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27147Y - 一种通风换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风换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27147Y
CN201327147Y CNU2008201240303U CN200820124030U CN201327147Y CN 201327147 Y CN201327147 Y CN 201327147Y CN U2008201240303 U CNU2008201240303 U CN U2008201240303U CN 200820124030 U CN200820124030 U CN 200820124030U CN 201327147 Y CN201327147 Y CN 20132714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uiding
intake stack
wind
driv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2403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12403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2714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2714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2714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风换向装置,包括:进风管道、出风管道,以及设置在所述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之间的风机,所述进风管道和/或出风管道的风道上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导风板旋转。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单台或多台与风机组合完成一进双出、或双进双出的送排风装置。本实用新型适用性强,适用于各种形式的鼓风机,最大限度的发挥配装风机的排、送风效果,风量损失小,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通风换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送、排风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在不损失风量的基础上实现正反送、排风的通风换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需要实现风向换向的设备通常用可换向专用风机,通过转换电极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来完成换向功能。而为了实现双向送风,其风扇叶必须满足风机正反转都能送风的要求,因此,只能设计为对称结构。而送风量的大小与风扇叶的角度有关,这种对称设计结构,虽然实现了双向送风的功能,但是其是在损失风量的前提下实现的,因此不能充分的发挥送、排风的最大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通风换向装置,特别是提供一种在不损失风量的基础上实现正反送、排风的通风换向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通风换向装置,包括:进风管道、出风管道,以及设置在所述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之间的风机,所述进风管道和/或出风管道的风道上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导风板旋转。
其中,所述进风管道和/或出风管道的风道上设置有密封定位板。
其中,位于所述进风管道风道上的导风板和位于所述出风管道风道上的导风板通过连通杆连接,连通杆中部设置有支点孔,在所述风机的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支点孔配合的支点轴。
其中,所述导风板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拨杆,所述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的外壳上设置有支撑座,连杆的一端通过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支撑轴与所述导向拨杆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导向拨叉连接,导向拨叉通过导向拨叉轴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上还设有与驱动机构连接的偏心轮,偏心轮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驱动导向拨叉转动。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为电磁机构。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气动装置。
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可通过单台或多台与风机组合完成一进双出、或双进双出的送排风装置。本实用新型适用性强,适用于各种形式的鼓风机,最大限度的发挥配装风机的排、送风效果,风量损失小,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通风换向装置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E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通风换向装置换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再一种通风换向装置换向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风板,2:电机轴、3:导向拨块,4:连杆,5:支撑座,6:偏心轮,7:导向拨杆,8:导向拨块轴,9:支承轴,10:导向拨叉,11:电机,12:风机,13:定位密封板,14:进风管道,15:出风管道,16:连通杆,17:上进风口,18:下进风口,19:上出风口,20:下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结合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的通风换向装置包括进风管道14、出风管道15,以及设置在进风管道14和出风管道15之间的风机12,三者形成进、出风的风道。进风管道14和出风管道15可以是三通管道,也可以其中之一为三通管道,具体为进风管道14具有上进风口17和/或下进风口18,出风管道15具有上出风口19和/或下出风口20,其中,在进风管道14和出风管道15的风道上均设置有导风板1,且两块导风板1通过连通杆16连接,在风机的外壳上设置有支点轴,连通杆16上设置有与该支点轴配合的轴孔,两块导风板1与连接杆形成类似杠杆原理的结构。当位于进风管道14的导风板1打开或关闭时,同时通过连通杆16关闭或打开位于出风管道15的导风板1。在进风管道14和出风管道15的风道上还设有定位密封板,用于与导风板1配合,达到密封的作用。
导风板1的两侧都设置有导向拨杆7,导向拨杆7设置在导向拨叉10的长圆豁口内,当然,该豁口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只要可以保证导向拨杆7随导向拨叉10转动即可。导向拨叉10一端通过支承座5和支承轴9固定于进风管道14和出风管道15的外壳上,另一端装有连杆4与另一侧的导向拨叉10连接。连杆4的中部嵌在导向拨块3的长圆豁口内。导向拨块3用导向拨块轴8连接在支承座5上。导向拨块3的另一端开口与同样固定在支承座5上的偏心轮6连接。偏心轮6由装在支承座5上的电机通过电机轴2直接驱动。通过电机11或电磁执行器的驱动即可完成管道的风向换向功能,也可以用汽缸驱动。偏心轮6也可以为凸轮。当电机轴2旋转,带动偏心轮6旋转,进而带动导向拨块3旋转,导向拨块3带动导向拨叉10旋转,导向拨叉10又带动导向拨杆7旋转,最终带动导风板1旋转。
本实施例的通风换向装置可以实现从不同进风口进风,以及从不同出风口出风的目的。如图1所示,进风管道14的导风板1关闭了上进风口17,打开下进风口18,出风管道15的导风板1打开上出风口19,关闭下出风口20,这样,风从进风管道14的下进风口18进入,从出风管道15的上出风口19排出。当电机旋转,带动进风管道14的导风板1打开上进风口17,关闭下进风口18,出风管道15的导风板1关闭上出风口19,打开下出风口20,如图4所示,这样,风从进风管道14的上进风口17进入,从出风管道15的下出风口20排出。当然,也可以实现同时上、下进风口同时进风,上下进风口同时出风,如图5所示,当进风管道14和出风管道15的导风板1均处于中间位置,则风可以同时从上进风口17和下进风口18进入,而同时从上出风口19和下出风口20排出。当然,只要进风管道14和出风管道15之一为三通,即可实现进风或排风的换向。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可通过单台或多台与风机组合完成一进双出、或双进双出的送排风功能。本实用新型适用性强,可适用于各种形式的鼓风机。本实用新型可最大限度的发挥配装风机的排、送风效果,风量损失小。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环境适应性强。可根据环境的需要采取电、气等多种驱动形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通风换向装置,包括:进风管道、出风管道,以及设置在所述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之间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和/或出风管道的风道上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导风板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和/或出风管道的风道上还设置有密封定位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进风管道风道上的导风板和位于所述出风管道风道上的导风板通过连通杆连接,连通杆中部设置有支点孔,在所述风机的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支点孔配合的支点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拨杆,所述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的外壳上设置有支撑座,连杆的一端通过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支撑轴与所述导向拨杆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导向拨叉连接,导向拨叉通过导向拨叉轴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上还设有与驱动机构连接的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驱动导向拨叉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电磁机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气动装置。
CNU2008201240303U 2008-11-28 2008-11-28 一种通风换向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2714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240303U CN201327147Y (zh) 2008-11-28 2008-11-28 一种通风换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240303U CN201327147Y (zh) 2008-11-28 2008-11-28 一种通风换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27147Y true CN201327147Y (zh) 2009-10-14

Family

ID=41179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2403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27147Y (zh) 2008-11-28 2008-11-28 一种通风换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27147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7306A (zh) * 2011-07-29 2014-05-14 兴研株式会社 局部空气清洁化装置
CN103827592A (zh) * 2011-07-08 2014-05-28 兴研株式会社 局部空气清洁化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7592A (zh) * 2011-07-08 2014-05-28 兴研株式会社 局部空气清洁化装置
CN103827592B (zh) * 2011-07-08 2017-04-26 兴研株式会社 局部空气清洁化装置
CN103797306A (zh) * 2011-07-29 2014-05-14 兴研株式会社 局部空气清洁化装置
CN103797306B (zh) * 2011-07-29 2017-10-27 兴研株式会社 局部空气清洁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27147Y (zh) 一种通风换向装置
CN201191047Y (zh) 柜式空调器
CN210624822U (zh) 一种新风分风箱及新风系统
CN201232648Y (zh) 双出轴并联风机
CN107741064A (zh) 一种带新风热回收系统的空调室外机
CN202066150U (zh) 多功能空气交换机
CN202851398U (zh) 一种吹吸风机
CN208779652U (zh) 一种用于冷暖型空调扇的风道装置
CN201416990Y (zh) 一种空气置换主机
CN206387041U (zh) 一种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机组系统
CN112413775A (zh) 一种应用于新风系统的带有风道切换装置的新风分风箱
CN2577133Y (zh) 双风机自动导流供风装置
CN105020157B (zh) 单电机双风轮的送风机构及送风系统
CN104390266B (zh) 挂壁式空调器
CN204539694U (zh) 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
CN201272248Y (zh) 车辆行驶风能发电装置
CN101881500A (zh) 一种能量回收的空气置换主机
CN201050844Y (zh) 管道式空调器
CN211145450U (zh) 气动物流三位四通换向阀
CN207906467U (zh) 全热交换器旁通阀结构
CN203100087U (zh) 风道系统及空调器
CN203571982U (zh) 空调系统及其室内机
CN2632037Y (zh) 控制票据管道分段作业的阀门
CN207090514U (zh) 一种双向风机动力装置
CN219570866U (zh) 一种烧结机风箱单控双开侧翻阀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14

Termination date: 201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