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93451U - 一种童车的坐蔸机构及童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童车的坐蔸机构及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93451U
CN208393451U CN201820852736.5U CN201820852736U CN208393451U CN 208393451 U CN208393451 U CN 208393451U CN 201820852736 U CN201820852736 U CN 201820852736U CN 208393451 U CN208393451 U CN 2083934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ambulator
wall
root decline
linkage piece
decline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527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Weikai Children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Weikai Children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Weikai Children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Weikai Children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527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934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93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934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al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童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童车的坐蔸机构及童车,坐蔸机构包括靠背杆组件、座垫板组件以及前扶手组件,靠背杆组件以及前扶手组件分别与座垫板组件转动连接;靠背杆组件包括靠背杆以及固设在靠背杆上的连接件,连接件上固设有联动件,联动件上设有弧形块以及位于弧形块一侧的平面避空区,前扶手组件上设有联动片,联动片的内壁以及底部均为弧形面,弧形块的外壁能紧贴或脱离联动片的内壁设置。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使得坐蔸机构在坐姿状态、躺姿状态以及折叠状态三者间的转换操作更加简单,且折叠后的体积更小。

Description

一种童车的坐蔸机构及童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童车的坐蔸机构及童车。
背景技术
童车由于其便利性和舒适性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具有婴儿的家庭中,目前,很多童车都设置了坐蔸,以供婴儿的乘坐。随着人们对婴儿乘坐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通常会将坐蔸设置为坐姿状态和躺姿状态,但是现有坐蔸在进行上述两种状态的转换时,转换操作过于繁琐。
而且为了更好的便于童车的放置,现有童车的坐蔸设计为可折叠结构,但是这种坐蔸的折叠过程过于繁琐,且折叠后的体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童车的坐蔸机构及童车,以解决现有童车坐蔸转换状态时转换操作过于繁琐,以及折叠过程过于繁琐,且折叠后的体积较大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童车的坐蔸机构,包括靠背杆组件、座垫板组件以及前扶手组件,所述靠背杆组件以及前扶手组件分别与所述座垫板组件转动连接;
所述靠背杆组件包括靠背杆以及固设在所述靠背杆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固设有联动件,所述联动件上设有弧形块以及位于弧形块一侧的平面避空区,所述前扶手组件上设有联动片,所述联动片的内壁以及底部均为弧形面,所述坐蔸机构呈坐姿状态以及躺姿状态时,所述弧形块的外壁能紧贴于所述联动片的内壁设置;
所述坐蔸机构从坐姿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时,所述弧形块的外壁脱离所述联动片的内壁设置,且所述联动片置于所述平面避空区内且底部抵接于所述平面避空区侧壁;
所述坐蔸机构从折叠状态向坐姿状态转换时,所述联动片的底部由所述平面避空区侧壁推动并带动前扶手组件转动打开。
作为优选,所述靠背杆组件与所述座垫板组件之间通过第一轴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联动件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连接件上,且所述联动件上设有供所述第一轴穿过的孔。
作为优选,所述前扶手组件与所述座垫板组件之间通过第二轴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联动片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前扶手组件上,且所述联动片的中间位置上设有供所述第二轴穿过的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童车,包括上述的童车的坐蔸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坐蔸机构,当需要转换坐姿状态或躺姿状态时,只需转动靠背杆组件,弧形块的外壁能够紧贴在联动片的内壁,使弧形块的外壁与联动片的内壁形成面接触。当需要转换成折叠状态时,转动靠背杆组件至弧形块的外壁与联动片的内壁相脱离,随后在靠背杆组件的重力作用下,即可使得坐蔸完全折叠。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使得坐蔸机构在坐姿状态、躺姿状态以及折叠状态三者间的转换操作更加简单,且折叠后的体积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童车的坐蔸机构处于坐姿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童车的坐蔸机构显示有联动件和联动片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童车的坐蔸机构显示有联动件和联动片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童车的坐蔸机构处于躺姿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童车的坐蔸机构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靠背杆组件;2、座垫板组件;3、踏脚围框组件;4、前扶手组件;5、联动件;6、联动片;7、第一轴;8、第二轴;1-1、靠背杆;1-2、连接件;5-1、弧形块;5-2、平面避空区;6-1、内壁;6-2、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童车的坐蔸机构,如图1-5所示,该童车的坐蔸机构包括靠背杆组件1、座垫板组件2、踏脚围框组件3以及前扶手组件4,其中靠背杆组件1的两端与座垫板组件2的两端通过第一轴7转动连接,前扶手组件4的两端与座垫板组件2的两端通过第二轴8转动连接,座垫板组件2的前端与踏脚围框组件3转动连接。
可参照图1-3,上述靠背杆组件1包括靠背杆1-1以及固设在靠背杆1-1两端的连接件1-2,其中在连接件1-2上固设有联动件5,具体是联动件5通过螺钉固定于连接件1-2上,且在联动件5上设有供第一轴7穿过的孔。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联动件5上设有弧形块5-1,该弧形块5-1的外壁呈圆弧面结构。
如图3所示,在前扶手组件4上设有联动片6,具体是联动片6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前扶手组件4上,且联动片6的中间位置上设有供第二轴8穿过的孔。上述该联动片6的内壁6-1以及底部6-2均为弧形面,当坐蔸机构呈坐姿状态以及躺姿状态时,上述弧形块5-1的外壁能紧贴于所述联动片6的内壁6-1设置,即弧形块5-1的外壁与联动片6的内壁6-1呈面接触设置。且坐蔸机构呈坐姿状态时弧形块5-1的外壁与联动片6的内壁6-1的接触面积,小于坐蔸机构呈躺姿状态时弧形块5-1的外壁与联动片6的内壁6-1的接触面积。
在坐蔸机构从坐姿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时,上述弧形块5-1的外壁脱离联动片6的内壁6-1设置。具体的,是在联动件5上设有位于弧形块5-1一侧的平面避空区5-2,当坐蔸机构呈折叠状态时,联动片6置于平面避空区5-2内,且联动片6的底部6-2抵接于平面避空区5-2的侧壁。
本实施例的上述童车的坐蔸机构在进行三种状态的转换时,具体转换方式如下:
当坐蔸机构从折叠状态向坐姿状态转换时,向后旋转靠背杆组件1,随着靠背杆组件1旋转一定程度时,联动件5的平面避空区5-2的侧壁推动联动片6的底部6-2,联动片6在底部6-2被推动的同时转动,并在转动时带动前扶手组件4一起随之向上旋转,实现前扶手组件4的打开。随着靠背杆组件1的继续旋转,联动片6的底部6-2脱离平面避空区5-2,此时联动件5的弧形块5-1的外壁会与联动片6上的内壁6-1相接触并呈面接触,当旋转到坐姿位置时,可通过童车的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将靠背杆组件1以及前扶手组件4锁定,此时坐蔸机构处于坐姿状态(图1所示)。
当坐蔸机构从坐姿状态向躺姿状态转换时,解除靠背杆组件1和前扶手组件4之间的锁定,并向后旋转靠背杆组件1,此时联动件5上的弧形块5-1的外壁与联动片6上的内壁6-1面接触的面积逐渐增大,并最终弧形块5-1的外壁完全抵在联动片6上的内壁6-1处,通过童车的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将靠背杆组件1以及前扶手组件4锁定,此时坐蔸机构处于躺姿状态(图4所示)。
当坐蔸机构从坐姿状态或者躺姿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将靠背杆组件1向前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弧形块5-1的外壁与联动片6上的内壁6-1面接触的面积逐渐减小,即弧形块5-1的外壁逐渐脱离联动片6上的内壁6-1,并且联动片6会使得前扶手组件4向前转动,在靠背杆组件1旋转一定程度时,弧形块5-1的外壁完全脱离联动片6上的内壁6-1,联动片6置于平面避空区5-2内且底部6-2抵接于平面避空区5-2的侧壁,此时前扶手组件4已经向前转动一定角度,随后通过前扶手组件4的自重即可旋转至坐蔸机构完全折叠(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童车,包括上述的童车的坐蔸机构,通过该坐蔸机构,能够使得坐蔸机构在坐姿状态、躺姿状态以及折叠状态三者间的转换操作更加简单,且坐蔸机构折叠后的体积更小。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童车的坐蔸机构,包括靠背杆组件(1)、座垫板组件(2)以及前扶手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杆组件(1)以及前扶手组件(4)分别与所述座垫板组件(2)转动连接;
所述靠背杆组件(1)包括靠背杆(1-1)以及固设在所述靠背杆(1-1)上的连接件(1-2),所述连接件(1-2)上固设有联动件(5),所述联动件(5)上设有弧形块(5-1)以及位于弧形块(5-1)一侧的平面避空区(5-2),所述前扶手组件(4)上设有联动片(6),所述联动片(6)的内壁(6-1)以及底部(6-2)均为弧形面;
所述坐蔸机构呈坐姿状态以及躺姿状态时,所述弧形块(5-1)的外壁能紧贴于所述联动片(6)的内壁(6-1)设置;
所述坐蔸机构从坐姿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所述弧形块(5-1)的外壁脱离所述联动片(6)的内壁(6-1)设置,所述联动片(6)置于所述平面避空区(5-2)内且底部(6-2)抵接于所述平面避空区(5-2)侧壁;
所述坐蔸机构从折叠状态向坐姿状态转换时,所述联动片(6)的底部(6-2)由所述平面避空区(5-2)侧壁推动并带动前扶手组件(4)转动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的坐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杆组件(1)与所述座垫板组件(2)之间通过第一轴(7)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童车的坐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5)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连接件(1-2)上,且所述联动件(5)上设有供所述第一轴(7)穿过的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的坐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扶手组件(4)与所述座垫板组件(2)之间通过第二轴(8)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童车的坐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片(6)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前扶手组件(4)上,且所述联动片(6)的中间位置上设有供所述第二轴(8)穿过的孔。
6.一种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童车的坐蔸机构。
CN201820852736.5U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童车的坐蔸机构及童车 Active CN208393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52736.5U CN208393451U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童车的坐蔸机构及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52736.5U CN208393451U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童车的坐蔸机构及童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93451U true CN208393451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133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52736.5U Active CN208393451U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童车的坐蔸机构及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934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2484B (zh) 可调整背靠的倾斜角度的婴儿载具
CN205197524U (zh) 摇椅
WO2017197905A1 (zh) 座椅扶手高度调节机构及座椅
CN204998373U (zh) 座椅角度调节锁定机构
CN107323513B (zh) 一种婴儿推车座兜及婴儿推车
CN112716193A (zh) 具有零重力调节功能的舒适椅支架
CN201612356U (zh) 坐躺折叠椅
CN208393451U (zh) 一种童车的坐蔸机构及童车
CN103445549B (zh) 多功能座椅
CN208731059U (zh) 一种婴儿推车
CN101774357B (zh) 一种公交车旋转折叠座椅
CN109153397B (zh) 一种座椅可旋转的儿童推车
CN201694068U (zh) 公交车旋转折叠座椅
CN207089398U (zh) 一种婴儿推车座兜及婴儿推车
CN210652772U (zh) 座椅和车辆
CN203819307U (zh) 多功能组合式童车
CN209454828U (zh) 儿童推车座椅
CN212591188U (zh) 具有零重力调节功能的舒适椅支架
CN206137635U (zh) 新型休闲折叠椅
CN206494621U (zh) 一种电梯座椅
CN109455217A (zh) 座椅可前后移动的婴儿车
CN208360267U (zh) 婴儿推车座兜
CN210095156U (zh) 一种用于坐躺装置的收放机构
CN208376855U (zh) 婴儿推车的前扶手结构
CN205554293U (zh) 一种童车折叠靠背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