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21270U - 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 - Google Patents

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21270U
CN208521270U CN201820866415.0U CN201820866415U CN208521270U CN 208521270 U CN208521270 U CN 208521270U CN 201820866415 U CN201820866415 U CN 201820866415U CN 208521270 U CN208521270 U CN 208521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ickup
input device
microphone
intelligent compu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6641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宇
朱梓轩
朱研然
沈恒
叶敬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ttle Comet Network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ttle Comet Network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tle Comet Network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ttle Comet Network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6641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21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21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212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属于电脑装备领域,包括用于设于显示屏外壳边缘的第一插口、用于设于显示屏外壳内且与第一插口连通的导线容纳孔、用于与第一插口插接配合的语音外壳、设于语音外壳内的咪头及贯穿语音外壳并与所述咪头连接且用于穿过弹弓导线容纳孔与设于显示屏外壳内的控制单元连接的弹弓导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遇到拾音效果不好的情况,可以将语音外壳从显示屏外壳上拔下,拉倒距离用户嘴部较近的位置,无需再使头部前探并让嘴部凑向显示屏外壳上的咪头,在保证拾音效果的前提下,拾音效果不再受到显示屏与用户头部距离的限制,用户使用更加便捷,使用舒适度更好。

Description

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脑装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
背景技术
电脑的语音输入设备一般是设置在电脑显示屏内的咪头,咪头的位置固定,在使用的时候,如果使用者距离显示屏较远,则咪头拾音效果差,电脑反馈出的声音很小,不清晰,如果要获得清晰的声音,则使用者需要向前探头使嘴部需要尽可能的靠近显示屏上咪头的位置,使用舒适性差,还可能在向前探头的过程中使身体压到键盘造成文字误输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咪头的拾音效果受使用者与显示屏的间距影响大,造成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用于与显示屏外壳连接,包括:用于设于所述显示屏外壳边缘的第一插口、用于设于所述显示屏外壳内且与所述第一插口连通的导线容纳孔、用于与所述第一插口插接配合的语音外壳、设于所述语音外壳内的咪头及贯穿所述语音外壳并与所述咪头连接且用于穿过所述导线容纳孔与设于所述显示屏外壳内的控制单元连接的弹弓导线。
进一步地,所述语音外壳包括前壳体及设于所述前壳体后侧且用于与所述第一插口插接的插块,所述前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咪头且贯通所述前壳体前侧壁的拾音腔。
进一步地,所述拾音腔包括开口延伸至所述前壳体前侧的拾音盲孔、与所述拾音盲孔上侧壁连通的缓冲拾音孔、设于所述缓冲拾音孔上方且与所述缓冲拾音孔连通的第一阶梯孔、设于所述第一阶梯孔上方且与所述第一阶梯孔连通的第二阶梯孔及设于所述第二阶梯孔上方并与所述第二阶梯孔连通且用于容纳所述咪头的第三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缓冲拾音孔的孔径,所述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二阶梯孔和所述第三阶梯孔的孔径依次增加。
进一步地,所述拾音盲孔为条形孔,且所述拾音盲孔开口的长轴垂直于上下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咪头连接且与所述第三阶梯孔沿上下方向滑动配合的滑动支架结构及分别与所述前壳体前侧面和所述滑动支架结构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支架结构沿上下方向滑动的驱动支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支架结构包括套装于所述咪头外周的弹性套、设于所述弹性套外周的连接凸片、位于所述连接凸片上方且套设于所述弹性套外周的支撑环、位于所述连接凸片下方并套设于所述弹性套外周且与所述支撑环配合夹持所述连接凸片的固定盖环、设于所述弹性套上方且外周与所述第三阶梯孔滑动密封配合的支撑板及用于连接所述支撑环和所述支撑板的侧支架,所述弹弓导线贯穿所述支撑板并与所述咪头连接,所述弹弓导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密封填料函。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的下侧固设有卡销,所述连接凸片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卡销的凸片孔,所述固定盖环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卡销且与所述卡销卡接的卡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阶梯孔上方还设有与所述第三阶梯孔连通的调整腔,所述前壳体的前侧设有与所述调整腔连通的调节通孔,所述调节通孔为条形孔,且所述调节通孔的长轴平行于上下方向;所述驱动支架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方并与所述支撑板固接的驱动连接支架、依次贯穿所述调节通孔和所述调整腔并与所述驱动连接支架固接的驱动调节支架及设于所述调节通孔外侧且与所述驱动调节支架外端固接的滑动调节钮,所述滑动调节钮的宽度大于所述调节通孔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前壳体的后侧还设有位于所述插块上方的过线套筒,所述插块的上侧壁设有与所述过线套筒对应且用于使所述弹弓导线贯穿的通孔;所述弹弓导线为弹弓线。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容纳孔的侧壁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插口连通且用于与所述过线套筒插接配合的第二插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通过将用于拾音的咪头设置在语音外壳内,实现了咪头与显示屏外壳的可拆卸连接,咪头通过弹弓导线能与显示屏外壳内的控制单元实现通讯,弹弓导线能够实现弹性伸缩,方便用户将咪头拉出一定距离,这样,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遇到拾音效果不好的情况,可以将语音外壳从显示屏外壳上拔下,拉倒距离用户嘴部较近的位置,无需再使头部前探并让嘴部凑向显示屏外壳上的咪头,在保证拾音效果的前提下,拾音效果不再受到显示屏与用户头部距离的限制,用户使用更加便捷,使用舒适度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4为图3中语音外壳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显示屏外壳、第一插口、导线容纳孔、第二插口和弹弓导线的装配结构仰视图;
图6为图3中语音外壳的装配结构俯视图;
图7为图6的右视结构剖视图;
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8中滑动支架结构的仰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显示屏外壳;2-第一插口;3-导线容纳孔;4-语音外壳;401-前壳体; 402-插块;403-拾音盲孔;404-缓冲拾音孔;405-第一阶梯孔;406-第二阶梯孔;407-第三阶梯孔;408-过线套筒;5-咪头;6-弹弓导线;7-弹性套;8-连接凸片;9-支撑环;10-固定盖环;11-支撑板;12-侧支架;13-密封填料函; 14-卡销;15-调整腔;16-调节通孔;17-驱动连接支架;18-驱动调节支架;19- 滑动调节钮;20-第二插口;21-固线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进行说明。所述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用于与显示屏外壳1连接,包括用于设于显示屏外壳1边缘的第一插口2、用于设于显示屏外壳1内且与第一插口2 连通的导线容纳孔3、用于与第一插口2插接配合的语音外壳4、设于语音外壳 4内的咪头5及贯穿语音外壳4并与咪头5连接且用于穿过导线容纳孔3与设于显示屏外壳1内的控制单元连接的弹弓导线6。
在一般状态下,保持语音外壳4与第一插口2的插接,使用者正常在显示屏前说话即可;如果遇到拾音情况较差的情况,将语音外壳4从第一插口2中拔出,向外拉拽语音外壳4,弹弓导线6在拉力作用下逐渐伸长,使语音外壳4 靠近使用者的嘴部;在不需要近距离使用咪头5拾音的时候,使语音外壳4逐渐靠近第一插口2,弹弓导线6在自身恢复力作用下逐渐复位并收纳到导线容纳孔3中,最终将语音外壳4与第一插口2插接即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用于拾音的咪头5设置在语音外壳4内,实现了咪头5与显示屏外壳1的可拆卸连接,咪头5通过弹弓导线6能与显示屏外壳1内的控制单元实现通讯,弹弓导线6能够实现弹性伸缩,方便用户将咪头5拉出一定距离,这样,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遇到拾音效果不好的情况,可以将语音外壳4从显示屏外壳上拔下,拉倒距离用户嘴部较近的位置,无需再使头部前探并让嘴部凑向显示屏外壳上的咪头,在保证拾音效果的前提下,拾音效果不再受到显示屏与用户头部距离的限制,用户使用更加便捷,使用舒适度更好;同时,弹弓导线6本身具有一定弹性,可以伸缩,也方便进行收纳,提高使用便捷性。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方便插拔,语音外壳4外表面上还设有防滑凸纹结构,增加手指与语音外壳4的摩擦力,方便用户施力插拔语音外壳4。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图6及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语音外壳4包括前壳体401及设于前壳体401后侧且用于与第一插口2插接的插块402,前壳体401内设有用于容纳咪头5且贯通前壳体401前侧壁的拾音腔。插接结构设计在前壳体401后侧,拾音腔的开口设置在前壳体401的前侧壁,插接功能与拾音功能得到平衡,两者之间互不影响,提高使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方便插拔,提高插拔定位的准确性,插块 402的棱边均为弧面,第一插口2内部的棱边也对应为弧面,插接的时候弧面能提供一定导向作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及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拾音腔包括开口延伸至前壳体401前侧的拾音盲孔 403、与拾音盲孔403上侧壁连通的缓冲拾音孔404、设于缓冲拾音孔404上方且与缓冲拾音孔404连通的第一阶梯孔405、设于第一阶梯孔405上方且与第一阶梯孔405连通的第二阶梯孔406及设于第二阶梯孔406上方并与第二阶梯孔406连通且用于容纳咪头5的第三阶梯孔407,第一阶梯孔405的孔径小于缓冲拾音孔404的孔径,第一阶梯孔405、第二阶梯孔406和第三阶梯孔407 的孔径依次增加。声音信号通过拾音盲孔403进入,经过缓冲拾音孔404的缓冲后进入到第一阶梯孔405中,三个阶梯孔中,至少第一阶梯孔405和第二阶梯孔406能形成二阶滤波音腔,且该滤波音腔在声音进入方向上为逐步增大呈梯度变化的滤波音腔,对音波起到一定过滤作用,音波得到被动降噪处理,最后进入到咪头5中,进而获得较为纯净的音源信号。
进一步地,参阅图7及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拾音盲孔403为条形孔,且拾音盲孔403开口的长轴垂直于上下方向。拾音盲孔403的开口设计的比较大,提高了对声音信号获取的有效性和广泛性。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拾音盲孔403的前端覆盖有防护网,防护网能起到防尘作用,避免尘土影响到咪头5的拾音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及图6至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还包括与咪头 5连接且与第三阶梯孔407沿上下方向滑动配合的滑动支架结构及分别与前壳体401前侧面和滑动支架结构连接且用于驱动滑动支架结构沿上下方向滑动的驱动支架结构。通过直接调节驱动支架结构,以使滑动支架结构带动咪头5沿第三阶梯孔407轴向移动,进而能选择性的使第三阶梯孔407参与到过滤音波的过程中,当咪头5向上移动使第三阶梯孔407的底端面与咪头5或滑动支架结构的下端面间隔设置的时候,第一阶梯孔405、第二阶梯孔406和第三阶梯孔407能形成三阶滤波音腔,滤波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及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滑动支架结构包括套装于咪头5外周的弹性套7、设于弹性套7外周的连接凸片8、位于连接凸片8上方且套设于弹性套7外周的支撑环9、位于连接凸片8下方并套设于弹性套7外周且与支撑环9配合夹持连接凸片8的固定盖环10、设于弹性套7上方且外周与第三阶梯孔407滑动密封配合的支撑板11及用于连接支撑环9和支撑板11的侧支架12,弹弓导线6贯穿支撑板11并与咪头5连接,弹弓导线6与支撑板11之间设有密封填料函13。其中,弹性套7和连接凸片8为一体结构,连接凸片8和弹性套7均为弹性材质构件,例如橡胶构件等,而支撑环9、固定盖环10、支撑板11和侧支架12均为刚性塑料构件,在使用的时候,当语音外壳4发生晃动的时候,弹性套7和连接凸片8能起到有效缓冲作用,同时使咪头5得到有效固定,防止咪头5磕碰前壳体401,提高结构稳定性,也方便了拆装。
具体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支撑环9、固定盖环10和支撑板11上依次设有相互对应的气体流通通孔,在滑动支架结构上下移动或发生晃动的时候,咪头5下方的气流能依次穿过气体流通通孔流向支撑板11的上方,对气流起到疏散作用,能有效降低杂音、回响等问题的产生,提高拾音效果。优选地,为尽可能增加气流通过速率,气体流通通孔为围绕滑动支架结构中轴分布的多组弧形孔。
具体地,请参阅图7及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侧支架12包括两组倾斜方向不同且相互交替设置的支杆,相邻的支杆之间形成类似于三角支撑的结构,使得侧支架12的结构稳定性更好,使用强度更高。
进一步地,参阅图7至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支撑环9的下侧固设有卡销14,连接凸片8上设有用于容纳卡销14的凸片孔,固定盖环10上设有用于容纳卡销14且与卡销14卡接的卡孔。在组装的时候,先将连接凸片8依次套在卡销14上,最后扣上固定盖环10并使固定盖环10卡在卡销14上,拆卸的时候直接拔下固定盖环10即可,装卸方便,可重复使用,便于进行零部件的更换,降低了使用成本。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及图6至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三阶梯孔407上方还设有与第三阶梯孔407连通的调整腔15,前壳体401的前侧设有与调整腔15连通的调节通孔16,调节通孔16为条形孔,且调节通孔16的长轴平行于上下方向;驱动支架结构包括设于支撑板11上方并与支撑板11固接的驱动连接支架17、依次贯穿调节通孔16和调整腔15并与驱动连接支架17固接的驱动调节支架18及设于调节通孔16外侧且与驱动调节支架18外端固接的滑动调节钮19,滑动调节钮19的宽度大于调节通孔16的宽度。其中,驱动连接支架17与调节通孔16 在上下方向上滑动配合,通过上下推动滑动调节钮19,就能直接使驱动调节支架18带动驱动连接支架17上下移动,进而使咪头5能够方便的上下移动,其占用空间小,使用稳定性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及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驱动连接支架17套装于弹弓导线6端部的外周,驱动连接支架17与支撑板11的连接点围绕支撑板11的中轴设有至少三个,上下移动稳定性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4、图6及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防止弹弓导线6折损,前壳体401 的后侧还设有位于插块402上方的过线套筒408,插块402的上侧壁设有与过线套筒408对应且用于使弹弓导线6贯穿的通孔。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及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与上述过线套筒408相配合,以提高语音外壳 4与显示屏外壳1插接的紧密性,并尽量使结构更加紧凑,导线容纳孔3的侧壁上还设有与第一插口2连通且用于与过线套筒408插接配合的第二插口20。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导线容纳孔3的内端还设有用于使弹弓导线6的端部贯穿并与弹弓导线6卡接的固线卡21,可以防止在过渡拉拽弹弓导线6的情况下使弹弓导线6的内端与控制单元脱离的情况发生,保证使用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用于与显示屏外壳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于所述显示屏外壳边缘的第一插口、用于设于所述显示屏外壳内且与所述第一插口连通的导线容纳孔、用于与所述第一插口插接配合的语音外壳、设于所述语音外壳内的咪头及贯穿所述语音外壳并与所述咪头连接且用于穿过所述导线容纳孔与设于所述显示屏外壳内的控制单元连接的弹弓导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外壳包括前壳体及设于所述前壳体后侧且用于与所述第一插口插接的插块,所述前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咪头且贯通所述前壳体前侧壁的拾音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腔包括开口延伸至所述前壳体前侧的拾音盲孔、与所述拾音盲孔上侧壁连通的缓冲拾音孔、设于所述缓冲拾音孔上方且与所述缓冲拾音孔连通的第一阶梯孔、设于所述第一阶梯孔上方且与所述第一阶梯孔连通的第二阶梯孔及设于所述第二阶梯孔上方并与所述第二阶梯孔连通且用于容纳所述咪头的第三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缓冲拾音孔的孔径,所述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二阶梯孔和所述第三阶梯孔的孔径依次增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盲孔为条形孔,且所述拾音盲孔开口的长轴垂直于上下方向。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咪头连接且与所述第三阶梯孔沿上下方向滑动配合的滑动支架结构及分别与所述前壳体前侧面和所述滑动支架结构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支架结构沿上下方向滑动的驱动支架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支架结构包括套装于所述咪头外周的弹性套、设于所述弹性套外周的连接凸片、位于所述连接凸片上方且套设于所述弹性套外周的支撑环、位于所述连接凸片下方并套设于所述弹性套外周且与所述支撑环配合夹持所述连接凸片的固定盖环、设于所述弹性套上方且外周与所述第三阶梯孔滑动密封配合的支撑板及用于连接所述支撑环和所述支撑板的侧支架,所述弹弓导线贯穿所述支撑板并与所述咪头连接,所述弹弓导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密封填料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的下侧固设有卡销,所述连接凸片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卡销的凸片孔,所述固定盖环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卡销且与所述卡销卡接的卡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阶梯孔上方还设有与所述第三阶梯孔连通的调整腔,所述前壳体的前侧设有与所述调整腔连通的调节通孔,所述调节通孔为条形孔,且所述调节通孔的长轴平行于上下方向;所述驱动支架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方并与所述支撑板固接的驱动连接支架、依次贯穿所述调节通孔和所述调整腔并与所述驱动连接支架固接的驱动调节支架及设于所述调节通孔外侧且与所述驱动调节支架外端固接的滑动调节钮,所述滑动调节钮的宽度大于所述调节通孔的宽度。
9.如权利要求2-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的后侧还设有位于所述插块上方的过线套筒,所述插块的上侧壁设有与所述过线套筒对应且用于使所述弹弓导线贯穿的通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容纳孔的侧壁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插口连通且用于与所述过线套筒插接配合的第二插口。
CN201820866415.0U 2018-06-04 2018-06-04 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21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66415.0U CN208521270U (zh) 2018-06-04 2018-06-04 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66415.0U CN208521270U (zh) 2018-06-04 2018-06-04 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21270U true CN208521270U (zh) 2019-02-19

Family

ID=65324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6641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21270U (zh) 2018-06-04 2018-06-04 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212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146401A1 (en) Case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cable to electrically couple the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o an external device
US20150189780A1 (en) Case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n interface to provide for transmission of data bewteen the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 external device
US20080144872A1 (en) Headgear and integrated music player
CN105830124A (zh) 微型高清摄像头系统
WO2022227464A1 (zh) 镜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头戴式显示设备
CN208521270U (zh) 智能电脑语音输入设备
CN103292571B (zh) 显控面板组件和具有它的冰箱
CN207860100U (zh) 一种车载音响和无线充电一体装置
CN207337373U (zh) 一种可拆卸红外触摸屏一体机
CN208821003U (zh) 用于电子装置麦克风的防尘支架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08806946U (zh) 耳机降噪结构及耳机
US20040033835A1 (en) Device for illuminating palm-top TV game
CN207053734U (zh) 可调音耳机
CN201222361Y (zh) 便携式音响
CN211272925U (zh) 一种基于臂铠结构的儿科输液辅助用具
CN202818529U (zh) 手持电子设备及其导音装置
CN106126510A (zh) 一种具有在线多引擎自动语音识别的快速翻译装置
CN207639013U (zh) 一种便携式录音屏蔽器外壳
CN218352689U (zh) 一种新型心率检测蓝牙耳机
CN211406199U (zh) 一种可固定不同尺寸的音响墙壁支架
CN209072690U (zh) 一种英语教学用耳机
CN216086926U (zh) 一种防水型蓝牙音箱
CN209168699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09283445U (zh) 头戴式耳机
CN208739363U (zh) 组合式播放器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6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