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37530U - 一种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37530U
CN208437530U CN201821032744.1U CN201821032744U CN208437530U CN 208437530 U CN208437530 U CN 208437530U CN 201821032744 U CN201821032744 U CN 201821032744U CN 208437530 U CN208437530 U CN 208437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late
plate
die
bending
lock tong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3274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瑜彤
吴刚
张海深
谢建修
罗玉
源锦
谢寿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rue Motor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rue Motor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rue Motor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rue Motor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3274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37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37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375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支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该铆接装置包括:机架、凹模机构、上折弯机构、沿定位凹模的滑槽滑动设置的换向机构、侧折弯机构及压紧成型机构;上折弯机构能够相对于凹模机构竖直向下移动,以将安装板的锁舌贴合于固定平板的顶面上,且将锁舌竖直向下弯折于固定平板的安装孔内;位于凹模机构的两侧的侧折弯机构能够相对于凹模机构沿水平方向移动并穿设换向机构,以将锁舌竖直向下弯折后超出固定平板的安装孔的部分向凹模机构的中心方向折弯;压紧成型机构能够相对于凹模机构竖直向上移动,以将锁舌位于固定平板下方的部分压紧于固定平板的底面上。该铆接装置,能够进行大规模量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振动电机大多数都固定在电机支架上。其中电机支架包括固定平板和安装板,在安装板的外壁上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锁舌,且固定平板上对应设置有用于安装板的锁舌穿设的通孔。在固定平板和安装板铆接之前,必须先将安装板的两端向上抬起,形成圆弧状结构,再将锁舌穿设于安装孔之后进行铆接组装环节。
在现有铆接工序组装中,整个作业流程需要分为几个步骤进行,每个步骤需要一名操作人员通过手工作业的方式完成电机支架铆接装配。由于是纯手工作业,整个装配作业非常缓慢,几名操作人员8小时产量不足250台产品,无法进行大规模量产,导致生产效率非常低。同时,操作人员由于经验不足经常造成不良品,导致报废率极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能够进行大规模量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减少了报废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包括:机架;凹模机构,所述凹模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定位凹模,所述定位凹模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安装板的圆弧凹槽,工件的固定平板设置于所述定位凹模的端面上;上折弯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上折弯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凹模机构竖直向下移动,以将所述安装板的锁舌贴合于所述固定平板的顶面上,且将锁舌竖直向下弯折于固定平板的安装孔内;换向机构,所述换向机构沿所述定位凹模的滑槽滑动设置;侧折弯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凹模机构的两侧,所述侧折弯机构,所述侧折弯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凹模机构沿水平方向移动并穿设所述换向机构,以将锁舌竖直向下弯折后超出固定平板的安装孔的部分向所述凹模机构的中心方向折弯;压紧成型机构,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压紧成型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凹模机构竖直向上移动,以将锁舌位于固定平板下方的部分压紧于所述固定平板的底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上折弯机构包括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压平组件和下压组件,所述压平组件和所述下压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凹模机构竖直向下移动,以将所述安装板的锁舌贴合于所述固定平板的顶面上,所述下压组件能够将锁舌竖直向下弯折于固定平板的安装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压平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压平气缸,所述下压组件设置于所述压平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压平气缸能够驱动所述下压组件相对于所述凹模机构竖直向下移动,以将所述安装板的锁舌贴合于所述固定平板的顶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下压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活动模板及下压气缸,所述下压气缸设置于所述压平气缸的输出端上,且所述活动模板设置于所述下压气缸的输出端上。
作为优选,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换向气缸、设置于所述换向气缸输出端的拉板及设置于所述拉板上的换向凹模,所述换向凹模通过所述换向气缸驱动所述拉板沿所述定位凹模的滑槽水平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侧折弯机构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凹模机构的两侧的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所述第一折弯机构和所述第二折弯机构均向靠近所述凹模机构的方向水平移动并穿设所述换向机构,以将锁舌位于固定平板的安装孔内的部分向所述凹模机构的中心方向折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折弯机构和所述第二折弯机构均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侧推气缸、设置于所述侧推气缸输出端的侧固定板及连接于所述侧固定板上的侧凸模,所述侧凸模通过所述侧推气缸驱动所述侧固定板穿设所述换向凹模,并将锁舌位于固定平板的安装孔内的部分向所述凹模机构的中心方向折弯。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成型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压紧成型气缸、设置于所述压紧成型气缸输出端的压紧成型固定板及设置于所述压紧成型固定板上的压紧凸模,所述压紧凸模通过所述压紧成型气缸驱动所述压紧成型固定板竖直向上移动穿设所述机架和所述换向机构,以将锁舌位于固定平板下方的部分压紧于所述固定平板的底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折弯机构和所述第二折弯机构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凹模上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用于所述侧凸模贯穿的导向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换向凹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所述侧折弯机构穿设的避让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由于电机支架由固定平板和安装板这两部分组成,定位凹模的圆弧凹槽可以用来放置圆弧状结构的安装板,且固定平板设置于定位凹模端面上;上折弯机构能够相对于凹模机构竖直向下移动,以将安装板的锁舌贴合于固定平板的顶面上,且将锁舌竖直向下弯折于固定平板的安装孔内,完成电机支架的折弯预成型阶段。
在电机机架完成折弯预成型阶段之后,由于定位凹模上并没有设置能够用于侧折弯机构穿设的通槽或者通孔等,先将设置有用于侧折弯机构穿设的换向机构可以沿定位凹模的滑槽,向靠近凹模机构的方向滑动至预设位置,再将侧折弯机构能够相对于凹模机构沿水平方向移动并穿设换向机构,以将锁舌竖直向下弯折后超出固定平板的安装孔的部分向凹模机构的中心方向折弯,然后将压紧成型机构能够相对于凹模机构竖直向上移动,以将锁舌位于固定平板下方的部分压紧于固定平板的底面上,完成折弯整形阶段。
通过凹模机构、上折弯机构、换向机构、侧折弯机构及压紧成型机构的配合,与现有技术采用手工作业的方式,加快了作业速度,能够进行大规模量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该折弯预成形装置采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方式,避免了容易受到操作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不良品的出现,减少了报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中工件的固定平板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中工件的安装板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中工件在压平阶段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中工件在上弯折阶段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中工件在折弯整形阶段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在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在压平阶段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在上弯折阶段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在换向之后侧折弯阶段的状态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在压紧成型阶段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
1、机架;2、凹模机构;3、上折弯机构;4、换向机构;5、侧折弯机构;6、压紧成型机构;
11、底座;12、底板;13、模架;14、下支架;
31、压平组件;32、下压组件;
311、压平气缸;
321、下压气缸;322、活动模板;323、上模板;324、卸料板;325、上凸模;326、限位螺栓;327、弹簧;328、卸料导套;329、卸料导柱。
41、换向气缸;42、拉板;43、换向凹模;
51、侧推气缸;52、侧固定板;53、侧凸模;54、导向板;55、第一复位弹簧;
61、压紧成型气缸;62、压紧成型固定板;63、压紧成型垫板;64、压紧凸模;65、第二复位弹簧;
80、安装板;81、固定平板;
801、锁舌;811、通孔;812、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如图1-3所示,其中作为待加工工件的电机支架包括固定平板81和安装板80,在安装板80的外壁上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锁舌801,且固定平板81上对应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板80的锁舌801穿设的通孔811。在固定平板81和安装板80铆接之前,必须先将安装板80的两端向上抬起,形成圆弧状结构,再将锁舌801穿设于通孔811之后依次进行折弯预成型阶段和折弯整形阶段。
上述折弯预成型阶段具体是指,如图3所示,先将安装板80的锁舌801贴合于固定平板81的顶面上,形成压平阶段;如图4所示,然后将锁舌801竖直向下弯折,使得锁舌801贴合于安装孔812的内壁上,形成上弯折阶段。同时,上述折弯整形阶段具体是指,如图5所示,在折弯预成型阶段之后,将锁舌801超出固定平板81的安装孔812的部分向靠近固定平板81中轴线的方向折弯,最后再将锁舌801位于固定平板81下方的部分压紧于固定平板81的底面上,继而完成了电机支架的整个铆接过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如图6-9所示,该铆接装置包括:机架1、凹模机构2、上折弯机构3、换向机构4、侧折弯机构5及压紧成型机构6;凹模机构2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定位凹模,定位凹模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安装板80的圆弧凹槽,工件的固定平板81设置于定位凹模端面上;上折弯机构3设置于机架1上,上折弯机构3能够相对于凹模机构2竖直向下移动,以将安装板80的锁舌801贴合于固定平板81的顶面上,且将锁舌801竖直向下弯折于固定平板81的安装孔812内;换向机构4沿定位凹模的滑槽滑动设置;侧折弯机构5设置于机架1上并位于凹模机构2的两侧,侧折弯机构5,侧折弯机构5能够相对于凹模机构2沿水平方向移动并穿设换向机构4,以将锁舌801竖直向下弯折后超出固定平板81的安装孔812的部分向凹模机构2的中心方向折弯;压紧成型机构6设置于机架1上,压紧成型机构6能够相对于凹模机构2竖直向上移动,以将锁舌801位于固定平板81下方的部分压紧于固定平板81的底面上。
由于电机支架由固定平板81的安装板80这两部分组成,定位凹模的圆弧凹槽可以用来放置圆弧状结构的安装板80,且固定平板81设置于定位凹模端面上;上折弯机构3能够相对于凹模机构2竖直向下移动,以将安装板80的锁舌801贴合于固定平板81的顶面上,且将锁舌801竖直向下弯折于固定平板81的安装孔812内,完成电机支架的折弯预成型阶段。
在电机支架完成折弯预成型阶段之后,由于定位凹模上并没有设置能够用于侧折弯机构5穿设的通槽或者通孔811等,先将设置有用于侧折弯机构5穿设的换向机构4可以沿定位凹模的滑槽,向靠近凹模机构2的方向滑动至预设位置,再将侧折弯机构5能够相对于凹模机构2沿水平方向移动并穿设换向机构4,以将锁舌801竖直向下弯折后超出固定平板81的安装孔812的部分向凹模机构2的中心方向折弯,然后将压紧成型机构6相对于凹模机构2竖直向上移动,以将锁舌801位于固定平板81下方的部分压紧于固定平板81的底面上,完成折弯整形阶段。
通过凹模机构2、上折弯机构3、换向机构4、侧折弯机构5及压紧成型机构6的配合,与现有技术采用手工作业的方式,加快了作业速度,能够进行大规模量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该折弯预成形装置采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方式,避免了容易受到操作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不良品的出现,减少了报废率。
如图6所示,上述机架1具体包括底座11、设置于底座11上的底板12、设置于底板12的顶面上的模架13及设置于底板12的底面上的下机架1,其中凹模机构2和侧折弯机构5设置于底板12上,上折弯机构3设置关于模架13上,压紧成型机构6设置于下支架14上。
如图7所示,上折弯机构3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压平组件31和下压组件32,其中压平组件31包括设置于模架13上的压平气缸311,下压组件32设置于压平气缸311的输出端上。同时,上述下压组件32包括滑动设置于机架1上的活动模板322、设置于压平气缸311的输出端上的下压气缸321、设置于活动模板322上的上模板323及连接于上模板323的卸料板324,且活动模板322设置于下压气缸321的输出端上。
由于安装板80此时为圆弧状结构,锁舌801相对于固定平板81倾斜设置,当待加工工件需要进行压平阶段时,压平气缸311驱动整个下压组件32相对于凹模机构2竖直向下移动,使得卸料板324可以将倾斜设置的锁舌801贴合于固定平板81的顶面上。
如图7所示,下压组件32还包括设置于上模板323上的上凸模325,上凸模325通过下压气缸321相对于凹模机构2竖直向下移动,以将上凸模325贯穿卸料板324,且将锁舌801竖直向下弯折于固定平板81的安装孔812内。
当待加工工件需完成压平阶段后需要进行折弯阶段时,由于卸料板324抵压于固定平板81上,下压气缸321驱动活动模板322并依次带动上模板323和上凸模325竖直向下移动,使得上凸模325穿设卸料板324之后,将锁舌801竖直向下弯折于固定平板81的安装孔812内。
为了保证上凸模325能够准确的贯穿卸料板324,下压组件32还包括穿设于上模板323上的卸料导套328及与卸料导套328滑动设置的卸料导柱329,卸料导柱329的一端穿设于卸料导套328,另一端穿设于卸料板324。当上模板323和上凸模325在下压气缸321的驱动下竖直向下移动时,卸料导柱329可以在卸料导套328内滑动,进而实现对上模板323的位移导向的作用。
为了对上凸模325的位置限位,下压组件32还包括设置于上模板323和卸料板324之间的限位螺栓326及穿设于限位螺栓326的弹簧327,弹簧327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下压气缸321在出现故障时而导致上凸模325损坏;更重要的是,还能辅助卸料板324的卸料和复位。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在折弯预成型阶段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压平气缸311驱动整个下压组件32相对于凹模机构2竖直向下移动,使得卸料板324可以将倾斜设置的锁舌801贴合于固定平板81的顶面上,完成锁舌801的压平阶段;
其次,由于卸料板324抵压于固定平板81上,下压气缸321驱动活动模板322并依次带动上模板323和上凸模325竖直向下移动,使得上凸模325穿设卸料板324之后,将锁舌801竖直向下弯折于固定平板81的安装孔812内,完成锁舌801的折弯阶段之后,压平气缸311复位至初始位置。
如图8-9所示,换向机构4包括换向气缸41、设置于换向气缸41输出端的拉板42及设置于拉板42上的换向凹模43,换向凹模43通过换向气缸41驱动拉板42沿定位凹模的滑槽水平滑动。其中换向凹模4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侧折弯机构5穿设的避让槽。为了保证换向凹模43在定位凹模内滑动的平稳性,在拉板42上设置有缓冲器,使得其能够吸收和缓冲换向凹模43的能量。
如图10-11所示,侧折弯机构5包括分别位于凹模机构2的两侧的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由于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均向靠近凹模机构2的方向水平移动并穿设换向机构4,第一折弯机构的移动方向和第二折弯机构的移动方向相反。
其中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均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侧推气缸51、设置于侧推气缸51输出端的侧固定板52及连接于侧固定板52上的侧凸模53。为了保证侧凸模53能够准确的贯穿换向凹模43,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均还包括设置于定位凹模上的导向板54,导向板54上设置有用于侧凸模53贯穿的导向通孔811,侧凸模53通过侧推气缸51驱动侧固定板52贯穿导向通孔811后穿设换向凹模43的避让槽,并将锁舌801位于固定平板81的安装孔812内的部分向凹模机构2的中心方向折弯。
为了对侧凸模53的位置限位,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均还包括设置于侧固定板52和导向板54之间的第一复位弹簧55,第一复位弹簧55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侧推气缸51在出现故障时而导致侧凸模53的损坏。
如图12所示,压紧成型机构6包括设置于下支架14上的压紧成型气缸61、设置于压紧成型气缸61输出端的压紧成型固定板62、设置于压紧成型固定板62和压紧成型气缸61之间的压紧成型垫板63及设置于压紧成型固定板62上的压紧凸模64,压紧凸模64通过压紧成型气缸61驱动压紧成型固定板62竖直向上移动穿设机架1和换向机构4,以将锁舌801位于固定平板81下方的部分压紧于固定平板81的底面上。
为了对压紧凸模64的位置限位,在压紧成型固定板62和机架1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65,第二复位弹簧65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压紧成型气缸61在出现故障时而导致压紧凸模64的损坏。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机架1的铆接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压平气缸311驱动整个下压组件32相对于凹模机构2竖直向下移动,使得卸料板324可以将倾斜设置的锁舌801贴合于固定平板81的顶面上,完成锁舌801的压平阶段;
其次,由于卸料板324抵压与固定平板81上,下压气缸321驱动活动模板322并依次带动上模板323和上凸模325竖直向下移动,使得上凸模325穿设卸料板324之后,将锁舌801竖直向下弯折于固定平板81的安装孔812内,完成锁舌801的折弯阶段之后,压平气缸311复位至初始位置。
然后,将换向凹模43通过换向气缸41驱动拉板42,沿定位凹模的滑槽向靠近凹模机构2的方向水平滑动至预设位置;
再次,将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均向靠近凹模机构2的方向水平移动,并穿设换向机构4的避让槽,以将锁舌801竖直向下弯折后超出固定平板81的安装孔812的部分向凹模机构2的中心方向折弯;
然后,将压紧凸模64通过压紧成型气缸61驱动压紧成型固定板62竖直向上移动,并穿设机架1和换向机构4,以将锁舌801位于固定平板81下方的部分压紧于固定平板81的底面上,完成折弯整形阶段。
最后,压紧成型气缸61、换向气缸41及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的侧推气缸51同时复位至初始状态之后,取出折弯成型完成的电机支架。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
凹模机构(2),所述凹模机构(2)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定位凹模,所述定位凹模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安装板(80)的圆弧凹槽,工件的固定平板(81)设置于所述定位凹模的端面上;
上折弯机构(3),其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上折弯机构(3)能够相对于所述凹模机构(2)竖直向下移动,以将所述安装板(80)的锁舌(801)贴合于所述固定平板(81)的顶面上,且将锁舌(801)竖直向下弯折于固定平板(81)的安装孔(812)内;
换向机构(4),所述换向机构(4)沿所述定位凹模的滑槽滑动设置;
侧折弯机构(5),其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凹模机构(2)的两侧,所述侧折弯机构(5)能够相对于所述凹模机构(2)沿水平方向移动并穿设所述换向机构(4),以将锁舌(801)竖直向下弯折后超出固定平板(81)的安装孔(812)的部分向所述凹模机构(2)的中心方向折弯;
压紧成型机构(6),其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压紧成型机构(6)能够相对于所述凹模机构(2)竖直向上移动,以将锁舌(801)位于固定平板(81)下方的部分压紧于所述固定平板(81)的底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折弯机构(3)包括均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压平组件(31)和下压组件(32),所述压平组件(31)和所述下压组件(32)能够相对于所述凹模机构(2)竖直向下移动,以将所述安装板(80)的锁舌(801)贴合于所述固定平板(81)的顶面上,所述下压组件(32)能够将锁舌(801)竖直向下弯折于固定平板(81)的安装孔(8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平组件(31)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压平气缸(311),所述下压组件(32)设置于所述压平气缸(311)的输出端上,所述压平气缸(311)能够驱动所述下压组件(32)相对于所述凹模机构(2)竖直向下移动,以将所述安装板(80)的锁舌(801)贴合于所述固定平板(81)的顶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32)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活动模板(322)及下压气缸(321),所述下压气缸(321)设置于所述压平气缸(311)的输出端上,且所述活动模板(322)设置于所述下压气缸(321)的输出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4)包括换向气缸(41)、设置于所述换向气缸(41)输出端的拉板(42)及设置于所述拉板(42)上的换向凹模(43),所述换向凹模(43)通过所述换向气缸(41)驱动所述拉板(42)沿所述定位凹模的滑槽水平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折弯机构(5)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凹模机构(2)的两侧的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所述第一折弯机构和所述第二折弯机构均向靠近所述凹模机构(2)的方向水平移动并穿设所述换向机构(4),以将锁舌(801)位于固定平板(81)的安装孔(812)内的部分向所述凹模机构(2)的中心方向折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机构和所述第二折弯机构均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侧推气缸(51)、设置于所述侧推气缸(51)输出端的侧固定板(52)及连接于所述侧固定板(52)上的侧凸模(53),所述侧凸模(53)通过所述侧推气缸(51)驱动所述侧固定板(52)穿设所述换向凹模(43),并将锁舌(801)位于固定平板(81)的安装孔(812)内的部分向所述凹模机构(2)的中心方向折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成型机构(6)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压紧成型气缸(61)、设置于所述压紧成型气缸(61)输出端的压紧成型固定板(62)及设置于所述压紧成型固定板(62)上的压紧凸模(64),所述压紧凸模(64)通过所述压紧成型气缸(61)驱动所述压紧成型固定板(62)竖直向上移动穿设所述机架(1)和所述换向机构(4),以将锁舌(801)位于固定平板(81)下方的部分压紧于所述固定平板(81)的底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机构和所述第二折弯机构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凹模上的导向板(54),所述导向板(54)上设置有用于所述侧凸模(53)贯穿的导向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凹模(4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所述侧折弯机构(5)穿设的避让槽。
CN201821032744.1U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 Active CN208437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2744.1U CN208437530U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2744.1U CN208437530U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37530U true CN208437530U (zh) 2019-01-29

Family

ID=65086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32744.1U Active CN208437530U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375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71104U (zh) 一种双向挤压的冲压机
CN106424325B (zh) 一种加强型拉环的生产工艺及专用设备
CN205763337U (zh) 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的冲压模具
CN102013401A (zh) 集成电路引脚无损伤弧线成型机构及方法
CN206997490U (zh) 锻造铝合金u型铝板多向冲孔模具
CN104384329B (zh) 天窗侧整形模具
CN208390803U (zh) 一种用于金属板材快速成型的高效五金冲压模具
CN208303586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冲压机
CN208116564U (zh) 一种五金件加工用冲压模具
CN207723286U (zh) 一种汽车覆盖件冲压装置
CN208437530U (zh) 一种电机支架的铆接装置
CN208437459U (zh) 一种电机支架的折弯成型装置
CN104801615B (zh) 板条状多弯弹性零件一次冲压成型组合模具
CN104014691B (zh) 豌豆夹成型装置
CN112157172B (zh) 冲压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池用软连接铜排的冲压成型机
CN210059436U (zh) 一种电磁炉箱体的u型折弯机
CN205496320U (zh) 车用启动电机机壳卷管成型机
CN112404182A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冲压装置
CN211990559U (zh) 一种侧压式合金件冲压模具
CN208437531U (zh) 一种电机支架的折弯预成型装置
CN107552647A (zh) 一种零件压形装置
CN220216363U (zh) 一种金属弹片自动冲压设备
CN110695198A (zh) 烤盘四角一体成型装置
CN206882546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冲压模具
CN206392724U (zh) 一种防粘连变形的折弯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