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74379U - 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74379U
CN208474379U CN201820217069.3U CN201820217069U CN208474379U CN 208474379 U CN208474379 U CN 208474379U CN 201820217069 U CN201820217069 U CN 201820217069U CN 208474379 U CN208474379 U CN 208474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brake
frictional disk
shell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1706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传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all Warehouse Clutch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mall Warehouse Clutch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all Warehouse Clutch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mall Warehouse Clutch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1706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74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74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743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属于动力传输设备领域,其调整环,所述调整环与所述摩擦盘螺纹连接;所述外壳上设有调整通孔,所述调整通孔位于所述摩擦盘的径向方向;通过所述调整通孔向所述外壳内伸入工具拨动所述摩擦盘,从而调节所述摩擦盘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常用的工业机械设备的电磁离合制动器用拆开外壳的方法来调整制动转盘和摩擦盘的间距并不方便的问题;该种电磁离合制动器的制动转盘和摩擦盘磨损后,可以松开调整螺纹孔上的螺栓,并通过调整通孔向外壳内伸入工具拨动摩擦盘,从而方便地调节摩擦盘的位置,进而调整制动转盘和摩擦盘的间距,而不必拆开外壳,节省了调整操作的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传输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
背景技术
电磁离合制动器能实现转轴的离合和制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场合。常用的电磁离合制动器包括入力轴、出力轴、离合电磁线圈和制动电磁线圈;入力轴和出力轴上均设有离合盘,通过离合电磁线圈磁耦合连动入力轴和出力轴离合;出力轴上设有制动转盘,通过制动电磁线圈磁耦合连动制动转盘和一个固定的摩擦盘摩擦制动。
电磁离合制动器在制动时制动转盘和摩擦盘会相互摩擦,使用一定时间后,制动转盘和摩擦盘会磨损,使制动转盘和摩擦盘之间产生较大的间距,影响制动能力甚至使制动失效。
调整制动转盘和摩擦盘的间距或者直接更换制动转盘和摩擦盘都能使电磁离合制动器恢复制动能力,但是上述两种方法都需要将电磁离合制动器的外壳拆开,拆开外壳需要卸下多颗螺丝,而且在拆卸和重新安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调整好离合电磁线圈和制动电磁线圈的位置,以免使磁路发生变化而影响电磁离合制动器的性能。因此,对于常用的工业机械设备的电磁离合制动器,用拆开外壳的方法来调整制动转盘和摩擦盘的间距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不必拆开外壳即可方便地调整制动转盘和摩擦盘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包括外壳、第一转轴组件和制动组件;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可旋转地穿设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制动组件包括制动电磁线圈、摩擦盘和制动转盘;所述制动转盘与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共轴连接,所述制动电磁线圈磁耦合连动所述摩擦盘和制动转盘摩擦制动;该种电磁离合制动器还包括调整环,所述调整环与所述摩擦盘螺纹连接;所述外壳上设有调整通孔,所述调整通孔位于所述摩擦盘的径向方向;使用者通过所述调整通孔向所述外壳内伸入工具拨动所述摩擦盘,摩擦盘沿调整环的螺纹旋转,从而调节所述摩擦盘的位置,进而调整所述制动转盘和所述摩擦盘的间距,而不必拆开所述外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摩擦盘的外周环设有沿所述摩擦盘轴向方向的凹槽,使工具转动所述调整环时更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摩擦盘的端面为粗糙的摩擦层,以增大所述摩擦盘和所述制动转盘之间的摩擦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上还设有调整螺纹孔,所述调整螺纹孔位于所述摩擦盘的轴向方向,以便通过所述调整螺纹孔穿入螺栓顶住所述摩擦盘,从而固定住所述摩擦盘。
上述技术方案中,该种电磁离合制动器还包括第二转轴组件,所述第二转轴组件可旋转地穿设在所述外壳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该种电磁离合制动器还包括离合电磁线圈;所述离合电磁线圈磁耦合连动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离合,实现动力与负载的传输或分离。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和离合组件;所述第二转轴组件包括第二转轴和第二离合盘;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离合组件共轴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二离合盘共轴连接;所述离合电磁线圈磁耦合连动所述离合组件和第二离合盘离合;离合组件和第二离合盘磨损时可以只更换离合组件或第二离合盘,不需更换整个第一转轴组件和第二转轴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离合组件包括第一离合盘、弹性件和接座;所述接座与所述第一转轴共轴连接,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接座和所述第一离合盘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外壳之间均设有轴承,使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更平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上环设有散热鳍片,以提高该种电磁离合制动器的散热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电磁离合制动器的制动转盘和摩擦盘磨损后,可以松开调整螺纹孔上的螺栓,并通过调整通孔向外壳内伸入工具拨动摩擦盘,使摩擦盘沿调整环的螺纹旋转,从而方便地调节摩擦盘的位置,进而调整制动转盘和摩擦盘的间距,而不必拆开外壳,节省了调整操作的时间;
2、该种电磁离合制动器的摩擦盘是通过调整环的螺纹固定的,在电磁离合制动器发生振动时,不会影响摩擦盘的位置,因此也不会影响摩擦盘的制动性能;
3、该种电磁离合制动器的不必拆开外壳即可调节摩擦盘的位置,避免了拆开外壳后使离合电磁线圈和制动电磁线圈移位导致磁路改变;
4、该种电磁离合制动器的第一离合盘和第二离合盘磨损时可以只更换第一离合盘或第二离合盘,不需更换整个第一转轴组件和第二转轴组件;
5、摩擦盘端面上粗糙的摩擦层增大了摩擦盘和制动转盘之间的摩擦力;
6、该种电磁离合制动器的外壳上环设有散热鳍片,提高了散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的侧视方向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的侧视方向下的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的摩擦盘的立体视图;
附图标记为:
1、外壳;11、散热鳍片;12、调整通孔;13、调整螺纹孔;14、左端盖;141、第二轴承座;15、右端盖;151、第一轴承座;152、导线孔;16、护盖;
2、第一转轴组件;21、第一转轴;22、第一轴承;23、离合组件;231、第一离合盘;232、弹性件;233、接座;
3、第二转轴组件;31、第二转轴;32、第二轴承;33、第二离合盘;
4、离合电磁线圈;
5、制动组件;51、制动转盘;52、摩擦盘;521、底板;522、侧环;523、摩擦层;524、凹槽;525、内螺纹;53、制动电磁线圈;
6、调整环;61、外螺纹;
7、调整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包括外壳1、第一转轴组件2、第二转轴组件3、离合电磁线圈4、制动组件5、调整环6和调整螺栓7。
如图2和图3所示,外壳1的主体呈圆筒形;外壳1包括左端盖14和右端盖15,从图2所示的方向看,左端盖14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1的主体的左端,右端盖15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1的主体的右端;右端盖15的中央设有第一轴承座151;左端盖14的中央设有第二轴承座141。
外壳1的主体上环设有散热鳍片11,以提高散热能力。散热鳍片11呈片状,方向沿外壳1的主体的轴向设置。
第一转轴组件2包括第一转轴21、第一轴承22和离合组件23;离合组件23固定在第一转轴21末端,具体来说,离合组件23包括第一离合盘231、弹性件232和接座233,接座233与第一转轴21的末端共轴连接,弹性件232设在接座233和第一离合盘231之间;即弹性件232一端与接座233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离合盘231连接;第一离合盘231和接座233外径相等且共轴;第一转轴21旋转时,离合组件23会随第一转轴21旋转;第一轴承22设在第一转轴21和右端盖15之间;具体来说,第一轴承22的内侧套接在第一转轴21上,外侧固定在外壳1的右端盖15的第一轴承座151上。
第二转轴组件3包括第二转轴31、第二轴承32和第二离合盘33;第二离合盘33固定在第二转轴31末端,且第二离合盘33与第二转轴31共轴,第二转轴31旋转时,第二离合盘33会随第二转轴31旋转;第二轴承32设在第二转轴31和左端盖14之间;具体来说,第二轴承32的内侧套接在第二转轴31上,外侧固定在外壳1的左端盖14的第二轴承座141上。
离合电磁线圈4整体呈环形,其固定在外壳1内,靠近左端盖14,第二转轴组件3的第二转轴31穿过离合电磁线圈4的内圈;第二转轴31与电磁线圈4是共轴的,但第二转轴31与电磁线圈4不相互接触;离合电磁线圈4引出导线并电性连接到外壳1外的端子座(图中未示出)上。
制动组件5包括制动转盘51、摩擦盘52和制动电磁线圈53;制动转盘51固定在第一转轴21的中部,且制动转盘51与第一转轴21共轴,该种电磁离合制动器工作时,制动转盘51会随第一转轴21旋转;制动电磁线圈53整体呈环形,其固定在外壳1内,靠近右端盖15,第一转轴组件2的第一转轴21穿过制动电磁线圈53的内圈。
调整环6整体呈圆环形,固定在右端盖15上,调整环6与右端盖15也可以一体成型;调整环6外侧设有外螺纹61。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摩擦盘52包括底板521、侧环522和摩擦层523;底板521为圆形板,摩擦层523也为圆形板,摩擦层523可以为石棉制动片、半金属制动片或陶瓷制动片;底板521和摩擦层523的外径相等,底板521的一个底面和摩擦层523的一个底面贴合在一起,即摩擦盘52的端面为粗糙的摩擦层523;侧环522呈环状,侧环522与底板521是一体成型的,且成型后的侧环522与底板521外径相等;底板521和摩擦层523的中心均开有通孔,通孔内径比第一转轴21外径大,第一转轴21穿过底板521和摩擦层523的通孔;即从图2所示的视图方向看,第一转轴21依次穿过摩擦层523、底板521和制动电磁线圈53,且第一转轴21、摩擦层523、侧环522、底板521和制动电磁线圈53均是共轴的。
摩擦盘52的外周环设有沿摩擦盘52的轴向方向的凹槽524;具体来说,摩擦盘52的底板521和侧环522形成一外周面,该外周面上环设有凹槽524。摩擦盘52的侧环522的内侧设有内螺纹525。
右端盖15上开有围绕第一轴承座151的调整螺纹孔13。右端盖15还开有供制动电磁线圈53的导线穿出的导线孔152。
调整环6、摩擦盘52以及右端盖15在组装时,调整环6先与右端盖15固定好,也可以在制作右端盖15同时把调整环6成型到右端盖15上,第一轴承22也预先固定在右端盖15的第一轴承座151上;然后把制动电磁线圈53安放在右端盖15上的调整环6的内侧,制动电磁线圈53引出导线穿过右端盖15的导线孔152并电性连接到外壳1外的端子座(图中未示出)上,再把摩擦盘52与调整环6通过螺纹固定好,并向右端盖15的调整螺纹孔13中旋入调整螺栓7,使调整螺栓7末端顶在摩擦盘52的底板521上,以增大摩擦盘52与调整环6之间的螺纹摩擦力,使摩擦盘52不易位移;调整螺栓7末端顶到摩擦盘52的底板521时,调整螺栓7还有余量;调整螺栓7为现有技术中的螺栓,其末端是平整的。
如图2所示,外壳1的主体的顶端还开设有调整通孔12,调整通孔12位于所述摩擦盘52的径向方向,从调整通孔12中伸入如一字型螺丝刀等细长的工具,该工具的一端可以接触到摩擦盘52上的凹槽524。调整通孔12上设有护盖16,以避免灰尘进入外壳1内。
在本实施例中,离合电磁线圈4和制动电磁线圈53均采用24V电压的直流电。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31为入力轴,第二转轴31通过联轴器与外部动力源连接;第一转轴21为出力轴,第一转轴21通过联轴器与外部负载连接。
该种电磁离合制动器在使用时,离合电磁线圈4和制动电磁线圈53不宜同时通电。
在需要传输动力的场合,离合电磁线圈4通电产生磁场,通过磁力把第一转轴组件2的第一离合盘231与第二转轴组件3的第二离合盘33吸合在一起,实现第一转轴组件2和第二转轴组件3的结合,实现动力从第一转轴21到第二转轴31的传输。离合电磁线圈4断电后不再产生磁力,通过弹性件232的弹力把第一离合盘231和第二离合盘33分离,此时,动力不能从第一转轴21传输到第二转轴31。
在需要制动的场合,制动电磁线圈53通电产生磁场,通过磁力把第一转轴21上固定的制动转盘51与摩擦盘52吸合到一起,制动转盘51与摩擦盘52相互摩擦,从而实现第一转轴21的机械制动。
该种电磁离合制动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制动转盘51与摩擦盘52的摩擦层523会被磨损,使制动转盘51与摩擦盘52之间的间隙增大,进而增大了制动行程,影响了制动性能。此时,将右端盖15上的调整螺纹孔13中的调整螺栓7全部松开,使这些调整螺栓7的末端不能顶到摩擦盘52的底板521;然后把调整通孔12上的护盖16打开,并从调整通孔12伸入如一字型螺丝刀等细长的工具,然后利用该工具,通过摩擦盘52的凹槽524拨动摩擦盘52,使摩擦盘52沿旋转调整环6的螺纹旋转,并逐渐远离右端盖15,此时,摩擦盘52和制动转盘51的间距变小,不需要拆开外壳1即可达到调整制动转盘51和摩擦盘52间距的目的,也避免了拆开外壳1后使离合电磁线圈4和制动电磁线圈53移位导致磁路改变的问题。调整完成后,把调整螺栓7再次旋入,使调整螺栓7末端顶到摩擦盘52的底板521,并把护盖16盖上即可。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包括外壳(1)、第一转轴组件(2)和制动组件(5);所述第一转轴组件(2)可旋转地穿设在所述外壳(1)上;所述制动组件(5)包括制动电磁线圈(53)、摩擦盘(52)和制动转盘(51);
所述制动转盘(51)与所述第一转轴组件(2)共轴连接,所述制动电磁线圈(53)磁耦合连动所述摩擦盘(52)和制动转盘(51)摩擦制动;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环(6),所述调整环(6)与所述摩擦盘(52)螺纹连接;所述外壳(1)上设有调整通孔(12),所述调整通孔(12)位于所述摩擦盘(52)的径向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盘(52)的外周环设有沿所述摩擦盘(52)轴向方向的凹槽(52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盘(52)的端面为粗糙的摩擦层(5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还设有调整螺纹孔(13);所述调整螺纹孔(13)位于所述摩擦盘(52)的轴向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转轴组件(3),所述第二转轴组件(3)可旋转地穿设在所述外壳(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合电磁线圈(4);所述离合电磁线圈(4)磁耦合连动所述第一转轴组件(2)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3)离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组件(2)包括第一转轴(21)和离合组件(23);所述第二转轴组件包括第二转轴(31)和第二离合盘(33);所述第一转轴(21)与所述离合组件(23)共轴连接;所述第二转轴(31)和所述第二离合盘(33)共轴连接;所述离合电磁线圈(4)磁耦合连动所述离合组件(23)和第二离合盘(33)离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组件(23)包括第一离合盘(231)、弹性件(232)和接座(233);所述接座(233)与所述第一转轴(21)共轴连接,所述弹性件(232)位于所述接座(233)和所述第一离合盘(23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21)和所述第二转轴(31)与所述外壳(1)之间均设有轴承。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环设有散热鳍片(11)。
CN201820217069.3U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74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7069.3U CN208474379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7069.3U CN208474379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74379U true CN208474379U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06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1706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74379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743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78887B (zh) 减速机及其使用的电机刹车
JP2014152852A (ja) 軸落下防止機能を有する電磁ブレーキ、電動機および機械
CN108223623A (zh) 一种盘式电磁制动器及机器人关节
CN107869538B (zh) 电磁制动器
CN103821855A (zh) 带有无励磁式电磁驻车制动装置的集成式电动轮系统
CN208474379U (zh) 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
CN206361052U (zh) 一种电磁制动器及电动机
CN206799062U (zh) 电磁安全制动器
CN206922582U (zh) 一种减速电机刹车器
CN205319854U (zh) 一种电磁制动器
JP6176328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CN201608585U (zh) 电磁制动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CN106374775B (zh) 一种含柔性轴的行波超声电机
EP2167835A1 (en) Electrically-operated shaft brake with manual positive lock and rotary release and automatic reset feature
CN209340390U (zh) 一种单弹簧失电制动器
CN205371397U (zh) 一种可以任意调整摩擦面间隙的电磁失电制动器
CN108231325A (zh) 一种旋转电磁铁
CN210246422U (zh) 一种可锁死的外转子电机
CN210034229U (zh) 制动装置及具有其的电机
CN105465244A (zh) 一种可以任意调整摩擦面间隙的电磁失电制动器
CN208236950U (zh) 一种盘式电磁制动器及机器人关节
CN209465700U (zh) 一种电主轴
CN105715709B (zh) 双电源电磁制动器
KR101342114B1 (ko) 개선된 간격조절수단을 가지는 전자식 브레이크
CN107846111A (zh) 一种用于风电变桨的伺服电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