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28067U - 一种铸焊机夹具抓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铸焊机夹具抓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28067U
CN208528067U CN201820889378.5U CN201820889378U CN208528067U CN 208528067 U CN208528067 U CN 208528067U CN 201820889378 U CN201820889378 U CN 201820889378U CN 208528067 U CN208528067 U CN 208528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cylinder
side wallboard
welding machine
cast w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8937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海青
梁庄雄
吴建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neng Group Hen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neng Group Hen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neng Group Hen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neng Group Hen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8937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280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28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280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电池生产过程铸焊机用机械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焊机夹具抓取装置。一种铸焊机夹具抓取装置,包括左侧墙板和右侧墙板,所述的左侧墙板和右侧墙板之间的下部固定设置轴二,轴二的中部连接气缸,所述的气缸通过气缸座固定于轴二的中间部位,气缸的另一端连接轴一,所述的气缸通过气缸丝接头与轴一的中部连接,轴一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旋转臂,旋转臂上连接有挂齿,两个旋转臂分别与左侧墙板和右侧墙板铰连接,轴一和轴二的轴心不在同一条竖直线上,气缸丝接头与轴一之间铰连接,气缸座与轴二之间铰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铸焊机夹具抓取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解放了人工,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铸焊机夹具抓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电池生产过程铸焊机用机械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焊机夹具抓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铅酸蓄电池行业的发展,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铸焊机日益先进和自动化发展,铸焊机已投入使用多年,但需靠人工完成夹具的进与出,步骤为:人工把夹具加极群放入铸焊机,铸焊完成后再由人工取出,放入下一模,以此循环生产,采用上述方式进行进出,存在以下问题:1、对人工体力要求极高,人工50%的精力都用于搬运;2、随着铸焊技术不断进步,一模多只的模具,带夹铸焊的技术,因受到人工体力的限制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铸焊机夹具抓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铸焊机夹具抓取装置,包括左侧墙板和右侧墙板,所述的左侧墙板和右侧墙板之间的下部固定设置轴二,所述的轴二的中部连接气缸,所述的气缸通过气缸座固定于轴二的中间部位,所述的气缸的另一端连接轴一,所述的气缸通过气缸丝接头与轴一的中部连接,所述的轴一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旋转臂,旋转臂上连接有挂齿,所述的两个旋转臂分别与左侧墙板和右侧墙板铰连接,所述的轴一和轴二的轴心不在同一条竖直线上,所述的气缸丝接头与轴一之间铰连接,所述的气缸座与轴二之间铰连接。
具体的,所述的旋转臂通过销轴与轴一铰连接。
具体的,所述的右侧墙板和左侧墙板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上设置有滑块。
具体的,所述的轴二位于轴一的前面。
具体的,所述的轴一上设置有限定气缸丝接头轴向串动的定位轴套。
具体的,所述的轴一的上方设置有限制旋转臂摆动位置的限位档条,所述的限位档条一端固定于左侧墙板上,另一端固定于右侧墙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实现在不改原机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全自动铸焊,产量可提高40%,能耗下降30%且投入小见效快,节约大量的设备投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铸焊机夹具抓取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解放了人工,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的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旋转臂结构示意图。
1左侧墙板、2定位板、3滑块、4挂齿、5销轴、6限位档条、7轴一、
8气缸、9气缸丝接头、10定位轴套、11旋转臂、12右侧墙板、13气缸座、
14轴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一种铸焊机夹具抓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立体结构示意图,包括左侧墙板1和右侧墙板12,所述的左侧墙板1和右侧墙板12之间的下部固定设置轴二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二14的中部连接气缸8,所述的气缸8通过气缸座13固定于轴二14的中间部位,所述的气缸8的另一端连接轴一7,所述的气缸8通过气缸丝接头9与轴一 7的中部连接,所述的轴一7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旋转臂11,如图4所示。所述的旋转臂11通过销轴5与轴一7铰连接。所述的轴一7上设置有限定气缸丝接头9轴向串动的定位轴套10。旋转臂11上连接有挂齿4,所述的两个旋转臂11 分别与左侧墙板1和右侧墙板12铰连接,所述的轴一7的上方设置有限制旋转臂11摆动位置的限位档条6,所述的限位档条6一端固定于左侧墙板1上,另一端固定于右侧墙板12上。所述的轴一7和轴二14的轴心不在同一条竖直线上,所述的轴二14位于轴一7的前面。所述的气缸丝接头9与轴一7之间铰连接,所述的气缸座13与轴二14之间铰连接。
所述的右侧墙板12和左侧墙板1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定位板2,定位板 2上设置有滑块3。将本使用新型所提供的抓取装置安装在铸焊机上,定位板2 与滑块3的配合,可调整高度,满足不同型号夹具使用要求。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铸焊机抓取装置时的运动过程如下:,轴一7和轴二14固定不动,轴一7的中心与轴二14的中心不在同一轴线上,从而产生一个偏转轴距,气缸8的导杆伸出时,旋转臂11受到一个斜向上的力,推动旋转臂11绕着销轴5转动,同时通过气缸丝接头9转动和气缸座13转动,通过轴一7、轴二14的相对转动,来完成旋转臂11绕销轴5中心转动所需的横向位移距离,气缸8升起,旋转臂11旋转下落,挂齿4挂住夹具,完成抓取过程。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铸焊机夹具抓取装置,包括左侧墙板(1)和右侧墙板(12),所述的左侧墙板(1)和右侧墙板(12)之间的下部固定设置轴二(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二(14)的中部连接气缸(8),所述的气缸(8)通过气缸座(13)固定于轴二(14)的中间部位,所述的气缸(8)的另一端连接轴一(7),所述的气缸(8)通过气缸丝接头(9)与轴一(7)的中部连接,所述的轴一(7)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旋转臂(11),旋转臂(11)上连接有挂齿(4),所述的两个旋转臂(11)分别与左侧墙板(1)和右侧墙板(12)铰连接,所述的轴一(7)和轴二(14)的轴心不在同一条竖直线上,所述的气缸丝接头(9)与轴一(7)之间铰连接,所述的气缸座(13)与轴二(14)之间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铸焊机夹具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臂(11)通过销轴(5)与轴一(7)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铸焊机夹具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侧墙板(12)和左侧墙板(1)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定位板(2),定位板(2)上设置有滑块(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铸焊机夹具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二(14)位于轴一(7)的前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铸焊机夹具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一(7)上设置有限定气缸丝接头(9)轴向串动的定位轴套(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铸焊机夹具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一(7)的上方设置有限制旋转臂(11)摆动位置的限位档条(6),所述的限位档条(6)一端固定于左侧墙板(1)上,另一端固定于右侧墙板(12)上。
CN201820889378.5U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铸焊机夹具抓取装置 Active CN2085280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89378.5U CN208528067U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铸焊机夹具抓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89378.5U CN208528067U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铸焊机夹具抓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28067U true CN208528067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82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89378.5U Active CN208528067U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铸焊机夹具抓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280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10248U (zh) 模具送料用万向机械臂
CN204054046U (zh) 一种全自动旋转夹具
CN205763669U (zh) 砂芯下芯工装
CN208528067U (zh) 一种铸焊机夹具抓取装置
CN207666110U (zh) 一种鞋楦与定位装置配合结构
CN206702191U (zh) 模具油管接头拆装支架
CN201625926U (zh) 带有磁力吸盘的金属板块旋转夹钳
CN209680966U (zh) 一种钢板钢筋弯折夹持装置
CN206148780U (zh) 一种工业网络通信通用压钳
CN207997319U (zh) 一种机器人的横向夹持装置
CN204523865U (zh) 一种球墨铸铁管生产线的校圆工位挡拨设备
CN207271986U (zh) 一种双头缩管机
CN208993874U (zh) 一种船舶组装用可调式滚柱导缆器
CN207971370U (zh) 一种机器人的竖向夹持装置
CN206286467U (zh) 一种钢筋弯曲机
CN204894592U (zh) 具有拾取装置的铁块压块机
CN206307903U (zh) 一种生箔阴极辊专用吊架
CN207209389U (zh) 一种重压夹具移载模组
CN206242044U (zh) 一种连杆式液压机械手
CN206465236U (zh) 一种内模开合锁紧装置
CN206854950U (zh) 一种可旋转汽车发动机飞轮壳夹持装置
CN205104297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铜排拉拔设备
CN203513107U (zh) 直夹式钢板夹具
CN204770489U (zh) 砂芯吊具
CN208496931U (zh) 一种可扩大空间的机器人零件放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