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56612U - 一种可自动充气的折叠式救生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自动充气的折叠式救生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56612U
CN205256612U CN201520806341.8U CN201520806341U CN205256612U CN 205256612 U CN205256612 U CN 205256612U CN 201520806341 U CN201520806341 U CN 201520806341U CN 205256612 U CN205256612 U CN 205256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nerating unit
gas generating
elastic cord
gas
folded air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0634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80634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566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56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5661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快速充气的折叠式救生圈。该救生圈由气体发生装置、U型折叠气囊、充气管、松紧带共同组成,其中,松紧带的两端分别与U型折叠气囊的两端连接,共同组成环形腰带状结构,气体发生装置固定在松紧带之上,充气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气体发生装置与U型折叠气囊;启动气体发生装置后,气体发生装置内贮藏的化学药剂互相接触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通过充气管进入到U型折叠气囊内部,使U型折叠气囊膨胀变成救生圈。该救生圈折叠状态下体积小、重量轻、佩戴舒适、使用方便,能为溺水者自救提供帮助。

Description

一种可自动充气的折叠式救生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中救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动充气的折叠式救生圈,在国际专利分类表中属于B63C9/08·救生浮体类目。
背景技术
据我国卫生部发表的数字显示,我国每年溺水死亡的人数约有57000人,平均每天150人,这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采取有效的救生手段,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传统的游泳圈、救生衣体积大,游泳者穿着后体型臃肿、行动不便,游泳者不愿意使用,这是导致意外频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怎样缩小救生设备的体积,既能让游泳者在佩戴时不感到累赘,又能在危险发生时及时发挥救生的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现有技术的一种做法是:把未充气的气囊做成背心形式系在使用者身上,并与压缩空气钢瓶相连。使用时,打开压缩空气钢瓶的开关,使压缩空气进入气囊内部,气囊膨胀后形成救生圈,为使用者提供浮力。这种做法相比传统的救生衣、救生圈,体积是减小了。但是由于压缩空气钢瓶的存在,使得重量大大的增加,而且压缩空气钢瓶凸出在体表,游泳者的舒适度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动充气的折叠式救生圈,实现外形小巧,让游泳者在佩戴时不感觉累赘,在使用时自动充气变成救生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自动充气的折叠式救生圈,该救生圈包括:气体发生装置、U型折叠气囊、充气管、松紧带。U型折叠气囊的U型开口处通过松紧带连接,形成环形腰带状结构。气体发生装置与充气管固定在松紧带上。气体发生装置通过充气管与U型折叠气囊连接。
其中,U型折叠气囊在平时不填充任何气体,囊壁折叠平贴成带状,通过松紧带连接形成环形腰带状。
其中,气体发生装置为一扁平盒状容器,两端各有一个密封储药室,中间有一圆盒状的储水盒,可以自身几何中心为轴转动。
其中,两端的密封储药室分别贮藏硫酸铝粉末和碳酸氢钠粉末。储水盒上、下盒壁上设置进水孔,浸在水中时可自动充满水。
其中,将储水盒旋转90度后,储水盒将两端的密封储药室连通,同时封闭进水孔。两端贮藏的硫酸铝与碳酸氢钠在水中发生化学反应,快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充气管填充U型折叠气囊,使之膨胀变成救生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不需要沉重的压力钢瓶作为容器。产品重量轻,外形扁平、贴身,不会给游泳者累赘的感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U型折叠气囊;2、松紧带;3、充气管;4、气体发生装置;5、储水盒;6、储药室;7、旋转把手;8、活动锁舌;9、固定锁舌。
图2是U型折叠气囊的剖面图。
图3是气体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救生圈由气体发生装置、U型折叠气囊、充气管、松紧带共同组成,其中,松紧带的两端分别与U型折叠气囊的两端连接,共同组成环形腰带状结构,气体发生装置固定在松紧带之上,充气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气体发生装置与U型折叠气囊;气体发生装置内设两个密封储药室,分别贮藏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启动气体发生装置后,气体发生装置内贮藏的化学药剂互相接触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通过充气管进入到U型折叠气囊内部,使U型折叠气囊膨胀变成救生圈。
如图1所示,U型折叠气囊和松紧带共同组成环形腰带状结构,气体发生装置固定于松紧带之上,通过充气管与U型折叠气囊相连接,共同组成本发明。如图2所示,气囊未充气时,外侧的气囊壁呈阶梯状折叠,与内侧的气囊壁津贴,共同形成U型扁平带状结构。如图3所示,整个装置左右两端各有一个密封储药室,分别填充硫酸铝粉末和碳酸氢钠粉末。装置中间有一个圆形扁盒状储水盒,储水盒能以自身的轴心为中心转动。储水盒的上、下四分之一的盒壁上设置了进水孔,浸在水中的时候,水能从进水孔进入圆盒内部。储水盒的左、右四分之一的外壁是无孔的,能够封闭左右两个密封储药室,不让硫酸铝粉末和碳酸氢钠粉末与外界接触。旋转把手采用莲花状防滑设计,帮助使用者顺利启动气体发生装置。活动锁舌和固定锁舌的设计可以让使用者在看不到的情况下也能够旋转把手到合适的位置。
结合附图,可以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1、游泳者在进入水中之前,把本实用新型像腰带一样系在腰间,保持气体发生装置位于身体的前方或其他手可方便操作的地方。
2、下水后,水通过储水盒上的进水孔进入储水盒内部。
3、当游泳者有溺水的危险或其他原因需要启动救生圈时,向左或向右旋转把手90度。当把手上的活动锁舌与气体发生装置上的固定锁舌搭接时,尢法继续转动,表示旋转到位。
4、当旋转把手带动储水盒旋转90度后,有通水孔的外壁转动到左、右储药室的位置,把原来的两个密封储药室与储水盒内部空间相连通。没有通水孔的外壁转动到上、下位置,把储水盒的内部空间与外部隔绝。
5、气体发生装置左、右储药室内的硫酸铝与碳酸氢钠在水中发生化学反应,快速的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化学反应方程式:Al2(so4)3+6NaHCO3=2Al(OH)3(沉淀)+6CO2(气体)+3Na2SO4
6、气体发生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充气管进入U型折叠气囊,使U型折叠气囊膨胀变成救生圈,提供浮力把游泳者托出水面。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气体的方式不止上述一种,凡是通过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气体的方式都可以用在本实用新型中,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的化学品选用硫酸铝和碳酸氢钠。这两种化学品低毒;常温下易保存;价格低廉;发生化学反应不会产生大量热量或其它对人体有害的副作用。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气体发生装置的材质选用塑料。塑料不容易被这两种化学品腐蚀;重量轻;加工容易。
区别于现有技术使用压缩空气钢瓶作为气体来源的方法。本实用新型采取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使得产品的重量大大减轻,厚度和普通腰带相当,宽度略宽,外形上无凸起。松紧带的设计可以使本发明自动适应使用者的体型,做到贴身。旋转把手的左、右旋转设计,兼顾习惯左手和习惯右手的人的使用习惯。活动锁舌和固定锁舌的设计使得使用者在眼睛看不到的情况下也能保证把手旋转到位。
以上所述仅为木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木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可快速充气的折叠式救生圈,其特征在于:该救生圈由气体发生装置、U型折叠气囊、充气管、松紧带共同组成,其中,松紧带的两端分别与U型折叠气囊的两端连接,共同组成环形腰带状结构,气体发生装置固定在松紧带之上,充气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气体发生装置与U型折叠气囊;气体发生装置内设两个密封储药室,分别贮藏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启动气体发生装置后,气体发生装置内贮藏的化学药剂互相接触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通过充气管进入到U型折叠气囊内部,使U型折叠气囊膨胀变成救生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充气的折叠式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气体发生装置内设储水盒,可以实现在水中自动储水,以及旋转后连通两个密封储药室。
CN201520806341.8U 2015-10-19 2015-10-19 一种可自动充气的折叠式救生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566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06341.8U CN205256612U (zh) 2015-10-19 2015-10-19 一种可自动充气的折叠式救生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06341.8U CN205256612U (zh) 2015-10-19 2015-10-19 一种可自动充气的折叠式救生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56612U true CN205256612U (zh) 2016-05-25

Family

ID=55998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0634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56612U (zh) 2015-10-19 2015-10-19 一种可自动充气的折叠式救生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56612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0770A (zh) * 2016-08-31 2016-12-2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腰带式救生气囊
CN106307625A (zh) * 2016-08-23 2017-01-11 珠海枫艾迪斯科技有限公司 防摔内裤及摔倒缓冲方法
CN107554723A (zh) * 2017-10-10 2018-01-09 广州市慷弘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紧急救生项圈
CN109110083A (zh) * 2018-09-18 2019-01-01 张登柏 一种遇水自动充气救生圈
CN110155329A (zh) * 2019-05-30 2019-08-23 吉林大学 一种新型倾转翼混合动力搜救无人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7625A (zh) * 2016-08-23 2017-01-11 珠海枫艾迪斯科技有限公司 防摔内裤及摔倒缓冲方法
CN106240770A (zh) * 2016-08-31 2016-12-2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腰带式救生气囊
CN107554723A (zh) * 2017-10-10 2018-01-09 广州市慷弘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紧急救生项圈
CN109110083A (zh) * 2018-09-18 2019-01-01 张登柏 一种遇水自动充气救生圈
CN110155329A (zh) * 2019-05-30 2019-08-23 吉林大学 一种新型倾转翼混合动力搜救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56612U (zh) 一种可自动充气的折叠式救生圈
CN202368772U (zh) 一种水上应急救生装置
CN105015735B (zh) 一种便携式防溺水两用救生装置及其工作原理
CN208530814U (zh) 溺水救生装置、悬挂式溺水救生装置套件
CN204507220U (zh) 水上多功能救生服
CN206050016U (zh) 一种自动救生项圈
CN203593149U (zh) 一种可佩戴式快速即时充气的救生圈
CN204452886U (zh) 一种自救式上衣
CN206068100U (zh) 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自动充气救生圈
CN207029503U (zh) 一种可自动开启的防溺水项圈
WO2019144520A1 (zh) 一种充气式漂浮装置
CN103274035A (zh) 一种女士应急救生泳衣的制作方法及其装置
CN206307254U (zh) 一种便携式救生臂环
CN206336415U (zh) 一种自动充气的气胀式救生衣
CN206871327U (zh) 一种安全救生腰带
CN101104437A (zh) 隐形救生衣
CN202163605U (zh) 快速充气腰带式水中应急救生圈
CN103661851B (zh) 一种可佩戴式快速即时充气的救生圈
CN2936920Y (zh) 游泳救生球
CN204846324U (zh) 汽车落水自救安全气囊
CN208813479U (zh) 一种投掷式水上救生装置
CN208498759U (zh) 开放式气胀救生筏
CN207595222U (zh) 一种电动充气救生圈
CN215684977U (zh) 一种自救式泳衣
CN205770070U (zh) 一种自救式泳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Termination date: 2017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