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11880U - 一种车辆的前围板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的前围板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11880U
CN208411880U CN201821103062.5U CN201821103062U CN208411880U CN 208411880 U CN208411880 U CN 208411880U CN 201821103062 U CN201821103062 U CN 201821103062U CN 208411880 U CN208411880 U CN 208411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vehicle
front panel
panel structur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0306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雷雷
张国瑞
金宏利
刘玉博
张守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0306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11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11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118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的前围板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用于安装在车辆的车身上,并形成围成车辆机舱的一部分,包括上围板和与上围板固定连接的下围板,下围板与车身固定连接;上围板包括上横梁;中横梁,所述中横梁与所述上横梁平行设置;上横板,所述上横板形成为片状的板体,所述上横板设置在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中横梁之间;所述下围板包括:两个立梁,所述两个立梁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立梁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中横梁上且与所述中横梁垂直设置;下横梁,所述下横梁与所述中横梁平行设置且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梁的另一端,形成为框架;下横板,所述下横板形成为片状的板体,所述下横板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围板结构方便发动机舱内零部件的安装及检修。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的前围板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前围板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军用水陆两栖全地形车辆由于和传统车辆不同,车身是盒型结构,机舱是一个封闭空间,不能从机舱下部对机舱内的零部件进行维修,同时军用特种车辆尺寸要求严格,使得机舱空间较为有限,对发动机舱内零部件的安装和检修较为困难。因此需要解决此类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前围板结构,不仅结构简单,且便于发动机舱内零部件的安装及检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可拆卸前围板结构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前围板结构,用于安装在车辆的车身上,并形成围成车辆机舱的一部分,包括上围板和与所述上围板固定连接的下围板,所述下围板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
所述上围板包括:
上横梁;
中横梁,所述中横梁与所述上横梁平行设置;
上横板,所述上横板形成为片状的板体,所述上横板设置在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中横梁之间;
所述下围板与车身固定连接,所述下围板包括:
两个立梁,所述两个立梁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立梁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中横梁上且与所述中横梁垂直设置;
下横梁,所述下横梁与所述中横梁平行设置且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梁的另一端,形成为框架;
下横板,所述下横板形成为片状的板体,所述下横板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框架上。
优选地,所述下围板还包括口型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四边固定在所述框架上,且固定板的四边的一部分在所述框架内形成口型的安装板,所述下横板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下横板上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第二螺孔穿过螺栓件以将所述下横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下横板之间设有密封垫。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垫上设有第三螺孔,所述螺栓件穿过所述第三螺孔将所述密封垫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下横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垫为橡胶垫。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框架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横梁、所述中横梁和所述上横板为焊接连接,所述中横梁、所述立梁和所述下横梁为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围板的宽度小于所述上围板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车辆的前围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前围板结构,能够拆卸,结构简单,方便机舱内零部件的安装及检修,节省维修时间,同时,减少机舱内零部件维修所使用设备,使机舱内的布置空间得到合理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前围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前围板结构安装在车辆车身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辆的前围板结构100;
上围板10;上横梁11;中横梁12;上横板13;
下围板20;下横梁21;下横板22;第二螺孔221;立梁23;固定板24;第一螺孔241;密封垫25;第三螺孔251;
螺栓件30;
机舱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前围板结构100。
如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前围板结构100用于安装在车辆的车身上,并形成围成车辆机舱40的一部分,包括上围板10和下围板20。
具体地,下围板20与车身固定连接,上围板10包括上横梁11、中横梁12和上横板13,中横梁12与上横梁11平行设置,上横板13形成为片状的板体,上横板13设置在上横梁11和中横梁12之间。
下围板20包括两个立梁23、下横梁21和下横板22,两个立梁23间隔平行设置,立梁23的一端固定在中横梁12上且与中横梁12垂直设置;下横梁21与中横梁12平行设置且固定连接在两个立梁23的另一端,形成为框架,下横板22形成为片状的板体,下横板22可拆卸的安装在框架上。
也就是说,上围板10与下围板20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上横梁11和下横梁21能够有效的增加上围板10的刚度,下围板20包括立梁23和下横梁21可以增加下围板20的刚度,且中横梁12下横梁21和两个立梁23围成一个框架,将下横板22可拆卸的安装在框架上,当需要维修机舱40内的零部件时,可以将下横版拆卸下来,从而为密闭的机舱40内打开与外界接通的开口,通过该开口可以向机舱40内传递维修工具,或者直接通过该开口对机舱40内的零部件进行安装和维修,该前围板结构简单,容易拆卸,便于对机舱40内的零部件进行安装和维修。
安装时,将上横梁11、中横梁12、上横板13、下横梁21、立梁23以及组成围板框架焊接在车辆的车身上,使得前围板结构形成围成机舱40的一部分,再将下横板22通过螺栓件30或其他形式的紧固件固定在由中横梁12、立梁23和下横梁21围成的框架上。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前围板结构100,通过设置上围板10和下围板20,其中,将下围板20的下横板22可拆卸的安装方便机舱40内零部件的安装及检修,节省维修时间,且减少了机舱40内零部件维修所使用设备,使机舱40内的布置空间得到合理的利用,同时,该前围板结构简单,容易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下围板20还包括口型的固定板24,固定板24的四边固定在框架上,且固定板24的四边的一部分在框架内形成口型的安装板,下横板22可拆卸的安装在安装板上。
也就是说,在下围板20的框架上固定有固定板24,固定板24的四个边相框架内部延伸形成安装板,下横板22可以安装在安装板上,这样下围板20可以固定在框架内,能够有效的保护下围板20,同时便于下围板20的安装。
优选地,安装板上设有第一螺孔241,下横板22上设有第二螺孔221,第一螺孔241与第二螺孔221穿过螺栓件30以将下横板22固定在固定板24上。将螺栓件30穿过第一螺孔241和第二螺孔221以将下横板22可拆卸的安装在固定板24上,方便了下横板22的安装和拆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固定板24与下横板22之间设有密封垫25。通过密封垫25可以有利于机舱40的密封,同时防止车辆行驶时由于振动产生的碰撞噪音。
进一步地,密封垫25上设有第三螺孔251,螺栓件30穿过第三螺孔251将密封垫25固定在固定板24与下横板22之间。通过设置第三螺孔251可以将密封垫25牢牢的固定在固定板24与下横板22之间。
优选地,密封垫25为橡胶垫,该材料件具有一定的弹性且成本较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板24与框架焊接连接,上横梁11、中横梁12和上横板13为焊接连接,中横梁12、立梁23和下横梁21为焊接连接。采用焊接的方式使前围板结构与车身连接更加牢固,增强前围板结构整体的牢固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下围板20的宽度小于上围板10的宽度。该结构与车辆的机舱40结构相适配,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宽度或结构以适应不用构造的机舱4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车辆的前围板结构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车辆的前围板结构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结构简单,方便机舱40内零部件的安装及检修,节省维修时间,同时,减少机舱40内零部件维修所使用设备,使机舱40内的布置空间得到合理的利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结构和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前围板结构,用于安装在车辆的车身上,并形成围成车辆机舱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围板和与所述上围板固定连接的下围板,所述下围板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
所述上围板包括:
上横梁;
中横梁,所述中横梁与所述上横梁平行设置;
上横板,所述上横板形成为片状的板体,所述上横板设置在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中横梁之间;
所述下围板包括:
两个立梁,所述两个立梁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立梁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中横梁上且与所述中横梁垂直设置;
下横梁,所述下横梁与所述中横梁平行设置且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梁的另一端,形成为框架;
下横板,所述下横板形成为片状的板体,所述下横板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框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围板还包括口型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四边固定在所述框架上,且固定板的四边的一部分在所述框架内形成口型的安装板,所述下横板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下横板上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第二螺孔穿过螺栓件以将所述下横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前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下横板之间设有密封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前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上设有第三螺孔,所述螺栓件穿过所述第三螺孔将所述密封垫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下横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前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为橡胶垫。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框架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所述中横梁和所述上横板为焊接连接,所述中横梁、所述立梁和所述下横梁为焊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围板的宽度小于所述上围板的宽度。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前围板结构。
CN201821103062.5U 2018-07-12 2018-07-12 一种车辆的前围板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08411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03062.5U CN208411880U (zh) 2018-07-12 2018-07-12 一种车辆的前围板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03062.5U CN208411880U (zh) 2018-07-12 2018-07-12 一种车辆的前围板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11880U true CN208411880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26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03062.5U Active CN208411880U (zh) 2018-07-12 2018-07-12 一种车辆的前围板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118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4911A (zh) 一种地铁列车车体无枕梁底架结构
CN20509787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安装结构
CN208411880U (zh) 一种车辆的前围板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8813310U (zh) 一种尾门立柱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5675108U (zh) 一种汽车水箱架
CN206863389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CN206679079U (zh) 前端模块安装结构
CN205044742U (zh) 城轨不锈钢车辆一体式侧墙贯通道与端墙的接口结构
CN209112286U (zh) 一种后端梁组件
CN208618962U (zh) 一种发动机盖铰链安装结构
CN209305691U (zh) 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
CN209067331U (zh) 一种客车尿素罐dcu安装结构
CN208732447U (zh) 一种大梁钢结构翻身工装
CN207955787U (zh) 一种a柱接头结构
CN107053987B (zh)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结构
CN206019972U (zh) 一种跨接线模拟振动工装
CN206664700U (zh) 乘用车后扭力梁安装结构
CN205952288U (zh) 一种飞机货舱内壁板连接结构
CN200993042Y (zh) 单缸柴油机板材水箱箱体应对机身平衡轴窗口部位的结构
CN206171584U (zh) 一种可拆卸中通道结构及汽车
CN209617279U (zh) 汽车膨胀箱安装结构
CN208264150U (zh) 一种动力汽车的电机控制器安装结构
CN204196682U (zh) 一种发动机后横梁安装支架结构
CN211417410U (zh) 水箱框架总成及车辆
CN207141675U (zh) 一种卡扣式组合包装箱的顶部压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15

Address after: 100130 Zhaofe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Zhaofeng industrial base Tongxin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BAIC GROUP ORV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99, Shuanghe Avenue, Renhe Town,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