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36292U - 自适应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36292U
CN208536292U CN201820722380.3U CN201820722380U CN208536292U CN 208536292 U CN208536292 U CN 208536292U CN 201820722380 U CN201820722380 U CN 201820722380U CN 208536292 U CN208536292 U CN 208536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pipe
chamber
shell
inoper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223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7223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36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36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3629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适应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包括第一管道、角部连接管、第二管道、风机;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一端与通风系统连接,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通过角部连接管连接;叶轮上设有永磁铁,叶轮非工作腔壳体外壁与叶轮上的永磁铁对应位置处设有电磁铁,当电磁铁与永磁铁极性相同时,叶轮位于叶轮工作腔;当电磁铁与永磁铁极性相反时,叶轮位于叶轮非工作腔;移动壳体另一侧设置有阀门,所述风机背风方向上设有连杆装置,叶轮通过连杆装置与阀门相连;当叶轮位于叶轮工作腔时,叶轮带动连杆装置打开阀门;当叶轮位于叶轮非工作腔时,叶轮带动连杆装置关闭阀门;设有一套反馈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适应保证通风系统具有正常的工作流量和压力。

Description

自适应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系统、通风、换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调节系统通过动力源产生压缩的流动气体,流动气体输送到需要的空间或场所,如办公室,机械设备工作间,但当空气调节系统的流量/压力降低时,空气调节系统的压力/流量降低/不稳定,不利于使用空间或场所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适应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该具有风机的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能够保证通风系统具有正常的工作流量/压力,能够较好地提高叶轮性能,改善叶轮叶片出口处的紊流,降低噪音,具有较高的支撑强度,减少导流支撑板侧面的涡流产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适应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包括第一管道、角部连接管、第二管道、风机;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一端与通风系统连接,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通过角部连接管连接;所述角部连接管包括叶轮工作腔壳体、叶轮非工作腔壳体和移动壳体,所述移动壳体一侧连接于叶轮工作腔壳体,所述叶轮工作腔壳体内为叶轮工作腔,叶轮非工作腔壳体内为叶轮非工作腔,移动壳体内为移动腔室;所述风机包括叶轮和为叶轮转动提供动力的电机,所述叶轮上设有永磁铁,叶轮非工作腔壳体外壁与叶轮上的永磁铁对应位置处设有电磁铁,当电磁铁与永磁铁极性相同时,叶轮位于叶轮工作腔;当电磁铁与永磁铁极性相反时,叶轮位于叶轮非工作腔;
移动壳体另一侧设置有阀门,所述风机背风方向上设有连杆装置,叶轮通过连杆装置与阀门相连;当叶轮位于叶轮工作腔时,叶轮带动连杆装置打开阀门;当叶轮位于叶轮非工作腔时,叶轮带动连杆装置关闭阀门;
优选的,该装置设有一套反馈控制系统,包括风量信号采集模块、控制器,风量信号采集模块包括风量探测装置;所述风量探测装置位于第一管道中,控制模块为将风量大小变化数据转化为电磁铁中电流流向的装置。
优选的, 所述第一管道、角部连接管、第二管道均由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连杆装置包括与叶轮转动轴连接的中心轴,和与阀门内壁铰接活动轴,所述中心轴和活动轴之间铰接,所述中心轴被限位装置限位在移动腔室轴心。
优选的,叶轮包括叶片、轮盘、转轴,轮盘两侧设有叶片,叶片具有前缘、后缘。
优选的,前缘、后缘倾斜设置,前缘与风机轴线夹角为一锐角°,后缘与风机轴线夹角为一锐角。
优选的,后缘外径与轮盘外径相同,前缘围成的通道腔室中心安装有导流帽。
有益效果:
1. 自适应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能够保证通风系统具有正常的工作流量/压力,能够较好地提高叶轮性能,改善叶轮叶片出口处的紊流,降低噪音,具有较高的支撑强度,减少导流支撑板侧面的涡流产生。
2.设有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第一管道中的风流量大小来自适应调节电磁铁中的极性,从来实现自动控制叶轮工作与否,起到辅助作用。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自适应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非工作状态时结构图;
图 2为本实用新型自适应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工作状态时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叶轮的结构图;
图 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模块图。
图中:第一管道1、角部连接管2、第二管道3、叶轮工作腔4、叶轮非工作腔5、移动壳体6、移动腔体60、叶轮7、阀门10、密封单元11、导流板12、叶轮工作腔壳体21、叶轮非工作腔壳体22、电磁铁221;永磁铁70、中心轴701、活动轴702、叶片71、轮盘72、转轴73、导流帽74、后缘75、前缘76、限位装置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风机的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4:一种自适应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包括第一管道1、角部连接管2、第二管道3、风机;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3一端与通风系统连接,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3之间通过角部连接管2连接;所述角部连接管2包括叶轮工作腔壳体21、叶轮非工作腔壳体22和移动壳体6,所述移动壳体6一侧连接于叶轮工作腔4壳体,所述叶轮工作腔壳体21内为叶轮工作腔4,叶轮非工作腔壳体22内为叶轮非工作腔5,移动壳体6内为移动腔室60;所述风机包括叶轮7和为叶轮转动提供动力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7上设有永磁铁70,叶轮非工作腔壳体22外壁与叶轮上的永磁铁对应位置处设有电磁铁221,当电磁铁221与永磁铁70极性相同时,叶轮位于叶轮工作腔4;当电磁铁221与永磁铁70极性相反时,叶轮位于叶轮非工作腔5;
移动壳体6另一侧设置有阀门10,所述风机背风方向上设有连杆装置,叶轮通过连杆装置与阀门10相连;当叶轮位于叶轮工作腔4时,叶轮带动连杆装置打开阀门10;当叶轮位于叶轮非工作腔5时,叶轮带动连杆装置关闭阀门10;
该装置设有一套反馈控制系统,包括风量信号采集模块、控制器,风量信号采集模块包括风量探测装置;所述风量探测装置位于第一管道1中,控制模块为将风量大小变化数据转化为电磁铁中电流流向的装置。风量信号采集模块、控制器和电磁铁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管道1、角部连接管2、第二管道3均由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材料制成。为了防止管道对磁铁的干扰。
所述连杆装置包括与叶轮7转动轴连接的中心轴701,和与阀门内壁铰接活动轴702,所述中心轴701和活动轴702之间铰接,所述中心轴701被限位装置8限位在移动腔室60轴心。
叶轮7包括叶片71、轮盘72、转轴73,轮盘72两侧设有叶片71,叶片71具有前缘75、后缘76。
前缘75、后缘76倾斜设置,前缘75与风机轴线夹角为一锐角°,后缘76与风机轴线夹角为一锐角。
后缘76外径与轮盘外径相同,前缘75围成的通道腔室中心安装有导流帽7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应用在通风管道系统中,作为一个辅助装置,当通风系统的流量/压力降低时(如产生气体的动力源故障或维护时关掉一部分动力源时等),风量探测装置检测到第一管路1中的风量减少,将信息反馈至控制器后,控制器调节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使得电磁铁的极性与永磁铁相斥,在磁力作用下,驱动风机向第一管道推进,控制器控制电磁铁中磁力正好使得风机在磁斥力作用下稳定在叶轮工作腔壳体21中,在气流作用下转动。此时因风机转轴上固定的中心轴701,铰接在活动轴702上,而活动轴702铰接在阀门10上。当风机向前推移时,带动中心轴和活动轴,进而打开阀门,对管道进行气量补充,提高通风系统的流量/压力,保证通风系统具有正常的工作流量/压力。而在通风系统流量正常时,因风量探测装置检测到第一管道中的风流量较大,将信息反馈至控制器后,控制器调节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使得电磁铁的极性与永磁铁相吸,在磁力作用下,驱动风机向叶轮非工作腔推进,控制器控制电磁铁中磁力正好使得风机在磁斥力作用下稳定在叶轮非工作腔壳体中。此时因风机转轴上固定的中心轴701,铰接在活动轴702上,而活动轴702铰接在阀门10上。当风机向后回退时,带动中心轴和活动轴,进而关闭阀门,此时该辅助装置处于停止工作状态。应当认识到,根据阀门的尺寸,以及轴向距离的长短,铰链应当是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活动的,而不是360度可以转动的,从而可以实现开闭阀门的功能。
第一管道1与角部连接管2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单元11,第一管道1的内周壁设有多个导流板12。
风机为双吸式离心风机,风机包括叶轮7、电机8,叶轮7包括叶片71、轮盘72、转轴73、导流帽74,轮盘72两侧设有叶片71,叶片71具有前缘76、后缘75,前缘76、后缘75倾斜设置,前缘76与风机轴线夹角为35-45°,如40°;后缘75与风机轴线夹角为12-18°,如15°;后缘75外径与轮盘72外径相同。前缘76围成的通腔中心安装有导流帽74,导流帽74为锥弧形。这样的叶轮结构能够较好地提高叶轮性能,改善叶轮叶片出口处的紊流,降低噪音。
该自适应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能够保证通风系统具有正常的工作流量/压力,能够较好地提高叶轮性能,改善叶轮叶片出口处的紊流,降低噪音,具有较高的支撑强度,减少导流支撑板侧面的涡流产生。
上述实施方式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自适应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包括第一管道(1)、角部连接管(2)、第二管道(3)、风机;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3)一端与通风系统连接,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3)之间通过角部连接管(2)连接;所述角部连接管(2)包括叶轮工作腔壳体(21)、叶轮非工作腔壳体(22)和移动壳体(6),所述移动壳体(6)一侧连接于叶轮工作腔(4)壳体,所述叶轮工作腔壳体(21)内为叶轮工作腔(4),叶轮非工作腔壳体(22)内为叶轮非工作腔(5),移动壳体(6)内为移动腔室(60);所述风机包括叶轮(7)和为叶轮转动提供动力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7)上设有永磁铁(70),叶轮非工作腔壳体(22)外壁与叶轮上的永磁铁对应位置处设有电磁铁(221),当电磁铁(221)与永磁铁(70)极性相同时,叶轮位于叶轮工作腔(4);当电磁铁(221)与永磁铁(70)极性相反时,叶轮位于叶轮非工作腔(5);
移动壳体(6)另一侧设置有阀门(10),所述风机背风方向上设有连杆装置,叶轮通过连杆装置与阀门(10)相连;当叶轮位于叶轮工作腔(4)时,叶轮带动连杆装置打开阀门(10);当叶轮位于叶轮非工作腔(5)时,叶轮带动连杆装置关闭阀门(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适应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有一套反馈控制系统,包括风量信号采集模块、控制器,风量信号采集模块包括风量探测装置;所述风量探测装置位于第一管道(1)中,控制模块为将风量大小变化数据转化为电磁铁中电流流向的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适应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角部连接管(2)、第二管道(3)均由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适应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装置包括与叶轮(7)转动轴连接的中心轴(701),和与阀门内壁铰接活动轴(702),所述中心轴(701)和活动轴(702)之间铰接,所述中心轴(701)被限位装置(8)限位在移动腔室(60)轴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适应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叶轮(7)包括叶片(71)、轮盘(72)、转轴(73),轮盘(72)两侧设有叶片(71),叶片(71)具有前缘(75)、后缘(76)。
CN201820722380.3U 2018-05-15 2018-05-15 自适应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36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22380.3U CN208536292U (zh) 2018-05-15 2018-05-15 自适应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22380.3U CN208536292U (zh) 2018-05-15 2018-05-15 自适应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36292U true CN208536292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93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2238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36292U (zh) 2018-05-15 2018-05-15 自适应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362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76747A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6762759A (zh) 一种集防爆消声于一体的智能调速局部通风机
CN102828977B (zh) 节能风机
CN208536292U (zh) 自适应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
CN212615445U (zh) 一种可反吹高效离心式诱导风机
CN108426357A (zh) 一种自适应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
US11480186B2 (en) Assembly blower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204163752U (zh) 一种井下多通道长距离通风装置
CN207420973U (zh) 空调器、轴流风机及其风道
CN107453544B (zh) 一种基于气动冷却机构的永磁调速器
US20200408221A1 (en) Oblique flow fan
CN2577133Y (zh) 双风机自动导流供风装置
CN201173197Y (zh) 高压旋涡鼓风机
CN216342939U (zh) 一种带预启动的防爆气动风机
CN108426356A (zh) 一种自适应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
CN208170562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KR102586337B1 (ko) 모터일체형 송풍기
CN207813984U (zh) 一种大风速风鼓装置
CN206874549U (zh) 一种中小型直流电机吸风用的小型动叶轮
CN111441981A (zh) 一种稳定性能优异的风机
CN201327147Y (zh) 一种通风换向装置
CN203980597U (zh) 一种空调机组节能降噪装置
CN203203185U (zh) 超导磁流体通风装置
CN108443184A (zh) 一种具有风机的通风管道系统辅助装置
CN218439883U (zh) 压缩机叶轮总成及激波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