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30814U - 溺水救生装置、悬挂式溺水救生装置套件 - Google Patents

溺水救生装置、悬挂式溺水救生装置套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30814U
CN208530814U CN201820663578.9U CN201820663578U CN208530814U CN 208530814 U CN208530814 U CN 208530814U CN 201820663578 U CN201820663578 U CN 201820663578U CN 208530814 U CN208530814 U CN 208530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esaving appliance
air bag
valve
drowned
gas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635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德志
何智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6635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30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30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30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溺水救生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溺水救生装置以及包含有该溺水救生装置的悬挂式溺水救生装置套件,所述的溺水救生装置包括气罐和气囊,气罐用于储存压缩气体,气囊通过一阀门与所述气罐的封口连接;其中,在阀门被开启前,气囊处于收纳状态;在阀门被开启后,气囊由气罐所储存的压缩气体充盈而膨胀,膨胀后的气囊在其表面形成有便于手握持的抓手结构。由于气囊膨胀后,在表面形成有抓手结构,因此,当遇到有人意外落水时,岸上的施救者可以将本实用新型投掷到落水者周围,一旦阀门开启后,气囊膨胀并浮于水面,落水者可以抓住抓手结构自救。

Description

溺水救生装置、悬挂式溺水救生装置套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溺水救生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有37万人死于溺水,其中包括不重视安全问题、不合理穿救生衣的溺亡者,也包括无意间落水的溺亡者。
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一些救生手环产品,如较为火爆的Kingii救生手环,这类手环的核心部件包括气囊和气罐。使用者预先将手环佩带在手腕上,在游泳、冲浪、漂流等戏水活动时若遇到突发的溺水情况,可以拉动手环的开关使气罐内的二氧化碳气体迅速充满气囊,让气囊膨胀,为使用者提供浮力,让使用者浮出水面。
救生手环的出现,对游泳、冲浪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大惊喜,其可以提供安全保障,减少溺亡事件的发生,但同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这类手环能解救的都是一些事先佩带好手环的戏水活动参与者,而面对一些突发的、事先没有料到的无意落水,手环并不能起到救急的作用;如突发于景区河流、湖泊中的游客落水事件,由于游客不太可能随时佩带该类手环,所以并不能起到救急作用;
(2)救生手环只能自救,无法救助他人;充气后,落水者抱住膨胀的气囊漂浮于水面,却很难对附近的落水者施以救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溺水救生装置以及由该溺水救生装置组成的悬挂式溺水救生装置套件,以克服目前救生手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溺水救生装置,包括:
气罐,该气罐用于储存压缩气体;
气囊,该气囊通过一阀门与所述气罐的封口连接;
其中,在所述阀门被开启前,气囊处于收纳状态;在所述阀门被开启后,气囊由气罐所储存的压缩气体充盈而膨胀,膨胀后的气囊在其表面形成有便于手握持的抓手结构。
由于气囊膨胀后,在表面形成有抓手结构,因此,当遇到有人意外落水时,岸上的施救者可以将本实用新型投掷到落水者周围,一旦阀门开启后,气囊膨胀并浮于水面,落水者可以抓住抓手结构自救。投掷时,施救者可以投掷若干救生装置,救生装置的数量越多,被救的概率也就越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阀门配置有用于手动开启阀门的开启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阀门包括阀体和刺针;所述阀体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的气罐和气囊密封连接,所述的刺针随所述的开启部联动,刺针用于刺破所述气罐的封口,使气体流入气囊中。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开启部为拉手或拉环。
阀门的开启方式采用此技术方案时,施救者需先手动拉开阀门,然后再将救生装置向落水者周围投掷,待救生装置落水时,气囊差不多也刚好被撑开并浮于水面。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阀门由水敏触发部件触发而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敏触发部件包括弹簧、刺针和水敏元件;其中,水敏元件用于限制刺针的移动,弹簧用于对刺针施加向刺破气罐封口方向移动的力,水敏元件遇水融化,融化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融化后弹簧的弹性恢复力驱使刺针刺开气罐的封口。
阀门的开启方式采用此技术方案时,施救者可以直接将救生装置扔向落水者,一旦水敏元件遇水即会融化,弹簧便会推动刺针刺破气罐的封口,气囊便会迅速膨胀开来。
优选地,该溺水救生装置还包括收纳盒;在所述阀门被开启前,所述气囊收纳于该收纳盒内,当所述阀门被开启后,收纳盒受气囊膨胀的冲击力而打开。
进一步的,该溺水救生装置还包括悬挂装置,用于将溺水救生装置悬挂于岸边。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悬挂装置为挂环。
基于上述的溺水救生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悬挂式溺水救生装置套件,包括挂钩和挂于该挂钩上的溺水救生装置;其中,所述的挂钩用于固定在岸边的防护栏或桥梁护栏上,所述的溺水救生装置为上述的溺水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溺水救生装置虽然与现有救生手环的结构原理有所类似,均采用气囊膨胀的方式施救,但在施救理念上存在很大区别: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救助他人,无需预先佩带于手腕上;相关维护或管理者,可以预先在河岸边悬挂若干本实用新型的溺水救生装置,一旦遇到有人落水,施救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召集大量溺水救生装置并投入水中;投掷时,若未投准或投入数量不够,还可继续加投,投入数量越多,获救的概率也就越大;气囊漂浮于水面,落水者抓住抓手结构便能获救,同时也可以为后续的救援赢取宝贵时间。
第一时间发现有人落水的通常都是附近的路人,而非专业营救人员,路人下水营救时,极有可能将自己搭进去,危机自身的生命安全。本实用新型将非常专业的下水救援过程转化为非常简单的投掷动作,可以为后续救援赢取宝贵时间;并且,投掷救生装置解决了施救者需游过去才能救人的时间差,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将救生装置传递至溺水者周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溺水救生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溺水救生装置的气囊膨胀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阀门与气罐、气囊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阀门与气罐、气囊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溺水救生装置挂于挂钩上并固定于岸边防护栏上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溺水救生装置及挂钩固定于防护栏上的放大图;
图中标记为:1-溺水救生装置,2-挂钩,3-防护栏,11-气罐,12-气囊,13-阀门,14-开启部,15-收纳盒,16-悬挂装置,17-保护套,111-封口,121-抓手结构,131-阀体,132-刺针,133-弹簧,134-水敏元件,135-壳罩,13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溺水救生装置,其包括气罐11和气囊12。
所述气罐11用于储存压缩气体;所述气囊12通过一阀门13与所述气罐11的封口111连接。其中,在所述阀门13被开启前,气囊12处于收纳状态;在所述阀门13被开启后,气囊12由气罐11所储存的压缩气体充盈而膨胀,膨胀后的气囊12在其表面形成有便于手握持的抓手结构121。
所述的抓手结构121是充气而形成的,其与气囊12主体的内腔连通,未充气时随气囊12一起处于收纳状态,一旦充气后便会膨胀成型。抓手结构121是在气囊制作时连同气囊的主体一体制作成型的。抓手结构121的数量优选为若干个,以使落水者可以从各个方向抓持气囊12,同时也可以供多人抓持。
优选地,所述的气罐11置于保护套17内,保护套17为钢套或软套。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阀门13配置有用于手动开启阀门13的开启部14,开启部14优选为拉手或拉环,所述的阀门13包括阀体131和刺针132,阀体131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的气罐11和气囊12密封连接,刺针132能随所述的开启部14联动,刺针132用于刺破所述气罐11的封口111,使气体流入气囊12中,可参见附图1-附图3,手动拉动开启部14便可刺破封口111。
阀门的开启方式采用此技术方案时,施救者需先手动拉开阀门13,然后再将救生装置1向落水者周围投掷,待救生装置1落水时,气囊12差不多也刚好被撑开并浮于水面。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阀门13由水敏触发部件触发而开启,水敏触发部件包括弹簧133、刺针132和水敏元件134,其中,水敏元件134用于限制刺针132的移动,弹簧133用于对刺针132施加向刺破气罐11封口111方向移动的力,水敏元件134)遇水融化,融化前弹簧133处于压缩状态,融化后弹簧133的弹性恢复力驱使刺针132刺开气罐11的封口111。
具体的,可参见附图4,阀门13中阀体131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的气罐11和气囊12密封连接,刺针132贯穿阀体131设置且在贯穿处保持密封以防漏气,刺针132相对于阀体131可轴向自由移动,刺针132前端的尖刺部指向气罐11的封口111,尾端与所述弹簧133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133的另一端则固定于阀门13的壳罩135上,所述的水敏元件134固化并包裹住弹簧133,使弹簧133压缩在刺针132和壳罩135之间,所述的壳罩135呈桶状,壳罩135固定于阀体131上,并在四周开设有若干通孔136,供水进入。
阀门的开启方式采用此技术方案时,施救者可以直接将救生装置1扔向落水者,一旦触水后水进入到壳罩135内部,水敏元件134随即融化,融化后,弹簧133得到释放,弹簧133的弹性恢复力便会推动刺针132刺破气罐11的封口111,之后气囊12便会迅速膨胀开来并浮于水面。
优选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溺水救生装置还包括收纳盒15,收纳盒15闭合时,其盒盖扣合于盒箱上。在阀门13被开启前,收纳盒15闭合,气囊12收纳于该收纳盒15中,可参见图1;当阀门13被开启后,气囊12膨胀的冲击力会克服盒盖与盒箱的扣合作用,掀开盒盖膨胀而出,可参见图2。
为了便于该溺水救生装置的吊挂,在所述的保护套17上设置有悬挂装置16,优选该悬挂装置16为挂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悬挂式溺水救生装置套件,其包括挂钩2和挂于该挂钩2上的溺水救生装置1。其中,所述的挂钩2用于固定在岸边的防护栏3或桥梁护栏上,具体的,挂钩2可通过粘贴、螺钉连接或焊接等方式固定于防护栏3或桥梁护栏上,所述的溺水救生装置1采用前述的带有挂环的溺水救生装置,可参见图5和图6。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救助他人,无需预先佩带于手腕上,相关维护或管理者,可以预先在河岸边悬挂若干本实用新型的溺水救生装置1,一旦遇到有人落水,施救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召集大量溺水救生装置1,由挂钩2上取下并投入水中,投掷时,若未投准或投入数量不够,还可继续加投,投入数量越多,获救的概率也就越大。一旦阀门13开启后,气囊12会膨胀并浮于水面,并且在气囊12表面会形成有若干抓手结构121,落水者可以抓住抓手结构121自救,同时,气囊12也可以为后续的救援赢取宝贵时间。
通常,第一时间发现有人落水的都是附近的路人,而非专业营救人员,路人下水营救时,会面临生命危险,极有可能将自己搭进去。本实用新型将非常专业的下水救援过程转化为非常简单的投掷动作,可以为后续救援赢取宝贵时间。另外,投掷动作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将救生装置传递至溺水者周围,相较于施救者需跳水、游泳前去救人方式,具有明显的时间优势。

Claims (9)

1.溺水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罐,该气罐(11)用于储存压缩气体;
气囊,该气囊(12)通过一阀门(13)与所述气罐(11)的封口(111)连接;
在所述阀门(13)被开启前,气囊(12)处于收纳状态;在所述阀门(13)被开启后,气囊(12)由气罐(11)所储存的压缩气体充盈而膨胀,膨胀后的气囊(12)在其表面形成有便于手握持的抓手结构(121);
悬挂装置,该悬挂装置(16)用于将所述的溺水救生装置悬挂于岸边;
其中,所述的溺水救生装置未设置有用于固定在人体手腕或手臂上的固定手环带或手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溺水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13)配置有用于手动开启阀门(13)的开启部(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溺水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13)包括阀体(131)和刺针(132);所述阀体(131)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的气罐(11)和气囊(12)密封连接,所述的刺针(132)随所述的开启部(14)联动,刺针(132)用于刺破所述气罐(11)的封口(111),使气体流入气囊(12)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溺水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启部(14)为拉手或拉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溺水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13)由水敏触发部件触发而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溺水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敏触发部件包括弹簧(133)、刺针(132)和水敏元件(134);其中,水敏元件(134)用于限制刺针(132)的移动,弹簧(133)用于对刺针(132)施加向刺破气罐(11)封口(111)方向移动的力,水敏元件(134)遇水融化,融化前弹簧(133)处于压缩状态,融化后弹簧(133)的弹性恢复力驱使刺针(132)刺开气罐(11)的封口(111)。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溺水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溺水救生装置还包括收纳盒(15);在所述阀门(13)被开启前,所述气囊(12)收纳于该收纳盒(15)内,当所述阀门(13)被开启后,收纳盒(15)受气囊(12)膨胀的冲击力而打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溺水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挂装置(16)为挂环。
9.悬挂式溺水救生装置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挂钩(2)和挂于该挂钩(2)上的溺水救生装置(1);其中,所述的挂钩(2)用于固定在岸边的防护栏或桥梁护栏上,所述的溺水救生装置(1)为权利要求8所述的溺水救生装置。
CN201820663578.9U 2018-05-04 2018-05-04 溺水救生装置、悬挂式溺水救生装置套件 Active CN208530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63578.9U CN208530814U (zh) 2018-05-04 2018-05-04 溺水救生装置、悬挂式溺水救生装置套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63578.9U CN208530814U (zh) 2018-05-04 2018-05-04 溺水救生装置、悬挂式溺水救生装置套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30814U true CN208530814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92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63578.9U Active CN208530814U (zh) 2018-05-04 2018-05-04 溺水救生装置、悬挂式溺水救生装置套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30814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4665A (zh) * 2019-06-27 2019-09-20 陈明星 一种自主膨胀充气托起式溺水救援设备
CN110453977A (zh) * 2019-08-27 2019-11-15 台州黄岩马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救生功能的安全河堤护栏
CN112055680A (zh) * 2018-03-23 2020-12-08 深圳瀚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新型救生气囊
CN113120194A (zh) * 2021-04-22 2021-07-16 深圳市森拓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冰上作业救生装备
CN113148070A (zh) * 2021-04-25 2021-07-23 刘昱麟 一种溺水救生球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5680A (zh) * 2018-03-23 2020-12-08 深圳瀚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新型救生气囊
CN110254665A (zh) * 2019-06-27 2019-09-20 陈明星 一种自主膨胀充气托起式溺水救援设备
CN110254665B (zh) * 2019-06-27 2023-12-19 陈明星 一种自主膨胀充气托起式溺水救援设备
CN110453977A (zh) * 2019-08-27 2019-11-15 台州黄岩马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救生功能的安全河堤护栏
CN113120194A (zh) * 2021-04-22 2021-07-16 深圳市森拓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冰上作业救生装备
CN113148070A (zh) * 2021-04-25 2021-07-23 刘昱麟 一种溺水救生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30814U (zh) 溺水救生装置、悬挂式溺水救生装置套件
JP5513665B2 (ja) 救命浮き袋
CN202368772U (zh) 一种水上应急救生装置
JP2016094181A (ja) 救命ブレスレット
CN203391983U (zh) 轻便救生服
CN204452886U (zh) 一种自救式上衣
CN204846327U (zh) 一种溺水救生装置
CN205256612U (zh) 一种可自动充气的折叠式救生圈
KR20140041657A (ko) 튜브형 구명 장신구
CN210258789U (zh) 一种双气室气胀救生衣
CN205022831U (zh) 便捷式自动充气防溺手环
CN103010428B (zh) 颈项救生圈
CN204895816U (zh) 一种水上救生手环
CN209972745U (zh) 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
KR20140007536A (ko) 구명벨트
CN206497314U (zh) 一种日常穿戴式防溺水手表
CN205292527U (zh) 一种有助于水里逃生的车用抱枕
CN206307254U (zh) 一种便携式救生臂环
KR102114278B1 (ko) 인명구조용 팽창식 수상 구조보드
KR102640453B1 (ko) 휴대용 구명백
CN108189984A (zh) 一种可远距离投掷可定锚救生球
CN115317824A (zh) 汽车着火或落水时乘员保安全装置
KR101773844B1 (ko) 소화기가 탑재된 인명구조용 케이스 수납 및 호환형 가방 겸용 구호복
CN208813479U (zh) 一种投掷式水上救生装置
WO2019128476A1 (zh) 一种具有呼吸功能的折叠式救生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