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03257U -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03257U
CN208403257U CN201820685528.0U CN201820685528U CN208403257U CN 208403257 U CN208403257 U CN 208403257U CN 201820685528 U CN201820685528 U CN 201820685528U CN 208403257 U CN208403257 U CN 208403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generating device
aerosol generating
aerosol
inn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855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瞿江洪
陆闻杰
王嘉俊
李祥林
聂斌
张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855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03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03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03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包括:烟杆,具有外壳,沿所述烟杆的长度方向,所述外壳内依次间隔设有电池和支架,所述支架内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沿所述长度方向,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充电结构和加热体,所述充电结构和所述加热体分别和所述控制板电连接;开关单元,设于所述外壳上并与所述外壳内的所述控制板连接,能够触发所述气雾产生装置的开、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气雾产生装置,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雾产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传统卷烟对健康及环境的影响问题开始逐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烟草生产商均致力于向消费者提供危害更低的烟草制品,低温加热不燃烧烟制品作为烟草消费的新形式,逐步受到市场的欢迎,正日益被大多数国家的卷烟消费者接受。
例如,公开号为CN106376975A的中国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气雾产生装置包括:空腔,具有空腔壳体以及由空腔壳体形成的空腔容置空间,空腔容置空间用于容置待加热介质,空腔顶部设有滤棉;密封盖,设于所述空腔底部以对所述空腔底部进行密封,所述密封盖的底部形成有穿设部;空气导流器,设置于密封盖的下方,具有导流槽以及导流孔,导流孔与穿设部对应设置;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底盖以及加热陶瓷片,加热器底盖设置于空气导流器的下方,加热陶瓷片固定于加热器底盖且穿过导流孔并刺穿穿设部以穿设入空腔容置空间。
现有的气雾产生装置的内部结构复杂,亟需提供结构简单的气雾产生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气雾产生装置的内部结构复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包括:烟杆,具有外壳,沿所述烟杆的长度方向,所述外壳内依次间隔设有电池和支架,所述支架内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沿所述长度方向,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充电结构和加热体,所述充电结构和所述加热体分别和所述控制板电连接;开关单元,设于所述外壳上并与所述外壳内的所述控制板连接,能够触发所述气雾产生装置的开、关。
可选地,所述电池和所述控制板之间还设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一端与所述控制板相抵,另一端和所述电池相抵。
可选地,所述外壳内还设有隔热座,所述隔热座与所述支架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加热体设于所述隔热座,所述加热体通过穿过所述隔热座的导线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控制板卡设于所述支架内。
可选地,所述支架通过定位销与所述外壳实现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架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贴合,且所述支架面向所述外壳的部分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外壳的相应位置设有第二定位孔,定位销插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
可选地,所述开关单元包括:按键和按键垫,所述控制板上设有触点,所述支架上设有暴露所述触点的通孔,所述按键垫设于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触点相抵,所述按键可活动地与所述按键垫连接,用于沿朝向所述控制板的方向按压所述按键垫,以触发所述气雾产生装置的开、关。
可选地,所述充电结构上还设有与所述外壳的内腔连通的进气通道。
可选地,所述充电结构包括:同圆心设置的第一导电电极和第二导电电极,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呈面状或环状,所述第二导电电极呈环状,所述第一导电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导电电极的内侧,且所述第一导电电极与所述第二导电电极之间绝缘。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和所述第二导电电极之间设有绝缘环。
可选地,还包括:管体,两端开口,所述管体插设于所述外壳内,一端与所述外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隔热座相抵,且所述管体未与所述外壳连接的部分悬空于所述外壳的内腔,所述管体的管壁上设有与所述外壳的内腔连通的通孔;
烟嘴,与所述管体的所述一端连接,供气雾形成基体插入;
容纳部,用于容纳气雾形成基体,一端插设于所述烟嘴内并与所述烟嘴连接,另一端悬空于所述管体内,且与所述隔热座间隔设置,所述加热体插入所述容纳部内,所述容纳部面向所述隔热座的部分设有第一进气孔。
可选地,所述容纳部面向所述管体的部分还设有第二进气孔。
可选地,还包括:容纳机构,所述加热体用于插入放置在所述容纳机构上的气雾形成基体内,所述容纳机构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外壳上还设有保持部,所述加热体位于所述保持部内,所述容纳机构插设于所述保持部内且与所述保持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容纳机构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内腔,所述内腔用于放置所述气雾形成基体。
可选地,所述保持部与所述容纳机构卡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凸部,所述保持部的内表面设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卡接;或者,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凸部,所述保持部的内表面设有凹部,该凸部和该凹部卡接;或者,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凹部,所述保持部的内表面设有凸部,该凸部和该凹部卡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保持部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外壳面向所述壳体的部分设有第一磁铁,所述壳体面向所述外壳的部分设有与所述第一磁铁极性相反的第二磁铁。
可选地,所述气雾形成基体与所述容纳部的内腔的腔壁的接触面积小于所述容纳部的内腔的腔壁的表面积。
可选地,所述气雾形成基体与所述容纳机构的内腔的腔壁的接触面积小于所述容纳机构的内腔的腔壁的表面积。
可选地,所述气雾形成基体与所述内腔的腔壁的接触面积与所述内腔的腔壁的表面积的比值为0.1至0.7。
可选地,所述内腔的腔壁沿周向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凹槽,所述凹槽沿轴向延伸,所述轴向与所述加热体的延伸方向一致。
可选地,至少部分凹槽沿所述轴向与外界连通。
可选地,沿所述轴向,所述内腔的腔壁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用于环绕所述加热体设置;所述凹槽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腔壁上的第一凹槽,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部分的腔壁上的第二凹槽。
可选地,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轴向一一对应。
可选地,沿所述周向,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
可选地,沿所述轴向,所述内腔的腔壁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用于环绕所述加热体设置;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径,所述凹槽设于所述第二部分的腔壁上。
如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雾产生装置包括:烟杆,烟杆具有外壳,沿烟杆的长度方向,在烟杆的外壳内依次间隔设有电池和支架,其中,支架内安装有控制板,通过支架将控制板固定于烟杆内,控制板与电池电连接。沿烟杆的长度方向,烟杆的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充电结构和加热体,充电结构和加热体分别和控制板电连接;还包括:开关单元,设于烟杆的外壳上并与外壳内的控制板连接,能够触发气雾产生装置的开、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气雾产生装置,通过开关单元触发气雾产生装置的开,电池给控制板供电,控制板可以控制加热体发热,以雾化设于气雾产生装置上的气雾形成基体,供用户抽吸。当用户不需要抽吸时,通过开关单元触发气雾产生装置的关,电池停止给控制板供电,加热体停止加热。
待气雾产生装置内的电池电量不足时,可以通过充电结构给电池充电,控制板可以控制电池的充电过程,已完成对气雾产生装置内的电池的充电,以使气雾产生装置能够正常工作。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立体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立体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中烟杆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中容纳部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立体图三;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烟杆和容纳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容纳机构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容纳机构的剖视图,图中黑色箭头示出了气流的流向;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容纳机构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容纳机构和气雾形成基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容纳机构的仰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本体部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剖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容纳机构和保持部的连接示意图一;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容纳机构和保持部的连接示意图二;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容纳机构和保持部的连接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雾产生装置1,包括:烟杆40,烟杆40具有外壳20,参考图3至图5,沿烟杆40的长度方向(图1和图5中Y方向所示),在烟杆40 的外壳20内依次间隔设有电池50和支架60,其中,支架60内安装有控制板70,通过支架60将控制板70固定于烟杆40内,控制板70与电池50电连接。沿烟杆40的长度方向,烟杆40的外壳20的两端分别设有充电结构140和加热体22,充电结构140和加热体22 分别和控制板70电连接;还包括:开关单元80,设于烟杆40的外壳20上并与外壳20内的控制板70连接,能够触发气雾产生装置1的开、关。
从而,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气雾产生装置1,通过开关单元80触发气雾产生装置1的开,电池50给控制板70供电,控制板70可以控制加热体22发热,以雾化设于气雾产生装置1上的气雾形成基体,供用户抽吸。当用户不需要抽吸时,通过开关单元80 触发气雾产生装置1的关,电池50停止给控制板70供电,加热体22停止加热。
待气雾产生装置1内的电池50电量不足时,可以通过充电结构140给电池50充电,控制板70可以控制电池50的充电过程,以完成对气雾产生装置1内的电池50的充电,以使气雾产生装置1能够正常工作。
继续参考图3和图5,本实施例中,电池50和控制板70之间还设有防护垫130,沿长度方向,防护垫130一端与控制板70相抵,另一端和电池50相抵。防护垫130可以防止电池50和控制板70碰撞,以发生短路,延长了气雾产生装置1的使用寿命。
参考图3和图5,本实施例中,烟杆40的外壳20内还设有隔热座120,隔热座120 与支架60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加热体22设于隔热座120,加热体22通过穿过隔热座120的导线22a与控制板70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5,支架60呈筒状,支架 60的外表面与外壳20的内表面贴合,提升了支架60与外壳20的连接稳定性。支架60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槽62,控制板70卡设于支架60内的卡槽62上,实现对控制板 70的固定。其中,支架60面向外壳20的部分设有第一定位孔,外壳20的相应位置设有第二定位孔,在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内插设定位销83。即,支架60通过定位销83与外壳20实现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控制板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安装于支架内,支架的外表面可以不与外壳的内表面贴合,只要支架能够固定于烟杆的外壳即可。
继续参考图3和图5,本实施例中,开关单元80包括:按键81和按键垫82,控制板 70上设有触点71,支架60上设有暴露触点71的通孔61,外壳20上相应位置处设有暴露开关单元80的通孔,按键垫82设于通孔61并与触点71相抵,按键81可活动地与按键垫82连接,用于沿朝向控制板70的方向(图5中M方向所示)按压按键垫82,按键垫 82按压控制板70上的触点71,从而可以触发气雾产生装置1的开、关。需说明的是,开关单元80不限于触发气雾产生装置1的开、关,也可以控制气雾产生装置1的其它功能,例如控制气雾产生装置1处于儿童锁模式。
参考图1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结构140上还设有与外壳20的内腔连通的进气通道144,外界的新鲜空气通过进气通道144进入气雾产生装置1内,利于用户进行抽吸操作。此外,参考图1、图3及图5,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结构140包括:同圆心设置的第一导电电极141和第二导电电极142,其中,第一导电电极141呈面状或环状,第二导电电极142呈环状,第一导电电极141位于第二导电电极142的内侧,且第一导电电极141与第二导电电极142之间绝缘,第一导电电极141和第二导电电极142之间设有绝缘环143,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电接触,同时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极接反带来安全隐患。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导电电极141与第二导电电极142设为同圆心,是为了保证气雾产生装置1在绕轴心任意旋转的过程中,在圆形端面的每条半径上,两个导电电极上的点到中心或到圆周的距离保持不变。将气雾产生装置1放置于充电盒(图未示出)上后,充电盒上的充电电极(图未示出)面向气雾产生装置1的充电结构140设置,且分别和第一导电电极141、第二导电电极142电连接。气雾产生装置1在绕轴心任意转动的过程中,气雾产生装置1的第一导电电极141与第二导电电极142始终与充电盒上的充电电极保证正常的电接触,保证充电的稳定性,方便了气雾产生装置1的充电。
参考图3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气雾产生装置1还包括:管体90,管体90两端开口,管体90插设于外壳20内,一端与外壳20连接,另一端与隔热座120相抵,且管体90未与外壳20连接的部分悬空于外壳20的内腔,管体90的管壁上设有与外壳20的内腔连通的通孔92。本实施例中,管体90的一端设有凸部93,管体90通过铆压的方式与外壳20 连接,不限于通过铆压的方式与外壳20连接,管体90上的凸部93与外壳20在长度方向相抵。此外,气雾产生装置1上还设有烟嘴100,烟嘴100与管体90的所述一端连接,供气雾形成基体插入。本实施例中,烟嘴100上设有外螺纹,管体90的管壁上设有内螺纹,烟嘴100和管体90的所述一端螺纹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烟嘴100和管体90的所述一端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连接,例如铆压的方式。
在气雾产生装置1上还设有容纳部110,容纳部110用于容纳气雾形成基体,容纳部110一端插设于烟嘴100内并与烟嘴100连接,另一端悬空于管体90内,且与隔热座120 间隔设置,加热体22插入容纳部110内。参考图6,容纳部110面向隔热座120的部分设有第一进气孔111。图5中黑色箭头示出了空气的流向,在容纳部110内插设气雾形成基体后,用户进行抽吸动作时,外界新鲜的空气通过进气通道144进入外壳20的内腔,依次通过管体90上的通孔92、容纳部110与隔热座120之间的区域、第一进气孔111、容纳部110,并随着气雾形成基体雾化后的气雾流向用户口腔。
也即,本实用新型采用悬挂式三层壁空结构,容纳部110悬空于管体90内腔,管体90悬空于外壳20内腔,三层壳壁之间形成两层空气层,有效隔热的同时,通过空气流动带走散逸的热量,使得外壳20温度大幅降低,将有效的解决外壳20发烫的问题。
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烟嘴100和容纳部110连接,烟嘴100与管体90连接,容纳部110悬空于管体90的内腔,那么在容纳部110内放置气雾形成基体后,可以沿周向逆时针旋动一下烟嘴100,气雾形成基体会相对加热体22产生周向运动,可实现加热体22与气雾形成基体的分离,利于将气雾形成基体取出。需要彻底清洁时,继续逆时针旋转即可使烟嘴100与管体90分离,以进行清洁操作。
此外,参考图6,为了进一步保证抽吸过程中,进气的顺畅性,容纳部110面向管体90的部分还设有第二进气孔112,外界的新鲜空气不仅由第一进气孔111进入容纳部110内,还由第二进气孔112进入容纳部110内。需说明的是,第一进气孔111和第二进气孔 112的数量不做限制,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数量。图6中示出了在容纳部110面向管体 90的部分设有一排三个第二进气孔112,容纳部110面向隔热座120的部分设有八个第一进气孔111。
参考图7至图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气雾产生装置1的容纳机构10,气雾产生装置1设有后述的加热体22(参考图14),结合图11所示,加热体22用于插入放置在容纳机构10上的气雾形成基体30内,加热气雾形成基体30产生气雾供抽吸。本实用新型的容纳机构10包括:壳体10a,壳体10a具有内腔13,沿轴向(图9中X方向所示),壳体10a的两端开口。
参考图10和图11,壳体10a的内腔13用于放置气雾形成基体30,气雾形成基体30放置于壳体10a的内腔13中后,壳体10a的内腔13夹持气雾形成基体30,气雾形成基体30的外表面与壳体10a的内腔13的腔壁接触,气雾形成基体30与内腔13的腔壁的接触面积小于内腔13的腔壁的表面积。本实施例中,气雾形成基体30与内腔13的腔壁的接触面积与内腔13的腔壁的表面积的比值为0.1至0.7,包括0.1和0.7。
其中,内腔13的腔壁的表面积指的是气雾形成基体30插入壳体10a的内腔13的这一区域内所对应的内表面的表面积。例如,参考图12,气雾形成基体30插入壳体10a的内腔13的深度为H,那么,壳体10a的内腔13的这一深度所对应的内表面的表面积即为内腔13的腔壁的表面积,在这一区域内,气雾形成基体30与内腔13的腔壁的接触面积小于内腔13的腔壁的表面积。也即,壳体10a的内腔13的腔壁面向气雾形成基体30的部分的内表面的表面积大于气雾形成基体30与内腔13的腔壁的这一部分的接触面积。
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容纳机构10减小了气雾形成基体30与壳体10a的内腔13的腔壁的接触面积。加热体22插入容纳机构10上的气雾形成基体30内,对气雾形成基体30加热时,气雾形成基体30与壳体10a的内腔13的腔壁的接触面积减小后,减少了热量传导,有效降低了容纳气雾形成基体30的容纳机构10的表面温度。
继续参考图9和图10,本实用新型的内腔13的腔壁沿周向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凹槽 12,凹槽12由设于壳体10a的内腔13的腔壁上的凸起12a形成,沿周向,内腔13的腔壁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凸起12a,相邻的凸起12a形成上述凹槽12,气雾形成基体30插入壳体10a的内腔13中后,气雾形成基体30的外表面与壳体10a的内腔13中的凸起12a相接触,凸起12a夹持气雾形成基体30。
其中,内腔13中的凹槽12沿轴向(图9中X方向所示)延伸,轴向与加热体22的延伸方向一致。参考图10和图11,气雾形成基体30与内腔13中的凸起12a接触后,内腔13中的凹槽12形成气流通路,当加热体22加热气雾形成基体30后,用户抽吸时,外界空气沿着气流通路进入气雾产生装置1内,以利于用户抽吸,图10中黑色箭头示出了容纳机构10内的气流流向。
用户抽吸过程中,外界空气经凹槽12流过气雾形成基体30的外表面,可充分利用气雾形成基体30表面溢散热量,达到预热空气的目的,加热体22冷却再重新加热的时间缩短,降低了功耗。同时,气雾形成基体30与凸起12a相接触,减小了气雾形成基体30与壳体10a的内腔13的腔壁的接触面积,气雾形成基体30与壳体10a的内腔13的腔壁的接触面积减小后,达到了减少热传导的目的,有效降低了容纳气雾形成基体30的容纳机构1 0的表面温度。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至少部分凹槽12沿轴向与外界连通,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0,所有的凹槽12沿轴向与外界连通。这样设置后,气流通路通畅,利于用户抽吸。
继续参考图9和图10,沿轴向(图10中X方向所示),壳体10a的内腔13的腔壁包括第一部分102和第二部分101,其中第一部分102用于环绕加热体22设置;参考图13,凹槽12包括设于第一部分102的腔壁上的第一凹槽121;参考图11,凹槽12还包括设于第二部分101的腔壁上的第二凹槽122。至少部分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在轴向一一对应。
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的数量相同,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在轴向一一对应;即,在轴向,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连通,使得气流通路通畅。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数量不相同,可以是多个第一凹槽对应一个第二凹槽,或者多个第二凹槽对应一个第一凹槽,只要满足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轴向连通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沿周向(图11和图13中T方向所示),第一凹槽121的宽度(图13 中a所示)大于第二凹槽122的宽度(图11中b所示)。也即,沿轴向,第一凹槽121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二凹槽122的投影面积。其中,可以是所有的第一凹槽121的宽度相等;或者,部分第一凹槽121的宽度相等,部分第一凹槽121的宽度不等;或者,所有的第一凹槽121的宽度均不相等,只要满足第一凹槽121的宽度大于第二凹槽122的宽度即可。这样设置后,由于第一部分102是环绕加热体22设置,壳体10a的这一区域的温度相比于其余部分的温度高。
可以理解为,壳体10a的腔壁的第一部分102的温度比第二部分101的温度高,设于第一部分102的第一凹槽121的宽度大于设于第二部分101的第二凹槽122的宽度,使得气雾形成基体30与第一部分102的接触面积小于与第二部分101的接触面积,减少了气雾形成基体30与内腔13的腔壁的第一部分102之间的热量传导,有效降低了壳体10a的内腔13的腔壁的第一部分102所对应的容纳机构10的表面温度。
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凹槽121的宽度相等,各第二凹槽122的宽度相等,这利于气流通路中气流的稳定流通。
相当于,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减小了气雾形成基体与壳体的内腔的腔壁的接触面积,使得气雾形成基体与内腔的腔壁的接触面积小于内腔的腔壁的表面积。在其它实施例中,沿轴向,内腔的腔壁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用于环绕加热体设置;第一部分的内径大于第二部分的内径,凹槽设于第二部分的腔壁上。相当于其它实施例中,仅在第二部分上设置凹槽,第一部分不设置凹槽,在气雾形成基体插入壳体的内腔中后,第二部分上的凹槽夹持气雾形成基体,而第一部分的腔壁与气雾形成基体间隙配合,这也使得气雾形成基体与内腔的腔壁的接触面积小于内腔的腔壁的表面积。
其中,第一部分的腔壁与气雾形成基体之间形成的间隙形成气路,该间隙与第二部分上的凹槽连通,从而也形成了气流通道。需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气雾形成基体插入壳体的内腔后,气雾形成基体可以是与第一部分的腔壁完全不接触,也可以是部分接触,只要是第一部分的腔壁与气雾形成基体间隙配合即可。
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容纳机构10的壳体10a为耐磨壳体10a,例如可以采用氟塑料、尼龙1010、尼龙12、尼龙66等材料;壳体10a的内腔13的腔壁的第一部分102 耐高温,可采用PEEK、铁氟龙等耐高温材料。
参考图7、图14和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雾产生装置1,气雾产生装置1具有外壳20,外壳20上设有加热体22,容纳机构10与气雾产生装置1的烟杆40的外壳20 可拆卸连接。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外壳20上设有保持部21,加热体22位于保持部2 1内,容纳机构10插设于保持部21内且与保持部21可拆卸连接。加热体22长时间加热气雾形成基体30后需要清洁,在清洁时,将容纳机构10从外壳20上拆卸下来,便于对加热体22全面清洁。由于容纳机构10与外壳20可拆卸连接,方便容纳机构10从外壳2 0上拆卸下来。
需说明的是,容纳机构10与外壳20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不做限制。例如,参考图15和图16,保持部21与容纳机构10卡接。参考图9,壳体10a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凸部11,参考图14,保持部21的内表面设有第二凸部23,容纳机构10沿轴向插设于保持部21内后,第一凸部11和第二凸部23卡接,在无外力作用时,容纳机构10在轴向的运动受到限制,容纳机构10不会从保持部21上脱离。当需要清洁时,向容纳机构10施加作用力,将容纳机构10从保持部21拔出,加热体22完全被暴露,以利于对加热体22进行清洁。
在其它实施例中,壳体的外表面设有凸部,保持部的内表面设有凹部,该凸部和该凹部卡接;或者,壳体的外表面设有凹部,保持部的内表面设有凸部,该凸部和该凹部卡接。或者,容纳机构和外壳采用其它卡接方式,以实现容纳机构和外壳的可拆卸连接。
参考图17并结合图7所示,外壳20面向壳体10a的部分设有第一磁铁24,壳体10a面向外壳20的部分设有与第一磁铁24极性相反的第二磁铁14。即,壳体10a面向外壳2 0的部分设有与外壳20上的磁铁极性相反的磁铁。容纳机构10沿轴向插设于保持部21内后极性相反的第一磁铁24和第二磁铁14吸附在一起,在无外力作用时,第一磁铁24和第二磁铁14不会分离,容纳机构10不会从保持部21上脱离。当需要清洁时,向容纳机构10施加作用力,使得第一磁铁24和第二磁铁14分离,从而将容纳机构10从保持部2 1拔出,加热体22完全被暴露,以利于对加热体22进行清洁。相当于,容纳机构10和外壳20通过磁铁吸附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参考图18并结合图7所示,壳体10a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保持部21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内螺纹和外螺纹连接实现容纳机构10和外壳20的可拆卸连接。当需要清洁时,旋拧容纳机构10,将容纳机构10从保持部21拧出,加热体22完全被暴露,以利于对加热体22进行清洁。相当于,容纳机构10和外壳20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需说明的是,容纳机构10和外壳20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不限于上述连接方式,还可以是其它连接方式,只要能够实现容纳机构10和外壳20的可拆卸连接即可。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的容纳部110的内部结构可以和容纳机构10的内部结构相同。即,气雾形成基体与容纳部110的内腔的腔壁的接触面积小于容纳部110的内腔的腔壁的表面积,气雾形成基体与容纳部110的内腔的腔壁的接触面积与容纳部110的内腔的腔壁的表面积的比值为0.1至0.7。容纳部110的内腔的结构和容纳机构10的内腔的结构相同,具体可参见上文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27)

1.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烟杆,具有外壳,沿所述烟杆的长度方向,所述外壳内依次间隔设有电池和支架,所述支架内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沿所述长度方向,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充电结构和加热体,所述充电结构和所述加热体分别和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开关单元,设于所述外壳上并与所述外壳内的所述控制板连接,能够触发所述气雾产生装置的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和所述控制板之间还设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一端与所述控制板相抵,另一端和所述电池相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还设有隔热座,所述隔热座与所述支架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加热体设于所述隔热座,所述加热体通过穿过所述隔热座的导线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卡设于所述支架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通过定位销与所述外壳实现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贴合,且所述支架面向所述外壳的部分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外壳的相应位置设有第二定位孔,定位销插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按键和按键垫,所述控制板上设有触点,所述支架上设有暴露所述触点的通孔,所述按键垫设于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触点相抵,所述按键可活动地与所述按键垫连接,用于沿朝向所述控制板的方向按压所述按键垫,以触发所述气雾产生装置的开、关。
8.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结构上还设有与所述外壳的内腔连通的进气通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结构包括:同圆心设置的第一导电电极和第二导电电极,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呈面状或环状,所述第二导电电极呈环状,所述第一导电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导电电极的内侧,且所述第一导电电极与所述第二导电电极之间绝缘。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和所述第二导电电极之间设有绝缘环。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管体,两端开口,所述管体插设于所述外壳内,一端与所述外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隔热座相抵,且所述管体未与所述外壳连接的部分悬空于所述外壳的内腔,所述管体的管壁上设有与所述外壳的内腔连通的通孔;
烟嘴,与所述管体的所述一端连接,供气雾形成基体插入;
容纳部,用于容纳气雾形成基体,一端插设于所述烟嘴内并与所述烟嘴连接,另一端悬空于所述管体内,且与所述隔热座间隔设置,所述加热体插入所述容纳部内,所述容纳部面向所述隔热座的部分设有第一进气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面向所述管体的部分还设有第二进气孔。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纳机构,所述加热体用于插入放置在所述容纳机构上的气雾形成基体内,所述容纳机构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还设有保持部,所述加热体位于所述保持部内,所述容纳机构插设于所述保持部内且与所述保持部可拆卸连接;
所述容纳机构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内腔,所述内腔用于放置所述气雾形成基体。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与所述容纳机构卡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凸部,所述保持部的内表面设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卡接;或者,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凸部,所述保持部的内表面设有凹部,该凸部和该凹部卡接;或者,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凹部,所述保持部的内表面设有凸部,该凸部和该凹部卡接。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保持部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面向所述壳体的部分设有第一磁铁,所述壳体面向所述外壳的部分设有与所述第一磁铁极性相反的第二磁铁。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形成基体与所述容纳部的内腔的腔壁的接触面积小于所述容纳部的内腔的腔壁的表面积。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形成基体与所述容纳机构的内腔的腔壁的接触面积小于所述容纳机构的内腔的腔壁的表面积。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形成基体与所述内腔的腔壁的接触面积与所述内腔的腔壁的表面积的比值为0.1至0.7。
22.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的腔壁沿周向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凹槽,所述凹槽沿轴向延伸,所述轴向与所述加热体的延伸方向一致。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凹槽沿所述轴向与外界连通。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轴向,所述内腔的腔壁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用于环绕所述加热体设置;
所述凹槽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腔壁上的第一凹槽,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部分的腔壁上的第二凹槽。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轴向一一对应。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周向,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轴向,所述内腔的腔壁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用于环绕所述加热体设置;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径,所述凹槽设于所述第二部分的腔壁上。
CN201820685528.0U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Active CN208403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85528.0U CN208403257U (zh)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85528.0U CN208403257U (zh)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03257U true CN208403257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14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85528.0U Active CN208403257U (zh)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032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7559A (zh) * 2018-05-09 2018-09-07 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7559A (zh) * 2018-05-09 2018-09-07 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WO2019214008A1 (zh) * 2018-05-09 2019-11-14 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97559A (zh)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AU2013391954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04232296U (zh) 烟碱液雾化器及包括该烟碱液雾化器的吸烟装置
CN104000305B (zh) 电子烟
CN206079041U (zh) 雾化器和包括该雾化器的分体式电子烟
US9480286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devic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thereof
CN205390306U (zh) 烟弹及应用其的电子烟
CN105768225A (zh) 烟弹及应用其的电子烟
CN206079042U (zh) 导电结构以及应用该导电结构的分体式电子烟
WO2017113106A1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
CN206659108U (zh) 易拆装雾化器以及电子吸烟装置
GB2611902A (en)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CN208403257U (zh)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CN111317180A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8849515U (zh) 充电状态指示电路和电子设备
US20230180854A1 (en) Electronic vaporization device
CN208863587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8323821A (zh) 一种容纳机构和气雾产生装置
CN110353987B (zh) 清洗方便的艾灸颈椎仪
CN210124323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8446615U (zh) 一种低温烘焙烟具
CN208096021U (zh) 一种容纳机构和气雾产生装置
CN110754705A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205865978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CN214802340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740, Building 20, 733 Changyang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82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740, Building 20, 733 Changyang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82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0082 No. 717, Changyang Road, Shanghai, Yangp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740, Building 20, 733 Changyang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82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