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23397U - 稻蛙菇综合种养系统 - Google Patents

稻蛙菇综合种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23397U
CN208523397U CN201821022446.4U CN201821022446U CN208523397U CN 208523397 U CN208523397 U CN 208523397U CN 201821022446 U CN201821022446 U CN 201821022446U CN 208523397 U CN208523397 U CN 208523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squito
frog
cylinder
ric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2244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立红
曾义华
师志恒
罗赫荣
周国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yang Hongxiang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yang Hongxiang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yang Hongxiang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yang Hongxiang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2244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23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23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233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稻蛙菇综合种养系统,它包括有贯穿于稻田中部的主走廊,稻田边缘处设有围栏组件,主走廊两侧设有若干个养殖单元,相邻养殖单元之间预留有副走廊,副走廊与主走廊连接,稻田其中一端设有储水池,主走廊两侧设有供水槽,储水池中心处设有喂食亭,喂食亭四周的储水池内活动放置有蛙苗养殖组件,喂食亭边缘处设有蛙苗喂食组件。采用本方案后大幅度提高稻田经济效益,提升农产品质量,改善稻田的生态环境,是一种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等多方面功能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

Description

稻蛙菇综合种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指稻蛙菇综合种养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农业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粮食和农产品需要同时,也由于一味追求高产而大规模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和各种添加剂、生长激素等化学品,日益显现出一些问题和弊端,如环境污染、农产品污染、有害残留物富集、土壤生产力下降、自然系统遭到人为破坏、人类健康面临威胁等问题。水稻作为国内播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单产最高的粮食品种,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体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对有机稻米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依赖化肥农药生产出来的稻米已明显不受欢迎。
众所周知,蛙肉是上佳的绿色食品,肉质好、味道鲜,深受消费者喜欢。蛙肉具有十分丰厚的蛋白质、钙、磷、维生素E、锌、硒等多种对人体延缓机体衰老、增强体质的微量元素。除此以外,蛙肉性凉味咸而无毒,是大补元气治脾虚最重要的营养食品之一。黑斑蛙是一种常见的两栖类动物,在我国的分布是比较的广。由于黑斑蛙是以捕食害虫为食的,因此对于农作物是无害的。另外它本身也可以作为药材,身上很多部位都可以入药。对于爱好饮食的人来说,黑斑蛙还是非常美味的食材,它的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因此目前我国对于黑斑蛙的需求很大。野生黑斑蛙是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是不能够直接捕杀野生的,因此人工养殖就逐渐的形成市场。
如何将稻蛙菇进行综合生态种养一直是各方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等多方面功能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的稻蛙菇综合种养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稻蛙菇综合种养系统,它包括有贯穿于稻田中部的主走廊,稻田边缘处设有围栏组件,主走廊两侧设有若干个养殖单元,相邻养殖单元之间预留有副走廊,副走廊与主走廊连接,稻田其中一端设有储水池,主走廊两侧设有供水槽,储水池中心处设有喂食亭,喂食亭与主走廊之间通过亭廓连接,喂食亭四周的储水池内活动放置有蛙苗养殖组件,喂食亭边缘处设有蛙苗喂食组件,蛙苗喂食组件位于蛙苗养殖组件上方;所述的养殖单元包括有稻田区、菇垅、蛙沟,其中,菇垅位于稻田区两侧,蛙沟位于菇垅外侧,且蛙沟低于菇垅10-15cm,菇垅高于稻田区5-10cm,供水槽上设有与稻田区、菇垅、蛙沟相连接的分水口;蛙沟两端固定有固定立柱,两端的固定立柱之间连接有支撑横梁,支撑横梁上活动套装有数量大于2的滑套,滑套底部吊装有引蚊组件。
所述的围栏组件包括有固定在稻田边缘处的基座,基座上设有下凹的插槽,插槽为多个,沿蛙田边缘分布,每个插槽内均插装有一条立柱,相邻立柱外侧壁下部固定有固定挡板,固定后的固定挡板底部与基座顶部接触,固定挡板顶部的立柱上固定有下防护网板,下防护网板采用金属网片制成,下防护网板外侧壁上设有倒钩,倒钩采用铁丝绕卷在下防护网板外侧壁上形成;下防护网板顶部的立柱上固定有上防护网板,上防护网板采用塑料网片或薄膜制成;立柱顶部设有下凹的插孔,插孔内活动插装有支杆,支杆顶部设有驱鸟袋,驱鸟袋采用塑料袋绑在支杆顶部形成。
所述的引蚊组件包括有进蚊筒、引蚊灯、集蚊罩、集蚊筒,其中,集蚊筒呈长方形或正方形,集蚊筒的四个方向上均开有引蚊入口,引蚊入口外侧连接有进蚊筒,进蚊筒呈外大内小的漏斗状,其较小一端与集蚊筒连接,较大一端形成蚊虫入口,集蚊筒底部设有出蚊口,出蚊口底部固定有上小下大的出蚊筒,出蚊筒底部开口形成蚊虫出口,集蚊筒顶部开口形成降力口,降力口顶部设有球形的集蚊罩,集蚊罩顶部设有调节连杆,调节连杆顶部套装有固定套,固定套上设有与调节连杆相配合的锁紧螺栓,固定套顶部固定在滑套底部;引蚊灯安装在集蚊筒内,引蚊灯的导线向上穿过调节连杆、固定套后与支撑横梁内的电源线连接;进蚊筒、集蚊罩、集蚊筒均采用透明材料制作形成;相邻引蚊组件之间通过透明的连接筒连接,连接筒连接在相邻组的集蚊筒端部,连接筒上不规则分布有内外贯穿的进蚊口。
所述的蛙苗养殖组件包括有浮力框,浮力框四周密封,顶部和底部均开口,浮力框的底部开口处固定有下限位网,浮力框外侧壁上固定有浮力气囊,浮力框内腔一侧设有倾斜固定的活动板,活动板较低一端与下限位网连接;蛙苗喂食组件包括有安装在活动板上方的安装板,安装板固定在喂食亭边缘处,安装板上固定有导料筒,导料筒顶部设有防水盖,导料筒底部向下穿过安装板与食物储存罐相连接,食物储存罐底部开口形成出料口,出料口处活动铰接有控料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以蛙促稻。充分利用青蛙养殖带动水稻产业升级,大幅度提高稻田综合效益;
2、提质增效。由于大幅度地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促进了有机稻、有机蛙、有机菜的生产,提升了产品质量,促进了品牌化经营,提升产品的价值;
3、生态环保。通过建立稻蛙菇共生生态循环系统,提高了稻田中能量和物质循环再利用的效率,减少了病虫草害的发生和农业资源污染。
4、本方案的稻蛙菇综合种养是根据生态循环农业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技术、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蛙菇共生互促系统,并通过规模化开发、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作,能在水稻稳产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稻田经济效益,提升农产品质量,改善稻田的生态环境,是一种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等多方面功能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
5、通过稻蛙菇生态种养是水稻生态种植和有机稻米生产紧密结合的典型立体农业模式,具备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的生态学特点,符合现代循环农业发展趋势。稻蛙菇生态种养模式打破了粮食生产的单一方式,不与农业生产争地、争水,农民接受程度高。发展稻蛙菇生态种养模式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且具有低投入高产能、可复制性强、规模化发展前景广阔等优点,社会效益显著,该产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养殖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引蚊组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围栏组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蛙苗养殖组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至附图5,本实施例所述的稻蛙菇综合种养系统包括有贯穿于稻田中部的主走廊2,稻田边缘处设有围栏组件,主走廊2两侧设有若干个养殖单元3,相邻养殖单元3之间预留有副走廊4,副走廊4与主走廊2连接,稻田其中一端设有储水池1,主走廊2两侧设有供水槽,储水池1中心处设有喂食亭5,喂食亭5与主走廊2之间通过亭廓连接,喂食亭5四周的储水池1内活动放置有蛙苗养殖组件,喂食亭5边缘处设有蛙苗喂食组件,蛙苗喂食组件位于蛙苗养殖组件上方;所述的养殖单元3包括有稻田区、菇垅、蛙沟,其中,菇垅位于稻田区两侧,蛙沟位于菇垅外侧,且蛙沟低于菇垅10-15cm,菇垅高于稻田区5-10cm,供水槽上设有与稻田区、菇垅、蛙沟相连接的分水口;蛙沟两端固定有固定立柱205,两端的固定立柱205之间连接有支撑横梁206,支撑横梁206上活动套装有数量大于2的滑套207,滑套207底部吊装有引蚊组件。通过固定立柱和支撑横梁将引蚊组件挂在稻蛙养殖区,在引蚊组件下方挖一条10-20cm深的水沟,并注水,通过引蚊灯吸引蚊虫,蚊虫通过进蚊筒进入集蚊筒内,由于采用外大内小的进蚊筒,蚊虫进入后很难出处,同时集蚊筒顶部设一个球形的集蚊罩,蚊虫进入后在求生本能下会向上飞,直接撞击在集蚊罩上,通过集蚊罩消耗蚊虫的体力,蚊虫无力后下降,会通过出蚊口和出蚊筒下落,此时,黑斑蛙(田鸡)即可在下方轻易吃到蚊虫,同时多余的蚊虫会掉落到水沟内,达到灭蚊、喂食的目的。
所述的围栏组件包括有固定在稻田边缘处的基座101,基座101上设有下凹的插槽,插槽为多个,沿蛙田边缘分布,每个插槽内均插装有一条立柱102,相邻立柱102外侧壁下部固定有固定挡板103,固定后的固定挡板103底部与基座101顶部接触,固定挡板103顶部的立柱102上固定有下防护网板104,下防护网板104采用金属网片制成,下防护网板104外侧壁上设有倒钩105,倒钩105采用铁丝绕卷在下防护网板104外侧壁上形成;下防护网板104顶部的立柱102上固定有上防护网板106,上防护网板106采用塑料网片或薄膜制成;立柱102顶部设有下凹的插孔,插孔内活动插装有支杆107,支杆107顶部设有驱鸟袋108,驱鸟袋108采用塑料袋绑在支杆107顶部形成。在采用上述方案后,稻田区种植谷物,菇垅种植大球盖菇、蛙沟养殖黑斑蛙,围栏组件下部采用木制的固定挡板,用于阻挡鼠、蛇的视线,中间采用孔目较小的金属网制成,外侧壁再通过铁丝绕卷成的倒钩,防止蛇、鼠进入,内侧平滑,防止蛙类跳出,上部采用薄膜或塑料网片保护,驱鸟袋在风的作用下飞扬,用于驱除鸟类。
所述的引蚊组件包括有进蚊筒201、引蚊灯202、集蚊罩203、集蚊筒204,其中,集蚊筒204呈长方形或正方形,集蚊筒204的四个方向上均开有引蚊入口,引蚊入口外侧连接有进蚊筒201,进蚊筒201呈外大内小的漏斗状,其较小一端与集蚊筒204连接,较大一端形成蚊虫入口,集蚊筒204底部设有出蚊口,出蚊口底部固定有上小下大的出蚊筒208,出蚊筒208底部开口形成蚊虫出口,集蚊筒204顶部开口形成降力口,降力口顶部设有球形的集蚊罩203,集蚊罩203顶部设有调节连杆209,调节连杆209顶部套装有固定套2010,固定套2010上设有与调节连杆209相配合的锁紧螺栓,固定套2010顶部固定在滑套207底部;引蚊灯202安装在集蚊筒204内,引蚊灯202的导线向上穿过调节连杆209、固定套2010后与支撑横梁206内的电源线连接;进蚊筒201、集蚊罩203、集蚊筒204均采用透明材料制作形成;相邻引蚊组件之间通过透明的连接筒连接,连接筒连接在相邻组的集蚊筒204端部,连接筒上不规则分布有内外贯穿的进蚊口。
所述的蛙苗养殖组件包括有浮力框301,浮力框301四周密封,顶部和底部均开口,浮力框301的底部开口处固定有下限位网302,浮力框301外侧壁上固定有浮力气囊303,浮力框301内腔一侧设有倾斜固定的活动板304,活动板304较低一端与下限位网302连接;蛙苗喂食组件包括有安装在活动板304上方的安装板305,安装板305固定在喂食亭5边缘处,安装板305上固定有导料筒307,导料筒307顶部设有防水盖,导料筒307底部向下穿过安装板305与食物储存罐306相连接,食物储存罐306底部开口形成出料口,出料口处活动铰接有控料板。蛙苗养殖组件的浮力框放置在水中,放置后活动板上部分位于水面上,下部分位于水面下,浮力框用于对蛙苗进行保护,活动板用于蛙苗模拟两栖活动,食物储存罐用于喂食,浮力气囊采用中空的胶囊或气囊状,用于提供浮力,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浮力框顶部增加防鸟网。
上述装置的实施方法为:
1)稻田工程
稻田区:平整田块,将田埂夯实加固,保持田埂高度高出稻田平面0.3-0.5米,埂宽0.3-0.5米,且不漏水、渗水。
蛙沟:沟宽0.4-0.8米,沟深0.3-0.5米;蛙沟边缘处增加食台,四周的挖沟上设置食台,喂食台高出蛙沟3-5厘米。
田块四周建好围栏组件,下防护网板用10-20目的网片,地面上保留总高1-1.5米高,每隔1-1.5米用桩支撑固定,上方搭好天网,天网支架每隔5-8米设置1根,天网支架高为1.8-2.0米;做好蛙外逃和天敌进入的防范措施。
2)水稻种植
品种选择: 种植单季晚稻或中稻,选择优质水稻品种(组合),以玉针香、湘晚籼17号、玉柱香、农香18、农香32、黄华占和湘晚籼12号等主推品种或选用农艺性状好、抗病抗虫性强、生育期适中的优质粳稻“花优14”、“苏香粳1号”、“秋优金丰”等品种种植。
播种前进行水稻种子处理,主要是晒种和盐水选种,然后用1%的生石灰浸种消毒,避免把病菌带入大田。
栽培方式: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种植习惯可采用抛秧、直播、插秧。
3)蛙苗放养
蛙苗培养:通过蛙苗养殖组件对蛙苗进行培育;在水稻种植后1周左右,投放蝌蚪幼苗,培育形成青蛙幼苗;
放养时间:在秧苗返青后进行青蛙幼苗投放;
品种选择:投放品种主要选择经过驯化改良后的黑斑蛙。
密度方式:水稻秧苗返青扎根后10-20天后,选晴天早晨或傍晚放养幼蛙,选体质健壮、无病无残、大小一致,个体体重20克左右的幼蛙,每亩投放1500只左右。投放后先圈养1周左右时间,以有利于蛙适应稻田环境,提高存活率。
4)田间管理
驯化摄食:投饵做到定点、定质、定量,主要为全价青蛙专用饲料。定期添加VC等,提高免疫力,泼洒微生态制剂、养护水体。水稻一般可不施肥不打药,可设置智能型诱蛾灯。经常检查田埂是否有漏洞,围栏组件是否牢靠,及时防范蛇、鸟(白鹭)、黄鼠狼等蛙类天敌。下雨天及时做好防洪、防逃工作。
5)技术关键控制点
A、老鼠和蛇是青蛙的天敌,防鼠和蛇的工作做不好,对于养殖户的打击可以说是致命的。
B、青蛙是两栖动物,水中用皮肤呼吸,陆上用肺呼吸,水位不稳定或风雨大,青蛙会被淹死,不利气候青蛙大批逃离。
C、关键是在于黄粉虫和蝇蛆的获得,数量较多,必须做好这个工作,很多时候用的精力过大,很可能使副业超过主业,荒废了青蛙养殖。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1、以蛙促稻。充分利用青蛙养殖带动水稻产业升级,大幅度提高稻田综合效益;
2、提质增效。由于大幅度地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促进了有机稻、有机蛙、有机菜的生产,提升了产品质量,促进了品牌化经营,提升产品的价值;
3、生态环保。通过建立稻蛙菇共生生态循环系统,提高了稻田中能量和物质循环再利用的效率,减少了病虫草害的发生和农业资源污染。
4、本实施例的稻蛙菇综合种养是根据生态循环农业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技术、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蛙菇共生互促系统,并通过规模化开发、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作,能在水稻稳产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稻田经济效益,提升农产品质量,改善稻田的生态环境,是一种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等多方面功能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
5、通过稻蛙菇生态种养是水稻生态种植和有机稻米生产紧密结合的典型立体农业模式,具备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的生态学特点,符合现代循环农业发展趋势。稻蛙菇生态种养模式打破了粮食生产的单一方式,不与农业生产争地、争水,农民接受程度高。发展稻蛙菇生态种养模式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且具有低投入高产能、可复制性强、规模化发展前景广阔等优点,社会效益显著,该产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稻蛙菇综合种养系统,它包括有贯穿于稻田中部的主走廊(2),其特征在于:稻田边缘处设有围栏组件,主走廊(2)两侧设有若干个养殖单元(3),相邻养殖单元(3)之间预留有副走廊(4),副走廊(4)与主走廊(2)连接,稻田其中一端设有储水池,主走廊(2)两侧设有供水槽,储水池中心处设有喂食亭(5),喂食亭(5)与主走廊(2)之间通过亭廓连接,喂食亭(5)四周的储水池内活动放置有蛙苗养殖组件,喂食亭(5)边缘处设有蛙苗喂食组件,蛙苗喂食组件位于蛙苗养殖组件上方;所述的养殖单元(3)包括有稻田区、菇垅、蛙沟,其中,菇垅位于稻田区两侧,蛙沟位于菇垅外侧,且蛙沟低于菇垅10-15cm,菇垅高于稻田区5-10cm,供水槽上设有与稻田区、菇垅、蛙沟相连接的分水口;蛙沟两端固定有固定立柱(205),两端的固定立柱(205)之间连接有支撑横梁(206),支撑横梁(206)上活动套装有数量大于2的滑套(207),滑套(207)底部吊装有引蚊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蛙菇综合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围栏组件包括有固定在稻田边缘处的基座(101),基座(101)上设有下凹的插槽,插槽为多个,沿蛙田边缘分布,每个插槽内均插装有一条立柱(102),相邻立柱(102)外侧壁下部固定有固定挡板(103),固定后的固定挡板(103)底部与基座(101)顶部接触,固定挡板(103)顶部的立柱(102)上固定有下防护网板(104),下防护网板(104)采用金属网片制成,下防护网板(104)外侧壁上设有倒钩(105),倒钩(105)采用铁丝绕卷在下防护网板(104)外侧壁上形成;下防护网板(104)顶部的立柱(102)上固定有上防护网板(106),上防护网板(106)采用塑料网片或薄膜制成;立柱(102)顶部设有下凹的插孔,插孔内活动插装有支杆(107),支杆(107)顶部设有驱鸟袋(108),驱鸟袋(108)采用塑料袋绑在支杆(107)顶部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蛙菇综合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引蚊组件包括有进蚊筒(201)、引蚊灯(202)、集蚊罩(203)、集蚊筒(204),其中,集蚊筒(204)呈长方形或正方形,集蚊筒(204)的四个方向上均开有引蚊入口,引蚊入口外侧连接有进蚊筒(201),进蚊筒(201)呈外大内小的漏斗状,其较小一端与集蚊筒(204)连接,较大一端形成蚊虫入口,集蚊筒(204)底部设有出蚊口,出蚊口底部固定有上小下大的出蚊筒(208),出蚊筒(208)底部开口形成蚊虫出口,集蚊筒(204)顶部开口形成降力口,降力口顶部设有球形的集蚊罩(203),集蚊罩(203)顶部设有调节连杆(209),调节连杆(209)顶部套装有固定套(2010),固定套(2010)上设有与调节连杆(209)相配合的锁紧螺栓,固定套(2010)顶部固定在滑套(207)底部;引蚊灯(202)安装在集蚊筒(204)内,引蚊灯(202)的导线向上穿过调节连杆(209)、固定套(2010)后与支撑横梁(206)内的电源线连接;进蚊筒(201)、集蚊罩(203)、集蚊筒(204)均采用透明材料制作形成;相邻引蚊组件之间通过透明的连接筒连接,连接筒连接在相邻组的集蚊筒(204)端部,连接筒上分布有内外贯穿的进蚊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蛙菇综合种养系统,其特征在于:蛙苗养殖组件包括有浮力框(301),浮力框(301)四周密封,顶部和底部均开口,浮力框(301)的底部开口处固定有下限位网(302),浮力框(301)外侧壁上固定有浮力气囊(303),浮力框(301)内腔一侧设有倾斜固定的活动板(304),活动板(304)较低一端与下限位网(302)连接;蛙苗喂食组件包括有安装在活动板(304)上方的安装板(305),安装板(305)固定在喂食亭(5)边缘处,安装板(305)上固定有导料筒(307),导料筒(307)顶部设有防水盖,导料筒(307)底部向下穿过安装板(305)与食物储存罐(306)相连接,食物储存罐(306)底部开口形成出料口,出料口处活动铰接有控料板。
CN201821022446.4U 2018-06-29 2018-06-29 稻蛙菇综合种养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23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22446.4U CN208523397U (zh) 2018-06-29 2018-06-29 稻蛙菇综合种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22446.4U CN208523397U (zh) 2018-06-29 2018-06-29 稻蛙菇综合种养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23397U true CN208523397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79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2244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23397U (zh) 2018-06-29 2018-06-29 稻蛙菇综合种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2339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4438A (zh) * 2018-06-29 2018-10-23 益阳宏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稻蛙菇综合种养系统
CN109744103A (zh) * 2019-03-01 2019-05-14 湖南农业大学 稻蛙养殖系统及稻田养蛙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4438A (zh) * 2018-06-29 2018-10-23 益阳宏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稻蛙菇综合种养系统
CN109744103A (zh) * 2019-03-01 2019-05-14 湖南农业大学 稻蛙养殖系统及稻田养蛙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22266B1 (ko) 논 경작지를 이용한 미꾸리류의 생태양식방법
CN103270918B (zh) 稻虾共作生态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105766745B (zh) 一种稻田套养泥鳅的方法
CN105210969A (zh) 半旱式稻田仿野生黄鳝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CN102144615A (zh) 蟑螂与土元规模化混养技术
CN107027702B (zh) 适用于稻田养殖的黑斑蛙种苗选育方法
CN101755581A (zh) 农产品立体种植养殖的方法
CN106613903B (zh) 一种利用家蝇辅助杂交茎瘤芥授粉的方法
CN106614181A (zh) 稻蟹共生养殖方法
CN106922584A (zh) 一种稻田养蟹的方法
CN108684438A (zh) 稻蛙菇综合种养系统
CN104115714A (zh) 一种稻鳖共生生态养殖技术
CN102273391A (zh) 一种原生态生物链绿色水稻的生产方法
CN208523397U (zh) 稻蛙菇综合种养系统
CN112219660A (zh) 一种稻蟹生态种养方法
CN104067985A (zh) 一种青蛙养殖和蔬菜种植的联合培育系统
CN110692598B (zh) 一种同一土地禽类、蔬菜与鱼类同步生态生产的方法
CN102652485A (zh) 一种鸡枞窝扩繁的新技术
CN107466622A (zh) 一种莲田养鱼的养殖方法
CN108432620A (zh) 一种铁皮石斛的种植方法及种植棚
CN212520488U (zh) 一种蟾蜍露天生态养殖场
CN102668943A (zh) 一种猕猴桃和水产的复合种养方法
CN113229084A (zh) 一种稻鸭蛙绿肥共作的生态种植方法
CN112471021A (zh) 一种寒冷地区大规格河蟹的稻田-池塘养殖方法
CN107182734B (zh) 一种铁皮石斛与棘胸蛙套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