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86483U - 饰面板和表面贴有该饰面板的建筑 - Google Patents

饰面板和表面贴有该饰面板的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86483U
CN208486483U CN201820641569.XU CN201820641569U CN208486483U CN 208486483 U CN208486483 U CN 208486483U CN 201820641569 U CN201820641569 U CN 201820641569U CN 208486483 U CN208486483 U CN 2084864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ecoration panel
porcelain tendre
thermal insulation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4156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如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ide-Induced Yunfei New Material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Chen 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Chen 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Chen 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4156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864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864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864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饰面板和表面贴有该饰面板的建筑,涉及建筑技术领域,该饰面板包含软瓷层和隔热层;软瓷层和隔热层层叠设置;饰面板的最上层为软瓷层;其中,隔热层为纳米气凝胶隔热层,该饰面板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耐候性能。该建筑表面贴有该饰面板,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冬暖夏凉,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的优点。

Description

饰面板和表面贴有该饰面板的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饰面板和表面贴有该饰面板的建筑。
背景技术
墙外保温体系中的饰面板是外保温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功能层。而在实际的外保温系统中,饰面板开裂问题较为严重,并成为住宅建筑一大通病。饰面板的柔韧性性不够、抗开裂性差是造成外墙外保温系统开裂的原因之一。
饰面板除了要适应保温材料的特点外还需要具有如下特性:自重轻、拒水透气性、柔韧性、耐候性和耐冻融性等。但是现有常用的饰面板具有密度低和强度差的缺点。
因此,开发一种应用于墙外保温体系的饰面板和饰面板,并且兼具保温和良好的柔韧性和抗裂性,是目前市场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饰面板,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少一种兼具保温和兼具良好的柔韧性和自重轻的饰面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贴有上述饰面板的建筑,该建筑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冬暖夏凉,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特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饰面板,所述饰面板包含软瓷层和隔热层;所述软瓷层和所述隔热层层叠设置;所述饰面板的最上层为软瓷层;
其中,所述隔热层为纳米气凝胶隔热层。
进一步的,所述饰面板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一层软瓷层和一层隔热层。
进一步的,所述软瓷层的厚度为1.5-2mm;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1.5-2mm。
进一步的,所述饰面板包括两层软瓷层;所述饰面板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软瓷层、第二软瓷层和隔热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软瓷层的厚度为1.5-2mm;所述第二软瓷层的厚度为1.5-2mm;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0.1-1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软瓷层和所述第二软瓷层之间具有粘接层,和/或;所述第二软瓷层和所述隔热层之间具有粘接层。
进一步的,所述饰面板包括两层软瓷层;所述饰面板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软瓷层、隔热层和第二软瓷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软瓷层的厚度为1.5-2mm;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0.1-1mm;所述第二软瓷层的厚度为1.5-2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软瓷层和所述隔热层之间具有粘接层,和/或;所述第二软瓷层和所述隔热层之间具有粘接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表面贴有上述饰面板的建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饰面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①防火柔性:该饰面板包含软瓷,软瓷中含有大量泥土,具有良好的阻燃剂效果,使该饰面板的防火级别达到了B级(GB 8624-2006,难燃级);②抗震防裂性:该饰面板质地柔,延展性好,抗震防裂;③抗冻融:该饰面板冻融实验达100次(相当100年),表面无粉化,无裂纹,无剥落;④耐久耐酸碱:该饰面板耐老化性能达3500h以上,相当50年不会变质;⑤可透气性:该饰面板既透气又防火,让建筑自由呼吸,具有更生态、更安全,让居住更健康,拒水透气性能完全达到作为外墙外保温材料的要求的优点;⑥隔热性:该饰面板经实体测定当气温高达35-37℃时,片层内部可降温11-13℃。⑦可循环:该饰面板可完全再生,无三废排放;⑧省成本:该饰面板内外墙翻新时,无须敲掉旧基面,施工方便,无垃圾产出工期短、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面贴有上述饰面板的建筑,该建筑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冬暖夏凉,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饰面板;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饰面板;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饰面板。
图标:100-隔热层;200-软瓷层;201-第一软瓷层;202-第二软瓷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饰面板,该饰面板包含软瓷层和隔热层;所述软瓷层和所述隔热层层叠设置;所述饰面板的最外层为软瓷层;其中,所述隔热层为纳米气凝胶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饰面板重包含软瓷,软瓷表现力极强,不仅可逼真表现石材、陶瓷、木、皮、针织、金属板、编织等现有材质的颜色和质感,更可按建筑师、设计师的设计要求,创造具有个性化的表现形式。软瓷具有柔、薄、轻、安全,方便施工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饰面板还包含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为纳米气凝胶隔热层。纳米气凝胶在板体中可以形成数量众多的气孔,当气孔的直径小至纳米数量级时,如小于50nm时,气孔内的空气分子将完全被吸附在气孔壁上而不能自由运动,这样的气孔实际上相当于真空状态。如果保持材料的体积密度及其中的气孔直径足够小,则可以使片材的分子振动热传导和对流热传导率接近于0;并且众多足够小的微孔使得片材中界面的数量趋于无穷多,可以使材料内部有非常多的隔热界面,从而使辐射热传导的效率趋近于0。因此该饰面板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
该饰面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①防火柔性:该饰面板包含软瓷,软瓷中含有大量泥土,具有良好的阻燃剂效果,使该饰面板的防火级别达到了B级(GB 8624-6,难燃级);②抗震防裂性:该饰面板质地柔,延展性好,抗震防裂;③抗冻融:该饰面板冻融实验达次(相当年),表面无粉化,无裂纹,无剥落;④耐久耐酸碱:该饰面板耐老化性能达3500h以上,相当50年不会变质;⑤可透气性:该饰面板既透气又防火,让建筑自由呼吸,具有更生态、更安全,让居住更健康,拒水透气性能完全达到作为外墙外保温材料的要求的优点;⑥隔热性:该饰面板经实体测定当气温高达35-37℃时,片层内部可降温11-13℃。⑦可循环:该饰面板可完全再生,无三废排放;⑧省成本:该饰面板内外墙翻新时,无须敲掉旧基面,施工方便,无垃圾产出工期短、成本低。
该饰面板还具有重量轻的优点,仅约2kg/m2。德国有规定:对于自重大于10kg/m2体系必须在粘贴的同时附加锚钉。该饰面板质量与涂料相当,安装软瓷柔性面砖直接粘贴即可,无需锚固。抛开安全性问题,其施工亦比瓷砖要简单方便很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饰面板可以设置多层软瓷层和多层隔热层,可选的,所述饰面板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设置1层、2层或3层软瓷层;可选的,所述饰面板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设置1层、2层或3层隔热层;可选的,可以将软瓷层和隔热层交替设置;可选的,也可以不将软瓷层和隔热层交替设置,只保持本实用新型中的饰面板最上层为软瓷层即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软瓷层和隔热层之间可以以提高他们之间的粘接性为目的的根据需要设置粘接层。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粘接层可以设置或不设置,其是为了复合软瓷层和隔热层的结合而根据需要设置的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复合软瓷层和隔热层,将制备软瓷层的原料砂浆涂覆于隔热层上,干燥后即可得到软瓷层和隔热层的复合板体;也可以将隔热层的原料砂浆涂覆于软瓷层上,干燥后即可得到软瓷层和隔热层的复合板体。本实用新型对软瓷层和隔热层的复合方式不做限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饰面板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一层软瓷层和一层隔热层。可选地,所述软瓷层的厚度为1.5-2mm,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5mm、1.6mm、1.7mm、1.8mm、1.9mm或2mm;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1.5-2mm,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5mm、1.6mm、1.7mm、1.8mm、1.9mm或2mm。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软瓷层的厚度为1.5mm,隔热层的厚度为2mm;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软瓷层的厚度为1.8mm,隔热层的厚度为1.8mm;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软瓷层的厚度为2mm,隔热层的厚度为1.5mm;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软瓷层的厚度为2mm,隔热层的厚度为2mm;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软瓷层的厚度为1.5mm,隔热层的厚度为1.5mm。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饰面板包括两层软瓷层;所述饰面板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软瓷层、第二软瓷层和隔热层。可选地,所述第一软瓷层和所述第二软瓷层之间具有粘接层,和/或;所述第二软瓷层和所述隔热层之间具有粘接层。可选地,所述第一软瓷层的厚度为1.5-2mm,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5mm、1.6mm、1.7mm、1.8mm、1.9mm或2mm;所述第二软瓷层的厚度为1.5-2mm,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5mm、1.6mm、1.7mm、1.8mm、1.9mm或2mm;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0.1-1mm,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1mm、0.2mm、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或者1mm。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软瓷层的厚度为1.5mm,所述第二软瓷层的厚度为1.5mm,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1mm;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软瓷层的厚度为2mm,所述第二软瓷层的厚度为2mm,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0.1mm;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软瓷层的厚度为1.5mm,所述第二软瓷层的厚度为2mm,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0.5mm;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软瓷层的厚度为2mm,所述第二软瓷层的厚度为1.5mm,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0.85mm;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软瓷层的厚度为1.8mm,所述第二软瓷层的厚度为1.6mm,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0.3mm。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饰面板包括两层软瓷层;所述饰面板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软瓷层、隔热层和第二软瓷层;可选地,所述第一软瓷层和所述隔热层之间具有粘接层,和/或;所述第二软瓷层和所述隔热层之间具有粘接层。可选地,所述第一软瓷层的厚度为1.5-2mm,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5mm、1.6mm、1.7mm、1.8mm、1.9mm或2mm;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0.1-1mm,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1mm、0.2mm、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或者1mm;所述第二软瓷层的厚度为1.5-2mm,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为1.5mm、1.6mm、1.7mm、1.8mm、1.9mm或2mm。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软瓷层的厚度为1.5mm,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1mm,所述第二软瓷层的厚度为1.5mm;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软瓷层的厚度为2mm,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0.1mm,所述第二软瓷层的厚度为2mm;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软瓷层的厚度为1.5mm,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0.5mm,所述第二软瓷层的厚度为2mm;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软瓷层的厚度为2mm,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0.85mm,所述第二软瓷层的厚度为1.5mm;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软瓷层的厚度为1.8mm,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0.3mm,所述第二软瓷层的厚度为1.6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表面贴有上述饰面板的建筑,本发明提供的饰面板可粘贴于多种基层上,如新建建筑的混凝土、砖、各种墙材或既有建筑的陶瓷砖、马赛克、石材、涂料、木面、钢板铝板、活动板房等饰面层上,其粘贴基层涵盖面非常广。粘贴有该饰面板的建筑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冬暖夏凉,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的优点。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饰面板,如图1所示。该饰面板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一层软瓷层200和一层隔热层100;其中软瓷层200的厚度为1.5mm,隔热层100的厚度为2mm;软瓷层200和隔热层100之间具有粘接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饰面板,如图2所示。该饰面板包括两层软瓷层;饰面板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软瓷层201、第二软瓷层202和隔热层100。第一软瓷层201和第二软瓷层202之间具有粘接层,制作时现将第一软瓷层201和第二软瓷层202通过粘接层粘接,然后再将隔热层100的原料砂浆涂覆于第二软瓷层202下表面,干燥后即得该饰面板;其中第一软瓷层201的厚度为1.5mm,第二软瓷层202的厚度为1.5mm,隔热层100的厚度为1m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饰面板,如图3所示。该饰面板包括两层软瓷层;该饰面板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软瓷层201、隔热层100和第二软瓷层202;其中,第一软瓷层201和隔热层100之间具有粘接层,并且第二软瓷层202和隔热层100之间具有粘接层;其中,第一软瓷层201的厚度为1.5mm,隔热层100的厚度为0.5mm,第二软瓷层202的厚度为2mm。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饰面板包含两层软瓷层和隔热层;所述饰面板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软瓷层、隔热层和第二软瓷层;
其中,所述隔热层为纳米气凝胶隔热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瓷层的厚度为1.5-2mm;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0.1-1mm;所述第二软瓷层的厚度为1.5-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瓷层和所述隔热层之间具有粘接层,和/或;
所述第二软瓷层和所述隔热层之间具有粘接层。
4.一种表面贴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饰面板的建筑。
CN201820641569.XU 2018-04-28 2018-04-28 饰面板和表面贴有该饰面板的建筑 Active CN2084864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41569.XU CN208486483U (zh) 2018-04-28 2018-04-28 饰面板和表面贴有该饰面板的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41569.XU CN208486483U (zh) 2018-04-28 2018-04-28 饰面板和表面贴有该饰面板的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86483U true CN208486483U (zh) 2019-02-12

Family

ID=65252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41569.XU Active CN208486483U (zh) 2018-04-28 2018-04-28 饰面板和表面贴有该饰面板的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864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7661A (zh) * 2020-07-16 2020-11-03 广西福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光伏建筑饰面及具有其的光伏建筑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7661A (zh) * 2020-07-16 2020-11-03 广西福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光伏建筑饰面及具有其的光伏建筑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1596B (zh) 轻钢厂房用金属面超轻发泡水泥保温夹芯板的制作工艺
CN208486483U (zh) 饰面板和表面贴有该饰面板的建筑
CN204266517U (zh) 一种背框式陶瓷薄板保温一体化干挂复合板
CN202031276U (zh) 墙体复合保温节能装饰板
CN201943221U (zh) 复合保温墙体
CN208830530U (zh) 一种工业化冷弯薄壁型钢复合墙体
CN101148935A (zh) 工字型材嵌装式保温装饰板及施工方法
CN214833617U (zh) 一种隔热外墙涂层结构
CN108951951B (zh) 一种一体化复合墙体装饰砌块及其施工方法
CN209468913U (zh) 一种建筑用全竹结构装配
CN204001397U (zh)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板
CN208934241U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保温抗裂墙板
CN203223969U (zh) 低温地面辐射采暖用基板
CN207553331U (zh) 一种防脱落型三聚氰胺泡沫塑料外墙保温系统
CN201011001Y (zh) 房屋建筑空气隔离外墙外保温层
CN211817194U (zh) 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内墙面的表面结构
CN202787527U (zh) 建筑物墙体无机保温砂浆层结构
CN212129654U (zh) 烧结s形自保温砌块
CN219690721U (zh) 一种具有复合式墙体的极地建筑
CN212898160U (zh) 一种室内滑雪馆冷暖区防火墙双层窗防结露结构
CN207567992U (zh) 一种高效率热传导的建筑保温墙体
CN217054156U (zh) 一种石膏复合保温材料拼装地暖模块
CN202299101U (zh) 一种单面瓷艺复合隔墙板
CN203866987U (zh) 无甲醛玻璃棉外墙保温板
CN211257365U (zh) 一种基于自保温外墙体的外保温复合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07

Address after: 214000 Wendong, Xushe Town, Yixing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Tide-Induced Yunfei New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000 NO.115 Jiefang West Road, Yicheng street, Yixing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XI CHENYUA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