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62180U - 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保护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62180U
CN208462180U CN201820605979.9U CN201820605979U CN208462180U CN 208462180 U CN208462180 U CN 208462180U CN 201820605979 U CN201820605979 U CN 201820605979U CN 208462180 U CN208462180 U CN 208462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rotective shell
control assembly
shell
driv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059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佳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njoy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njoy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njoy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njoy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059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62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62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621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壳。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包括壳体和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对电子设备的显示面进行触控操作,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控制组件收容且部分限位在容纳槽中,且控制组件的部分在容纳槽中可转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不仅可以对电子设备提供保护作用,还可以对电子设备的显示面进行触控操作,功能更加多样化,更符合人们的个性需求。而且,当需要使用保护壳去执行触控操作时,将控制组件旋转出来即可;当不需要使用保护壳执行触控操作时,控制组件又折叠收回到容纳槽中,使用十分方便。

Description

保护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持式电子设备而已经成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防止手持式电子设备发生损伤,人们通常都会给手持式电子设备套上一个保护壳。但是现有的保护壳仅能提供一个保护作用,功能十分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壳。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保护壳,其用于套设在电子设备的外围,所述保护壳包括壳体和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壳体的一侧面上且控制组件相对于壳体可转动,所述控制组件转动后用于对电子设备的显示面进行触控操作。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控制组件收容且部分限位在容纳槽中,且控制组件的部分在容纳槽中可转动。
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按压件、传动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容纳槽中设置有限位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部分收容且限位在限位孔中,且第一连接件相对于限位孔可转动,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按压件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到第一连接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可转动连接,当第一连接件转动时,传动件插入到第一连接件中的一端逐渐与第一连接件脱离且不会阻碍第一连接件的转动,当传动件与第一连接件脱离后与第二连接件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传动件的表面上设置有弧形槽,所述传动件插入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也为弧形结构,当第一连接件转动时,传动件的弧形端部逐渐从弧形槽中抽离且不会阻碍第一连接件转动。
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按压件、传动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容纳槽中设置有限位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部分收容且限位在限位孔中,且第一连接件相对于限位孔可转动,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按压件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到第二连接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可转动连接,当第一连接件转动时,传动件插入到第二连接件中的一端始终与第二连接件接触。
优选地,所述保护壳进一步包括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按压件连接或接触,另一端与壳体连接或接触。
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触摸感应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可转动连接,容纳槽中设置有限位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部分收容且限位在限位孔中,且第一连接件相对于限位孔可转动,所述触摸感应件与第三连接件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触摸感应件与第三连接件有线连接,且两者连接的线缆位于壳体内;或者触摸感应件与第三连接件无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第三表面相对设置,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三表面相交,所述容纳槽也设置在第二表面上。
优选地,当所述控制组件收容在容纳槽中时,控制组件的表面与第二表面平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包括壳体和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对电子设备的显示面进行触控操作,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控制组件收容且部分限位在容纳槽中,且控制组件的部分在容纳槽中可转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不仅可以对电子设备提供保护作用,还可以对电子设备的显示面进行触控操作,功能更加多样化,更符合人们的个性需求。而且,当需要使用保护壳去执行触控操作时,将控制组件旋转出来即可;当不需要使用保护壳执行触控操作时,控制组件又折叠收回到容纳槽中,使用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的另一角度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a中的控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a中的控制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b中的第一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b中的第一连接件的另一角度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a中的控制组件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a中的控制组件使用状态下的另一角度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a中的控制组件第一步转动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a中的控制组件第二步转动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变形实施例的保护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图8中的保护壳的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保护壳;11、壳体;13、控制组件;111、第一表面;112、第二表面;113、第三表面; 115、第一功能区;117、第二功能区;119、容纳槽;1191、限位孔;131、按压件;133、传动件;135、第一连接件; 137、第二连接件;139、第三连接件;1351、限位部;1353、连接部;1355、限位槽;1357、弧形槽;20、保护壳;21、壳体;23、控制组件;231、触摸感应件;235、第一连接件;239、第三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a和图1b,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壳10,其用于套设在电子设备的外围以起到对电子设备的保护作用,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10还可对电子设备进行触控操作。所述保护壳10包括壳体11和至少一控制组件 13,所述至少一控制组件13设置在壳体11的一个侧面上,所述控制组件13用于对电子设备的显示面进行触控操作。所述控制组件13的数量优选为两个。所述壳体11至少包括第一表面111、第二表面112和第三表面113,所述第二表面112和第三表面11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表面111 与第二表面112、第三表面113相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111即为壳体11的底面,第二表面112和第三表面113为壳体11的两个外侧面。所述第二表面112上设置有第一功能区115,第三表面113 上设置有第二功能区117,当保护壳10套设在电子设备外围时,所述第一功能区115的位置对应于电子设备的开机键,第二功能区117的位置对应于电子设备的音量控制键。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区115和第二功能区117的位置可以设置在其它表面上,与电子设备的功能按键位置对应即可,在此不做限定。可以理解,所述保护壳10的材质可以是金属、塑胶、硅胶或者不锈钢。还可以理解,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或者其它手持式电子产品。
请参考图2,所述第二表面112上设置有容纳槽119,所述控制组件13收容且部分限位在容纳槽119中,且控制组件13的部分可在容纳槽119中转动。可以理解,当控制组件13收容在容纳槽119中时,控制组件13的表面与第二表面112相平齐,从而确保了保护壳10的表面平整性。可以理解,作为一种变形,所述容纳槽119可以省略,所述控制组件13直接设置在第二表面112上即可。
请一并参考图2、图3a和图3b,所述控制组件13包括按压件131、传动件133、第一连接件135、第二连接件 137和第三连接件139,所述按压件131与传动件133远离第一连接件135的一端固定连接,两者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是胶水黏合或者一体成型制成,所述传动件133远离按压件131的一端插入到第一连接件135中,所述容纳槽 119中设置有限位孔1191,所述第一连接件135的部分收容且限位在限位孔1191中,并且第一连接件135可在限位孔1191中转动,所述第二连接件137与第一连接件135、第三连接件139均可转动连接。可以理解,当所述容纳槽 119省略时,所述限位孔1191设置在第二表面112上即可。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137还部分限位在第一连接件135中。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可转动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转轴式连接、铰接、枢接等。所述传动件133包括一折弯段1331,所述折弯段1331靠近按压件131设置,当使用者去按压按压件131时会以折弯段1331为受力支点去撬起传动件 133远离按压件131的一端,实现一个跷跷板的效果,按使得压效果更明显。可以理解,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弯段1331可以省略,所述传动件133为一表面平整的杆件。
请一并参考图4a和图4b,所述第一连接件135包括相连的两限位部1351和连接部1353,两限位部1351位于连接部1353的两侧,且两限位部1351的高度突出于连接部1353的上表面从而在连接部1353的上表面形成一限位槽1355,所述第二连接件137的部分即收容且限位在限位槽1355中。可以理解,两限位部1351与连接部1353 是一体成型制成的,或者是分体制成且通过胶水黏合。所述连接部1353为圆柱形,所述限位孔1191也为圆形,其部分收容在限位孔1191中且可在限位孔1191中转动。可以理解,作为一种变形,所述连接部1353也可以是方形、锥形或者其它不规则形状,所述连接部1353通过一转轴 (图未示)与壳体11连接即可。所述限位部1351靠近传动件133的表面上设置有弧形槽1357,所述传动件133 靠近第一连接件135的一端的端部也为弧形结构,两者的弧度基本一致,所述传动件133的弧形端部插入在限位部1351的弧形槽1357中,当第一连接件135相对于壳体11 转动时,随着第一连接件135的转动,所述传动件133的弧形端部逐渐从弧形槽1357中抽离出来且不会阻碍第一连接件135的转动。如图5a和图5b所示,当传动件133 的弧形端部从弧形槽1357中完全抽离出来之后与第二连接件137相接触,当使用者按压按压件131时,传动件 133与第二连接件137接触的一端会撬起第二连接件137,从而带动第三连接件139摆动以实现对电子设备显示面的触控效果。弧形槽1357的开设位置不做限定,其可以开设在限位部1351靠近传动件133之表面的任意位置。
请一并参考图6和图7,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10的使用过程如下,将保护壳10套设在电子设备的外围,先转动第一连接件135从而带动第三连接件139从容纳槽 119中脱离出来,此时第三连接件139垂直与壳体11的第一表面111,然后再将第三连接件139相对于第二连接件 137转动直至第三连接件139与第一表面111平行,此时第三连接件139与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相接触。使用者用手指去按压按压件131时,按压件131会带动传动件133去推动第二连接件137,继而第二连接件137带动第三连接件139上下摆动从而对电子设备的显示面进行触控操作。使用者在玩手游时,例如绝地求生,可以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10来进行辅助操作,例如辅助瞄准、射击等,可以给使用者带来良好的游戏体验感,保护壳10的功能也更加多样化。
可以理解,作为一种变形,所述保护壳10还包括一弹性件(图未示),所述弹性件一端与壳体11连接或者接触,另一端与按压件131连接或者接触,当使用者去触碰按压件131时按压触控效果更好。
还可以理解,作为另一种变形,所述传动件133呈弧形结构的一端也可以插入到第二连接件137中,即所述弧形槽1357也可以设置在第二连接件137靠近传动件133 的表面上。此时,传动件133始终不会干预第一连接件 135的转动,而且传动件133始终与第二连接件137接触。
请一并参考图8和图9,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是一种按压式触控的保护壳10,本变形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触摸式触控的保护壳20。本变形实施例中的保护壳20与上述实施例中的保护壳10的区别仅在于,所述保护壳20的控制组件23中包括的是一触摸感应件231、第一连接件 235和第三连接件239,第一连接件235和第三连接件239 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连接件235的结构以及与壳体21的连接关系与上述实施例一致,在此不再赘述。所述触摸感应件231与第三连接件239信号连接,当使用者触摸触摸感应件231时,第三连接件239会感应到该触摸动作且对电子设备的显示面执行触控动作。所述触摸感应件231与第三连接件239信号连接的方式可以是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当触摸感应件231与第三连接件239有线连接时,可以将线缆制作在壳体11内部,以确保保护壳20的外观美观。可以理解,所述线缆可以是导电片、导电弹簧或者导电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包括壳体和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对电子设备的显示面进行触控操作,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控制组件收容且部分限位在容纳槽中,且控制组件的部分在容纳槽中可转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不仅可以对电子设备提供保护作用,还可以对电子设备的显示面进行触控操作,功能更加多样化,更符合人们的个性需求。而且,当需要使用保护壳去执行触控操作时,将控制组件旋转出来即可;当不需要使用保护壳执行触控操作时,控制组件又折叠收回到容纳槽中,使用十分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保护壳,其用于套设在电子设备的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包括壳体和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壳体的一侧面上且控制组件相对于壳体可转动,所述控制组件转动后用于对电子设备的显示面进行触控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控制组件收容且部分限位在容纳槽中,且控制组件的部分在容纳槽中可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按压件、传动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容纳槽中设置有限位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部分收容且限位在限位孔中,且第一连接件相对于限位孔可转动,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按压件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到第一连接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可转动连接,当第一连接件转动时,传动件插入到第一连接件中的一端逐渐与第一连接件脱离且不会阻碍第一连接件的转动,当传动件与第一连接件脱离后与第二连接件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传动件的表面上设置有弧形槽,所述传动件插入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也为弧形结构,当第一连接件转动时,传动件的弧形端部逐渐从弧形槽中抽离且不会阻碍第一连接件转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按压件、传动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容纳槽中设置有限位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部分收容且限位在限位孔中,且第一连接件相对于限位孔可转动,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按压件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到第二连接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可转动连接,当第一连接件转动时,传动件插入到第二连接件中的一端始终与第二连接件接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进一步包括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按压件连接或接触,另一端与壳体连接或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触摸感应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可转动连接,容纳槽中设置有限位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部分收容且限位在限位孔中,且第一连接件相对于限位孔可转动,所述触摸感应件与第三连接件信号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感应件与第三连接件有线连接,且两者连接的线缆位于壳体内;或者触摸感应件与第三连接件无线连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第三表面相对设置,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三表面相交,所述容纳槽也设置在第二表面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组件收容在容纳槽中时,控制组件的表面与第二表面平齐。
CN201820605979.9U 2018-04-25 2018-04-25 保护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62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05979.9U CN208462180U (zh) 2018-04-25 2018-04-25 保护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05979.9U CN208462180U (zh) 2018-04-25 2018-04-25 保护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62180U true CN208462180U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51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0597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62180U (zh) 2018-04-25 2018-04-25 保护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621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89827U (zh) 可结合携带式电子装置的操控手把
CN2777865Y (zh) 多功能手机
CN208462180U (zh) 保护壳
CN207708484U (zh) 一种具备组合式按键的手机游戏手柄
CN201114242Y (zh) 一种滑动式侧键机构以及应用该机构的手机
CN101376059A (zh) 三维无线游戏杆
CN208525795U (zh) 一种带有辅助控制器的手机游戏手柄
WO2022237653A1 (zh) 按键设备和电子设备组件
CN201623736U (zh) 键盘抽出式移动终端
CN208161012U (zh) 游戏外设及电子触屏设备组件
CN201491053U (zh) 一种具有复位键的手机
CN211273522U (zh) 外接控制器
CN103838309A (zh) 一种后壳带有内置游戏手柄的平板电脑
CN203734720U (zh) 一种后壳带有内置游戏手柄的智能触摸屏手机
CN219873267U (zh) 一种带有可插拔显示功能的机械键盘
CN210377229U (zh) 一种带有控制装置的显示器及控制组件
CN211132980U (zh) 一种手机游戏手柄
CN209517684U (zh) 一种触控装置及保护壳
CN210983164U (zh) 一种平板电脑游戏手柄
CN103825983A (zh) 一种后壳带有内置游戏手柄的智能触摸屏手机
CN112999649B (zh) 一种手持式游戏手柄的触摸面板安装结构
CN102188820B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以及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按键输入装置
CN214232734U (zh) 一种便携式手机外设游戏键盘
CN202372950U (zh) 一种鼠标垫
CN216145170U (zh) 一种多功能鼠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