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29064U - 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29064U
CN208429064U CN201821080364.5U CN201821080364U CN208429064U CN 208429064 U CN208429064 U CN 208429064U CN 201821080364 U CN201821080364 U CN 201821080364U CN 208429064 U CN208429064 U CN 2084290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press
fixed
shaft
vehicle
barrier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803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福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0803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290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290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290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所述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前端设置有转向装置,所述车体后端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撑轴、第二液压机、转动轴、第三液压机、发动机、主动轮轴、主动轮、从动轮轴、从动轮、固定杆、传动带、横杆。本实用新型该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可以能实现车体的提升和下降,从而实现了跨越障碍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
背景技术
通常在雨水充足的季节,在城市路面排水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特别是长时间的持续大雨,容易导致路面上的水会聚集较多,机动车在停放或者是经过涉水路面的时候,汽车的发动机存在被水淹没的风险,涉水后的汽车在形式过程中,容易造成发动机的突然熄火,给行驶中的机动车留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为此,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 ,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前端设置有转向装置,所述车体后端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撑轴、第二液压机、转动轴、第三液压机、发动机、主动轮轴、主动轮、从动轮轴、从动轮、固定杆、传动带、横杆,所述支撑轴固定在车体上,所述第二液压机前端设置有第二液压机前端轴套,所述第二液压机前端轴套固定在支撑轴上,所述第二液压机后端设置有第二液压机后端轴套,所述第二液压机后端轴套固定在主动轮轴上,所述第三液压机前端设置有第三液压机前端轴套,所述第三液压机前端轴套固定在转动轴上,所述第三液压机后端设置有第三液压机后端轴套,所述第三液压机后端轴套固定在从动轮轴上,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固定杆前端轴套,所述固定杆前端轴套固定在从动轮轴上,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固定杆后端轴套,所述固定杆后端轴套固定设置在主动轮轴上,所述横杆前端设置有横杆前端轴套,所述横杆前端轴套固定在转动轴上,所述横杆后端设置有横杆后端轴套,所述横杆后端轴套固定在主动轮轴上,所述发动机的转轴通过离合器与转动轴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与主动轮轴上设置有传动带,所述第二液压机与第三液压机大小相等且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转向轴、转向轴轴承、转向把手、第一转杆、第二转杆、连接杆、第一液压机、前轮、第一液压机固定轴承,所述转向轴轴承与车体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轴固定在转向轴轴承上,所述第一转杆一端通过铰接螺栓固定在连接杆上,所述第一转杆另一端固定在转向轴上,所述第一液压机固定轴承固定在车体上,所述第一液压机固定轴承上固定有第一液压机,所述第二转杆一端固定在第一液压机上,所述第二转杆另一端通过铰接螺栓固定在连接杆上,所述前轮设置在第一液压机底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大小相等且平行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压机固定轴承和转向轴轴承与连接杆平行设置,所述转向轴上设置有转向把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轮轴上固定有主动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从动轮轴上固定有从动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压机上设置有电源接口和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液压机上设置有电源接口和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液压机上设置有电源接口和开关。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 ,通过设置第一液压机、第二液压机、第三液压机,当车体通过障碍路面,如涉水路面时,由于固定杆,横杆,第三液压机,构成一个三角形,同时固定杆和横杆的长度是固定的,当需要将车体提升一定高度的时候,将第一液压机,第二液压机,第三液压机开启,通过分别调节第一液压机、第二液压机、第三液压机的液压杆伸出至同一水平高度即可实现车体的提升,由于主动轮和转动轴之间固定设置有横杆从而使转动轴和主动轮之间的距离是一固定的值,通过转动轴和主动轮之间设置传动带,从而能够实现主动轮的转动的稳定性,从而车体顺利的通过涉水路面,避免了水淹没车体内发动机的风险,当经过涉水路面后通过分别调节第一液压机、第二液压机、第三液压机的液压杆缩回至同一水平高度即可实现车体的下降,操作方便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升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中局部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降低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中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车体,10、转向轴,11、转向轴轴承,12、转向把手,13、第一转杆,14、连接杆,15、铰接螺栓,16、第二转杆,2、第一液压机,20、前轮,21、第一液压机固定轴承,3、支撑轴,30、第二液压机,31、第二液压机前端轴套,32、第二液压机后端轴套,4、转动轴,40、第三液压机,41、第三液压机后端轴套,42、第三液压机后端轴套,43、发动机,44、离合器,5、主动轮轴,50、主动轮,6、从动轮轴,60、从动轮,7、固定杆,70、固定杆前端轴套,71、固定杆后端轴套,8、传动带,9、横杆,90、横杆前端轴套,91、横杆后端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 “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 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 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 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 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 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 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 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 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 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图3、图4 ,图中给出的是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 ,包括1车体,车体1前端设置有转向装置,车体1后端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支撑轴3、第二液压机30、转动轴4、第三液压机40、发动机43、主动轮轴5、主动轮50、从动轮轴6、从动轮60、固定杆7、传动带8、横杆9,支撑轴3固定在车体1上,第二液压机30前端设置有第二液压机前端轴套31,第二液压机前端轴套31固定在支撑轴3上,第二液压机30后端设置有第二液压机后端轴套32,第二液压机后端轴套32固定在主动轮轴5上,第三液压机40前端设置有第三液压机前端轴套42,第三液压机前端轴套固定在转动轴4上,第三液压机40后端设置有第三液压机后端轴套41,第三液压机后端轴套41固定在从动轮轴6上,固定杆7上设置有固定杆前端轴套70,固定杆前端轴套70固定在从动轮轴6上,固定杆7上设置有固定杆后端轴套71,固定杆后端轴套71固定设置在主动轮轴5上,横杆9前端设置有横杆前端轴套90,横杆前端轴套90固定在转动轴4上,横杆9后端设置有横杆后端轴套91,横杆后端轴套91固定在主动轮轴6上,发动机43的转轴通过离合器44与转动轴4传动连接,转动轴4与主动轮轴5上设置有传动带8,第二液压机30与第三液压机40大小相等且平行设置。
本实施例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中转向装置包括转向轴10、转向轴轴承11、转向把手12、第一转杆13、第二转杆16、连接杆14、第一液压机2、前轮20、第一液压机固定轴承21,转向轴轴承11与车体1固定连接,转向轴10固定在转向轴轴承11上,第一转杆13一端通过铰接螺栓15固定在连接杆14上,第一转杆13另一端固定在转向轴10上,第一液压机固定轴承21固定在车体1上,第一液压机固定轴承21上固定有第一液压机2,第二转杆16一端固定在第一液压机2上,第二转杆16另一端通过铰接螺栓15固定在连接杆14上,前轮20设置在第一液压机2底端。
本实施例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中第一转杆13和第二转杆16大小相等且平行设置。
本实施例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中第一液压机固定轴承21和转向轴轴承11与连接杆14平行设置,转向轴10上设置有转向把手12。
本实施例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中主动轮轴5上固定有主动轮50。
本实施例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中从动轮轴6上固定有从动轮60。
本实施例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中第一液压机2上设置有电源接口和开关。
本实施例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中第二液压机30上设置有电源接口和开关。
本实施例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中第三液压机40上设置有电源接口和开关。
本实施例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具体使用为如下,
当车辆行进过程遇到障碍物(如涉水路面)的时候,首先开启第一液压机2、第二液压机30,第三液压机40开启,通过分别调节第一液压机2、第二液压机30、第三液压机40的液压杆伸出至同一水平高度使车体部分平缓上升至合适的高度,其次当车体高度调节好以后,开启发动机43,发动机43通过离合器44使转动轴4转动,转动轴4通过传动带8传动给主动轮轴5.从而使主动轮50转动,从而能够实现车体1前进,当车体1通过涉水路面后,调节离合器44断开发动机43和转动轴4之间的传动,分别调节第一液压机2、第二液压机30、第三液压机40的液压杆缩回至同一水平高度,实现车体1的下降后,调节离合器44结合发动机43和转动轴4之间的传动,使车体1继续前进。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 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 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前端设置有转向装置,所述车体后端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撑轴、第二液压机、转动轴、第三液压机、发动机、主动轮轴、主动轮、从动轮轴、从动轮、固定杆、传动带、横杆,所述支撑轴固定在车体上,所述第二液压机前端设置有第二液压机前端轴套,所述第二液压机前端轴套固定在支撑轴上,所述第二液压机后端设置有第二液压机后端轴套,所述第二液压机后端轴套固定在主动轮轴上,所述第三液压机前端设置有第三液压机前端轴套,所述第三液压机前端轴套固定在转动轴上,所述第三液压机后端设置有第三液压机后端轴套,所述第三液压机后端轴套固定在从动轮轴上,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固定杆前端轴套,所述固定杆前端轴套固定在从动轮轴上,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固定杆后端轴套,所述固定杆后端轴套固定设置在主动轮轴上,所述横杆前端设置有横杆前端轴套,所述横杆前端轴套固定在转动轴上,所述横杆后端设置有横杆后端轴套,所述横杆后端轴套固定在主动轮轴上,所述发动机的转轴通过离合器与转动轴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与主动轮轴上设置有传动带,所述第二液压机与第三液压机大小相等且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转向轴、转向轴轴承、转向把手、第一转杆、第二转杆、连接杆、第一液压机、前轮、第一液压机固定轴承,所述转向轴轴承与车体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轴固定在转向轴轴承上,所述第一转杆一端通过铰接螺栓固定在连接杆上,所述第一转杆另一端固定在转向轴上,所述第一液压机固定轴承固定在车体上,所述第一液压机固定轴承上固定有第一液压机,所述第二转杆一端固定在第一液压机上,所述第二转杆另一端通过铰接螺栓固定在连接杆上,所述前轮设置在第一液压机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大小相等且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机固定轴承和转向轴轴承与连接杆平行设置,所述转向轴上设置有转向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轴上固定有主动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轴上固定有从动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机上设置有电源接口和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压机上设置有电源接口和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液压机上设置有电源接口和开关。
CN201821080364.5U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290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80364.5U CN208429064U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80364.5U CN208429064U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29064U true CN208429064U (zh) 2019-01-25

Family

ID=65098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8036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29064U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290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9921A (zh) * 2018-07-09 2018-11-16 陈福敏 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9921A (zh) * 2018-07-09 2018-11-16 陈福敏 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45015B2 (en) Laterally tiltable, multitrack vehicle
CN103847820B (zh) 一种履带和轮式可切换的行走底盘
CN104925132A (zh) 具有四轮转向功能的底盘
CN208429064U (zh) 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
CN103140407A (zh) 用于拖车的使一个或多个可转动的转轴转向的转向机构
CN103741576B (zh) 一种小型路面铣刨机行走控制系统
CN109334812A (zh) 一种具备自行走功能的半挂车及自行走轮组
CN108819921A (zh) 一种具有跨障功能的车及其使用方法
CN201713276U (zh) 伸缩臂叉装机
CN201272330Y (zh) 一种机动车横移装置
CN204915302U (zh) 驱动轮定向切换式传动装置
CN205186277U (zh) 一种铰接式轻型农用自卸运输车
CN201254121Y (zh) 机动车窄路转向辅助车
CN203331766U (zh) 轮式移动机器人车轮支撑机构
CN102248964A (zh) 一种四轮转向汽车
CN104175795A (zh) 一种安装有可变形轮的行走机构
CN109484518B (zh) 电动自行车电控支撑架
CN214573129U (zh) 压路机双转向机构
CN110466629A (zh) 一种能够适用于不同地形的农机底盘
CN203684051U (zh) 小型路面铣刨机行走控制系统
CN208180703U (zh) 一种可变轴高车轮
CN207794088U (zh) 湿喷机臂架、底盘以及湿喷机
CN200967507Y (zh) 一种手扶拖拉机的后驱动挂车
CN206517792U (zh) 一种三驱动自升式水稻插秧机的传动组件
CN206579613U (zh) 一种横行侧方停车调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