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6325B - 一种基于双流道的遥控救生船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双流道的遥控救生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6325B
CN110316325B CN201910563161.4A CN201910563161A CN110316325B CN 110316325 B CN110316325 B CN 110316325B CN 201910563161 A CN201910563161 A CN 201910563161A CN 110316325 B CN110316325 B CN 1103163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lifeboat
remote control
impeller
adap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631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6325A (zh
Inventor
高霄鹏
魏可可
刘旭
张小领
侯栋
梁琰
尹晓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ipp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Sany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ipp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Sany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ipp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Sanya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ipp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Sany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6316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63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6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6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6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6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8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f two or more battery modules
    • B60L58/22Balancing the charge of battery modu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02Lifeboats, life-raft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fe-sav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1/00Propulsive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 B63H1/02Propulsive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rotary type
    • B63H1/12Propulsive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rotary type with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in propulsive direction
    • B63H1/14Prope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1/00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 B63H21/12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the vessels being motor-driven
    • B63H21/17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the vessels being motor-driven by electric mo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00/00Type of vehicles
    • B60L2200/32Waterborne vess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2035/006Unmanned surface vessels, e.g. remotely controlled
    • B63B2035/008Unmanned surface vessels, e.g. remotely controlled remotely control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适应双流道遥控救生船,所述救生船体为U形结构,在两个尾部分别设置进水流道和导流罩,进水流道口对应设置自适应旋转瓣;定位位置系统将所述遥控救生船的位置信号上传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通过中心控制器控制叶轮电机;当流水经过进水流道腔体内,叶轮在叶轮电机的带动下,带动流体运动,流体经过导流罩后产生向后的推力使船体前进。本发明通过遥控能迅速地到达落水人员附近,自适应的调节双面进水流道启闭,从而到保证船体在倾覆状态下也能够正常航行,提高救援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双流道的遥控救生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上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流道遥控救生船。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海域越来越开放,海域范围越来越大,海事事故越来越频繁,通常情况出现险情后,为了保证船员在意外事故中能够生存下来,几乎每一艘船上都配备有若干个救生圈,不过要想它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投掷到落水者附近,如果投掷有偏差,或是当时的水流、风速过大都有可能导致落水者无法获得救生圈进而陷入生命危险,岸上或者舰载人员可以通过遥控设备来对无人救生系统进行操控,将其开到落水者身边使其获救,大大减少了救援行动的风险。市面上现有的救援设备通常采用螺旋桨作为推进方式,而螺旋桨推进方式一方面容易对救援人产生二次伤害,另一方面推进效率不如喷水推进器,船体航行的过程中,根据结构存在正常和倾覆两种航行状态,所以要求船体能够在正反都可以吸水推进,但是现有的市面上的船体通常按照机械式的重力效应实现进水流道的切换,而机械部分在水浸泡太久后往往出现卡滞,切换不灵活,在海水中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自适应的自主切换流道,能够正反两面吸水的动力救生设备。不仅解决了正反双向吸水的问题,而且采用自适应的方法,根据实际的情况自主的启闭流道,保证了船体快速航行。
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适应双流道遥控救生船,所述遥控救生船包括叶轮、导流罩、叶轮电机、电池包、定位装置、电池管理系统、磁吸充电插口、电量显示器、中心控制器、1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救生船体为U形结构,包括前端和U形结构的两翼,在U形结构两翼的上下两面对称设置两个进水流道,在形结构两翼尾部设置导流罩,进水流道和导流罩连通,叶轮安装在导流罩内;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设置在救生船体内部前端;
在电池管理系统的两侧分别设置定位装置、中心控制器;
在救生船体U形结构两侧分别安装有电池包和叶轮电机;
所述叶轮电机通过连杆以直驱的方式连接叶轮;
左右两侧的电池包均与电池管理系统相连,由电池管理系统控制电池包向遥控救生船内的各部件提供电源;
所述定位位置将接收到的所述遥控救生船的位置信号上传至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装置向中心控制器下发控制命令,中心控制器将控制命令转发至叶轮电机;
叶轮电机带动叶轮转动,带动流体运动,流体经过导流罩后产生向后的推力使船体前进和转向。
本发明进一步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救生船体上下表面结构一致,不分正反面,且在U形结构两侧的上下面上均安装有把手。
在U形结构每一翼的两个进水流道入口处设置一自适应旋转瓣,所述自适应旋转瓣嵌套在连杆上,并且通过支撑机构和连杆同心连接,所述旋转瓣根据流道内部嵌入的流量传感器自适应旋转。
所述遥控救生船还包括旋转电机,在U形结构的两翼分别安装一个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瓣通过传动机构与旋转电机连接,在旋转电机的带动下转动。
连接旋转瓣通过两个齿轮咬合的方式与旋转电机连接,所述旋转瓣的面积相对进水流道口面积大。
U形结构每一翼所设置的旋转瓣内侧附有两个流量传感器,通过两个流量传感器反馈的流量值来改变旋转瓣的转动位置,从而保证船体在抛投、正常航行、倾覆等模态下,都能够保证单面吸水,提高整个系统的推进效率。
所述中心控制器集成有无线信号接收面阵,接收由控制装置下发的控制命令即遥控信号,中心控制器对遥控信号解码后转换为控制叶轮电机的控制信号,从而实现整个叶轮电机转速的控制,实现叶轮电机在功率允许的范围的无极调速。
所述控制装置为手持式终端或者后台控制中心,控制装置实时接收由定位位置上传的遥控救生船的位置信号,其中,所述定位装置为GPS模块或北斗模块。
两个电池包既能够分别救生船内的对应部件进行供电,也能对救生船内所有部件实现两个电池包的冗余供电,或者将两个电池包以串并联的方式满足自适应双流道遥控救生船的功率需求。
所述自适应双流道遥控救生船还包括电量显示器,其和电池管理单元连接,电池管理单元与中心控制器相连,通过电池管理单元控制电池包的充放电,以及电池包中每个单体均衡的充放电;
所述电量显示器设置在船体的前端表面,实时显示两个电池包的剩余电量,当船体还未抛投救援时,通过该显示器能够观察到电池电量信息;当船体抛投出去后,电量低于设定阈值时,该显示器还会发出电量过低信号给电池管理单元,然后通过中心控制器传输给控制装置,救援人员根据控制装置接收到的电量过低信号,判断遥控救生船是否需要及时返航。
在船体前端表面设置磁吸式充电接口。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上述的救生船自身具有动力,在救援遥控者的控制下到达落水人员地点,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普通救生圈抛投距离近的问题,同时船体上具有自适应启闭格栅机构,能够保证船体在正常和倾覆两种状态下稳定的前进,同时通过这种自适应的启闭方式可以有效解决根据自重力机械式启闭不灵活的问题,此外船体还有定位系统,能够满足超视距救援,可以有效的增加救援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适应双流道遥控救生船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推进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推进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正常航行状态旋转瓣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倾覆状态旋转瓣位置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叶轮,2导流罩,3旋转瓣1,4旋转电机1,5叶轮电机1,6电池包1,7定位装置,8电池管理系统,9磁吸充电插口,10电量显示器,11中心控制器,12电池包2,13救援把手,14旋转电机2,15叶轮电机2,16旋转瓣2,17流量计1,18流量计2,19传动机构,20支撑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介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双流道遥控救生船,遥控救生船体由推进系统、定位系统、动力系统三部分组成,如附图1所示,所述救生船体为U形结构,包括前端和U形结构的两翼,本申请自适应双流道遥控救生船具体包括叶轮1、导流罩2旋转瓣3,16、旋转电机4,14、叶轮电机5,15、电池包6,12、定位装置7、电池管理系统8、磁吸充电插口9、电量显示器10、中心控制器11、救援把手13、流量计17,18、传动机构19和支撑机构20。
其中推进系统包括了叶轮1、导流罩2、旋转瓣3,16、救援把手13、流量计17,18;定位系统包括定位装置7;动力系统包括了旋转电机4,14、叶轮电机5,15、电池包6,12、电池管理系统8、磁吸充电插口9、电量显示器10、中心控制器11、传动机构19和支撑机构20。
整个船体采用碳纤维作为整个壳体的材料。
其中,推进系统包括两套,对称地设置在自适应双流道遥控救生船U形结构的两翼。本申请实施例以其中一翼为例进行介绍,参见附图1,叶轮1、导流罩2设置在自适应双流道遥控救生船U形结构一翼的尾部,叶轮1安装在导流罩2中。叶轮电机5和旋转电机4安装在U形结构远离尾部的一侧,叶轮电机5通过直驱的传动方式与叶轮1连接,当流水经过导流罩腔体内,叶轮1在叶轮电机5的带动下,带动流体运动,流体经过导流罩后产生向后的推力使船体前进。
从图2中可以看出,叶轮1主要包括了螺旋状桨叶和导流叶,两者通过轴承连接,桨叶旋转,而导流叶固定不动的。其中螺旋桨通过连杆和叶轮电机5连接,在叶轮电机5的带动下旋转喷水产生推力。旋转瓣3嵌套在连杆上,并且通过支撑机构20和连杆同心连接,同时旋转瓣3通过传动机构19与旋转电机4连接,在旋转电机4的带动下转动,此外在旋转瓣3内侧嵌有两个流量传感器即流量计17和18,传动机构19通过两个齿轮咬合连接。
参照图1,中心控制器11分布在船体前部,中心控制器11主要控制叶轮电机5转动,同时中心控制器11也包括了接受面阵(图中未示出),当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可以为手持式终端,也可以为后台控制中心,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控制装置为手持式终端)的发射机发送的遥控信号给接受面阵后,中心控制器11通过解码遥控信号,转换为控制叶轮电机5的控制信号,从而实现整个转速的控制,实现叶轮电机5在功率允许的范围的无极调速。
定位装置7是一种无线通讯装置,包括了GPS和北斗两种通讯方式,两种通讯方式会根据不同的信号强度自主切换,保证通信通道的畅通。利用定位装置7可以实现船体超视距控制,同时在救援到落水者可以通过该装置及时发现救援人员位置。在复杂海况下,前一时刻遥控救援者可能和落水者是可视的,但是由于海浪的影响下一时刻就是不可视的,而该装置可以及时发送位置信号,手持遥控器者可以根据位置信号判断落水者的位置,遥控调整船体位置至救援地点,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救援效率。
叶轮电机5和中心控制器11通过船体线缆连接,叶轮电机5的三相绕组线缆连接到中心控制器11的三相输出端,同时叶轮电机5的位置信号也经过线缆传输到中心控制器11。
整个自适应双流道遥控救生船系统的供电是电池包6和电池包12提供,两个电池包既能够分别救生船内的对应部件进行供电,也能对救生船内所有部件实现两个电池包的冗余供电,或者将两个电池包以串并联的方式满足自适应双流道遥控救生船的功率需求。电池组采用锂电池单体,单体通过串并联关系达到整个系统的总功率需求。
电池管理系统8能够保证电池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每个单体均衡充放电。
电池包6和12通过磁吸充电插口9进行充电,磁吸充电插口9安装在船体表面,具备耐腐蚀和防水功能。
电量显示器10和电池管理系统8连接,并且及时显示电池包6和12的电量。
在船体前部两侧有救援把手13,落水人员可以在返回的途中握紧救援把手13,支撑整个身体。
通常情况下遥控船为了保证在倾覆状态下仍然能够继续前进,都会采用双流道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船体发生倾覆情况下后,需要切换吸水流道。本船体主要通过动力系统和推进系统的协调作用实现整个流道的自适应切换,如图2所示,实现流道切换功能,主要包括了叶轮1、旋转瓣3、旋转电机4、叶轮电机5、流量计17,18、传动机构19、支撑机构20。旋转瓣通过两个齿轮咬合的方式与旋转电机连接,所述旋转瓣的面积相对进水流道口面积大。
从图3中看出旋转瓣3内壁上嵌有流量传感器17、18,当流水经过时会产生流量信号,水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而且不同的水量可以产生不同的信号,当两个流量传感器17,18产生的不同的信号传送到中心控制器11时,中心控制器11会根据水流量信号的不同控制旋转电机4转动从而带动旋转瓣3转动。
中心控制器根据以下控制逻辑实现自适应切换。
(1)当两个流量传感器具有相同的的流量信号时,旋转瓣不做任何旋转,
(2)当两个流量传感器都没有流量信号时,旋转瓣转动180°。
下面主要针对船体不同的模态介绍如何按照上述的控制逻辑实现自适应切换流道。通常情况下船体实际的航行模态包括初始抛投状态、正常航行状态、倾覆状态。
当初始抛投旋转瓣如图4所示,流量传感器18和19都有相同的流量值,水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此时旋转电机不做任何动作,旋转瓣保持现有状态。同理,如果抛入时旋转瓣状态如图5所示,流量传感器18和19的流量值都为0,则此时旋转电机会转动180度,则旋转瓣也会旋转180度,旋转瓣也到达图4所示位置,从而保证船体无论以何种姿态落入水中,则都能保证单面吸水状态。
正常航行状态时,流量传感器18和19都有相同的流量值,此时旋转电机不做任何动作,则旋转瓣的位置如图4所示,所以在正常航行的状态时,旋转瓣都会保持抛投后的状态不变。
当船体出现在未倾覆之前,旋转瓣还是如图4所示,出现倾覆后旋转瓣的位置如图5所示,此时流量传感器18和19的流量值都为0,则此时旋转电机会转动180度,则旋转瓣也会旋转180度,从而旋转瓣又重新到达图4所示位置,这样整个船体又出现了单面吸水的状态。
综上所述,当整个船体按照上面的控制逻辑,无论处在那种模态下,都能够实现流道的自主切换,保证单面吸水的状态,从而提高整个推进系统的效率。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自适应双流道遥控救生船,所述遥控救生船包括叶轮、导流罩、 叶轮电机、 电池包、定位装置、电池管理系统、中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船体为U形结构,包括前端和U形结构的两翼,在U形结构两翼的上下两面对称设置两个进水流道,在U形结构两翼尾部设置导流罩,进水流道和导流罩连通,叶轮安装在导流罩内;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设置在救生船体内部前端;在电池管理系统的两侧分别设置定位装置、中心控制器;在救生船体U形结构两侧分别安装有电池包和叶轮电机;所述叶轮电机通过连杆以直驱的方式连接叶轮;在两个进水流道入口处设置自适应旋转瓣,所述自适应旋转瓣嵌套在连杆上,并且通过支撑机构和连杆同心连接,所述旋转瓣的面积相对进水流道口面积大,通过传动机构与旋转电机连接,在旋转电机的带动下旋转从而实现上下两个进入流道的切换;在旋转瓣内侧相对嵌有两个流量传感器,当两个流量传感器具有相同的流量信号时,旋转瓣不做任何旋转,当两个流量传感器都没有流量信号时,旋转瓣转动180°;从而保证船体在抛投、正常航行、倾覆等模态下,都能够保证单面吸水;左右两侧的电池包均与电池管理系统相连,由电池管理系统控制电池包向遥控救生船内的各部件提供电源;两个电池包既能够分别救生船内的对应部件进行供电,也能对救生船内所有部件实现两个电池包的冗余供电,或者将两个电池包以串并联的方式满足自适应双流道遥控救生船的功率需求;所述定位装置将接收到的所述遥控救生船的位置信号上传至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装置向中心控制器下发控制命令,中心控制器将控制命令转发至叶轮电机;叶轮电机带动叶轮转动,带动流体运动 ,流体经过导流罩后产生向后的推力使船体前进和转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双流道遥控救生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船体上下表面结构一致,不分正反面,且在U形结构两侧的上下面上均安装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双流道遥控救生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控制器集成有无线信号接收面阵,接收由控制装置下发的控制命令即遥控信号,中心控制器对遥控信号解码后转换为控制叶轮电机的控制信号,从而实现整个叶轮电机转速的控制,实现叶轮电机在功率允许的范围的无极调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双流道遥控救生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为手持式终端或者后台控制中心,控制装置实时接收由定位位置上传的遥控救生船的位置信号,其中,所述定位装置为GPS模块或北斗模块,或者定位装置包括GPS和北斗两种通讯方式,两种通讯方式会根据不同的信号强度自主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自适应双流道遥控救生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双流道遥控救生船还包括电量显示器,其和电池管理系统连接,电池管理系统与中心控制器相连,通过电池管理系统控制电池包的充放电,以及电池包中每个单体均衡的充放电;所述电量显示器设置在船体的前端表面,实时显示两个电池包的剩余电量,当船体还未抛投救援时,通过该显示器能够观察到电池电量信息;当船体抛投出去后,电量低于设定阈值时,该显示器还会发出电量过低信号给电池管理系统,然后通过中心控制器传输给控制装置,救援人员根据控制装置接收到的电量过低信号,判断遥控救生船是否需要及时返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双流道遥控救生船,其特征在于:在船体前端表面设置磁吸式充电接口。
CN201910563161.4A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基于双流道的遥控救生船 Active CN1103163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3161.4A CN110316325B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基于双流道的遥控救生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3161.4A CN110316325B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基于双流道的遥控救生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6325A CN110316325A (zh) 2019-10-11
CN110316325B true CN110316325B (zh) 2020-11-06

Family

ID=68120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63161.4A Active CN110316325B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基于双流道的遥控救生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63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3009B (zh) * 2019-10-28 2021-08-24 苏华 一种利用卫星对船舶进行遥控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674503A (zh) * 2020-06-18 2020-09-18 合肥不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行驶参数监测的逆风行船辅助调控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113184138B (zh) * 2021-03-22 2022-06-17 威海天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上救援机器人
CN114435557A (zh) * 2022-02-11 2022-05-06 大理大学 一种景区水上消防救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9994B (zh) * 2018-02-06 2023-12-26 上海丞士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吸水的喷水推进泵
CN108216524B (zh) * 2018-03-12 2023-09-22 南通长青沙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救生圈
CN208102287U (zh) * 2018-03-12 2018-11-16 南通长青沙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救生圈
CN108298044A (zh) * 2018-03-17 2018-07-20 烟台尼达船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水上救援机器人
CN109501992A (zh) * 2018-12-21 2019-03-22 青岛海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Rov泵式轴流推进器及其多功能遥控救生圈
CN109501991A (zh) * 2018-12-21 2019-03-22 青岛海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遥控救生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6325A (zh) 2019-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6325B (zh) 一种基于双流道的遥控救生船
CN109703705B (zh) 一种半潜式无人平台
CN207889964U (zh) 一种无人帆船动力及转向装置
CN106864717B (zh) 水下推进器及其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7364554A (zh) 一种动力型救生圈
CN207389479U (zh) 一种水上运输器及其控制系统
CN112407192A (zh) 一种水上智能救援机器人
CN209492681U (zh) 一种水上救援机器人
CN107600331B (zh) 一种对称式可半潜水下无人艇
CN108502126A (zh) 一种可远程遥控航行的新型救生圈
CN113443110A (zh) 智能无人救援船、救援系统及救援方法
CN110316324B (zh) 一种用于双流道遥控救生船的自适应喷水推动机构
WO2014150752A2 (en) Electric outboard propulsion system
CN115140279B (zh) 一种新型水下滑翔机器人
CN116513379A (zh) 混合供电的波浪滑翔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6994799U (zh) 一种水域动力救生浮筒
CN209241280U (zh) 一种多用途水上移动体遥控驱动系统及水上移动体
CN208429220U (zh) 一种水面救援艇
CN211308937U (zh) 一种喷水推进装置及双面水上航行器
CN209581817U (zh) 一种重力感应双向推进器及应用该推进器的水上援助机器人
CN208484807U (zh) 一种喷水式救生艇
CN208842595U (zh) 一种海上快速救援船
CN208134581U (zh) 一种水面救援装置
CN209479925U (zh) 一种双动力水上救生遥控机器人
CN208731199U (zh) 水下智能巡航机器人推进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