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39691U - 电动轮椅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轮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39691U
CN208339691U CN201721318585.7U CN201721318585U CN208339691U CN 208339691 U CN208339691 U CN 208339691U CN 201721318585 U CN201721318585 U CN 201721318585U CN 208339691 U CN208339691 U CN 208339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wheelchair
wheel
front wheel
frame
driv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185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文华
范志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Kunshan Ao Shida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Kunshan Ao Shid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Kunshan Ao Shida filed Critical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Kunshan Ao Shida
Priority to CN2017213185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39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39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396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轮椅,其包括:折叠式车架、减震悬挂机构、左前轮、左后轮、右前轮、右后轮、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二驱动电机;减震悬挂机构设置于折叠式车架下方,左前轮和左后轮枢转安装于折叠式车架的左侧,右前轮和右后轮枢转安装于折叠式车架的右侧,第一驱动电机驱动左前轮进行枢转运动,第二驱动电机驱动右前轮进行枢转运动,电动轮椅进行转向时,左前轮和后前轮之间存在转速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依靠两侧驱动轮之间的转速差实现轮椅高速运行时的稳定转向,而不会发生抖动。同时,保证了零启动以及低速运行时的灵活转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还采用了多连杆悬挂弹簧减震结构,使得乘坐舒适性更好。

Description

电动轮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轮椅,尤其涉及一种转向稳定性好的电动轮椅。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道路型电动轮椅的转向机构一般都是采用手把式手动转向机构,其使用起来比较费力,对于四肢无力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来说非常不便,而且手动转向机构体积较大不利于方便携带。
同时,一般室内或室外型电动轮椅都选用万向轮,其好处是转向灵活,可以360度转动。但是,当万向轮的轮子的转动线速度超过6Km/h时,万向轮将会发生抖动现象,而且随着速度提高抖动会更剧烈,进而产生安全隐患和影响乘坐舒适性。按照国家标准道路型电动轮椅的速度是15km/h(GB/T12996-2012),从而远远超出万向轮稳定运行的速度,因此不能运用在道路型电动轮椅上的。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轮椅,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轮椅,其包括:折叠式车架、减震悬挂机构、左前轮、左后轮、右前轮、右后轮、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二驱动电机;
所述减震悬挂机构设置于所述折叠式车架下方,所述左前轮和左后轮枢转安装于所述折叠式车架的左侧,所述右前轮和右后轮枢转安装于所述折叠式车架的右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左前轮进行枢转运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右前轮进行枢转运动,所述电动轮椅进行转向时,所述左前轮和后前轮之间存在转速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的改进,所述折叠式车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前撑架、后撑架、斜拉架、下靠背架,所述前车架、后车架、前撑架、后撑架、斜拉架、下靠背架连接形成六连杆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的改进,所述电动轮椅还包括前横架和四个摇臂架,所述后车架、四个摇臂架、前横架和前车架形成所述减震悬挂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的改进,所述电动轮椅还包括辅助所述摇臂架连接的鱼眼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的改进,所述减震悬挂机构还包括减震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的改进,所述左前轮和右前轮之间还设置有连杆以及对所述连杆进行固定的连杆固定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的改进,所述电动轮椅还包括第一电机固定座和第二电机固定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座进行安装固定,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座进行安装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的改进,所述电动轮椅还包括对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二驱动电机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的改进,所述电动轮椅还包括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二驱动电机供电的电池以及收容安装所述电池的电池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的改进,所述电动轮椅还包括挡泥板和脚踏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依靠两侧驱动轮之间的转速差实现轮椅高速运行时的稳定转向,而不会发生抖动。同时,保证了零启动以及低速运行时的灵活转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还采用了多连杆悬挂弹簧减震结构,使得乘坐舒适性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包括:折叠式车架、减震悬挂机构、左前轮151、左后轮152、右前轮153、右后轮154、第一驱动电机121以及第二驱动电机122。其中,所述“左”、“右”是以乘坐者乘坐时的空间方位为参考方向。
所述折叠式车架包括:前车架1、后车架2、前撑架3、后撑架4、斜拉架5、下靠背架6,所述前车架1、后车架2、前撑架3、后撑架4、斜拉架5、下靠背架6连接形成六连杆结构。
在一个所实施方式中,所述六连杆结构按照如下方式连接形成:所述前车架1的中铰链孔与所述前撑架3的上铰链孔连接,所述前撑架3的下铰链孔与所述后车架2的前铰链孔连接,所述后车架2的后铰链孔与所述后撑架4的下铰链连接,所述后撑架4的上铰链孔与所述下靠背架6的下铰链孔连接,所述下靠背架6的上铰链孔与所述斜拉架5的后铰链孔连接,所述斜拉架5的前铰链孔与所述后车架2的中铰链孔连接。当将所述下靠背架6的上端往后拉起时,电动轮椅为展开状态,当将所述下靠背6的上端往前压下时,电动轮椅为折叠状态,此时体积为最小方便携带。
所述减震悬挂机构用于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在乘坐时具有更好的舒适性。具体地,所述减震悬挂机构设置于所述折叠式车架下方,所述电动轮椅还包括前横架7、四个摇臂架8、鱼眼轴承13以及减震器9,所述后车架2、四个摇臂架8、前横架7和前车架1形成所述减震悬挂机构。所述摇臂架8通过所述鱼眼轴承13进行连接。
具体地,所述后车架2的前端四个铰链孔分别与四个所述摇臂架8后铰链孔连接,四个所述摇臂架8前铰链孔分别与所述前横架7的四个铰链孔连接,所述前横架7的两个上铰链孔分别与所述前车架的1两个前铰链孔连接。
所述左前轮151和左后轮152枢转安装于所述折叠式车架的左侧,所述右前轮153和右后轮154枢转安装于所述折叠式车架的右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21驱动所述左前轮151进行枢转运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22驱动所述右前轮153进行枢转运动,所述电动轮椅进行转向时,所述左前轮151和后前轮之间存在转速差。
从而,利用左、右驱动轮的转速差异实现电控自动转向,其好处是在行驶速度15km/h甚至更高时能够稳定运行,不会发生抖动现象,而在低速1Km/h甚至零启动时又能够灵活转动。另外道路型电动轮椅越障能力要求大于80mm,万向轮的最大能力为50mm,所以利用前驱转向还能提高越障能力达100mm。
进一步地,所述左前轮151和右前轮153之间还设置有连杆10以及对所述连杆10进行固定的连杆固定座14。所述左前轮151、左后轮152、右前轮153、右后轮154的上方还设置有挡泥板19。
为了方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21和第二驱动电机122的安装固定,所述电动轮椅还包括第一电机固定座111和第二电机固定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21通过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座111进行安装固定,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22通过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座进行安装固定。所述电动轮椅还包括对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21以及第二驱动电机122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控制器16。
所述电动轮椅还包括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21以及第二驱动电机122供电的电池18以及收容安装所述电池18的电池盒17。所述电动轮椅还包括脚踏板2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依靠两侧驱动轮之间的转速差实现轮椅高速运行时的稳定转向,而不会发生抖动。同时,保证了零启动以及低速运行时的灵活转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还采用了多连杆悬挂弹簧减震结构,使得乘坐舒适性更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轮椅包括:折叠式车架、减震悬挂机构、左前轮、左后轮、右前轮、右后轮、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二驱动电机;
所述减震悬挂机构设置于所述折叠式车架下方,所述左前轮和左后轮枢转安装于所述折叠式车架的左侧,所述右前轮和右后轮枢转安装于所述折叠式车架的右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左前轮进行枢转运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右前轮进行枢转运动,所述电动轮椅进行转向时,所述左前轮和后前轮之间存在转速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车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前撑架、后撑架、斜拉架、下靠背架,所述前车架、后车架、前撑架、后撑架、斜拉架、下靠背架连接形成六连杆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轮椅还包括前横架和四个摇臂架,所述后车架、四个摇臂架、前横架和前车架形成所述减震悬挂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轮椅还包括辅助所述摇臂架连接的鱼眼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悬挂机构还包括减震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轮和右前轮之间还设置有连杆以及对所述连杆进行固定的连杆固定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轮椅还包括第一电机固定座和第二电机固定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座进行安装固定,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座进行安装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轮椅还包括对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二驱动电机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控制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轮椅还包括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二驱动电机供电的电池以及收容安装所述电池的电池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轮椅还包括挡泥板和脚踏板。
CN201721318585.7U 2017-10-13 2017-10-13 电动轮椅 Active CN208339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18585.7U CN208339691U (zh) 2017-10-13 2017-10-13 电动轮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18585.7U CN208339691U (zh) 2017-10-13 2017-10-13 电动轮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39691U true CN208339691U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74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18585.7U Active CN208339691U (zh) 2017-10-13 2017-10-13 电动轮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396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96627U (zh) 轻便四轮电瓶车
CN203888958U (zh) 可折叠车轮机构
CN203819432U (zh) 快速折叠式电动滑板车
CN106428395A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滑板车
CN204124275U (zh) 一种便携式代步机
CN208339691U (zh) 电动轮椅
CN205872283U (zh) 一种带起落架的双轮电动平衡车
CN202765191U (zh) 智能平衡休闲车
CN107600262A (zh) 一种使电动童车具备驱动摇摆功能的机构
CN201727664U (zh) 电动轮椅
CN208559650U (zh) 带有稳定装置的滑板车
CN108248786B (zh) 便携式自推进水翼自行车
CN203854800U (zh) 快速折叠式电动滑板车的快速折叠机构
CN102975808B (zh) 前双轮车用前悬挂倾斜机构
CN205737940U (zh) 一种老年人用三轮车
CN206924425U (zh) 四轮独立驱动车
CN105711718A (zh) 折叠滑板电动车
CN203497096U (zh) 便携式两用遥控电动滑板
WO2017173805A1 (zh) 一种可折叠代步车
CN205801340U (zh) 一种滑板车
CN103625591B (zh) 折叠式电动车
CN204096005U (zh) 座椅转向自行车
CN202518420U (zh) 一种可折叠双座四轮电动车
CN206485505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滑板车
CN202682210U (zh) 折叠电动轮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