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41211U - 一种暗埋式排水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暗埋式排水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41211U
CN208441211U CN201821036907.3U CN201821036907U CN208441211U CN 208441211 U CN208441211 U CN 208441211U CN 201821036907 U CN201821036907 U CN 201821036907U CN 208441211 U CN208441211 U CN 208441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lly
kickboard
drainpipe
lightweight
bur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3690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ncheng Zhix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ncheng Zhix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ncheng Zhix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ncheng Zhix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3690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412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41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412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暗埋式排水井,属于排水设施技术领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暗埋式排水井,包括排水井,所述排水井包括井盖和排水管,所述井盖与地面齐平,所述排水井内沿水平方向铰接轻质浮板,所述轻质浮板位于井盖与排水管之间,且轻质浮板斜向排水管倾斜。所述排水井内水平设置密封挡板,所述密封挡板与轻质浮板相邻。所述排水管的侧壁与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排水副管连通,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伸出井壁底部与排水井连通,另一端封闭。所述排水管靠近封闭端的周壁上设置排水孔,所述排水管内设置与之相配合的封闭套。本实用新型具有排水稳定,能够防止井内积水倒灌逆流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暗埋式排水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暗埋式排水井。
背景技术
排水井是城市建设中排水设施的重要组成,用于排泄路面的雨水和积水,排水井的排水效果会直接影响城市的道路通畅,当降水量过大或排水管道意外堵塞时,路面上的积水难以顺利排泄,甚至有井下水逆流溢出井口的情况出现。
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20300811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暗埋式排水井,包括井圈、井盖、混凝土基础、井管、泵管、排水泵以及主排水管,通过将井圈和主排水管等结构铺设在地面以下,减少排水设施占用地面的面积,有利于交通的正常通行,但这样的排水井在排水效果方面受制于排水泵的作用,而排水管道一旦堵塞,其排水功能就无法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暗埋式排水井,具有排水稳定、防止倒灌逆流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暗埋式排水井,包括排水井,所述排水井包括井盖和排水管,所述井盖与地面齐平,所述排水井内沿水平方向铰接轻质浮板,所述轻质浮板位于井盖与排水管之间,且轻质浮板斜向排水管倾斜,所述轻质浮板的面积与排水井的水平截面相同。所述排水井内水平设置密封挡板,所述密封挡板与轻质浮板相邻,所述密封挡板位于轻质浮板与井盖之间。所述排水管的侧壁与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排水副管连通,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伸出井壁底部与排水井连通,另一端封闭。所述排水管靠近封闭端的周壁上设置排水孔,所述排水管内设置与之相配合的封闭套,所述封闭套位于排水孔处,且封闭套与轻质浮板的底面中部之间设置连接绳。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铰接在排水井内的轻质浮板通常处于斜向排水管倾斜的状态,当排水系统的管道堵塞或出现其他问题时,轻质浮板会随排水井内的水位上浮,直至与密封挡板相抵,这样可以避免排水管道中的水倒灌逆流,从井口冒出地面。同时,随着轻质浮板的向上转动,连接绳牵引封闭套向上移动,使排水管上靠近封闭端的排水孔暴露出来,排水井和排水管中积存的水从排水孔流出,渗入排水管周围的土壤中,这样有利于维持排水井稳定的排水功能。当排水系统的问题解决后,轻质浮板随水位向下转动,封闭套在重力作用下回落,重新将排水管封闭端的排水孔封闭起来。
进一步,所述轻质浮板与排水井之间设置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轻质浮板与排水管之间。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轻质浮板在倾斜状态下较竖直状态下更易随水位向上转动,为了使轻质浮板保持斜向排水管倾斜的状态,要使轻质浮板与排水管口或排水井的底部井壁相抵,这样就限制了排水管口或底部井壁与轻质浮板铰接处之间的竖直距离。在轻质浮板与排水井之间设置限位块,轻质浮板在限位块的作用下维持倾斜状态,不需要在施工前通过计算确定轻质浮板铰接处与排水管口或底部井壁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轻质浮板包括第一浮板和第二浮板,所述第一浮板与第二浮板分别铰接在排水井内相对两侧的井壁上。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轻质浮板由第一浮板和第二浮板拼接构成,这样第一浮板和第二浮板分别向排水管倾斜,有利于避免轻质浮板档在排水管口与井盖之间,影响排水速度的情况出现,进而有利于提高排水效率。
进一步,所述第一浮板与第二浮板之间设置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浮板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浮板上。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绳的作用与前述的限位块相似,第一浮板和第二浮板在弹性绳的拉力作用下保持倾斜,使轻质浮板铰接处与排水管口或底部井壁之间的距离不受限制。
进一步,所述封闭套为中空的环形,所述封闭套的外径与排水管的内径相等,所述封闭套的环形内设置十字固定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为中空环形的封闭套有利于减轻其自身的重量,使之在连接绳的拉力作用下顺利上移,露出排水孔,排水管或排水井中的积水从封闭套的中间穿过,然后从封闭套下方的排水孔中排出。
进一步,所述连接绳的一端固定在十字固定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轻质浮板底面的中部。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封闭套与轻质浮板之间的连接绳固定在封闭套的十字固定架上,在常规状态下,封闭套将排水管上的排水孔封闭,当排水井内的水位上升时,轻质浮板在浮力作用下向上转动,固定在轻质浮板上的连接绳向上移动,这样连接绳通过十字固定架为封闭套提供一个均匀向上的作用力,使封闭套向上移动,进而使排水孔暴露出来,排水管和排水井中的积水通过排水孔排出。
进一步,所述封闭套与排水管封闭端相邻的一端设置封闭端面,所述封闭端面上设置多个通孔。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排水井内水位下降,轻质浮板随水位向下转动时,轻质浮板与封闭套之间的连接绳从紧绷状态转变为松弛状态,而封闭套难以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落回原位。在封闭套的端部设置端面,当路面上的雨水或积水从井盖处落入排水管中时,会砸在封闭套的端面上,有助于其落回原位。同时,在端面上设置的通孔,这样封闭套随轻质浮板上升时,积水通过通孔进入排水管端面与封闭套端面之间的空间,封闭套在连接绳的拉力与积水浮力的双重作用下上升,避免了封闭套因排水管端面与封闭套端面之间气压过低而难以向上移动,进而使轻质浮板无法随水位向上转动封闭排水井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所述井盖为与地面铰接的钢格板,所述排水井内设置滤水防护板,所述滤水防护板位于密封挡板与井盖之间,所述滤水防护板上设置多个滤水孔。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井盖上开设的用于排水的孔较小,易被异物堵塞,而井盖一旦被盗,行人会出现栽入井中的危险。钢格板的开口较大,可以使路面积水快速流入井内,同时对体积较大的杂物进行阻拦,滤水防护板能够对体积较小的杂物进行阻拦,使积水通过滤水孔落入井内。通过将井盖设置为与地面铰接的钢格板,环卫工人在打扫卫生时,可以将钢格板打开,清理滤水防护板上的杂物垃圾,井盖也不易丢失,即使丢失后,行人也不会失足落入井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排水井内铰接轻质浮板和密封挡板,有利于在排水系统故障、井内水位上升时封闭排水井,避免井内积水倒灌逆流冒出井口。在排水管底部设置排水孔和堵塞排水孔的封闭套,在正常排水状态下,封闭套将排水孔封闭,当排水井内水位上升时,封闭套在连接绳的牵引下随轻质浮板向上移动,露出排水孔,井内积水从排水孔排出,有利于维持排水井的排水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B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封闭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排水故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排水井;2、井盖;3、排水管;31、排水副管;32、排水孔;4、轻质浮板;41、限位块;42、第一浮板;43、第二浮板;44、弹性绳;5、密封挡板;6、封闭套;61、十字固定架;62、封闭端面;63、通孔;7、连接绳;8、滤水防护板;81、滤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暗埋式排水井,包括排水井1,排水井1包括井盖2和排水管3,井盖2与地面齐平,本实施例采用的井盖2为与地面铰接的钢格板,排水井1内设置滤水防护板8,滤水防护板8位于密封挡板5与井盖2之间,滤水防护板8上设置多个滤水孔81。这样路面上的积水通过钢格板后从滤水防护板8上的滤水孔81进入排水井1内,钢格板与滤水防护板8的组合显著增大了积水从路面进入排水井1的孔道面积,有利于提高排水效率,使路面上的积水快速流入排水井1中。同时,与地面铰接的钢格板不易被偷盗,也方便清理滤水防护板8上拦截的垃圾和杂物。
如图1和图2所示,排水井1内沿水平方向铰接轻质浮板4,轻质浮板4位于井盖2与排水管3之间,且轻质浮板4斜向排水管3倾斜,轻质浮板4的面积与排水井1的水平截面相同。在轻质浮板4与排水井1之间设置限位块41,限位块41位于轻质浮板4与排水管3之间,这样限位块41可以使轻质浮板4在水位较低时始终维持向排水管3方向倾斜的状态,轻质浮板4与排水管3口或底部井壁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排水井1所在位置的地质条件等因素决定。在排水井1内水平设置密封挡板5,密封挡板5与轻质浮板4相邻,密封挡板5位于轻质浮板4与井盖2之间,当排水系统的管道堵塞或出现其他问题时,轻质浮板4随排水井1内的水位上浮直至与密封挡板5相抵,轻质浮板4与密封挡板5配合将排水井1封闭,避免排水管3道中的水倒灌逆流,从井口冒出地面的情况出现。
如图1和图3所示,排水管3的侧壁与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排水副管31连通,排水管3的一端伸出井壁底部与排水井1连通,另一端封闭。排水管3靠近封闭端的周壁上设置排水孔32,排水管3内设置与之相配合的封闭套6,封闭套6位于排水孔32处,且封闭套6与轻质浮板4的底面中部之间设置连接绳7,当轻质浮板4随水位的上升向上转动时,连接绳7牵引封闭套6向上移动,使排水管3上靠近封闭端的排水孔32暴露出来,排水井1和排水管3中积存的水从排水孔32流出,渗入排水管3周围的土壤中。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采用的封闭套6为中空的环形,封闭套6的外径与排水管3的内径相等,封闭套6的环形内设置十字固定架61,中空环形的结构有利于减轻其自身的重量,使之在连接绳7的拉力作用下顺利上移,露出排水孔32。连接绳7的一端固定在十字固定架61上,另一端固定在轻质浮板4底面的中部,这样在轻质浮板4向上转动时,连接在十字固定架61上的连接绳7能为封闭套6提供一个均匀向上的作用力,使封闭套6向上稳定移动。封闭套6与排水管3封闭端相邻的一端设置封闭端面62,封闭端面62上设置多个通孔63,这样排水井1内水位下降后,积水从井口落入排水管3内的封闭端面62上,封闭套6在积水自由落体的冲击作用和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落回排水管3的封闭端端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轻质浮板4在限位块41的作用下向排水管3口倾斜,连接绳7处于松弛状态,封闭套6位于排水管3封闭端的端部,将排水管3靠近封闭端的排水孔32封闭。当排水系统的管道堵塞或其他问题,排水管3内充满积水,排水井1内的水位上升,轻质浮板4在积水的浮力作用下随水位向上转动,固定在轻质浮板4上的连接绳7被拉紧,拉动封闭套6沿排水管3向上移动,排水管3中的积水从封闭端面62上的通孔63进入排水管3的封闭端部与封闭套6的封闭端面62之间的间隙,封闭套6在连接绳7的拉力和积水的浮力作用下向上移动,直至轻质浮板4与密封挡板5相抵,将排水井1封闭。如图5所示,排水管3靠近端部的周壁上的排水开孔暴露出来,排水管3中的积水可以从排水孔32排出,渗入排水管3周围的土壤中。当排水井1内水位下降时,轻质浮板4随水位向下转动,轻质浮板4与封闭套6之间的连接绳7从紧绷状态转变为松弛状态,封闭套6在自身的重力作用和积水的自由落体冲击作用下落回排水管3的封闭端端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采用的轻质浮板4包括第一浮板42和第二浮板43,第一浮板42与第二浮板43分别铰接在排水井1内相对两侧的井壁上。同时,本实施例未设置限位块41,在第一浮板42与第二浮板43之间设置弹性绳44,弹性绳44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浮板42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浮板43上。第一浮板42和第二浮板43在弹性绳44的牵拉作用下分别向排水管3倾斜,这样就避免了轻质浮板4档在排水管3口与井盖2之间,影响排水速度的情况出现,有利于提高排水效率。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与实施例一相似。

Claims (8)

1.一种暗埋式排水井,包括排水井(1),所述排水井(1)包括井盖(2)和排水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2)与地面齐平,所述排水井(1)内沿水平方向铰接轻质浮板(4),所述轻质浮板(4)位于井盖(2)与排水管(3)之间,且轻质浮板(4)斜向排水管(3)倾斜,所述轻质浮板(4)的面积与排水井(1)的水平截面相同;所述排水井(1)内水平设置密封挡板(5),所述密封挡板(5)与轻质浮板(4)相邻,所述密封挡板(5)位于轻质浮板(4)与井盖(2)之间;所述排水管(3)的侧壁与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排水副管(31)连通,所述排水管(3)的一端伸出井壁底部与排水井(1)连通,另一端封闭;所述排水管(3)靠近封闭端的周壁上设置排水孔(32),所述排水管(3)内设置与之相配合的封闭套(6),所述封闭套(6)位于排水孔(32)处,且封闭套(6)与轻质浮板(4)的底面中部之间设置连接绳(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暗埋式排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浮板(4)与排水井之间设置限位块(41),所述限位块(41)位于轻质浮板(4)与排水管(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暗埋式排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浮板(4)包括第一浮板(42)和第二浮板(43),所述第一浮板(42)与第二浮板(43)分别铰接在排水井(1)内相对两侧的井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暗埋式排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板(42)与第二浮板(43)之间设置弹性绳(44),所述弹性绳(44)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浮板(42)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浮板(4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暗埋式排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套(6)为中空的环形,所述封闭套(6)的外径与排水管(3)的内径相等,所述封闭套(6)的环形内设置十字固定架(6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暗埋式排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7)的一端固定在十字固定架(61)上,另一端固定在轻质浮板(4)底面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暗埋式排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套(6)与排水管(3)封闭端相邻的一端设置封闭端面(62),所述封闭端面(62)上设置多个通孔(6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暗埋式排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2)为与地面铰接的钢格板,所述排水井(1)内设置滤水防护板(8),所述滤水防护板(8)位于密封挡板(5)与井盖(2)之间,所述滤水防护板(8)上设置多个滤水孔(81)。
CN201821036907.3U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暗埋式排水井 Active CN2084412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6907.3U CN208441211U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暗埋式排水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6907.3U CN208441211U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暗埋式排水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41211U true CN208441211U (zh) 2019-01-29

Family

ID=65087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36907.3U Active CN208441211U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暗埋式排水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412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35461A (zh) 一种井及集水井
CN111236275B (zh) 一种鱼鳞坑与截流沟综合径流拦蓄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CN208441211U (zh) 一种暗埋式排水井
CN211948791U (zh) 一种城市排水分流井
CN103469885B (zh) 不收固体污染物的污水收集井
CN112982317B (zh) 利用雨洪资源的河口地表地下立体挡水建筑物及运行方法
CN109868877A (zh) 高速公路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TW201311971A (zh) 地層構造維護與地下水補注儲存裝置
CN109797629A (zh) 高速公路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7109865U (zh) 一种多功能排水井盖结构
CN212052170U (zh) 一种公路工程用的防堵塞式排水槽
CN205475662U (zh) 一种井及集水井
CN211228538U (zh) 一种道路边坡的加固结构
CN205557473U (zh) 一种远程控制型防洪堤坝闸门
CN212316671U (zh) 一种公路桥梁用排水结构
CN101182704A (zh) 桥涵积水排水方法
CN113756257A (zh) 水土保持护坡结构
CN209053075U (zh) 一种用于土地整治的排水装置
KR200446848Y1 (ko) 상향 수압 조절이 가능한 배수 구조체
CN205875266U (zh) 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收集结构
KR100776621B1 (ko) 토석류에 의한 재해방지용 말뚝 구조물
CN219863213U (zh) 一种具有抗堵塞能力的防水排装置
CN214460493U (zh) 一种公路工程护坡装置
CN219670991U (zh) 一种软土地基上棒球运动场地构造
CN217128133U (zh) 水土保持护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