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13502U - 筒纱升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筒纱升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13502U
CN208413502U CN201820632162.0U CN201820632162U CN208413502U CN 208413502 U CN208413502 U CN 208413502U CN 201820632162 U CN201820632162 U CN 201820632162U CN 208413502 U CN208413502 U CN 208413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yarn
sliding block
sliding rail
hand
lif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321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alo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alo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alo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alo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321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13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13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135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筒纱升降装置,包括托手、用于带动托手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带动托手转向的换向机构和立柱,托手在升降机构和换向机构的带动下承接或卸下筒纱,换向机构包括与托手相连接的旋转主轴、带动旋转主轴转动的齿轮齿条组件、与齿轮齿条组件相连接的滑块、以及斜滑轨,齿轮齿条组件包括套设在旋转主轴上的齿轮以及和滑块相连接的齿条,滑块与斜滑轨相适配,在托手上下移动时沿斜滑轨移动,带动齿条相对于立柱水平移动,从而带动托手转向。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换向机构可通过设置斜滑轨的长度和倾斜角度调节换向机构的转动角度,同时保证转动时托手的稳定性,避免筒纱在转向过程中掉落。

Description

筒纱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筒纱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络筒机或转杯纺纱机生产的筒纱经过输送带输送至车尾,然后装入筒纱筐内,由人工转运到下道工序,以达到周转的目的。然而,由于筒纱落入筒纱筐时会受到撞击和挤压,容易导致纱型破坏;另外,筒纱的传统输送模式用工量较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低。随着纺纱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逐步采用筒纱输送线将筒纱转运到下道工序。在这一发展趋势下,如何实现筒纱由络筒机或转杯纺纱机向筒纱输送线的输送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专利:一种筒纱输送装置(专利号:CN201510237340.0),公开了一种升降式可换向的筒纱输送装置,其换向装置包括中心轴、曲线导轨、滑块、扭簧、连杆、关节轴承和摆臂,通过滑块沿曲线导轨移动带动中心轴转动,但该种结构由于依靠滑块的转动带动连杆再带动中心轴转动,滑块沿曲线导轨的角度容易受到干扰,连杆转动出现偏差,中心轴不到位,从而使筒纱上下料时出现机械手无法对准的问题,影响正常传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传送的筒纱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筒纱升降装置,包括托手、用于带动所述托手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带动所述托手转向的换向机构和立柱,所述托手在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换向机构的带动下承接或卸下筒纱,所述换向机构包括与所述托手相连接的旋转主轴、带动所述旋转主轴转动的齿轮齿条组件、与所述齿轮齿条组件相连接的滑块、以及斜滑轨,所述齿轮齿条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旋转主轴上的齿轮以及和所述滑块相连接的齿条,所述滑块与所述斜滑轨相适配,在所述托手上下移动时沿所述斜滑轨移动,带动所述齿条相对于立柱水平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托手转向。
进一步地,所述托手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换向机构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立柱上的同步带、带轮以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带轮和所述同步带转动,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同步带相固接以带动所述托手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带轮分别安装在所述立柱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同步带环绕设置在上下两个所述带轮上,所述同步带的带面与所述安装座的侧面平行,所述斜滑轨设置在所述同步带的中间。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内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同步带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件和锁紧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供所述同步带穿过的通槽,所述同步带穿过所述通槽并被所述锁紧件锁紧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安装座相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与所述斜滑轨单边配合,所述滑块一侧与所述斜滑轨的侧边相贴合,另一侧设有对所述滑块施加压力使其与所述斜滑轨侧边贴合的回位件。
进一步地,所述斜滑轨为片式结构,与所述立柱相固接,所述滑块套设在所述斜滑轨上,与所述斜滑轨的两面均接触配合并沿所述斜滑轨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水平轨道、套设在所述水平轨道上用于安装所述齿条的水平运动基板以及供所述滑块穿出提供所述滑块移动空间的滑移槽,所述水平运动基板与所述滑块连接并在所述滑块的带动下水平移动,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安装所述旋转主轴的定位座,所述旋转主轴相对所述定位座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两侧设有升降导轨,所述安装座的侧板内壁与所述升降导轨对应处设有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与所述安装座相固接且滑移套设在所述升降导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托手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挡片,所述挡片与筒纱的接触面的前后处设有突出的限位块,两个挡片之间设有调节连杆,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挡片并调节两个所述挡片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托手与所述旋转主轴通过延长板相连接,挡片包括斜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斜部下,与所述延长板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连接所述挡片的上部,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对换向机构进行改进,通过齿轮齿条组件配合转动托手,使其带动筒纱换向,齿条的水平移动依靠滑块在斜滑轨上的移动,当升降机构带动托手和换向机构上下移动时,滑块沿斜滑轨移动,带动齿条出现相对水平移动,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旋转主轴转动,旋转主轴与托手相连接,旋转主轴带动托手旋转换向。升降机构和换向机构互相配合,使托手在升降的同时实现转向,完成筒纱的承接转移,且本实用新型的换向机构更稳定,转向角度可根据斜滑轨的倾斜度调节,实现定点定向地运输筒纱,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筒纱升降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筒纱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筒纱升降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托手;11、挡片;111、斜部;112、安装部;12、限位块;13、调节连杆;131、第一连杆;132、第二连杆;14、延长板;
20、安装座;21、固定结构;211、固定件;212、锁紧件;213、通槽;22、侧板;23、升降滑块;24、水平轨道;25、水平运动基板;26、滑移槽;27、定位座;
30、升降机构;31、同步带;32、带轮;33、驱动电机;34、空隙;
40、换向机构;41、旋转主轴;42、齿轮齿条组件;421、齿轮;422、齿条;43、滑块;44、斜滑轨;45、固定块;46、回位件;
50、立柱;51、升降导轨;
60、筒纱提篮;61、容腔;62、第二开口;
70、上纱机构;71、传送带;72、纱托;73、第一开口;74、滚轮;75、止滑挡板;
80、筒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筒纱升降装置,包括托手10、用于带动托手10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30、带动托手10转向的换向机构40和立柱50,托手10在升降机构30和换向机构40的带动下承接或卸下筒纱,换向机构40包括与托手10相连接的旋转主轴41、带动旋转主轴41转动的齿轮齿条组件42、与齿轮齿条组件42相连接的滑块43、以及斜滑轨44,齿轮齿条组件42包括套设在旋转主轴41上的齿轮421以及和滑块43相连接的齿条422,滑块43与斜滑轨44相适配,在托手10上下移动时沿斜滑轨44移动,带动齿条422相对于立柱50水平移动,从而带动托手10转向。
本实施例中的换向机构40可通过设置斜滑轨44的长度和倾斜角度调节换向机构40的转动角度,同时保证转动时托手10的稳定性,避免筒纱在转向过程中掉落,本实施例中由于筒纱吊篮分别与上纱机构70的上纱方向以及包装线结构的落纱方向垂直,因此转动角度设置为90°。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实现多个纺织机的筒纱运输,包括若干个筒纱升降装置,其中一个筒纱升降装置与上纱机构70和筒纱提篮60具有承接关系,另一筒纱升降装置与筒纱提篮60和包装线接口具有承接关系,生产好的筒纱从纺织机自动运输至上纱机构70,而后经由一筒纱升降装置转运至筒纱提篮60中,筒纱提篮60带着筒纱沿运输轨道移动至与包装线接口有承接关系的筒纱升降装置,将筒纱转移至该筒纱升降装置后,该筒纱升降装置下降至包装线接口,使筒纱落入包装线接口,进行后续包装。
如图1所示,每个筒纱升降装置均包括用于承载筒纱80的托手10,由于上纱机构70和包装线接口与筒纱提篮60之间存在高度差,因此筒纱升降装置包括带动托手10升降的升降机构30,另外,筒纱提篮60中设有用于容纳筒纱的带开口的容腔61,托手10进入容腔61而后将筒纱放置在容腔61中,而一般情况下容腔61的开口方向与上纱机构70的运输方向呈一定角度,包装线接口的状况与上纱机构70相似,因此筒纱升降装置包括带动托手10转向以对应上纱机构70、筒纱提篮60和包装线接口的换向机构40。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30和换向机构40联动配合,在升降的过程中实现换向。
如图2、图3所示,筒纱升降装置包括立柱50,升降机构30和换向机构40设置在立柱50上。立柱50上还设有可相对立柱50滑移的安装座20,托手10设置在安装座20上,安装座20与升降机构30和换向机构40相连接,升降机构30包括设置在立柱50上的同步带31、带轮32以及驱动电机33,驱动电机33带动带轮32和同步带31转动,安装座20与同步带31相固接以带动托手10上下移动;更具体地说,两个带轮32分别安装在立柱50的上端和下端,同步带31环绕设置在上下两个带轮32上,安装座20与一侧的同步带31相固接,通过同步带31的转动实现安装座20的升降,为了实现安装座20和同步带31的稳定安装,安装座20内设有用于连接安装座20和同步带31的固定结构21,固定结构21包括固定件211和锁紧件212,固定件211上设有供同步带31穿过的通槽213,同步带31穿过通槽213并被锁紧件212锁紧在固定件211上,固定件211与安装座20相固接。而为了保证安装座20稳定地上下移动,立柱50两侧设有升降导轨51,安装座20的侧板22内壁与升降导轨51对应处设有升降滑块23,升降滑块23与安装座20相固接且滑移套设在升降导轨51上,安装座20在同步带31的带动下沿升降导轨51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换向机构40的安装,如图1所示,同步带31的两侧中间的空隙34朝向立柱50表面,换向机构40包括与托手10相连接的旋转主轴41、带动旋转主轴41转动的齿轮齿条组件42、与齿轮齿条组件42相连接的滑块43、以及斜滑轨44,斜滑轨44位于两端同步带31之间的空隙34中,齿轮齿条组件42包括套设在旋转主轴41上的齿轮421以及和所述滑块43相连接的齿条422,滑块43与斜滑轨44相适配,在托手10上下移动时沿斜滑轨44移动,带动齿条422相对于立柱50水平移动,从而带动托手10转向,转动角度由斜滑轨44的倾斜角度和长度决定。
滑块43与斜滑轨44的配合方式有多种,一实施例中,滑块43与斜滑轨44单边配合,滑块43一侧与所述斜滑轨44的侧边相贴合,另一侧设有对滑块43施加压力使其与斜滑轨44侧边贴合的回位件46;此时斜滑轨44可为与立柱50分体设置的片式结构,未与滑块43接触的一侧设有斜滑轨44的固定块45,滑块43与斜滑轨44紧贴配合;或者为与立柱50相固接的带有斜面的块状结构,斜滑轨44为块状结构的斜面,滑块43与斜面紧密贴合并沿斜面移动,回位件46设置在安装座20内,包括与滑块43相固接的定位柱以及套设在定位柱上的弹性件,弹性件一端与滑块43相抵,另一端与安装座20内壁相抵,在下降过程中,滑块43移动压缩弹性件,蓄力,在上升过程中,弹性件反弹滑块43,使滑块43与斜滑轨44紧贴。另一实施例中,滑块43与斜滑轨44双面配合,套设在斜滑轨44上,滑块43的内部与斜滑轨44的两面均有接触并沿斜滑轨44移动,此时,斜滑轨44与立柱50一体式结构或者安装结构设置在内部,两侧无阻挡结构,使滑块43可无障碍地在斜滑轨44上移动。
滑块43沿斜滑轨44移动时会在水平方向产生位移,带动齿条42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因此安装座20上设有水平轨道24、套设在水平轨道24上用于安装齿条422的水平运动基板25以及供滑块43穿出提供滑块43移动空间的滑移槽26,水平运动基板25与滑块43连接并在滑块43的带动下水平移动,安装座20上设有安装旋转主轴41的定位座27,旋转主轴41相对定位座27转动,旋转主轴41上设有齿轮齿条组件42的齿轮421,齿轮421与齿条422啮合转动,带动旋转主轴41转动,旋转主轴41与托手10相连接,带动托手10换向。
本实施例中的换向机构40可通过设置斜滑轨44的长度和倾斜角度调节换向机构40的转动角度,同时保证转动时托手10的稳定性,避免筒纱在转向过程中掉落,本实施例中由于筒纱吊篮分别与上纱机构70的上纱方向以及包装线结构的落纱方向垂直,因此转动角度设置为90°。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托手10结构有多种形式,包括可伸缩夹持的爪式结构,或带凹槽的承接式结构,如图所示,托手1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挡片11,挡片11与筒纱的接触面的前后处设有突出的限位块12,两个挡片11之间设有调节连杆13,用于连接两个挡片11并调节两个挡片11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型号的筒纱。同时,为了避免升降换向机构40的立柱50碰触影响上纱机构70、筒纱吊篮和包装线接口,托手10和旋转主轴41通过延长板14连接。而为了扩大托手10上的筒纱承接处的宽度,同时缩小托手10的整体体积,挡片11包括斜部111和安装部112,安装部112位于斜部111下,与延长板14固定连接,调节连杆13包括第一连杆131和第二连杆132,第一连杆131连接挡片11的上部,第二连杆132连接安装部112,第一连杆131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杆132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的上纱机构70包括用于从纺织机上传送筒纱的传送带71、设置在传送带71前端的纱托72以及设置在纱托72上的第一开口73,第一开口73的宽度大于托手10的宽度,托手10在升降机构30的带动下进入退出第一开口73以取纱。更具体地说,传送带71从纺织机接纱之后,带动筒纱向纱托72位置移动,纱托72整体向外倾斜设置,两侧设有滚轮74,末端设有止滑挡板75,筒纱达到传送带71末端,依靠惯性和重力运动至滚轮74上,滚轮74无动力,而后筒纱被止滑挡板75挡住,停止移动,在筒纱到位之前,托手10已经位于纱托72下方,纱托72的外侧设有用于检测筒纱是否到位的传感器,传感器检测到筒纱到位,则将信号传送至升降换向装置,托手10在升降机构30的作用下上升进入纱托72之间,而后托手10与筒纱接触,托手10继续上升,带动筒纱上升,上升过程中,由于换向机构40的作用,托手10带动筒纱换向,与筒纱吊篮的运行方向一致。
为了方便托手10接纱和放纱,筒纱吊篮的容腔61底部设有宽度大于托手10的第二开口62,托手10在升降机构30的带动下进入退出第二开口62以放纱取纱,运输轨道上的筒纱吊篮作匀速运动,托手10带动筒纱上升后,进入两个筒纱吊篮的间隙,由于托手10的宽度小于第二开口62的宽度,且容腔61的大于筒纱,因此当筒纱吊篮继续前进,筒纱进入容腔61中,托手10可向下移动,从第二开口62脱离容腔61,留下筒纱与筒纱吊篮继续前进。当筒纱吊篮运动至与包装线接口对应的位置时,此时与包装线接口有承接关系的升降换向装置的托手10已经位于筒纱吊篮下方,而后继续上升通过第二开口62进入容腔61中,与筒纱接触,继续上升,使筒纱与筒纱吊篮分离,筒纱吊篮继续前进,筒纱和托手10处于两个筒纱吊篮的间隙时,托手10带动筒纱下降换向,与包装线接口对接落纱。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筒纱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手、用于带动所述托手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带动所述托手转向的换向机构和立柱,所述托手在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换向机构的带动下承接或卸下筒纱,所述换向机构包括与所述托手相连接的旋转主轴、带动所述旋转主轴转动的齿轮齿条组件、与所述齿轮齿条组件相连接的滑块、以及斜滑轨,所述齿轮齿条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旋转主轴上的齿轮以及和所述滑块相连接的齿条,所述滑块与所述斜滑轨相适配,在所述托手上下移动时沿所述斜滑轨移动,带动所述齿条相对于立柱水平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托手转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纱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手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换向机构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立柱上的同步带、带轮以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带轮和所述同步带转动,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同步带相固接以带动所述托手上下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纱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带轮分别安装在所述立柱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同步带环绕设置在上下两个所述带轮上,所述同步带的带面与所述安装座的侧面平行,所述斜滑轨设置在所述同步带的中间。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筒纱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内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同步带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件和锁紧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供所述同步带穿过的通槽,所述同步带穿过所述通槽并被所述锁紧件锁紧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安装座相固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纱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与所述斜滑轨单边配合,所述滑块一侧与所述斜滑轨的侧边相贴合,另一侧设有对所述滑块施加压力使其与所述斜滑轨侧边贴合的回位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纱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滑轨为片式结构,与所述立柱相固接,所述滑块套设在所述斜滑轨上,与所述斜滑轨的两面均接触配合并沿所述斜滑轨移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纱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水平轨道、套设在所述水平轨道上用于安装所述齿条的水平运动基板以及供所述滑块穿出提供所述滑块移动空间的滑移槽,所述水平运动基板与所述滑块连接并在所述滑块的带动下水平移动,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安装所述旋转主轴的定位座,所述旋转主轴相对所述定位座转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纱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两侧设有升降导轨,所述安装座的侧板内壁与所述升降导轨对应处设有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与所述安装座相固接且滑移套设在所述升降导轨上。
9.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筒纱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手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挡片,所述挡片与筒纱的接触面的前后处设有突出的限位块,两个挡片之间设有调节连杆,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挡片并调节两个所述挡片之间的距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筒纱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手与所述旋转主轴通过延长板相连接,挡片包括斜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斜部下,与所述延长板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连接所述挡片的上部,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
CN201820632162.0U 2018-04-28 2018-04-28 筒纱升降装置 Active CN208413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32162.0U CN208413502U (zh) 2018-04-28 2018-04-28 筒纱升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32162.0U CN208413502U (zh) 2018-04-28 2018-04-28 筒纱升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13502U true CN208413502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16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32162.0U Active CN208413502U (zh) 2018-04-28 2018-04-28 筒纱升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1350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6411A (zh) * 2018-04-28 2018-09-11 杭州亚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筒纱升降装置
CN113233257A (zh) * 2021-05-14 2021-08-10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用于直捻机的原纱输送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6411A (zh) * 2018-04-28 2018-09-11 杭州亚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筒纱升降装置
CN113233257A (zh) * 2021-05-14 2021-08-10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用于直捻机的原纱输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16411A (zh) 筒纱升降装置
CN208413502U (zh) 筒纱升降装置
EP3828108A1 (en) Loading and unloading equipment and goods loading and unloading system
CN208585699U (zh) 筒纱运输装置
CN106285121B (zh) 用于大型客车的立体车库
CN105645059A (zh) 一种摩擦输送系统
CN112810877B (zh) 一种肾内科用药剂的试剂瓶的移载机构
CN106956929B (zh) 玻璃卧式直线转换台及其控制方法
TW201513255A (zh) 起吊裝置及自動化搬運系統
CN108569526A (zh) 筒纱运输装置
CN111003477A (zh) 一种流转式传送线
CN114261931B (zh) 一种用于敞口塑料桶高速灌装生产线的多仓全自动上盖机
CN110077797A (zh) 车身部件的转运装置
CN219238439U (zh) 一种自动上纱机
CN111646085A (zh) 三轮结构的环形穿梭车
CN109761059B (zh) 一种砖坯码放机器人
CN108818513B (zh) 一种回转式上片机械手
CN208531382U (zh) 一种用于搬运布料的码垛机器人
CN204675362U (zh) 一种柱形货物取放装置
CN208412290U (zh) 筒纱落纱接口装置
CN210103168U (zh) 悬挂式卷装转运车及卷装自动转运系统
CN210709631U (zh) 移载机械手
CN211392951U (zh) 自动排片机的上料装置
CN206939720U (zh) 一种悬挂输送机
CN112441512A (zh) 一种起重设备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