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05718U - 吞咽障碍治疗球囊导管 - Google Patents

吞咽障碍治疗球囊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05718U
CN208405718U CN201820150067.7U CN201820150067U CN208405718U CN 208405718 U CN208405718 U CN 208405718U CN 201820150067 U CN201820150067 U CN 201820150067U CN 208405718 U CN208405718 U CN 2084057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utum
described sleeve
sleeve pipe
pipe
s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5006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洁
聂勋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chuan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ongchuan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chuan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ongchuan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015006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057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05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057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吞咽障碍治疗球囊导管,包括套管,套管内部设有注水管道、吸痰管道和充气管道,在套管的内置端,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椭圆形充气囊、吸痰孔和注水孔,椭圆形充气囊套装有在套管上,吸痰孔和注水孔开设在套管侧壁上,充气管道与椭圆形充气囊连通,吸痰管道与吸痰孔连通,注水管道与注水孔连通,内窥镜的内窥管穿过吸痰管道延伸至吸痰孔处,并固定在吸痰管道上,套管内置端的端头设置有导引头。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改善食道上括约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有利于治疗吞咽障碍;在使用时能够清楚地掌握导管到达的位置和深度,避免导管误入呼吸道或人体的其他部位,减轻患者的痛苦。

Description

吞咽障碍治疗球囊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吞咽障碍治疗球囊导管,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在套管内置端设置有内窥镜的内窥管穿过所述吸痰管道延伸至所述吸痰孔处,并固定在所述吸痰管道上的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吞咽障碍在临床医学中是比较普遍的病例。吞咽障碍可能是由中风、神经退行性疾病、脑肿瘤引起的。目前在帮助患者恢复吞咽功能的临床治疗中,普遍借助于康复球囊器械,然而现目前治疗吞咽治疗障碍中存在结构性缺陷,易导致患者的二次伤害,如误入呼吸道造成了患者本不必受到的伤害。因为,目前使用的吞咽障碍治疗器械无法判断球囊导管插入的位置和深度。同时由于球囊的存在内窥镜无法深入,给医护人员带来了不必要的工作负担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吞咽障碍治疗球囊导管,以解决目前在诊疗过程中出现的无法判断球囊导管插入的位置和深度的问题。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该吞咽障碍治疗球囊导管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内部设有注水管道、吸痰管道和充气管道,在所述套管的内置端,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椭圆形充气囊、吸痰孔和注水孔,所述椭圆形充气囊套装有在所述套管上,所述吸痰孔和注水孔开设在所述套管侧壁上,所述充气管道与所述椭圆形充气囊连通,所述吸痰管道与所述吸痰孔连通,所述注水管道与所述注水孔连通,内窥镜的内窥管穿过所述吸痰管道延伸至所述吸痰孔处,并固定在所述吸痰管道上,所述套管内置端的端头设置有导引头。
由于采用椭圆形充气囊增大了椭圆形充气囊与呼吸道的接触面积,相比于一般圆形的充气囊,拥有较好的舒适度,改善食道上括约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有利于治疗吞咽障碍;采用在套管内部设置有内窥镜的内窥管穿过所述吸痰管道延伸至所述吸痰孔处,并固定在所述吸痰管道,在使用时能够清楚地掌握到达的位置,避免误入呼吸道减少患者的痛苦。另外,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注水和吸痰两项功能,并在设计椭圆形充气囊、吸痰孔和注水孔时是按照从外至内依次设置,这样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痰管道和注水管道共用同一管道(以下简称为公共管道),公共管道在外置端与三分叉接头连接,所述三分叉接头的第一端用于注水,第二端用于吸痰,中间端用于插入所述内窥镜,该公共管道在内置端分为两个支路,第一支路与所述吸痰孔连通,第二支路与所述注水孔连通,所述内窥管插入后穿过所述第一支路延伸至所述吸痰孔处,并固定在吸痰孔处。这样的构造有利于医护人员的操作和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球囊导管,在使用时能够清楚地掌握球囊导管插入的深度和位置,有利于病情的诊断和治疗。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吸痰管道和注水管道共用同一管道,可以在保证吸痰和注水正常进行的同时,避免导管插入时因导管过粗而使患者产生不适,即可以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套管的外置端,所述公共管道与所述套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在所述套管的内置端,所述吸痰孔上侧设置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位于所述公共管道与所述套管之间,所述套管由所述第一密封环与第二密封环分隔形成的腔室构成所述充气管道,所述第一密封环上设置有充气口,所述套管的侧壁上对应于所述椭圆形充气囊套装位置处设置有充气孔,有利于椭圆形充气囊的充气和密封,有利于利用椭圆形充气囊的膨胀特性,治疗吞咽障碍,患者也易于接受这种治疗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套管插入公共管道后的腔室作为充气管道,可以进一步避免导管过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改进,所述吸痰孔和注水孔设置在所述套管相对的两侧壁上,所述导引头的端头为圆弧状结构,该圆弧状结构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管的直径,有利于掌握治疗球囊到达人体的深度和位置,特别是导引头的外轮廓线呈圆弧状的设计,也有利于治疗球囊在人体内的使用。另外,由于本专利需要在套管的侧壁上开设注水孔和吸痰孔,在导管插入过程中孔壁会与咽喉组织相接触,从而给患者造成不适,因此本实用新型对导引头的结构进行了设计,由此可以避免孔壁与咽喉组织接触,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改进,根据导管的粗细、大小的不同,吞咽障碍治疗导管可以从口腔中进入,也可以从鼻孔中进入,有利于扩大适用的人群和范围。
总之,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吞咽障碍治疗球囊导管,可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判断球囊导管插入的位置和深度的技术问题。在该治疗球囊导管的内置端设有吸痰孔和注水孔,在导管内置端还设有椭圆形充气囊。采用这种椭圆形充气囊增大了椭圆形充气囊与呼吸道的接触面积,相比于一般圆形的充气囊,拥有较好的舒适度,改善食道上括约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有利于治疗患有吞咽障碍的病人;采用所述注水管道与所述注水孔连通,内窥镜的内窥管穿过所述吸痰管道延伸至所述吸痰孔处,并固定在所述吸痰管道上,所述套管内置端的端头设置有导引头,在使用时能够清楚地掌握到达的位置,避免误入呼吸道,减轻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吞咽障碍治疗球囊导管的纵向剖视图;
图2示出了吞咽治疗球囊导管的第一密封环的横向剖视图;
图3示出了吞咽治疗球囊导管的第二密封环的横向剖视图。
其中1为吸痰管道;2为内窥管插入口;3为内窥管;4为注水管道;5为充气口;6为第一密封环;7为椭圆形充气囊;61为第二密封环;8为吸痰孔;9为内窥镜摄像头;10为导引头;11为注水孔;12为充气孔;13为充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验新型提供了一种吞咽障碍治疗球囊导管,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内部设有注水管道4、吸痰管道1和充气管道13,在所述套管的内置端,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椭圆形充气囊7、吸痰孔8和注水孔11,所述椭圆形充气囊7套装在所述套管上,所述吸痰孔8和注水孔11开设在所述套管侧壁上,所述充气管道13与所述椭圆形充气囊7连通,所述吸痰管道1与所述吸痰孔8连通,所述注水管道4与所述注水孔11连通,内窥镜的内窥管3穿过所述吸痰管道1延伸至所述吸痰孔8处,并固定在所述吸痰管道1上,所述套管内置端的端头设置有导引头10。
参见图1,为本实验新型提供了吞咽障碍治疗球囊导管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中的吞咽障碍治疗球囊导管包括注水管道4、吸痰管道1和充气管道13,注水管道4和吸痰管道1共用同一管道(以下简称为公共管道),公共管道在外置端与三分叉接头连接,三分叉接头的第一端用于注水,第二端用于吸痰,中间端用于插入内窥管3,以使本实验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所述套管的内置端,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椭圆形充气囊7、吸痰孔8和注水孔11,椭圆形充气囊7套装在套管上,吸痰孔8和注水孔11开设在所述套管侧壁上,所述吸痰管道1与所述吸痰孔8连通,所述注水管道4与所述注水孔11连通,内窥管3穿过所述吸痰管道1延伸至所述吸痰孔8处,并固定在所述吸痰管道1上,所述套管内置端的端头设置有导引头10。其中,该公共管道在内置端分为两个支路,第一支路与所述吸痰孔8连通,第二支路与所述注水孔11连通,所述内窥管3插入后穿过所述第一支路延伸至所述吸痰孔8处,并把与内窥管3连接的内窥镜摄像头9固定在吸痰孔8处。
参见图2、图3,图2示出了吞咽治疗球囊导管的第一密封环的剖视图,图3示出了吞咽治疗球囊导管的第二密封环的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套管的外置端,所述公共管道与所述套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6,在所述套管的内置端,所述吸痰孔上侧设置有第二密封环61,所述第二密闭环61位于所述椭圆形充气囊下侧,所述第二密封环61位于所述公共管道与所述套管之间,由所述第一密封环6与第二密封环61分隔形成的腔室构成的所述充气管道13,所述第一密封环6上设置有充气口5,所述套管的侧壁上对应于椭圆形充气囊套装位置处设置有充气孔12。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吞咽治疗球囊导管时,医务人员从基数开始,充气逐级扩张,扩张时操作者指令患者作主动吞咽动作,同时轻轻的缓慢向上牵拉球囊导管,通过内窥镜摄像头9的成像,判断导管进入人体的位置和深度,相应的调节椭圆形充气囊7的大小,进而避免导管误入呼吸道或者是人体的其他部位,造成患者的二次伤害。与此同时,医务人员可以观察吞咽治疗球囊所深入的人体部位是否有浓痰或者是其他难以吞咽的障碍物,并决定是否用吸痰孔8来进行吸痰清理。此外,医务人员可以针对不同病人的吞咽障碍物以及吞咽障碍物所处的人体的位置,决定是否采用通过向注水管道4注水的方式来处理浓痰或者其他难以吞咽的障碍物。
另外,根据吞咽障碍治疗球囊导管的粗细、大小的不同,吞咽障碍治疗管道可以从口腔中进入,也可以从鼻孔中进入,方便医护人员针对不同的患者和病情,采取更加有利于治疗吞咽障碍的球囊导管,同时这样有利于扩大本实用新型适用的人群和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注水管道4、吸痰管道1、充气管道13均为圆筒状,本实验新型的所述注水管道4、吸痰管道1、充气管道13、充气球囊7的材质均是乳胶,以使制造本实验新型所涉及的吞咽治疗球囊导管的成本降低。注水孔11设置在所述套管相对的两侧壁上,所述导引头10的端头为圆弧状结构,该圆弧状结构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管的直径,以减少开设注水孔和吸痰孔后将导管植入体内对人体造成的损害,利于本球囊导管的使用。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吞咽障碍治疗球囊导管通过在球囊导管的吸痰孔8处设置内窥镜的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能够清楚地掌握椭圆形充气球囊7到达的位置和深度,可以避免误入呼吸道,减少患者的痛苦;采用椭圆形充气囊7增大了椭圆形充气囊与呼吸道的接触面积,相比于一般圆形充气囊,拥有较好的舒适度,改善食道上括约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有利于治疗吞咽障碍。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现实实践,这里的实用新型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上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6)

1.一种吞咽障碍治疗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内部设有注水管道、吸痰管道和充气管道,在所述套管的内置端,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椭圆形充气囊、吸痰孔和注水孔,所述椭圆形充气囊套装在所述套管上,所述吸痰孔和注水孔开设在所述套管侧壁上,所述充气管道与所述椭圆形充气囊连通,所述吸痰管道与所述吸痰孔连通,所述注水管道与所述注水孔连通,内窥镜的内窥管穿过所述吸痰管道延伸至所述吸痰孔处,并固定在所述吸痰管道上,所述套管内置端的端头设置有导引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吞咽障碍治疗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内设置有公共管道,所述公共管道在外置端与三分叉接头连接,所述三分叉接头的第一端用于注水,第二端用于吸痰,中间端用于插入所述内窥管,该公共管道在内置端分为两个支路,第一支路与所述吸痰孔连通,第二支路与所述注水孔连通,所述内窥管插入后穿过所述第一支路延伸至所述吸痰孔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吞咽障碍治疗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管的外置端,所述公共管道与所述套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在所述套管的内置端,所述吸痰孔上侧设置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位于所述椭圆形充气囊下侧,所述第二密封环位于所述公共管道与所述套管之间,所述第一密封环与第二密封环分隔形成的腔室构成所述充气管道,所述第一密封环上设置有充气口,所述套管的侧壁上对应于椭圆形充气囊的套装位置处设置有充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吞咽障碍治疗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孔和注水孔设置在所述套管相对的两侧壁上,所述导引头的端头为圆弧状结构,该圆弧状结构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管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吞咽障碍治疗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道、吸痰管道、充气管道均为圆筒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吞咽障碍治疗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道、吸痰管道、充气管道、充气球囊的材质均是乳胶。
CN201820150067.7U 2018-01-29 2018-01-29 吞咽障碍治疗球囊导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05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0067.7U CN208405718U (zh) 2018-01-29 2018-01-29 吞咽障碍治疗球囊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0067.7U CN208405718U (zh) 2018-01-29 2018-01-29 吞咽障碍治疗球囊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05718U true CN208405718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20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5006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05718U (zh) 2018-01-29 2018-01-29 吞咽障碍治疗球囊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057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834620T3 (es) Balón inflable y desmontable, destinado a ser implantado en una cavidad corporal, kit de tratamiento y método de vaciado asociados
US9521945B2 (en) Endoscope accessory
CN103687556B (zh) 使用用于提取的袋及施加器来提取腔内所含对象的装置
ES2323307T3 (es) Dispositivo implantable de movimiento libre en una cavidad corporal.
JPWO2007097393A1 (ja) カプセル内視鏡システム
US20100121144A1 (en) Endoscope Accessory
CN107155301A (zh) 可连接导管
CN103052358A (zh) 外科用囊袋及其应用方法
JP2010536517A (ja) 自然にある体孔を介して経腔的内視鏡下外科手術を行なうためのトロカール管、トロカール、栓子及び(又は)直腸鏡
US2016019893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ixing and shortening bowel at the time of endoscopy
JP2009519050A (ja) 経内臓の神経刺激マッピング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3272321B (zh) 体腔引流管套件
CN107625573A (zh) 肠道双腔造瘘粪便转流装置
JP2019531824A5 (zh)
CN205460379U (zh) 一种三腔胸腔闭式引流管
JPH08547A (ja) 内視鏡挿入ガイド
CN208405718U (zh) 吞咽障碍治疗球囊导管
WO2020259592A1 (zh) 鞘管装置及内窥镜组件
CN109044387A (zh) 一种能显示食管病变的三腔造影导管
JP2020530325A (ja) 泌尿器外科用内視鏡検査鞘
CN103272324A (zh) 一种微创介入式给药装置
Van Bonn et al. Applied flexible and rigid endoscopy
CN204910437U (zh) 小肠双对比造影导管
CN208371994U (zh) 肠道双腔造瘘粪便转流装置
CN203369885U (zh) 一种新型腹腔气囊套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2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