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53232U - 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53232U
CN208353232U CN201821018494.6U CN201821018494U CN208353232U CN 208353232 U CN208353232 U CN 208353232U CN 201821018494 U CN201821018494 U CN 201821018494U CN 208353232 U CN208353232 U CN 208353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ircuit board
aluminium lid
supply circuit
f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184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少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yua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yua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yua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yua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184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53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53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532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其包括:绝缘底盒、安装于绝缘底盒中的电源电路板及安装于绝缘底盒上的绝缘上盖,电源电路板上设有全包式散热结构,全包式散热结构包括固定于电源电路板上的第一、第二铝盖,该第一、第二铝盖之间形成间隙,以形成两段式结构,且第一铝盖罩盖于电源电路板上的初级模组,且第一铝盖内壁与初级模组中的发热元件紧密接触,第二铝盖罩盖于电源电路板上的次级模组,第一、第二铝盖的外侧面均与绝缘上盖的内侧面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增设的全包式散热结构不仅能保护电源电路板,还能够将电源电路板产生的热量快速引导至绝缘上盖上,并由绝缘上盖散发出去,以此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且散热效果极好。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电力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
背景技术:
电源适配器(Power adapter)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由外壳、变压器、电感、电容、控制IC、PCB板等元器件组成,它的工作原理由交流输入转换为直流输出;按连接方式可分为插墙式和桌面式。广泛配套于液晶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安防摄像头、机顶盒、路由器、灯条、按摩仪等设备中。
现有技术中的电源适配器一般包括有塑胶外壳以及安装于塑胶外壳中的电源电路板,该电源电路板安装有变压器、电感、电容、控制IC等电子元器件,电源适配器在工作时,该变压器会产生大量的热,而塑胶外壳内部并没有设置任何散热结构,导致热量都集中于塑胶外壳内部,仅少量的热与塑胶外壳接触后缓慢的散发出去,以致电源电路板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这样会影响电源电路板的工作质量,甚至于损坏或烧毁电源电路板,使用起来不够安全,对使用者造成极大的困扰。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包括:绝缘底盒、安装于绝缘底盒中的电源电路板以及安装于绝缘底盒上端并将电源电路板封装于绝缘底盒中的绝缘上盖,所述电源电路板上设置有全包式散热结构,该全包式散热结构包括有固定于所述电源电路板上的第一铝盖和第二铝盖,该第一铝盖和第二铝盖之间形成间隙,以形成两段式结构,且该第一铝盖罩盖于所述电源电路板上的初级模组,且该第一铝盖内壁与该初级模组中的发热元件紧密接触,该第二铝盖罩盖于所述电源电路板上的次级模组,该第一铝盖和第二铝盖的外侧面均与所述绝缘上盖的内侧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初级模组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电源电路板上的电源插座和作为发热元件的变压器及若干电容、线圈、电阻,所述第一铝盖内侧面还与变压器上端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变压器上端面与所述第一铝盖内侧面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导热硅胶。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铝盖的截面呈半方框状,该第一铝盖两侧内壁均铆合有若干第一固定插针,该第一固定插针插接固定于所述电源电路板边缘设置的第一插孔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初级模组还包括有若干固定插接于所述电源电路板两侧边缘的第一硅堆或第一MOS管,所述第一铝盖侧边设置有与第一硅堆或第一MOS管中的孔位对应的第一螺孔,第一螺丝穿过该第一螺孔及第一硅堆或第一MOS管中的孔位后与第一螺母螺旋固定,令第一硅堆或第一MOS管与第一铝盖侧边固定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次级模组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电源电路板上的电源低压输出接口和若干电容、线圈、电阻。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次级模组还包括有若干固定插接于所述电源电路板两侧边缘的第二硅堆或第二MOS管,所述第二铝盖侧边设置有与第二硅堆或第二MOS管中的孔位对应的第二螺孔,第二螺丝穿过该第二螺孔及第二硅堆或第二MOS管中的孔位后与第二螺母螺旋固定,令第二硅堆或第二MOS管与第二铝盖侧边固定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铝盖的截面呈半方框状,且该第二铝盖后端还弯折成型有后板,该第二铝盖两侧内壁均铆合有若干第二固定插针,该第二固定插针插接固定于所述电源电路板边缘设置的第二插孔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铝盖中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绝缘上盖上成型的定位柱插接于该定位孔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底盒及绝缘上盖均由塑胶一体成型,该绝缘底盒及绝缘上盖外表面均成型有复数散热凸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电源电路板上增设全包式散热结构,该全包式散热结构中的第一铝盖和第二铝盖之间形成间隙,并分别罩盖于所述电源电路板上的初级模组和次级模组上,且该第一铝盖内壁与该初级模组中的发热元件紧密接触,该第一铝盖和第二铝盖的外侧面均与所述绝缘上盖的内侧面紧密贴合,以此可使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迅速引导至第一铝盖,并由该第一铝盖将热量迅速引导至绝缘上盖,同时第一铝盖及第二铝盖均将散发于电源电路板上的热量聚集至绝缘上,最后由绝缘上盖将热量散发出去,以此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且散热效果极好,防止电源电路板2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即可达到保护电源电路板的功效,同样可保障使用的安全性,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此外,该全包式散热结构还可起到加固绝缘上盖强度的目的,同样可防止在绝缘上盖破碎后,外物冲击电源电路板而损坏电源电路板,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拆卸绝缘上盖后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拆卸绝缘上盖及全包式散热结构后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源电路板与全包式散热结构的装配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源电路板与全包式散热结构另一视角的装配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绝缘上盖与全包式散热结构的装配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7所示,为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其包括:绝缘底盒1、安装于绝缘底盒1中的电源电路板2以及安装于绝缘底盒1上端并将电源电路板2封装于绝缘底盒1中的绝缘上盖3,所述电源电路板2上设置有全包式散热结构4,该全包式散热结构4包括有固定于所述电源电路板2上的第一铝盖41和第二铝盖42,该第一铝盖41和第二铝盖42之间形成间隙,以形成两段式结构,且该第一铝盖41罩盖于所述电源电路板2上的初级模组21,且该第一铝盖41内壁与该初级模组21中的发热元件紧密接触,该第二铝盖42罩盖于所述电源电路板2上的次级模组22,该第一铝盖41和第二铝盖42的外侧面均与所述绝缘上盖3的内侧面紧密贴合。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在电源电路板2上增设全包式散热结构4,该全包式散热结构4中的第一铝盖41和第二铝盖42之间形成间隙,并分别罩盖于所述电源电路板2上的初级模组21和次级模组22上,且该第一铝盖41内壁与该初级模组21中的发热元件紧密接触,该第一铝盖41和第二铝盖42的外侧面均与所述绝缘上盖3的内侧面紧密贴合,以此可使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迅速引导至第一铝盖41,并由该第一铝盖41将热量迅速引导至绝缘上盖3,同时第一铝盖41及第二铝盖42均将散发于电源电路板2上的热量聚集至绝缘上,最后由绝缘上盖3将热量散发出去,以此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且散热效果极好,防止电源电路板2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即可达到保护电源电路板2的功效,同样可保障使用的安全性,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此外,该全包式散热结构4还可起到加固绝缘上盖强度的目的,同样可防止在绝缘上盖破碎后,外物冲击电源电路板2而损坏电源电路板2,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市场竞争力。
所述第一铝盖41和第二铝盖42之间形成间隙,以形成两段式结构,以此可防止电源电路板2上的初级模组21工作时产生高压花火而影响次级模组22,即防止出现第一铝盖41和第二铝盖42导电而影响初级模组21和次级模组22之间的工作。
所述初级模组21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电源电路板2上的电源插座211和作为发热元件的变压器212及若干电容、线圈、电阻,所述第一铝盖41内侧面还与变压器212上端面紧密贴合,以此可将变压器212产生的热量快速引导至第一铝盖41,达到快速散热之功效。其中,所述变压器212上端面与所述第一铝盖41内侧面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导热硅胶,以致可进一步提高两者之间导热的效率。
所述第一铝盖41的截面呈半方框状,该第一铝盖41两侧内壁均铆合有若干第一固定插针411,该第一固定插针411插接固定于所述电源电路板2边缘设置的第一插孔中,使第一铝盖41稳定安装于电源电路板2上,并罩盖于电源电路板2上端,以此可保护电源电路板2免受外物冲击而造成损坏,增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所述初级模组21还包括有若干固定插接于所述电源电路板2两侧边缘的第一硅堆或第一MOS管213,所述第一铝盖41侧边设置有与第一硅堆或第一MOS管213中的孔位对应的第一螺孔412,第一螺丝413穿过该第一螺孔412及第一硅堆或第一MOS管213中的孔位后与第一螺母414螺旋固定,令第一硅堆或第一MOS管213与第一铝盖41侧边固定连接,以此进一步使第一铝盖41更加稳定安装于电源电路板2上。
所述次级模组22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电源电路板2上的电源低压输出接口和若干电容、线圈、电阻,该电源低压输出接口连接导线伸出于该绝缘底盒1和绝缘上盖3外,其与常规电源低压输出接口和导线连接方式一致,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所述次级模组22还包括有若干固定插接于所述电源电路板2两侧边缘的第二硅堆或第二MOS管222,所述第二铝盖42侧边设置有与第二硅堆或第二MOS管222中的孔位对应的第二螺孔422,第二螺丝423穿过该第二螺孔422及第二硅堆或第二MOS管222中的孔位后与第二螺母424螺旋固定,令第二硅堆或第二MOS管222与第二铝盖42侧边固定连接,以此使第二铝盖42更加稳定安装于电源电路板2上。
所述第二铝盖42的截面呈半方框状,且该第二铝盖42后端还弯折成型有后板43,该第二铝盖42两侧内壁均铆合有若干第二固定插针421,该第二固定插针421插接固定于所述电源电路板2边缘设置的第二插孔中,以此进一步使第二铝盖42更加稳定安装于电源电路板2上。
所述第二铝盖42中部设置有定位孔425,所述绝缘上盖3上成型的定位柱31插接于该定位孔425中,以此可保证第二铝盖42与绝缘上盖3之间装配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绝缘底盒1及绝缘上盖3均由塑胶一体成型,该绝缘底盒1及绝缘上盖3外表面均成型有复数散热凸条,以此具有更加理想的散热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电源电路板2上增设全包式散热结构4,该全包式散热结构4中的第一铝盖41和第二铝盖42之间形成间隙,并分别罩盖于所述电源电路板2上的初级模组21和次级模组22上,且该第一铝盖41内壁与该初级模组21中的发热元件紧密接触,该第一铝盖41和第二铝盖42的外侧面均与所述绝缘上盖3的内侧面紧密贴合,以此可使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迅速引导至第一铝盖41,并由该第一铝盖41将热量迅速引导至绝缘上盖3,同时第一铝盖41及第二铝盖42均将散发于电源电路板2上的热量聚集至绝缘上,最后由绝缘上盖3将热量散发出去,以此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且散热效果极好,防止电源电路板2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即可达到保护电源电路板2的功效,同样可保障使用的安全性,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此外,该全包式散热结构4还可起到加固绝缘上盖强度的目的,同样可防止在绝缘上盖破碎后,外物冲击电源电路板2而损坏电源电路板2,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市场竞争力。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其包括:绝缘底盒(1)、安装于绝缘底盒(1)中的电源电路板(2)以及安装于绝缘底盒(1)上端并将电源电路板(2)封装于绝缘底盒(1)中的绝缘上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板(2)上设置有全包式散热结构(4),该全包式散热结构(4)包括有固定于所述电源电路板(2)上的第一铝盖(41)和第二铝盖(42),该第一铝盖(41)和第二铝盖(42)之间形成间隙,以形成两段式结构,且该第一铝盖(41)罩盖于所述电源电路板(2)上的初级模组(21),且该第一铝盖(41)内壁与该初级模组(21)中的发热元件紧密接触,该第二铝盖(42)罩盖于所述电源电路板(2)上的次级模组(22),该第一铝盖(41)和第二铝盖(42)的外侧面均与所述绝缘上盖(3)的内侧面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模组(21)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电源电路板(2)上的电源插座(211)和作为发热元件的变压器(212)及若干电容、线圈、电阻,所述第一铝盖(41)内侧面还与变压器(212)上端面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212)上端面与所述第一铝盖(41)内侧面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导热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盖(41)的截面呈半方框状,该第一铝盖(41)两侧内壁均铆合有若干第一固定插针(411),该第一固定插针(411)插接固定于所述电源电路板(2)边缘设置的第一插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模组(21)还包括有若干固定插接于所述电源电路板(2)两侧边缘的第一硅堆或第一MOS管(213),所述第一铝盖(41)侧边设置有与第一硅堆或第一MOS管(213)中的孔位对应的第一螺孔(412),第一螺丝(413)穿过该第一螺孔(412)及第一硅堆或第一MOS管(213)中的孔位后与第一螺母(414)螺旋固定,令第一硅堆或第一MOS管(213)与第一铝盖(41)侧边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模组(22)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电源电路板(2)上的电源低压输出接口(221)和若干电容、线圈、电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模组(22)还包括有若干固定插接于所述电源电路板(2)两侧边缘的第二硅堆或第二MOS管(222),所述第二铝盖(42)侧边设置有与第二硅堆或第二MOS管(222)中的孔位对应的第二螺孔(422),第二螺丝(423)穿过该第二螺孔(422)及第二硅堆或第二MOS管(222)中的孔位后与第二螺母(424)螺旋固定,令第二硅堆或第二MOS管(222)与第二铝盖(42)侧边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铝盖(42)的截面呈半方框状,且该第二铝盖(42)后端还弯折成型有后板(43),该第二铝盖(42)两侧内壁均铆合有若干第二固定插针(421),该第二固定插针(421)插接固定于所述电源电路板(2)边缘设置的第二插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铝盖(42)中部设置有定位孔(425),所述绝缘上盖(3)上成型的定位柱(31)插接于该定位孔(425)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底盒(1)及绝缘上盖(3)均由塑胶一体成型,该绝缘底盒(1)及绝缘上盖(3)外表面均成型有复数散热凸条。
CN201821018494.6U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 Active CN208353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8494.6U CN208353232U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8494.6U CN208353232U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53232U true CN208353232U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81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18494.6U Active CN208353232U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532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6153A (zh) * 2018-06-28 2018-10-23 东莞市福洋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6153A (zh) * 2018-06-28 2018-10-23 东莞市福洋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3410A (zh) 一种水冷电抗器
CN204010933U (zh) 一种水冷电抗器
CN103200805A (zh) 密闭壳体中电子器件的散热结构
CN208353232U (zh) 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
CN209420193U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散热结构
CN211018319U (zh) 一种充电器
CN206041827U (zh) 一种防辐射电源适配器装置
CN108696153A (zh) 一种具有全包式散热结构的电源适配器
CN201115211Y (zh) 散热外壳
CN103813693A (zh) 散热装置组合
CN202931660U (zh) 车载逆变电源的印制板布局系统
CN202661615U (zh) 电子负载机
CN203151933U (zh) 密闭壳体中电子器件的散热结构
CN108470652A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有载调压开关用散热器
CN109088551A (zh) 一种过大电流的电路板结构
CN209627987U (zh) 一种功率半导体组装结构及电源模块
CN209472412U (zh) 一种防老化的新型手机充电器
CN209105041U (zh) 一种过大电流的电路板结构
CN205946494U (zh) 一种微波电源高压部分的散热结构
CN203788634U (zh) 一种带有热管换热器的电源适配器
CN208904874U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的保护装置
CN206388125U (zh) 一种易于散热的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器
CN207883680U (zh) 一种电子器件的散热结构
CN207966798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有载调压开关用散热器
CN206686067U (zh) 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电力开关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