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24284U - 一种胎体供料架及胎体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胎体供料架及胎体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24284U
CN208324284U CN201820612500.4U CN201820612500U CN208324284U CN 208324284 U CN208324284 U CN 208324284U CN 201820612500 U CN201820612500 U CN 201820612500U CN 208324284 U CN208324284 U CN 2083242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r
feed
template
sidewall
tir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125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刘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fe R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achi Huache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achi Huache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achi Huache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125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242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242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242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胎体供料架,包括主框架;公共模板组件,包括枢转于主框架一端且朝向成型鼓延伸设置;胎侧供料机构,设置在主框架上并用以将胎侧朝向所述公共模板组件输送;内衬供料机构,所述内衬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主框架上的第一内衬供料组件、位于第一内衬供料组件上方的第二内衬供料组件、设置在主框架上且可在第一内衬供料组件和第二内衬供料组件之间摆动对接的供料切换组件;设置在主框架上帘布供料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胎体成型装置,从而本实用新型胎体供料架能够适用一次法轮胎成型机以及二次法轮胎成型机,提高了胎体供料架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胎体供料架及胎体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胎体供料架及胎体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轮胎成型机按其成型工艺可以分为一次法轮胎成型机和二次法轮胎成型机。一次法轮胎成型机中的胎体供料架用于将轮胎的复合件(胎侧和内衬)以及帘布依序输送至成型鼓上进行包裹贴合,以在成型鼓上形成轮胎的胎体部分。二次法轮胎成型机中的胎体供料架用于将轮胎的胎侧、内衬以及帘布依序输送至成型鼓上,以在成型鼓上形成轮胎的胎体部分。由于一次法轮胎成型机的胎体供料架与二次法轮胎成型机的胎体供料架输送的成型工艺以及成型次序不同,导致了不同类型轮胎成型机的胎体供料架的结构不同,使得胎体供料架无法在一次法轮胎成型机及二次法轮胎成型机之间通用,因此,现有轮胎成型机的胎体供料架具有通用性差的问题。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胎体供料架以及胎体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应用于不同类型的轮胎成型机、通用性强的胎体供料架以及具有该胎体供料架的胎体成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胎体供料架,应用于轮胎成型机,用于将多个胎体部件依序输送至成型鼓上,所述多个胎体部件包括胎侧、内衬以及帘布,所述胎体供料架包括:
主框架;
公共模板组件,枢转于所述主框架一端且朝向所述成型鼓延伸设置;
胎侧供料机构,设置在所述主框架内并用以将所述胎侧朝向所述公共模板组件输送;
内衬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框架内且朝向胎侧供料机构延伸设置的第一内衬供料组件、位于第一内衬供料组件上方且朝向所述公共模板组件延伸设置的第二内衬供料组件、设置在所述主框架内的供料切换组件,所述供料切换组件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内衬供料组件或第二内衬供料组件相对接;
帘布供料机构,设置在所述主框架内并朝向所述公共模板组件延伸设置。
优选地,所述供料切换组件包括可在所述第一内衬供料组件和第二内衬供料组件之间摆动对接的供料切换模板以及驱动所述供料切换模板摆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内衬供料组件设置在所述胎侧供料组件的后侧,且所述第一内衬供料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源以及可在所述第一驱动源的驱动下输送所述内衬至所述胎侧供料组件的第一内衬供料模板;所述第二内衬供料组件设置在所述公共模板组件后侧,且第二内衬供料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源以及可在所述第二驱动源的驱动下输送所述内衬至所述公共模板组件的第二内衬供料模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内衬供料模板包括设置在所述胎体供料架上且沿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转动轴、环绕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一环形传送带,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一驱动源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内衬供料模板包括设置在所述胎体供料架上的两个第二转动轴、环绕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二转动轴上的第二环形传送带,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二驱动源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供料切换组件设置在第一内衬供料组件和第二内衬供料组件的后侧,且所述供料切换组件还包括第三驱动源,所述供料切换模板包括位于两侧的两个模板侧壁、间隔设置在所述模板侧壁上的两个第三转动轴以及环绕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三转动轴上的第三环形传送带,所述第三转动轴与所述第三驱动源传动连接,所述供料切换模板可在所述第三驱动源的驱动下朝向所述第一内衬供料组件或者朝向所述第二内衬供料组件输送所述内衬。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枢转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的气缸,所述气缸具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枢转设置在所述模板侧壁。
优选地,所述内衬供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衬供料组件上的内衬裁切装置。
优选地,所述胎侧供料机构包括用于输送所述胎侧的第一胎侧供料模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胎侧供料模板前侧的第二胎侧供料模板;所述第一胎侧供料模板可输送经所述第一内衬供料组件输出的内衬,并在所述第一胎侧供料模板将所述内衬与的胎侧复合成复合件;所述第二胎侧供料模板的前端与所述公共模板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胎侧供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胎侧供料模板与第二胎侧供料模板之间的胎侧裁切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胎体成型装置,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胎体供料架以及与所述胎体供料架连接的供料装置,所述供料装置包括:
第一供料小车,设置在所述胎体供料架下方并与所述胎侧供料机构的入料口相连接;
第二供料小车,设置在所述胎体供料架下方并与所述内衬供料机构的入料口相连接;
供料小车组,所述帘布供料机构包括第一帘布供料模板以及第二帘布供料模板,供料小车组包括设置在所述胎体供料架下方并与所述第一帘布供料模板的入料口相连接的第三供料小车以及设置在所述胎体供料架下方并与所述第二帘布供料模板的入料口相连接的第四供料小车。
优选地,所述胎体供料架还包括与所述主框架可拆卸连接的副框架,所述副框架包括朝向所述胎体供料架内部延伸的支撑胶供料机构。
优选地,所述胎体成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副框架下方的第五供料小车,所述第五供料小车与所述支撑胶供料机构的入料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本实用新型胎体供料架的内衬供料机构上设置有供料切换组件,供料切换组件可摆动地与第一内衬供料组件和第二内衬供料组件对接,当供料切换组件与第一胎侧供料模板对接时,内衬被引导至胎侧供料机构上,并在胎侧供料机构上实现胎侧与内衬的复合形成复合件后,然后将复合件输送经过公共模板组件,直至最后被送到成型鼓上;当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供料切换组件与第二内衬供料组件对接时,内衬直接被引导至公共模板组件,然后手动将胎侧、内衬拉下并贴合在成型鼓上,从而本实用新型胎体供料架可适用于一次法轮胎成型机或二次法轮胎成型机,提高了胎体供料架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胎体成型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胎体成型装置移除除成型鼓和裁切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胎体成型装置的胎体供料架移除第一公共模板后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4的侧视图。
图8是图7中C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轮胎成型机上的用于成型胎体组件的胎体成型装置100。轮胎成型机还包括用于成型胎面组件的胎面成型装置(未图示)。胎体组件和胎面组件复合后形成轮胎胎胚。其中,胎体组件可以由多个胎体部件200复合而成。具体地,多个胎体部件200包括胎侧210、内衬220、第一帘布230、第二帘布240以及支撑胶250。进一步地,胎体成型装置100包括用于存储多个胎体部件200的供料装置1、位于供料装置1上方且用于输送多个胎体部件200的胎体供料架2、设置在胎体供料架2前侧且可将胎体供料架2输送过来的各个胎体部件200成型为胎体组件的成型鼓3。以下针对轮胎成型机的胎体成型装置的具体结构及工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及图2所示,供料装置1位于胎体供料架2的下方,包括存储胎侧210的第一供料小车11、存储内衬220的第二供料小车12、存储第一帘布230的第三供料小车13、存储第二帘布240的第四供料小车14以及存储支撑胶250的第五供料小车15。上述多个供料小车沿胎体供料架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如图1所示,胎体供料架2用于承接并输送胎侧210、内衬220、第一帘布230、第二帘布240及支撑胶250至成型鼓3上。
具体地,胎体供料架2可以依次将内衬220、第一帘布230、第二帘布240、胎侧210分别输送至成型鼓3上。胎体供料架2也可以先将其中的胎侧210和内衬220复合成复合件,再将该复合件输送至成型鼓3上,最后分别将第一帘布230和第二帘布240输送至成型鼓3上。在胎体部件接触到成型鼓3的同时,成型鼓3配合旋转,使得胎侧210、内衬220、第一帘布230以及第二帘布240(或者使得复合件、及第一帘布230及第二帘布240)依次旋转首尾对接并包覆在成型鼓3上,形成多层胎体部件(未图示)。通过在多层胎体部件的合适部位上间隔增设两个钢圈,对两个钢圈之间的胎体部件自内向外充气,同时进行反包,从而完成胎体组件成型。另外,胎体成型装置100可以将胎面组件和胎体组件复合形成轮胎胎胚。以下对胎体成型装置100的胎体供料架2的具体结构以及供料方式进行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胎体供料架2包括主框架21、设置在主框架21后侧且与主框架21可拆卸连接的副框架4以及设置于主框架21和副框架4内部的胎体部件输送装置(未标号)。所述副框架4可以根据轮胎工艺需要自由选择安装。
主框架21包括底壁211、与底壁211相对应的顶壁212以及连接顶壁212及底壁211的两个侧壁。其中,底壁211、两个侧壁以及顶壁212之间围设形成一收容空间26。
输送装置包括位于其前侧靠近成型鼓3的公共模板组件22、设置在主框架21内且位于公共模板组件22后侧的胎侧供料机构23、设置在主框架21内且位于胎侧供料机构23后方的内衬供料机构24、设置在主框架21内且位于内衬供料机构24上方的帘布供料机构25。
如图1及图2所示,公共模板组件22包括枢转于胎体供料架2的前端且朝向成型鼓3延伸设置的第一公共模板221、驱动第一公共模板221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222、设置在第一公共模板221后侧且位于胎侧供料机构23上方的第二公共模板223。第二公共模板223向下向下设置并与第一公共模板221的一端相对应。第一公共模板221设置于第二公共模板223前方并靠近成型鼓3。其中第一公共模板221在第二驱动装置222的驱动下绕主框架21的前端摆动。当第一公共模板221在第二驱动装置222的驱动下向下摆动时,便于将输送来的多个胎体部件200依次贴合在成型鼓3上。当第一公共模板221在第二驱动装置222的驱动下向上摆动时,以让出足够空间供成型鼓3成型胎体组件。
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公共模板221包括设置在两侧的两个挡板2211、设置在两个挡板2211上且位于前后两端的两个第一转轴2212、套设在两个第一转轴2212上的第一环形输送带2213以及驱动其中一个第一转轴2212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未图示)。其中一个第一转轴2212在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进而带动第一环形输送带2213绕两个第一转轴2212环形转动以将多个胎体部件200输送至成型鼓3上。
如图1至图2所示,第二公共模板223包括设置在两个侧壁上且沿前后方向相间隔的两个第二转轴2231、套设在两个第二转轴2231上的第二环形输送带2232以及驱动其中一个第二转轴2231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未图示)。其中一个第二转轴2231在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进而带动第二环形输送带2232绕两个第二转轴2231环形转动以将位于第二公共模板223上的多个胎体部件200输送至下游第一公共模板221上。
如图1至图3、图5及图7所示,第二公共模板223用于输送来自内衬供料机构24输送来的内衬220、帘布供料机构25输送的第一帘布230和第二帘布240、支撑胶供料机构42输送来的支撑胶250。然后,第二公共模板223可以将上述胎体组件200分别输送至第一公共模板221上。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第一公共模板221后侧设置第二公共模板223,能够避免当第二内衬供料组件242和帘布供料机构25均直接输送至成型鼓3上造成的落料高度不同,进而造成胎体部件的翻折、褶皱现象,达到减少废料产生的目的。通过在第一公共模板221后侧设置第二公共模板223,还能够避免内衬供料机构24、帘布供料机构25以及支撑胶供料机构42输送上述胎体部件200时,向下倾斜的角度过大,进而避免多个胎体部件200在该位置处由于重力的惯力影响下产生挤料以及在系统停止输送时可能导致多个胎体部件200滑落。
如图2及图4所示,胎侧供料机构23包括第一胎侧供料模板231、设置在第一胎侧供料模板231前侧的第二胎侧供料模板232、设置在第一胎侧供料模板231和第二胎侧供料模板232之间的胎侧裁切装置233。其中,第一胎侧供料模板231的两侧和第二胎侧供料模板232的两侧分别设置在胎体供料架2的侧壁上。第一胎侧供料模板231具有入料口2311,其中第一供料小车11将胎侧210导开并从入料口2311进入第一胎侧供料模板231。第二胎侧供料模板232设置在第一胎侧供料模板231的前方。第二胎侧供料模板232位于第一公共模板221的后侧且与第一公共模板221相连。同时,第二胎侧供料模板232也位于第二公共模板222的下方。胎侧裁切装置233用于对处于下方的胎侧210进行定长裁切。
如图2及图4所示,内衬供料机构24包括朝向第一胎侧供料模板231延伸的第一内衬供料组件241、位于第一内衬供料组件241上方且与第二公共模板223连接的第二内衬供料组件242、可分别与第一内衬供料组件241及第二内衬供料组件242对应的供料切换组件243、设置在第二内衬供料组件242上的内衬裁切装置244。
如图1、图5及图6所示,第一内衬供料组件241包括第一内衬供料模板2411以及驱动第一内衬供料模板2411转动并用以输送内衬220的第一驱动源(未图示)。第一内衬供料模板2411包括设置在胎体供料架2上且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转动轴2412、环绕设置在两个第一转动轴2412上的第一环形传送带2413。其中,第一转动轴2412可在第一驱动源的驱动下转动,进而带动第一环形传送带2413绕两个第一转动轴2412旋转,以对内衬220的输送。
如图1、图5及图6所示,第二内衬供料组件242包括第二内衬供料模板2421以及驱动第二内衬供料模板2421转动并用以输送内衬220的第二驱动源(未图示),第二内衬供料模板2421包括两个第二转动轴2422、环绕设置在两个第二转动轴2422上的第二环形传送带2423,其中一个第二转动轴2422与第二驱动源传动连接。第二转动轴2422可在第二驱动源的驱动下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输送带2423绕两个第二转动轴2422旋转,实现对内衬220的输送。
如图1、图5至图6所示,供料切换组件243包括可旋转地与第一内衬供料组件241或第二内衬供料组件242相对接的供料切换模板2431、驱动供料切换模板2431摆动的第一驱动装置2432以及驱动供料切换模板2431承接并输送内衬220的第三驱动源(未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装置2432为气缸,气缸的座体枢转设置在胎体供料架2上,气缸的伸缩杆的末端与供料切换模板2431枢转连接。
如图1、图4及图6所示,供料切换模板2431呈框架结构,且供料切换模板2431包括位于两侧的两个模板侧壁2433、间隔设置在模板侧壁2433上的两个第三转动轴2434、环绕设置在两个第三转动轴2434上的第三环形传送带2435,其中一个转动轴2434与第三驱动源传动连接,以在第三驱动源的驱动时使得第三环形传送带2435转动输送内衬220。供料切换模板2431可在第一驱动装置2432的驱动下摆动,以使得供料切换模板2431可选择地与第一胎侧供料模板231和第二胎侧供料模板232连接。
如图1至图2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胎体成型装置100的胎体供料架2可应用于一次法成型机和二次法成型机。当胎体供料架2应用于一次法成型机时,供料装置1将内衬220传送至供料切换模板2431上,第一驱动装置2432驱动供料切换模板2431与第一胎侧供料模板231对接,使得内衬220被引导至第一胎侧供料模板231上,并在第一胎侧供料模板231上实现胎侧210与内衬220的复合,形成复合件,然后将复合件输送经第二胎侧供料机构232和公共模板组件22直至成型鼓3上。当胎体供料架2应用于二次法成型机时,第二供料小车12将内衬220传送至供料切换模板2431上,第一驱动装置2432驱动供料切换模板2431与第一胎侧供料模板231对接,使得内衬220依次被输送经供料切换模板2431、第一胎侧供料模板231、第一公共模板221,直至被输送至第二公共模板223,然后依次手动将胎侧210、内衬220拉下并贴合在成型鼓3上。由于本实用新型胎体供料架2均能适用一次法成型机和二次法成型机,从而提高了胎体供料架2的通用性。
如图1、图7及图8所示,帘布供料机构25包括第一帘布供料模板251、位于第一帘布供料模板251后侧的第二帘布供料模板252、设置在第一帘布供料模板251上的帘布裁刀装置253、驱动第一帘布供料模板251进行输送的第一动力源(未图示)以及驱动第二帘布供料模板252进行输送的第二动力源(未图示)。其中,第一帘布供料模板251包括前后首尾相接的两个子供料模板2514,每个子供料模板2514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旋转轴2512、围绕设置在第一旋转轴2512上的第一传送带2513,第一动力源与其中一个子供料模板2514的第一旋转轴2512传动连接,且第一动力源通过同步带与另一个子供料模板2514的第一旋转轴2512同步连接。
如图1、图5及图6所示,第二帘布供料模板252的前端位于第一帘布供料模板251的上方,第一帘布供料模板251的后端为第一帘布230的入料口2511,入料口2511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第二帘布供料模板252前端的后侧,以使得第二帘布供料模板252上的第二帘布230传播至第一帘布供料模板251上。入料口2511与第三供料小车13连接,以使得第三供料小车13将第一帘布230从入料口2511传送至第一帘布供料模板251上。第二帘布供料模板252的后端为入料口2521,且入料口2521位于入料口2511的后侧,第四供料小车14将第二帘布240自入料口2521导入至第二帘布供料模板252,第四供料小车14将第二帘布240从入料口2521传送至第二帘布供料模板252上。
如图5至图6所示,第二帘布供料模板252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旋转轴2522、围绕设置在第二旋转轴2522上的第二传送带2523,第二动力源与第二旋转轴2522传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动力源和第二动力源为驱动电机。其中两个旋转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胎体供料架2上。
如图1及图7至图8所示,通过在第一帘布供料模板251上设置帘布裁刀装置253,使得帘布裁刀装置253能够对自第一帘布供料模板251的入料口2511进入的第一帘布230进行裁切,还能够对自第二帘布供料模板252的入料口2521进入的第二帘布240进行裁切,这样可以避免在第一帘布供料模板251以及第二帘布供料模板252上均设置有帘布裁刀装置253,这样就可以节省帘布裁刀装置253的数量,降低制造成本;还能够减少第二帘布供料模板252的用料长度,使得胎体供料架2的整体结构紧凑,整体的高度降低。
如图1至图2所示,副框架4包括支撑胶供料机构42。支撑胶供料机构42包括设置在副框架4上的输送驱动源(未图示)、与输送驱动源连接且在输送驱动源的驱动下可输送支撑胶250的支撑胶供料模板421,支撑胶供料模板421一端固定设置在副框架4上且朝向胎体供料架2内部延伸,另一端位于第二公共模板223上,支撑胶供料模板421在胎体供料架2上的位置位于帘布供料机构25的上方。副框架4的入料口41与第五供料小车15连接,以使得第五供料小车15将支撑胶250输送至支撑胶供料模板422上,并在支撑胶供料模板422的输送下被送到第二公共模板223、第一公共模板222,最后首尾相接地包裹在成型鼓3上。
综上所述,通过在本实用新型胎体供料架的内衬供料机构上设置有供料切换组件,供料切换组件可摆动地与第一内衬供料组件和第二内衬供料组件对接,当供料切换组件与第一胎侧供料模板对接时,内衬被引导至胎侧供料机构上,并在胎侧供料机构上实现胎侧与内衬的复合形成复合件后,然后将复合件输送经过公共模板组件,直至最后被送到成型鼓上;当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供料切换组件与第二内衬供料组件对接时,内衬直接被引导至公共模板组件,然后手动将胎侧、内衬拉下并贴合在成型鼓上,从而本实用新型胎体供料架可适用于一次法轮胎成型机或二次法轮胎成型机,提高了胎体供料架的通用性。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胎体供料架,应用于轮胎成型机,用于将多个胎体部件依序输送至成型鼓上,所述多个胎体部件包括胎侧、内衬以及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供料架包括:
主框架;
公共模板组件,枢转于所述主框架一端且朝向所述成型鼓延伸设置;
胎侧供料机构,设置在所述主框架内并用以将所述胎侧朝向所述公共模板组件输送;
内衬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框架内且朝向胎侧供料机构延伸设置的第一内衬供料组件、位于第一内衬供料组件上方且朝向所述公共模板组件延伸设置的第二内衬供料组件、设置在所述主框架内的供料切换组件,所述供料切换组件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内衬供料组件或第二内衬供料组件相对接;
帘布供料机构,设置在所述主框架内并朝向所述公共模板组件延伸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体供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切换组件包括可在所述第一内衬供料组件和第二内衬供料组件之间摆动对接的供料切换模板以及驱动所述供料切换模板摆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胎体供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衬供料组件设置在所述胎侧供料组件的后侧,且所述第一内衬供料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源以及可在所述第一驱动源的驱动下输送所述内衬至所述胎侧供料组件的第一内衬供料模板;所述第二内衬供料组件设置在所述公共模板组件后侧,且第二内衬供料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源以及可在所述第二驱动源的驱动下输送所述内衬至所述公共模板组件的第二内衬供料模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胎体供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衬供料模板包括设置在所述胎体供料架上且沿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转动轴、环绕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一环形传送带,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一驱动源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内衬供料模板包括设置在所述胎体供料架上的两个第二转动轴、环绕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二转动轴上的第二环形传送带,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二驱动源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胎体供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切换组件设置在第一内衬供料组件和第二内衬供料组件的后侧,且所述供料切换组件还包括第三驱动源,所述供料切换模板包括位于两侧的两个模板侧壁、间隔设置在所述模板侧壁上的两个第三转动轴以及环绕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三转动轴上的第三环形传送带,所述第三转动轴与所述第三驱动源传动连接,所述供料切换模板可在所述第三驱动源的驱动下朝向所述第一内衬供料组件或者朝向所述第二内衬供料组件输送所述内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胎体供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枢转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的气缸,所述气缸具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枢转设置在所述模板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体供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供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衬供料组件上的内衬裁切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体供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供料机构包括用于输送所述胎侧的第一胎侧供料模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胎侧供料模板前侧的第二胎侧供料模板,所述第二胎侧供料模板的前端与所述公共模板组件对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胎体供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供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胎侧供料模板与第二胎侧供料模板之间的胎侧裁切装置。
10.一种胎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胎体供料架以及与所述胎体供料架连接的供料装置,所述供料装置包括:
第一供料小车,设置在所述胎体供料架下方并与所述胎侧供料机构的入料口相连接;
第二供料小车,设置在所述胎体供料架下方并与所述内衬供料机构的入料口相连接;
供料小车组,所述帘布供料机构包括第一帘布供料模板以及第二帘布供料模板,供料小车组包括设置在所述胎体供料架下方并与所述第一帘布供料模板的入料口相连接的第三供料小车以及设置在所述胎体供料架下方并与所述第二帘布供料模板的入料口相连接的第四供料小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胎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供料架还包括与所述主框架可拆卸连接的副框架,所述副框架包括朝向所述胎体供料架内部延伸的支撑胶供料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胎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成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副框架下方的第五供料小车,所述第五供料小车与所述支撑胶供料机构的入料口相连接。
CN201820612500.4U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胎体供料架及胎体成型装置 Active CN2083242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12500.4U CN208324284U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胎体供料架及胎体成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12500.4U CN208324284U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胎体供料架及胎体成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24284U true CN208324284U (zh) 2019-01-04

Family

ID=64779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12500.4U Active CN208324284U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胎体供料架及胎体成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2428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4146A (zh) * 2018-04-26 2018-08-28 萨驰华辰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胎体供料架及胎体成型装置
CN110001098A (zh) * 2019-05-16 2019-07-12 萨驰华辰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部件供料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4146A (zh) * 2018-04-26 2018-08-28 萨驰华辰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胎体供料架及胎体成型装置
CN108454146B (zh) * 2018-04-26 2024-04-16 萨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胎体供料架及胎体成型装置
CN110001098A (zh) * 2019-05-16 2019-07-12 萨驰华辰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部件供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9651B (zh) 一种高效率三鼓成型机
CN208324284U (zh) 一种胎体供料架及胎体成型装置
CN105947686A (zh) 一种自动离线码垛生产线
CN110451039B (zh) 一种服装自动叠放设备
CN103707537B (zh) 高效率轿车子午胎成型设备
CN108454146A (zh) 一种胎体供料架及胎体成型装置
CN102862305A (zh) 胎面供料系统
CN208664434U (zh) 一种胎体供料架及胎体成型装置
CN203651014U (zh) 新型高效率轿车子午胎成型设备
CN208438787U (zh) 一种成型糊盒机
CN202895712U (zh) 胎面供料系统
CN208529795U (zh) 一种胎体供料架及胎体成型装置
CN203357956U (zh) 双筋圆筒柔性集装袋全自动化生产线
JP3439557B2 (ja) 帯状部材の形成供給装置
CN102285473B (zh) 一种纸塑包装机
CN109319434A (zh) 一种差速货物打散辊式输送机
CN204895933U (zh) 一种瓷砖自动包装机构
KR20180005829A (ko) 수건 자동포장설비
CN202193236U (zh) 一种纸塑包装机
KR20120002031A (ko) 그린 케이스 성형 드럼
CN206358420U (zh) 一种制袋设备及其连续性折叠装箱机构
CN1019079B (zh) 第二级轮胎装配床及方法
JPS6233941B2 (zh)
KR101589875B1 (ko) 드럼인쇄기로부터 인쇄된 골판지를 로터리 슬로터로 운반하기 위한 골판지 운반장치
CN213766710U (zh) 一种车用橡胶制品冲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2 Xinzhen Road, Zhoushi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ach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2 Xinzhen Road, Zhoushi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AFE-RUN MACHINERY (SUZHOU)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11 hengchangjing Road, Zhoushi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ach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2 Xinzhen Road, Zhoushi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ach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