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89278U -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89278U
CN208489278U CN201820161359.0U CN201820161359U CN208489278U CN 208489278 U CN208489278 U CN 208489278U CN 201820161359 U CN201820161359 U CN 201820161359U CN 208489278 U CN208489278 U CN 208489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ied
electrolyte
battery case
holding box
article h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6135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浩华
杨伟铟
李嘉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Jiexin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Jiexin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Jiexin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Jiexin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6135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89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89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8927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rim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包括壳体、密封门组件、电池壳输送组件以及注液组件,密封门组件包括密封门板、凹槽、移动槽、拉杆以及定位柱,电池壳输送组件安装在壳体内部,电池壳输送组件包括传送带、安装框、同步带轮、螺杆、移动弹簧片、固定弹簧片以及同步带,注液组件设置在电池壳输送组件上侧,注液组件安装在壳体内部,注液组件包括液压缸、伸缩杆、电解液盛装箱、电动升降柱、挤压板、出口、注液管以及电磁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提高了密封性,便于密封门板的移动,实现了电池壳的快速固定,固定稳定性好,适应性强,简化了注液机构,注液量控制方便,注液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属于锂电池生产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相比于燃料电池、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具有重量轻、储能大、功率大、无污染、也无二次污染、寿命长、自放电系数小、温度适应范围宽泛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锂电池在生产过程中,公知的锂电池注液方式有倒吸式注液和用海霸泵直接注液。倒吸式注液是先将锂电池倒立于电池液中,抽去其中的空气,电池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锂电池制中。
现有技术中的锂电池生产注液方式,注入量难以控制,注入电池液的量比较多,充电时会溢出,生产成本高,所以需要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包括壳体、密封门组件、电池壳输送组件、注液组件、真空泵以及进出口,所述壳体左端面以及右端面均开设有进出口,所述密封门组件装配在进出口内部,所述密封门组件包括密封门板、凹槽、移动槽、拉杆以及定位柱,所述电池壳输送组件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电池壳输送组件包括传送带、安装框、同步带轮、螺杆、螺纹孔、固定环、环状槽、凸台、移动弹簧片、固定弹簧片以及同步带,所述注液组件设置在电池壳输送组件上侧,注液组件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注液组件包括液压缸、伸缩杆、电解液盛装箱、电动升降柱、挤压板、出口、限位塞、流通道、封堵塞、弹簧、注液管以及电磁阀,所述真空泵安装在壳体上端面,且真空泵通过管道与壳体内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密封门组件中,所述凹槽开设在进出口内部上侧面,所述密封门板上端装配在凹槽内部,所述移动槽开设在凹槽右端面,所述拉杆通过连接柱与密封门板相连接,且连接柱装配在移动槽内部,所述定位柱固定在壳体右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开设在进出口内部上侧面,所述密封门板上端装配在凹槽内部,所述移动槽开设在凹槽右端面,所述拉杆通过连接柱与密封门板相连接,且连接柱装配在移动槽内部,所述定位柱固定在壳体右端面,所述拉杆环形侧面上端固定有挂绳,且拉杆通过挂绳与定位柱相连接,所述密封门板下端面、前端面、后端面以及左端面均安装有密封垫,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打开密封门板时,推动拉杆,拉杆移动带动连接柱在移动槽内部移动,连接柱移动带动密封门板移动,当密封门板移动至合适位置时,将挂绳连接在定位柱上,便于密封门板的打开,密封性好。
进一步地,在所述电池壳输送组件中,所述传送带通过滚筒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安装框固定在传送带上,所述移动弹簧片安装在安装框内部,所述固定环通过横杆与移动弹簧片相连接,所述凸台固定在固定环内部环形侧面,且凸台装配在环状槽内部,所述环状槽开设在螺杆环形侧面,所述螺杆装配在螺纹孔内部,所述螺纹孔开设在安装框左端面,所述同步带轮装配在螺杆左端,且同步带轮设置在安装框左侧,所述同步带轮设有两个以上,且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相连接同步带轮上,且同步带与同步带轮相啮合,所述固定弹簧片固定在安装框内部右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固定在传送带上,所述移动弹簧片安装在安装框内部,所述固定环通过横杆与移动弹簧片相连接,所述凸台固定在固定环内部环形侧面,且凸台装配在环状槽内部,所述环状槽开设在螺杆环形侧面,所述螺杆装配在螺纹孔内部,所述螺纹孔开设在安装框左端面,所述同步带轮装配在螺杆左端,且同步带轮设置在安装框左侧,所述同步带轮设有两个以上,且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相连接同步带轮上,且同步带与同步带轮相啮合,所述固定弹簧片固定在安装框内部右侧面,所述同步带轮左端面安装有摇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电池壳放置在安装框内部,并使电池壳与固定弹簧片左端面相贴合,然后通过摇动摇把带动同步带轮转动,同步带轮转动带动同步带移动,从而使螺杆在螺纹孔内部移动,螺杆移动过程中,由于环状槽与凸台的配合,螺杆不会与固定环分离,螺杆移动带动移动弹簧片移动,使移动弹簧片移动至与电池壳左端面相贴合的位置,实现电池壳的固定,电池壳可为任意形状,提高了适应性,电池壳固定效果好。
进一步地,在所述注液组件中,所述电解液盛装箱设置在传送带上侧,且电解液盛装箱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注液管固定在电解液盛装箱下端面,所述限位塞装配在注液管内部,所述流通道开设在限位塞内部,所述弹簧上端安装在流通道内部上侧面,且弹簧下端与封堵塞相连接,所述封堵塞装配在限位塞内部,所述挤压板装配在电解液盛装箱内部,且挤压板通过电动升降柱与电解液盛装箱内部上侧面相连接,所述出口开设在电解液盛装箱内部下侧面,且出口与注液管相连接,所述液压缸设置在电解液盛装箱上侧,且液压缸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伸缩杆上端装配在液压缸上,且伸缩杆下端穿过电解液盛装箱以及挤压板,并连接在限位塞上端面,所述电磁阀设置在限位塞下侧,且电磁阀安装在注液管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液盛装箱设置在传送带上侧,且电解液盛装箱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注液管固定在电解液盛装箱下端面,所述限位塞装配在注液管内部,所述流通道开设在限位塞内部,所述弹簧上端安装在流通道内部上侧面,且弹簧下端与封堵塞相连接,所述封堵塞装配在限位塞内部,所述挤压板装配在电解液盛装箱内部,且挤压板通过电动升降柱与电解液盛装箱内部上侧面相连接,所述出口开设在电解液盛装箱内部下侧面,且出口与注液管相连接,所述液压缸设置在电解液盛装箱上侧,且液压缸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伸缩杆上端装配在液压缸上,且伸缩杆下端穿过电解液盛装箱以及挤压板,并连接在限位塞上端面,所述电磁阀设置在限位塞下侧,且电磁阀安装在注液管内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电磁阀与外接电源断开,根据电池壳所需注液量调节限位塞的位置,调节时,使液压缸运行,液压缸工作带动伸缩杆伸缩,伸缩杆伸缩带动限位塞移动,当限位塞移动至合适位置时,使液压缸停止运行,使电动升降柱运行,电动升降柱工作带动挤压板移动,挤压板移动将电解液盛装箱内部的电解液通过出口压送至注液管内部,电解液通过流通道流动至限位塞下侧,当电解液移动至封堵塞下侧时,电解液推动封堵塞向上移动,从而压缩弹簧,当封堵塞移动至其上端面与流通道上端面相贴合时,流通道闭合,然后当电池壳移动至注液管下侧时,使电磁阀电源接通,使液压缸运行,进而带动限位塞移动,推动其下侧的电解液注入电池壳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流通道呈Z字型,所述流通道内部上侧面开设有盲孔,且盲孔内部固定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下端穿过限位塞并延伸至限位塞下侧,所述弹簧以及封堵塞均装配在导向杆环形侧面,所述导向柱下端固定有挡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封堵塞移动过程中推动弹簧,使弹簧压缩至盲孔内部,且挡盘的存在避免了封堵塞与导向柱分离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因添加了密封门板、凹槽、移动槽、拉杆以及定位柱,提高了密封性,便于密封门板的移动。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传送带、安装框、同步带轮、螺杆、螺纹孔、固定环、环状槽、凸台、移动弹簧片、固定弹簧片以及同步带,实现了电池壳的快速固定,固定稳定性好,适应性强。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液压缸、伸缩杆、电解液盛装箱、电动升降柱、挤压板、出口、限位塞、流通道、封堵塞、弹簧、注液管以及电磁阀,简化了注液机构,注液量控制方便,注液效率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中电池壳输送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中电池壳输送组件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中电池壳输送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中注液组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中注液组件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电池壳输送组件、3-密封门板、4-凹槽、5-移动槽、6-拉杆、7-定位柱、8-注液组件、9-真空泵、10-进出口、201-传送带、202-安装框、203-同步带轮、螺杆、204-螺纹孔、205-固定环、206-环状槽、207-凸台、208-移动弹簧片、209-固定弹簧片、211-同步带、801-液压缸、802-伸缩杆、803-电解液盛装箱、804-电动升降柱、805-挤压板、806-出口、807-限位塞、808-流通道、809-封堵塞、810-弹簧、811-注液管、812-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包括壳体1、密封门组件、电池壳输送组件2、注液组件8、真空泵9以及进出口10,壳体1左端面以及右端面均开设有进出口10,密封门组件装配在进出口10内部,密封门组件包括密封门板3、凹槽4、移动槽5、拉杆6以及定位柱7,电池壳输送组件2安装在壳体1内部,电池壳输送组件2包括传送带201、安装框202、同步带轮203、螺杆204、螺纹孔205、固定环206、环状槽207、凸台208、移动弹簧片209、固定弹簧片210以及同步带211,注液组件8设置在电池壳输送组件2上侧,注液组件8安装在壳体1内部,注液组件8包括液压缸801、伸缩杆802、电解液盛装箱803、电动升降柱804、挤压板805、出口806、限位塞807、流通道808、封堵塞809、弹簧810、注液管811以及电磁阀812,真空泵9安装在壳体1上端面,且真空泵9通过管道与壳体1内部相连接。
在密封门组件中,凹槽4开设在进出口10内部上侧面,密封门板3上端装配在凹槽4内部,移动槽5开设在凹槽4右端面,拉杆6通过连接柱与密封门板3相连接,且连接柱装配在移动槽5内部,定位柱7固定在壳体1右端面。
在电池壳输送组件2中,传送带201通过滚筒安装在壳体1内部,安装框202固定在传送带201上,移动弹簧片209安装在安装框202内部,固定环206通过横杆与移动弹簧片209相连接,凸台208固定在固定环206内部环形侧面,且凸台208装配在环状槽207内部,环状槽207开设在螺杆204环形侧面,螺杆204装配在螺纹孔205内部,螺纹孔205开设在安装框202左端面,同步带轮203装配在螺杆204左端,且同步带轮203设置在安装框202左侧,同步带211装配在同步带轮203上,且同步带211与同步带轮203相啮合,固定弹簧片210固定在安装框202内部右侧面。
在注液组件8中,电解液盛装箱803设置在传送带201上侧,且电解液盛装箱803安装在壳体1内部,注液管811固定在电解液盛装箱803下端面,限位塞807装配在注液管811内部,流通道808开设在限位塞807内部,弹簧810上端安装在流通道808内部上侧面,且弹簧810下端与封堵塞809相连接,封堵塞809装配在限位塞807内部,挤压板805装配在电解液盛装箱803内部,且挤压板805通过电动升降柱804与电解液盛装箱803内部上侧面相连接,出口806开设在电解液盛装箱803内部下侧面,且出口806与注液管811相连接,液压缸801设置在电解液盛装箱803上侧,且液压缸801安装在壳体1内部,伸缩杆802上端装配在液压缸801上,且伸缩杆802下端穿过电解液盛装箱803以及挤压板805,并连接在限位塞807上端面,电磁阀812设置在限位塞807下侧,且电磁阀812安装在注液管811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凹槽4开设在进出口10内部上侧面,密封门板3上端装配在凹槽4内部,移动槽5开设在凹槽4右端面,拉杆6通过连接柱与密封门板3相连接,且连接柱装配在移动槽5内部,定位柱7固定在壳体1右端面,拉杆6环形侧面上端固定有挂绳,且拉杆6通过挂绳与定位柱7相连接,密封门板3下端面、前端面、后端面以及左端面均安装有密封垫,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打开密封门板3时,推动拉杆6,拉杆6移动带动连接柱在移动槽5内部移动,连接柱移动带动密封门板3移动,当密封门板3移动至合适位置时,将挂绳连接在定位柱7上,便于密封门板3的打开,密封性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安装框202固定在传送带201上,移动弹簧片209安装在安装框202内部,固定环206通过横杆与移动弹簧片209相连接,凸台208固定在固定环206内部环形侧面,且凸台208装配在环状槽207内部,环状槽207开设在螺杆204环形侧面,螺杆204装配在螺纹孔205内部,螺纹孔205开设在安装框202左端面,同步带轮203装配在螺杆204左端,且同步带轮203设置在安装框202左侧,同步带轮203设有两个以上,且同步带轮203通过同步带211相连接,且同步带211与同步带轮203相啮合,固定弹簧片210固定在安装框202内部右侧面,同步带轮203左端面安装有摇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电池壳放置在安装框202内部,并使电池壳与固定弹簧片210左端面相贴合,然后通过摇动摇把带动同步带轮203转动,同步带轮203转动带动同步带211移动,从而使螺杆204在螺纹孔205内部移动,螺杆204移动过程中,由于环状槽207与凸台208的配合,螺杆204不会与固定环206分离,螺杆204移动带动移动弹簧片209移动,使移动弹簧片209移动至与电池壳左端面相贴合的位置,实现电池壳的固定,电池壳可为任意形状,提高了适应性,电池壳固定效果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电解液盛装箱803设置在传送带201上侧,且电解液盛装箱803安装在壳体1内部,注液管811固定在电解液盛装箱803下端面,限位塞807装配在注液管811内部,流通道808开设在限位塞807内部,弹簧810上端安装在流通道808内部上侧面,且弹簧810下端与封堵塞809相连接,封堵塞809装配在限位塞807内部,挤压板805装配在电解液盛装箱803内部,且挤压板805通过电动升降柱804与电解液盛装箱803内部上侧面相连接,出口806开设在电解液盛装箱803内部下侧面,且出口806与注液管811相连接,液压缸801设置在电解液盛装箱803上侧,且液压缸801安装在壳体1内部,伸缩杆802上端装配在液压缸801上,且伸缩杆802下端穿过电解液盛装箱803以及挤压板805,并连接在限位塞807上端面,电磁阀812设置在限位塞807下侧,且电磁阀812安装在注液管811内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电磁阀812与外接电源断开,根据电池壳所需注液量调节限位塞807的位置,调节时,使液压缸801运行,液压缸801工作带动伸缩杆802伸缩,伸缩杆802伸缩带动限位塞807移动,当限位塞807移动至合适位置时,使液压缸801停止运行,使电动升降柱804运行,电动升降柱804工作带动挤压板805移动,挤压板805移动将电解液盛装箱803内部的电解液通过出口806压送至注液管811内部,电解液通过流通道808流动至限位塞807下侧,当电解液移动至封堵塞809下侧时,电解液推动封堵塞809向上移动,从而压缩弹簧810,当封堵塞809移动至其上端面与流通道808上端面相贴合时,流通道808闭合,然后当电池壳移动至注液管811下侧时,使电磁阀812电源接通,使液压缸801运行,进而带动限位塞807移动,推动其下侧的电解液注入电池壳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流通道808呈Z字型,流通道808内部上侧面开设有盲孔,且盲孔内部固定有导向柱,导向柱下端穿过限位塞807并延伸至限位塞807下侧,弹簧810以及封堵塞809均装配在导向杆环形侧面,导向柱下端固定有挡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封堵塞809移动过程中推动弹簧810,使弹簧810压缩至盲孔内部,且挡盘的存在避免了封堵塞809与导向柱分离的情况发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包括壳体、密封门组件、电池壳输送组件、注液组件、真空泵以及进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左端面以及右端面均开设有进出口,所述密封门组件装配在进出口内部,所述密封门组件包括密封门板、凹槽、移动槽、拉杆以及定位柱,所述电池壳输送组件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电池壳输送组件包括传送带、安装框、同步带轮、螺杆、螺纹孔、固定环、环状槽、凸台、移动弹簧片、固定弹簧片以及同步带,所述注液组件设置在电池壳输送组件上侧,注液组件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注液组件包括液压缸、伸缩杆、电解液盛装箱、电动升降柱、挤压板、出口、限位塞、流通道、封堵塞、弹簧、注液管以及电磁阀,所述真空泵安装在壳体上端面,且真空泵通过管道与壳体内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门组件中,所述凹槽开设在进出口内部上侧面,所述密封门板上端装配在凹槽内部,所述移动槽开设在凹槽右端面,所述拉杆通过连接柱与密封门板相连接,且连接柱装配在移动槽内部,所述定位柱固定在壳体右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开设在进出口内部上侧面,所述密封门板上端装配在凹槽内部,所述移动槽开设在凹槽右端面,所述拉杆通过连接柱与密封门板相连接,且连接柱装配在移动槽内部,所述定位柱固定在壳体右端面,所述拉杆环形侧面上端固定有挂绳,且拉杆通过挂绳与定位柱相连接,所述密封门板下端面、前端面、后端面以及左端面均安装有密封垫,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打开密封门板时,推动拉杆,拉杆移动带动连接柱在移动槽内部移动,连接柱移动带动密封门板移动,当密封门板移动至合适位置时,将挂绳连接在定位柱上,便于密封门板的打开,密封性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壳输送组件中,所述传送带通过滚筒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安装框固定在传送带上,所述移动弹簧片安装在安装框内部,所述固定环通过横杆与移动弹簧片相连接,所述凸台固定在固定环内部环形侧面,且凸台装配在环状槽内部,所述环状槽开设在螺杆环形侧面,所述螺杆装配在螺纹孔内部,所述螺纹孔开设在安装框左端面,所述同步带轮装配在螺杆左端,且同步带轮设置在安装框左侧,所述同步带轮设有两个以上,且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相连接同步带轮上,且同步带与同步带轮相啮合,所述固定弹簧片固定在安装框内部右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固定在传送带上,所述移动弹簧片安装在安装框内部,所述固定环通过横杆与移动弹簧片相连接,所述凸台固定在固定环内部环形侧面,且凸台装配在环状槽内部,所述环状槽开设在螺杆环形侧面,所述螺杆装配在螺纹孔内部,所述螺纹孔开设在安装框左端面,所述同步带轮装配在螺杆左端,且同步带轮设置在安装框左侧,所述同步带轮设有两个以上,且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相连接同步带轮上,且同步带与同步带轮相啮合,所述固定弹簧片固定在安装框内部右侧面,所述同步带轮左端面安装有摇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电池壳放置在安装框内部,并使电池壳与固定弹簧片左端面相贴合,然后通过摇动摇把带动同步带轮转动,同步带轮转动带动同步带移动,从而使螺杆在螺纹孔内部移动,螺杆移动过程中,由于环状槽与凸台的配合,螺杆不会与固定环分离,螺杆移动带动移动弹簧片移动,使移动弹簧片移动至与电池壳左端面相贴合的位置,实现电池壳的固定,电池壳可为任意形状,提高了适应性,电池壳固定效果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注液组件中,所述电解液盛装箱设置在传送带上侧,且电解液盛装箱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注液管固定在电解液盛装箱下端面,所述限位塞装配在注液管内部,所述流通道开设在限位塞内部,所述弹簧上端安装在流通道内部上侧面,且弹簧下端与封堵塞相连接,所述封堵塞装配在限位塞内部,所述挤压板装配在电解液盛装箱内部,且挤压板通过电动升降柱与电解液盛装箱内部上侧面相连接,所述出口开设在电解液盛装箱内部下侧面,且出口与注液管相连接,所述液压缸设置在电解液盛装箱上侧,且液压缸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伸缩杆上端装配在液压缸上,且伸缩杆下端穿过电解液盛装箱以及挤压板,并连接在限位塞上端面,所述电磁阀设置在限位塞下侧,且电磁阀安装在注液管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盛装箱设置在传送带上侧,且电解液盛装箱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注液管固定在电解液盛装箱下端面,所述限位塞装配在注液管内部,所述流通道开设在限位塞内部,所述弹簧上端安装在流通道内部上侧面,且弹簧下端与封堵塞相连接,所述封堵塞装配在限位塞内部,所述挤压板装配在电解液盛装箱内部,且挤压板通过电动升降柱与电解液盛装箱内部上侧面相连接,所述出口开设在电解液盛装箱内部下侧面,且出口与注液管相连接,所述液压缸设置在电解液盛装箱上侧,且液压缸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伸缩杆上端装配在液压缸上,且伸缩杆下端穿过电解液盛装箱以及挤压板,并连接在限位塞上端面,所述电磁阀设置在限位塞下侧,且电磁阀安装在注液管内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电磁阀与外接电源断开,根据电池壳所需注液量调节限位塞的位置,调节时,使液压缸运行,液压缸工作带动伸缩杆伸缩,伸缩杆伸缩带动限位塞移动,当限位塞移动至合适位置时,使液压缸停止运行,使电动升降柱运行,电动升降柱工作带动挤压板移动,挤压板移动将电解液盛装箱内部的电解液通过出口压送至注液管内部,电解液通过流通道流动至限位塞下侧,当电解液移动至封堵塞下侧时,电解液推动封堵塞向上移动,从而压缩弹簧,当封堵塞移动至其上端面与流通道上端面相贴合时,流通道闭合,然后当电池壳移动至注液管下侧时,使电磁阀电源接通,使液压缸运行,进而带动限位塞移动,推动其下侧的电解液注入电池壳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道呈Z字型,所述流通道内部上侧面开设有盲孔,且盲孔内部固定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下端穿过限位塞并延伸至限位塞下侧,所述弹簧以及封堵塞均装配在导向杆环形侧面,所述导向柱下端固定有挡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封堵塞移动过程中推动弹簧,使弹簧压缩至盲孔内部,且挡盘的存在避免了封堵塞与导向柱分离的情况发生。
CN201820161359.0U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89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61359.0U CN208489278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61359.0U CN208489278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89278U true CN208489278U (zh) 2019-02-12

Family

ID=65255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6135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89278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892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5190A (zh) * 2021-02-08 2021-12-28 陈浩华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凝絮除杂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5190A (zh) * 2021-02-08 2021-12-28 陈浩华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凝絮除杂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99715B (zh) 一种用于对电池进行补液的补液机构
CN203631682U (zh) 锂离子动力电池注液化成一体式夹具
CN208489278U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
CN105280875A (zh) 新型注液装置
CN103928653B (zh) 电池注液机
CN108110204A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注液装置
CN212716554U (zh) 一种利用抽油机动力的加药装置及其抽油机动力驱动机构
CN113124264A (zh) 一种户外设备自动找平定位底座
CN110723710B (zh) 一种液体复合弹簧推拉式真空注液机及注液方法
CN203386841U (zh) 多功能电池注液机
CN207910006U (zh) 一种基于真空环境的锂电池封口装置
CN207145695U (zh) 管道燃气自闭阀
CN214660679U (zh) 一种活塞式多用防水注浆机
CN204911985U (zh) 一种自动开闭式胶水压力桶
CN105514341A (zh) 高性能蓄电池的自动灌酸装置
CN204668387U (zh) 一种中、低容量电池注液机
CN216198734U (zh) 一种带有防泄漏装置的天然气加液泵
CN203214342U (zh) 无底阀抽水装置
CN203730259U (zh) 一种新型均压限位补油的液压隔膜计量泵
CN207470412U (zh) 智能型水泵压力控制器
CN208271953U (zh) 一种电池尾片粘贴设备
CN107799716B (zh) 一种收残留液装置及其补液机构
CN208531294U (zh) 一种蜂蜜抽真空储存装置
CN204419481U (zh) 一种新型微型电磁泵
CN218182441U (zh) 一种真空负压式灌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1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