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60314U - A柱下内板、a柱以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A柱下内板、a柱以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60314U
CN208360314U CN201721753265.4U CN201721753265U CN208360314U CN 208360314 U CN208360314 U CN 208360314U CN 201721753265 U CN201721753265 U CN 201721753265U CN 208360314 U CN208360314 U CN 2083603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inner panel
under
utility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532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望
程铭
杨传义
靖海涛
申学开
秦乐
王柏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O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O Nextev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O Nextev Ltd filed Critical NIO Nextev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5326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603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603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603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A柱下内板、A柱以及汽车。A柱下内板包含本体,在所述本体上集成有支架,所述本体带有:前侧,用于与前围板连接;后侧,用于与前门止口连接;下侧,用于与门槛内板连接;A柱下内板一体成形。通过A柱下内板一体成形,减少了零件的数量和零件之间装配的工艺,且降低了A柱下内板的重量,有利于整车的轻量化。

Description

A柱下内板、A柱以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构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A柱下内板以及带有这样的A柱下内板的汽车。
背景技术
A柱是用于连接发动机舱与侧围的连接柱,A柱包括侧围外板、A柱加强板和A柱内板。A柱下内板作为汽车车身的结构强度件,用来加强A柱的强度,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保证足够的安全。传统的A柱下内板需要与多个不同的部件连接,造型复杂;同时对前A柱下内板的强度要求高。已知的A柱下内板由多个冲压件装配而成,零件数量多且装配关系复杂;同时单个零件需要设计得很重才能满足装配后的强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A柱下内板,其能够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减轻整体重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提出的A柱下内板,所述A柱下内板包含本体,在所述本体上集成有支架,所述本体带有:前侧,用于与前围板连接;后侧,用于与前门止口连接;下侧,用于与门槛内板连接。A柱下内板一体成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提出的A柱下内板,所述A柱下内板通过高压铸造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提出的A柱下内板,所述A柱下内板由铝合金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提出的A柱下内板,所述A柱下内板由镁合金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提出的A柱下内板,所述A柱下内板包括横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提出的A柱下内板,所述A柱下内板包括仪表横梁安装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带有这样的A柱下内板的A柱。由于该A柱带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A柱下内板,因此能够具有如上面所述的优点。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有这样的A柱下内板的汽车。由于该汽车带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A柱下内板,因此能够具有如上面所述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A柱下内板一体成形,减少了零件的数量和零件之间装配的工艺,且降低了A柱下内板的重量,有利于整车的轻量化。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图中:
图1以主视图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A柱下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以后视图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A柱下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清单
10 A柱下内板
1 横向加强筋
2 竖向加强筋
3 仪表横梁安装架
4 本体
5 前侧
6 后侧
7 下侧。
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不同构造的实施例描述了各种参数和部件,这些具体的参数和部件仅作为示例而不对本申请的实施例做出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A柱下内板10包含本体4,在所述本体4上集成有支架,支架可以用于各种零件的安装。所述本体带有:前侧5,用于与前围板(未图示)连接;后侧6,用于与前门止口(未图示)连接;下侧7,用于与门槛内板(未图示)连接。A柱下内板一体成形。通过A柱下内板的一体成形,减少了零件的数量(因此尺寸链更短)和零件之间装配的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整体的性能;同时降低了A柱下内板的重量,有利于整车的轻量化。在A柱下内板上可以设有用于限定A柱上内板位置的定位板(未图示)。A柱下内板与A柱上内板铆接。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碰撞力从扭力盒、上边梁和A柱外板通过A柱下内板传递到风窗下横梁、防火墙、门槛和A柱上内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A柱下内板能够提供足够的结构强度,保证汽车碰撞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A柱下内板通过高压铸造形成。在高压铸造时,首先对模具内部抽真空,有利于液态金属的快速流入,同时防止铸造中形成气泡等缺陷,实现铸造高性能材料。高压铸造能够形成高质量的薄壁零件。使用高压铸造,可以实现各个不同功能的零件的集成,以及根据需要在不同的部位处铸造出不同的厚度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在高压铸造后,可以对特定的区域进行机加工,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提供更好的装配性能。A柱下内板通常与周围零件进行铆接,高压铸造保证了零件的高延伸率,满足连接的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A柱下内板由铝合金形成,A柱下内板也可以由镁合金形成,强度高、重量轻。A柱下内板的厚度可以仅为3mm,局部甚至厚度为2.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A柱下内板10包括横向加强筋1和竖向加强筋2(参考图2)。横向加强筋用于增加汽车正面碰撞时A柱下内板的强度和刚度,竖向加强筋用于增加A柱下内板的扭转刚度。加强筋可以替代加强板,用于提高空间结构。横向加强筋1和竖向加强筋2的位置可以根据A柱下内板的性能要求来设置。横向加强筋1和竖向加强筋2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此处的强度和刚度需求以及此处A柱下内板的厚度等进行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A柱下内板10包括仪表横梁安装架3(参考图1),仪表横梁需要承载仪表的重量,此处对强度要求较高。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A柱,带有前述的任意一项或多项实施方式的A柱下内板,其因此带有的技术特征以及具有的技术效果相应于前面的描述,故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汽车,带有前述的任意一项或多项实施方式的A柱下内板,其因此带有的技术特征以及具有的技术效果相应于前面的描述,故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A柱下内板,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本体,在所述本体上集成有支架,所述本体带有:
前侧,用于与前围板连接;
后侧,用于与前门止口连接;
下侧,用于与门槛内板连接;
所述A柱下内板一体成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下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下内板通过高压铸造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下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下内板由铝合金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下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下内板由镁合金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下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下内板包括横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下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下内板包括仪表横梁安装架。
7.一种A柱,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A柱下内板。
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A柱下内板。
CN201721753265.4U 2017-12-15 2017-12-15 A柱下内板、a柱以及汽车 Active CN2083603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53265.4U CN208360314U (zh) 2017-12-15 2017-12-15 A柱下内板、a柱以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53265.4U CN208360314U (zh) 2017-12-15 2017-12-15 A柱下内板、a柱以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60314U true CN208360314U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13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53265.4U Active CN208360314U (zh) 2017-12-15 2017-12-15 A柱下内板、a柱以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603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97018B1 (ko) 측면 충돌 성능을 강화시킨 자동차용 도어
CN105984509B (zh) 汽车车身
CN104349971A (zh) 汽车的frp制舱室
CN104326025B (zh) 车辆的前围板结构
US8870274B2 (en) Side member for a rear frame of a vehicle body
US20170166259A1 (en)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207860276U (zh) 前减震塔以及汽车
CN105984504A (zh) 前部车身加强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CN111891224B (zh) 前机舱结构和具有它的车辆
US11325651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210882331U (zh) 一种新型的上车身结构及汽车
CN105416403A (zh) 一种重型卡车的侧围总成结构
US20090206634A1 (en) Vehicle body of a motor vehicle with a side sill
CN201712671U (zh) 一种汽车前纵梁后段的加强结构
CN208360314U (zh) A柱下内板、a柱以及汽车
CN210591332U (zh) 用于车辆的车门
CN202358189U (zh) 一种汽车门槛前撑板
CN205186312U (zh) 汽车前地板结构
CN210592144U (zh) 承载式车体结构及巡逻车
CN210882325U (zh) 汽车纵梁前段的溃缩吸能连接装置
JP2015521970A (ja) 側面衝突の場合にセンターピラー構造の変形をガイドすることが可能な、追加補強部を備える自動車
CN209441448U (zh) B柱内板、b柱以及汽车
CN209535216U (zh) 半承载式车身的车身结构
CN219883953U (zh) 一种重卡前舱框架结构及车辆
CN104260786A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侧护板分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03

Address after: Susong Road West and Shenzhen Road North,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lai (Anhui) Hold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2, Minsheng Bank Building, 12 Cecil Harcourt Road, central,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NIO NEXTEV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