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99698U - 一种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99698U
CN208299698U CN201820968877.3U CN201820968877U CN208299698U CN 208299698 U CN208299698 U CN 208299698U CN 201820968877 U CN201820968877 U CN 201820968877U CN 208299698 U CN208299698 U CN 208299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ed gate
gate bipolar
bipolar transistor
pow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6887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娟
景汝峰
艾永保
王令书
赵云龙
吕奕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ujing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Ruking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king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king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6887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996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99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996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包括:单位功率因数软上电电路和逆变回路单元;单位功率因数软上电电路包括依次相连的:整流单元、滤波单元和升降压单元;升降压单元包括:串联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1、第二电感L2、第六功率二极管D6;并联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2、第三电容C3和第五功率二极管D5;所述逆变回路单元包括:输出逆变回路单元的U相的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输出逆变回路单元的V相的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输出逆变回路单元的W相的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本实用新型通过S1、S2的导通或关断,对后级逆变回路供电时,可以实现对电压的升降,使得整流后的直流电压宽范围可调。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
背景技术
电力电子变换装置是由电力半导体器材、导电母线以及仪表等组成的可完成电能性质转换的一个整体控制电路。电力电子技术研究的目的就是利用高性能的电力半导体器件,应用先进的控制理论和手段来对这些电力扳道器器件进行控制,以达到电能形式转换的要求。到目前为止,具有输入功率因数校正能力的单相有源AC-DC变换器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并且成功地应用到许多领域当中。不仅能够获得非常高的输入功率因数,而且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直流输出电压。这些非常有利于提高电源的利用率,减轻电力谐波污染,而且有利于后级电路的稳定工作,提高质量。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技术作为解决谐波电流污染的重要技术,其电路包括两部分:单相二极管整流桥和升降压电路。单位功率因数输出端与电解电容相连,经过滤波后为逆变单元供电。为使得逆变单元获得稳定的电压,必须要减小单相功率因数校正器输出电压的纹波,因此需要使用大容量的电解电容,但是在单相交流电源上电时,大容量的电解电容会造成大的冲击电流,导致电流波形畸变造成谐波污染,更严重的是,大电流可能会破坏电路元件,导致电路不能启动或者电路故障,所以采取上电限流措施对电路的正常启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低开关频率功率因数校正器的升压电感量大、体积大。同时,低开关频率下的单相功率因数校正器分流电阻阻值大,功耗多,发热严重。若要提高开关频率,分流电阻会产生更多的功耗和热量。因此,需要找寻高开关频率低感低阻单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来解决这些问题。
现阶段,高开关频率低感低阻单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设计普遍繁琐,分流电阻通常还会产生更大的功耗、发出更多的热量,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功率因数校正器功耗大,发热量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所述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包括:单位功率因数软上电电路和逆变回路单元;所述单位功率因数软上电电路包括依次相连的:整流单元、滤波单元和升降压单元;所述升降压单元包括:串联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1、第二电感L2、第六功率二极管D6;并联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2、第三电容C3和第五功率二极管D5;其中,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1与所述滤波单元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2、所述第三电容C3和所述第五功率二极管D5与所述滤波单元的第二端相连;所述逆变回路单元包括: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的U相的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的V相的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的W相的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和所述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并联。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整流单元包括:第一整流单元,与电源火线ACL1相连;第二整流单元,与所述第一整流单元并联,与电源零线ACN2相连。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整流单元包括:串联的第一功率二极管D1和第二功率二极管D2;所述第二整流单元包括:串联的第三功率二极管D3和第四功率二极管D4。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率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第二功率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电源火线ACL1相连,所述第三功率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第四功率二极管D4的负极与所述电源零线ACN2相连,所述第二功率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第四功率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构成所述整流单元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一功率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第三功率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构成所述整流单元的正极输出端。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容C2;其中,所述第一电感L1一端与所述整流单元的正极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C2相连;所述第二电容C2与所述整流单元的负极输出端相连。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1的漏极与所述滤波单元的第一端相连,源极与所述第五功率二极管D5的负极、第二电感C2的一端相连,第二电感C2的另一端与第六功率二极管D6的正极、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2的漏极相连,第六功率二极管D6的负极与第三电容C3的正极相连,第五功率二极管D5、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2的源极、第三电容C3的负极与滤波单元的第二端相连。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包括串联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5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6,其中,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5和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6之间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的U相;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包括串联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4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7,其中,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4和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7之间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的V相;所述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包括串联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8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9,其中,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8和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9之间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的W相。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5的漏极、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7的漏极和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9的漏极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正极相连,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5的源极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6的漏极相连并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的U相,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7的源极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4的漏极相连并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的V相,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9的源极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8的漏极相连并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的W相,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6的源极、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4的源极和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8的源极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负极相连。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通过S1、S2的导通或关断,对后级逆变回路供电时,可以实现对电压的升降,使得整流后的直流电压宽范围可调,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功率因数校正器功耗大,发热量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中,当输出是高压时,可以提高压缩机恒转矩范围,即提高基频,增加输出功率等级,实现快速制冷和制热。当输出是低压时,可以提高调制度,降低谐波电压的危害,改善低频下定子电流波形,降低转矩脉动,降低噪音。
3、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简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的具体电路结构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0 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
110 单位功率因数软上电电路
111 整流单元
112 滤波单元
113 升降压单元
120 逆变回路单元
121 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
122 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
123 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功率因数校正器功耗大,发热量大的问题。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的原理和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即可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100,所述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100包括:单位功率因数软上电电路110和逆变回路单元120;所述单位功率因数软上电电路110包括依次相连的:整流单元111、滤波单元112和升降压单元113;所述逆变回路单元120包括: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120的U相的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121;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120的V相的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122;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120的W相的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123。
其中,所述升降压单元113包括:串联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1、第二电感L2、第六功率二极管D6;并联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2、第三电容C3和第五功率二极管D5;其中,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1与所述滤波单元112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2、所述第三电容C3和所述第五功率二极管D5与所述滤波单元112的第二端相连。
以下对本实施例中的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100进行详细说明。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整流单元111包括:第一整流单元111,与电源火线ACL1相连;第二整流单元111,与所述第一整流单元111并联,与电源零线ACN2相连。
具体地,如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整流单元111包括:串联的第一功率二极管D1和第二功率二极管D2;所述第二整流单元111包括:串联的第三功率二极管D3和第四功率二极管D4。
更近一步地,所述第一功率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第二功率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电源火线ACL1相连,所述第三功率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第四功率二极管D4的负极与所述电源零线ACN2相连,所述第二功率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第四功率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构成所述整流单元111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一功率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第三功率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构成所述整流单元111的正极输出端。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滤波单元112包括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容C2;其中,所述第一电感L1一端与所述整流单元11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C2相连;所述第二电容C2与所述整流单元11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压单元113包括:串联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1、第二电感L2、第六功率二极管D6;并联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2、第三电容C3和第五功率二极管D5;其中,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1与所述滤波单元112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2、所述第三电容C3和所述第五功率二极管D5与所述滤波单元112的第二端相连。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1的漏极与所述滤波单元112的第一端相连,源极与所述第五功率二极管D5的负极、第二电感C2的一端相连,第二电感C2的另一端与第六功率二极管D6的正极、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2的漏极相连,第六功率二极管D6的负极与第三电容C3的正极相连,第五功率二极管D5、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2的源极、第三电容C3的负极与滤波单元112的第二端相连。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升降压单元113通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1、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2的导通或关断,对后级逆变回路单元120供电时,可以实现对电压的升降,使得整流后的直流电压宽范围可调,当输出是高压时,可以提高压缩机恒转矩范围,即提高基频,增加输出功率等级,实现快速制冷和制热。当输出是低压时,可以提高调制度,降低谐波电压的危害,改善低频下定子电流波形,降低转矩脉动,降低噪音。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逆变回路单元120包括: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120的U相的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121;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120的V相的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122;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120的W相的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123。
其中,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121、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122和所述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123并联。
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121包括串联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5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6,其中,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5和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6之间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120的U相;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122包括串联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4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7,其中,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4和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7之间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120的V相;所述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123包括串联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8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9,其中,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8和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9之间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120的W相。
更近一步地,于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5的漏极、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7的漏极和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9的漏极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正极相连,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5的源极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6的漏极相连并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120的U相,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7的源极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4的漏极相连并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120的V相,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9的源极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8的漏极相连并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120的W相,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6的源极、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4的源极和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8的源极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负极相连。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通过S1、S2的导通或关断,对后级逆变回路供电时,可以实现对电压的升降,使得整流后的直流电压宽范围可调,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功率因数校正器功耗大,发热量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中,当输出是高压时,可以提高压缩机恒转矩范围,即提高基频,增加输出功率等级,实现快速制冷和制热。当输出是低压时,可以提高调制度,降低谐波电压的危害,改善低频下定子电流波形,降低转矩脉动,降低噪音;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简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包括:单位功率因数软上电电路和逆变回路单元;
所述单位功率因数软上电电路包括依次相连的:整流单元、滤波单元和升降压单元;
所述升降压单元包括:串联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1、第二电感L2、第六功率二极管D6;并联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2、第三电容C3和第五功率二极管D5;其中,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1与所述滤波单元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2、所述第三电容C3和所述第五功率二极管D5与所述滤波单元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逆变回路单元包括:
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的U相的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
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的V相的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
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的W相的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和所述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单元包括:
第一整流单元,与电源火线ACL1相连;
第二整流单元,与所述第一整流单元并联,与电源零线ACN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流单元包括:串联的第一功率二极管D1和第二功率二极管D2;所述第二整流单元包括:串联的第三功率二极管D3和第四功率二极管D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第二功率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电源火线ACL1相连,所述第三功率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第四功率二极管D4的负极与所述电源零线ACN2相连,所述第二功率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第四功率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构成所述整流单元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一功率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第三功率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构成所述整流单元的正极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容C2;其中,所述第一电感L1一端与所述整流单元的正极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C2相连;所述第二电容C2与所述整流单元的负极输出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1的漏极与所述滤波单元的第一端相连,源极与所述第五功率二极管D5的负极、第二电感C2的一端相连,第二电感C2的另一端与第六功率二极管D6的正极、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2的漏极相连,第六功率二极管D6的负极与第三电容C3的正极相连,第五功率二极管D5、绝缘栅双极型晶体S2的源极、第三电容C3的负极与滤波单元的第二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包括串联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5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6,其中,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5和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6之间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的U相;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包括串联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4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7,其中,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4和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7之间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的V相;所述第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组包括串联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8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9,其中,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8和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9之间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的W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5的漏极、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7的漏极和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9的漏极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正极相连,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5的源极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6的漏极相连并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的U相,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7的源极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4的漏极相连并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的V相,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9的源极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8的漏极相连并输出所述逆变回路单元的W相,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6的源极、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4的源极和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S8的源极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负极相连。
CN201820968877.3U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 Active CN2082996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8877.3U CN208299698U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8877.3U CN208299698U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99698U true CN208299698U (zh) 2018-12-28

Family

ID=64701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68877.3U Active CN208299698U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996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1376A (zh) * 2020-03-17 2020-07-0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节电路、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电路、家电设备和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1376A (zh) * 2020-03-17 2020-07-0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节电路、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电路、家电设备和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96523B (zh) 一种t型结构的三电平有源三次谐波注入矩阵变换器
CN105939126B (zh) 一种开关电感型混合准z源逆变器
CN105958816B (zh) 一种多单元二极管电容网络和耦合电感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CN111541369B (zh) 基于开关电感/开关电容单元的交错并联dc/dc升压变换器
CN110086360A (zh) 一种五电平高效整流器
CN106169885B (zh) 一种级联式六开关多电平逆变器
CN103580501B (zh) 固定变比1/4或4的切换开关电容型ac-ac变换器
CN110768552A (zh) 抑制直流链电压尖峰的双线圈耦合电感型阻抗源逆变器
CN109194175A (zh) 一种共地型无漏电流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电路及控制方法
TW201946359A (zh) 高電壓增益之直流電源轉換器
CN113765346B (zh) 基于变压器滤波的电流源并网逆变器及其双载波调制方法
CN208299698U (zh) 一种可调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
CN106452152A (zh) 一种开关升压型高增益准z源逆变器
CN206422691U (zh) 一种共地型高增益z源dc‑dc变换器
CN107834881A (zh) 一种高升压能力型z源逆变器拓扑结构
CN105099248A (zh) 双输入单相逆变器
CN102969885B (zh) 无附加电压零电压开关无桥功率因数校正器及调制方法
CN112564529A (zh) 一种升压型七电平逆变器
CN209030104U (zh) 一种基于uc3854的能量回馈型交流电子负载
CN201898331U (zh) 一种升降压式直流有源电力滤波器
CN203301393U (zh) 一种无变压器型单相并网逆变器
CN204179950U (zh) 一种2-3型多种变比开关电容型ac-ac变换器
CN108023471A (zh) 一种软上电系统、设备及其软上电方法
CN203339952U (zh) 一种开关电容式交流-交流变换器
CN208739031U (zh) 一种可变直流电压的变频空调功率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0433 room 323, No. 1101-163, National Road, Shanghai, Yangp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Rujing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101-163, 323 Guoding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433

Patentee before: RUKING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HANGHAI) Co.,Ltd.