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24210U - 一种dc-dc变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dc-dc变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24210U
CN208424210U CN201820744038.3U CN201820744038U CN208424210U CN 208424210 U CN208424210 U CN 208424210U CN 201820744038 U CN201820744038 U CN 201820744038U CN 208424210 U CN208424210 U CN 208424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tube
driving signal
low level
overturning
high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440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昌
吴辉
李斌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rnsun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rnsun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rnsun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Mornsun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440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242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24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242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DC‑DC变换器,包括第一侧、第二侧、变压器B,功率管Q1、Q2、Q3、Q4,电容C1、C2,变压器B至少包括第一绕组Np与第二绕组Ns;第一侧连接关系为功率管Q1与绕组Np串联,功率管Q3与C1串联后与Np并联;第二侧与第一侧对称,信号Vgs1、Vgs2、Vgs3、Vgs4为依次施加在功率管Q1、Q2、Q3及Q4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驱动信号;本实用新型功率管Q1至Q4采用的驱动时序克服了功率管Q1和Q2的电压因漏感与其结电容进行谐振而存在较高关断电压尖峰的问题;并通过限制功率管Q3和Q4的导通时间,降低了功率管Q1和Q2关断时电容C1和C2谐振产生的损耗;本实用新型电路简单,转换功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DC-DC变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DC-DC变换器,特别涉及能量双向流动的DC-DC变换器。
背景技术
DC-DC变换器是现代高频开关电源的基本组成部分,顾名思义,它把直流(DC)输入电压Vin变换成更满足要求的或者更有效的直流(DC)输出电压Vo。
一般情况下,单向DC-DC变换器是指将在输入端供给的直流电压转换成具有较高、较低或反向电压电平的直流电压的DC-DC变换器。
和单向DC-DC变换器相比,双向DC-DC变换器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的正向或者反向工作,可实现能量的双向传输,即允许电能从定义的输入端流到输出端,反之亦然,在功能上相当于两个单向直流变换器,是典型的“一机两用”设备,在不间断电源、蓄电池充放电、电动汽车、大功率设备的能量回收系统、大功率设备的备用电源等场合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反激变换器具有器件少,可靠性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功率为50W以下的中小功率的 DC-DC变换器中。
现有申请号为201410724447.3,名为《双向无损主动均衡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以下称为背景文献1,示出了利用反激变换器组成的双向变换器,为了方便,本申请把背景文献1 的图1呈现在本申请中,参见本申请的图1。可以看到,其单体侧设立了由二极管D1、电阻 R1、电容C2组成的RCD吸收电路,其总体侧设立了由二极管D4、电阻R3、电容C4组成的RCD吸收电路。RCD吸收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公知技术,可参考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开关电源功率变换器拓扑与设计》第67页“4.3RCD吸收反激变换器”一节,该文献作者为张兴柱、国际标准书号为ISBN 978-7-5083-9015-4,该文献的不足之处:RCD吸收电路原来只是工作在反激变换器的功率管由饱和导通变为截止的瞬间,而在背景文献1中,在原边激磁时,副边的RCD吸收电路全程参与了工作,消耗的能量比较大,无法实现背景文献1所述的“无损”吸收。
申请号为201610251403.2,名为《一种双向变换器》的发明专利申请,以下称为背景文献2,克服了背景文献1的不足,为了方便,本申请把背景文献2的技术方案对应的图4呈现在本申请中,参见本申请的图2,该文献的优势在于在原边激磁时,副边的RCD吸收电路不参与工作,在副边激磁时,原边的RCD吸收电路不参与工作;消耗的能量非常小,实现了“无损”吸收;然而,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分析如下。
背景文献2漏感能量还是通过消耗的方式来吸收掉,且第二绕组Ns感应电压等于:(Ns/Np)Vs,即匝比乘上第一侧的工作电压,第一侧的工作电压的变化范围较大,如用于锂电的均衡充电中,Vs的工作电压范围为3.0V至4.20V,变化达40%,若匝比为10,那么背景文献2中,为了正常工作,稳压二极管W2的稳压值大于第二绕组Ns感应电压的最大值 4.2V*10=42V,才能保证良好工作,当第二侧Vo需要工作时,MOS管Q2处于PWM的开关状态,这时二极管D4、电容C2、电阻R2,以及稳压二极管W2组成的RCD吸收电路,其吸收电压过高,MOS管Q2的漏极在同样的时间,要从更高的电压降为0V,即dU/dt更大了,电磁辐射也会更大,即背景文献2存在的不足为:MOS管Q2的耐压要高,高耐压的 MOS管做成同样的通态内阻,其成本大幅升高;EMI较差;特别在输入电压工作范围较宽时,缺点更明显。同样MOS管Q1也存在这个问题。
因此,现有利用反激变换器组成的双向变换器,即反激式双向变换器,包括背景文献2,目前仍不够理想。
背景文献3:申请号为201710654256.8,名为《一种DC-DC双向变换器》的发明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源钳位反激的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案,其双向DC-DC变换器的原理图如图3所示,依据背景文献3的内容绘制的正向工作和反向工作时各功率管的驱动时序图如图4A和图4B所示,Vgs1、Vgs2、Vgs3和Vgs4为依次施加对应功率管Q1、 Q2、Q3和Q4控制端的驱动电平,背景文献3正向工作时,第一开关管Q1是主功率管,第二开关管Q2是整流管,第三开关管Q3是钳位管,第四功率管Q4不工作;背景文献3反向工作时,第一开关管Q1是整流管,第二开关管Q2是主功率管,第三功率管Q3不工作,第四功率管Q4是钳位管。
背景文献3确实可以实现把变压器(B)漏感的部分能量回收利用,一定参数条件下,可通过钳位电容C1/C2和漏感的谐振,实现主功率管Q1/Q2和钳位管Q3/Q4的零电压开通(也可以简称之为ZVS),但是,正向工作时,主功率管与钳位管的驱动为互补驱动,即Q1与Q3的驱动互补,钳位电容C1在钳位管开通的整个过程均参与谐振,将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谐振损耗,随钳位电容C1的电压越高,对应的谐振能量越大,即谐振损耗越大;另外,正向工作只有功率管Q1被钳位,整流管(即功率管Q2)没有被钳位,输出侧的功率管Q2在关断时刻,功率管的结电容和漏感进行谐振,存在漏感尖峰电压,变压器B的漏感越大,其电压尖峰越大,为了使该功率管安全可靠工作,需要选取更高电压规格的功率管,从而带来一些成本上的不利,且该功率管的电压规格越高,其导通压降会越大,若采用MOS管的话,一般情况下,电压规格越大的MOS管,其导通电阻越大,因此,同等电流规格下,损耗将更大;再者,在变换器工作于连续模式(即CCM模式)下,其整流管,即功率管Q2的关断损耗将更大,从而导致一些不可接受的转换效率下降、产品温升升高;反向工作时问题亦是如此,因此该方案仍然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反激式双向变换器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变换器,使得第一侧和第二次功率管的漏感尖峰电压都被钳位,降低关断时的电压尖峰和减小关断损耗,使其能更高效率地实现能量的双向变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DC-DC变换器,包括第一侧、第二侧、一个变压器、第一功率管、第二功率管、第三功率管、第四功率管、第一钳位电容,以及第二钳位电容,变压器至少包括第一绕组与第二绕组,连接关系为:
第一功率管的导通电流流出端作为第一侧的输入负;第一功率管的导通电流流入端连接变压器的第一绕组的异名端以及第三功率管的导通电流流出端;第三功率管的导通电流流入端连接第一钳位电容的一端,第一钳位电容的另一端与变压器的第一绕组的同名端相连并形成第一侧的输入正;
第二功率管的导通电流流出端形成第二侧的输入负;第二功率管的导通电流流入端连接变压器的第二绕组的同名端以及第四功率管的导通电流流出端;第四功率管的导通电流流入端连接第二钳位电容的一端,第二钳位电容的另一端与变压器的第二绕组的异名端相连并形成第二侧的输入正;
第一功率管的控制端用于输入第一驱动信号,第二功率管的控制端用于输入第二驱动信号,第三功率管的控制端用于输入第三驱动信号,第四功率管的控制端用于输入第四驱动信号,第一驱动信号至第四驱动信号要求为:
四路驱动信号均为由高电平和低电平组成的脉冲信号,频率相同;
正向工作时,第一驱动信号在由高电平翻转为低电平时第二驱动信号延迟第一设定时间后才由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第二驱动信号在由高电平翻转为低电平时第一驱动信号延时第二设定时间后才由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反向工作时,第二驱动信号在由高电平翻转为低电平时第一驱动信号延迟第三设定时间后才由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第一驱动信号在由高电平翻转为低电平时第二驱动信号延时第四设定时间后才由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
第三驱动信号在第二驱动信号翻转为高电平时延时第五设定时间后才翻转为高电平,并经过第六设定时间后第三驱动信号翻转为低电平,然后第二驱动信号在第三驱动信号翻转为低电平之后或同时翻转为低电平;
第四驱动信号在第一驱动信号翻转为高电平时延时第七设定时间后才翻转为高电平,并经过第八设定时间后第四驱动信号翻转为低电平,然后第一驱动信号在第四驱动信号翻转为低电平之后或同时翻转为低电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等同替换,将第一钳位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侧的输入负相连,第二钳位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侧的输入负相连。优选的,第一功率管、第二功率管、第三功率管,以及第四功率管均为N沟道增强型MOS管,且均为高电平时导通,低电平时关断。
优选地,第六设定时间和第八设定时间为一个固定时间的窄脉冲,其时间长度大于50ns,小于MOS管Q1或者MOS管Q2的最小导通时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第一设定时间与第四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与第三设定时间,以及第六设定时间与第八设定时间择一或者择二或者全部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功率管的源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功率管的漏极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功率管的源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功率管的漏极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第三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三功率管的源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三功率管的漏极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第四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四功率管的源极连接,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第四功率管的漏极连接。
术语解释:
功率管的控制端:控制开关导通与截止的端口,如对于MOS管,指的是MOS管的栅极;对于三极管,指的是三极管的基极。
功率管的导通电流流入端:功率管导通后,电流流入的端口,如对于MOS管,指的是MOS管的漏极,无论N沟道、P沟道、增强型还是耗尽型MOS管,在导通时,电流都是由电压高的漏极流向电压低的源极;对于三极管,指的是三极管的集电极,在导通时,电流是由电压高的集电极流向电压低的发射极。
功率管的导通电流流出端:功率管导通后,电流流出的端口,如对于MOS管,指的是MOS管的源极;对于三极管,指的是三极管的发射极。
详细的工作原理将结合实施案例深入描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变换器的有益效果为:
(1)转换效率更高,元器件温升更小;
(2)功率管的电压应力更小,可以选取更小电压规格的功率管,成本有优势;
(3)第一和第二功率管关断瞬间的电压尖峰被钳位电容吸收,高频噪声和EMI更好;
(4)输入电压工作范围较宽时,仍保持上述三个有益效果;
(5)变压器漏感较大时,依然能保持上述四个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文献1中双向无损主动均衡装置;
图2为背景文献2中一种双向变换器的原理图;
图3为背景文献3中一种双向变换器的原理图;
图4A为背景文献3正向工作时各功率管的驱动时序图;
图4B为背景文献3反向工作时各功率管的驱动时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路原理图;
图6为功率管内部的体二极管示意图;
图7为图3变压器等效后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各功率管的驱动时序图;
图9为第五实施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为依然采用背景文献3原理图的硬件结构,通过控制策略的调整,使得各功率管的导通和关闭时序完全不同,正向工作和反向工作均提供驱动给钳位管(第三功率管、第四功率管),从而使得电路的稳态特性与背景文献3完全不同。
背景文献3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的驱动信号是互补驱动的,当能量从第一侧向第二侧转移时(正向工作,驱动时序见图4A),第二功率管和第三功率管的驱动信号是隔离且同步的,那么第一钳位电容在第一功率管关断时一直在谐振,带来不必要的损耗,又因为第四功率管处于关断状态,这样第二功率管作为整流管,其关断电压没有被钳位而具有较高的电压尖峰,与关断电流一起,具有较大的关断损耗。
同样地,背景文献3当能量从第二侧向第一侧转移时(反向工作,驱动时序见图4B),第一功率管和第四功率管的驱动信号是隔离且同步的,那么第二钳位电容在第二功率管关断时一直在谐振,也带来不必要的谐振损耗,又因为第三功率管处于关断状态,这样第一功率管作为整流管,其关断电压没有被钳位而具有较高的电压尖峰,与关断电流一起,具有较大的关断损耗。
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文献3的基础上,一个周期内分别给第三功率管和第四功率管提供驱动,且第一功率管和第三功率管的驱动不再互补,第二功率管和第四功率管的驱动不再互补,而是通过在第一功率管关断后提供一个固定短时间的高电平给第三功率管,又在第二功率管关断后提供一个固定短时间的高电平给第四功率管,分别使其导通,从而使第一钳位电容和第二钳位电容对外放电,达到充放电均衡;当第一钳位电容取值较大时,其两端电压变化量较小可以忽略,其两端电压稳定在匝比乘以第二侧输入正与输入负两端的电压附近,第一功率管在关断时的关断电压被钳位在约第一侧输入正与输入负两端的电压加上第一钳位电容两端的电压;同样地,当第二钳位电容取值较大时,其两端电压变化量较小可以忽略,其两端电压稳定在第一侧输入正与输入负两端的电压除以匝比附近,第二功率管在关断时的关断电压被钳位在约第二钳位电容两端电压再加第二侧输入正与输入负两端的电压,从而实现了在保留背景文献3技术优势的同时还解决了其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作为整流管关断时电压尖峰大和关断损耗大的不足。
第三功率管可以在第一功率管关断后的任意时刻提供高电平,最佳情况是与第二功率管同时关断;第四功率管可以在第二功率管关断后的任意时刻提供高电平,最佳情况是与第一功率管同时关断。
本实用新型必须要求第一驱动信号在第四驱动信号翻转为低电平之后或同时翻转为低电平,原因在于,如果第一驱动信号在第四驱动信号翻转为低电平之前就翻转为低电平,则在第一功率管关断后变压器绕组同名端翻转,即绕组两端电压极性翻转,第二谐振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会释放过多的能量通过变压器传递回原边,之后再传回来,而变压器传递能量是有损耗的,能量在变压器原边和副边之间来回传递将造成不必要的功率损失,最佳实施方式是第一驱动信号在第四驱动信号翻转为低电平的同时翻转为低电平,如此实现了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的关断电压被钳位,降低了关断损耗,且又因为电感电流不能突变,第四功率管关断后,第二绕组的漏感、第二侧绕组以及第二功率管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结电容形成回路,维持电流的连续,即抽取第二功率管结电容的能量,使得第二功率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电压下降,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管子的开通损耗,甚至一定条件下更容易实现第二功率管的 ZVS;同样地,还必须要求第二驱动信号在第三驱动信号翻转为低电平之后或同时翻转为低电平,原因相同,最佳实施方式是第二驱动信号在第三驱动信号翻转为低电平的同时翻转为低电平。
本实用新型如果第一设定时间与第四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与第三设定时间,以及第六设定时间与第八设定时间择一获得择二或者全部相等,如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因时间设定上的一致而降低控制的难度。
第一实施例
请参见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与图3是一致的,包括第一侧 Vp、第二侧Vs,一个变压器B,第一功率管Q1、第二功率管Q2、第三功率管Q3、第四功率管Q4,第一钳位电容C1、第二钳位电容C2,第一滤波电容Cp、第二滤波电容Cs,变压器至少包括第一绕组Np与第二绕组Ns,连接关系为:
第一功率管Q1的源极为第一侧的输入负,图中以第一侧Vp对应的-号表示;第一功率管Q1的漏极连接变压器B的第一绕组Np的异名端以及第三功率管Q3的源极;第三功率管Q3的漏极连接第一钳位电容C1的一端,第一钳位电容C1的另一端与变压器B的第一绕组 Np的同名端相连并形成第一侧Vp的输入正,图中以第一侧Vp对应的+号表示,记第一侧电压为Vp;
第二功率管Q2的源极为第二侧的输入负,图中以第二侧Vs对应的-号表示;第二功率管 Q2的漏极连接变压器B的第二绕组Ns的同名端以及第四功率管Q4的源极;第四功率管Q4 的漏极连接第二钳位电容C2的一端,第二钳位电容C2的另一端与变压器B的第二绕组Ns的异名端相连并形成第二侧Vs的输入正,图中以第二侧Vs对应的+号表示,记第二侧电压为Vs。
功率管一般指场效应管,即MOS管,本实施例第一功率管Q1,第二功率管Q2,第三功率管Q3,第四功率管Q4均为N沟道增强型MOS管;由于其体内一般都有寄生二极管,又叫体二极管,体二极管在一般的功率管原理图中不体现,为了方便描述工作原理,提供了功率管内部结构图,见图6,图6示出了带有体二极管的场效应管与一般简易画法的场效应管电气符号的对应关系;参见图5,本图中将第一功率管Q1、第二功率管Q2、第三功率管Q3,以及第四功率管Q4的体二极管进行了绘制,分别为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以及第四二极管D4。
实际的变压器都会存在漏感,当原边和副边的漏感均不可忽视时,为了方便描述工作原理,将引入变压器的等效模型进行分析,变压器换成等效模型后,其原理图如图7所示,包括第一漏感Lr1、第二漏感Lr2以及励磁电感Lm,定义匝比为N,第一绕组Np的匝数为Np,第二绕组Ns的匝数为Ns,那么N=Np/Ns;
本实施案例正向工作时分别驱动四个功率管的驱动时序图请详见图8,包括第一驱动信号Vgs1,施加在功率管Q1的栅极与源极之间,即P1端;第二驱动信号Vgs2,施加在功率管Q2的栅极与源极之间,即P2端;第三驱动信号Vgs3,施加在功率管Q3的栅极与源极之间,即P3端;第四驱动信号Vgs4,施加在功率管Q4的栅极与源极之间,即P4端;由于反向工作时四个功率管的驱动时序图与正向工作时对称,因此未进行绘制。
本实施例的驱动信号Vgs1、Vgs2、Vgs3、Vgs4要求如下:
四路驱动功率管的驱动信号均为频率相同的固定频率的驱动信号,且均为高电平时使对应的功率管导通,低电平时使对应的功率管关断;
驱动信号Vgs1与驱动信号Vgs2的关系为有一个固定时间的死区时间、占空比可调节的互补的脉冲信号,即在一个工作周期内,驱动信号Vgs1为高电平时,Vgs2为低电平,当驱动信号Vgs1由高电平翻转为低电平时,驱动信号Vgs2经过一死区时间(t2~t3)后由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接着两个信号维持一段时间(t3~t5),当驱动信号Vgs2由高电平翻转为低电平时,驱动信号Vgs1经一死区时间(t5~t6)后由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接着两者再维持一段时间(t6~t8);当驱动信号Vgs1再次由高电平翻转为低电平时,即进入下一个工作周期。
驱动信号Vgs3在一个工作周期内,有一个高电平脉冲,其余为低电平,其高电平时间是固定的△t3;驱动信号Vgs3在驱动信号Vgs2处于高电平若干时间后才为高电平,与驱动信号Vgs2存在一段同时处于高电平的时间,并与驱动信号Vgs2同时变成低电平使对应的功率管关断;
驱动信号Vgs4在一个工作周期内,有一个高电平脉冲,其余为低电平,其高电平时间是固定的△t1;驱动信号Vgs4在驱动信号Vgs1处于高电平若干时间后才为高电平,与驱动信号Vgs1存在一段同时处于高电平的时间,并与驱动信号Vgs1同时变成低电平使对应的功率管关断;
正向工作时,本申请定义为能量从第一侧Vp传递到第二侧Vs,通过增大驱动信号Vgs1 的高电平占空比,即同步减小了驱动信号Vgs2的占空比,来实现控制从第一侧Vp转换到第二侧Vs的功率大小;
反向工作时,本文定义为能量从第二侧Vs传递到第一侧Vp,通过减小驱动信号Vgs1 的高电平占空比,即同步增大了驱动信号Vgs2的占空比,来实现控制从第二侧Vs转换到第一侧Vp的功率大小;
工作原理介绍:
以稳态的正向工作的一个周期(t0~t6)为例,结合图7和图8进行本实施案例的原理介绍:
[t0~t1]阶段,MOS管Q2、Q3和Q4因各自的驱动为低电平均处于截止状态,驱动信号 Vgs1为高电平,MOS管Q1导通,第一绕组Np的极性为上正下负,第一绕组Np的励磁电感Lm正向激磁和储能,通过励磁电感Lm电流线性上升,同时第二绕组Ns的极性为上负下正,MOS管Q2的体二极管D2反偏不导通,第二绕组Ns的电压加上第二绕组Ns漏感Lr2 的电压通过MOS管Q4的体二极管D4为电容C2充电,电容C2上的电压为上负下正,第二绕组漏感Lr2的能量被转移到电容C2上,为电容C2充电,因此MOS管Q2的漏极-源极之间的电压被钳位在约为Vp/N+Vs处;
[t1~t2]阶段,MOS管Q2和Q3因各自的驱动信号为低电平均处于截止状态,驱动信号 Vgs1为高电平,MOS管Q1依然导通,继续激磁和储能,同时驱动信号Vgs4为高电平,MOS管Q4导通,相当于一条直线,电容C2上的电压高于第一绕组Np折射到第二绕组Ns上的电压,能量释放出来,至t2阶段MOS管Q1和Q4同时截止;
[t2~t3]阶段,MOS管Q2和Q3因对应的驱动信号均为低电平而依旧处于截止状态,在t2 时刻开始MOS管Q1和Q4驱动信号转为低电平而截止,励磁电感Lm上的励磁电流和漏感Lr1上的漏感电流依次先为MOS管Q1的结电容充电,至约Vp+NVs后,第一漏感Lr1能量通过MOS管Q3的体二极管D3流进钳位电容C1上,第一绕组Np的漏感Lr1能量被电容 C1吸收,MOS管Q1的漏极-源极的电压被钳位在约Vp+NVs处;同时,第二绕组Ns的漏感 Lr2因为电感电流不能突变,MOS管Q4关断后,第二绕组Ns的漏感Lr2、第二绕组Ns以及MOS管Q2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结电容形成回路,维持电流的连续,即抽取MOS管Q2结电容的能量,使得MOS管Q2的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电压下降,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管子的开通损耗,甚至一定条件下实现MOS管Q2的ZVS,与此同时,变压器极性相反,变压器第二绕组Ns的极性变成了上正下负,励磁电感Lm在t1~t2阶段所储能量通过耦合的方式释放出来,通过MOS管Q2的体二极管进行整流后输出到Vs端,为Vs端的负载提供供电。
[t3~t4]阶段,MOS管Q1、Q3和Q4依然因对应的驱动信号均为低电平而处于截止状态, MOS管Q2因其驱动信号Vgs2处于高电平而导通,导通压降近似为零,提供一个更低损耗的整流通路,即为处于正向工作的变换器提供同步整流。
[t4~t5]阶段,MOS管Q1和Q4依然因对应的驱动信号均为低电平而处于截止状态,MOS 管Q2的因其驱动信号Vgs2依然为高电平而依然导通,在t4时刻开始,驱动信号Vgs3由低电平转为高电平,MOS管Q3开始导通,电容C2放电(t2~t3阶段漏感Lr2能量转移到C2 上,t4~t5阶段释放出来),至t5时刻,MOS管Q3和Q2同时截止。
[t5~t6]阶段,MOS管Q1和Q4依然因对应的驱动信号均为低电平而处于截止状态,t5 时刻开始,MOS管Q2和Q3因其对应的驱动信号转为低电平而截止状态,其中MOS管Q2 的体二极管提供整流路径,继续为变换器提供整流,t5时刻MOS管Q3关断,因为电感电流不能突变,MOS管Q3关断后,第一绕组Np的漏感Lr1、第一绕组Np电感以及MOS管Q1 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结电容形成回路,维持电流的连续,即抽取MOS管Q1结电容的能量,使得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电压下降,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管子的开通损耗,甚至一定条件下实现MOS管Q1的ZVS。
[t6~t7]阶段,进入下一个周期的工作,即上述的t0~t1阶段,之后(即t7~t8、t8~t9、t9~t10、 t10~t11、t11~t12)的工作原理与前面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t2~t3为第一设定时间,t5~t6为第二设定时间,t5~t6为第三设定时间,t2~t3为第四设定时间,t3~t4为第五设定时间,t4~t5为第六设定时间,t0~t1为第七设定时间,t1~t2为第八设定时间。
第六设定时间和第八设定时间长度一般大于50ns,但是小于MOS管Q1或者MOS管Q2的最小导通时间,原因在于防止MOS管Q1和MOS管Q3或者MOS管Q2和MOS管 Q4同时导通,使得钳位电容过度放电,通过变压器释放更多的电能到另外一侧再网回传,能量在变压器原边和副边之间来回传递将造成不必要的功率损耗。
本实施例第一设定时间与第四设定时间,以及第二设定时间与第三设定时间相等。
以上为变换器正向的工作原理,能量从第一侧Vp经过变换转移至第二侧Vs。从图5可以看出,两侧的电路和控制均具有高度的对称性,尽管两侧的工作电压可能不同,比如第一侧Vp接整个电池组,第二侧Vs接电池组的某一个单体,但因为MOS管Q1和Q2使用的是互补控制,导通的MOS管其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电流方向是随着源极-漏极的电压不同而方向可以变化的,因此通过调节MOS管Q1的占空比既可以控制正向工作时的输出电流,也可以通过调节MOS管Q1的占空比实现能量由第二侧Vs传输到第一侧Vp的反向工作。
反向工作与正向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反向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这样,通过调节MOS管 Q1或者Q2的驱动信号占空比,即调节Vgs1或Vgs2的占空比能实现能量的双向传输和双向传输的功率大小。
本实施例同时通过提供信号驱动MOS管Q3和Q4,使钳位电容C1和C2吸收漏感能量,使得漏感能量通过对电容C1和C2进行充放电得到回收利用,同时有利于实现MOS管Q1 和Q2的ZVS。
上述实施例实现能量的双向传输、漏感回收利用及部分功率管的ZVS虽然现有技术(特别是背景技术3,即申请号为201710654256.8)均能实现,但是本方案还克服了现有技术的整流管(即MOS管Q1或者Q2)关断损耗较大及电压应力较大的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背景3基础上,一个周期内分别给第三功率管和第四功率管提供驱动,且第一功率管和第三功率管的驱动不再互补,第二功率管和第四功率管的驱动不再互补,而是通过在第一功率管关断后提供一个固定短时间的高电平给第三功率管,又在第二功率管关断后提供一个固定短时间的高电平给第四功率管,分别使其导通,从而使第一钳位电容和第二钳位电容对外放电,达到充放电均衡,其当第一钳位电容取值较大时,其两端电压变化量较小可以忽略,两端电压稳定在匝比乘以第二侧输入正与输入负两端的电压附近,第一功率管在关断时的关断电压被钳位在约第一侧输入正与输入负两端的电压加上第一钳位电容两端的电压;其当第二钳位电容取值较大时,其两端电压变化量较小可以忽略,两端电压稳定在第一侧输入正与输入负两端的电压除以匝比附近,第二功率管在关断时的关断电压被钳位在约第二钳位电容两端电压再加第二侧输入正与输入负两端的电压,从而实现了在保留背景文献 3技术优势的同时还解决了其第一功率管和第二功率管作为整流管关断时电压尖峰大和关断损耗大的不足。
以下为实验数据:
实验采用的功率电路见图5,应用于电池组与电池单体与之间,均衡电池组中的一个单体电压与组内的其他单体的电压:
其中Vs工作电压为3.3V,为一个电池单体的电压,功率管Q2和Q4均为两个Infineon 公司型号为BSC034N06NS的MOS管并联使用,为60V 100A的MOS管,其RDS(ON)为3.4mΩ,封装为PG-TDSON-8,电容C2为1uF;
Vp工作电压为24V,为一个电池组的电压,为十个电池单体串联后所得,功率管Q1和 Q3均为1个Infineon公司型号为BSC123N08NS3G的MOS管,为80V 55A,其RDS(ON) 为12.3mΩ,封装为PG-TSDSON-8的MOS管,电容C1为1uF;
变压器B的参数:磁芯为EIR18的通用磁芯,磁芯材质为越峰公司(ACME)的P61材质;绕组为基于12层PCB的平面绕组,铜厚为3盎司,第一绕组Np为12匝;第二绕组Ns 为2匝;设计功率为40W;
没有设置会降低变换效率的电流检测电阻,PWM控制方面的技术方案采用微控制器编程产生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经SILICON LABORATORIES公司生产的型号为Si8235驱动器后形成Vgs1、Vgs2、Vgs3,以及Vgs4四路驱动信号,四路驱动信号的高电平电压为12V,低电平电压约为0V,工作频率为350KHz,其中死区时间(t2~t3和t5~t6)为60ns,即△t2=△t4=60ns,驱动信号Vgs3和Vgs4固定的脉冲时间(t1~t2,t4~t5)为100ns,即△t1=△t3=100ns,示意图如图8所示,通过控制驱动信号Vgs1的占空比来控制工作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正向工作,能量从第一侧Vp至第二侧Vs(即输入电压为24V,输出电压为3.3V,通过调整驱动信号Vgs1的占空比,使其输出电流为10A,即输出功率为33W)的变换效率为:92.76%,;20MHz带宽下测得MOS管Q1的漏极-源极电压Vds1≤50V,MOS管Q2的漏极- 源极电压Vds2≤8V;
反向工作,能量从第二侧Vs至第一侧Vp(即输入电压为3.3V,输出电压为24V,通过调整驱动信号Vgs1的占空比,使其输入电流为10A,即输入功率为33W)的变换效率:93.86%; 20MHz带宽下测得MOS管Q1的漏极-源极电压Vds1≤52V,MOS管Q2的漏极-源极电压 Vds2≤8V;
对比现有技术:
参见图5的电路,在同一个样品上进行修改,功率电路保持不变,保留使用同一个变压器和功率管Q1、Q2、Q3和Q4,以及同样的电容C1、C2,只做控制信号上的改变,即驱动信号Vgs1和Vgs2为互补,正向工作时去掉驱动信号Vgs4,同时驱动信号Vgs1和Vgs3互补;反向工作时去掉驱动信号Vgs3或者置0,同时驱动信号Vgs2和Vgs4互补;
同等输出功率条件下,效率下降为:
正向工作,从第一侧Vp至第二侧Vs的变换效率:91.12%,与本实用新型的相比,下降了1.64%。20MHz带宽下测得MOS管Q1的漏极-源极电压Vds1≤50V,MOS管Q2的漏极- 源极电压Vds2最大值为15V,与本实用新型相比上升了7V以上(Vds2的尖峰电压较大);
反向工作,从第二侧Vs至第一侧Vp的变换效率:90.86%;与本实用新型的相比,下降了3%。20MHz带宽下测得MOS管Q1的漏极-源极电压Vds1最大值为82V,MOS管Q2的漏极-源极电压Vds2最大值为8V,与本实用新型相比MOS管Q1的Vds上升了30V(Vds1 的尖峰电压较大);
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每个周期通过将第一绕组等效漏感的能量与电容C1储存并释放,又将第二绕组的等效漏感的能量与电容C2储存并释放,来实现对功率管Q1和Q2的电压钳位,实现了比现有技术更小的关断损耗和尖峰电压;通过限制钳位管Q3和Q4的导通时间,降低钳位电容C1和C2与变压器谐振的损耗;较高效率地实现隔离式双向变换,实现了实用新型目的。
第二实施例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Q1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并联第一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在MOS管Q1的源极,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MOS管Q1的漏极。第一二极管可以是肖特基二极管,在第一二极管正向导通时,第一二极管导通损耗比MOS管Q1的体二极管导通损耗更小,可以进一步提高转换效率。
第三实施例
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在MOS管Q2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并联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在MOS管Q2的源极,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MOS管Q2的漏极。第二二极管可以是肖特基二极管,在第二二极管正向导通时,第二二极管导通损耗比MOS管Q2的体二极管导通损耗更小,可以进一步提高转换效率。
第四实施例
与第三实施例不同的是,在MOS管Q3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并联第三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在MOS管Q3的源极,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MOS管Q3的漏极;在MOS管 Q4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并联第四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在MOS管Q4的源极,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MOS管Q4的漏极。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可以是肖特基二极管,在第三二极管或者第四二极管正向导通时,其导通损耗比与其并联的功率管的体二极管导通损耗更小,可以进一步提高转换效率。
第五实施例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钳位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一侧Vp的输入负相连,第二钳位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二侧Vs的输入负相连;各功率管的控制策略及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赘述。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用实施例赘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DC-DC变换器,包括第一侧、第二侧、一个变压器、第一功率管、第二功率管、第三功率管、第四功率管、第一钳位电容,以及第二钳位电容,变压器至少包括第一绕组与第二绕组,连接关系为:
第一功率管的导通电流流出端作为第一侧的输入负;第一功率管的导通电流流入端连接变压器的第一绕组的异名端以及第三功率管的导通电流流出端;第三功率管的导通电流流入端连接第一钳位电容的一端,第一钳位电容的另一端与变压器的第一绕组的同名端相连并形成第一侧的输入正;
第二功率管的导通电流流出端形成第二侧的输入负;第二功率管的导通电流流入端连接变压器的第二绕组的同名端以及第四功率管的导通电流流出端;第四功率管的导通电流流入端连接第二钳位电容的一端,第二钳位电容的另一端与变压器的第二绕组的异名端相连并形成第二侧的输入正;
第一功率管的控制端用于输入第一驱动信号,第二功率管的控制端用于输入第二驱动信号,第三功率管的控制端用于输入第三驱动信号,第四功率管的控制端用于输入第四驱动信号;
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信号至第四驱动信号要求如下:
四路驱动信号均为由高电平和低电平组成的脉冲信号,频率相同;
正向工作时,第一驱动信号在由高电平翻转为低电平时第二驱动信号延迟第一设定时间后才由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第二驱动信号在由高电平翻转为低电平时第一驱动信号延时第二设定时间后才由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反向工作时,第二驱动信号在由高电平翻转为低电平时第一驱动信号延迟第三设定时间后才由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第一驱动信号在由高电平翻转为低电平时第二驱动信号延时第四设定时间后才由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
第三驱动信号在第二驱动信号翻转为高电平时延时第五设定时间后才翻转为高电平,并经过第六设定时间后第三驱动信号翻转为低电平,然后第二驱动信号在第三驱动信号翻转为低电平之后或同时翻转为低电平;
第四驱动信号在第一驱动信号翻转为高电平时延时第七设定时间后才翻转为高电平,并经过第八设定时间后第四驱动信号翻转为低电平,然后第一驱动信号在第四驱动信号翻转为低电平之后或同时翻转为低电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将第一钳位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侧的输入负相连,第二钳位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侧的输入负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第六设定时间和第八设定时间长度大于50ns,小于第一功率管或者第二功率管的最小导通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设定时间与第四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与第三设定时间,以及第六设定时间与第八设定时间择一或者择二或者全部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功率管、第二功率管、第三功率管,以及第四功率管均为N沟道增强型MOS管,且均为高电平时导通,低电平时关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功率管的源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功率管的漏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功率管的源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功率管的漏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三功率管的源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三功率管的漏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四功率管的源极连接,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第四功率管的漏极连接。
CN201820744038.3U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dc-dc变换器 Active CN208424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44038.3U CN208424210U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dc-dc变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44038.3U CN208424210U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dc-dc变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24210U true CN208424210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14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44038.3U Active CN208424210U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dc-dc变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2421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8438A (zh) * 2018-05-18 2018-08-17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dc-dc变换器
WO2024160043A1 (zh) * 2023-01-30 2024-08-08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8438A (zh) * 2018-05-18 2018-08-17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dc-dc变换器
WO2019218706A1 (zh) * 2018-05-18 2019-11-21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dc-dc变换器
WO2024160043A1 (zh) * 2023-01-30 2024-08-08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ee et al. Zero-current-switching switched-capacitor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CN102208873B (zh) 准谐振返驰式功率转换器的主动箝位电路
CN205960954U (zh) 反激控制电路
CN105141138A (zh) 一种倍压式软开关型推挽直流变换器
CN106961220B (zh) 一种具有均流特性的高效并联llc谐振变换器
CN103944402A (zh) 一种零电压开关的它激式推挽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变换器
CN101860217A (zh) 具有双边缓冲网络的zvs全桥三电平变换器
CN105515377A (zh) 一种基于耦合电感和倍压电容的软开关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CN103618444B (zh) 三绕组耦合电感zvs/zcs双管升压变换器
US20230253885A1 (en) Soft-switching pulse-width modulated dc-dc power converter
CN210016405U (zh) 微电网双有源全桥双向dc-dc变换器
CN102835012B (zh) 功率变换器
CN101355305B (zh) 多功能有源箝位变结构型双管正反激直流变流器
CN208424210U (zh) 一种dc-dc变换器
Wang et al. High efficiency high step-up isolated DC-DC converter for photovoltaic applications
CN208158436U (zh) 一种同步整流反激式直流-直流电源转换装置
WO2019024601A1 (zh) 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
CN101924481B (zh) 一种pfc整流电路
CN108418438B (zh) 一种dc-dc变换器
CN108599569A (zh) 一种耦合电感准z源dc/dc变换器
CN105207490A (zh) 反激式多谐振Sepic变换器
Aamir et al. Analysis of ZVS non-isolat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CN201766503U (zh) 一种双端反激型无源无损开关电源拓扑
Rathore et al.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ctive clamped ZVS current-fed DC-DC converter for fuel-cell to utility-interface application
CN206237309U (zh) 一种卫星用高效率软开关电源变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