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71373U - 一种用于模具的起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模具的起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71373U
CN208471373U CN201821220203.1U CN201821220203U CN208471373U CN 208471373 U CN208471373 U CN 208471373U CN 201821220203 U CN201821220203 U CN 201821220203U CN 208471373 U CN208471373 U CN 208471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ars
frame
bars
tun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202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华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Fu Seik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Fu Seik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Fu Seik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Fu Seik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202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71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71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713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模具的起吊装置,包括卧式框架、立式框架、起吊杆、调向杆和控制器,所述卧式框架包括第一框架杆、第二框架杆,第一框架杆、第二框架杆均设置有两个,第一框架杆、第二框架杆相互连接成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所述立式框架包括第三框架杆、第四框架杆,第三框架杆设置有两个,第三框架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框架杆的中间部位,另一端与第四框架杆连接;所述起吊杆穿过第三框架杆,两端连接有活动撑杆,活动撑杆设置有四根,每端设置两根,通过转动轴固定,活动撑杆末端设置在第二框架杆上,起吊杆上设置有起吊轮;调向杆固定设置在第三框架杆上,调向杆上设置有调向轮。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模具的起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模具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模具的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重量多为金属制成,具有一定的重量,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无可避免的需要对模具进行搬运;同时模具的形状尺寸各异,不同形状的模具进行安装的高度也不同,无法通过人工完成这项工作,通过叉车或者行吊来控制模具的起吊又较为麻烦,操作繁琐,同时还存在受力不均导致模具损伤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模具在安装前后需要移动,模具重量大,难以通过人工移动,提供一种用于模具的起吊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模具的起吊装置,包括卧式框架、立式框架、起吊杆、调向杆和控制器,所述卧式框架包括第一框架杆、第二框架杆,第一框架杆、第二框架杆均设置有两个,第一框架杆、第二框架杆相互连接成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所述立式框架包括第三框架杆、第四框架杆,第三框架杆设置有两个,第三框架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框架杆的中间部位,另一端与第四框架杆连接;所述起吊杆穿过第三框架杆,两端设置有活动撑杆;所述活动撑杆设置有四根,活动撑杆的一端与第三框架杆通过转动轴固定,活动撑杆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框架杆上,起吊杆设置有起吊轮;调向杆两端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三框架杆上,调向杆上设置有调向轮;在卧式框架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轮,驱动轮的两侧连接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固定在第一固定杆上,第一固定杆固定设置在卧式框架底部,第一旋转轴连接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与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三框架杆上开有通槽,起吊杆穿过通槽,两根活动撑杆对称的设置在起吊杆的两侧,两根活动撑杆与第二框架杆构成与一个等腰三角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撑杆的末端镶嵌有滚轴;在第二框架杆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每个第二框架杆内电动推杆设置有两根,两根电动推杆相向设置,电动推杆安装在驱动电机上,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二框架杆上,在电动推杆的末端设置有推块,推块设置有凹型槽,凹型槽的曲率半径与滚轴的曲率半径相同,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起吊轮通过第二固定杆固定在起吊杆上,第二固定杆设置有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固定连接在起吊轮的两侧,在起吊轮上设置有截面为梯形的梯形轮槽;第二旋转轴连接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与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向杆设置有两根,两根调向杆并列设置,调向轮夹持在两根调向杆之间;调向轮设置有弧形轮槽,在调向轮两侧设置有第三旋转轴,第三旋转轴末端设置有齿轮,第三旋转轴伸入调向杆中,在调向杆的内部成排设置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齿轮相互啮合;驱动齿轮设置有主动轴,主动轴连接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连接有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起吊杆的两端设置活动撑杆,通过推动活动撑杆,来进行升降起吊杆,从而控制模具起吊的高度,同时通过控制调向轮的位置,将起吊绳调整方向,便于竖直悬挂在模具上,能够减少起吊绳的拉力,同时装置底部设置有驱动轮,便于移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活动撑杆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活动撑杆与电动推杆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起吊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调向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卧式框架;11、第一框架杆;12、第二框架杆;121、电动推杆;122、驱动电机;123、推块;1231、凹型槽;13、驱动轮;14、第一旋转轴;15、第一固定杆;2、立式框架;21、第三框架杆;211、通槽;22、第四框架杆;3、起吊杆;31、起吊轮;311、梯形轮槽;32、第二固定杆;321、第二旋转轴;33、活动撑杆;331、滚轴;4、调向杆;41、调向轮;411、弧形轮槽;412、第三旋转轴;413、齿轮;42、驱动齿轮;421、主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模具的起吊装置,包括卧式框架1、立式框架2、起吊杆3、调向杆4和控制器,所述卧式框架1包括第一框架杆11、第二框架杆12,第一框架杆11、第二框架杆12均设置有两个,第一框架杆11、第二框架杆12相互连接成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所述立式框架2包括第三框架杆21、第四框架杆22,第三框架杆21设置有两个,第三框架杆2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框架杆12的中间部位,另一端与第四框架杆22连接;所述起吊杆3穿过第三框架杆21,两端设置有活动撑杆33;所述活动撑杆33设置有四根,活动撑杆33的一端与第三框架杆21通过转动轴固定,活动撑杆33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框架杆12上,起吊杆3设置有起吊轮31;调向杆4两端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三框架杆21上,调向杆4上设置有调向轮41;在卧式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轮13,驱动轮13的两侧连接有第一旋转轴14,第一旋转轴14固定在第一固定杆15上,第一固定杆15固定设置在卧式框架1底部,第一旋转轴14连接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第三框架杆21上开有通槽211,起吊杆3穿过通槽211,两根活动撑杆33对称的设置在起吊杆3的两侧,两根活动撑杆33与第二框架杆12构成与一个等腰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撑杆33的末端镶嵌有滚轴331;在第二框架杆12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121,每个第二框架杆12内电动推杆121设置有两根,两根电动推杆121相向设置,电动推杆121安装在驱动电机122上,驱动电机122固定在第二框架杆12上,在电动推杆121的末端设置有推块123,推块123设置有凹型槽1231,凹型槽1231的曲率半径与滚轴331的曲率半径相同;驱动电机122与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起吊轮31通过第二固定杆32固定在起吊杆3上,第二固定杆32设置有第二旋转轴321,第二旋转轴321固定连接在起吊轮31的两侧,在起吊轮31上设置有截面为梯形的梯形轮槽311;第二旋转轴321连接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向杆4设置有两根,两根调向杆4并列设置,调向轮41夹持在两根调向杆4之间;调向轮41设置有弧形轮槽411,在调向轮41两侧设置有第三旋转轴412,第三旋转轴412末端设置有齿轮413,第三旋转轴412伸入调向杆4中,在调向杆4的内部成排设置有驱动齿轮42,驱动齿轮42与齿轮413相互啮合;驱动齿轮42设置有主动轴421,主动轴421连接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连接有控制器。
具体的:两个第一框架杆11与两个第二框架杆12相互拼接成一个长方形的卧式框架1;第三框架杆21固定在第二框架杆12中间部位,第四框架杆22连接两根第三框架杆21,形成立式框架2。
第三框架杆21上开有通槽211,起吊杆3穿过通槽211,起吊杆3末端设置有活动撑杆33,活动撑杆33通过旋转轴连接;起吊杆3的一端连接两根活动撑杆33,两根活动撑杆33关于第三框架杆21对称;活动撑杆33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框架杆12上。
活动撑杆33末端设置有滚轴331,在第二框架杆12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121,电动推杆121通过驱动电机122驱动,电动推杆121末端设置有推块123,推块123设置有与滚轴331曲率半径相同的凹型槽1231;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122,使得电动推杆121伸缩,从而推动活动撑杆33,活动撑杆33的一端横向移动导致活动撑杆33的另一端纵向移动,所以将活动撑杆33的移动转换成了起吊杆3沿着通槽211的上下移动;滚轴331与推块123便于配合推动,同时滚动能够减小活动撑杆33在第二框架杆12内部移动时的摩擦。
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旋转轴321的旋转电机转动,带动起吊轮31转动,从而收放放置在梯形轮槽311中的起吊绳;通过控制主动轴421的旋转电机转动,带动主动轴421转动,待定驱动齿轮42转动,从而使得齿轮412沿着成排的驱动齿轮42移动,从而使得调向轮41沿着调向杆4横向移动;起吊绳穿过调向轮41的弧形轮槽411连接在模具上。
确定模具的大小,调节调向轮41的位置,使得起吊绳刚好位置模具连接位置的上方,避免横向用力造成起吊绳的拉损;确定模具起吊的高度,通过调节活动撑杆33在第二框架杆12的位置,进而调节起吊杆3的高度,使得起吊轮31处于一个最适合的高度。
通过控制第一旋转轴14的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轮13转动,进行移动整个装置,便于移动模具;梯形轮槽311便于裹附更多的起吊绳,弧形轮槽411便于起吊绳穿过从而改变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装置通过总控制按钮对其实现控制,由于控制按钮匹配的设备为常用设备,属于现有常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性连接关系以及具体的电路结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用于模具的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框架(1)、立式框架(2)、起吊杆(3)、调向杆(4)和控制器,所述卧式框架(1)包括第一框架杆(11)、第二框架杆(12),第一框架杆(11)、第二框架杆(12)均设置有两个,第一框架杆(11)、第二框架杆(12)相互连接成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所述立式框架(2)包括第三框架杆(21)、第四框架杆(22),第三框架杆(21)设置有两个,第三框架杆(2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框架杆(12)的中间部位,另一端与第四框架杆(22)连接;所述起吊杆(3)穿过第三框架杆(21),两端设置有活动撑杆(33);所述活动撑杆(33)设置有四根,活动撑杆(33)的一端与第三框架杆(21)通过转动轴固定,活动撑杆(33)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框架杆(12)上,起吊杆(3)设置有起吊轮(31);调向杆(4)两端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三框架杆(21)上,调向杆(4)上设置有调向轮(41);在卧式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轮(13),驱动轮(13)的两侧连接有第一旋转轴(14),第一旋转轴(14)固定在第一固定杆(15)上,第一固定杆(15)固定设置在卧式框架(1)底部,第一旋转轴(14)连接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与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具的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框架杆(21)上开有通槽(211),起吊杆(3)穿过通槽(211),两根活动撑杆(33)对称的设置在起吊杆(3)的两侧,两根活动撑杆(33)与第二框架杆(12)构成与一个等腰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具的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轮(31)通过第二固定杆(32)固定在起吊杆(3)上,第二固定杆(32)设置有第二旋转轴(321),第二旋转轴(321)固定连接在起吊轮(31)的两侧,在起吊轮(31)上设置有截面为梯形的梯形轮槽(311);第二旋转轴(321)连接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与控制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具的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向杆(4)设置有两根,两根调向杆(4)并列设置,调向轮(41)夹持在两根调向杆(4)之间;调向轮(41)设置有弧形轮槽(411),在调向轮(41)两侧设置有第三旋转轴(412),第三旋转轴(412)末端设置有齿轮(413),第三旋转轴(412)伸入调向杆(4)中,在调向杆(4)的内部成排设置有驱动齿轮(42),驱动齿轮(42)与齿轮(413)相互啮合;驱动齿轮(42)设置有主动轴(421),主动轴(421)连接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连接有控制器。
CN201821220203.1U 2018-07-30 2018-07-30 一种用于模具的起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71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20203.1U CN208471373U (zh) 2018-07-30 2018-07-30 一种用于模具的起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20203.1U CN208471373U (zh) 2018-07-30 2018-07-30 一种用于模具的起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71373U true CN208471373U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08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2020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71373U (zh) 2018-07-30 2018-07-30 一种用于模具的起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713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46760U (zh) 一种起重机检修用升降台
CN105947660A (zh) 一种移动式可调整搬运装置
CN110436355A (zh) 一种机械工程多功能悬挂设备
CN105382151A (zh) 圆形钢筋框折弯装置
CN208471373U (zh) 一种用于模具的起吊装置
CN104274987A (zh) 能实现三维空间自由运动的单点装备
CN108928756A (zh) 一种注塑模具起吊设备
CN209637239U (zh) 一种负弯矩张拉安全操作平台
CN210437919U (zh) 一种快速切换方向的间歇性传送带
CN107399685A (zh) 一种折叠式小型起重机
CN109626195A (zh) 一种吊耳位置可电动调节的吊装机构
CN108891996A (zh) 绝缘电机漆包专用捆绑线收卷装置
CN109346319A (zh) 一种用于10kv及以上电流电压线圈的环形绕线机
CN209872174U (zh) 一种压缩机组维修用起吊装置
CN108643022B (zh) 可移动式路桥及路桥车
CN105382129A (zh) 建筑桥梁用钢筋框的折弯机
CN110047690A (zh) 一种直抡式接地开关及其接地刀组件
CN218405064U (zh) 一种多功能工程架桥机
CN214885637U (zh) 一种组合式钢模板安装装置
CN212317408U (zh) 一种可调节圆弧抹灰定型器
CN217229999U (zh) 一种建筑工程设备安装用的吊运机
CN219730383U (zh) 一种城建施工用材料吊取装置
CN209024132U (zh) 一种工业电力变压器防护安装提升装置
CN221093471U (zh) 一种集中启动式行车
CN220578787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小型吊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7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