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73100U - 一种抗菌防水纳米涂层加工用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菌防水纳米涂层加工用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73100U
CN208373100U CN201820613986.3U CN201820613986U CN208373100U CN 208373100 U CN208373100 U CN 208373100U CN 201820613986 U CN201820613986 U CN 201820613986U CN 208373100 U CN208373100 U CN 208373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chamber
vertical plate
controller
electromagnet
reaction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1398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荣
肖重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1398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73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73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73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菌防水纳米涂层加工用反应釜,包括底板和反应箱,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中部,所述立板前面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部设置有计时模块,所述立板一侧设置有竖直向上的卸料顶升杆,所述卸料顶升杆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反应箱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铰链座,所述铰链座与所述立板相铰接。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控制所述电磁铁的通断电,实现所述电磁铁和所述衔铁的吸合和分离,并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所述反应箱左右摇摆;通过左右摇摆所述反应箱使内部液体往复流动,避免叶片搅拌,降低反应釜的耗电量;横向设置的所述反应箱使所述入料管的高度大大降低,方便用户加料。

Description

一种抗菌防水纳米涂层加工用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涂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防水纳米涂层加工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纳米涂料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材料,不仅可降解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还可杀灭多种细菌,并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纳米涂料的主要成分是纳米级二氧化钛。它的制备是通过氢化钛粉末加入过氧化氢水溶液,使两者在室温下充分反应,从而制得二氧化钛粉体混合液。
氢化钛与过氧化氢水溶液融合反应需通过反应釜进行,而现有的反应釜大多为立式结构,入料口较高,不方便加料,且反应釜内部需通过搅拌叶片对混合液进行搅拌,而搅拌叶片的驱动电机一般安装在反应釜顶部,位置较高,不方便维修,且搅拌叶片长时间使用后,表面容易吸附颗粒物,导致驱动电机在旋转时的负载加大,进而增加耗电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抗菌防水纳米涂层加工用反应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应釜加料困难,电机维修不方便,且耗电量大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横向设置的所述反应箱使所述入料管高度大大降低,方便加料,通过所述电磁铁与所述衔铁吸合和所述弹簧的回弹作用,使所述反应箱左右摇摆,对内部的混合液进行摇晃,使其充分融合,加快反应速度,避免使用叶片搅拌,降低耗电量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菌防水纳米涂层加工用反应釜,包括底板和反应箱,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中部,所述立板前面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部设置有计时模块,所述立板一侧设置有竖直向上的卸料顶升杆,所述卸料顶升杆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反应箱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铰链座,所述铰链座与所述立板相铰接,所述铰链座两侧分别设置有衔铁和竖直布置的弹簧;
所述衔铁设置在所述反应箱底部,所述衔铁下方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电磁铁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弹簧上端固定在所述反应箱上,下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反应箱内部设置有混料板,所述反应箱一侧设置有入料管,另一侧安装有出料控制阀,所述出料控制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采用上述一种抗菌防水纳米涂层加工用反应釜,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磁铁的通电和断电,所述电磁铁通电后,所述衔铁在所述电磁铁的磁力作用下向下吸合,使所述反应箱向一侧倾斜,内部的混合液向同侧流动,所述电磁铁断电后,磁力消失,所述反应箱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安装有所述弹簧一侧向下倾斜,使所述衔铁脱离所述电磁铁,所述反应箱内部的混合液向另一侧流动,通过所述反应箱的摆动,使混合液左右流动,加快反应速度,同时所述混料板在混合液流动过程中,对混合液进行分流,加速分子间的碰撞,使融合更均匀,反应更彻底,所述反应箱的摆动频率可通过所述计时模块设置,通过所述计时模块设定所述电磁铁的通断电时间间隔,从而控制所述电磁铁和所述衔铁吸合频率,反应完成后,所述电磁铁断电,所述卸料顶升杆向上伸出,将所述反应箱一侧顶起,使内部混合液流向所述出料控制阀一侧,所述出料控制阀打开即可进行卸料。
作为优选,所述卸料顶升杆为电动顶升杆,所述卸料顶升杆的最小长度不大于所述立板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铁与所述弹簧对称分布在所述立板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箱两端为锥形,其中所述入料管设置在该锥形的锥面上,所述出料控制阀安装在另一侧的该锥形的锥顶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控制阀为电磁控制阀。
作为优选,所述混料板至少设置一个,且所述混料板上面设置有两侧贯穿的网眼洞。
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控制所述电磁铁的通断电,实现所述电磁铁和所述衔铁的吸合和分离,并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所述反应箱左右摇摆;
2、通过左右摇摆所述反应箱使内部液体往复流动,避免叶片搅拌,降低反应釜的耗电量;
3、横向设置的所述反应箱使所述入料管的高度大大降低,方便用户加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底板;2、立板;3、控制器;301、计时模块;4、卸料顶升杆;5、电磁铁;6、衔铁;7、入料管;8、反应箱;9、混料板;10、铰链座;11、出料控制阀;1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菌防水纳米涂层加工用反应釜,包括底板1和反应箱8,底板1上方设置有立板2,立板2设置在底板1中部,立板2前面设置有控制器3,控制器3内部设置有计时模块301,立板2一侧设置有竖直向上的卸料顶升杆4,卸料顶升杆4与控制器3电连接;
反应箱8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铰链座10,铰链座10与立板2相铰接,铰链座10两侧分别设置有衔铁6和竖直布置的弹簧12;
衔铁6设置在反应箱8底部,衔铁6下方设置有电磁铁5,电磁铁5安装在底板1上,且电磁铁5与控制器3电连接;
弹簧12上端固定在反应箱8上,下端固定在底板1上;
反应箱8内部设置有混料板9,反应箱8一侧设置有入料管7,另一侧安装有出料控制阀11,出料控制阀11与控制器3电连接。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卸料顶升杆4为电动顶升杆,卸料顶升杆4的最小长度不大于立板2的高度,如此设置,防止反应箱8在左右摇摆时碰到卸料顶升杆4头部。
电磁铁5与弹簧12对称分布在立板2两侧,如此设置,便于实现反应箱8的左右摇摆。
反应箱8两端为锥形,其中入料管7设置在该锥形的锥面上,方便加料,同时防止内部混合液流出,出料控制阀11安装在另一侧的该锥形的锥顶位置,如此设置,便于卸料时,反应箱8内部的混合液可全部聚集在出料控制阀11上方的锥形漏斗内,使混合液可全部倾出。
出料控制阀11为电磁控制阀,如此设置,便于通过控制器3控制出料控制阀11的自动开合。
混料板9至少设置一个,且混料板9上面设置有两侧贯穿的网眼洞,如此设置,便于使混合液在流动时,对其进行分流。
采用上述结构,控制器3控制电磁铁5的通电和断电,电磁铁5通电后,衔铁6在电磁铁5的磁力作用下向下吸合,使反应箱8向一侧倾斜,内部的混合液向同侧流动,电磁铁5断电后,磁力消失,反应箱8在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安装有弹簧12一侧向下倾斜,使衔铁6脱离电磁铁5,反应箱8内部的混合液向另一侧流动,通过反应箱8的摆动,使混合液左右流动,加快反应速度,同时混料板9在混合液流动过程中,对混合液进行分流,加速分子间的碰撞,使融合更均匀,反应更彻底,反应箱8的摆动频率可通过计时模块301设置,通过计时模块301设定电磁铁5的通断电时间间隔,从而控制电磁铁5和衔铁6吸合频率,反应完成后,电磁铁5断电,卸料顶升杆4向上伸出,将反应箱8一侧顶起,使内部混合液流向出料控制阀11一侧,出料控制阀11打开即可进行卸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抗菌防水纳米涂层加工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反应箱(8),所述底板(1)上方设置有立板(2),所述立板(2)设置在所述底板(1)中部,所述立板(2)前面设置有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内部设置有计时模块(301),所述立板(2)一侧设置有竖直向上的卸料顶升杆(4),所述卸料顶升杆(4)与所述控制器(3)电连接;
所述反应箱(8)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铰链座(10),所述铰链座(10)与所述立板(2)相铰接,所述铰链座(10)两侧分别设置有衔铁(6)和竖直布置的弹簧(12);
所述衔铁(6)设置在所述反应箱(8)底部,所述衔铁(6)下方设置有电磁铁(5),所述电磁铁(5)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且所述电磁铁(5)与所述控制器(3)电连接;
所述弹簧(12)上端固定在所述反应箱(8)上,下端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
所述反应箱(8)内部设置有混料板(9),所述反应箱(8)一侧设置有入料管(7),另一侧安装有出料控制阀(11),所述出料控制阀(11)与所述控制器(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菌防水纳米涂层加工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顶升杆(4)为电动顶升杆,所述卸料顶升杆(4)的最小长度不大于所述立板(2)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菌防水纳米涂层加工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5)与所述弹簧(12)对称分布在所述立板(2)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菌防水纳米涂层加工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箱(8)两端为锥形,其中所述入料管(7)设置在该锥形的锥面上,所述出料控制阀(11)安装在另一侧的该锥形的锥顶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菌防水纳米涂层加工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控制阀(11)为电磁控制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菌防水纳米涂层加工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板(9)至少设置一个,且所述混料板(9)上面设置有两侧贯穿的网眼洞。
CN201820613986.3U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抗菌防水纳米涂层加工用反应釜 Active CN208373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13986.3U CN208373100U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抗菌防水纳米涂层加工用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13986.3U CN208373100U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抗菌防水纳米涂层加工用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73100U true CN208373100U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72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13986.3U Active CN208373100U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抗菌防水纳米涂层加工用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731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4976A (zh) * 2019-07-22 2019-09-20 江苏阆达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码头料斗的震动结构
CN112294446A (zh) * 2020-11-16 2021-02-02 安兴国 一种甲状腺外科用医疗器械存放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4976A (zh) * 2019-07-22 2019-09-20 江苏阆达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码头料斗的震动结构
CN112294446A (zh) * 2020-11-16 2021-02-02 安兴国 一种甲状腺外科用医疗器械存放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73100U (zh) 一种抗菌防水纳米涂层加工用反应釜
CN106943929A (zh) 一种粉末化妆品生产用均匀混合设备
CN208959752U (zh) 一种中频炉炉衬原料搅拌装置
CN207159318U (zh) 一种稀土金属镨钕原料的酸化处理装置
CN206285776U (zh) 一种稳定式涂料搅拌机
CN106942573B (zh) 一种液体熟食加工设备与方法
CN208878451U (zh) 一种粉料混合分散机
CN206780645U (zh) 一种水泥混凝土多功能搅拌机
CN205925560U (zh) 一种新型药粉搅拌机
CN212143351U (zh) 一种高炉耐火材料生产用分筛装置
CN211988639U (zh) 一种交联型丙烯酰胺接枝淀粉的制备装置
CN209123756U (zh) 一种油漆气动定时搅拌装置
CN211309649U (zh) 一种小型耐火材料下料罐
CN209005649U (zh) 一种用于浇注料混合的振动台
CN107537414A (zh) 一种插座面板制作用电玉粉制备装置
CN206763086U (zh) 胶水预处理装置
CN209378865U (zh) 一种生物技术研究用冶金反应搅拌装置
CN206415026U (zh) 一种立式搅拌机
CN109225005A (zh) 一种新能源领域的新型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设备
CN109321446A (zh) 一种调味品用多功能发酵装置
CN212445813U (zh) 一种合流装置
CN207614756U (zh) 一种水产饲料加工用混料机
CN207287306U (zh) 一种悬浮式液体搅拌装置
CN208852880U (zh) 带可动折流板的前驱体共沉淀反应釜
CN106110968A (zh) 一种新型药粉搅拌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