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19284U - 一种电动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19284U
CN208519284U CN201820805723.2U CN201820805723U CN208519284U CN 208519284 U CN208519284 U CN 208519284U CN 201820805723 U CN201820805723 U CN 201820805723U CN 208519284 U CN208519284 U CN 2085192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motor
spool
bearing
driven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057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Commercial Refrig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Refriger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Refrigera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Refrigeration Group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192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192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阀,包括阀体组件,阀体组件包括阀芯套,丝杆组件包括丝杆和轴承,轴承套设于丝杆的下端部,轴承包括轴承内环和轴承外环,轴承内环能够相对于轴承外环周向转动,阀芯组件在丝杆组件的带动下,能够相对于阀芯套轴向移动,阀芯组件包括阀芯,阀芯至少部分地设置于阀芯套的内腔,阀芯的外壁能够与阀芯套的内壁间隙滑动配合,阀芯包括容纳槽和锥状部,锥状部设置于容纳槽的下方,锥状部能够与阀体组件的阀口部配合,当电动阀关闭时,容纳槽与锥状部的下端不连通,弹性元件设置于容纳槽,弹性元件的上端与轴承外环抵接,弹性元件的下端与阀芯抵接。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阀,能够减少电动阀的阀芯与阀口部之间的磨损。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阀。
背景技术
电动阀作为组成制冷系统的重要组件,广泛应用于冷冻机组、冷库、超市冷柜等。电动阀大体包括阀体组件、驱动组件、丝杆组件、阀芯组件,通过驱动组件的旋转驱动使丝杆组件作用于阀芯组件,从而使阀芯组件抵接或分离电动阀的阀口部,实现电动阀的流量调节功能。背景技术的一种电动阀,其阀芯与阀口部的接触面的磨损大,阀的内泄漏可能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阀,减少电动阀的阀芯与阀口部之间的磨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动阀,包括:阀体组件,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芯套;丝杆组件,所述丝杆组件包括丝杆和轴承,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丝杆的下端部,所述轴承包括轴承内环和轴承外环,所述轴承内环能够相对于所述轴承外环周向转动;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在所述丝杆组件的带动下,能够相对于所述阀芯套轴向移动,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芯,所述阀芯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阀芯套的内腔,所述阀芯的外壁能够与所述阀芯套的内壁间隙滑动配合,所述阀芯包括容纳槽和锥状部,所述锥状部设置于所述容纳槽的下方,所述锥状部能够与所述阀体组件的阀口部配合,当所述电动阀关闭时,所述容纳槽与所述锥状部的下端不连通,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容纳槽,所述弹性元件的上端与所述轴承外环抵接,所述弹性元件的下端与所述阀芯抵接。
该方案的电动阀,丝杆组件包括丝杆和轴承,轴承包括轴承内环和轴承外环,轴承内环能够相对于轴承外环周向转动,阀芯组件包括阀芯,阀芯包括容纳槽和锥状部,锥状部设置于容纳槽的下方,锥状部能够与阀体组件的阀口部配合,弹性元件设置于容纳槽,弹性元件的上端与轴承外环抵接,弹性元件的下端与阀芯抵接,减少电动阀的阀芯与阀口部之间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动阀在某一开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所示为图1中轴承的立体结构图;
图2B所示为图2A中所示轴承的俯视图;
图2C所示为图2A中所示轴承的剖面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的局部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1所示电动阀在闭阀状态一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1所示电动阀在闭阀状态二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6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电动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所示为图6A的局部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电动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电动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先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等,均是以本文说明书附图中图示位置为基准定义的,本文中所涉及的“轴向”指电动阀的轴线方向,具体地,如沿电动阀的阀芯套的轴线方向。本文中所涉及的“径向”指与前述电动阀的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只是为了描述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不应当对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本文所称的“软性密封材料”是指非金属材料,并具有一定弹性的能够用于密封的材料。
本文所称的“锥状部能够与阀体组件的阀口部配合”,包括锥状部与阀口部接触以关闭电动阀或调节电动阀的流量的结构;还包括锥状部与阀口部不接触,通过控制锥状部相对于阀口部的轴向移动来调节电动阀的流量的结构。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尤其主要就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核心实用新型点作出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一的电动阀在某一开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A所示为图1中轴承的立体结构图,图2B所示为图2A中所示轴承的俯视图,图2C所示为图2A中所示轴承的剖面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1的局部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1所示电动阀在闭阀状态一时的局部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1所示电动阀在闭阀状态二时的局部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动阀包括具有阀腔100的阀体组件10,还包括丝杆组件20、阀芯组件30、螺母组件40、转子组件50、弹性元件60、电磁线圈70。阀体组件10包括阀芯套13,阀芯组件30包括阀芯31,阀芯31至少部分地设置于阀芯套 13的内腔,阀芯31的外壁能够与阀芯套13的内壁间隙滑动配合,阀芯组件30在丝杆组件20的带动下,能够相对于阀芯套13轴向移动,丝杆组件20包括丝杆21和轴承22,轴承22套设于丝杆21的下端部213,轴承22包括轴承内环221和轴承外环 222,轴承内环221能够相对于轴承外环222周向转动。阀芯31包括容纳槽312和锥状部325,锥状部325设置于容纳槽312的下方,所述锥状部325能够与阀体组件的阀口部200配合以调节电动阀的流量,当电动阀关闭时,容纳槽312与锥状部325的下端不连通,弹性元件60设置于容纳槽312,弹性元件60的上端与轴承外环222抵接,弹性元件60的下端与阀芯31抵接。能够减少电动阀的阀芯与阀口部之间的磨损,弹性元件60可以具体为压缩弹簧。
本技术方案的电动阀,在丝杆21周向转动且轴向移动过程中,轴承外环222相对于阀芯31不发生周向转动,弹性元件60的上端与轴承外环222抵接,弹性元件60 的下端与阀芯31抵接,因此,阀芯组件组件30相对于阀口部200不发生周向转动,减少了阀芯31与阀口部200接触部位受到的摩擦力,能够减少阀芯31与阀口部200 之间的磨损,以减少电动阀的内泄漏,提高电动阀闭阀时的密闭性能。
具体地,如图1所示,螺母组件40包括螺母41、弹簧导轨42、止动滑环43和凸环44。其中,螺母41的内螺纹能够与丝杆21的外螺纹配合形成传动螺纹副。凸环44设置在螺母41外周并将螺母41与下阀体12连接。螺母41与凸环44可以一同注塑成型或通过其它方式固定,螺母41上部的外圆周套装有弹簧导轨42和止动滑环 43。转子组件50包括转子51、止动杆52和连接二者的连接环53,转子51与丝杆21 的上端通过连接环53固定连接。当转子组件50驱动丝杆21转动时,螺母组件40可以将丝杆21的转动转化为直线运动,进而使丝杆组件20能够带动阀芯组件30轴向移动。
阀体组件10包括上阀体11、下阀体12、阀芯套13、第一连接管14。具体地,上阀体11和下阀体12焊接固定后形成阀腔100,下阀体12的侧壁上连接有第一接管 14,第一接管14与腔体100连通。阀芯套13与下阀体12固定连接。阀芯套13的上端插入至螺母41下端的内孔中。
本实施例中,阀芯套13与下阀体12二者为分体式结构,通过压装或焊接固定,可以理解的是,阀芯套13与下阀体12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即加工为一个零件。阀芯套13下端部伸出阀腔100并连接有第二接管15,也即,本实施例中,阀芯套13 部分地设置于阀腔100中,阀芯套13在与其它零部件组件组装前,大致呈轴向贯通的筒状结构,阀芯套13包括内腔131,本实施例中,内腔131由阀芯套13的内槽壁围成。阀芯套13的内壁能够对阀芯组件30的轴向移动提供导向,阀芯套13开设有阀口部200,阀口部200大体位于阀腔100内。具体地,阀芯套13设置有向丝杆21 方向轴向延伸的呈轴向贯通的环形凸台133,环形凸台133形成阀口部200,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由于阀芯套13与下阀体12固定连接,阀芯套13又设置有阀口部200,更易于提高阀口部200与阀芯组件30的配合的同轴度。
如图1至图3所示,丝杆组件20包括丝杆21、轴承22。本实施例中,轴承22 设置于容纳槽312。轴承22包括轴承内环221、轴承外环222。二者在周向能够发生相对转动。轴承外环222的外壁能够相对于容纳槽312的槽壁间隙滑动配合。丝杆21 包括与轴承22配合的下端部213和设置于下端部213上方的主体部212。轴承22套设于下端部213的外部。主体部212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部,主体部212的下端面与下端部213的外周壁形成台阶面朝下的第一台阶部211,轴承内环221的上端与第一台阶部211抵接,下端部213铆压固定轴承内环221,使丝杆21与轴承内环221连接,即,轴承内环221能够与丝杆21一起轴向移动。丝杆21与轴承内环221的这种固定方式工艺简单,方便。当轴承内环221与丝杆21一起轴向移动时,轴承外环222相对于阀芯31不发生周向转动。本实施例中,轴承22具体为滚珠轴承,包括设置于轴承内环221与轴承外环222之间的滚珠223。可以理解的是,当轴承22与丝杆21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时,丝杆21与轴承22之间可能发生轴向相对位移或周向相对转动,这不影响本方案的实现。
如图1和图3所示,阀芯组件30还包括挡圈32和软性密封材料制成的密封环33。密封环33固定在阀芯31上。阀芯31至少部分地设置于阀芯套13的内腔131内,阀芯31的外壁能够与阀芯套13的内壁间隙滑动配合。由于阀芯31的外壁能够与阀芯套13的内壁间隙滑动配合,在丝杆21相对于阀芯套13周向转动和轴向移动过程中,由于阀芯31相对于阀芯套13不发生周向转动,仅能够发生轴向移动,阀芯31与阀芯套13之间不发生径向摩擦力,能够使阀芯13动作更加平稳。根据阀芯套13结构的变化,阀芯31的下端也可以伸出或不伸出阀芯套13。
阀芯31可以具体为黄铜材质,如图4所示,阀芯31包括容纳槽312和锥状部325,锥状部325设置于容纳槽312的下方,在丝杆组件20带动阀芯组件30轴向移动过程中,锥状部325能够与阀口部200配合以调节电动阀的流量。阀芯31在组装前,容纳槽312上端呈开口状,以供其它零部件装入。阀芯31的上端可以通过焊接、过盈压配等方式与挡圈32固定连接,以使阀芯组件30能够与丝杆组件20配合,使丝杆组件20能够带动阀芯组件30轴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具体地,阀芯31的上端部设置有台阶面朝上的第二台阶部311,挡圈32设置在第二台阶部311的台阶后,阀芯31的上端与挡圈32铆压配合。丝杆21 的下端部213、轴承22和弹性元件60设置于容纳槽312内。当丝杆组件20的轴承 22与挡圈32接触后,若丝杆组件20继续沿轴向向上移动,则丝杆组件20能够带动阀芯31轴向向上移动,使阀芯组件30与阀口部200脱开(不接触)。可以理解的是,阀芯组件30不设置挡圈32也是可以的,这时,只要将阀芯31的上端部沿径向向丝杆21的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利用弯折部与轴承22配合,使丝杆组件20带动阀芯 31轴向向上移动也是可以的。
作为进一步的设计,密封环33可以由PTFE等具有类似性能的软性密封材料制成,这样,密封件33可以通过套设的方式安装到阀芯31上。在丝杆组件20的带动下,密封环33的下端面能够与阀口部200(环形凸台131)抵接,以使电动阀关闭。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阀芯31具体包括筒状部313和位于筒状部313下方的流量控制部 314,容纳槽312设置于筒状部313内。其中,本实施例中,密封环33套设在流量控制部314的外周部。密封环33与阀芯31的连接简单,无须在电动阀上增设其它零部件,在电动阀的其它结构不变时,使电动阀的结构进一步简化,结构简单,降低工艺成本。具体地,如图4所示,流量控制部314包括环形凹槽部315和锥状部325,环形凹槽部315设置于锥状部325的上方,环形凹槽部315的外壁的横截面大致呈圆形,锥状部325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即锥状部325可以是自环形凹槽部315的下端向阀口部200方向直径渐小,在丝杆组件20的带动下,密封环33的下端面能够与环形凸台133(阀口部200)的上端面接触或分离,当密封环33与环形凸台133分离时,通过控制锥状部325与阀口部200之间的开度,能够调节电动阀的流量,也即,通过锥状部325与阀口部200的配合以调节电动阀的流量。采用阀芯31和密封环33配合,在丝杆组件20的带动下,密封环33能够与阀口部200抵接或分离,使电动阀处于关闭或打开状态。当密封环33与阀口部200分离时,通过控制阀芯31与阀口部200之间的开度能够调节电动阀的流量。这样,将电动阀打开、关闭、调节流量功能集成,并减少了电动阀的内泄漏。
本技术方案的电动阀,在丝杆21轴向移动过程中,轴承外环222相对于阀芯31 不会发生周向转动,弹性元件60的上端又与轴承外环222抵接,弹性元件60的下端与容纳槽312的底壁抵接(即与阀芯31抵接),因此,密封环33相对于阀口部200 不会发生周向转动,减少了密封环33与环形凸台133(阀口部200)接触部位受到的摩擦力,减少密封环33与环形凸台133之间的磨损,能够减少电动阀的内泄漏,提高电动阀闭阀时的密闭性能。
密封环33大致呈圆环状设置,具体地,安装密封环33时,密封环33自锥状部 325的下端套入后,通过过盈压装方式与环形凹槽部315配合,这样,通过在阀芯31 上设置环形凹槽部315,并将环形凹槽部315下方的锥状部325设置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在电动阀其它结构不变时,能够方便地实现密封环33与阀芯31的安装,零部件数量少,无需进行其它工艺,装配方便,尤其能够解决小口径电动阀中密封环安装工艺复杂的问题,也就是说,这种密封环安装方式尤其适用于小口径电动阀。更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保证密封环33与环形凹槽部315的配合可靠性,进一步确保密封环33不会从环形凹槽部315脱出,流量控制部314还包括设置于环形凹槽部315 与锥状部325之间的环形凸出部316,环形凸出部316为横截面直径不变的高度较矮的圆柱形,环形凸出部316的外径大于环形凹槽部315的外径,也即,环形凸出部316 比环形凹槽部315要粗些。定义所述环形凸出部的外径为D1,定义所述环形凹槽部的外壁的外径为D2,定义密封环的内径为D3,则0.15mm≤D1-D2≤0.25mm,且,0≤D3-D2 ≤0.25mm。这样,既能保证环形凸出部316的防止密封环33脱出环形凹槽部315的功能,又能防止环形凸出部316外径过大而影响密封环33的装配。而且这种防脱结构的设置还无须增加卡簧等具有类似功能的零部件。
密封环33可以由PTFE等具有类似性能的软性密封材料制成,当密封环33的下端面与环形凸台133的上端面接触时,锥状部325与阀口部200(环形凸台133)在径向具有预定间隙,即,锥状部325与阀口部200不接触。预定间隙的设计,一方面,能够防止关阀时阀芯31干涉密封环33与环形凸台133的抵接,另一方面能够根据电动阀流量曲线的需要,调节预定间隙的大小,满足不同工况的要求。此外,预定间隙的设置与密封件33的结构的设置,使电动阀的开闭由密封环33与阀口部200配合来实现,电动阀的流量调节由锥状部325与阀口部200的配合来实现,减少了密封环33 与阀口部200接触部位的磨损,能够减少电动阀的内泄漏,易于实现。在此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阀芯套13包括环形凸台133,即,环形凸台133直接形成在阀芯套13上,加工方便,并且,能够提高阀芯31与环形凸台133(阀口部200)的同轴度。
本实施例的电动阀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阀体组件10、丝杆组件20、阀芯组件30、螺母组件40和转子组件50的各零件以及弹性元件60和电磁线圈70;
将丝杆20的下端部213与轴承22的轴承内环221固定连接作为第一分组件;将密封环33自阀芯31的锥状部325套设至阀芯31的环形凹槽部315;将弹性元件30 装配至阀芯31的容纳槽312内;将第一分组件自容纳槽312的上开口部伸入容纳槽 312内,并通过挡圈32与阀芯31的上端固定来将轴承20和弹性元件60限位于容纳槽312内形成第一组件;
将下阀体12与阀芯套13焊接固定或过盈压装固定连接形成第二组件;
将第一组件自阀芯31的锥状部325部分地伸入第二组件的阀芯套13内,使所述阀芯套13与阀芯31能够间隙滑动配合;
将螺母组件40套设至丝杆21的外周,使螺母41与丝杆21螺纹配合,将螺母41 通过凸环44与下阀体12焊接固定;将转子组件50套设于螺母组件40的外周,并将丝杆21与转子51通过连接环53固定连接;
将上阀体11罩设在转子组件50的外周,将上阀体11与下阀体12固定连接;
将电磁线圈70通过支架固定至阀体组件10的外周。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密封环33直接由阀芯31的上端套设至阀芯21的环形凹槽部315就完成了密封环33与阀芯31的固定,装配方法简单,不受阀芯31的尺寸的限制,尤其适用于小口径的电动阀。
本实施例的电动阀的制造方法中,具体地,丝杆21的下端部214与轴承内环221 铆压固定,当然,可以理解是的,本实施例电动阀的制造方法中,轴承内环221与丝杆21也可以通过下文所述的卡簧或螺母等方式固定连接。
下面介绍本实施例的电动阀的工作过程:
图1和图3所示为电动阀处于某一开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密封环离开阀口部)、图4所示为电动阀处于闭阀状态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电动阀处于闭阀状态二(自闭阀状态一起,丝杆又向下移动一定距离)。
如图1和图3、图4所示,电动阀自处于某一开阀状态时,轴承22的上端与阀芯组件30的挡圈32抵接,即,轴承22支撑着挡圈32,进而支撑着阀芯31,由于丝杆 21和轴承内环221固定连接,阀芯31又与挡圈32和密封环33固定连接,则当丝杆 31随转子51一起相对于螺母41轴向向下移动时,阀芯组件30与丝杆组件20在轴向相对于阀芯套13一起轴向下移,这种阀芯组件30随丝杆组件20一起相对于阀芯套 13向下移动的状态一直保持至密封环33与阀芯套13的阀口部200(即环形凸台131) 的上端接触为止,即达到密封环33与环形凸台131刚接触时的状态,定义为闭阀状态一,如图4所示。
在前述的电动阀从图3所示的某一开阀状态移动至图4所示的闭阀状态一过程中,电磁线圈70通电,转子51在磁场的作用下周向转动,丝杆21随转子51的转动而转动的同时,由于螺母41通过凸环44与下阀体12固定连接,在丝杆21与螺母41 的螺纹配合作用下,丝杆21一边周向转动一边沿轴向向下移动,在丝杆21轴向向下移动过程中,轴承外环222不会随丝杆21周向转动。弹性元件60又抵接在轴承外环 222与阀芯31之间,则该过程中,弹性元件60相对于阀芯31不产生轴向位移,弹性元件60对阀芯31不产生弹性力。阀芯组件30靠自身重力作用仅相对于阀芯套13轴向移动,阀芯31与阀芯套13之间不受径向摩擦力作用,阀芯组件30动作平稳性得到提高。
如图4和图5所示,自电动阀处于图4所示的闭阀状态一对电磁线圈70继续通电,丝杆21和轴承22一起轴向向下移动,轴承外环222压缩弹性元件60,使弹性元件60产生将阀芯31向阀口部200(环形凸台131)推压的弹性力,进一步使密封环 33与环形凸台131紧靠,即进一步确保关阀可靠性。在该过程中,由于轴承外环222 不随丝杆21周向转动,弹性元件60作用于轴承外环222与容纳槽312的底壁之间,则阀芯31和密封环32相对于环形凸台133(阀口部200)不发生周向转动,阀口部 200与密封环33二者接触部位不会受到周向摩擦力的作用,能够减少电动阀的内泄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电动阀的阀口均设于阀芯套上,当然,实际设置时,也可将阀口直接开设于下阀体上或另外设置零件并在其上开设阀口,并在阀体组件内部设置单独的阀芯套,对各活动连接组件和阀芯组件进行导向。同理,实施例中的阀芯套也可以不与阀体组件直接固定,而将阀芯套固定在其它组件上,再将其它组件与阀体组件固定连接,或者,阀芯套与下阀体一体形成。
图6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电动阀的结构示意图,图6B所示为图6A的局部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电动阀相比于前述实施例一的电动阀,其变化在于密封环与阀芯的连接方式的变化和相应的流量控制部314A的变化。如图所示,阀芯组件30A包括阀芯 31A,阀芯31A具体包括筒状部313A和流量控制部314A,该阀芯组件30A与图1中所示阀芯组件30的区别主要在于,在制造该实施例的电动阀时,密封环33A通过注塑材料直接注塑在流量控制部314A上,例如采用PTFE等具有类似性能的材料注塑在流量控制部314A上,靠注塑强度保证密封环33A与阀芯31A的流量控制部314A的连接可靠性。这种阀芯与密封环的连接方式也无须增加其它零部件,在电动阀的其它结构不变时,使电动阀的结构更简单,减少了零部件数量。
具体地,流量控制部314A包括柱状部317和设置于柱状部317下方的锥状部 325A,锥状部325A自柱状部317的下端向阀口部200方向直径渐小,密封环33是由注塑材料注塑在柱状部317的外周部形成,此种密封环形成方式,也无需增加其它零部件就将密封环33A与阀芯31A连接,工艺简单,减少了电动阀的零部件数量和工艺步骤,并且,此种连接方式,相较于图1中所示的密封环33与阀芯31的配合方式而言,其优点主要在于,这种连接方式不受电动的口径的限制,不局限于小口径的阀,可以适用于任何口径的阀,适用范围广。为了进一步加强密封环33A与阀芯31A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柱状部317的外周部设置有环形凸筋318A,作为一种较好的设计方案,在柱状部317的外周部间隔设置有两个环形凸筋318A。除采用环形凸筋318A的设计方案外,也可以采用在流量控制部314A的外周部设置滚花结构或其它类似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加强密封环33A与阀芯31A连接更加可靠的作用即可。本实施例的电动阀的动作原理和其它有益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的电动阀,轴承与丝杆的配合方式可以作出变化,只要使丝杆能够带动轴承整体轴向移动并带动轴承内环周向转动即可,即轴承内环与丝杆之间不发生轴向移动和周向转动,轴承外环相对于轴承内环不发生轴向移动,但能够周向转动即可。如图7所示,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电动阀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动阀,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丝杆与轴承的连接方式的变化。与实施例一相同之处不再重复叙述。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中,丝杆21B的下端部213B 上卡合有卡簧23,轴承22通过卡簧23与丝杆21B连接也是可以的。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下端部213B上设置螺母将下端部213B与轴承内环221连接。本实施例的电动阀的动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叙述。本实施例的电动阀的制造方法与实施例一相比,仅在于轴承与丝杆的固定连接方式不同,可以参照实施例一理解。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也适用于图8所示的电动阀,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电动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实施例的电动阀与实施例一所述电动阀的区别在于阀芯组件的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阀芯组件30C包括阀芯31C和挡圈32C,但在阀芯31C的外周没有设置图1和图6中所示的密封环,该种电动阀阀芯 31C相对于阀口部也不会发生周向转动,减少了阀芯31C与环阀口部200C接触部位受到的摩擦力,减少了阀芯31C与环阀口部200C的磨损,能够减少电动阀的内泄漏,提高阀闭阀时的密闭性能。可以理解的是,该种电动阀的阀口部200C的结构也不限于环形凸台形式,可以作出相应变化。本实施例的电动阀的动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似,只是关阀时,由阀芯31C直接与阀口部200C接触,而无密封环的设置,本实施例的电动阀也具有实施例一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重复叙述。本实施例的电动阀的制造方法与实施例一相比,没有实施例一中关于密封环33的装配步骤,其它相同之处可以参照实施例一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给出的实施例中,环形凸台(阀口部)设置于阀芯套,可以理解的是,环形凸台(阀口部)不设置在阀芯套上也是可以的。例如,当阀芯套为分体式结构,即,将阀芯套设计为包括对阀芯组件进行导向的导向套和与下阀体固定连接的阀口座两个分体零件时,环形凸台可以设置在阀口座上。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电动阀及电动阀的制造方法进行了举例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电动阀,包括:阀体组件,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芯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杆组件,所述丝杆组件包括丝杆和轴承,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丝杆的下端部,所述轴承包括轴承内环和轴承外环,所述轴承内环能够相对于所述轴承外环周向转动;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在所述丝杆组件的带动下,能够相对于所述阀芯套轴向移动,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芯,所述阀芯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阀芯套的内腔,所述阀芯的外壁能够与所述阀芯套的内壁间隙滑动配合,所述阀芯包括容纳槽和锥状部,所述锥状部设置于所述容纳槽的下方,所述锥状部能够与所述阀体组件的阀口部配合,当所述电动阀关闭时,所述容纳槽与所述锥状部的下端不连通,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容纳槽,所述弹性元件的上端与所述轴承外环抵接,所述弹性元件的下端与所述阀芯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包括设置于所述下端部上方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下端面与所述下端部的外周壁形成台阶面朝下的第一台阶部,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容纳槽,所述轴承内环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台阶部抵接,所述轴承内环的下端与所述下端部铆压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包括设置于所述下端部上方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下端面与所述下端部的外周壁形成台阶面朝下的第一台阶部,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容纳槽,所述轴承内环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台阶部抵接,所述轴承内环的下端与所述下端部通过卡簧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容纳槽,所述轴承包括所述轴承内环、所述轴承外环、设置于所述轴承内环和所述轴承外环之间的滚珠,所述轴承外环能够相对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间隙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还包括挡圈,所述阀芯的上端部包括台阶面朝上的第二台阶部,所述挡圈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台阶部接触,所述挡圈与所述阀芯的上端铆压配合,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容纳槽,所述轴承的上端能够与所述挡圈配合,所述轴承外环能够相对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间隙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流量控制部,所述流量控制部包括环形凹槽部和所述锥状部,所述环形凹槽部设置于所述锥状部的上方,所述阀芯组件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套设于所述环形凹槽部,所述密封环能够与所述阀口部配合以关闭所述电动阀,所述锥状部能够与所述阀口部配合以调节所述电动阀的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包括沿轴向向上凸出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作为所述阀口部,所述密封环由软性密封材料制成,当所述密封环与所述环形凸台抵接时,所述锥状部与所述阀口部在径向具有预定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还包括下阀体,所述下阀体与所述阀芯套固定连接,所述阀芯套包括沿轴向向上凸出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作为所述阀口部,所述密封环由软性密封材料制成,当所述密封环与所述环形凸台抵接时,所述锥状部与所述阀口部在径向具有预定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部还包括环形凸出部,所述环形凸出部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部与所述锥状部之间,所述环形凸出部为横截面直径不变的圆柱形,定义所述环形凸出部的外径为D1,定义所述环形凹槽部的外壁的外径为D2,定义密封环的内径为D3,则0.15mm≤D1-D2≤0.25mm,且,0≤D3-D2≤0.2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流量控制部,所述流量控制部包括柱状部和所述锥状部,所述柱状部设置于所述锥状部的上方,所述阀芯组件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通过注塑材料注塑在所述柱状部的外周,所述密封环能够与所述阀口部配合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电动阀,所述锥状部能够与所述阀口部配合以调节所述电动阀的流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包括轴向向上凸出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作为所述阀口部,所述密封环由软性密封材料制成,当所述密封环与所述环形凸台抵接时,所述锥状部与所述阀口部在径向具有预定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还包括下阀体,所述下阀体与所述阀芯套固定连接,所述阀芯套包括沿轴向向上凸出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作为所述阀口部,所述密封环由软性密封材料制成,当所述密封环与所述环形凸台抵接时,所述锥状部与所述阀口部在径向具有预定间隙。
CN201820805723.2U 2018-04-02 2018-05-29 一种电动阀 Active CN20851928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51992 2018-04-02
CN2018204519923 2018-04-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19284U true CN208519284U (zh) 2019-02-19

Family

ID=65340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05723.2U Active CN208519284U (zh) 2018-04-02 2018-05-29 一种电动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19284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2480A (zh) * 2019-07-29 2019-09-17 秦皇岛凡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发电机及其电动阀
CN110762276A (zh) * 2019-09-24 2020-02-07 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
CN113669475A (zh) * 2021-07-21 2021-11-19 诸暨市亿霸电子阀门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阀
CN114076203A (zh) * 2020-08-20 2022-02-22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4087106A (zh) * 2021-12-07 2022-02-25 燕山大学 一种管道发电机
WO2024022321A1 (zh) * 2022-07-26 2024-02-01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轴组件和电动阀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2480A (zh) * 2019-07-29 2019-09-17 秦皇岛凡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发电机及其电动阀
CN110242480B (zh) * 2019-07-29 2020-05-22 秦皇岛凡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发电机及其电动阀
CN110762276A (zh) * 2019-09-24 2020-02-07 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
CN110762276B (zh) * 2019-09-24 2022-03-08 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
CN114076203A (zh) * 2020-08-20 2022-02-22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JP2022035317A (ja) * 2020-08-20 2022-03-04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電動弁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7362569B2 (ja) 2020-08-20 2023-10-17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電動弁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14076203B (zh) * 2020-08-20 2024-03-26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3669475A (zh) * 2021-07-21 2021-11-19 诸暨市亿霸电子阀门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阀
CN114087106A (zh) * 2021-12-07 2022-02-25 燕山大学 一种管道发电机
CN114087106B (zh) * 2021-12-07 2022-12-13 燕山大学 一种管道发电机
WO2024022321A1 (zh) * 2022-07-26 2024-02-01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轴组件和电动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19284U (zh) 一种电动阀
CN208252794U (zh) 一种电动阀
CN110345267A (zh) 一种电动阀
WO2018137636A1 (zh) 电子膨胀阀
JP5510686B2 (ja) 電動弁及びその止め装置
CN208519189U (zh) 一种电动阀
CN108317259B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
CN105276205B (zh) 电动阀
CN101042197B (zh) 电动阀
WO2019179516A1 (zh) 电子膨胀阀
JPWO2018062376A1 (ja) 電動弁
CN113748287B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
CN110296267B (zh) 电子膨胀阀
JP6791508B2 (ja) 電動弁
JP7481562B2 (ja)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KR20200128568A (ko) 전자 팽창 밸브
JP7105721B2 (ja)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09723830B (zh) 电子膨胀阀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CN202971946U (zh) 电子膨胀阀
US20210041028A1 (en) Electric valv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214999482U (zh) 阀针组件、电子膨胀阀及制冷设备
CN209370495U (zh) 电子膨胀阀
JP6722230B2 (ja) 電動弁
US20220154984A1 (en) Electronic expansion valve
CN113685559A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9

Address after: 312500 Daming new area, Zhejiang Xinch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inchang Coun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anhua Commercial Refrig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312500 R & D building of Zhejiang Sanhua refrigeration group, xialiquan village, Qixing street, Xinchang Coun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ANHUA CLIMATE AND APPLIANCE CONTROLS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