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79647U - 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79647U
CN208379647U CN201820865905.9U CN201820865905U CN208379647U CN 208379647 U CN208379647 U CN 208379647U CN 201820865905 U CN201820865905 U CN 201820865905U CN 208379647 U CN208379647 U CN 208379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r stud
underground structure
hole
gap
separate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659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国良
罗会平
蔡建鹏
周兵
曹化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659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79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79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796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结构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包括地下结构和墩柱,所述地下结构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穿设有墩柱,所述墩柱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柔性填缝材料,所述间隙的底部设有引排水装置;所述墩柱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凸起的耳板,所述耳板的底部与所述柔性填缝材料的顶部之间设有柔性密封材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通过地下结构与墩柱之间的间隙进行有组织的引排可能的渗漏水,并在间隙的底部设有引排水装置,避免此类墩柱与地下结构分离的节点发生无规律渗漏水,影响对地下空间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结构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适用于站房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房屋建筑工程、桥梁与地下结构工程等。
背景技术
国铁站房与地铁结合一体设计的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越来越普遍,这种模式下,站房柱、正线桥墩柱、匝道桥墩柱均可能会落在地铁车站结构范围内,与地铁结构合建。正线桥结构必须满足列车以正常时速过站要求,荷载较大,且为动载,为避免对地铁结构造成不利影响,一般按照桥墩柱与地铁结构分离进行设计。因地铁结构顶板处于覆土下方,须合理进行节点设计,以满足承载及防水要求,以及建筑专业的整体建筑功能、效果要求。
现有的设计多针对地下结构与墩柱整体浇筑考虑的情况,整体设计容易在列车运行产生的动荷载、振动等因素作用下,导致地下结构拉裂,长时间作用下容易出现渗漏水甚至结构安全问题。对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设计,在不能做凸出地面处理的情况下,一般考虑的是在地下进行防水处理;防水材料的耐久性有限,时间长了以后容易出现渗漏水的情况,运营维护成本高,影响对地下空间的使用体验。
因此,针对地下结构与墩柱合建结构,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能够有组织地引排可能的渗漏水,避免地下结构无规律渗漏水,影响使用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包括地下结构和墩柱,所述地下结构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穿设有墩柱,所述墩柱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柔性填缝材料,所述间隙的底部设有引排水装置;所述墩柱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凸起的耳板,所述耳板的底部与所述柔性填缝材料的顶部之间设有柔性密封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地下结构包括结构顶板、孔边梁和孔边挡土墙;所述结构顶板靠近所述墩柱的一侧设有孔边梁,所述孔边梁的顶部设有孔边挡土墙,所述孔边梁靠近所述墩柱的一侧以及所述孔边挡土墙靠近所述墩柱的一侧均与所述柔性填缝材料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顶板的顶部设有第一防水构造,所述孔边挡土墙远离所述墩柱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水构造,所述第一防水构造、所述第二防水构造与地面之间设有素土夯实层。
进一步地,所述间隙的顶部设有金属盖板,所述金属盖板的一端向上弯折后与所述墩柱的外壁固定,所述金属盖板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孔边挡土墙远离所述墩柱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引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槽,所述排水槽靠近所述孔边梁的一侧与一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孔边梁底部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间隙内设有铝合金泛水板,所述铝合金泛水板的底部延伸至所述间隙外与所述排水槽靠近所述墩柱的一侧连接,所述铝合金泛水板的中部与所述墩柱固定,所述铝合金泛水板的顶部向下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铝合金泛水板的顶部向下弯折部分的末端位于所述排水槽的进水口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孔边梁的底面上靠近所述间隙的位置设有不锈钢板,所述不锈钢板的一端与所述孔边梁的底面固定,另一端向下倾斜至所述排水槽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水构造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防水涂料层、隔离层和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防水涂料层位于靠近所述结构顶板的一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水构造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防水涂料层和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防水涂料层位于靠近所述孔边挡土墙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通过地下结构与墩柱之间的间隙进行有组织的引排可能的渗漏水,避免墩柱与地下结构分离的节点发生无规律渗漏水,影响对地下空间的使用体验;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可以保证结构整体性、耐久性以及承载要求;同时可以避免渗漏水,并兼具建筑效果,施工较为简便,易操控,排水装置可以更换,后期运营安全、维护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的地下结构的结构顶板的顶部以及孔边挡土墙远离墩柱的一侧均做防水处理,避免出现渗漏水的情况;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的地下结构与墩柱之间缝隙的下方通过铝合金泛水板和不锈钢板将渗透水引入排水槽后排出,避免无规律渗漏水;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结构与墩柱之间设置间隙,且间隙中填充柔性填缝材料,耳板与柔性填缝材料之间设有柔性密封材料,可以让桥墩结构在上部列车等动载作用下发生自由变形,避免结构变形导致地下结构顶板拉裂无规律渗漏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下结构,101、结构顶板,102、孔边梁,103、孔边挡土墙,2、墩柱,201、耳板,3、间隙,4、柔性填缝材料,5、柔性密封材料,6、金属盖板,7、引排水装置,701,排水槽,702、排水管,703、铝合金泛水板,704、不锈钢板,8、第一防水构造,801、第一防水涂料层,802、隔离层,803、第一保护层,9、第二防水构造,901、第二防水涂料层,902、第二保护层,10、橡胶垫片,11、素土夯实层,12、固定板,13、射钉,14、螺栓,15、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包括地下结构1和墩柱2,地下结构1上设有通孔,通孔中穿设有墩柱2,墩柱2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3;间隙3内填充有柔性填缝材料4,间隙3的底部设有引排水装置7,排水槽701的底部与排水管702连通;墩柱2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凸起的耳板201,耳板201的底部与柔性填缝材料4的顶部之间设有柔性密封材料5。
在墩柱2穿过地下结构1区域进行结构开设通孔,四周预留缝隙,让墩柱自由通过;在墩柱周边设置钢筋混凝土耳板201,耳板结构与墩柱2整体浇筑;对桥墩2与地下结构1之间的间隙3采用柔性填缝材料4填充,耳板201与间隙3之间采用柔性密封材料5封堵,并设置引排水装置7有组织收集、引排可能的渗漏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通过地下结构3与墩柱2之间的间隙3的下方设置引排水装置7,进行有组织的引排可能的渗漏水,避免墩柱与地下结构分离的节点发生无规律渗漏水,影响对地下空间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结构与墩柱脱开,设置间隙且填充柔性填缝材料,耳板与柔性填缝材料之间设有柔性密封材料,可以让墩柱在上部列车等动载作用下发生自由变形,避免桥墩结构变形导致地下结构顶板拉裂无规律渗漏水。
其中,耳板201设置在靠近地面15处,桥墩2与地下结构1之间的间隙3宽100~200mm,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有组织的引排渗透水;优选的间隙3宽150mm。
进一步地,地下结构1包括结构顶板101、孔边梁102和孔边挡土墙103;结构顶板101靠近墩柱2的一侧设有孔边梁102,孔边梁102的顶部设有孔边挡土墙103,孔边梁102靠近墩柱2的一侧以及孔边挡土墙103靠近墩柱2的一侧均与柔性填缝材料4接触。结构顶板101上设有供墩柱2穿过的通孔,孔边梁102和孔边挡土墙103均环绕墩柱设置,一般建筑效果要求孔边挡土墙103的墙身不允许凸出地面,墙高伸至贴近地面,尽可能在洪涝水位以上。
进一步地,结构顶板101的顶部设有第一防水构造8,孔边挡土墙103远离墩柱2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水构造9,第一防水构造8、第二防水构造9与地面15之间设有素土夯实层11。发明提供的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通过第一防水构造8和第二防水构造9起到第一道防线,并通过对地下结构与墩柱之间的间隙进行有组织的引排可能的渗漏水,作为第二道防线,避免此类墩柱与地下结构分离的节点发生无规律渗漏水,影响对地下空间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间隙3的顶部设有金属盖板6,金属盖板6的一端向上弯折后与墩柱2的外壁固定,金属盖板6的另一端延伸至孔边挡土墙103远离墩柱2的一侧。在墩柱2与地下结构1之间的间隙3的上方设置金属盖板6遮盖,便于地下结构1施做防水构造。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引排水装置7包括排水槽701,排水槽701靠近孔边梁102的一侧与固定板12连接,固定板12与孔边梁102底部固定。固定板12与孔边梁102的底面之间设有橡胶垫片10,固定板12和橡胶垫片10通过螺栓14与孔边梁102固定,且不锈钢板704部分位于橡胶垫片10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固定板12远离排水槽701的一端与孔边梁102的底面平行设置,另一端向下弯折成U形弯。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间隙3内设有铝合金泛水板703,铝合金泛水板703的底部延伸至间隙3外与排水槽701靠近墩柱2的一侧连接,铝合金泛水板703的中部与墩柱2通过螺栓14固定,铝合金泛水板703的顶部向下弯折。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铝合金泛水板703的底部弯折形成U形弯,而排水槽701的两侧均设置有倒U形的挂钩,排水槽701的两侧的倒U形的挂钩分别挂在固定板12的U形弯和铝合金泛水板703的U形弯中,以固定排水槽701,同时方便后期运营更换。排水槽701的底部可以设置成倒锥形,且排水管702与排水槽701底部连通,以便于渗透水从排水管702中及时排出。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铝合金泛水板703的顶部向下弯折部分的末端位于排水槽701的进水口的正上方,便于沿墩柱2侧流下来的渗透水通过铝合金泛水板703的引流直接进入排水槽701中,防止渗透水从铝合金泛水板703与排水槽701的连接处泄露,避免无规律漏水。
进一步地,孔边梁102的底面上靠近间隙3的位置设有不锈钢板704,不锈钢板704的一端通过射钉13与孔边梁102的底面固定,另一端向下倾斜至排水槽701内,便于沿孔边梁102侧流下来的渗透水通过不锈钢板704的引流直接进入排水槽701中,防止渗透水从固定板12与排水槽701的连接处泄露,避免无规律漏水。
进一步地,第一防水构造8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防水涂料层801、隔离层802和第一保护层803,第一防水涂料层801位于靠近结构顶板101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防水构造8包括上述形式的防水构造,但不仅限于这一种形式。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二防水构造9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防水涂料层901和第二保护层902,第二防水涂料层901位于靠近孔边挡土墙103的一侧。耳板201的下方与间隙3的顶部之间设有柔性密封材料5,柔性密封材料5中间还设有金属盖板6;防水涂料层901与柔性密封材料5以及孔边挡土墙103都接触封堵密实。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防水构造9包括上述形式的防水构造,但不仅限于这一种形式。
第一防水涂料层801和第二防水涂料层901可以是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或聚氨酯防水涂料等,第二保护层902可以为聚乙烯泡沫塑料保护层等,第一保护层803为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孔边挡土墙103和结构顶板101均采用现浇自防水钢筋混凝土制。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的引排水装置7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排水槽701的两侧的内壁分别与间隙3的两内壁在同一水平线上,排水槽701的两侧均设置有不锈钢板704,不锈钢板704在间隙3的的内壁处开始向下弯折并伸入排水槽701内;排水槽701靠近墩柱2的一侧弯折后沿水平方向延伸后通过螺栓14与墩柱2固定,且这一排水槽701的顶边与墩柱2之间设有橡胶垫片10,不锈钢板704通过射钉13固定在墩柱2的底部上,螺栓14依次穿过排水槽701顶边、橡胶垫片10以及不锈钢板704与墩柱2的底部固定;排水槽701靠近墩柱2的另一侧弯折形成倒U形钩,该侧的不锈钢板704通过射钉13与孔边梁102固定,不锈钢板704底部设有橡胶垫片10,通过螺栓将固定板12、橡胶垫片10与孔边梁102固定,固定板12靠近排水槽701的一侧向下弯折形成U形,偏于排水槽701的倒U形钩悬挂,与图2中排水槽7左侧的情况一样;这一实施方式排水槽701的两侧设置不一样,也可以将排水槽701的两侧设置为上面两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位于间隙3底部两侧的地下结构1和墩柱2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便于引排水装置7的安装和拆卸;对于桥墩2这一竖向构件,需要设置一个耳板平面方便安装。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根据桥梁相关技术要求及设计,施工墩柱2到地下结构顶板101以上出地面15;
2)根据设计要求的结构布置,施工地下结构顶板101、孔边梁102、挡土墙103;
3)对墩柱2与地下结构1之间的缝隙3采用柔性填缝材料4进行填缝处理,并对缝隙3采用柔性密封材料4进行封堵密封;对地下结构顶板1与墩柱2之间的缝隙3上部采用金属盖板303遮盖便于施做防水层,下部采用排水槽701收集并有组织引排可能的渗漏水。
4)按照防水设计要求,采用相应的防水构造对地下结构顶板101及挡土墙103进行防水施工,并进一步对墩柱耳板201与挡土墙103之间的缝隙采用柔性密封材料4进行密封处理;
5)对地下结构顶板1进行覆土回填,其中墩柱2周围一定范围采用透水性差的土层回填夯实,并按相应做法做好地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结构与桥梁墩柱分离式节点解决方案,施工简便,可以满足结构承载、防止渗漏水、避免地下结构无规律渗漏水等要求,并兼具建筑功能效果;施工效率高,维护成本低,减少了人工和物资投入,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包括地下结构(1)和墩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结构(1)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穿设有墩柱(2),所述墩柱(2)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3);所述间隙(3)内填充有柔性填缝材料(4),所述间隙(3)的底部设有引排水装置(7);所述墩柱(2)的外壁上设有向外凸起的耳板(201),所述耳板(201)的底部与所述柔性填缝材料(4)的顶部之间设有柔性密封材料(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结构(1)包括结构顶板(101)、孔边梁(102)和孔边挡土墙(103);所述结构顶板(101)靠近所述墩柱(2)的一侧设有孔边梁(102),所述孔边梁(102)的顶部设有孔边挡土墙(103),所述孔边梁(102)靠近所述墩柱(2)的一侧以及所述孔边挡土墙(103)靠近所述墩柱(2)的一侧均与所述柔性填缝材料(4)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顶板(101)的顶部设有第一防水构造(8),所述孔边挡土墙(103)远离所述墩柱(2)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水构造(9),所述第一防水构造(8)、所述第二防水构造(9)与地面(15)之间设有素土夯实层(1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3)的顶部设有金属盖板(6),所述金属盖板(6)的一端向上弯折后与所述墩柱(2)的外壁固定,所述金属盖板(6)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孔边挡土墙(103)远离所述墩柱(2)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排水装置(7)包括排水槽(701),所述排水槽(701)靠近所述孔边梁(102)的一侧与一固定板(12)连接,所述固定板(12)与所述孔边梁(102)底部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3)内设有铝合金泛水板(703),所述铝合金泛水板(703)的底部延伸至所述间隙(3)外与所述排水槽(701)靠近所述墩柱(2)的一侧连接,所述铝合金泛水板(703)的中部与所述墩柱(2)固定,所述铝合金泛水板(703)的顶部向下弯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泛水板(703)的顶部向下弯折部分的末端位于所述排水槽(701)的进水口的上方。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孔边梁(102)的底面上靠近所述间隙(3)的位置设有不锈钢板(704),所述不锈钢板(704)的一端与所述孔边梁(102)的底面固定,另一端向下倾斜至所述排水槽(701)内。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构造(8)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防水涂料层(801)、隔离层(802)和第一保护层(803),所述第一防水涂料层(801)位于靠近所述结构顶板(101)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构造(9)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防水涂料层(901)和第二保护层(902),所述第二防水涂料层(901)位于靠近所述孔边挡土墙(103)的一侧。
CN201820865905.9U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 Active CN208379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65905.9U CN208379647U (zh)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65905.9U CN208379647U (zh)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79647U true CN208379647U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69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65905.9U Active CN208379647U (zh)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796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9797A (zh) * 2018-06-06 2018-09-28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9797A (zh) * 2018-06-06 2018-09-28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
CN108589797B (zh) * 2018-06-06 2023-12-0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87252A (zh) 一种深基坑明挖顺作施工方法
CN207633352U (zh) 一种用于快速抢险施工的边坡加固结构
CN107165177B (zh) 一种边坡支护施工方法
CN109469392A (zh) 智能化弱电立杆及施工方法
CN206706791U (zh) 基坑降水井封堵结构
CN105862930A (zh) 一种对新建地下工程下方既有隧道的保护结构
CN102086634A (zh) 一种海洋水下拼装式取水口及其施工方法
CN107964979A (zh) 一种输电线路组合结构装配式承台锚杆基础
CN208379647U (zh) 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
CN109184699A (zh) 明挖隧道下穿既有河道施工工法
CN104846935B (zh) 高位水池渗漏治理改造方法
CN106884431A (zh) 一种建筑坑基施工安全支护结构
CN104790435A (zh) 沉降后浇带超前止水抗渗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01761187B (zh) 同一墙体竖向结构不同标号砼的施工分隔装置及浇捣方法
CN201915442U (zh) 一种海洋水下拼装式取水口
CN108589797A (zh) 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
CN107288141B (zh) 一种逆作法无接缝柔性防水施工工艺
RU2401356C1 (ru) Способ блок-модульного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гидротехнических сооружений в подводных котлованах
CN105735196B (zh) 一种框桶码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9610488A (zh) 一种排水泄压装置及基坑的施工方式
CN106437842B (zh) 地铁过海区间排水型隧道的辅助兼转输排水泵站
CN209139457U (zh) 一种固废处理装置
CN112095665A (zh) 一种应用于地铁上盖的水浮力平衡施工方法
CN106120958A (zh) 组合式钢箱基座取水头结构
CN208899257U (zh) 一种磁浮轨道交通低置结构地段线间排水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