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89404U - 导电端子及包括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导电端子及包括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89404U
CN208489404U CN201820264876.0U CN201820264876U CN208489404U CN 208489404 U CN208489404 U CN 208489404U CN 201820264876 U CN201820264876 U CN 201820264876U CN 208489404 U CN208489404 U CN 2084894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terminal
conductive sheet
conductive
terminal according
bottom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648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星
丁通豹
罗摩占陀罗·拜·B·拉金德拉
潘雷
郭慧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648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894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894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894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电端子及包括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导电端子包括:一个用于夹持线缆的导线的导线夹持部(11)和一个从所述导线夹持部(11)延伸的第一主体部(12),所述第一主体部(12)被构造成在两个方向上均能接收插入的导电片(2),以将所述导电片(2)和所述导线电连接。所述导电端子能够实现在两个方向上分别插入导电片,以简单的结构兼有了直行导电端子和旗型导电端子的功能。

Description

导电端子及包括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导电端子,特别地,涉及一种对直行插接方式和旗型插接方式通用的导电端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导电端子,根据导电片插入导电端子的插入方向和压接线束的中心线方向的相对位置分为直行插接端子和旗型插接端子。在直行插接端子中,导电片插入方向与压接线束的中心线平行。而在旗型插接端子中,导电片插入方向与压接线束的中心线垂直。
上述两种端子在导电片的两侧均具有折弯的梁用于提供导电片插入导电端子后的对于导电片的正压力。同时导电端子的用于容纳导电片的主体部的底部均形成有突出部,以提供导电片插入后的保持力。
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端子能够同时兼顾直行插接端子和旗型插接端子的插入方向的需求,直行插接端子和旗型插接端子分别设计和制造,每一种端子的结构只能针对相应的应用需求进行使用,而未能实现同一类型端子的多种插入方向和应用。
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折弯的梁与导电片之间大多为线接触的形式以将所述导电片保持在导电端子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电端子,其能够实现在两个方向上分别插入导电片,以简单的结构兼有了直行导电端子和旗型导电端子的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用于夹持线缆的导线导线夹持部和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从所述导线夹持部延伸,所述第一主体部被构造成在两个方向上均能接收插入的导电片,以将所述导电片和所述导线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主体部上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导电片沿第一方向穿过所述第一开口以至少部分地插入到所述第一主体部中;所述第一主体部上还形成有第二开口,所述导电片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穿过所述第二开口以至少部分地插入到所述第一主体部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主体部形成为箱体的形状,所述第一开口形成在所述箱体的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开口形成在所述箱体的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箱体包括底壁和顶壁;其中所述导电片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底壁相接触和/或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顶壁相接触以实现所述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底壁上形成有朝向所述顶壁突出的突起;所述导电片包括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中形成有通孔;所述突起适于在所述导电片插入所述导电端子的过程中进入所述通孔中并被所述通孔保持,以避免所述导电片从所述导电端子的脱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突起包括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相对于所述底壁的内表面具有第一倾斜角,所述第一倾斜面被构造成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倾斜地升高,以引导所述突起进入所述导电片的通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突起还包括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邻接所述第一倾斜面并相对于所述底壁的内表面具有第二倾斜角,所述第二倾斜角大于所述第一倾斜角,使得与所述突起进入所述通孔相比,所述突起更不易于从所述通孔脱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顶壁上形成有朝向所述底壁突出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适于与所述第二表面相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顶壁由两个子部分组成,所述两个子部分分别从所述箱体的边缘处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朝向彼此延伸,以在所述导电片的插入过程中在所述导电片的作用下朝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弹性地偏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突出的第一接触部形成在所述两个子部分上,并分别形成在所述两个子部分的靠近所述箱体的中心的端部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底壁上形成有朝向所述顶壁突出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适于与所述第一表面相接触,其中所述突起形成在所述第二接触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接触部在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所述箱体的中心处形成在所述底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接触部通过将所述顶壁冲压而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接触部通过将所述底壁冲压而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两个子部分中的一个在远离所述箱体的所述边缘的边缘处形成有半圆弧形突起,所述两个子部分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有与该半圆弧形突起相对应的半圆弧形凹槽,以容纳所述半圆弧形突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的一侧上形成有沿所述第二方向突出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适于抵靠所述导电片的插入的端部,以阻止所述导电片的进一步插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的一侧处形成有从所述底壁朝向所述顶壁突出的第三突出部和/或从所述顶壁朝向所述底壁突出的第四突出部,所述第三突出部和/或所述第四突出部用于引导所述导电片的插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突起为水滴状,并通过将所述底壁冲压而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线缆夹持部,形成在所述导线夹持部的远离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侧,以夹持线缆的包覆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的示例性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上述各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的任一个所述的导电端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导电端子,能够实现在两个方向上分别插入导电片,以简单的结构兼有了直行导电端子和旗型导电端子的功能,扩大了端子的应用范围,简化了端子类型,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参照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主视示意图,其中导电片在第一方向上插入到所述导电端子中;
图2是图1所示的导电端子的左侧视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导电端子沿A-A线剖开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导电端子的仰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主视示意图,其中导电片在第二方向上插入到所述导电端子中;
图6是示出图5所示的导电端子的右视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导电端子沿B-B线剖开的剖视示意图;
图8示出图5所示的导电端子的仰视示意图;
图9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10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1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1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1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主视示意图;
图14示出图13所示的导电端子的左视示意图;
图15示出图13所示的导电端子的仰视示意图;
图16示出图14所示的导电端子沿C-C线剖开的剖视示意图;
图17示出图16所示的导电端子沿线E-E的剖视示意图;
图18示出图16中的D部的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19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导电片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将参照含有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附图充分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实用新型,同时获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因此,须了解以上的描述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文披露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总体上的实用新型构思,提供一种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包括用于夹持线缆的导线的导线夹持部和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从所述导线夹持部延伸,所述第一主体部被构造成在两个方向上均能接收插入的导电片,以将所述导电片和所述导线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导电端子的第一主体部在两个方向上均能接收插入的导电片,从而一种结构的导电端子即可满足具有两个方向的插入需求的一种或多种场合,使得导电端子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且降低设计和制造成本。该导电端子尤其兼有了导电片插入方向与压接线束的中心线平行的直行插接导电端子以及导电片插入方向与压接线束的中心线垂直的旗型插接导电端子的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导电端子包括导线夹持部 11和第一主体部12,所述第一主体部12从所述导线夹持部11延伸,所述第一主体部12适于在两个方向上均能接收插入的导电片2,以将所述导电片2和所述导线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该导电端子还包括线缆夹持部13,形成在所述导线夹持部11的远离所述第一主体部 12的一侧,以夹持线缆的包覆层。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剥除了部分的外包覆层的线缆从所述线缆夹持部13的一端伸入,其中露出的导线被容纳在导线夹持部11中,未剥除外包覆层的线缆的包覆层被接收在线缆夹持部13中,导线或带有包覆层的线缆通过例如对导线夹持部11和线缆夹持部13压接的方式连接到导电端子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9-13、1-8所示,所述第一主体部12上形成有第一开口121,所述导电片2沿第一方向(在图1 中示出为从下向上的方向)穿过所述第一开口121以至少部分地插入到所述第一主体部12中;如图9-13所示,所述第一主体部12上还形成有第二开口122,所述导电片2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在图5-8 中示出为从左向右的方向)穿过所述第二开口122以至少部分地插入到所述第一主体部12中。在图1-4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导电片2插入第一开口121的方向以及导线夹持部11夹持的线缆的导线(未示出)的方向均沿第一方向,适用于直行插接导电端子的应用场合,在图5-8中示出的第二种应用场合中,导电片2穿过所述第二开口122插入导电端子的方向与导线夹持部11夹持的线缆的导线(未示出)的方向垂直,适用于旗型插接导电端子的应用场合。因此,实现了一种结构的导电端子的两种应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9-17所示,所述第一主体部12形成为箱体形状,所述第一开口121形成在所述箱体的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开口122形成在所述箱体的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侧。
根据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该箱体形状便于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并且结构牢固、同时与导电片2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主体部12也可以形成为其他结构形式,例如只有底壁与导电片接触的框架式,只要能够实现其上形成有适于在两个方向上均能接收插入的导电片2以将导电片2与导线通过导电端子实现电连接即可。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导电片2插入到导电端子中,同时,导电片的另一端与待连接部件例如电路板连接,从而通过导电片2与导电端子的连接,将待连接部件与导线电连接。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4、8、10、11所示,所述箱体包括底壁123和顶壁124;所述导电片2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21和第二表面 22,所述第一表面21与所述底壁123相接触和/或所述第二表面22与所述顶壁124相接触以实现所述电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导电片2的第一表面21与底壁123相接触或所述第二表面22与所述顶壁124相接触,均可实现导电片2与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在导电片2的第一表面21与底壁123以及导电片2的第二表面22与所述顶壁124均接触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导电片与导电端子的更大的接触面积,保证了稳定的电连接。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3、7、16、18、19所示,所述底壁 123上形成有朝向所述顶壁124突出的突起125;所述导电片包括第二主体部23,所述第二主体部23中形成有通孔211;所述突起125适于在所述导电片插入所述导电端子的过程中进入所述通孔211中并被所述通孔保持,以避免所述导电片从所述导电端子的脱出。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3、7、11、12、15、16、19所示,所述突起125包括第一倾斜面1251,所述第一倾斜面1251相对于所述底壁123的内表面具有第一倾斜角,所述第一倾斜面1251被构造成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倾斜地升高,以引导所述突起125进入所述导电片的通孔211中。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16、18所示,所述突起125例如形成为水滴形状。
在该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所述突起125的尖端如图所示形成为指向所述箱体的角部的方向。该第一倾斜面1251相对于第二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倾斜地升高,从而在导电片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插入的过程中,引导突起125进入所述导电片的通孔211中。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突起125的总高度足以对所述导电片提供保持力,以避免导电片从导电端子意外脱出的前提下,该第一倾斜面1251相对于所述底壁123 的内表面的第一倾斜角形成为尽量小,从而减小导电片2的插入阻力,方便导电片2的插入。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19所示,所述通孔 211的两端均形成有倒角,方便所述突起125进入所述通孔211中。而且,所述第一倾斜面1251被构造成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倾斜地升高,突起的尖端125如图所示形成为指向所述箱体的角部的方向,使得在两个方向的插入过程中的插入阻力基本相同。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3、7、11、12、15、16、19所示,所述突起125还包括第二倾斜面1252,所述第二倾斜面1252邻接所述第一倾斜面1251并相对于所述底壁123的内表面具有第二倾斜角,所述第二倾斜角大于所述第一倾斜角,使得与所述突起125进入所述通孔211 相比,所述突起125更不易于从所述通孔211脱出。
根据该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导电片插入就位、突起125容纳在通孔211之后,在导电端子受到例如振荡等影响而使得导电片和导电端子之间相对运动的情况下,由于第二倾斜角的角度较大,突起125不容易从通孔211脱出,避免了导电片的意外脱出。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通过设置第一倾斜角和第二倾斜角的角度大小,来获得所需要的合适的插拔力。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4、8、15所示,所述顶壁124上形成有朝向所述底壁123突出的第一接触部1243,所述第一接触部1243适于与所述第二表面22相接触。
根据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该第一接触部1243作为提供正压力的接触面,与导电片形成良好的电接触。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9-11所示,所述顶壁124由两个子部分1241,1242组成,所述两个子部分1241,1242分别从所述箱体的边缘处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朝向彼此延伸,以在所述导电片2的插入过程中在所述导电片2的作用下朝远离所述底壁123的方向弹性地偏转。
根据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由于突起125形成在底壁123上,因此,在导电片的插入过程中,受到突起125的抬高的影响,导电片2的第二表面 22会与所述顶壁124干涉,为了使得插入顺利进行并且在导电片2插入就位之后导电片2的第一表面21和第二表面22仍然能和底壁123和顶壁 124分别实现紧密接触,将顶壁124设置为由子部分1241,1242组成,如图9-11、15所示,两个子部分1241,1242形成为弹性的悬臂的形式,从而两个子部分1241,1242能够在所述导电片2的插入过程中在所述导电片 2的作用下朝远离所述底壁123的方向弹性地偏转,并在导电片2插入就位、突起125进入到通孔211之后回位并与导电片2的第二表面紧密接触实现电连接。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9-11、15所示,所述突出的第一接触部1243形成在所述两个子部分1241,1242上,并分别形成在所述两个子部分1241,1242的靠近所述箱体的中心的端部处。根据上述方式形成弹性的悬臂方式以更好地提供对导电片的正向的接触力。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9所示,所述两个子部分1241,1242 中的一个在远离所述箱体的所述边缘的边缘处形成有半圆弧形突起 12421,所述两个子部分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有与该半圆弧形突起12421相对应的半圆弧形凹槽12411,以容纳所述半圆弧形突起12421。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4、8、9-11、15所示,所述底壁123 上形成有朝向所述顶壁124突出的第二接触部1231,所述第二接触部1231 适于与所述第一表面21相接触,其中所述突起125形成在所述第二接触部1231上。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9-11、15所示,所述第二接触部1231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靠近所述箱体的中心处形成在所述底壁123上。
通过上述方式形成的第二接触部为导电片提供的正向的接触力,实现良好的电连接。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接触部通过将所述顶壁124冲压而形成。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接触部1231通过将所述底壁123 冲压而形成。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突起125与所述第二接触部1231同时冲压而成。如图11、12所示,示出了从所述导电端子的底壁123的外部的角度所观察到的冲压形成所述第二接触部1231和所述突起125之后的所述底壁123的形状。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1、7、9-11、17所示,所述第一主体部12的与所述第二开口122相对的一侧上形成有沿所述第二方向突出的第一突出部126,所述第一突出部126适于抵靠所述导电片2的插入的端部,以阻止所述导电片2的进一步插入。
进一步地,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1、7、9-11、17所示,所述第一主体部12的与所述第二开口122相对的一侧上形成有防呆结构,能够避免导电片2在第二方向上的过插,例如在该与所述第二开口122 相对的一侧处从所述第一突出部126的一侧伸出。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该防呆结构为如下形式:如图17所示,所述第一主体部12的与所述第二开口122相对的一侧处形成有从所述底壁123朝向所述顶壁124突出的第三突出部127和/或从所述顶壁124朝向所述底壁123突出的第四突出部128,所述第三突出部127和/或所述第四突出部128用于防止所述导电片2的过插和偏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个所述的导电端子。该电连接器由此具有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导电端子的各种优点。
根据上述示例性的实施例的导电端子,能够实现在两个方向上分别插入导电片,以简单的结构兼有了直行导电端子和旗型导电端子的功能,扩大了端子的应用范围,简化了端子类型,降低生产成本;箱体形的结构以及突出的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的设计提供了与导电片的更好的接触和电连接;底壁上的突起与导电片的通孔的配合结构实现了对导电片的两个方向的保持力,避免导电片的意外脱出;箱体一侧的防呆结构的设计也避免了导电片的过插,使得操作友好方便。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从而在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更多种导电端子和电连接器。
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随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改变,且本实用新型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示例性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导线夹持部(11),用于夹持线缆的导线,
一个第一主体部(12),从所述导线夹持部(11)延伸,所述第一主体部(12)被构造成在两个方向上均能接收插入的导电片(2),以将所述导电片(2)和所述导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体部(12)上形成有一个第一开口(121),所述导电片(2)沿第一方向穿过所述第一开口(121)以至少部分地插入到所述第一主体部(12)中;
所述第一主体部(12)上还形成有一个第二开口(122),所述导电片(2)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穿过所述第二开口(122)以至少部分地插入到所述第一主体部(12)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体部(12)形成为箱体的形状,所述第一开口(121)形成在所述箱体的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开口(122)形成在所述箱体的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包括一个底壁(123)和一个顶壁(124);
其中所述导电片(2)包括相对的一个第一表面(21)和一个第二表面(22),所述第一表面(21)与所述底壁(123)相接触和/或所述第二表面(22)与所述顶壁(124)相接触以实现所述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壁(123)上形成有朝向所述顶壁(124)突出的一个突起(125);
所述导电片包括一个第二主体部(23),所述第二主体部(23)中形成有一个通孔(211);
所述突起(125)适于在所述导电片插入所述导电端子的过程中进入所述通孔(211)中并被所述通孔保持,以避免所述导电片从所述导电端子的脱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125)包括:
一个第一倾斜面(1251),所述第一倾斜面(1251)相对于所述底壁(123)的内表面具有第一倾斜角,所述第一倾斜面(1251)被构造成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倾斜地升高,以引导所述突起(125)进入所述导电片的通孔(211)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125)还包括:
一个第二倾斜面(1252),所述第二倾斜面(1252)邻接所述第一倾斜面(1251)并相对于所述底壁(123)的内表面具有第二倾斜角,所述第二倾斜角大于所述第一倾斜角,使得与所述突起(125)进入所述通孔(211)相比,所述突起(125)更不易于从所述通孔(211)脱出。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124)上形成有朝向所述底壁(123)突出的至少一个第一接触部(1243),所述第一接触部(1243)适于与所述第二表面(22)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壁(124)由两个子部分(1241,1242)组成,所述两个子部分分别从所述箱体的边缘处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朝向彼此延伸,以在所述导电片的插入过程中在所述导电片的作用下朝远离所述底壁(123)的方向弹性地偏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触部(1243)分别形成在所述两个子部分(1241,1242)上,并分别形成在所述两个子部分(1241,1242)的靠近所述箱体的中心的端部处。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123)上形成有朝向所述顶壁(124)突出的一个第二接触部(1231),所述第二接触部(1231)适于与所述第一表面(21)相接触,其中所述突起(125)形成在所述第二接触部(1231)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部(1231)在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所述箱体的中心处形成在所述底壁(123) 上。
13.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通过将所述顶壁(124)冲压而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部通过将所述底壁(123)冲压而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子部分中的一个在远离所述箱体的所述边缘的边缘处形成有一个半圆弧形突起(12421),所述两个子部分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有与该半圆弧形突起(12421)相对应的一个半圆弧形凹槽,以容纳所述半圆弧形突起(12421)。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2)的与所述第二开口(122)相对的一侧上形成有沿所述第二方向突出的一个第一突出部(126),所述第一突出部(126)适于抵靠所述导电片的插入的端部,以阻止所述导电片(2)的进一步插入。
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2)的与所述第二开口(122)相对的一侧处形成有从所述底壁(123)朝向所述顶壁(124)突出的一个第三突出部(127)和/或从所述顶壁(124)朝向所述底壁(123)突出的一个第四突出部(128),所述第三突出部(127)和/或所述第四突出部(128)用于引导所述导电片(2)的插入。
1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125)为水滴状,并通过将所述底壁(123)冲压而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线缆夹持部(13),形成在所述导线夹持部(11)的远离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侧,以夹持线缆的包覆层。
20.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端子。
CN201820264876.0U 2018-02-23 2018-02-23 导电端子及包括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894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64876.0U CN208489404U (zh) 2018-02-23 2018-02-23 导电端子及包括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64876.0U CN208489404U (zh) 2018-02-23 2018-02-23 导电端子及包括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89404U true CN208489404U (zh) 2019-02-12

Family

ID=65255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6487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89404U (zh) 2018-02-23 2018-02-23 导电端子及包括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894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0440A (zh) * 2018-02-23 2019-08-30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导电端子及包括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0440A (zh) * 2018-02-23 2019-08-30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导电端子及包括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55592B1 (en) Electrical wire connector
CN212085282U (zh) 端子总成以及电连接器
RU2406194C1 (ru) Адаптер и система штепсельн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TWI234317B (en) Power connector
JPH07506691A (ja) 板材のプラグ接点を有するコネクタ
JP2019530143A (ja) 導体接続端子
CN101546881B (zh) 连接器
CN1209854C (zh) 带有基板用接地插头的连接器
US3842391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ab receptacle
CN211182572U (zh) 一种接线端子的外壳结构
CN209880869U (zh) 一种绞线针型簧片快速锁紧分离电连接器
CN208489404U (zh) 导电端子及包括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JP2005222924A (ja) 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CN201029158Y (zh) 电连接器
CN211045824U (zh) 一种垂直90度插接的电源连接器
CN110098518A (zh) 一种稳定型母端子及其应用的稳定型公母对插电连接器
CN110190440A (zh) 导电端子及包括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CN206379533U (zh) 一种插头连接器
CN208835393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插座装置
CN107346844A (zh) 连接端子和电连接器
KR100780735B1 (ko) 저가형 커넥터
CN206022688U (zh) 用于连接电缆的连接器
CN205141177U (zh) 一种端子
CN220086442U (zh) 一种连接器母端端子结构
CN216598057U (zh) 一种电力轨道、转换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