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05080U - 一种除雾消白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雾消白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05080U
CN208505080U CN201821754511.2U CN201821754511U CN208505080U CN 208505080 U CN208505080 U CN 208505080U CN 201821754511 U CN201821754511 U CN 201821754511U CN 208505080 U CN208505080 U CN 2085050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lector
pressure
substrate
shell
disappea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5451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腾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eng Ji F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eng Ji F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eng Ji F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eng Ji F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5451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050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050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050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雾消白模块,包括:壳体为矩形中空壳体,浆液入口和浆液出口正对设置在壳体的两个平行侧壁上,媒介出口和媒介入口设置在壳体上与浆液入口和浆液出口连线平行的其中一个侧壁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换热板组,相邻换热板组之间形成有浆液腔,浆液腔和浆液入口以及浆液出口连通;换热板组内间隔设置有多个媒介腔,多个媒介腔之间相互连通,媒介腔和媒介出口以及媒介入口连通;媒介入口靠近浆液出口设置,媒介出口靠近浆液入口设置;通过本实用新型,流道堵塞,积垢腐蚀,同时减少了冷热介质温度交叉等问题;增强了浆液流通的速度,增强了逆流换热的换热效率;提高了液体流动的扰动,有助于高效快速的换热。

Description

一种除雾消白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雾消白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板式换热器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且结构紧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管式换热器被板式换热器取代,在板式换热器中板片之间通过触点相互接触和支撑,在触点和波纹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流动网格通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容易堵塞、结构复杂,同时扰流效果不明显,换热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除雾消白模块,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除雾消白模块,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浆液入口、浆液出口、媒介出口和媒介入口,其特征在于,壳体为矩形中空壳体,浆液入口和浆液出口正对设置在壳体的两个平行侧壁上,媒介出口和媒介入口设置在壳体上与浆液入口和浆液出口连线平行的其中一个侧壁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换热板组,相邻换热板组之间形成有浆液腔,浆液腔和浆液入口以及浆液出口连通;换热板组内间隔设置有多个媒介腔,多个媒介腔之间相互连通,媒介腔和媒介出口以及媒介入口连通;媒介入口靠近浆液出口设置,媒介出口靠近浆液入口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浆液入口和浆液出口,实现了浆液在壳体内部的进入和流出;通过设置媒介出口和媒介入口,减少了流道堵塞,积垢腐蚀,同时减少了冷热介质温度交叉等问题;通过将浆液入口和浆液出口设置在同一条连线上,增强了浆液流通的速度;通过将媒介出口和媒介入口的方向设置在垂直与浆液流动的方向上,实现了换热的均匀性,增强了逆流换热的换热效率;通过将媒介腔设置为多个,提高了液体流动的扰动,有助于高效快速的换热。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换热板组包括两个平行且正对设置的基板,两个基板上分别的正对另一个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承压凸起,两个基板上的承压凸起之间焊合连接,媒介腔环绕设置在承压凸起的四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将换热版组设置为两个平行且正对设置的基板,减少了将两个基板的一体加工的难度,在两个基板正对的表面上设置多个承压凸起,增强了两个基板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将媒介腔环绕设置在承压凸起的周围,增强了对流经换热媒介的扰动速率,提高了换热效率。
进一步,承压凸起为基板上凹陷形成,承压凸起包括依次连接的梯形管段和柱形管段,柱形管段位于远离基板的一侧,相互连接的两个基板上的柱形管段的端面焊合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将承压凸起设置为包括依次连接的梯形管段和柱形管段,增强了承压凸起的局部强度,同时,当设置柱形管段时,基板上的两个承压凸起结合更加紧密,便于为二者之间提供有效。
进一步,多个承压凸起呈多行阵列设置在基板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多行承压凸起均匀多行阵列在基板上,增强了基板的强度,从而增强了除雾消白模块的强度,也增加了除雾消白模块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因液体长期在内流动产生的除雾消白模块的冲击损伤。
进一步,基板上位于每行中相邻两个承压凸起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多个扰流凸起,扰流凸起的凸出方向和承压凸起的凸出方向相反。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扰流凸起,提高了处于浆液腔中的浆液的扰流程度,增强了浆液和换热媒介之间的换热效率,提高了除雾消白模块的消白效果。
进一步,每行承压凸起和与之相邻行的承压凸起一一相对且错位布置,每个承压凸起外侧沿其径向放射状设置有四个扰流凸起。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将承压凸起进行错位布置,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在相同面积的基板上可以布置更多的承压凸起,通过设置放射状扰流凸起,一方面增强了浆液的扰动效率,同时,对浆液在基板表面流动时起到良好的分流效果。
进一步,还包括分隔板,分隔板设置在基板上,分隔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行承压凸起。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分隔板,实现了浆液流进流出之间的相互不干扰,增强了换热速度,提高了除雾效果。
进一步,分隔板的长度小于基板的长度,且分隔板的一端和基板位于分隔板长度方向上的边缘之间设置有间距。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分隔板的长度设置为小于基板的长度,能够实现浆液合理的分流,避免大流量导致的换热不均,增强了浆液换热过程中的分流。
进一步,基板上与分隔板一端具有间距的边缘为弧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基板上与分隔板一端具有间距的边缘设置为弧形,减少了除雾消白模块外形的尖锐程度,同时,减少了因形状突变产生的涡流现象。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均为弧形且依次沿分隔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分隔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导流板、一个第二导流板和一个第三导流板;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的曲率半径相同,第一导流板切线和分隔板长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第二导流板切线和分隔板长度方向之间的角度,第二导流板切线和分隔板长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第三导流板切线和分隔板长度方向之间的角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实现了将浆液的分流,避免了局部堵塞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除雾消白模块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除雾消白模块的外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除雾消白模块的基板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除雾消白模块组合基板的焊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一种除雾消白模块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一种除雾消白模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一些实施例的一种除雾消白模块的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壳体,2、浆液入口,3、浆液出口,4、媒介出口,5、媒介入口,6、换热板组,7、梯形管段,8、柱形管段,9、扰流凸起,10、媒介腔,11、浆液腔,12、承压凸起,13、分隔板,14、基板,15、第一导流板,16、第二导流板,17、第三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除雾消白模块,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置有浆液入口2、浆液出口3、媒介出口4和媒介入口5,其特征在于,壳体1为矩形中空壳体1,浆液入口2和浆液出口3正对设置在壳体1的两个平行侧壁上,媒介出口4和媒介入口5设置在壳体1上与浆液入口2和浆液出口3连线平行的其中一个侧壁上;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换热板组6,相邻换热板组6之间形成有浆液腔11,浆液腔11和浆液入口2以及浆液出口3连通;换热板组6内间隔设置有多个媒介腔10,多个媒介腔10之间相互连通,媒介腔10和媒介出口4以及媒介入口5连通;媒介入口5靠近浆液出口3设置,媒介出口4靠近浆液入口2设置。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壳体1上设置浆液入口2和浆液出口3,实现了浆液在壳体1内部的进入和流出;通过设置媒介出口4和媒介入口5,减少了流道堵塞,积垢腐蚀,同时减少了冷热介质温度交叉等问题;通过将浆液入口2和浆液出口3设置在同一条连线上,增强了浆液流通的速度;通过将媒介出口4和媒介入口5的方向设置在垂直与浆液流动的方向上,实现了换热的均匀性,增强了逆流换热的换热效率;通过将媒介腔10设置为多个,提高了液体流动的扰动,有助于高效快速的换热。
如图1至图7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除雾消白模块,换热板组6包括两个平行且正对设置的基板14,两个基板14上分别的正对另一个基板14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承压凸起12,两个基板14上的承压凸起12之间焊合连接,媒介腔10环绕设置在承压凸起12的四周。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换热版组设置为两个平行且正对设置的基板14,减少了将两个基板14的一体加工的难度,在两个基板14正对的表面上设置多个承压凸起12,增强了两个基板14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将媒介腔10环绕设置在承压凸起12的周围,增强了对流经换热媒介的扰动速率,提高了换热效率。
如图1至图7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除雾消白模块,承压凸起12为基板14上凹陷形成,承压凸起12包括依次连接的梯形管段7和柱形管段8,柱形管段8位于远离基板14的一侧,相互连接的两个基板14上的柱形管段8的端面焊合连接。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承压凸起12设置为包括依次连接的梯形管段7和柱形管段8,增强了承压凸起12的局部强度,同时,当设置柱形管段8时,基板14上的两个承压凸起12结合更加紧密,便于为二者之间提供有效。
如图1至图7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除雾消白模块,多个承压凸起12呈多行阵列设置在基板14上。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多行承压凸起12均匀多行阵列在基板14上,增强了基板14的强度,从而增强了除雾消白模块的强度,也增加了除雾消白模块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因液体长期在内流动产生的除雾消白模块的冲击损伤。
如图1至图7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除雾消白模块,基板14上位于每行中相邻两个承压凸起12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多个扰流凸起9,扰流凸起9的凸出方向和承压凸起12的凸出方向相反。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扰流凸起9,提高了处于浆液腔11中的浆液的扰流程度,增强了浆液和换热媒介之间的换热效率,提高了除雾消白模块的消白效果。
如图1至图7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除雾消白模块,每行承压凸起12和与之相邻行的承压凸起12一一相对且错位布置,每个承压凸起12外侧沿其径向放射状设置有四个扰流凸起9。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承压凸起12进行错位布置,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在相同面积的基板14上可以布置更多的承压凸起12,通过设置放射状扰流凸起9,一方面增强了浆液的扰动效率,同时,对浆液在基板14表面流动时起到良好的分流效果。
如图1至图7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除雾消白模块,还包括分隔板13,分隔板13设置在基板14上,分隔板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行承压凸起12。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分隔板13,实现了浆液流进流出之间的相互不干扰,增强了换热速度,提高了除雾效果。
如图1至图7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除雾消白模块,分隔板13的长度小于基板14的长度,且分隔板13的一端和基板14位于分隔板13长度方向上的边缘之间设置有间距。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分隔板13的长度设置为小于基板14的长度,能够实现浆液合理的分流,避免大流量导致的换热不均,增强了浆液换热过程中的分流。
如图1至图7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除雾消白模块,基板14上与分隔板13一端具有间距的边缘为弧形。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基板14上与分隔板13一端具有间距的边缘设置为弧形,减少了除雾消白模块外形的尖锐程度,同时,减少了因形状突变产生的涡流现象。
如图1至图7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除雾消白模块,还包括第一导流板15、第二导流板16和第三导流板17;第一导流板15、第二导流板16和第三导流板17均为弧形且依次沿分隔板1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导流板15、第二导流板16和第三导流板17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分隔板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导流板15、一个第二导流板16和一个第三导流板17;第一导流板15、第二导流板16和第三导流板17的曲率半径相同,第一导流板15切线和分隔板13长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第二导流板16切线和分隔板13长度方向之间的角度,第二导流板16切线和分隔板13长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第三导流板17切线和分隔板13长度方向之间的角度。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导流板15、第二导流板16和第三导流板17;实现了将浆液的分流,避免了局部堵塞的现象。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除雾消白模块,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浆液入口(2)、浆液出口(3)、媒介出口(4)和媒介入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矩形中空壳体,所述浆液入口(2)和浆液出口(3)正对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两个平行侧壁上,所述媒介出口(4)和所述媒介入口(5)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与所述浆液入口(2)和所述浆液出口(3)连线平行的其中一个侧壁上;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换热板组(6),相邻所述换热板组(6)之间形成有浆液腔(11),所述浆液腔(11)和所述浆液入口(2)以及所述浆液出口(3)连通;所述换热板组(6)内间隔设置有多个媒介腔(10),多个所述媒介腔(10)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媒介腔(10)和所述媒介出口(4)以及所述媒介入口(5)连通;所述媒介入口(5)靠近所述浆液出口(3)设置,所述媒介出口(4)靠近所述浆液入口(2)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雾消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组(6)包括两个平行且正对设置的基板(14),两个所述基板(14)上分别的正对另一个所述基板(14)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承压凸起(12),两个所述基板(14)上的承压凸起(12)之间焊合连接,所述媒介腔(10)环绕设置在所述承压凸起(12)的四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雾消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凸起(12)为基板(14)上凹陷形成,所述承压凸起(12)包括依次连接的梯形管段(7)和柱形管段(8),所述柱形管段(8)位于远离所述基板(14)的一侧,相互连接的两个所述基板(14)上的柱形管段(8)的端面焊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雾消白模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承压凸起(12)呈多行阵列设置在所述基板(1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除雾消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4)上位于每行中相邻两个所述承压凸起(12)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多个扰流凸起(9),所述扰流凸起(9)的凸出方向和所述承压凸起(12)的凸出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除雾消白模块,其特征在于,每行承压凸起(12)和与之相邻行的承压凸起(12)一一相对且错位布置,每个承压凸起(12)外侧沿其径向放射状设置有四个扰流凸起(9)。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除雾消白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隔板(13),所述分隔板(13)设置在所述基板(14)上,所述分隔板(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行所述承压凸起(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除雾消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3)的长度小于所述基板(14)的长度,且所述分隔板(13)的一端和所述基板(14)位于所述分隔板(13)长度方向上的边缘之间设置有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除雾消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4)上与所述分隔板(13)一端具有间距的边缘为弧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除雾消白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流板(15)、第二导流板(16)和第三导流板(17);所述第一导流板(15)、所述第二导流板(16)和所述第三导流板(17)均为弧形且依次沿所述分隔板(1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板(15)、所述第二导流板(16)和所述第三导流板(17)的数量均为两个,且所述分隔板(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导流板(15)、一个所述第二导流板(16)和一个所述第三导流板(17);所述第一导流板(15)、所述第二导流板(16)和所述第三导流板(17)的曲率半径相同,所述第一导流板(15)切线和所述分隔板(13)长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所述第二导流板(16)切线和所述分隔板(13)长度方向之间的角度,所述第二导流板(16)切线和所述分隔板(13)长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所述第三导流板(17)切线和所述分隔板(13)长度方向之间的角度。
CN201821754511.2U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除雾消白模块 Active CN2085050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54511.2U CN208505080U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除雾消白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54511.2U CN208505080U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除雾消白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05080U true CN208505080U (zh) 2019-02-15

Family

ID=65301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54511.2U Active CN208505080U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除雾消白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050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05080U (zh) 一种除雾消白模块
CN109326847A (zh) 一种电池模组液冷管道
CN104724705A (zh) 用于多晶硅还原炉的底盘组件
CN206222984U (zh) 一种宽通道板式换热器
CN210128640U (zh)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CN204625193U (zh) 用于多晶硅还原炉的底盘组件
CN207095357U (zh) 一种石墨换热器
CN201373673Y (zh) 带纵向隔板和斜支持板的冷凝器
CN207886727U (zh) 一种板式结晶器
CN108548438A (zh) 一种混合腔体-管壳式换热器
CN206131822U (zh) 一种新型板式换热器
CN110779353A (zh) 换热结构及换热器
CN206572744U (zh) 一种低流速电加热器
CN209043115U (zh) 一种可在线清洗的进出料换热器
CN102383203A (zh) 纺丝箱用节能式纺丝模头
CN207866034U (zh) 一种适用于高低温碱液换热的换热器
CN207035905U (zh) 一种大孔板缩放管高效换热器
CN105466248A (zh) 一种管壳式冷却器
CN107478079B (zh) 一种冲渣水涡旋管板式换热器
CN106322353A (zh) 板式低温省煤器
CN205995062U (zh) 一种用于制药工业的环形波节管降膜蒸发器
CN218146323U (zh) 用于电极冷却的结构
CN205784716U (zh) 一种管壳式冷却器
CN217483304U (zh) 一种流道多样式高效换热器
CN210292334U (zh) 冷凝换热器及包含其的燃气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