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04815U - 一种跟骨的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跟骨的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04815U
CN208404815U CN201721669241.0U CN201721669241U CN208404815U CN 208404815 U CN208404815 U CN 208404815U CN 201721669241 U CN201721669241 U CN 201721669241U CN 208404815 U CN208404815 U CN 208404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corpora calcanei
sticking department
lockplate
calcane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692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少辉
郑洪鹏
李其兴
赖志敏
刘崇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ab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uble Medical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uble Medical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Double Medical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17216692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04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04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048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Prosthes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跟骨的固定装置,包括锁定于跟骨内侧面的第一锁定板和锁定于跟骨外侧面的第二锁定板,所述第一锁定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突锁定部、沿载距突和后距关节面边缘分布的第一主体锁定部和由后距关节面边缘指向跟骨体下部的第一跟骨体锁定部,第二锁定板包括相互连接的沿后距关节面边缘分布的第二主体锁定部和由后距关节面边缘指向跟骨体中下部的第二跟骨体锁定部,两块锁定板的各个锁定部上均设有锁定孔,其能够对骨折块进行坚强、稳定的固定,能够具有较佳的锁入方向以适应复杂骨折线,同样使得对骨折块进行的固定更加稳定,实现微创置入。

Description

一种跟骨的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跟骨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跟骨骨折类型多样,在受到损伤时,跟骨各个位置都有较大的可能性发生骨折,现有的跟骨锁定板存在着对骨折块固定不够坚强、稳定,对复杂骨折线的适应性较差,锁定螺钉无法达到较佳的锁入方向,而且存在着对切口要求较大,无法实现微创操作,术后患者恢复困难,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跟骨的固定装置,其能够对骨折块进行坚强、稳定的固定,能够具有较佳的锁入方向以适应复杂骨折线,同样使得对骨折块进行的固定更加稳定,实现微创置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跟骨的固定装置,包括锁定于跟骨内侧面的第一锁定板和锁定于跟骨外侧面的第二锁定板,所述第一锁定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突锁定部、沿载距突和后距关节面边缘分布的第一主体锁定部和由后距关节面边缘指向跟骨体下部的第一跟骨体锁定部,第二锁定板包括相互连接的沿后距关节面边缘分布的第二主体锁定部和由后距关节面边缘指向跟骨体中下部的第二跟骨体锁定部,所述前突锁定部上设有两个前突锁定孔,且两个前突锁定孔的轴线形成夹角,第一主体锁定部上设有多个第一主体锁定孔,最上部的第一主体锁定孔的轴线与其它第一主体锁定孔的轴线形成夹角,第一跟骨体锁定部上设有多个第一跟骨体锁定孔,第二主体锁定部上设有两个第二主体锁定孔,且两个第二主体锁定孔的轴线形成夹角,第二跟骨体锁定部上设有多个第二跟骨体锁定孔,第一锁定板和第二锁定板上均设有多个克氏针孔。
作为优选,第一主体锁定孔有三个;第一跟骨体锁定孔有四个;第二跟骨体锁定孔有四个。
作为优选结构,第一跟骨体锁定部上远离第一主体锁定部的一端具有一个第一让位斜面。
作为优选结构,第二跟骨体锁定部上远离第二主体锁定部的一端具有一个第二让位斜面。
作为优选结构,两个前突锁定孔之间、相邻两个第一主体锁定孔之间、相邻两个第一跟骨体锁定孔之间、两个第二主体锁定孔之间、相邻两个第二跟骨体锁定孔之间均形成缩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固定装置包括锁定于跟骨内侧面的第一锁定板和锁定于跟骨外侧面的第二锁定板,第一锁定板包括前突锁定部、沿载距突和后距关节面边缘分布的第一主体锁定部和由后距关节面边缘指向跟骨体下部的第一跟骨体锁定部,第二锁定板包括相互连接的沿后距关节面边缘分布的第二主体锁定部和由后距关节面边缘指向跟骨体中下部的第二跟骨体锁定部,锁定板上的各个锁定部均设有锁定孔,第一锁定板和第二锁定板分别固定于跟骨的内侧面和外侧面,适应跟骨复杂的骨折情况,提供坚强、稳定的固定,有些锁定孔的轴线形成夹角,提高锁定板对复杂骨折的适应性和对骨折块进行更加坚强、稳定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锁定板与跟骨内侧面的配合示意图;
图2是第二锁定板与跟骨外侧面的配合示意图;
图3是前突锁定孔的轴线形成夹角的示意图;
图4是第一主体锁定孔的轴线形成夹角的示意图;
图5是第二主体锁定孔的轴线形成夹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5所示,一种跟骨的固定装置,包括锁定于跟骨内侧面的第一锁定板100和锁定于跟骨外侧面的第二锁定板200,第一锁定板100和第二锁定板200可以分别固定于跟骨的内侧面和外侧面,适应跟骨复杂的骨折情况,提供坚强、稳定的固定。
所述第一锁定板100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突锁定部1、沿载距突和后距关节面边缘分布的第一主体锁定部2和由后距关节面边缘指向跟骨体300下部的第一跟骨体锁定部3,前突锁定部1可以对前突处的骨折线进行固定,第一主体锁定部2可以对载距突和后距关节面附近的骨折线进行固定,第一跟骨体锁定部3可以对跟骨体300处的骨折线进行固定。前突锁定部1、第一主体锁定部2和第一跟骨体锁定部3依次连接,形成条状,实现微创置入。
第二锁定板200包括相互连接的沿后距关节面边缘分布的第二主体锁定部4和由后距关节面边缘指向跟骨体300中下部的第二跟骨体锁定部5,第二主体锁定部4同样可以对后距关节面附近的骨折线进行固定,第二跟骨体锁定部5同样可以对跟骨体300处的骨折线进行固定。第二主体锁定部4和第二跟骨体锁定部5相互连接,形成条状,实现微创置入。
所述前突锁定部1上设有两个前突锁定孔11,且两个前突锁定孔11的轴线形成夹角,两条轴线分别为第一轴线400和第二轴线500,轴线形成夹角说明当锁定螺钉(图中未示出)锁入前突锁定孔11后,两个锁定螺钉在空间或平面上具有夹角,即锁定螺钉具备了不同的锁入方向,具有夹角的锁定螺钉可以达到以下两个目的:一是能够很大程度地适应复杂的前突骨折情况,因为不同个体其骨折线的产生位置或走向是不一致的,当锁定螺钉具有不同的锁入方向后,就总会有一个或者两个锁定螺钉能够具有较佳的锁入方向,对骨折块进行较为稳定的固定,大大提高了锁定板的适应性;二是当具有夹角的锁定螺钉锁入同一骨折块后,可以使骨折块的固定达到成角稳定,达到稳定固定的目的,骨折块在多个方向上受到限制,不易偏移。
第一主体锁定部2上设有多个第一主体锁定孔21,最上部的第一主体锁定孔21的轴线与其它第一主体锁定孔21的轴线形成夹角,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锁定孔21有三个,最上部的第一主体锁定孔21的轴线为第三轴线600,其它第一主体锁定孔21的轴线为第四轴线700,同样地,轴线形成夹角说明当锁定螺钉(图中未示出)锁入第一主体锁定孔21后,多个锁定螺钉在空间或平面上具有夹角,即锁定螺钉具备了不同的锁入方向,具有夹角的锁定螺钉可以达到以下两个目的:一是能够很大程度地适应复杂的载距突和后距关节面附近的骨折情况,因为不同个体其骨折线的产生位置或走向是不一致的,当锁定螺钉具有不同的锁入方向后,就总会有一个或者两个锁定螺钉能够具有较佳的锁入方向,对骨折块进行较为稳定的固定,大大提高了锁定板的适应性;二是当具有夹角的锁定螺钉锁入同一骨折块后,可以使骨折块的固定达到成角稳定,达到稳定固定的目的,骨折块在多个方向上受到限制,不易偏移。
第一跟骨体锁定部3上设有多个第一跟骨体锁定孔3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跟骨体锁定孔31有四个,第一跟骨体锁定部3指向跟骨体300的下部,使第一跟骨体锁定部3的走向位于整个跟骨体300侧面的中间,最大程度地兼顾到跟骨体300各个位置的骨折线,避免存在离第一跟骨体锁定部3过远的骨折线,以致固定强度不够。
第二主体锁定部4上设有两个第二主体锁定孔41,且两个第二主体锁定孔41的轴线形成夹角,两个第二主体锁定孔41的轴线分别是第五轴线800和第六轴线900,同样地,轴线形成夹角说明当锁定螺钉(图中未示出)锁入第二主体锁定孔41后,两个锁定螺钉在空间或平面上具有夹角,即锁定螺钉具备了不同的锁入方向,具有夹角的锁定螺钉可以达到以下两个目的:一是能够很大程度地适应复杂的后距关节面附近的骨折情况,因为不同个体其骨折线的产生位置或走向是不一致的,当锁定螺钉具有不同的锁入方向后,就总会有一个或者两个锁定螺钉能够具有较佳的锁入方向,对骨折块进行较为稳定的固定,大大提高了锁定板的适应性;二是当具有夹角的锁定螺钉锁入同一骨折块后,可以使骨折块的固定达到成角稳定,达到稳定固定的目的,骨折块在多个方向上受到限制,不易偏移。
第二跟骨体锁定部5上设有多个第二跟骨体锁定孔5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跟骨体锁定孔51有四个,第二跟骨体锁定部5指向跟骨体300的中下部,使第二跟骨体锁定部5的走向位于整个跟骨体300侧面的中间,最大程度地兼顾到跟骨体300各个位置的骨折线,避免存在离第二跟骨体锁定部5过远的骨折线,的固定强度不够。
第一锁定板100和第二锁定板200上均设有多个克氏针孔6,用以穿过克氏针(图中未示出),实现对部分短小骨折块进行固定。
第一跟骨体锁定部3上远离第一主体锁定部2的一端具有一个第一让位斜面7,第一让位斜面7所在的位置厚度较薄,使得第一锁定板100在置入过程中能够更加顺利以及有效减少对软组织的激惹。
第二跟骨体锁定部5上远离第二主体锁定部4的一端具有一个第二让位斜面8,第二让位斜面8所在的位置厚度较薄,使得第二锁定板200在置入过程中能够更加顺利以及有效减少对软组织的激惹。
两个前突锁定孔11之间、相邻两个第一主体锁定孔21之间、相邻两个第一跟骨体锁定孔31之间、两个第二主体锁定孔41之间、相邻两个第二跟骨体锁定孔51之间均形成缩颈9,以便因不同个体的解剖差异,对锁定板进行折弯微调,重新塑形。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权利要求作等同的改变都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跟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定于跟骨内侧面的第一锁定板和锁定于跟骨外侧面的第二锁定板,所述第一锁定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突锁定部、沿载距突和后距关节面边缘分布的第一主体锁定部和由后距关节面边缘指向跟骨体下部的第一跟骨体锁定部,第二锁定板包括相互连接的沿后距关节面边缘分布的第二主体锁定部和由后距关节面边缘指向跟骨体中下部的第二跟骨体锁定部,所述前突锁定部上设有两个前突锁定孔,且两个前突锁定孔的轴线形成夹角,第一主体锁定部上设有多个第一主体锁定孔,最上部的第一主体锁定孔的轴线与其它第一主体锁定孔的轴线形成夹角,第一跟骨体锁定部上设有多个第一跟骨体锁定孔,第二主体锁定部上设有两个第二主体锁定孔,且两个第二主体锁定孔的轴线形成夹角,第二跟骨体锁定部上设有多个第二跟骨体锁定孔,第一锁定板和第二锁定板上均设有多个克氏针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主体锁定孔有三个;第一跟骨体锁定孔有四个;第二跟骨体锁定孔有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跟骨体锁定部上远离第一主体锁定部的一端具有一个第一让位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跟骨体锁定部上远离第二主体锁定部的一端具有一个第二让位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跟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前突锁定孔之间、相邻两个第一主体锁定孔之间、相邻两个第一跟骨体锁定孔之间、两个第二主体锁定孔之间、相邻两个第二跟骨体锁定孔之间均形成缩颈。
CN201721669241.0U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跟骨的固定装置 Active CN208404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69241.0U CN208404815U (zh)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跟骨的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69241.0U CN208404815U (zh)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跟骨的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04815U true CN208404815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27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69241.0U Active CN208404815U (zh)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跟骨的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048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92338B2 (en) Locking first metacarpal plate
CN102470006B (zh) 假体周围的骨板
CN104188716B (zh) 一种髋臼前后柱联合钢板
US10441331B2 (en) Fixing tool for open-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
EP3157451B1 (en) Anterolateral calcaneal plate
CN208404815U (zh) 一种跟骨的固定装置
CN202843768U (zh) 一种新型跟骨经皮插入锁定钢板
CN201684009U (zh) 跟骨微创解剖锁定钢板
CN205286514U (zh) 个性化股骨近端矫形定位导板
US9572610B2 (en) Mandibular bone plate
CN204274622U (zh) 一种金属锁定型跟骨接骨板
CN208492282U (zh) 一种尺骨鹰嘴锁定板
CN104367376A (zh) 一种金属锁定型跟骨接骨板
CN206979561U (zh) 后踝外侧用接骨板
CN205988319U (zh) 胫骨远端后外侧钢板
CN217472055U (zh) 一种用于治疗跟骨骨折的锁定板
CN105997214A (zh) 锁骨髓内钉
CN203763218U (zh) 一种专用于股骨内髁骨折的解剖锁定钢板
CN216823620U (zh) 一种掌骨矫形加压锁定板
CN204379412U (zh) 距舟融合板
CN206761751U (zh) 一种胫骨外固定装置
CN217472053U (zh) 一种跟骨接骨板
CN205322463U (zh) 胫骨近端接骨板系统
CN218305086U (zh) 一种跟骨环形解剖板
CN208677547U (zh) 一种股骨近端锁定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7

Address after: 200135 Room 202, building 4, No. 590, Ruiqing Road, east zone of Zhangjiang High tech industry,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Dabo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8 Shanbian Hongdong Road, Haica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Patentee before: DOUBLE MEDICAL TECHNOLOGY Inc.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