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80509U - 一种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80509U
CN208480509U CN201820675328.7U CN201820675328U CN208480509U CN 208480509 U CN208480509 U CN 208480509U CN 201820675328 U CN201820675328 U CN 201820675328U CN 208480509 U CN208480509 U CN 208480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eep
creep part
connecting plate
insect trap
large mou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753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荣洲
赵健
翁启勇
梁勇
池美香
陈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gital Agr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FAAS
Original Assignee
Scientific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Center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FA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ientific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Center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FAAS filed Critical Scientific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Center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8206753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80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80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805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所述防倒爬结构包括第一防爬件、第二防爬件和连接板,所述第一防爬件呈喇叭状,所述第二防爬件为筒状结构,所述第二防爬件套设于第一防爬件内部,第一防爬件与第二防爬件的较大口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连接板位于第一防爬件的较大口与第二防爬件的较大口之间的空隙处,连接板用于密封所述空隙。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通过将设置第一防爬件与第二防爬件进行套接,并将两防爬件的较大口设置在同一端,能够很好的防止被电晕落在集虫室内的昆虫,苏醒后倒爬出集虫室,造成数据统计出现错误,影响实验者的昆虫防治结论。

Description

一种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捕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
背景技术
预警监测是有效减少农业重大害虫成灾的关键环节,准确的监测和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是做好害虫防治工作的基础。
目前,市场上为针对害虫进行计数调查,常采用特定的性信息素对特定昆虫进行引诱,或者使用LED灯进行无差别引诱,然后采用电击的方式对引诱的害虫电晕甚至电击杀,并进行数据统计。极有可能存在昆虫未被电击杀,而仅仅是被电晕,而一般进行一次预警实验,需要进行较长的时间,苏醒过来的昆虫到爬出集虫室,造成数据统计出现错误,影响实验者的昆虫防治结论,严重时会影响一个地区的农作物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用以解决现有的昆虫诱捕器具的容易出现昆虫倒爬,造成的数据结构统计误差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所述防倒爬结构包括第一防爬件、第二防爬件和连接板,所述第一防爬件呈喇叭状,所述第二防爬件为筒状结构,所述第二防爬件套设于第一防爬件内部,第一防爬件与第二防爬件的较大口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连接板位于第一防爬件的较大口与第二防爬件的较大口之间的空隙处,连接板用于密封所述空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二防爬件较大口为方形口,较小口为圆形口,所述方形口与第一防爬件的较大口位于同一水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防爬件的较大口的外部套设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与连接板抵靠,并通过螺钉锁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环形板的环形外缘与连接板的外缘对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连接板与第二防爬件的较大口位于同一水平面,连接板与第二防爬件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二防爬件两开口均为圆形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二防爬件较小口的外侧套设有档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档环偏向第二防爬件侧壁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防爬件、第二防爬件和连接板由塑胶制成。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通过将设置第一防爬件与第二防爬件进行套接,并将两防爬件的较大口设置在同一端,能够很好的防止被电晕落在集虫室内的昆虫,苏醒后倒爬出集虫室,造成数据统计出现错误,影响实验者的昆虫防治结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斜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一种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防爬件;
200、第二防爬件;
210、方形口;
220、圆形口;
300、连接板;
400、环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从第一防爬件较小口方向的斜视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所述防倒爬结构包括第一防爬件100、第二防爬件200和连接板300,所述第一防爬件100呈喇叭状,所述第二防爬件200为筒状结构,所述第二防爬件200套设于第一防爬件100内部,第一防爬件100与第二防爬件200的较大口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连接板300位于第一防爬件100的较大口与第二防爬件200的较大口之间的空隙处,连接板300用于密封所述空隙。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设置在捕虫电网的下方,昆虫进入电网的电击杀区域,被电击杀或者电晕的昆虫,经由防倒爬机构落入到集虫室中。具体的,所述第二防爬件200的较大口位于电网的下方,被电击落的昆虫由第二防爬件200的较大口通过落虫通道,然后在第二防爬件200较小口,落入到第一防爬件100的内部,最后经由第一防爬件100的较小口落入到集虫室中,采用这种结构被电击落的昆虫能够很顺畅的落入到集虫室中,防止采用电子计数时,出现集虫误差。此外,采用该结构的防倒爬机构,落入到集虫室的昆虫,若未被击杀要逃出捕虫器,需要沿集虫室壁爬到第一防爬机构的较小口,然后沿其内壁经过曲折的路线才能爬第一防爬件100的较小口,最后沿其内壁爬出第一防爬件100的较大口,因为在第一防爬件100与第二防爬件200之间的间隙被连接板300密封,因此昆虫若要爬出捕虫器必须要经过上述复杂的曲折路线,因此本装置能够很好的防止昆虫倒爬,而影响统计数据的精确性,保证了实验结论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通过将设置第一防爬件与第二防爬件进行套接,并将两防爬件的较大口设置在同一端,能够很好的防止被电晕落在集虫室内的昆虫,苏醒后倒爬出集虫室,造成数据统计出现错误,影响实验者的昆虫防治结论。
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防爬件200较大口为方形口210,较小口为圆形口220,所述方形口210与第一防爬件100的较大口位于同一水平面。将第二防爬件200的较大口设置为方形口210,也就是位于电网下方的开口设置成方形口210,该防倒爬机构,优选的,适用于栅形触杀电网,也就是落虫口(方形口210)的形状要与电网的形状相适配,其集虫的效果更好。具体的栅形触杀电网电网面朝向进虫盒两侧的开口设置时。栅形触杀电网为左右两片,诱捕源可以为led灯源或者性激素,诱捕源置于两片栅形触杀电网的中间,以引诱昆虫接触进行电机捕杀。而第二防爬件200的较小口设置成圆形孔,使得由第二防爬件200较小口落下的昆虫,都能集中到第一防爬口的正上方,两开口形状相适配,更容易使得被电击落的昆虫顺畅的进入到集虫室中。优选的,所述的第二防爬件200方形口210与圆形口220之间的通道包括一端笔直段和弯曲收缩段,采用该结构不会影响昆虫的正常掉落,而且还能稍微减缓昆虫的掉落速度,以便计数传感器准确的统计掉落的数量。在某些其他实施例,所述第二防爬件200两开口均为圆形口220。采用这种双漏斗结构防爬效果也比较好,制作更加的简单。
如图1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爬件100的较大口的外部套设有环形板400,所述环形板400与连接板300抵靠,并通过螺钉锁固。环形板400的设置只是在第一防爬件100与连接板300之间增设一个便于固定的环形板400,方便螺钉对连接板300与环形板400之间的锁固。此外,连接板300与第一防爬件100之间采用螺钉锁固这种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使得第一防爬件100与第二防爬件200之间可拆卸,便于二者围成的内部空间的清理,其中一个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损坏,可以进行单独更换,能够大大节约使用成本。优选的,所述环形板400的环形外缘与连接板300的外缘对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连接板300与第二防爬件200的较大口位于同一水平面,连接板300与第二防爬件200一体成型。一体成型指零件不做分割,直接铸造完成。近来的模型为了增加制作时的便利,减少零件的数量,常采用一体成型来制作零件。连接板300与第二防爬件200一体成型结构更加的牢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二防爬件200较小口的外侧套设有档环(未示出)。所述的档环的设置在倒爬的昆虫由第一防爬件100的内壁爬到第二防爬件200的外壁后,在第二防爬件200外壁与较小口之间档环,再次增设一道阻挡防线,防倒爬的效果更好。优选,所述档环偏向第二防爬件200侧壁设置,档环形成一定的坡度,防爬效果更好。
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爬件100、第二防爬件200和连接板300由塑胶制成。塑胶是由高分子合成树脂(聚合物)为主要成份,渗入各种辅助料或添加剂,在特定温度,压力下,具有可塑性和流动性,可被模塑成一定形状,且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采用塑胶制作而成的第一防爬件100、第二防爬件200和连接板300,质量轻,产品结实,造价成本低。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爬结构包括第一防爬件、第二防爬件和连接板,所述第一防爬件呈喇叭状,所述第二防爬件为筒状结构,所述第二防爬件套设于第一防爬件内部,第一防爬件与第二防爬件的较大口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连接板位于第一防爬件的较大口与第二防爬件的较大口之间的空隙处,连接板用于密封所述空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爬件较大口为方形口,较小口为圆形口,所述方形口与第一防爬件的较大口位于同一水平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爬件的较大口的外部套设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与连接板抵靠,并通过螺钉锁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的环形外缘与连接板的外缘对齐。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板与第二防爬件的较大口位于同一水平面,连接板与第二防爬件一体成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爬件两开口均为圆形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爬件较小口的外侧套设有档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档环偏向第二防爬件侧壁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爬件、第二防爬件和连接板由塑胶制成。
CN201820675328.7U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 Active CN208480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75328.7U CN208480509U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75328.7U CN208480509U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80509U true CN208480509U (zh) 2019-02-12

Family

ID=65252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75328.7U Active CN208480509U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8050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0467A (zh) * 2019-06-14 2019-08-16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电击驱虫地漏
CN113875711A (zh) * 2021-10-18 2022-01-04 唐山师范学院 一种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引诱防控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0467A (zh) * 2019-06-14 2019-08-16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电击驱虫地漏
CN113875711A (zh) * 2021-10-18 2022-01-04 唐山师范学院 一种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引诱防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31735U (zh) 智能虫情识别预警装置
CN208480509U (zh) 一种昆虫诱捕器用防倒爬结构
KR101322341B1 (ko) 해충 포획용 다용도 콘트랩 장치
JP2003180219A (ja) フェロモントラップによる飛翔性害虫の誘殺及び計数装置
CN206150259U (zh) 一种昆虫自动捕捉器
CN108902079A (zh) 一种农田双重诱捕灭害虫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1480632A (zh) 一种蝗虫监测诱捕仪及其使用方法
CN108669061A (zh) 一种捕鼠装置及捕鼠系统
CN108887240A (zh) 一种智能监测诱捕器
CN208783604U (zh) 一种智能监测诱捕器
CN211458608U (zh) 一种白蚁自动报警装置
KR102073151B1 (ko) 해충 포획장치
CN208724763U (zh) 一种捕鼠装置及捕鼠系统
CN112544582A (zh) 一种简捷化有害生物实时监测及数据采集诱捕装置
CN111084165A (zh) 一种陷阱式性信息素自动害虫测报仪
CN210630483U (zh) 一种芒果象甲捕捉器
JP2001061396A (ja) 害虫検知装置
Kimerle et al. Evaluation of aquatic insect emergence traps
CN214795661U (zh) 一种智慧农业种植数据监测与处理装置
CN209882875U (zh) 一种蟑螂诱捕器
CN104054749A (zh) 一种诱虫剂及捕虫装置
CN211960658U (zh) 便携式电子镇流杀虫器
CN212279575U (zh) 蚊虫诱捕灭除装置
CN210929277U (zh) 害虫高空诱控捕杀装置
CN216018641U (zh) 一种智能除虫及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0

Address after: 350000 Pudang Village, Xindian Town,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FAAS

Patentee after: Digital Agr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350013 xindianpulong, Jin'an District,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FAAS

Patentee before: SCIENTIFIC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CENTER,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