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40607U - 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40607U
CN208540607U CN201821184159.3U CN201821184159U CN208540607U CN 208540607 U CN208540607 U CN 208540607U CN 201821184159 U CN201821184159 U CN 201821184159U CN 208540607 U CN208540607 U CN 208540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twisting
strands together
relay
m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841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滕永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ngcheng Hai L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ngcheng Hai L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ngcheng Hai L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ngcheng Hai L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841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40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40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406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其解决现有手工扭转苗绳存在着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其包括一工作台和若干支撑腿,支撑腿固定支撑在工作台的底部上,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支撑架、搓绳板、压绳驱动机构、搓绳驱动机构和控制机构,支撑架固定在工作台顶部,在搓绳板顶部固定有连接座,连接座通过压绳驱动机构、搓绳驱动机构活动设置在支撑架上,且搓绳板水平设置在工作台上方;压绳驱动机构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通过连接座驱动搓绳板垂直移动,可将苗绳压实在工作台上;搓绳驱动机构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通过连接座驱动搓绳板水平移动,可将苗绳的股绳体之间搓开。本实用新型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牡蛎的养殖,尤其是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牡蛎的养殖方法较多,其中,筏架式吊绳养殖因其成本较低、收获方便应用广泛。牡蛎的筏架式吊绳养殖通常是将固着有牡蛎苗的贝壳夹持在苗绳的股绳缝中,再将苗绳的一端系挂在浮筏上进行养殖。而苗绳通常采用的是直径3~3.5cm的聚乙烯绳,该聚乙烯绳是由三股绳体合捻而成,其在夹苗时需要将苗绳反向扭转,使其股绳体之间张开形成夹缝,将固着有牡蛎苗的贝壳插入股绳体之间的夹缝中,再将苗绳自然复原夹紧。现有苗绳反向扭转均是采用人工手拧完成,其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手工扭转苗绳存在着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人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的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其包括一工作台和若干支撑腿,所述的支撑腿固定支撑在工作台的底部上,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支撑架、一搓绳板、一压绳驱动机构、一搓绳驱动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的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工作台的顶部,在所述的搓绳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一连接座,所述的连接座通过压绳驱动机构、搓绳驱动机构活动设置在支撑架上,且搓绳板水平设置在工作台的上方;所述的压绳驱动机构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通过连接座驱动搓绳板垂直移动,所述的搓绳驱动机构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通过连接座驱动搓绳板水平移动。
优选的,所述的压绳驱动机构包括一压绳气缸座、一竖向导轨、一竖向滑块和一压绳气缸,所述的压绳气缸座设置在搓绳驱动机构上且在搓绳驱动机构驱动下水平移动,所述的竖向导轨垂直固定在压绳气缸座上,所述的竖向滑块滑动连接在竖向导轨上,所述的连接座固定连接在竖向滑块上,所述的压绳气缸的缸体经铰接座铰接在压绳气缸座上,所述的压绳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在连接座上。
优选的,所述的搓绳驱动机构包括一横向导轨、一横向滑块和一搓绳气缸,所述的横向导轨水平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支撑架上,所述的横向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的横向导轨上,所述的搓绳气缸的缸体经铰接座水平铰接在工作台上,所述的搓绳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在压绳气缸座上;所述的压绳气缸座固定在横向滑块上。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一直流电源DC、第一继电器F1、第二继电器F2、第三继电器F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磁阀K1、第二电磁阀K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一脚踏开关T,所述的第一电容C1与第二电容C2为充放电电容;其中,所述的第三继电器F3的线圈串接在直流电源DC的正、负极之间,所述的第一二极管D1正向导通串接在直流电源DC的正极与第三继电器F3的线圈之间,所述的第一电容C1并接在第三继电器F3的线圈上;所述的第一继电器F1的线圈、第二继电器F2的线圈并接后通过所述的脚踏开关T串接在直流电源DC的正、负极之间,所述的第二二极管D2正向导通串接在脚踏开关T与第一继电器F1的线圈之间,所述的第二电容C2并接在第一继电器F1的线圈上,所述的第三继电器F3的常闭触头串接在脚踏开关T与第二继电器F2的线圈之间;所述的第一电磁阀K1的电控件通过第一继电器F1的常开触头串接在直流电源DC的正、负极之间;所述的第二电磁阀K2的电控件通过第二继电器F2的常开触头串接在直流电源DC的正、负极之间;所述的第一继电器F1的常闭触头串接在直流电源DC的正极与第一二极管D1之间;所述的第一电磁阀K1的阀控件连通在气源与压绳气缸之间,所述的第二电磁阀K2的阀控件连通在气源与搓绳气缸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直流电源DC、第一继电器F1、第二继电器F2、第三继电器F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磁阀K1、第二电磁阀K2、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设置在一控制箱内,该控制箱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一端底部。
优选的,在所述的搓绳板底部设有一防滑层。
本实用新型是在工作台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搓绳板通过其顶部的连接座由压绳驱动机构、搓绳驱动机构活动设置在支撑架上,且搓绳板水平设置在工作台的上方,其结构简单;苗绳放置在搓绳板下方的工作台上,压绳驱动机构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通过连接座驱动搓绳板竖直向下移动,而将苗绳压实在工作台上,搓绳驱动机构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通过连接座驱动搓绳板水平移动,则搓绳板与工作台板之间相对运动而将苗绳的股绳体之间搓开,其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路控制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路控制原理图。
图中标记:1.工作台,2.支撑腿,3.支撑架,4.搓绳板,401.防滑层,5.压绳驱动机构,501.压绳气缸座,502.竖向导轨,503.竖向滑块,504.压绳气缸,6.搓绳驱动机构,601.横向导轨,602.横向滑块,603.搓绳气缸,7.连接座,801.第一铰接座,802.第二铰接座,9.控制箱,10.控制机构(直流电源DC,第一继电器F1,第二继电器F2,第三继电器F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磁阀K1,第二电磁阀K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脚踏开关T),11.气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其包括一工作台1和支撑腿2,支撑腿2固定支撑在工作台1的底部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腿2设有三支,其呈“品”字形焊接在工作台1上。
在图1中,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其还包括一支撑架3、一搓绳板4、一压绳驱动机构5、一搓绳驱动机构6和控制机构10。其中,支撑架3焊接在工作台1的顶部。
在图1中,搓绳板4水平设置在工作台1的上方,在搓绳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一连接座7,连接座7通过压绳驱动机构5、搓绳驱动机构6活动设置在支撑架3上。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压绳驱动机构5包括一压绳气缸座501、一竖向导轨502、一竖向滑块503和一压绳气缸504。在图1中,压绳气缸座501固定连接在搓绳驱动机构6上,并且能够在搓绳驱动机构6驱动下进行水平移动。竖向导轨502垂直固定在压绳气缸座501上,竖向滑块503滑动连接在竖向导轨502上,连接座7固定连接在竖向滑块503上,压绳气缸504的缸体经第一铰接座801铰接在压绳气缸座501上,压绳气缸504的活塞杆铰接在连接座7上。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搓绳驱动机构6包括一横向导轨601、一横向滑块602和一搓绳气缸603。在图1中,横向导轨601水平固定连接在支撑架3上,横向滑块602滑动连接在横向导轨601上,搓绳气缸603的缸体经第二铰接座802水平铰接在工作台1上,搓绳气缸603的活塞杆铰接在压绳驱动机构5的压绳气缸座501上。
如图1所示,压绳气缸座501是固定在搓绳驱动机构6的横向滑块602上,压绳气缸座501与横向滑块602同步在横向导轨601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控制机构10的控制下,搓绳气缸603的活塞杆伸缩,其经横向滑块602带动压绳气缸座501在横向导轨6水平移动。在控制机构10的控制下,压绳气缸504的活塞杆伸缩,其经竖向滑块503带动连接座7在竖向导轨502上垂直移动。因此,连接座7在压绳气缸504、搓绳气缸603的驱动下带动搓绳板4相对工作台1做水平、垂直移动。
为增加摩擦力以提高苗绳的搓开效率,如图1所示,在搓绳板4底部设有一防滑层401。在本实施例中,防滑层401优先选用弹性好、耐摩擦的橡胶材料。
如图2所示,控制机构10包括一直流电源DC、第一继电器F1、第二继电器F2、第三继电器F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磁阀K1、第二电磁阀K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一脚踏开关T。其中,第一电容C1与第二电容C2为充放电电容。在图2中,直接电源DC采用的24V蓄电池或采用家用交流电源经变压、整流和滤波得到的24V直流电源。本实施例中,直接电源DC优选采用家用交流电源经变压、整流和滤波得到的24V直流电源。第一继电器F1、第二继电器F2、第三继电器F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一脚踏开关T均采用常规电子部件。第一电磁阀K1、第二电磁阀K2采用常规的三位四通电磁阀。
在图2中,第三继电器F3的线圈串接在直流电源DC的正、负极之间,第一二极管D1正向导通串接在直流电源DC的正极与第三继电器F3的线圈之间,第一电容C1并接在第三继电器F3的线圈上;第一继电器F1的线圈、第二继电器F2的线圈并接后通过脚踏开关T串接在直流电源DC的正、负极之间,第二二极管D2正向导通串接在脚踏开关T与第一继电器F1的线圈之间,第二电容C2并接在第一继电器F1的线圈上,第三继电器F3的常闭触头串接在脚踏开关T与第二继电器F2的线圈之间;第一电磁阀K1的电控件通过第一继电器F1的常开触头串接在直流电源DC的正、负极之间;第二电磁阀K2的电控件通过第二继电器F2的常开触头串接在直流电源DC的正、负极之间;第一继电器F1的常闭触头串接在直流电源DC的正极与第一二极管D1之间。
如图3所示,第一电磁阀K1的阀控件连通在气源11与压绳气缸504之间,第二电磁阀K2的阀控件连通在气源与搓绳气缸603之间。
为了进行集中控制及管理上的便利,如图1所示,控制机构10的直流电源DC、第一继电器F1、第二继电器F2、第三继电器F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磁阀K1、第二电磁阀K2、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设置在一控制箱9内。在图1中,控制箱9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的一端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原理如下:
在接通控制机构10的直接电源DC后,第一二极管D1正向导通,第三继电器F3的线圈通电且同时第一电容C1进行充电,而第三继电器F3的常闭触头断开;
将苗绳放置在搓绳板4下方的工作台1上,踩下脚踏开关T,第二二极管D2正向导通,第一继电器F1的线圈通电且同时第二电容C2进行充电,而第一继电器F1的常开触头闭合,第一电磁阀K1的电控件通电而控制第一电磁阀K1的阀控件向压绳气缸504进气,压绳气缸504的活塞杆下行,并通过连接座7驱动搓绳板4垂直下移而将苗绳压实在工作台1上;
同时,第一继电器F1的常闭触头断开而使第三继电器F3的线圈断电,则第一电容C1开始放电而第一二极管D1反向截止以维持第三继电器F3的吸合(约零点几秒),第一电容C1放电结束而使第三继电器F3的线圈失电,第三继电器F3的常闭触头闭合而第二继电器F2的线圈通电,第二继电器F2的常开触头闭合,第二电磁阀K2的电控件通电而控制第二电磁阀K2的阀控件向搓绳气缸603进气,搓绳气缸603的活塞杆水平伸出,通过连接座7驱动搓绳板4水平移动,则搓绳板4与工作台1板之间相对移动而将两者间的苗绳的股绳体搓开;
在搓开的苗绳的股绳体之间夹入牡蛎苗;
再松开脚踏开关T,第一继电器F1的线圈、第二继电器F2的线圈断电,第二继电器F2的常开触头断开,第二电磁阀K2的电控件失电而控制第二电磁阀K2的阀控件向搓绳气缸603回气,搓绳气缸603的活塞杆回缩,通过连接座7带动搓绳板4回复而搓动苗绳的股绳体复位;
搓绳气缸603的活塞杆回缩过程中,因第二电容C2放电,而第二二极管D2反向截止以维持第一继电器F1的吸合(约零点几秒),第二电容C2放电结束而使第一继电器F1的线圈失电,第一继电器F1的常开触头断开,第一电磁阀K1的电控件失电而控制第一电磁阀K1的阀控件向压绳气缸504回气,压绳气缸504的活塞杆回缩,通过连接座7带动搓绳板4上行复位,苗绳松开,完成一夹苗过程;同时,第一继电器F1的常闭触头闭合,第三继电器F3的线圈通电,为下一次夹苗操作做准备;
再推动苗绳进入下一工位;如此,周而复始进行夹苗。
本实用新型是将苗绳放置放置在搓绳板4下方的工作台1上,压绳驱动机构5在控制机构10的控制下通过连接座7驱动搓绳板4竖直向下移动,而将苗绳压实在工作台1上,搓绳驱动机构6在控制机构10的控制下通过连接座7驱动搓绳板4水平移动,则搓绳板4与工作台板1之间相对运动而将苗绳的股绳体之间搓开,其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

Claims (6)

1.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其包括一工作台和若干支撑腿,所述的支撑腿固定支撑在工作台的底部上,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支撑架、一搓绳板、一压绳驱动机构、一搓绳驱动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的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工作台的顶部,在所述的搓绳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一连接座,所述的连接座通过压绳驱动机构、搓绳驱动机构活动设置在支撑架上,且搓绳板水平设置在工作台的上方;所述的压绳驱动机构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通过连接座驱动搓绳板垂直移动,所述的搓绳驱动机构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通过连接座驱动搓绳板水平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绳驱动机构包括一压绳气缸座、一竖向导轨、一竖向滑块和一压绳气缸,所述的压绳气缸座设置在搓绳驱动机构上且在搓绳驱动机构驱动下水平移动,所述的竖向导轨垂直固定在压绳气缸座上,所述的竖向滑块滑动连接在竖向导轨上,所述的连接座固定连接在竖向滑块上,所述的压绳气缸的缸体经铰接座铰接在压绳气缸座上,所述的压绳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在连接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搓绳驱动机构包括一横向导轨、一横向滑块和一搓绳气缸,所述的横向导轨水平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支撑架上,所述的横向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的横向导轨上,所述的搓绳气缸的缸体经铰接座水平铰接在工作台上,所述的搓绳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在压绳气缸座上;所述的压绳气缸座固定在横向滑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一直流电源DC、第一继电器F1、第二继电器F2、第三继电器F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磁阀K1、第二电磁阀K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一脚踏开关T,所述的第一电容C1与第二电容C2为充放电电容;其中,所述的第三继电器F3的线圈串接在直流电源DC的正、负极之间,所述的第一二极管D1正向导通串接在直流电源DC的正极与第三继电器F3的线圈之间,所述的第一电容C1并接在第三继电器F3的线圈上;所述的第一继电器F1的线圈、第二继电器F2的线圈并接后通过所述的脚踏开关T串接在直流电源DC的正、负极之间,所述的第二二极管D2正向导通串接在脚踏开关T与第一继电器F1的线圈之间,所述的第二电容C2并接在第一继电器F1的线圈上,所述的第三继电器F3的常闭触头串接在脚踏开关T与第二继电器F2的线圈之间;所述的第一电磁阀K1的电控件通过第一继电器F1的常开触头串接在直流电源DC的正、负极之间;所述的第二电磁阀K2的电控件通过第二继电器F2的常开触头串接在直流电源DC的正、负极之间;所述的第一继电器F1的常闭触头串接在直流电源DC的正极与第一二极管D1之间;所述的第一电磁阀K1的阀控件连通在气源与压绳气缸之间,所述的第二电磁阀K2的阀控件连通在气源与搓绳气缸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流电源DC、第一继电器F1、第二继电器F2、第三继电器F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磁阀K1、第二电磁阀K2、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设置在一控制箱内,该控制箱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一端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搓绳板底部设有一防滑层。
CN201821184159.3U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40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84159.3U CN208540607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84159.3U CN208540607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40607U true CN208540607U (zh) 2019-02-26

Family

ID=65425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8415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40607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4060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1341A (zh) * 2018-07-25 2018-10-16 荣成市海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
CN113767842A (zh) * 2020-08-01 2021-12-10 王东生 一种浅海养殖电动夹苗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1341A (zh) * 2018-07-25 2018-10-16 荣成市海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
CN113767842A (zh) * 2020-08-01 2021-12-10 王东生 一种浅海养殖电动夹苗机
CN113767842B (zh) * 2020-08-01 2022-09-13 王东生 一种浅海养殖电动夹苗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40607U (zh) 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
CN204096136U (zh) 自动开袋封口机
CN104044768A (zh) 自动开袋封口机及自动开袋、封口的方法
CN207254783U (zh) 一种环保高效的电路板清洁设备
CN205809265U (zh) 一种用于开关电源老化试验与性能测试的半自动化系统
CN108651341A (zh) 一种牡蛎苗绳的搓开装置
CN208991951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点焊机
CN204564960U (zh) 一种用于内胆胆底的折边设备
CN207858212U (zh) 一种汽车a柱产品卡扣组装设备
CN215574424U (zh) 一种沙发面料耐磨性检测设备
CN205960134U (zh) 一种加温加压化成柜
CN206010255U (zh) 自动点焊设备中的工件紧固装置
CN213389372U (zh) 一种用于休闲椅椅面加工生产的自动热合装置
CN209869459U (zh) 一种三角胶自动压合装置
CN208662227U (zh) 一种六棱形弯管机设备
CN108787778B (zh) 一种活动挤压垫循环装置及方法
CN104384922B (zh) 自动组装机的杆体与铰接套连接装置
CN206550595U (zh) 骨架送料装置
CN206906483U (zh) 一种直流电阻快速测试仪
CN216938914U (zh) 一种带快速跟进螺母焊的机械装置
CN205319492U (zh) 接线端子压线装置
CN209757698U (zh) 一种高效抗污染热封装置
CN218518787U (zh) 一种聚乙烯篷布用的打扣机
CN214919996U (zh) 一种家居沙发的折弯件专用生产设备
CN214245063U (zh) 一种服饰裁剪用热压裁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