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33192U - 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33192U
CN208533192U CN201821129242.0U CN201821129242U CN208533192U CN 208533192 U CN208533192 U CN 208533192U CN 201821129242 U CN201821129242 U CN 201821129242U CN 208533192 U CN208533192 U CN 2085331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clothing processing
impeller
volute tongue
fa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292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江
周胜利
汤明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292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331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331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331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风机组件包括:底座;蜗壳,蜗壳设于底座与底座限定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的出口与第二风道的进口连通,蜗壳具有底壁和环绕底壁的侧壁;叶轮,叶轮设于第一风道内且绕垂直于蜗壳的底壁的旋转轴线正反转;导流件,导流件设在第一风道的出口处,且导流件和第一风道的出口的相对侧壁之间的距离不相等。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叶轮正转时,气流很难积聚在较小的空隙内或通过较小的空隙大量回流,使得进入第二风道内的风量不会受到影响,同时提升了叶轮反转时进入第二风道内的风量,满足用户对衣物烘干效果的需求,用户体验好。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热泵干衣机,叶轮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加速叶轮附近空气,并驱动空气向上运动,经后风道进入桶内,带走桶内衣物的水分,再经过蒸发器和冷凝器,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滴,并加热空气,使得热空气再回流到叶轮处,循环上述过程从而实现桶内衣物的烘干。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用户在烘干如羊毛等高档衣物时,需要叶轮在正转时产生足够的风量,在叶轮反转时,也需要有一定的风量需求,现有热泵干衣机的风道结构中,叶轮反转时会受到蜗舌限制,风量极低,不能满足性能需求,存在改进空间。而在另外一些相关技术中的风道设计将风道设计成对称性风道,对称性风道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反转风量,但是却极大的牺牲了正转风量,而在热泵干衣机工作时,正转风量关乎干衣机整体烘干效率,是需要优先保障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在叶轮正反转时出风量均可满足性能需求,用户体验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包括:底座;蜗壳,所述蜗壳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底座限定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风道的进口连通,所述蜗壳具有底壁和环绕所述底壁的侧壁;叶轮,所述叶轮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且绕垂直于所述蜗壳的底壁的旋转轴线正反转;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在所述第一风道的出口处,且所述导流件和所述第一风道的出口的相对侧壁之间的距离不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通过第一风道的出口处设置导流件,使得在叶轮正反转时,气流都可以通过导流件与第一风道的出口的相对侧壁之间的空隙流至第二风道内;通过将导流件与第一风道的出口的相对侧壁之间的空隙的距离设置为不相等的,在叶轮正转时,气流通过较大的空隙流入第二风道,由于气流很难积聚在较小的空隙内,也很难通过较小的空隙大量回流,从而使叶轮正转时进入第二风道内的风量不会受到影响,同时还提升了叶轮反转时进入第二风道内的风量,满足了用户对衣物烘干效果的需求,用户体验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所述导流件和所述第一风道的出口的相对侧壁之间的距离比值为1.5-4。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所述蜗壳的位于所述第一风道的出口处的侧壁内表面朝向所述出口内延伸以形成凸曲面,所述导流件邻近所述凸曲面设置且所述导流件和所述凸曲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导流件和所述蜗壳的与所述凸曲面相对的侧壁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所述导流件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设于所述第一风道的出口处;第一蜗舌和第二蜗舌,所述第一蜗舌和所述第二蜗舌相背设于所述本体部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的出口的相对侧壁一一彼此相对,所述第一蜗舌远离所述凸曲面,所述第二蜗舌靠近所述凸曲面,当所述叶轮正向转动时,气流从所述第一蜗舌和所述蜗壳的与所述凸曲面相对的侧壁之间的间隙流出,当所述叶轮反向转动时,气流从所述第二蜗舌与所述凸曲面之间的间隙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蜗舌和所述蜗壳的与所述凸曲面相对的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为A,所述第二蜗舌和所述凸曲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为B,A/B为1.5-4。
可选地,所述第一蜗舌和所述蜗壳的与所述凸曲面相对的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为A,60mm≤A≤80mm。
可选地,所述第二蜗舌和所述凸曲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为B,20mm≤B≤40mm。
可选地,所述本体部的朝向所述叶轮的一侧表面形成沿所述叶轮的周向延伸的导流面,所述第一蜗舌和所述第二蜗舌分别设于所述导流面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蜗舌的型线为仿鸮翼型剖面型线前缘的2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所述第二风道的出口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衣物处理腔正对且与所述衣物处理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所述第二风道的出口与所述衣物处理腔连通。通过采用上述风机组件,使得叶轮在正反转时,出风量均可以满足性能需求,达到用户对衣物烘干效果的需求,衣物处理装置的用户体验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轮在正转时的气体流动方向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轮在反转时的气体流动方向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蜗舌的型线仿真模拟图。
附图标记:
风机组件100,
蜗壳10,第一风道101,第二风道102,侧壁11,第一侧壁11a,第二侧壁11b,底壁12,凸曲面13,
叶轮20,
导流件30,本体部31,第一蜗舌32,第二蜗舌33,导流面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100。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风机组件100包括:底座、蜗壳10、叶轮20和导流件30。
蜗壳10设置在底座上,且蜗壳10与底座之间限定出第一风道101和第二风道102,第一风道101的出口与第二风道102的进口连通,蜗壳10具有底壁12和侧壁11,侧壁11环绕着底壁12设置,叶轮20设置在第一风道101内,叶轮20可以绕垂直于蜗壳10的底壁12的旋转轴线进行正转和反转,从而使叶轮20附近的空气加速,以将第一风道101内的气流传送至第二风道102内,导流件30设置在第一风道101的出口处,以将叶轮20转动产生的气流引导至第二风道102内,其中,导流件30和第一风道101的出口的相对侧壁(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侧壁11a和第二侧壁11b)之间的距离不相等,从而使叶轮20在正转和反转时进入第二风道102内的气流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100,通过第一风道101的出口处设置导流件30,使得叶轮20正反转时都可以通过导流件30与第一风道101的出口处的蜗壳10的相对侧壁之间的间隙流至第二风道102内;通过将导流件30与第一风道101的出口的相对侧壁之间的空隙的距离设置为不相等的,在叶轮20正转时,气流通过较大的空隙流入第二风道102,由于气流很难积聚在较小的空隙内,也很难通过较小的空隙大量回流,从而使叶轮20正转时进入第二风道102内的风量不会受到影响,同时还提升了叶轮20反转时进入第二风道102内的风量,使其满足用户对衣物烘干效果的需求,用户体验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导流件30和第一风道101的出口的相对侧壁(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侧壁11a和第二侧壁11b)之间的距离比值为1.5-4,使得衣物处理装置中的叶轮20在常用的正反转速(大约为2700rpm)时,进入第二风道102内的正转气流量与反转气流量之比可以稳定在2-4倍之间,满足用户对烘干羊毛等高档衣物时的使用需求,使其更贴合用户的使用。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蜗壳10的位于第一风道101的出口处的侧壁(如图1中所示第二侧壁11b)内表面朝向出口内延伸,从而形成凸曲面13,导流件30设置在邻近凸曲面13处,凸曲面13与导流件3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与凸曲面13相对一侧的蜗壳10的侧壁11(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侧壁11a)与导流件30中心之间的距离,即导流件30中心距离蜗壳10的相对侧壁之间的距离不等,从而使经过叶轮20正转和反转时进入第二风道102内的气流量不等,满足用户对烘干羊毛等高档衣物时的使用需求。
在一些示例中,导流件30包括:本体部31、第一蜗舌32和第二蜗舌33,本体部31设置在第一风道101的出口处,第一蜗舌32和第二蜗舌33设置在本体部31上,且第一蜗舌32和第二蜗舌33相背设置,以分别与第一风道101的出口处的蜗壳10的相对侧壁11(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侧壁11a和第二侧壁11b)一一彼此相对,第一蜗舌32和第二蜗舌33分别邻近蜗壳10的不同侧壁,例如,第一蜗舌32邻近第一侧壁11a,第二蜗舌33邻近第二侧壁11b。
其中,第一蜗舌32位于远离蜗壳10的凸曲面13的位置,第二蜗舌33位于靠近蜗壳10的凸曲面13的位置。如图2所示,当叶轮20正向转动时,叶轮20做顺时针方向旋转,气流经过叶轮20加速后,通过第一蜗舌32进行分流,绝大部分气流从与凸曲面13相对一侧的蜗壳10的侧壁11(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侧壁11a)和第一蜗舌32之间的间隙流出,进入第二风道102内,进而到达衣物处理装置的衣物处理腔,用于烘干衣物,少量气流流回至叶轮20所在第一风道101内,随叶轮20继续转动。
如图3所示,当叶轮20反向转动时,叶轮20做逆时针方向旋转,气流经过叶轮20加速后,通过第二蜗舌33进行分流,由于叶轮20旋转增加了气流的离心力,绝大部分气流从第二蜗舌33与凸曲面13之间的间隙流出,进入第二风道102内,进而到达衣物处理装置的衣物处理腔,用于烘干衣物,少量气流流回至叶轮20所在第一风道101内,随叶轮20继续转动。
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与凸曲面13相对一侧的蜗壳的侧壁11(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侧壁11a)和第一蜗舌32之间的最短距离为A,第二蜗舌33和凸曲面13之间的最短距离为B,A/B的值不大于4,且A/B的值不小于1.5,使得衣物处理装置中的叶轮20在常用的正反转速(大约为2700rpm)时,进入第二风道102内的正转气流量与反转气流量之比可以稳定在2-4倍之间,满足用户对烘干羊毛等高档衣物时的使用需求,使其更贴合用户的使用。
在一些示例中,与凸曲面13相对一侧的蜗壳10的侧壁11(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侧壁11a)和第一蜗舌32之间的最短距离为A,当A的取值过小,则在叶轮20转动时,通过第一蜗舌32与蜗壳10的第一侧壁11a之间的间隙流出的气流过少,影响进入第二风道102内的气流,当A的取值过大,第一蜗舌32对气流的分流作用不明显,会导致气流仍旧随叶轮20在第一风道101内转动,因此,将A的取值范围设置为60mm≤A≤80mm。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蜗舌33和凸曲面13之间的最短距离为B,当B的取值过小,则在叶轮20转动时,通过第二蜗舌33与凸曲面13之间的间隙流出的气流过少,影响进入第二风道102内的气流,当B的取值过大,第二蜗舌33对气流的分流作用不明显,会导致气流仍旧随叶轮20在第一风道101内转动,因此,将B的取值范围设置为20mm≤B≤40mm。
在一些示例中,本体部31的朝向叶轮20的一侧表面形成导流面34,导流面34沿叶轮20的周向延伸,第一蜗舌32和第二蜗舌33分别设置在导流面34的两端,实现相背的设置,其中,导流面34形成为曲面。
当叶轮20正向转动时,气流通过第一蜗舌32的分流,一部分从与凸曲面13相对一侧的蜗壳10的侧壁11(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侧壁11a)和第一蜗舌32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二风道102内,另一部分沿导流面34流回第一风道101内;当叶轮20反向转动时,气流通过第二蜗舌33的分流,一部分从第二蜗舌33与凸曲面13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二风道102内,另一部分沿导流面34流回第一风道101内。由于导流面34形成为曲面,使得气流分流后仍沿弧线转动,避免了气流冲击导流面34产生噪音,从而减小了气流流动时的噪音。
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导流面34也可以形成为平面,从而可以简化导流件30的结构及其制作工艺,便于生产制作。
如图1和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蜗舌32的型线为仿鸮翼型剖面型线前缘的20%。其中,仿鸮翼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悉知的结构,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通过试验数据仿真模拟,由仿鸮翼型剖面型线前缘的20%的斜线构成的蜗舌,可以有效缓解气流对蜗舌造成的冲击,减少蜗舌附近气体的流动分离,有效地降低气流转动时的噪声,同时还能增大一定的风量,从而提高进入第二风道102内的气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二风道102的出口与衣物处理装置的衣物处理腔正对,且第二风道102的出口与衣物处理腔连通,从而当叶轮20转动时,进入第二风道102内的气流由第二风道102的出口进入衣物处理腔内,从而对衣物进行烘干,实现气流的循环流动,且由于第二风道102的出口与衣物处理腔正对,第二风道102内的气流可以全部流入衣物处理腔内,提高了气体流动效率,进而提高了衣物的烘干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图中未示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衣物处理装置具有箱体和衣物处理腔,风机组件100的底座可以为箱体的后壁,第一风道101和第二风道102共同形成衣物处理装置的后风道,第二风道102的出口与衣物处理腔连通,通过采用上述风机组件100,使得叶轮20在正反转时,出风量均可以满足性能需求,达到用户对衣物烘干效果的需求,衣物处理装置的用户体验好。
下面结合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这里的衣物处理装置可以为热泵干衣机、冷凝干衣机等。
衣物处理装置内具有衣物处理腔和风机组件100,风机组件100包括底座、蜗壳10、叶轮20和导流件30。
蜗壳10设置在底座上,蜗壳10与底座之间限定出第一风道101和第二风道102,第一风道102位于第二风道102的下侧,第一风道101的出口与第二风道102的进口连通,第二风道102的出口与衣物处理腔连通。其中,叶轮20设置在第一风道101内,叶轮20可以绕垂直于蜗壳10的底壁12的旋转轴线正反转。
蜗壳10具有底壁12和侧壁11,侧壁11环绕着底壁12设置,蜗壳10的位于第一风道101的出口处的侧壁(如图1中所示的第二侧壁11b)内表面形成凸曲面13,凸曲面13朝向第一风道101的出口弯曲延伸。
导流件30包括本体部31、第一蜗舌32和第二蜗舌33,本体部31设置在第一风道101的出口处,本体部31的朝向叶轮20的一侧表面形成导流面34,第一蜗舌32和第二蜗舌33分别设置在导流面34的两端,第一蜗舌32远离蜗壳10的凸曲面13,第二蜗舌33靠近蜗壳10的凸曲面13。
其中,与凸曲面13相对一侧的蜗壳的侧壁11(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侧壁11a)和第一蜗舌32之间的最短距离为A,A为70mm,第二蜗舌33和凸曲面13之间的最短距离为B,B为30mm。
当叶轮20正向转动时,叶轮20做顺时针方向旋转,气流经过叶轮20加速后,通过第一蜗舌32进行分流,绝大部分气流从与凸曲面13相对一侧的蜗壳10的侧壁11(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侧壁11a)和第一蜗舌32之间的间隙流出,气流向上进入第二风道102内,少量气流流回至叶轮20所在第一风道101内,随叶轮20继续转动。
当叶轮20反向转动时,叶轮20做逆时针方向旋转,气流经过叶轮20加速后,通过第二蜗舌33进行分流,绝大部分气流从第二蜗舌33与凸曲面13之间的间隙流出,气流向上进入第二风道102内,少量气流流回至叶轮20所在第一风道101内,随叶轮20继续转动。
在叶轮、蜗壳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面通过实验具体对比采用原始的风机组件的衣物处理装置和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组件100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区别,在不同的工况下,两种不同的风机组件的具体的气体流量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叶轮转速及方向 顺时针2700rpm 逆时针2700rpm 逆时针3500rpm
原始的风机组件 202m<sup>3</sup>/h 30.5m<sup>3</sup>/h 44.1m<sup>3</sup>/h
本实施例的风机组件 198m<sup>3</sup>/h 53m<sup>3</sup>/h 76m<sup>3</sup>/h
从表1中可得到,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叶轮正转时两者风量差别不大,但在叶轮转速为2700rpm时,叶轮反转的风量提升了73.8%,在叶轮转速为3500rpm时,叶轮反转的风量提升了72.3%。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通过采用上述风机组件100,使得叶轮20在正反转时,出风量均可以满足性能需求,达到用户对衣物烘干效果的需求,提高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蜗壳(10),所述蜗壳(10)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底座限定出第一风道(101)和第二风道(102),所述第一风道(101)的出口与所述第二风道(102)的进口连通,所述蜗壳(10)具有底壁(12)和环绕所述底壁(12)的侧壁(11);
叶轮(20),所述叶轮(20)设于所述第一风道(101)内且绕垂直于所述蜗壳(10)的底壁(12)的旋转轴线正反转;
导流件(30),所述导流件(30)设在所述第一风道(101)的出口处,且所述导流件(30)和所述第一风道(101)的出口的相对侧壁(11a、11b)之间的距离不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30)和所述第一风道(101)的出口的相对侧壁(11a、11b)之间的距离比值为1.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10)的位于所述第一风道(101)的出口处的侧壁(11)内表面朝向所述出口内延伸以形成凸曲面(13),
所述导流件(30)邻近所述凸曲面(13)设置且所述导流件(30)和所述凸曲面(13)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导流件(30)和所述蜗壳(10)的与所述凸曲面(13)相对的侧壁(11)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30)包括:
本体部(31),所述本体部(31)设于所述第一风道(101)的出口处;
第一蜗舌(32)和第二蜗舌(33),所述第一蜗舌(32)和所述第二蜗舌(33)相背设于所述本体部(31)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101)的出口的相对侧壁(11a、11b)一一彼此相对,所述第一蜗舌(32)远离所述凸曲面(13),所述第二蜗舌(33)靠近所述凸曲面(13),
当所述叶轮(20)正向转动时,气流从所述第一蜗舌(32)和所述蜗壳(10)的与所述凸曲面(13)相对的侧壁(11)之间的间隙流出,当所述叶轮(20)反向转动时,气流从所述第二蜗舌(33)与所述凸曲面(13)之间的间隙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舌(32)和所述蜗壳(10)的与所述凸曲面(13)相对的侧壁(11)之间的最短距离为A,所述第二蜗舌(33)和所述凸曲面(13)之间的最短距离为B,A/B为1.5-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舌(32)和所述蜗壳(10)的与所述凸曲面(13)相对的侧壁(11)之间的最短距离为A,60mm≤A≤8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蜗舌(33)和所述凸曲面(13)之间的最短距离为B,20mm≤B≤40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31)的朝向所述叶轮(20)的一侧表面形成沿所述叶轮(20)的周向延伸的导流面(34),所述第一蜗舌(32)和所述第二蜗舌(33)分别设于所述导流面(34)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舌(32)的型线为仿鸮翼型剖面型线前缘的20%。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102)的出口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衣物处理腔正对且与所述衣物处理腔连通。
1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100),所述第二风道(102)的出口与所述衣物处理腔连通。
CN201821129242.0U 2018-07-16 2018-07-16 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Active CN2085331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29242.0U CN208533192U (zh) 2018-07-16 2018-07-16 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29242.0U CN208533192U (zh) 2018-07-16 2018-07-16 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33192U true CN208533192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88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29242.0U Active CN208533192U (zh) 2018-07-16 2018-07-16 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3319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33471A1 (zh) * 2019-05-23 2020-11-26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离心风机和干衣机
WO2020233470A1 (zh) * 2019-05-23 2020-11-26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离心风机和干衣机
WO2021082160A1 (zh) * 2019-10-28 2021-05-06 无锡飞翎电子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以及衣物处理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33471A1 (zh) * 2019-05-23 2020-11-26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离心风机和干衣机
WO2020233470A1 (zh) * 2019-05-23 2020-11-26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离心风机和干衣机
EP3974653A4 (en) * 2019-05-23 2022-08-24 Qingdao Haier Drum Washing Machine Co., Ltd. CENTRIFUGAL BLOWER AND DRIER
US11808280B2 (en) 2019-05-23 2023-11-07 Qingdao Haier Drum Washing Machine Co., Ltd. Centrifugal fan and clothing dryer
US11898573B2 (en) 2019-05-23 2024-02-13 Qingdao Haier Drum Washing Machine Co., Ltd. Centrifugal fan and clothing dryer
WO2021082160A1 (zh) * 2019-10-28 2021-05-06 无锡飞翎电子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以及衣物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33192U (zh) 衣物处理装置的风机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CN104329290B (zh) 离心风机及具有该离心风机的空调器
CN104196761A (zh) 一种双进风离心风机
CN207815500U (zh) 一种空调柜机
CN105697394B (zh) 微小型高效出口流场无畸变离心风机
CN110513304A (zh) 离心风机和吸尘器
CN105697396A (zh) 离心式风扇
WO2023226402A1 (zh) 混流风机及风管机
CN107339259A (zh) 一种多翼离心风机
CN207795606U (zh) 轴流风机
CN207795625U (zh) 轴流风机
CN203175991U (zh) 双出风半蜗壳式离心风机
CN205639069U (zh) 轴流柜机的动叶、导流组件和轴流柜机
CN208778294U (zh) 高效低损耗风机
CN107339241A (zh) 多翼离心风机
CN107606703A (zh) 空调室内机
KR101348035B1 (ko) 원심 팬, 성형용 금형 및 유체 이송 장치
CN206738246U (zh) 风机蜗壳和离心风机
CN217582590U (zh) 混流风机及风管机
CN207920954U (zh) 叶轮、风机及燃气热水器
JP2007154685A (ja) ターボファン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CN101999044A (zh) 横流风扇和具备该横流风扇的空调机
CN108869392A (zh) 复合叶轮、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CN209689058U (zh) 空调室内机的风道部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06784038U (zh) 热泵系统及具有其的烘干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14

Address after: 214028 No. 18 Changjiang South Road, Wuxi National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xi Swan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4028 No. 18 Changjiang South Road, Wuxi National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xi Xiaotianer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