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58202U - 全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全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58202U
CN208458202U CN201820718334.6U CN201820718334U CN208458202U CN 208458202 U CN208458202 U CN 208458202U CN 201820718334 U CN201820718334 U CN 201820718334U CN 208458202 U CN208458202 U CN 2084582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ration members
total
heat exchanger
air duct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183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文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183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582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582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582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热交换器。全热交换器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内具有第一过滤件。第二风道与第一风道间隔开,且第二风道内具有第二过滤件,第一过滤件与第二过滤件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全热交换器,通过将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连接起来,在将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中的一个从全热交换器中取出时,另一个可以被连带取出,从而可以方便第一过滤件与第二过滤件的拆卸,可以提高第一过滤件与第二过滤件的拆卸效率。

Description

全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全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双向气流全热交换器里通常具有多个过滤网,当使用时间较长后,过滤网上沉积灰尘,需要清洗或是更换过滤网。全热交换器通常只有一个检修口且检修口开口小,多个过滤网中的至少一个过滤网由于安装深度较大,人手臂很难伸进去将过滤网取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热交换器,所述全热交换器具有方便过滤网拆装方便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热交换器,包括: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内具有第一过滤件;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一风道间隔开,且所述第二风道内具有第二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与所述第二过滤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热交换器,通过将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连接起来,在将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中的一个从全热交换器中取出时,另一个可以被连带取出,从而可以方便第一过滤件与第二过滤件的拆卸,可以提高第一过滤件与第二过滤件的拆卸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过滤件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过滤件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件连接,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过滤件延伸;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延伸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接段的延伸方向不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构造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构造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过滤件包括:硬质骨架,所述硬质骨架的相对的两侧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硬质骨架的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的壁面为周壁,所述周壁与所述第二过滤件连接,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过滤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周壁具有镂空结构,所述第一过滤件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镂空结构的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周壁连接且所述连接板遮挡至少部分所述镂空结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过滤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与所述连接板的至少部分层叠设置,且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密封件的远离所述第二过滤件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为钣金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过滤件和所述第二过滤件中的一个靠近所述全热交换器的检修口。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热交换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热交换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热交换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热交换器的第一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热交换器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热交换器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热交换器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热交换器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全热交换器1,
第一风道10,
第一过滤件100,
第一连接部110,连接段111,延伸段112,
硬质骨架120,第一开口121,周壁123,镂空结构124,过滤网130,密封件140,窗口141,连接板150,
第二风道20,第二过滤件200,第二连接部210,检修口30,壳体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热交换器1,包括第一风道10和第二风道20。第一风道10内具有第一过滤件100。第二风道20与第一风道10间隔开,且第二风道20内具有第二过滤件200,第一过滤件100与第二过滤件20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全热交换器1内可以形成两个独立的风道,分别为第一风道10和第二风道20。第一风道10与第二风道20内均有气流通过。例如,第一风道10与第二风道20可以上下(如图1所示的上下)间隔排布,第一风道10与第二风道20具有各自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室外新风可以从第一风道10的进风口流经第一风道10后从第二风道10的出风口流向室内,室内空气可以第二风道20的进风口流经第二风道20后从第二风道20的出风口流向室外。
如图1所示,第一过滤件100位于第一风道10内,第一过滤件100可以对第一风道10内的气流进行过滤处理,第一过滤件100可以允许空气穿过,第一过滤件100可以阻挡灰尘颗粒。第二过滤件200位于第二风道20内,第二过滤件200可以对第二风道20内的气流进行过滤处理,第二过滤件200可以允许空气穿过,第二过滤件200可以阻挡灰尘颗粒。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热交换器1,通过将第一过滤件100和第二过滤件200连接起来,在将第一过滤件100和第二过滤件200中的一个从全热交换器1中取出时,另一个可以被连带取出,从而可以方便第一过滤件100与第二过滤件200的拆卸,可以提高第一过滤件100与第二过滤件200的拆卸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过滤件100与第二过滤件200可拆卸地连接。例如,第一过滤件100与第二过滤件200可以卡接或螺纹连接。由此,既可以方便第一过滤件100与第二过滤件200的拆卸,又方便第一过滤件100与第二过滤件200的清理与更换。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过滤件100与第二过滤件200固定连接。例如,第一过滤件100与第二过滤件200焊接,或第一过滤件100与第二过滤件200为一体成型件。由此,可以提高第一过滤件100与第二过滤件200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2-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过滤件100具有第一连接部110,第二过滤件200具有第二连接部210,第一连接部110与第二连接部210卡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过滤件100与第二过滤件200卡接。例如,第一过滤件100可以沿着全热交换器1的宽度方向(即如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排布,第一过滤件100朝向第二过滤件200的表面可以设有第一连接部110,第二过滤件200朝向第一过滤件100的表面可以设有第二连接部210,第一连接部110适于与第二连接部210卡接。由此,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110与第二连接部210,第一连接部110与第二连接部210卡接,从而可以方便地将第一过滤件100与第二过滤件200连接起来,第一过滤件100与第二过滤件200也可以拆卸开,以便于对第一过滤件100与第二过滤件200进行清洗或是更换。
如图4及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0包括连接段111和延伸段112。连接段111的一端与第一过滤件100连接,连接段111的另一端朝向第二过滤件200延伸。延伸段112的一端与连接段111的另一端连接,延伸段112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段111的延伸方向不相同。例如,第一连接部110可以形成为“L”形,第一连接部110一端的端面可以与第一过滤件100朝向第二过滤件200的表面连接。由此,连接段111和延伸段112可以构造成一个卡勾,卡勾可以与第二连接部210配合连接,从而可以简化第一连接部110的设置与生产。
如图2-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0的构造可以与第二连接部210的构造相同。由此,可以简化第一连接部110与第二连接部210的设置,从而可以简化第一过滤件100与第二过滤件200的生产。例如,第一连接部110可以形成为卡勾,第二连接部210也可以形成为卡勾,通过将一个卡勾伸入另一个卡勾内以实现第一连接部110与第二连接部210的连接。
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过滤件100可以包括硬质骨架120,硬质骨架120的相对的两侧具有第一开口121和第二开口(图中未标示),硬质骨架120的位于第一开口121和第二开口之间的壁面为周壁123,周壁123与第二过滤件200连接,第一开口121和第二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过滤网130。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5所示,第一过滤件100可以包括硬质骨架120和过滤网130,硬质骨架120具有第一开口121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121所限定的空间与第二开口所限定的空间连通,第一开口121与第二开口相对且间隔排布。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开口121与第二开口前后相对、间隔排布。定义第一开口121与第二开口之间的、硬质骨架120的壁面为周壁123,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提到的“周壁123”可以是连续的结构表面,如平板件的表面或曲面板的表面等。周壁123也可以是具有镂空结构124的框架所对应的平面、弯折面或曲面,如长方形框架对应的平面。周壁123与第一过滤件100连接。过滤网130可以设于第一开口121处,过滤网130可以设于第二开口处,或者是第一开口121与第二开口内均设有过滤网130。过滤网130可以用于遮挡至少部分第一开口121或至少部分第二开口。气流可以穿过过滤网130。
由此,硬质骨架120可以用于支撑过滤网130,从而方便过滤网130的安装与拆卸,硬质骨架120的设置还可以提高第一过滤件100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提高第一过滤件的结构稳定性,而且通过硬质骨架120与第二过滤件200连接,可以简化第一过滤件100与第二过滤件200的连接方式,从而可以方便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过滤网130可以与硬质骨架120卡接、螺纹连接或粘接。由此,可以方便地将过滤网130设于第一开口和/或第二开口处。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周壁123具有镂空结构124,第一过滤件100还包括用于密封镂空结构124的密封件140。可以理解的是,密封件140适于遮挡周壁123的镂空结构124。由此,可以提高第一过滤件100的密封性,使得第一风道10内的气流从过滤网130处流过第一过滤件100,避免气流从镂空结构124处穿过周壁123,从而可以提高过滤网130的作用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一过滤件100还可以包括连接板150,连接板150与周壁123连接且连接板150遮挡至少部分镂空结构124,连接板150与第二过滤件20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板150与第一过滤件100连接,连接板150也与第二过滤件200连接,且连接板150位于第一过滤件100的周壁123,连接板150可以遮挡部分或是全部镂空结构124。
由此,连接板150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一过滤件100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提高第一过滤件100的结构稳定性,第一过滤件100可以利用连接板150与第二过滤件200连接,连接结构简单、方便设置且连接结构的强度大、连接稳定性高。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板150可以与硬质骨架120一体成型。由此,可以减少第一过滤件100的结构部件,简化第一过滤件100的生产制造,还可以提高连接板150的安装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板150与第二过滤件200可拆卸地连接。例如,连接板150可以为平面板,连接板150上具有贯通孔,连接板150上设有卡勾,卡勾的一端与贯通孔的壁面连接。由此,可以实现第一过滤件100与第二过滤件200的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如图6-图9所示,连接板150的部分区域通过裁剪工艺形成卡勾。例如,可以在连接板150上裁剪一个矩形板,矩形板的一边与连接板150连接,可以将矩形板弯折以构造出卡勾,矩形板可以形成一个直角。由此,可以直接在连接板150上构造形成卡勾以与第二过滤件200连接,设置方式简单且制造成本低。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140与连接板150的至少部分层叠设置,且连接板150位于密封件140的远离第二过滤件200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板150可以位于部分镂空结构124与部分密封件140之间,密封件140适于遮挡至少部分连接板150。例如,密封件140可以与连接板150层叠设置,连接板150与密封件140接触,密封件140具有窗口141,窗口141贯通密封件140,连接板150朝向密封件140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110,第一连接部110可以穿过窗口141。由此,密封件140可以密封连接板150与硬质骨架120之间的连接缝隙及连接板150上形成的漏风口,从而可以提高第一过滤件100的密封性能,使得气流从过滤网130处通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板150可以为钣金件。由此,可以提高连接板150的结构强度。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过滤件100和第二过滤件200中的一个靠近全热交换器1的检修口30。可以理解的是,全热交换器1上设有检修口30,检修口30可以靠近第一过滤件100,检修口30也可以靠近第二过滤件200。由此,用户可以通过检修口30将第一过滤件100、第二过滤件200从全热交换器1内取出或是安装至全热交换器1上。
下面参考图1-图9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热交换器1。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热交换器1,包括壳体40,壳体40内形成第一风道10和第二风道20。第一风道10贯通壳体40,第二风道20贯通壳体40。第一风道10与第二风道20上下间隔排布。第一风道10沿着全热交换器1的长度方向(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第二风道20沿着全热交换器1的长度方向(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
如图1所示,第一风道10内设有第一过滤件100。第一过滤件100的迎风面与第一风道10内气流的流动方向垂直。第一过滤件100的周缘与第一风道10的周壁完全贴合。第二风道20内设有第二过滤件200,第二过滤件200的迎风面与第二风道20内气流的流动方向垂直。第二过滤件200的周缘与第二风道20的周壁完全贴合。第一过滤件100与第二过滤件200上下(如图1所示的上下)排布。壳体40具有检修口30靠近第二过滤件200,用户可以通过检修口30接触到第二过滤件200,以第二过滤件200从全热交换器1内取出或是安装至全热交换器1上。
如图1-图4所示,第一过滤件100与第二过滤件200卡接。第一连接部110的构造可以与第二连接部210的构造相同。下面以第一过滤件100为例进行结构描述。
如图5所示,第一过滤件100可以包括硬质骨架120、过滤网130、密封件140和连接板150,硬质骨架120的相对的两侧具有第一开口121和第二开口(图中未标示)。
过滤网130可以与硬质骨架120卡接、螺纹连接或粘接。过滤网130位于第一开口121内,过滤网130适于遮挡第一开口121。如图5所示,硬质骨架120的位于第一开口121和第二开口之间的壁面为周壁123,周壁123具有镂空结构124,连接板150与周壁123连接且连接板150遮挡靠近第二过滤件200的部分镂空结构124。密封件140呈环形,密封件140外套于周壁123且密封件140与周壁123接触,密封件140可以密封镂空结构124。
如图5-图9所示,连接板150可以为钣金件。连接板150的部分区域通过裁剪工艺形成卡勾。密封件140具有窗口141,窗口141贯通密封件140,卡勾可以穿过窗口141伸出密封件140,卡勾的外周壁可以与窗口141的内壁面接触。第一过滤件100形成的卡勾可以与第二过滤件200形成的卡勾卡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热交换器1,通过将第一过滤件100和第二过滤件200连接起来,在将第一过滤件100和第二过滤件200中的一个从全热交换器1中取出时,另一个可以被连带取出,从而可以方便第一过滤件100与第二过滤件200的拆卸,可以提高第一过滤件100与第二过滤件200的拆卸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内具有第一过滤件;
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一风道间隔开,且所述第二风道内具有第二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与所述第二过滤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件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过滤件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
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件连接,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过滤件延伸;
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延伸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接段的延伸方向不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构造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构造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件包括:
硬质骨架,所述硬质骨架的相对的两侧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硬质骨架的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的壁面为周壁,所述周壁与所述第二过滤件连接,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具有镂空结构,
所述第一过滤件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镂空结构的密封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件还包括: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周壁连接且所述连接板遮挡至少部分所述镂空结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过滤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与所述连接板的至少部分层叠设置,且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密封件的远离所述第二过滤件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钣金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件和所述第二过滤件中的一个靠近所述全热交换器的检修口。
CN201820718334.6U 2018-05-14 2018-05-14 全热交换器 Active CN2084582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18334.6U CN208458202U (zh) 2018-05-14 2018-05-14 全热交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18334.6U CN208458202U (zh) 2018-05-14 2018-05-14 全热交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58202U true CN208458202U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51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18334.6U Active CN208458202U (zh) 2018-05-14 2018-05-14 全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582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96279U (zh) 空调器的过滤网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3831727B (zh) 打磨吸尘柜
CN208458202U (zh) 全热交换器
EP2589891B1 (en) Air blowing device
CN207871821U (zh) 一种空气降尘装置
CN109944195B (zh) 一种清扫车垃圾箱内部双层滤芯
WO2021036341A1 (zh)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 3d 打印机及净化控制系统
CN207894005U (zh) 一种空调器过滤网以及空调
CN206577517U (zh) 消音结构及空气净化器
CN110026030A (zh) 一种可清洗式过滤器
CN108072120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5878391U (zh) 一种净化暖风一体机
CN215544932U (zh) 一种用于金属3d打印构件表面爆破除粉辅助装置
CN104976730B (zh) 换气装置及具有其的挂壁式空调器
KR101877911B1 (ko) 멀티 공기청정시스템
CN208075266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082089U (zh) 一种汽车空气滤清器过滤罩
CN208356417U (zh) 一种建筑施工除尘装置
CN210645602U (zh) 耐高湿无隔板空气过滤器
CN209586735U (zh) 一种全热净化管道风机
CN207847816U (zh) 空气滤清器和发动机
CN208620467U (zh) 一种自清洁式滤芯结构及空气净化器
CN108310855B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除尘器
CN210624824U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换气装置
CN110425644A (zh) 净化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