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54809U -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54809U
CN208454809U CN201820966311.7U CN201820966311U CN208454809U CN 208454809 U CN208454809 U CN 208454809U CN 201820966311 U CN201820966311 U CN 201820966311U CN 208454809 U CN208454809 U CN 2084548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plate
annealing device
gas inlet
inlet tube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6631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涛涛
缪兵
郝成东
李好领
李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jiang CSG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jiang CSG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jiang CSG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jiang CSG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6631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548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548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548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位于锡槽的出口侧,通过过渡辊台与所述锡槽相连,所述退火装置包括用以供所述过渡辊台上的玻璃板依次穿过的加热均热带、重要退火带、缓慢冷却带、快速冷却带和急速冷却带,所述加热均热带、所述重要退火带、所述缓慢冷却带、所述快速冷却带以及所述急速冷却带均设有用以传输所述玻璃板的传动辊组,所述急速冷却带的所述传动辊组上方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风机、与所述风机的出口相连且位于所述玻璃板正上方的出风管、与所述风机的入口相连且相互并联的第一入风管和第二入风管,所述第一入风管的入风口位于室外,所述第二入风管的入风口位于室内,本实用新型的退火装置可有效改善玻璃板切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
背景技术
浮法玻璃生产中,熔化好的玻璃液在锡槽中冷却成型后,经过渡辊台托起,离开锡槽进入退火窑(相应玻璃板温度为600℃左右),经退火窑阶梯式降温后,110℃的玻璃板出退火窑进入冷端辊道,随后经缺陷检测仪和优化系统后,切割、堆垛、入库。
玻璃板在退火热处理过程中,从高温可塑状态向室温弹性状态转变,可减少或消除玻璃在成型或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永久应力,从而提高玻璃的使用性能。
超厚玻璃(厚度不小于12mm)有自然边偏薄、拉引速度慢、单位长度热容量大等特点。超厚玻璃在厚度方向存在较大的降温速率会使玻璃板产生很大的应力。过大的应力会导致炸板和切裁困难,严重时还会在存放及机械加工过程中自裂,影响玻璃板质量的同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玻璃板在退火窑热处理过程中,风温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日夜温差较大的夏天,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在10℃左右,如调整不及时,易产生频繁横炸。
另外,退火窑中的敞开区无挡风装置,导致超厚玻璃自然边温度过低,易产生掉边和切裁不良损失。为提高成品率,降低炸板和切裁损失,应减弱超厚玻璃自然边的冷却速率,常用的方法为:在锡槽出口和退火过程中增加边火枪,或者开启边部电加热,降低横向温差。但是这样的方式不仅麻烦,而且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不仅可以减小风温温差,而且能有效改善玻璃的切裁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位于锡槽的出口侧,通过过渡辊台与所述锡槽相连,所述退火装置包括用以供所述过渡辊台上的玻璃板依次穿过的加热均热带、重要退火带、缓慢冷却带、快速冷却带和急速冷却带,所述加热均热带、所述重要退火带、所述缓慢冷却带、所述快速冷却带以及所述急速冷却带均设有用以传输所述玻璃板的传动辊组,所述急速冷却带的所述传动辊组上方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风机、与所述风机的出口相连且位于所述玻璃板正上方的出风管、与所述风机的入口相连且相互并联的第一入风管和第二入风管,所述第一入风管的入风口位于室外,所述第二入风管的入风口位于室内,所述第一入风管和所述第二入风管上均设有阀门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退火装置具有从所述第一入风管的入风口进气的第一使用状态以及从所述第二入风管的入风口进气的第二使用状态,当所述玻璃板的厚度小于12mm时,所述退火装置为所述第一使用状态;当所述玻璃板的厚度不小于12mm时,所述退火装置为所述第二使用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管沿所述玻璃板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出风管沿其宽度方向均匀间隔的设有多个出风支管,所述出风支管朝向所述玻璃板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每相邻的两所述出风支管之间均设有一个用以监测玻璃板温度的红外测温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退火装置还包括工控装置,所述工控装置与所述风机、所有的所述红外测温装置以及所述阀门组件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辊组包括依次间隔排布的多根传动辊,所述传动辊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玻璃板的传输方向相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急速冷却带的两侧分别设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可沿所述玻璃板宽度方向伸进或伸出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位于所述出风管和所述玻璃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挡风板包括与所述玻璃板相平行的挡风部以及用以与所述机架相连的连接部,所述挡风部和所述连接部相垂直,所述挡风板呈L型。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机架通过螺杆相连,所述螺杆上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分别配合的套设有旋紧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板沿其宽度方向包括中部以及分别位于所述中部两侧的侧部,所述侧部的厚度小于所述中部的厚度,所述挡风部位于所述侧部的正上方。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退火装置通过设置相互并联的第一入风管和第二入风管,可降低外部环境对玻璃板温度的影响,提高风温的稳定性,提高玻璃板质量;同时,在玻璃板边部增设可移动的挡风板,则在处理超厚玻璃板时,可降低玻璃板两侧部的冷却,降低玻璃板横向温差,改善切裁质量,降低产量损失。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脱货装置与锡槽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退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0、锡槽;
200、过渡辊台;
300、玻璃板;
400、退火装置;
1、传动辊;2、出风管;3、风机;4、第一入风管;5、第二入风管;6、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出风支管;9、工控装置;10、机架;11、挡风板;12、螺杆;13、红外测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400,位于锡槽100的出口侧,通过过渡辊台200与锡槽100相连,过渡辊台200用以将锡槽100中的玻璃板300运输至退火装置400。退火装置400包括用以供过渡辊台200上的玻璃板300依次穿过的加热均热带、重要退火带、缓慢冷却带、快速冷却带和急速冷却带。
加热均热带,即预退火带,玻璃带经过渡辊台由锡槽进入退火窑,一般为590±10℃,由于玻璃带上下表面和横向均存在温度差,且随玻璃板厚度的增加而变大。为提高玻璃退火质量,必须适当对边部或底部进行加热,故称加热均热带。
重要退火带是玻璃退火过程中最关键的区域,其冷却速度和温度分布决定了退火后玻璃的永久应力大小和分布。缓慢冷却带、快速冷却带和急速冷却带统称冷却带,是通过控制玻璃板的冷却速率,将玻璃板逐步冷却至切裁所需温度,且不会导致玻璃板炸裂的重要阶段。
加热均热带、重要退火带、缓慢冷却带、快速冷却带以及急速冷却带均设有用以传输玻璃板300的传动辊组,传动辊组包括依次间隔排布的多根传动辊1,传动辊1的长度方向与玻璃板300的传输方向相垂直。
急速冷却带为敞开式,急速冷却带的传动辊组上方设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风机3、与风机3的出口相连且位于玻璃板300正上方的出风管2、与风机3的入口相连且相互并联的第一入风管4和第二入风管5。第一入风管4的入风口位于室外,第二入风管5的入风口位于室内。
第一入风管4和第二入风管5上均设有阀门组件。具体的,第一入风管4上设有第一阀门6,第二入风管5上设有第二阀门7,第一阀门6和第二阀门7可用于调节其各自管路的开度大小,从而调节进风量。
本实施例中,出风管2沿玻璃板300的宽度方向延伸,出风管2沿其宽度方向均匀间隔的设有多个出风支管8,出风支管8朝向玻璃板300的上表面,出风管2的风通过出风支管8均匀的吹至玻璃板300表面。
为监测玻璃板300沿其横向各部位的温度,每相邻的两出风支管8之间均设有一个红外测温装置13。
为便于信息采集和记录,同时为提高自动化控制程度,退火装置400还包括工控装置9,工控装置9与第一阀门6、第二阀门7、风机3、以及所有的红外测温装置13均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退火装置400具有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当退火装置400处于第一使用状态时,风机3从第一入风管4的入风口进气。当退火装置400处于第二使用状态时,风机3从第二入风管5的入风口进气。当玻璃板300的厚度小于12mm时,退火装置400为第一使用状态;当玻璃板300的厚度不小于12mm时,退火装置400为第二使用状态。
由于室内空气相较室外空气昼夜温差小,不受气候影响,并且由于退火装置400的散热,使得室内空气相较室外空气通常温度高3-5℃,因而当玻璃板300为不小于12mm的厚玻璃板300时,选择采用由室内进气,可有效提高风温的稳定性,降低玻璃板300横炸次数,提高玻璃板300质量。
针对厚度不小于12mm的超厚玻璃板300,玻璃板300沿其宽度方向包括中部以及分别位于中部两侧的侧部,由于受浮法玻璃生产工艺影响,侧部的厚度小于中部的厚度。由于玻璃板300无遮挡,因而侧部降温大于中部降温。为降低玻璃板300的横向温差,提高玻璃板300切裁质量,在急速冷却带的两侧分别设有机架10,机架10上设有可沿玻璃板300宽度方向伸进或伸出的挡风板11,挡风板11位于出风管2和玻璃板300之间。
本实施例中,挡风板11包括与玻璃板300相平行的挡风部以及用以与机架10相连的连接部,挡风部和连接部相垂直,挡风板11呈L型。挡风部位于侧部的正上方。连接部与机架10通过螺杆12相连,螺杆12上位于连接部的两侧分别配合的套设有旋紧螺母。通过调整螺杆12伸出机架10的长度,可相应的调整挡风部遮挡玻璃板300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退火装置400通过设置相互并联的第一入风管4和第二入风管5,可降低外部环境对玻璃板300温度的影响,提高风温的稳定性,提高玻璃板300质量;同时,在玻璃板300边部增设可移动的挡风板11,则在处理超厚玻璃板300时,可降低玻璃板300两侧部的冷却,降低玻璃板300横向温差,改善切裁质量,降低产量损失。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位于锡槽的出口侧,通过过渡辊台与所述锡槽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装置包括用以供所述过渡辊台上的玻璃板依次穿过的加热均热带、重要退火带、缓慢冷却带、快速冷却带和急速冷却带,所述加热均热带、所述重要退火带、所述缓慢冷却带、所述快速冷却带以及所述急速冷却带均设有用以传输所述玻璃板的传动辊组,所述急速冷却带的所述传动辊组上方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风机、与所述风机的出口相连且位于所述玻璃板正上方的出风管、与所述风机的入口相连且相互并联的第一入风管和第二入风管,所述第一入风管的入风口位于室外,所述第二入风管的入风口位于室内,所述第一入风管和所述第二入风管上均设有阀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装置具有从所述第一入风管的入风口进气的第一使用状态以及从所述第二入风管的入风口进气的第二使用状态,当所述玻璃板的厚度小于12mm时,所述退火装置为所述第一使用状态;当所述玻璃板的厚度不小于12mm时,所述退火装置为所述第二使用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沿所述玻璃板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出风管沿其宽度方向均匀间隔的设有多个出风支管,所述出风支管朝向所述玻璃板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所述出风支管之间均设有一个用以监测玻璃板温度的红外测温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装置还包括工控装置,所述工控装置与所述风机、所有的所述红外测温装置以及所述阀门组件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辊组包括依次间隔排布的多根传动辊,所述传动辊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玻璃板的传输方向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急速冷却带的两侧分别设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可沿所述玻璃板宽度方向伸进或伸出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位于所述出风管和所述玻璃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包括与所述玻璃板相平行的挡风部以及用以与所述机架相连的连接部,所述挡风部和所述连接部相垂直,所述挡风板呈L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机架通过螺杆相连,所述螺杆上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分别配合的套设有旋紧螺母。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板沿其宽度方向包括中部以及分别位于所述中部两侧的侧部,所述侧部的厚度小于所述中部的厚度,所述挡风部位于所述侧部的正上方。
CN201820966311.7U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 Active CN2084548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6311.7U CN208454809U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6311.7U CN208454809U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54809U true CN208454809U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69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66311.7U Active CN208454809U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548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0760A (zh) * 2020-06-02 2020-07-31 咸宁南玻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22毫米超厚浮法玻璃的生产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0760A (zh) * 2020-06-02 2020-07-31 咸宁南玻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22毫米超厚浮法玻璃的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94712A (zh) 非晶合金立体卷铁芯退火炉及退火方法
CN106066627A (zh) 一种钢化玻璃生产控制系统
CN208454809U (zh) 一种浮法玻璃退火装置
CN207671926U (zh) 一种用于玻璃纤维生产的漏板气流控制装置
CN108101345A (zh) 一种玻璃基板成型设备用集成式厚度风调整系统及方法
CN103710491A (zh) 一种时效炉用风量调节装置
CN209537573U (zh) 一种铜材料热处理装置
CN209352778U (zh) 用于玻璃钢化冷却风栅的导流板
CN112974531A (zh) 连铸连轧制备钛合金丝材的可控短流程制备系统
CN204455201U (zh) 非晶合金立体卷铁芯退火炉
CN206666687U (zh) 一种纺丝侧吹风风箱的风速自动在线检测与调节装置
CN209797757U (zh) 一种玻璃退火窑抽风装置
CN104342535B (zh) 一种多气氛段连退炉的降温方法及其装置
CN209128306U (zh) 一种用于玻璃生产的钢化炉温自动控制装置
CN103589853B (zh) 一种用于钛带及钢带退火的卧式连续退火炉
CN207646278U (zh) 一种三向加热热处理炉的高效退火支架
CN102477520A (zh) 铝材时效炉风量调节装置
CN207294594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钢化炉
CN206952164U (zh) 一种粉末冶金烧结炉
CN206279079U (zh) 浮法退火窑与密封箱间的温控机构
CN218755430U (zh) 一种玻璃钢化处理加热装置
CN108308223A (zh) 一种连续式醒发装置的温湿控制装置
CN208604171U (zh) 一种新型时效炉
CN205420157U (zh) 一种全自动玻璃退火与冷却装置
CN211903770U (zh) 一种篦冷机一段篦床风机出风口挡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