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87288U - 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87288U
CN208387288U CN201820792845.2U CN201820792845U CN208387288U CN 208387288 U CN208387288 U CN 208387288U CN 201820792845 U CN201820792845 U CN 201820792845U CN 208387288 U CN208387288 U CN 208387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tooth
feeding
residual
conveyer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9284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简建明
孙发超
侯书林
王风磊
孙岳
张梦婕
田玉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079284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87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87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872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Recovery Or Treatment Of Waste Materials Containing Plas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该装置包括车箱(9)、车轮(10)、松土铲(19)、拾膜装置、残膜输送装置和集膜箱(15)。本实用新型的最大创新点在于首次使用带齿结构与马铃薯收获机相结合,此结构适用性强、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和安装,在实际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操作方便。而且不需使用专门的脱膜机构,并有较大容量的集膜箱。经实地实验,拾膜、脱膜理想,伤薯率较低。

Description

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一种营养特别丰富的作物,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世界各国广泛种植。据统计,我国已成为当今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由于马铃薯种植广泛、种植面积大,人工收获马铃薯任务繁重、劳动强度大,效率也低;同时为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人们引进了覆膜种植技术。但是,在马铃薯增产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残膜污染,人工捡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回收率也不高。目前,马铃薯的种植收获面临这两大问题。
目前,马铃薯收获机技术得到相应的发展,典型的代表有中机美诺公司生产的中农机美诺系列1700和171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残膜回收机的典型代表有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研制的LM-3.2型残膜回收机。如今也有部分机型能够同时实现马铃薯收获与残膜回收,然而现有的机型,如背挂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与输送带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等,结构相对复杂,而且需要专门的脱膜工具。经过实地实验测得拾膜率不理想,而且伤薯率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其能够直接安装在马铃薯收获机上,能同时实现马铃薯收获与残膜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包括车箱9、车轮10和松土铲19,其中,车箱9的前端设有松土铲19;车箱9的中后部设有车架,车架包括位于其后部的残膜输送支架26;车箱9前端上方设有减速器17,减速器17的动力输出端设有主动轴16;
所述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还包括拾膜装置、残膜输送装置和集膜箱15;
所述残膜输送装置用于将马铃薯和残膜的混合物输送到车箱9的后部;
集膜箱15设在车箱9的中后部的上方;
拾膜装置,布置在集膜箱15的上方及后方,包括挑膜齿1、送膜从动带轮2、第二动力传动带3、送膜主动带轮4、从动带轮5、第三动力传送带6、残膜输送带14、第二主动带轮20、从动轴21、送膜下从动辊24、送膜主动辊25和送膜上从动辊27;
主动轴16上设有第二主动带轮20,从动轴21通过轴承座固定在集膜箱15上,从动轴21上设有从动带轮5,第三动力传送带6套在第二主动带轮20和从动带轮5上;
送膜主动辊25横向转动连接在集膜箱15前部上方的车架上,送膜主动辊25的轴的一端设有送膜从动带轮2,从动轴21上设有送膜主动带轮4,第二动力传动带3套在送膜从动带轮2和送膜主动带轮4上;
送膜上从动辊27横向转动连接在残膜输送支架26的上端,送膜上从动辊27与送膜主动辊25位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平行;送膜下从动辊24横向转动连接在残膜输送支架26的下端,送膜下从动辊24与送膜上从动辊27位于同一竖直面且相互平行;
一对张紧辊13安装在残膜输送支架26上端两侧;
残膜输送带14套在送膜主动辊25、送膜上从动辊27和送膜下从动辊24上,残膜输送带14的内表面与送膜主动辊25、送膜上从动辊27、送膜下从动辊24的外表面接触,残膜输送带14的外表面与一对张紧辊13的外表面接触;
残膜输送带14包括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水平部分由送膜主动辊25、送膜上从动辊27和张紧辊13支撑形成,水平部分包括水平残膜输送带上表面和水平残膜输送带下表面,竖直部分由送膜上从动辊27、送膜下从动辊24和张紧辊13支撑形成,竖直部分包括竖直残膜输送带前表面和竖直残膜输送带后表面;
残膜输送带14的外表面上设有挑膜齿1。
所述残膜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主动带轮7、前输送轴8、后输送轴11、输送链18、第一动力传送带22和输送带轮23;其中,
后输送轴11设在车箱9的后部,前输送轴8设在车箱9的前部。输送链18位于车箱9内,套设在前输送轴8和后输送轴11之间;
主动轴16的一端设有第一主动带轮7,后输送轴11的同侧端设有输送带轮23,第一动力传送带22套设在输送带轮23和第一主动带轮7上。
残膜输送带14上设有多排挑膜齿1。
挑膜齿1的长度小于残膜输送带14的竖直残膜输送带前表面至集膜箱15后端部的距离,并且确保挑膜齿1运动到输送链18后方时,挑膜齿1的长度能够挑到残膜。
挑膜齿1下端固接六角螺栓28,六角螺栓28的螺纹端穿过残膜输送带14并固定在残膜输送带14上。
集膜箱15的一侧装有两扇能够开合的集膜箱门。
张紧辊13能够沿残膜输送支架26上一定范围的沿前后方向移动。
挑膜齿1横向数量为4根,纵向间距为23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适用性强、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和安装,在实际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操作方便,能同时实现马铃薯收获与残膜回收,具有更高的回收率和较低的伤薯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最大创新点在于首次使用带齿结构与马铃薯收获机相结合,此结构适用性强、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和安装,在实际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操作方便。而且不需使用专门的脱膜机构,并有较大容量的集膜箱。经实地实验,拾膜、脱膜理想,伤薯率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的挑膜齿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挑膜齿 2送膜从动带轮 3第二动力传动带
4送膜主动带轮 5从动带轮 6第三动力传送带
7第一主动带轮 8前输送轴 9车厢
10车轮 11后输送轴 12螺母
13张紧辊 14残膜输送带 15集膜箱
16主动轴 17减速器 18输送链
19松土铲 20第二主动带轮 21从动轴
22第一动力传送带 23输送带轮 24送膜下从动辊
25送膜主动辊 26残膜输送支架 27送膜上从动辊
28六角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包括车箱9、车轮10、松土铲19、拾膜装置、残膜输送装置和集膜箱15。
车轮10设置在车箱9下方,车箱9的前端设有松土铲19。
在车箱9的中后部设有车架,车架包括位于其后部的残膜输送支架26。
残膜输送装置用于将松土铲19铲出的马铃薯和残膜的混合物输送到车箱9的后部。所述残膜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主动带轮7、前输送轴8、后输送轴11、主动轴16、减速器17、输送链18、第一动力传送带22和输送带轮23。
后输送轴11设在车箱9的后部,前输送轴8设在车箱9的前部。输送链18位于车箱9内,套设在前输送轴8和后输送轴11之间。
车箱9前部上方设有减速器17,减速器17的动力输出端设有主动轴16。主动轴16的一端设有第一主动带轮7,后输送轴11的同侧端设有输送带轮23。第一动力传送带22套设在输送带轮23和第一主动带轮7上。
集膜箱15设在车箱9的中后部的上方。集膜箱15的上方具有开口,优选地,集膜箱15的一侧装有两扇能够开合的集膜箱门。
拾膜装置,布置在集膜箱15的上方及后方,包括挑膜齿1、送膜从动带轮2、第二动力传动带3、送膜主动带轮4、从动带轮5、第三动力传送带6、螺母12、残膜输送带14、第二主动带轮20、从动轴21、送膜下从动辊24、送膜主动辊25、送膜上从动辊27和六角螺栓28。
主动轴16上还设有第二主动带轮20。从动轴21通过轴承座固定在集膜箱15上。从动轴21上设有从动带轮5。第三动力传送带6套在第二主动带轮20和从动带轮5上。
送膜主动辊25横向转动连接在集膜箱15前部上方的车架上,送膜主动辊25的轴的一端设有送膜从动带轮2,从动轴21上设有送膜主动带轮4,第二动力传动带3套在送膜从动带轮2和送膜主动带轮4上。
送膜上从动辊27横向转动连接在位于车架后部的残膜输送支架26的上端,送膜上从动辊27与送膜主动辊25位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平行。送膜下从动辊24横向转动连接在位于车架后部的残膜输送支架26的下端,送膜下从动辊24与送膜上从动辊27位于同一竖直面且相互平行。
一对张紧辊13安装在残膜输送支架26上端两侧,张紧辊13能够沿残膜输送支架26上一定范围的沿前后方向移动,以此调节残膜输送带14的张紧程度。
残膜输送带14套在送膜主动辊25、送膜上从动辊27和送膜下从动辊24上,残膜输送带14的内表面与送膜主动辊25、送膜上从动辊27、送膜下从动辊24的外表面接触,残膜输送带14的外表面与一对张紧辊13的外表面接触。
残膜输送带14包括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水平部分由送膜主动辊25、送膜上从动辊27和张紧辊13支撑形成,水平部分包括水平残膜输送带上表面和水平残膜输送带下表面;竖直部分由送膜上从动辊27、送膜下从动辊24和张紧辊13支撑形成,竖直部分包括竖直残膜输送带前表面和竖直残膜输送带后表面,其中,竖直残膜输送带前表面为邻近集膜箱15后端部的表面。
残膜输送带14的外表面上设有挑膜齿1。
优选地,残膜输送带14上设有多排挑膜齿1。
优选地,挑膜齿1的长度小于残膜输送带14的竖直残膜输送带前表面与集膜箱15后端部的距离,并且确保挑膜齿1运动到输送链18后方时,挑膜齿1的长度能够挑到残膜。
优选地,挑膜齿1横向数量为4根,纵向间距为230mm。
如图3所示,优选地,挑膜齿1下端固接六角螺栓28,六角螺栓28的螺纹端穿过残膜输送带14加装垫片后安装螺母12,使其固定在残膜输送带14上。
工作过程:
动力由拖拉机的后输出轴通过花键连接传递到减速器17的输入轴,然后经过减速器17传递到主动轴16。
当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向前运动的时候,主动轴16带动第一主动带轮7转动,通过第一动力传送带22带动后输送轴11转动,由此带动输送链18向后运动,将松土铲19铲出的马铃薯和残膜的混合物经过输送链18输送到车箱9的后部,此时马铃薯和土块会掉落在地上。
主动轴16通过第三动力传送带6带动从动轴21转动,由于从动带轮5和送膜主动带轮4是一个双联机构,所以两者同时转动,动力再经过第二动力传送带3传递到送膜从动带轮2上,从而带动送膜主动辊25转动,然后通过送膜主动辊25与残膜输送带14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残膜输送带14转动。
残膜在被输送到车箱9的后部时,被残膜输送带14的竖直残膜输送带前表面上的挑膜齿1挑起,带动残膜向上运动,从而完成送膜。
残膜输送带14转动,将残膜输送至集膜箱15的上部,当挑膜齿1运动到齿尖向下时,挑起的残膜(带有些许土壤)通过自身重力,掉入集膜箱15。从而完成整个收膜过程。
当作业结束时,打开集膜箱门将残膜取出。

Claims (8)

1.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包括车箱(9)、车轮(10)和松土铲(19),其中,车箱(9)的前端设有松土铲(19);车箱(9)的中后部设有车架,车架包括位于其后部的残膜输送支架(26);车箱(9)前端上方设有减速器(17),减速器(17)的动力输出端设有主动轴(16);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还包括拾膜装置、残膜输送装置和集膜箱(15);
所述残膜输送装置用于将马铃薯和残膜的混合物输送到车箱(9)的后部;
集膜箱(15)设在车箱(9)的中后部的上方;
拾膜装置,布置在集膜箱(15)的上方及后方,包括挑膜齿(1)、送膜从动带轮(2)、第二动力传动带(3)、送膜主动带轮(4)、从动带轮(5)、第三动力传送带(6)、残膜输送带(14)、第二主动带轮(20)、从动轴(21)、送膜下从动辊(24)、送膜主动辊(25)和送膜上从动辊(27);
主动轴(16)上设有第二主动带轮(20),从动轴(21)通过轴承座固定在集膜箱(15)上,从动轴(21)上设有从动带轮(5),第三动力传送带(6)套在第二主动带轮(20)和从动带轮(5)上;
送膜主动辊(25)横向转动连接在集膜箱(15)前部上方的车架上,送膜主动辊(25)的轴的一端设有送膜从动带轮(2),从动轴(21)上设有送膜主动带轮(4),第二动力传动带(3)套在送膜从动带轮(2)和送膜主动带轮(4)上;
送膜上从动辊(27)横向转动连接在残膜输送支架(26)的上端,送膜上从动辊(27)与送膜主动辊(25)位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平行;送膜下从动辊(24)横向转动连接在残膜输送支架(26)的下端,送膜下从动辊(24)与送膜上从动辊(27)位于同一竖直面且相互平行;
一对张紧辊(13)安装在残膜输送支架(26)上端两侧;
残膜输送带(14)套在送膜主动辊(25)、送膜上从动辊(27)和送膜下从动辊(24)上,残膜输送带(14)的内表面与送膜主动辊(25)、送膜上从动辊(27)、送膜下从动辊(24)的外表面接触,残膜输送带(14)的外表面与一对张紧辊(13)的外表面接触;
残膜输送带(14)包括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水平部分由送膜主动辊(25)、送膜上从动辊(27)和张紧辊(13)支撑形成,水平部分包括水平残膜输送带上表面和水平残膜输送带下表面,竖直部分由送膜上从动辊(27)、送膜下从动辊(24)和张紧辊(13)支撑形成,竖直部分包括竖直残膜输送带前表面和竖直残膜输送带后表面;
残膜输送带(14)的外表面上设有挑膜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残膜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主动带轮(7)、前输送轴(8)、后输送轴(11)、输送链(18)、第一动力传送带(22)和输送带轮(23);其中,
后输送轴(11)设在车箱(9)的后部,前输送轴(8)设在车箱(9)的前部,输送链(18)位于车箱(9)内,套设在前输送轴(8)和后输送轴(11)之间;
主动轴(16)的一端设有第一主动带轮(7),后输送轴(11)的同侧端设有输送带轮(23),第一动力传送带(22)套设在输送带轮(23)和第一主动带轮(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残膜输送带(14)上设有多排挑膜齿(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挑膜齿(1)的长度小于残膜输送带(14)的竖直残膜输送带前表面至集膜箱(15)后端部的距离,并且确保挑膜齿(1)运动到输送链(18)后方时,挑膜齿(1)的长度能够挑到残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挑膜齿(1)下端固接六角螺栓(28),六角螺栓(28)的螺纹端穿过残膜输送带(14)并固定在残膜输送带(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集膜箱(15)的一侧装有两扇能够开合的集膜箱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张紧辊(13)能够沿残膜输送支架(26)上一定范围的沿前后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挑膜齿(1)横向数量为4根,纵向间距为230mm。
CN201820792845.2U 2018-05-25 2018-05-25 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 Active CN208387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2845.2U CN208387288U (zh) 2018-05-25 2018-05-25 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2845.2U CN208387288U (zh) 2018-05-25 2018-05-25 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87288U true CN208387288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137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92845.2U Active CN208387288U (zh) 2018-05-25 2018-05-25 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872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4101A (zh) * 2018-05-25 2018-08-31 中国农业大学 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
CN109699275A (zh) * 2019-01-30 2019-05-03 王振 一种多垄农作物合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4101A (zh) * 2018-05-25 2018-08-31 中国农业大学 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
CN109699275A (zh) * 2019-01-30 2019-05-03 王振 一种多垄农作物合垄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83628A (zh) 一种高速钵苗定植机
CN208387288U (zh) 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
CN111357573A (zh) 一种道路绿化用草坪铺设装置
CN107801489A (zh) 一种轨道式三七捡拾机
CN214282198U (zh) 一种自动化菠萝采摘装置
CN208874845U (zh) 一种蒜薹收获装置
CN114223378B (zh) 一种抓取式萝卜收获机器人
CN212381666U (zh) 一种高速钵苗定植机
CN2779825Y (zh) 一种自动培土机
CN108464101A (zh) 带齿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
CN216673851U (zh) 马铃薯收获机脱泥输送装置
CN113692856A (zh) 一种自动化花生秧捡拾时的夹紧装置
CN205755324U (zh) 输送带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
CN203151989U (zh) 一种多功能油菜移栽机
CN212544618U (zh) 一种田间作业马铃薯捡拾机
CN209749070U (zh) 一种主动脱膜式残膜回收机
CN213187204U (zh) 双行山药收获机
CN211702967U (zh) 一种可调式等间距投苗装置
CN204579165U (zh) 一种牵引喂入式番茄收获机
CN204837131U (zh) 一种收集地面山核桃的自走式装置
CN114097421A (zh) 一种自走式浅掘根切芹菜联合收获机
CN205921928U (zh) 背挂式马铃薯残膜回收装置
CN111543164A (zh) 一种田间作业马铃薯捡拾机
CN112514629A (zh) 一种大蒜、花生用收获机
CN205694093U (zh) 土豆收获机的后接残膜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