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84807U - 一种喷水式救生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水式救生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84807U
CN208484807U CN201821157085.4U CN201821157085U CN208484807U CN 208484807 U CN208484807 U CN 208484807U CN 201821157085 U CN201821157085 U CN 201821157085U CN 208484807 U CN208484807 U CN 208484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bin
water jet
lifeboat
shaped
ai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570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洲
姜一洲
张东旭
潘凤明
翁大涛
徐佩
陈旭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8211570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84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84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848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水式救生艇,包括U型气囊,U型壳体和内部设备,所述U型气囊底部与所述U型壳体顶部固定安装,所述U型壳体为底部中空结构,所述内部设备嵌装在所述U型壳体的中空结构内部;所述内部设备由前部固定仓、两个侧翼固定仓和安装在所述侧翼固定仓内的机电设备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航行速度快、易操作的特点,在作为救援设备时,救援船只到达落水人员附近时释放该救援设备,能够及时到达落水人员附近,并将落水人员运输到救援船只附近,从而达到及时救助落水人员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喷水式救生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面舰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水式救生艇。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的科技水平发展生产力的进步,尤其是在陆地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日益严峻的现状下,沿海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加快了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主要包括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开发海洋食物资源的方向是寻找新的经济利用对象和发展人工养殖事业。海洋已成为人类食物蛋白质的重要供应场所,海水可以淡化,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氯、钠、镁等化学元素及稀有元素和放射性元素,从海底可以开采出大量石油、天然气、煤、铁、锰等多种金属及砂矿,利用潮汐等动力资源发电、海底空间的利用(核废料的堆积和储存等)、预测天气和控制气候的变化,发展海上交通等。
海上运输是使用船舶通过海上航道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运输货物的一种方式,由于其不受道路、轨道的限制,因此通过能力更强,另外随着政治、经贸环境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海上运输可以及时调整航线,适应能力更强。因此,在国际贸易中海上运输成为最主要的运输方式,目前国际贸易总量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我国进出口货运总量90%以上都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
在海上大范围搜救的过程中,军舰、大型快艇和直升机凭借着机动性强以及续航能力强等优势更多地参与到海上救援中。但是,在救援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救援船只在靠近落水人员时,军舰和大型快艇由于体积大、航行速度快不能及时转弯和停船,不能够将落水人员快速救起。常用的充气式救生艇,体积较小,抗风浪冲击的能力低,并且承载能力有限,往往一次只能救助一到两人,使用效率低,容易贻误最佳救助时机,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另外,常规充气式救生艇,艇身一般都为充气式结构,无法在其中安装控制及感应等装置,功能较为简单,难以实现远程控制,离水断电等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喷水式救生艇及使用方法,该一种喷水式救生艇及使用方法,具有体积小、航行速度快、易操作的特点,在作为救援设备时,救援船只到达落水人员附近时释放该救援设备,能够及时到达落水人员附近,并将落水人员运输到救援船只附近,从而达到及时救助落水人员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喷水式救生艇,包括U型气囊,U型壳体和内部设备,所述U型气囊底部与所述U型壳体顶部固定安装,所述U型壳体为底部中空结构,所述内部设备嵌装在所述U型壳体的中空结构内部;
所述内部设备由前部固定仓、两个侧翼固定仓和安装在所述侧翼固定仓内的机电设备组成,所述前部固定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翼固定仓的头部固定连接;所述机电设备包括喷水推进器、高速电机、锂电池,所述喷水推进器安装在所述侧翼固定仓的尾部,所述高速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喷水推进器相连,所述锂电池与所述高速电机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电设备还包括离水感应装置和压载块,所述离水感应装置与所述锂电池电连接,所述压载块通过粘贴扣带与所述侧翼固定仓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U型气囊尾部还设置有用于充放气的气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部固定仓内部还设置有压载块,所述压载块通过粘贴扣带与所述前部固定仓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侧翼固定仓采用碳纤维符合材料制成,并且顶部为用于密封的盖体,所述前部固定仓顶部也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盖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U型壳体底部为两层互相配合使用的粘贴扣带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U型气囊和所述U型壳体均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U型壳体的尾部设置有可伸出所述喷水推进器的通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U型气囊上部还设置有静力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水式救生艇还包括可控制所述高速电机的遥控器。
一种上述技术方案喷水式救生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机电设备安装在所述侧翼固定仓内,分别在侧翼固定仓内和前部固定仓中安装压载块;
S2,将S1完成的后的所述内部设备整体调节平衡,调整所述压载块的位置,直到前后左右平衡,安装所述前部固定仓的盖体和侧翼固定仓的盖体,并做好防水密封;
S3,将所述内部设备嵌入所述U型壳体的中空结构内部,并关闭所述U型壳体的底部;
S4,向所述U型气囊当中充气;
S5,将所述喷水式救生艇放入水中,操纵所述喷水推进器将所述喷水式救生艇送至落水待救助人员附近,待落水人员进入喷水式救生艇中,操作所述喷水推进器返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喷水式救生艇,包括U型气囊、U型壳体和内部设备三部分构成,其中U型气囊位于最上端为整个装置提供充分的浮力,U型气囊具有单独的气门,具有易折叠、便于存放和充气方便的优点,U型壳体,主要作用是安放内部设备,便于内部设备的拆卸和安装。
2.U型壳体底部为两层可相互配合使用的粘贴扣带结构,安装内部设备时,具有固定速度快和粘结强度大等优点。
3.U型气囊上部设置有静力绳,便于落水人员抓紧救生艇,不易落入水中。
4.安装在所述侧翼固定仓内的机电设备包括喷水推进器、高速电机、锂电池等,喷水推进器作为推进装置具有振动小、稳定性好、推进器效率高、附体阻力小、操纵和动力定位性能较好等优势。高速电机和喷水推进器操舵装置由锂电池进行供电,锂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重量轻、污染小和可重复充电的优势。
5.内部设备之间的通电通过离水感应装置进行控制,当救生艇位于水面时,底部的离水感应装置与水接触,整套装置的电路联通,省去了安装通电开关的麻烦,节约电量,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救援效率。
6.装置可以根据当时救援水面风浪情况选择合适的压载块重量,采用调节压载块位置进行重心调节,压载块通过粘贴扣带与固定架连接,具有调节速度快,不易滑动的优势。
7.所述侧翼固定仓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具有重量轻、强度大等优势。
8.本实用新型喷水式救生艇中采用左右布置两套推进器的方式进行推进,使整个装置的航行速度进一步提高,同时,保证了一台推进器不能工作时,另一推进器能够保证将落水人员运输到救援船只附近。
9.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应用到船舶上,也可应用到直升机、岸边以及湖泊的救援。具有体积小、易操作、航程远和救援速度快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喷水式救生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3中喷水式救生艇的内部设备安装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中侧翼固定仓内机电设备安装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中喷水式救生艇的内部设备安装完毕密封后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3中喷水式救生艇U型壳体的底部粘贴扣带打开时状态示意图。
其中:
1.喷水推进器,2.侧翼固定仓,3.高速电机,4.侧部压载块,5.前部压载块,6.前部固定仓,7.贴粘扣带,8.支撑架,9.电机控制接收器,10.离水感应装置,11.锂电池,12.液压装置控制接收器,13.盖体,14.信号接收器天线通孔,15.U型气囊,16.U型壳体,17.静力绳,18.U型气囊气门。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喷水式救生艇,包括U型气囊,U型壳体和内部设备,所述U型气囊底部与所述U型壳体顶部固定安装,所述U型壳体为底部可以打开的中空结构,所述内部设备嵌装在所述U型壳体的中空结构内部;
所述U型气囊的外形尺寸如图1所示,其中a为400mm,b为150mm,c为400mm,g为140mm,U型气囊两侧翼之间宽度f为300mm,所述U型壳体的上表面形状与所述U型气囊的下表面形状相同,所述U型壳体高度d为120mm。所述U型气囊和U型壳体均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可以在制作过程中一体成型完成,实现U型气囊底部与所述U型壳体顶部的连接,所述U型气囊上还设置有用于充放气的气门,U型壳体底部为两层可互相配合使用的粘贴扣带结构。所述U型壳体的尾部设置有可伸出所述喷水推进器的通孔,所述U型气囊上部还设置有静力绳。
所述内部设备由前部固定仓、两个侧翼固定仓和安装在所述每个侧翼固定仓内的机电设备组成,所述前部固定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翼固定仓的头部固定连接;所述每个侧翼固定仓内的机电设备包括喷水推进器、高速电机、锂电池和离水感应装置及压载块,所述喷水推进器(品牌为BOBO,型号为BOBO28MM,功率0.3KW)安装在所述侧翼固定仓的尾部,所述高速电机(功率0.5KW)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喷水推进器相连,所述锂电池(容量1Kw/个,每个所述高速电机与5个所述锂电池相连)与所述高速电机电连接。所述前部固定仓内部还设置有压载块,所述压载块通过粘贴扣带与所述前部固定仓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电设备的压载块通过粘贴扣带与所述侧翼固定仓连接,所述离水感应装置与所述锂电池电连接。内部设备之间的通电通过离水感应装置进行控制,当救生艇位于水面时,底部的离水感应装置与水接触,整套装置的电路联通,省去了安装通电开关的麻烦,节约电量,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救援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侧翼固定仓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并且顶部为可密封的盖体,所述前部固定仓顶部也设置有可密封的盖体。为增加所述侧翼固定仓的强度,还在该侧翼固定仓的侧壁内侧设置和侧翼固定仓的头部内侧有支撑架,所述侧壁内侧的支撑架采用5mm厚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头部内侧的支撑架采用8mm厚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一种上述技术方案喷水式救生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机电设备安装在所述侧翼固定仓内,根据当时水面的风浪情况选择合适的压载块数量及重量分布,并将压载块分别安装在侧翼固定仓内和前部固定仓中;
S2,将S1完成的后的所述内部设备整体调节平衡,调整所述压载块的位置,直到前后左右平衡,安装所述前部固定仓的盖体和侧翼固定仓的盖体,并做好防水密封;
S3,将所述内部设备嵌入所述U型壳体的中空结构内部,并将所述U型壳体底部的两层可互相配合使用的粘贴扣带互相压紧粘贴牢靠完成内部设备的安装;
S4,向所述U型气囊当中充气;
S5,充气完成后,将所述喷水式救生艇放入水中,操纵所述喷水推进器将所述喷水式救生艇送至落水待救助人员附近,待落水人员进入喷水式救生艇中,操作所述喷水推进器返航。
实施例2
一种喷水式救生艇,包括U型气囊,U型壳体和内部设备,所述U型气囊底部与所述U型壳体顶部固定安装,所述U型壳体为底部可以打开的中空结构,所述内部设备嵌装在所述U型壳体的中空结构内部;
所述U型气囊的外形尺寸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U型壳体的上表面形状与所述U型气囊的下表面形状相同,所述U型壳体高度120mm。所述U型气囊和U型壳体均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分别制作完成后在所述U型气囊下表面设置粘贴扣带,在所述U型壳体上表面设置与U型气囊下表面粘贴扣带配合使用的粘贴扣带,实现U型气囊底部与所述U型壳体顶部的连接,所述U型气囊上还设置有用于充放气的气门,U型壳体底部为两层可互相配合使用的粘贴扣带结构。所述U型壳体的尾部设置有可伸出所述喷水推进器的通孔,所述U型气囊上部还设置有静力绳。
所述内部设备由前部固定仓、两个侧翼固定仓和安装在所述每个侧翼固定仓内的机电设备组成,所述前部固定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翼固定仓的头部固定连接;所述每个侧翼固定仓内的机电设备包括喷水推进器、高速电机、锂电池和离水感应装置及压载块,所述喷水推进器(品牌为BOBO,型号为BOBO28MM,功率0.3KW)安装在所述侧翼固定仓的尾部,所述高速电机(功率0.5KW)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喷水推进器相连,所述锂电池(容量1Kw/个,每个所述高速电机与5个所述锂电池相连)与所述高速电机电连接。所述前部固定仓内部还设置有压载块,所述压载块通过粘贴扣带与所述前部固定仓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电设备的压载块通过粘贴扣带与所述侧翼固定仓连接,所述离水感应装置与所述锂电池电连接。内部设备之间的通电通过离水感应装置进行控制,当救生艇位于水面时,底部的离水感应装置与水接触,整套装置的电路联通,省去了安装通电开关的麻烦,节约电量,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救援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侧翼固定仓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并且顶部为可密封的盖体,所述前部固定仓顶部也设置有可密封的盖体。为增加所述侧翼固定仓的强度,还在该侧翼固定仓的侧壁内侧设置和侧翼固定仓的头部内侧有支撑架,所述侧壁内侧的支撑架采用5mm厚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头部内侧的支撑架采用8mm厚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一种上述技术方案喷水式救生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机电设备安装在所述侧翼固定仓内,根据当时水面的风浪情况选择合适的压载块数量及重量分布,并将压载块分别安装在侧翼固定仓内和前部固定仓中;
S2,将S1完成的后的所述内部设备整体调节平衡,调整所述压载块的位置,直到前后左右平衡,安装所述前部固定仓的盖体和侧翼固定仓的盖体,并做好防水密封;
S3,将所述内部设备嵌入所述U型壳体的中空结构内部,并将所述U型壳体底部的两层可互相配合使用的粘贴扣带互相压紧粘贴牢靠完成内部设备的安装;
S4,向所述U型气囊当中充气,当充气完成后,将U型气囊下表面和U型壳体上表面通过粘贴扣带紧密固定;
S5,将所述喷水式救生艇放入水中,操纵所述喷水推进器将所述喷水式救生艇送至落水待救助人员附近,待落水人员进入喷水式救生艇中,操作所述喷水推进器返航。
该实施例中,所述U型气囊和U型壳体采用分体式设计,在不使用时,可以将U型气囊当中气体放出,并与U型壳体分离,储存时占用空间更小。使用时可以通过U型气囊和U型壳体之间可以通过粘贴扣带迅速连接,使用方便,效率高。
实施例3
一种喷水式救生艇,包括U型气囊,U型壳体和内部设备,所述U型气囊底部与所述U型壳体顶部固定安装,所述U型壳体为底部可以打开的中空结构,所述内部设备嵌装在所述U型壳体的中空结构内部;
所述U型气囊的外形尺寸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U型壳体的上表面形状与所述U型气囊的下表面形状相同,所述U型壳体高度为120mm。所述U型气囊和U型壳体均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可以在制作过程中一体成型完成,实现U型气囊底部与所述U型壳体顶部的连接,所述U型气囊上还设置有用于充放气的气门,U型壳体底部为两层可互相配合使用的粘贴扣带结构。所述U型壳体的尾部设置有可伸出所述喷水推进器的通孔,所述U型气囊上部还设置有静力绳。
所述内部设备由前部固定仓、两个侧翼固定仓和安装在所述每个侧翼固定仓内的机电设备组成,所述前部固定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翼固定仓的头部固定连接;所述每个侧翼固定仓内的机电设备包括喷水推进器、高速电机、锂电池、信号接收器和离水感应装置及压载块,所述喷水推进器(品牌为BOBO,型号为BOBO28MM,功率0.3KW)安装在所述侧翼固定仓的尾部,所述喷水推进器当中还包含有一个可以控制喷水推进器喷水方向的液压装置,所述高速电机(功率0.5KW)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喷水推进器相连,所述锂电池(容量1Kw/个,每个所述高速电机与5个所述锂电池相连)与所述高速电机电连接。所述前部固定仓内部还设置有压载块,所述压载块通过粘贴扣带与所述前部固定仓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电设备还包括信号接收器、离水感应装置和压载块,所述信号接收器包括电机控制接收器和液压装置控制接收器,其中电机控制接收器接收信号并控制所述高速电机的启停及转动速度,所述液压装置控制接收器控制所述喷水推进器当中的液压装置的方向,从而可以调整所述喷水推进器的喷水方向,以调整喷水式救生艇的运行方向。所述离水感应装置与所述锂电池电连接,所述压载块通过粘贴扣带与所述侧翼固定仓连接。内部设备之间的通电通过离水感应装置进行控制,当救生艇位于水面时,底部的离水感应装置与水接触,整套装置的电路联通,省去了安装通电开关的麻烦,节约电量,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救援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侧翼固定仓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并且顶部为可密封的盖体,所述前部固定仓顶部也设置有可密封的盖体。为增加所述侧翼固定仓的强度,还在该侧翼固定仓的侧壁内侧设置和侧翼固定仓的头部内侧有支撑架,所述侧壁内侧的支撑架采用5mm厚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头部内侧的支撑架采用8mm厚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一种上述技术方案喷水式救生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机电设备安装在所述侧翼固定仓内,根据当时水面的风浪情况选择合适的压载块数量及重量分布,并将压载块分别安装在侧翼固定仓内和前部固定仓中;
S2,将S1完成的后的所述内部设备整体调节平衡,调整所述压载块的位置,直到前后左右平衡,安装所述前部固定仓的盖体和侧翼固定仓的盖体,并做好防水密封;
S3,将所述内部设备嵌入所述U型壳体的中空结构内部,并将所述U型壳体底部的两层可互相配合使用的粘贴扣带互相压紧粘贴牢靠完成内部设备的安装;
S4,向所述U型气囊当中充气;
S5,充气完成后,将所述喷水式救生艇放入水中,操纵所述喷水推进器将所述喷水式救生艇送至落水待救助人员附近,待落水人员进入喷水式救生艇中,操作所述喷水推进器返航。
所述喷水式救生艇总质量约为5kg(不包含压载块),所述喷水式救生艇还包括一个控制器,控制器的功能主要有前后运动按钮、左右运动按钮、左侧控制开关、右侧控制开关以及显示屏构成,可单独控制一台推进器或两台推进器工作,也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实现远程控制喷水式救生艇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航行,提高了救援效率。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应用到船舶上,也可应用到直升机、岸边以及湖泊的救援。具有体积小、易操作、航程远和救援速度快等优势。
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喷水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气囊,U型壳体和内部设备,所述U型气囊底部与所述U型壳体顶部固定安装,所述U型壳体为底部中空结构,所述内部设备嵌装在所述U型壳体的中空结构内部;
所述内部设备由前部固定仓、两个侧翼固定仓和安装在所述侧翼固定仓内的机电设备组成,所述前部固定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翼固定仓的头部固定连接;所述机电设备包括喷水推进器、高速电机、锂电池,所述喷水推进器安装在所述侧翼固定仓的尾部,所述高速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喷水推进器相连,所述锂电池与所述高速电机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水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电设备还包括离水感应装置和压载块,所述离水感应装置与所述锂电池电连接,所述压载块通过粘贴扣带与所述侧翼固定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水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气囊尾部还设置有用于充放气的气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水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固定仓内部还设置有压载块,所述压载块通过粘贴扣带与所述前部固定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水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固定仓采用碳纤维符合材料制成,并且顶部为用于密封的盖体,所述前部固定仓顶部也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盖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水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壳体底部为两层互相配合使用的粘贴扣带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水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气囊和所述U型壳体均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水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壳体的尾部设置有可伸出所述喷水推进器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水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气囊上部还设置有静力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水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式救生艇还包括可控制所述高速电机的遥控器。
CN201821157085.4U 2018-07-20 2018-07-20 一种喷水式救生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84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57085.4U CN208484807U (zh) 2018-07-20 2018-07-20 一种喷水式救生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57085.4U CN208484807U (zh) 2018-07-20 2018-07-20 一种喷水式救生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84807U true CN208484807U (zh) 2019-02-12

Family

ID=65247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5708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84807U (zh) 2018-07-20 2018-07-20 一种喷水式救生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848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7387A (zh) * 2018-07-20 2018-10-16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一种喷水式救生艇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7387A (zh) * 2018-07-20 2018-10-16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一种喷水式救生艇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19625B2 (en) Power generating windbags and waterbags
US20240068445A1 (en) Power generating windbags and waterbags
CN106184637B (zh) 一种远洋灯光围网渔船
CN205931188U (zh) 一种带气囊的船
CN110316325B (zh) 一种基于双流道的遥控救生船
CN106184634B (zh) 一种延绳钓渔船
CN107878670A (zh) 小回转半径箱式连接桥远距离海水采样太阳能双体无人船
WO2014125503A2 (en) Rounded life boat
CN208484807U (zh) 一种喷水式救生艇
CN207510644U (zh) 一种远距离遥控海水采样的太阳能双体无人船
CN106882345A (zh) 一种在浮动船台或者载运驳船甲板上下水船舶的方法
JP2009073455A (ja) 玄武船による海流発電新工法。
CN108016573A (zh) 带可操纵翼型稳定侧体的远距离遥控海水采样太阳能无人船
CN214165267U (zh) 一种新型可下潜无人航行器
CN108657387A (zh) 一种喷水式救生艇及使用方法
CN113184141A (zh) 一种远程遥控自充放救生圈
CN216994799U (zh) 一种水域动力救生浮筒
CN208007247U (zh) 多用途救援无人船
CN212500966U (zh) 300米级饱和潜水自航式高压逃生艇
CN110844034B (zh) 一种波浪能发电的变体式高速运输船
CN107914842A (zh) 一种能够防侧翻的救生船舶
CN211618031U (zh) 一种远程遥控自充放救生圈
CN202686735U (zh) 太阳能双气囊无舵船
CN112977734A (zh) 一种仿古电动环保游览船
CN208007246U (zh) 可远距离航行的救援无人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