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02354U - 一种隐形双层停车位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隐形双层停车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02354U
CN208502354U CN201820703623.9U CN201820703623U CN208502354U CN 208502354 U CN208502354 U CN 208502354U CN 201820703623 U CN201820703623 U CN 201820703623U CN 208502354 U CN208502354 U CN 208502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king stall
layers
layer
parking
support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036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德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Huanke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Huanke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Huanke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Huanke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036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02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02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023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隐形双层停车位。包括二层车位支撑柱及一、二层车位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升降动力驱动系统、液压油路电路控制系统,所述二层车位支撑柱呈对称的埋设于车位宽度左右两侧或车位前后两端的地面下,车位宽度左右两侧或车位前后两端的每一侧(端)埋设有一根或两根二层车位支撑柱,每一根二层车位支撑柱由外导管柱、升降管柱组成,所述二层车位支撑平台通过其左右边框梁或前后边框梁定位在各自对应的升降管柱的上端头,所述升降管柱套装在外导管柱内可沿外导管柱内上下运动,降到最低时二层车位支撑平台紧压着一层车位平台,一、二层车位平台均藏于地面下。本实用新型具有隐形,不影响视线和响环境,充分利用地面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隐形双层停车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立体停车库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隐形双层停车位。
背景技术
私家小轿车现已在我国得到全面地普及。由受到容积率绿化率等综合影响,住宅小区的停车位和公共停车位以及单位员工停车位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加上住宅小区一般都是按照一比一的配售车位,再者一来现在一家两三辆车的现象极为普遍,二来现有停车位动则几十万元高昂的价格,即使有车位卖许多车主也难以承受。这就导致了因为停车而产生的纠纷和影响交通的事经常发生,最后导致停车难的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全社会及政府有关部门煞费苦心想尽了各种办法如:建设各式各样的立体多层停车库等。这虽有一定缓解,但还是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观。另外建设各式各样的立体多层停车库难以有合适的空地,建设成本高,这些各式各样的立体多层停车库有共同的缺点:1、就是全部是从地面拔地而起固定在地面上,这样一来严重影响周围建筑的视线,二来当没有车停放时地面场地无法充分利用;2、多辆车过于集中停放立体多层停车库一处,车辆进出停车取车耗时长,车主无法尽量靠近办事点停车,致使车主到达立体多层停车库的平均耗时长,影响车主的办事效率。为了克服上问题,必须从技术手段入手,在现有的地面每个停车位的位置上,在不占有新增地面面积和几乎不影响周围建筑视线的情况下,以极少的投入使全社会的停车位倍增,从而极大地改观停车难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提供一种隐形双层停车位,就成了本发明的主要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以上现有停车位现状的不足,提供一种投入少、不新增用地、不影响周围建筑视线的、停车位可倍增的一种隐形双层停车位。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隐形双层停车位,包括二层车位支撑柱及一、二层车位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升降动力驱动系统、液压油路电路控制系统,所述二层车位支撑柱呈对称的埋设于车位宽度左右两侧或车位前后两端的地面下,车位宽度左右两侧或车位前后两端的每一侧(端)埋设有一根或两根二层车位支撑柱,每一根二层车位支撑柱由外导管柱、升降管柱组成,所述二层车位支撑平台通过其左右边框梁或前后边框梁定位在各自对应的升降管柱的上端头,所述升降管柱套装在外导管柱内与外导管柱成动配合并可沿外导管柱内上下运动,当升降管柱降到最低位置时二层车位支撑平台的台面与地面平齐一层车位支撑平台的底面紧贴着车位支撑平台地坑表面,二层车位支撑平台紧压着一层车位支撑平台,一、二层车位支撑平台均藏于地面下;所述外导管柱的上端口设有密封圈环槽,密封圈环槽内放置有上口密封圈,上口密封圈密封住升降管柱外表面,以防止地面水和雨水渗入到外导管柱内;为了使升降管柱在外导管柱内升降时运动阻力最小,紧挨着密封圈环槽下面外导管柱外围四周壁上均设有一组或两组滚轮A,每组滚轮A的轮面均穿过外导管柱的壁厚紧贴在升降管柱的外表面,所有滚轮A通过其轮轴A定位在外导管柱外围四周壁相应的接耳A上,每一组滚轮A的外围均设有密封罩A以防止地下水土进入滚轮A和外导管柱内,所述升降管柱的下端内壁面上四周均设有一组或两组滚轮B,每组滚轮B的轮面均穿过升降管柱的壁厚紧贴在外导管柱的内表面上,所有升降管柱下端的滚轮B通过其轮轴B定位在升降管柱内四周壁相应的接耳B上;所述一、二层车位支撑平台均由支撑平台框架和平台面板构成,平台面板通过紧固件定位在支撑平台框架上;所述液压升降动力驱动系统由液压泵、液压泵驱动电机、与升降管柱数量对应的二层车位升降油缸、多个一层车位升降油缸、二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一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保护液压系统的溢流阀、二层车位升降油缸升举时均分到各油缸流量的同步阀、二层车位每个升降油缸下降时防止快速下降的平衡阀、调节一、二层车位升降速度快慢的节流阀、防止一层车位升降时油压过大的减压阀、油箱和液压管路组成,其中液压泵、液压泵驱动电机、上述两个三位四通电磁阀、溢流阀、同步阀、平衡阀、节流阀和减压阀集中设置在油箱上面构成液压站并整体藏设在一、二层车位支撑平台外围的液压站地坑中,用液压站地坑盖加上防水密封垫通过地锁和紧固件封藏在地坑内;所述液压泵的进油口通过一液压油过滤器通往油箱,液压泵的出油口分三路:一路通过溢流阀回到油箱,二路通过一节流阀接到二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再由该电磁阀的出油口接入到同步阀并由同步阀将液压油的流量均分到各个油缸中,三路通过一减压阀和节流阀接到一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再由该电磁阀的出油口接入到多个并联的一层车位升降油缸;为了防止二层车位升降油缸承载下降时发生快速下降造成危险,在每个二层车位升降油缸下降时的回油管路上串接一个平衡阀;所述二层车位的所有升降油缸并联连接,每一根二层车位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端头通过法兰盘用紧固件定位在每根升降管柱内的顶面,每一根二层车位升降油缸的缸体底座用紧固件定位在每根外导管柱的底板上,外导管柱底端通过其上法兰盘用紧固件加上密封垫与底板连接;所述多个一层车位升降油缸并联连接,其每一根活塞杆的端头通过法兰盘用紧固件平均分布定位在一层车位支撑平台框架的底面上,一层车位的每一个升降油缸的缸体底座埋设在一层车位支撑平台框架底面对应的地坑中;所述液压油路电路控制系统由遥控电路部分和电路控制部分组成,遥控电路部分包括遥控发射器和遥控接收控制器,所述遥控发射器设有四个遥控键分别为电源接通键、电源断开键、二层车位升键、二层车位降键,所述遥控接收控制器对应的设有四个继电器,分别为电源接通继电器、电源断开继电器、二层车位升继电器、二层车位降继电器,其中二层车位降继电器为双开双闭触点;所述电路控制部分由电源开关电路、油路换向控制电路组成,其中电源开关电路包括电源接通继电器常开触点、电源断开继电器常闭触点和液压泵驱动电机双开双闭触点继电器,油路换向控制电路包括二层车位升继电器常开触点、二层车位升常开限位开关、二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升电磁铁、二层车位降继电器双常开触点、二层车位降常闭限位开关、二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降电磁铁,一层车位升降切换开关、一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升电磁铁、一层车位升常闭限位开关、一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降电磁铁、一层车位降常闭限位开关,所述二层车位升继电器常开触点与二层车位升常开限位开关和二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升电磁铁串联后并接到直流电源上,所述二层车位降继电器双开双闭触点的其中一个常开触点与二层车位降常闭限位开关和二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降电磁铁串联后并接到直流电源上,所述一层车位升降切换开关设置在二层车位升降过程中能触发到的位置,其公共接点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其余两个输出接点的一个常闭输出接点与一层车位升常闭限位开关和一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升电磁铁串联后并接到直流电源负极上,另一个常开输出接点与一层车位降常闭限位开关和一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降电磁铁串联后并接到直流电源负极上,所述电源接通继电器常开触点与控制液压泵驱动电机的双开双闭触点继电器其中的一常开触点并联后和该继电器的电磁铁线圈串联后并接到直流电源上,该继电器的另一常开触点与液压泵驱动电机串联后并接到交流电源上,电源断开继电器常闭触点接入点直接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其输出接点与以上电源接通继电器常开触点和控制液压泵驱动电机的双开双闭触点继电器其中的一常开触点的输入接点相接,以上所述的各个需接入到直流电源正极的控制回路均接入到双开双闭触点继电器其中的一常开触点的输出接点上。
进一步的,以上所述的一、二层车位支撑平台的支撑平台框架由矩形管或槽型或工字型钢材制作而成,所述二层车位支撑平台的平台面板上的后部设有一对可调轮距的车轮挡块,每一块车轮挡块用两根快拆杆件与二层平台面板上对应的卡接孔卡接,以实现调节不同车型轮距的车尽量停放在二层车位支撑平台的中心位置,所述二层车位支撑平台的支撑平台框架的前端左右设有可快速收展锁定的车轮挡板机构,每个车轮挡板机构由棘轮轴、棘爪手柄、车轮挡板、至少两个棘轮、棘爪、棘爪复位弹簧、挡板复位扭簧组成,所述棘轮定位在棘轮轴上,挡板复位扭簧套在棘轮轴上一端抵在二层车位支撑平台框架的前边框梁上,另一端抵在焊接在棘轮上的车轮挡板上,所有棘爪上均套有棘爪复位弹簧,棘爪的一端穿过二层车位支撑平台框架的前边框梁卡在棘轮齿槽中,棘爪的另一端定位在前边框梁外的棘爪手柄上,整个车轮挡板机构通过棘轮轴铰接在前边框梁内的两对以上的铰接耳中,当二层车位支撑平台上停有车后翻起车轮挡板,棘爪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卡住棘轮随即将车轮挡板翘起定位起到防止车滑落的作用,当二层车位支撑平台上的车要开走时向外拉动棘爪手柄,车轮挡板在复位扭簧的作用下迅即复位到水平位置。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升降管柱升降到一定高度能够更可靠的定位锁住,防止万一升降管柱在举升重物的时液压油管破裂泄漏或停电导致自动下降发生安全事故,每一外导管柱的上部一侧面上设有一个带密封罩的电磁锁插,电磁锁插的锁插芯在弹簧力的作用下穿过外导管柱的壁厚插入到升降管柱外面壁上对应的止口内,所述止口设有两个以上,所述锁插芯端头的几何结构形状与升降管柱外面壁上对应的止口几何结构形状相吻合,其下斜面与竖直方向夹角为20º~45º,上止口面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º~10º,这样当升降管柱向上举升时电磁锁插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可通过升举力将锁插芯推开,万一发生意外升降管柱突然下降锁插芯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迅即插入到升降管柱外面壁上对应的止口内阻止升降管柱继续下降,一来保证安全,二来节约电能,所述多个电磁锁插并联后与二层车位降继电器双开双闭触点的其中一常开触点串接后并接到直流电源上,这样只有升降管柱要正常下降时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电磁锁插通电,锁插芯在电磁吸力作用下克服弹簧力与止口分开,升降管柱才能下降。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一层车位支撑平台的四个角都能升/降到位,以上所述的一层车位升/降常闭限位开关均由四个并联后再串接到各自的电路中,相应的在车位支撑平台地坑四个角的相应位置均设有一个一层车位升/降常闭限位开关。
进一步的,以上所述的车位宽度左右两侧或车位前后两端的每一侧(端)埋设有一根二层车位支撑柱,相应的配有两根二层车位升降油缸,所述的一层车位升降油缸由九个并联而成,分别设置于前、中、后各三个。
进一步的,为了二层车位上的车辆在一层车位有车时方便开走,以上所述的一定数量的隐形双层停车位配有一台专用的小型超薄的遥控移车平板车。
从以上的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到,本发明是在单个的地面停车位上做出的埋于地面下的双层隐形停车位,当没有车停防或只有一辆车停方时地面上没有任何高出地面的物体,就像普通的地面停车位一样,不影响周围建筑的视线,也不影响环境,地面空间可有效的充分利用。同时,可以在原有分散各处的地面车位上作出简单改造,就可是停车位倍增,无需新增用地,车主也不需要大老远跑到停车过于集中的机械立体停车库来停车,提高了车主的办事效率,当需要利用两层停车位时,只需轻松的按动遥控器,原先停在地面上车位的车就会被升起,一层车位就会自动露出路面。当二层车位上的车要开走时,通过移车平板车将一层车位上的车移开,再将二层车位降下即可开走,随后遥控移车平板车将原一层车位上的车放置到降到底部时的二层车位支撑平台上即可,移车、停车、取车方便快捷省事省时。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及其实施例和附图,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二层车位的俯视图。
图2是图1载有车时的B-B剖视图。
图3是图1升起后双层车位均载有车时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3没车时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1二层车位支撑平台去除平台面板后露出支撑平台框架的视图。
图6是图1去除二层车位支撑平台和一层车位支撑平台的平台面板后的视图。
图7是图1A-A剖二层车位支撑柱的内部结构图。
图8是二层车位支撑柱的升降管柱收起时的内侧外观图。
图9是图8二层车位支撑柱的升降管柱升到最高处时的内侧外观图。
图10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11是图1的A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图1的B局部放大图。
图13是图2的D-D剖视图。
图14是图2的A局部放大图。
图15是图3的B局部放大图。
图16是图3的B局部放大图。
图17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18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19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20是图7的A局部放大图。
图21是图10的A局部放大图。
图22是图10的局B部放大图。
图23是图10的C局部放大图。
图24是图2的局B部放大图。
图25是图4的局B部放大图。
图26是图14的A局部放大图。
图27是本发明的液压油路电路控制系统原理图。
图28是本发明的液压升降动力驱动系统油路原理图。
图中:1-二层车位支撑平台面板;2-液压站地坑盖;3-车轮挡板;4-升降管柱;4.1-升降管柱顶梁;4.2-顶梁牛腿;5-车轮挡块;6-快拆杆件;7-卡接孔;8-车位地坑壁板;9、Jg-一层车位升降切换开关;10-一层车位支撑平台框架;11-一层车位油缸地坑;12-二层车位支撑平台框架;13-一层车位升降油缸;13.1-一层活塞杆端头法兰;13.2-一层车位油缸活塞杆;14-外导管柱;15-底板;16-地面;17-一层车位支撑平台面板;18-二层车位油缸油管;19-二层车位升降油缸;19.1-二层油缸活塞杆;19.2-二层活塞杆端头法兰;20-滚轮A;20.1-轮轴A;20.2-接耳A;20.3-滚轮密封罩A;21-滚轮B;21.1-轮轴B;21.2-接耳B;22-电磁锁插;22.1-锁插芯;22.2-锁插芯弹簧;23-密封圈环槽;23.1-上口密封圈;24、K1j-一层车位降常闭限位开关;25-车位平台地坑;26-止口;27、K1s-一层车位升常闭限位开关;27.1-一层车位升限位块;28-棘轮轴;29-棘轮;30-棘爪手柄;31-复位弹簧;32-棘爪;33-棘轮轴接耳;34-复位扭簧;35-液压站地坑;36-一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37-二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38-平衡阀;39-同步阀;40-溢流阀;41-二层车位节流阀;42-液压泵;43-减压阀;44-一层车位节流阀;45-油箱;46-过滤器;Jyt-电源接通继电器;Jyd-电源断开继电器;J2s-二层车位升继电器;J2j-二层车位降双开双闭继电器;47、K2s-二层车位升常开限位开关;48、K2j二层车位降常闭限位开关;J1-电机双开双闭触点继电器;M-液压泵驱动电机;C1s-一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升电磁铁;C1j-一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降电磁铁;C2s-二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升电磁铁;C2j-二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降电磁铁;C3z-左电磁锁插电磁铁;C3y-右电磁锁插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上实施例附图可以看出,本发明包括二层车位支撑柱及一、二层车位支撑平台、液压升降动力驱动系统、液压油路电路控制系统,二层车位支撑柱呈对称的埋设于车位宽度左右两侧的地面下,车位宽度左右两侧各埋设有一根二层车位支撑柱,每一根二层车位支撑柱由外导管柱14、升降管柱4组成,二层车位支撑平台框架12通过其左右边框梁分别定位在左右升降管柱4上端头的升降管柱顶梁4.1和顶梁牛腿4.2上,升降管柱4套装在外导管柱14内与外导管柱14成动配合并可沿外导管柱14内上下运动,当升降管柱4降到最低位置时二层车位支撑平台面板1与地面16平齐,一层车位支撑平台框架10的底面紧贴着车位平台地坑25地表面,二层车位支撑平台框架12紧压着一层车位支撑平台面板17,一、二层车位支撑平台均藏于地面下(详见图2);外导管柱14的上端口设有密封圈环槽23,密封圈环槽23内放置有上口密封圈23.1,上口密封圈23.1密封住升降管柱4外表面,以防止地面水和雨水渗入到外导管柱14内;为了使升降管柱4在外导管柱14内升降时运动阻力最小,紧挨着密封圈环槽23下面外导管柱14外围宽的两侧面壁上各设有两组滚轮A20,窄的两侧面壁上各设有一组滚轮A20,每组滚轮A20的轮面均穿过外导管柱14的壁厚紧贴在升降管柱4的外表面(详见图13、14、15),所有滚轮A20通过其轮轴A20.1定位在外导管柱14外围四周壁相应的接耳A20.2上,每一组滚轮A20的外围均设有滚轮密封罩A20.3,以防止地下水土进入滚轮A20和外导管柱14内,升降管柱4的下端内壁面上宽的两侧各设有两组滚轮B21窄的两侧各设有一组滚轮B21,每组滚轮B21的轮面均穿过升降管柱4的壁厚紧贴在外导管柱14的内表面上,升降管柱4下端的滚轮B21通过其轮轴B21.1定位在升降管柱4内四周壁相应的接耳B21.2上;一层车位支撑平台由一层车位支撑平台框架10和一层车位支撑平台面板17构成,二层车位支撑平台由二层车位支撑平台框架12和二层车位支撑平台面板1构成,各层平台面板通过紧固件定位在各层支撑平台框架上;液压升降动力驱动系统由液压泵42、液压泵驱动电机M、两根二层车位升降油缸19、九个一层车位升降油缸13、二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37、一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36、保护液压系统的溢流阀40、二层车位升降油缸升举时均分到各油缸流量的同步阀39、二层车位每个升降油缸下降时防止快速下降的平衡阀38、一、二层车位升节流阀44、41、防止一层车位升降时油压过大的减压阀43、油箱45和液压管路组成,其中液压泵42、液压泵驱动电机M、上述两个三位四通电磁阀36、37、溢流阀40、同步阀39、平衡阀38、节流阀41、44和减压阀43集中设置在油箱45上面构成液压站并整体藏设在一、二层车位支撑平台外围的液压站地坑35中,用液压站地坑盖2加上防水密封垫通过地锁和紧固件封藏在地坑35内;液压泵42的进油口通过过滤器46通往油箱45,液压泵42的出油口分三路:一路通过溢流阀40回到油箱45,另一路通过二层车位节流阀41接到二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37,再由出油口接入到同步阀39并由同步阀39将液压油的流量均分到两个油缸19中,再一路经减压阀43和一层车位节流阀44接到一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36,再由该电磁阀的出油口接入到九个并联的一层车位升降油缸13(详见图28);为了防止二层车位升降油缸19承载下降时发生快速下降造成危险,在每个二层车位升降油缸19下降时的回油管路上串接一个平衡阀38;二层车位的两个升降油缸19并联连接,每一根二层车位升降油缸19的活塞杆19.1端头通过二层活塞杆端头法兰19.2用紧固件定位在每根升降管柱4内的顶面,每一根二层车位升降油缸19的缸体底座用紧固件定位在每根外导管柱14的底板15上,外导管柱14底端通过其上法兰盘用紧固件加上密封垫与底板15连接;八个一层车位升降油缸13并联连接,其每一根活塞杆13.2的端头通过一层活塞杆端头法兰13.1用紧固件分别在一层车位支撑平台框架10的前、中、后框梁底面的左、中、右上固定,一层车位的每一个升降油缸13的缸体底座埋设在一层车位支撑平台框架底面对应的一层车位油缸地坑11中;液压油路电路控制系统由遥控电路部分和电路控制部分组成(详见图28),遥控电路部分包括遥控发射器和遥控接收控制器,遥控发射器设有电源接通键、电源断开键、二层车位升键、二层车位降键,遥控接收控制器对应的设有电源接通继电器Jyt、电源断开继电器Jyd、二层车位升继电器J2s、双开双闭触点的二层车位降继电器J2j;电路控制部分由电源开关电路、油路换向控制电路组成,电源开关电路包括电源接通继电器Jyt常开触点、电源断开继电器Jyd常闭触点和液压泵驱动电机双开双闭触点继电器J1;油路换向控制电路包括二层车位升继电器J2s常开触点、二层车位升常开限位开关47、K2s、二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升电磁铁C2s、二层车位降继电器J2j的双常开触点、二层车位降常闭限位开关48、K2j、二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降电磁铁C2j,一层车位升降切换开关9、Jg、一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升电磁铁C1s、一层车位升常闭限位开关27、K1s、一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降电磁铁C1j、一层车位降常闭限位开关24、K1j,所述二层车位升继电器J2s常开触点与二层车位升常开限位开关47、K2s和二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升电磁铁C2s串联后并接到直流电源上,对应的在升降管柱4下部外侧面上开有二层车位升常开限位开关47、K2s触杆的让位凹槽,以便升降管柱4升到极限位置时触杆可向外伸出使二层车位升常开限位开关47、K2s断开,所述双开双闭触点二层车位降继电器J2j的其中一个常开触点与二层车位降常闭限位开关48、K2j和二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降电磁铁C2j串联后并接到直流电源上;所述一层车位升降切换开关9、Jg设置在升降管柱顶梁4.1端头的地坑壁上(详见图12),其公共接点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其余两个输出接点的一个常闭输出接点与四个并联的一层车位升常闭限位开关27、K1s和一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升电磁铁C1s串联后并接到直流电源负极上,另一个常开输出接点与四个并联的一层车位降常闭限位开关24、K1j和一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降电磁铁C1j串联后并接到直流电源负极上;所述电源接通继电器Jyt常开触点与控制液压泵驱动电机的双开双闭触点继电器J1其中的一常开触点并联后和该继电器的电磁铁线圈串联后并接到直流电源上,该继电器的另一常开触点与液压泵驱动电机M串联后并接到交流电源上,电源断开继电器Jyd常闭触点接入点直接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其输出接点与电源接通继电器Jyt常开触点和控制液压泵驱动电机的双开双闭触点继电器J1其中的一常开触点的输入接点相接,以上所述的各个需接入到直流电源正极的控制回路均接入到双开双闭触点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的输出接点上(详见图28)。以上所述的一、二层车位支撑平台的支撑平台框架10、12由矩形管钢材制作而成,二层车位支撑平台的平台面板1上的后部设有一对可调轮距的车轮挡块5,每一块车轮挡块5用两根快拆杆件6与二层平台面板1上对应的卡接孔7卡接,以实现调节不同车型轮距的车尽量停放在二层车位支撑平台的中心位置,所述二层车位支撑平台的支撑平台框架12的前端左右设有可快速收展锁定的车轮挡板机构,每个车轮挡板机构由棘轮轴28、棘爪手柄30、车轮挡板3、四个两个棘轮29、棘爪32、棘爪复位弹簧31、挡板复位扭簧34组成,所述棘轮29定位在棘轮轴28上,挡板复位扭簧34套在棘轮轴28上一端抵在二层车位支撑平台框架12的前边框梁上,另一端抵在焊接在棘轮29上的车轮挡板3上,所有棘爪32上均套有棘爪复位弹簧31,棘爪32的一端穿过二层车位支撑平台框架12的前边框梁卡在棘轮29齿槽中,棘爪32的另一端定位在前边框梁外的棘爪手柄30上,整个车轮挡板机构通过棘轮轴28铰接在前边框梁内的四对铰接耳33中(详见图18、22),当二层车位支撑平台上停有车后翻起车轮挡板3,棘爪32在复位弹簧31的作用下卡住棘轮29随即将车轮挡板3翘起定位起到防止车滑落的作用,当二层车位支撑平台上的车要开走时向外拉动棘爪手柄30,车轮挡板3在复位扭簧34的作用下迅即复位到水平位置。为了保证升降管柱4升降到一定高度能够更可靠的定位锁住,防止万一升降管柱4在举升重物的时液压油管破裂泄漏或停电导致自动下降发生安全事故,每一外导管柱14的上部内侧面上设有一个带密封罩的电磁锁插22,电磁锁插22的锁插芯22.1在锁插芯弹簧22.2力的作用下穿过外导管柱14的壁厚插入到升降管柱4外面壁上对应的止口26内,所述止口26设有升高1.5、1.6、1.8、2米四个,以适应一层车位停放不同车型的高度,所述锁插芯22.1端头的几何结构形状与升降管柱4外面壁上对应的止口26几何结构形状相吻合,其下斜面与竖直方向夹角为26.57º,上止口面与水平方向夹角为7.13º,这样当升降管柱4向上举升时电磁锁插22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可通过升举力将锁插芯22.1推开,万一发生意外升降管柱4突然下降锁插芯22.1在弹簧22.2力的作用下迅即插入到升降管柱4外面壁上对应的止口26内阻止升降管柱4继续下降,一来保证安全,二来节约电能,所述两个电磁锁插22并联后与二层车位降双开双闭继电器J2j的其中一常开触点串接后并接到直流电源上,这样只有升降管柱4要正常下降时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电磁锁插22通电,锁插芯22.1在电磁吸力作用下克服弹簧22.2力与止口26分开,升降管柱4才能下降。为了保证一层车位支撑平台的四个角都能升/降到位,一层车位升/降常闭限位开关27、K1s/24、K1j均由四个并联后再串接到各自的电路中,相应的在车位平台地坑25四个角的相应位置均设有一个一层车位升/降常闭限位开关27、K1s/24、K1j。车位宽度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根二层车位支撑柱4,相应的各配有一根二层车位升降油缸19,所述的一层车位升降油缸13由九个并联而成,分别设置于前、中、后各三个。为了二层车位上的车辆在一层车位有车时方便开走,以上所述的一定数量的隐形双层停车位配有一台专用的小型超薄的遥控移车平板车。
以上具体实施例是这样工作的:当没有车或只有一辆车停放时,按上遥控发射器的“通”键,继电器Jyt吸合带动继电器J1也吸合并一直维持吸合状态,这时电机M启动液压泵工作,再按上“降”键,这时继电器J2j和左右电磁锁插电磁铁C3z、C3y吸合,三位四通电磁阀37移到降位置,油缸19下降,二层车位平台随之下降,当二层车位平台下降到一定位置后触发切换开关9、Jg,切换开关9、Jg的常开触点接通,随之一层车位下降回路接通三位四通电磁阀36移到下降位置,之后一二层车位平台同时下降,直到限位开关24、K1j和48、K2j相继断开,两层车位平台降到最底停止,接着按顺序再按“降”键和“断”键即可;当已有一辆车停在降到底后的二层车位平台上要再停一辆车时,按上遥控发射器的“通”键,继电器Jyt吸合带动继电器J1也吸合并一直维持吸合状态,这时电机M启动液压泵工作,再按上“升”键,这时继电器J2s吸合,三位四通电磁阀37移到升位置,油缸19上升,二层车位平台随之上升,当二层车位平台上升到到一定位置后触发切换开关9、Jg,切换开关9、Jg处在常闭接通状态,随之一层车位上升回路接通三位四通电磁阀36移到上升位置,之后一二层车位平台同时上升,直到二层车位平台升升到所需的高度,再按顺序按上“升”键和“断”键即可;当一二层车位军有车时,用遥控器遥控移车平板车将一层车位平台上的车移开,重复上述下降的操作,待二层车位平台到底车开走后,再将原一层车位平台上移开的车移到二层车位平台即可。
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可以看到,本发明具有隐形,不影响周围建筑的视线,也不影响环境,地面空间可有效的充分利用。在原有分散各处的地面车位上作出简单改造,就可是停车位倍增,车主也不需要大老远跑到停车过于集中的机械立体停车库来停车,提高了车主的办事效率,移车、停车、取车方便快捷省事省时。
以上所列举的具体实施,仅仅是众多实施例的一种无法一一列举,凡依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做的修改修饰,延伸改进,均属于本发明涵盖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隐形双层停车位,包括二层车位支撑柱及一、二层车位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升降动力驱动系统、液压油路电路控制系统,所述二层车位支撑柱呈对称的埋设于车位宽度左右两侧或车位前后两端的地面下,车位宽度左右两侧的每一侧或车位前后两端的每一端埋设有一根或两根二层车位支撑柱,每一根二层车位支撑柱由外导管柱、升降管柱组成,所述二层车位支撑平台通过其左右边框梁或前后边框梁定位在各自对应的升降管柱的上端头,所述升降管柱套装在外导管柱内与外导管柱成动配合并可沿外导管柱内上下运动,当升降管柱降到最低位置时二层车位支撑平台的台面与地面平齐,一层车位支撑平台的底面紧贴着车位支撑平台地坑表面,二层车位支撑平台紧压着一层车位支撑平台,一、二层车位支撑平台均藏于地面下;所述外导管柱的上端口设有密封圈环槽,密封圈环槽内放置有上口密封圈,上口密封圈密封住升降管柱外表面;紧挨着密封圈环槽下面外导管柱外围四周壁上均设有一组或两组滚轮A,每组滚轮A的轮面均穿过外导管柱的壁厚紧贴在升降管柱的外表面,所有滚轮A通过其轮轴A定位在外导管柱外围四周壁相应的接耳A上,每一组滚轮A的外围均设有密封罩A,所述升降管柱的下端内壁面上四周均设有一组或两组滚轮B,每组滚轮B的轮面均穿过升降管柱的壁厚紧贴在外导管柱的内表面上,所有升降管柱下端的滚轮B通过其轮轴B定位在升降管柱内四周壁相应的接耳B上;所述一、二层车位支撑平台均由支撑平台框架和平台面板构成,平台面板通过紧固件定位在支撑平台框架上;所述液压升降动力驱动系统由液压泵、液压泵驱动电机、与升降管柱数量对应的二层车位升降油缸、多个一层车位升降油缸、二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一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溢流阀、同步阀、平衡阀、调节一、二层车位的节流阀、一层车位的减压阀、油箱和液压管路组成,其中液压泵、液压泵驱动电机、上述两个三位四通电磁阀、溢流阀、同步阀、平衡阀、节流阀和减压阀集中设置在油箱上面构成液压站,并整体藏设在一、二层车位支撑平台外围的液压站地坑中,用液压站地坑盖加上防水密封垫通过地锁和紧固件封藏在地坑内;所述液压泵的进油口通过一液压油过滤器通往油箱,液压泵的出油口分三路:一路通过溢流阀回到油箱,另一路通过一节流阀接到二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再由该电磁阀的出油口接入到同步阀并由同步阀将液压油的流量均分到各个油缸中,再一路通过一减压阀和节流阀接到一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再由该电磁阀的出油口接入到多个并联的一层车位升降油缸;每个二层车位升降油缸下降时的回油管路上串接一个平衡阀;所述二层车位的所有升降油缸并联连接,每一根二层车位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端头通过法兰盘用紧固件定位在每根升降管柱内的顶面,每一根二层车位升降油缸的缸体底座用紧固件定位在每根外导管柱的底板上,外导管柱底端通过其上法兰盘用紧固件加上密封垫与底板连接;所述多个一层车位升降油缸并联连接,其每一根活塞杆的端头通过法兰盘用紧固件平均分布定位在一层车位支撑平台框架的底面上,一层车位的每一个升降油缸的缸体底座埋设在一层车位支撑平台框架底面对应的地坑中;所述液压油路电路控制系统由遥控电路部分和电路控制部分组成,遥控电路部分包括遥控发射器和遥控接收控制器,所述遥控发射器设有四个遥控键分别为电源接通键、电源断开键、二层车位升键、二层车位降键,所述遥控接收控制器对应的设有四个继电器,分别为电源接通继电器、电源断开继电器、二层车位升继电器、二层车位降继电器,其中二层车位降继电器为双开双闭触点;所述电路控制部分由电源开关电路、油路换向控制电路组成,其中电源开关电路包括电源接通继电器常开触点、电源断开继电器常闭触点和液压泵驱动电机双开双闭触点继电器,油路换向控制电路包括二层车位升继电器常开触点、二层车位升常开限位开关、二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升电磁铁、二层车位降继电器双常开触点、二层车位降常闭限位开关、二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降电磁铁,一层车位升降切换开关、一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升电磁铁、一层车位升常闭限位开关、一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降电磁铁、一层车位降常闭限位开关,所述二层车位升继电器常开触点与二层车位升常开限位开关和二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升电磁铁串联后并接到直流电源上,所述二层车位降继电器双开双闭触点的其中一个常开触点与二层车位降常闭限位开关和二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降电磁铁串联后并接到直流电源上,所述一层车位升降切换开关设置在二层车位升降过程中能触发到的位置,其公共接点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其余两个输出接点的一个常闭输出接点与一层车位升常闭限位开关和一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升电磁铁串联后并接到直流电源负极上,另一个常开输出接点与一层车位降常闭限位开关和一层车位三位四通电磁阀的降电磁铁串联后并接到直流电源负极上,所述电源接通继电器常开触点与控制液压泵驱动电机的双开双闭触点继电器其中的一常开触点并联后和该继电器的电磁铁线圈串联后并接到直流电源上,该继电器的另一常开触点与液压泵驱动电机串联后并接到交流电源上,电源断开继电器常闭触点接入点直接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其输出接点与以上电源接通继电器常开触点和控制液压泵驱动电机的双开双闭触点继电器其中的一常开触点的输入接点相接,各个需接入到直流电源正极的控制回路均接入到双开双闭触点继电器其中的一常开触点的输出接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形双层停车位,其特征在于一、二层车位支撑平台的支撑平台框架由矩形管或槽型或工字型钢材制作而成,所述二层车位支撑平台的平台面板上的后部设有一对可调轮距的车轮挡块,每一块车轮挡块用两根快拆杆件与二层平台面板上对应的卡接孔卡接,所述二层车位支撑平台的支撑平台框架的前端左右设有可快速收展锁定的车轮挡板机构,每个车轮挡板机构由棘轮轴、棘爪手柄、车轮挡板、至少两个棘轮、棘爪、棘爪复位弹簧、挡板复位扭簧组成,所述棘轮定位在棘轮轴上,挡板复位扭簧套在棘轮轴上一端抵在二层车位支撑平台框架的前边框梁上,另一端抵在焊接在棘轮上的车轮挡板上,所有棘爪上均套有棘爪复位弹簧,棘爪的一端穿过二层车位支撑平台框架的前边框梁卡在棘轮齿槽中,棘爪的另一端定位在前边框梁外的棘爪手柄上,整个车轮挡板机构通过棘轮轴铰接在前边框梁内的两对以上的铰接耳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形双层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每一外导管柱的上部一侧面上设有一个带密封罩的电磁锁插,电磁锁插的锁插芯在弹簧力的作用下穿过外导管柱的壁厚插入到升降管柱外面壁上对应的止口内,所述止口设有两个以上,所述锁插芯端头的几何结构形状与升降管柱外面壁上对应的止口几何结构形状相吻合,其下斜面与竖直方向夹角为20º~45º,上止口面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º~10º,所述多个电磁锁插并联后与二层车位降继电器双开双闭触点的其中一常开触点串接后并接到直流电源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形双层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层车位升/降常闭限位开关均由四个并联后再串接到各自的电路中,相应的在车位支撑平台地坑四个角的相应位置均设有一个一层车位升/降常闭限位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形双层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位宽度左右两侧的每一侧或车位前后两端的每一端埋设有一根二层车位支撑柱,相应的配有两根二层车位升降油缸,所述的一层车位升降油缸由九个并联而成,分别设置于前、中、后各三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形双层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隐形双层停车位配有一台专用的小型超薄的遥控移车平板车。
CN201820703623.9U 2018-05-12 2018-05-12 一种隐形双层停车位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02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03623.9U CN208502354U (zh) 2018-05-12 2018-05-12 一种隐形双层停车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03623.9U CN208502354U (zh) 2018-05-12 2018-05-12 一种隐形双层停车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02354U true CN208502354U (zh) 2019-02-15

Family

ID=65298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0362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02354U (zh) 2018-05-12 2018-05-12 一种隐形双层停车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0235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5788A (zh) * 2018-05-12 2018-09-07 福州幻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隐形双层停车位
CN111678660A (zh) * 2020-06-22 2020-09-18 南通科达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楼层合缝度检查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5788A (zh) * 2018-05-12 2018-09-07 福州幻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隐形双层停车位
CN111678660A (zh) * 2020-06-22 2020-09-18 南通科达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楼层合缝度检查装置
CN111678660B (zh) * 2020-06-22 2022-03-29 南通科达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楼层合缝度检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02354U (zh) 一种隐形双层停车位
CN108505788A (zh) 一种隐形双层停车位
CN205276164U (zh) 一种液压翻板阻车路障
CN203878497U (zh) 一种无电式停车场门杆
CN205688906U (zh) 垂直升降式停车库
CN205822344U (zh) 一种灭火消防栓
CN208024036U (zh) 一种地下多层环形旋转式立体车库
CN204982730U (zh) 一种无需埋设的快速布防路障机
CN103055461B (zh) 低扭矩联动双开启消防栓
CN206800468U (zh) 一种遥控式自动升降窨井盖
CN108442768A (zh) 一种自动停车装置
CN206829009U (zh) 浅埋式翻板车辆阻挡装置
CN101851900B (zh) 智能液压道路障碍系统
CN210948173U (zh) 一种液压井盖防夹人锁
CN205223955U (zh) 一种扫雪车用动力单元
CN207891962U (zh) 一种升降式给水栓保护装置
CN202071796U (zh) 汽车后保险杠自动升降装置
CN112943150A (zh) 一种深海水下轻型防喷器组件及其控制系统
CN102383634A (zh) 草坪式液压停车设备
CN2778975Y (zh) 卧地式车库
CN207314391U (zh) 一种自动启闭式液压型管廊井盖
CN201747096U (zh) 便捷式全自动多层汽车泊位
CN205349927U (zh) 一种除雪车用动力单元
CN211256855U (zh) 一种升降柱围水挡水防内涝装置
CN206189933U (zh) 一位两车型停车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