止排渣。
当撇渣管1回复到初始位置后,自控系统发出信号,电磁阀10开启,回用水或再生水沿着图1所示箭头方向进入冲洗管8,通过喷头9向撇渣管1腔体内壁冲洗,使得漂浮物被冲入排渣出口,自图1所示箭头方向排出。待冲洗完成后,自动关闭电磁阀10,所有冲洗水及泥渣通过后续处理单元引导至相关处理单元进一步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腐蚀、适用性强、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的防抱死撇渣装置,对于沉淀池污水设备平稳、可靠运行具有较大帮助。同时,本实用新型可利用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回用水或再生水冲洗撇渣管1腔体内部,对于降低劳动成本,保护操作维护人员安全,减少不必要的设备磨损,节约处理成本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定,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撇渣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撇渣管和用于控制所述撇渣管转动的电动执行机构,所述撇渣管与所述电动执行机构通过传动机构连接;
所述撇渣管为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上设有收集漂浮物的槽口;
所述撇渣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配套使用的轴承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沉淀池池壁固定连接;
所述撇渣管上还设有一排渣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撇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撇渣装置包括用于冲洗所述撇渣管内壁的冲洗机构,所述冲洗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撇渣管上方的冲洗管,所述冲洗管上设有多个喷头,其中,所述喷头朝向所述撇渣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撇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朝向所述排渣出口方向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撇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与所述槽口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撇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管上还设置有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撇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通过轴承座底板与沉淀池池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撇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压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撇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与所述压盖之间还设置有O型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撇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撇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采用四氟乙烯材质制成。
CN201820881529.2U 2018-06-07 2018-06-07 撇渣装置 Active CN208541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81529.2U CN208541844U (zh) 2018-06-07 2018-06-07 撇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81529.2U CN208541844U (zh) 2018-06-07 2018-06-07 撇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41844U true CN208541844U (zh) 2019-02-26

Family

ID=65421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81529.2U Active CN208541844U (zh) 2018-06-07 2018-06-07 撇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418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9007B (zh) 一种具备自清洁功能的溶气气浮污水处理装置
CN207412113U (zh) 高处玻璃清洗机械手
CN208541844U (zh) 撇渣装置
CN208250043U (zh) 一种新型污水沉淀池
CN208632149U (zh) 全行程刮渣气浮一体机
CN216877999U (zh) 一种污水处理沉淀装置
CN215105939U (zh) 一种智能型一体化井式泵站
CN206661772U (zh) 一种斜板沉淀池中的斜板清洗系统
CN108358276A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去除装置及方法
CN204644011U (zh) 一种具备自清洁功能的溶气气浮污水处理装置
CN205516678U (zh) 一种多自由度平流沉淀池的出水槽壁清理系统
CN208115241U (zh) 一种周边传动刮泥机集渣斗自动冲洗装置
CN108043092A (zh) 一种热浸镀锌脱脂液自动净化装置及净化工艺
CN209237514U (zh) 一种污水沉淀装置
CN209162980U (zh) 雨水污水分流装置
CN201882931U (zh) 一种海水淡化预处理用滤池
CN102344174B (zh) 一种海水淡化预处理用滤池
CN219701179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漂浮物快速沉降装置
CN21482910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淤泥收集装置
CN218011316U (zh) 一种农村一体化过滤器
CN216062146U (zh) 旋转式二沉池自动清洗装置
CN114716039B (zh) 一种物化处理废水回收处理装置
CN111450603A (zh) 一种浸流式固液分离装置
CN217567581U (zh) 一种二沉池出水堰和浮泥挡板水力除泥装置
CN216777992U (zh) 一种水库污水处理系统用刮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