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42711U - 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42711U
CN208342711U CN201820870378.0U CN201820870378U CN208342711U CN 208342711 U CN208342711 U CN 208342711U CN 201820870378 U CN201820870378 U CN 201820870378U CN 208342711 U CN208342711 U CN 2083427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ture block
ontology
fit structure
rotary device
threaded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7037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中原
张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Jin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Jin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Jinf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Jin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7037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427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427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427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包括本体,还包括:配合结构,可相对于本体转动地安装于本体上,并设有可对待防跟转件进行安装限位的配合部;限位槽结构,设于配合结构上;限位块结构,设于本体上,包括可卡入限位槽结构中限制配合结构相对于本体顺时针转动的第一卡块,及可卡入限位槽结构中限制配合结构相对于本体逆时针转动的第二卡块;切换结构,具有使第二卡块由限位槽结构中脱出,并使第一卡块卡入限位槽结构中的第一位置,及使第一卡块由限位槽结构中脱出,并使第二卡块卡入限位槽结构中的第二位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使用完成后拆卸时,同时对具有顺时针跟转趋势和具有逆时针跟转趋势的需防跟转件实现防卡死。

Description

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纹紧固件的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
背景技术
螺纹紧固件,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或构件)紧固连接成为一件整体时所采用的一类机械零件的总称,通常包括螺栓、螺柱、螺钉和螺母等。
在风机的安装过程中,紧固螺栓时,螺栓或与之配合的螺母的跟转一直是难以避免的问题,目前解决螺栓和螺母配合时跟转的问题,通常是采用扳手实现防跟转,这将导致在紧固过程中,需要施工者一直手扶扳手,劳动强度大。
现有一种螺栓防跟转工装,包括卡具,及与卡具螺纹连接的螺杆,卡具上设有可与螺栓配合的限位槽,同时设有螺纹通孔,螺杆连接于所述螺纹通孔中,且螺杆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螺纹通孔外,螺杆的其中一端成型有球头,另一端设有手柄,通过球头与待装螺栓周边的固定结构相抵,来实现对待装螺栓的防跟转定位。上述技术虽然可以通过旋转螺杆使球头与周边的固定结构分离,来实现拆卸防跟转装置时防止防跟转装置与周边固定结构之间出现卡死导致难以分离的情况,但是只能对使球头与周边固定结构相抵的旋紧方向进行防卡死,即只能对具有顺时针跟转趋势或具有逆时针跟转趋势的待装螺栓进行防卡死,无法同时对具有顺时针跟转趋势和具有逆时针跟转趋势的待装螺栓进行防卡死。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螺栓防跟转工装在使用完成后拆卸时,无法同时对具有顺时针跟转趋势和具有逆时针跟转趋势的需防跟转件实现防卡死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在使用完成后拆卸时,能够同时对具有顺时针跟转趋势和具有逆时针跟转趋势的需防跟转件实现防卡死的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包括本体,还包括:
配合结构,可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上,并设有可对待防跟转件进行安装限位的配合部;
限位槽结构,设于所述配合结构上;
限位块结构,设于所述本体上,包括可卡入所述限位槽结构中限制所述配合结构相对于所述本体顺时针转动的第一卡块,及可卡入所述限位槽结构中限制所述配合结构相对于所述本体逆时针转动的第二卡块;
切换结构,具有使所述第二卡块由所述限位槽结构中脱出,并使所述第一卡块卡入所述限位槽结构中的第一位置,及使所述第一卡块由所述限位槽结构中脱出,并使所述第二卡块卡入所述限位槽结构中的第二位置。
使用时,先将配合结构与待防跟转件配合,将本体与待防跟转件的周边固定结构相抵,来实现待防跟转件旋紧时对待防跟转件的防跟转作用。当需要防止待跟转件发生顺时针跟转时,待防跟转件会施加给与之配合的配合结构一个使其具有顺时针运动趋势的力,配合结构具有相对于本体顺时针运动的趋势,通过操作切换结构至第一位置,第一卡块卡入限位槽结构中,可以防止配合结构相对于本体顺时针转动(此时本体也无法相对于配合结构逆时针转动),确保对具有顺时针跟转趋势的待防跟转件的防跟转,在防跟转装置完成防跟转操作需要拆卸下来时,操作切换结构至第二位置,第一卡块从限位槽结构中脱出,第二卡块卡入限位槽结构中,使本体相对于配合结构逆时针转动,与周边固定结构分离,从而防止防跟转装置拆卸时与周边固定结构之间出现卡死导致难以分离的情况;同理,当需要防止待跟转件发生逆时针跟转时,只需要在需要防跟转时,操作切换结构至第二位置,在防跟转装置完成防跟转操作需要拆卸下来时,操作切换结构至第一位置即可。不仅既能够实现对具有顺时针跟转趋势的待防跟转件的防跟转,又能够实现对具有逆时针跟转趋势的待防跟转件的防跟转,同时还可以在顺时针防跟转及顺时针防跟转时,防止防跟转装置拆卸时与周边固定结构之间出现卡死导致难以分离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配合结构的外周壁上设有沿周向分布的啮合齿结构,所述限位槽结构为所述啮合齿上的各个齿槽,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可分别在所述切换结构的作用下卡入或脱出对应的齿槽。这样不论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对应配合结构的那个位置,始终有齿槽可与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配合,使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卡入对应的齿槽中,使得切换结构对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操作更灵活,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切换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分别可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上,所述切换结构包括:
转向块,可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上,并设于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之间,所述转向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卡块、所述第二卡块相抵;
偏压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本体之间的第一偏压件,及设于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本体之间的第二偏压件;所述第一偏压件施加给所述第一卡块一个使所述第一卡块向靠近所述转向块的方向运动的偏压力,所述第二偏压件施加给所述第二卡块一个使所述第二卡块向靠近所述转向块的方向运动的偏压力。
第一偏压件和第二偏压件分别用于确保第一卡块、第二卡块能够始终与转向块接触,当转动块带动第一卡块做压缩第一偏压件的转动时,第一卡块从对应的齿槽中脱出,第二卡块在第二偏压件的偏压力作用下向靠近转向块的方向转动并卡入对应的齿槽中;同理,转动块带动第二卡块做压缩第二偏压件的转动时,第二卡块从对应的齿槽中脱出,第一卡块在第一偏压件的偏压力作用下向靠近转向块的方向转动并卡入对应的齿槽中。这样只需转动转向块,即可实现对第一卡块卡入齿槽中或第二卡块卡入齿槽中的切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上间隔设置有三个螺纹通孔;所述第一卡块、所述转向块及所述第二卡块上分别对应设置有螺纹盲孔,所述第一卡块、所述转向块及所述第二卡块分别通过穿过三个所述螺纹通孔并螺接于对应的所述螺纹盲孔中的螺纹连接件安装于所述本体上。
所述配合部为与所述待防跟转件的形状配合的配合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配合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本体上。这样一方面当防跟转装置与待防跟转件的配合处损坏时,可以只更换配合结构,无需更换整个防跟转装置,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当需要对不同型号的待防跟转件进行防跟转时,只需更换不同型号的配合结构即可,无需同时准备多个不同型号的防跟转装置,可以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包括:
架体,设有可容置所述配合结构的安装通孔;
盖板,具有两个,安装于所述架体两侧,并分别封盖所述安装通孔,且至少一个所述盖板与所述架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在与所述配合结构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孔径小于所述配合结构的外径,大于所述配合孔的孔径的让位孔。
这样不仅可以通过让位孔实现配合结构与待防跟转件的配合,同时只需通过拆装与架体可拆卸连接的盖板,便可以实现对配合结构的更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配合结构通过导向结构可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所述导向结构包括:
导向槽,设于所述配合结构和所述盖板的其中一个上,
导向块,设于所述配合结构和所述盖板的另一个上,并可相对于所述导向槽滑动地插置于所述导向槽中。
这样只需要通过导向块与导向槽配合,便可以实现配合结构可转动地安装于本体上,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型,且便于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槽设于所述配合结构的两端面上,所述导向块设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配合结构的至少一侧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偏压件和所述第二偏压件分别为压缩弹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的去掉其中一侧的盖板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的去掉另一侧的盖板后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的盖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的配合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的其中一个侧板的主视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框架,12-侧板,121-螺纹通孔,13-安装通孔,2-盖板,21-让位孔,22-导向块,3-配合结构,31-配合孔,32-齿槽,33-导向槽,41-第一卡块,42-第二卡块,51-转向块,511-把手,52-第一偏压件,53-第二偏压件,10-待防跟转件,20-螺纹连接件,30-周边固定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包括本体、配合结构3、限位槽结构、限位块结构及切换结构。
本体包括架体和盖板2。
架体包括框架11,及分别设于框架11两侧并对框架11进行局部封盖的两侧板12,框架11未被侧板12封盖处形成可容置配合结构3的安装通孔13。本实施例中的两侧板12与框架11一体成型。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两侧板12也可以与框架11可拆卸连接。
盖板2具有两个,安装于框架11两侧,并分别封盖安装通孔13,两个盖板2与框架11分别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参阅图4,盖板2在与配合结构3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孔径小于配合结构3的外径,大于配合孔31的孔径的让位孔21。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只有一个盖板2与框架11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盖板2呈圆环状。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不设侧板12,直接将盖板2设为外轮廓形状与框架11的外轮廓形状相匹配的环状结构,并保持盖板2上的让位孔21形状及大小不变。
配合结构3可相对于盖板2转动地安装于两盖板2之间,并设有可对待防跟转件10进行安装限位的配合部;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5,配合部为与待防跟转件10的形状配合的配合孔31。
限位槽结构设于配合结构3上。
限位块结构设于侧板12上,包括可卡入限位槽结构中限制配合结构3相对于本体顺时针转动的第一卡块41,及可卡入限位槽结构中限制配合结构3相对于本体逆时针转动的第二卡块42;第一卡块41和第二卡块42,分别可相对于侧板12转动地安装于侧板12上。
切换结构具有使第二卡块42由限位槽结构中脱出,并使第一卡块41卡入限位槽结构中的第一位置,及使第一卡块41由限位槽结构中脱出,并使第二卡块42卡入限位槽结构中的第二位置。
限位槽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配合结构3的外周壁上设有沿周向分布的啮合齿结构,限位槽结构为啮合齿上的各个齿槽32,第一卡块41和第二卡块42可分别在切换结构的作用下卡入或脱出对应的齿槽32。这样不论第一卡块41和第二卡块42对应配合结构3的那个位置,始终有齿槽32可与第一卡块41和第二卡块42配合,使第一卡块41和第二卡块42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卡入对应的齿槽32中,使得切换结构对第一卡块41和第二卡块42的操作更灵活,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切换更方便。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限位槽结构也可以是设于配合结构3的外周壁上的多个卡槽。
切换结构的具体形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切换结构包括转向块51和偏压组件。
转向块51呈棱柱状,可相对于本体转动地安装于侧板12上,并设于第一卡块41和第二卡块42之间,转向块51的相邻两侧面分别与第一卡块41、第二卡块42相抵。为了便于操作,本实施例中的转向块51上设置有把手511。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转向块也可以为横截面为椭圆的柱体,或偏心的圆柱等。
偏压组件包括设于第一卡块41与框架11之间的第一偏压件52,及设于第二卡块42与框架11之间的第二偏压件53;第一偏压件52施加给第一卡块41一个使第一卡块41向靠近转向块51的方向运动的偏压力,第二偏压件53施加给第二卡块42一个使第二卡块42向靠近转向块51的方向运动的偏压力。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偏压件52和第二偏压件53分别为压缩弹簧,偏压力为压缩弹簧的恢复弹力。
第一偏压件52和第二偏压件53分别用于确保第一卡块41、第二卡块42能够始终与转向块51接触,当转动块带动第一卡块41做压缩第一偏压件52的转动时,第一卡块41从对应的齿槽32中脱出,第二卡块42在第二偏压件53的偏压力作用下向靠近转向块51的方向转动并卡入对应的齿槽32中;同理,转动块带动第二卡块42做压缩第二偏压件53的转动时,第二卡块42从对应的齿槽32中脱出,第一卡块41在第一偏压件52的偏压力作用下向靠近转向块51的方向转动并卡入对应的齿槽32中。这样只需转动转向块51,即可实现对第一卡块41卡入齿槽32中或第二卡块42卡入齿槽32中的切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实现第一卡块41、转向块51及第二卡块42分别可相对侧板12转动地安装于侧板12上的具体方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远离把手511一侧的侧板12上间隔设置有三个螺纹通孔121;参阅图2和图3,第一卡块41、转向块51及第二卡块42上分别对应设置有螺纹盲孔,第一卡块41、转向块51及第二卡块42分别通过穿过三个螺纹通孔121并螺接于对应的螺纹盲孔中的螺纹连接件20安装于本体上。本实施例中的螺纹连接件20为螺栓,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螺纹连接件20也可以为螺钉等。
本实施例中的配合结构3可拆卸地安装于两盖板2之间。这样一方面当防跟转装置与待防跟转件10的配合处损坏时,可以只更换配合结构3,无需更换整个防跟转装置,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当需要对不同型号的待防跟转件10进行防跟转时,只需更换不同型号的配合结构3即可,无需同时准备多个不同型号的防跟转装置,可以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导向结构来实现配合结构3可转动并可拆卸地安装于两盖板2之间。导向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槽33和导向块22。导向槽33设于配合结构3的两端面上;导向块22设于两个盖板2的朝向配合结构3的一侧上,并可相对于导向槽33滑动地插置于导向槽33中。这样只需要通过导向块22与导向槽33配合,便可以实现配合结构3可转动地安装于本体上,同时只需要拆装盖板2,便可以实现对配合结构3的更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加工成型,且便于安装。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导向块22也可以只设于一个盖板2的朝向配合结构3的一侧上。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导向槽33设于盖板2上,导向块22设于配合结构3上。
使用时,配合参阅图7,先将配合孔31与待防跟转件10配合,将本体与待防跟转件10的周边固定结构30相抵,来实现待防跟转件10旋紧时对待防跟转件10的防跟转作用。当需要防止待跟转件发生顺时针跟转时,待防跟转件10会施加给与之配合的配合结构3一个使其具有顺时针运动趋势的力,配合结构3具有相对于本体顺时针运动的趋势,通过转动转向块51至第一位置,转动块带动第二卡块42做压缩第二偏压件53的转动,第二卡块42从对应的齿槽32中脱出,第一卡块41在第一偏压件52的偏压力作用下向靠近转向块51的方向转动并卡入对应的齿槽32中,可以防止配合结构3相对于本体顺时针转动(此时本体也无法相对于配合结构3逆时针转动),确保对具有顺时针跟转趋势的待防跟转件10的防跟转,在防跟转装置完成防跟转操作需要拆卸下来时,转动转向块51至第二位置,转动块带动第一卡块41做压缩第一偏压件52的转动,第一卡块41从对应的齿槽32中脱出,第二卡块42在第二偏压件53的偏压力作用下向靠近转向块51的方向转动并卡入对应的齿槽32中,使本体相对于配合结构3逆时针转动,与周边固定结构30分离,从而防止防跟转装置拆卸时与周边固定结构30之间出现卡死导致难以分离的情况;同理,当需要防止待跟转件发生逆时针跟转时,只需要在需要防跟转时,转动转向块51至第二位置,在防跟转装置完成防跟转操作需要拆卸下来时,转动转向块51至第一位置即可。本实施例提供的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不仅既能够实现对具有顺时针跟转趋势的待防跟转件10的防跟转,又能够实现对具有逆时针跟转趋势的待防跟转件10的防跟转,同时还可以在顺时针防跟转及顺时针防跟转时,防止防跟转装置拆卸时与周边固定结构30之间出现卡死导致难以分离的情况。
周边固定结构30的具体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当需要将待防跟转件10安装至设于某个零件上的通孔中时,周边固定结构30可以是固定于该零件上并位于该通孔附近的凸块等。在本实施例中,周边固定结构30是待防跟转件10安装位置附近已经安装好的其他螺栓。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配合结构(3),可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上,并设有可对待防跟转件(10)进行安装限位的配合部;
限位槽结构,设于所述配合结构(3)上;
限位块结构,设于所述本体上,包括可卡入所述限位槽结构中限制所述配合结构(3)相对于所述本体顺时针转动的第一卡块(41),及可卡入所述限位槽结构中限制所述配合结构(3)相对于所述本体逆时针转动的第二卡块(42);
切换结构,具有使所述第二卡块(42)由所述限位槽结构中脱出,并使所述第一卡块(41)卡入所述限位槽结构中的第一位置,及使所述第一卡块(41)由所述限位槽结构中脱出,并使所述第二卡块(42)卡入所述限位槽结构中的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合结构(3)的外周壁上设有沿周向分布的啮合齿结构,所述限位槽结构为所述啮合齿上的各个齿槽(32),所述第一卡块(41)和所述第二卡块(42)可分别在所述切换结构的作用下卡入或脱出对应的齿槽(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41)和所述第二卡块(42),分别可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上,所述切换结构包括:
转向块(51),可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上,并设于所述第一卡块(41)和所述第二卡块(42)之间,所述转向块(51)分别与所述第一卡块(41)、所述第二卡块(42)相抵;
偏压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卡块(41)与所述本体之间的第一偏压件(52),及设于所述第二卡块(42)与所述本体之间的第二偏压件(53);所述第一偏压件(52)施加给所述第一卡块(41)一个使所述第一卡块(41)向靠近所述转向块(51)的方向运动的偏压力,所述第二偏压件(53)施加给所述第二卡块(42)一个使所述第二卡块(42)向靠近所述转向块(51)的方向运动的偏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上间隔设置有三个螺纹通孔(121);
所述第一卡块(41)、所述转向块(51)及所述第二卡块(42)上分别对应设置有螺纹盲孔,所述第一卡块(41)、所述转向块(51)及所述第二卡块(42)分别通过穿过三个所述螺纹通孔(121)并螺接于对应的所述螺纹盲孔中的螺纹连接件(20)安装于所述本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为与所述待防跟转件(10)的形状配合的配合孔(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结构(3)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本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
架体,设有可容置所述配合结构(3)的安装通孔(13);
盖板(2),具有两个,安装于所述架体两侧,并分别封盖所述安装通孔(13),且至少一个所述盖板(2)与所述架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2) 在与所述配合结构(3)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孔径小于所述配合结构(3)的外径,大于所述配合孔(31)的孔径的让位孔(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结构(3)通过导向结构可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所述导向结构包括:
导向槽(33),设于所述配合结构(3)和所述盖板(2)的其中一个上,
导向块(22),设于所述配合结构(3)和所述盖板(2)的另一个上,并可相对于所述导向槽(33)滑动地插置于所述导向槽(33)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33)设于所述配合结构(3)的两端面上,所述导向块(22)设于所述盖板(2)朝向所述配合结构(3)的至少一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压件(52)和所述第二偏压件(53)分别为压缩弹簧。
CN201820870378.0U 2018-06-06 2018-06-06 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 Active CN2083427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70378.0U CN208342711U (zh) 2018-06-06 2018-06-06 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70378.0U CN208342711U (zh) 2018-06-06 2018-06-06 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42711U true CN208342711U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92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70378.0U Active CN208342711U (zh) 2018-06-06 2018-06-06 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427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42711U (zh) 螺纹紧固件的防跟转装置
CN105810092B (zh) 一种城市道路指示牌的紧固装置
CN204402146U (zh) 可换向多功能门把手结构
CN208696722U (zh) 一种螺栓拆装装置
CN209273367U (zh) 一种新型的螺栓拆装工具
CN109618526B (zh) 具有容积可变安装腔的电气柜
CN203765572U (zh) 砂轮固定法兰的拆装工具
CN208416138U (zh) 一种智能锁及其门把手换向结构
CN109338933A (zh) 一种便于拆装组合的道闸
CN206805395U (zh) 一种电脑机箱手板
CN107572621A (zh) 一种净水机
CN209067038U (zh) 锁具安装组件及智能锁驱动器
CN220253852U (zh) 一种电气柜嵌入式智能控制面板结构
CN220465816U (zh) 一种工业管道无人机气体泄漏点拍摄装置
CN219839979U (zh) 一种一体式直立型井口警示防护牌
CN217634939U (zh) 一种智慧交通科技采集设备安装构件
CN209282980U (zh) 一种便拆卸微型电机
CN208557369U (zh) 一种便捷式弹簧安装器
CN207460863U (zh) 一种农用收割机刀片传动装置
CN201697202U (zh) 拆卸方便的活动门轴铰链
CN209454963U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动力系统固定结构
CN209566724U (zh) 一种巡检机器人用防滑装置
CN218398155U (zh) 一种可拆卸式机器人
CN219119534U (zh) 一种可安装多种风扇的过滤格栅
CN219646704U (zh) 一种汽车模型的车门开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